CN216936784U - 高精度点胶阀 - Google Patents

高精度点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6784U
CN216936784U CN202122639020.1U CN202122639020U CN216936784U CN 216936784 U CN216936784 U CN 216936784U CN 202122639020 U CN202122639020 U CN 202122639020U CN 216936784 U CN216936784 U CN 216936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cavity
inlet
outlet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90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峰
杨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90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6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6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6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精度点胶阀,包括:压块、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胶腔本体、盖板和点胶头,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胶腔本体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A胶出胶凹腔和B胶出胶凹腔,所述胶腔本体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2个第一出胶通道、2个第二进胶通道、2个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二出胶通道与A胶出胶凹腔、B胶出胶凹腔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呈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Description

高精度点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点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点胶阀。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一种通过点胶阀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点胶机广泛应用在电子制造行业,工业电气,太阳能光伏,建筑工程等等,市场应用相当普及。点胶阀是点胶机上最重要的工作执行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点胶阀,该高精度点胶阀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点胶阀,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包括:压块、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胶腔本体、盖板和点胶头,安装于基板上的所述胶腔本体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A胶出胶凹腔和B胶出胶凹腔,所述胶腔本体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2个第一出胶通道、2个第二进胶通道、2个第二出胶通道;
所述2个第一进胶通道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与A胶进胶管、B胶进胶管,所述2个第一出胶通道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与A胶缸套、B胶缸套,所述2个第二进胶通道分别连通A胶缸套、B胶缸套与A胶出胶凹腔、B胶出胶凹腔,所述2个第二出胶通道分别连通A胶出胶凹腔、B胶出胶凹腔与点胶头内中2个第三出胶通道;
所述A胶缸套、B胶缸套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的所述压块位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方且压块与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
所述A胶缸套、B胶缸套设置于胶腔本体上端面上,4个气动堵头分别安装于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A胶出胶凹腔和B胶出胶凹腔内,分别套装于4个气动堵头上四个弹簧分别位于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A胶出胶凹腔和B胶出胶凹腔各自底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之间;所述盖板与胶腔本体连接,四个气嘴安装于盖板与胶腔本体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与气动堵头连通;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与A胶进胶管、B胶进胶管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与A胶缸套、B胶缸套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B胶进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与A胶缸套、B胶缸套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出胶凹腔、B胶出胶凹腔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与A胶出胶凹腔、B胶出胶凹腔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呈倾斜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A胶出胶凹腔位于A胶进胶凹腔下方,所述B胶出胶凹腔位于B胶进胶凹腔下方。
2. 上述方案中,所述A胶缸套、B胶缸套并排设置于胶腔本体上端面上。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点胶头下方连接有混胶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高精度点胶阀,其避免了中高粘度胶水中的金属颗粒对点胶阀的磨损,从而提高了点胶阀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也避免由于压力突然增大导致的胶水里面的硅油压出、不同部位和时间段的胶水在点胶阀中停留时间的不一致的缺陷,保持了在补充胶水和点胶中压力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实现了对A胶和B胶使用量的精确计量和配比量、点胶量的精确控制;进一步的,其进胶通道、出胶通道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点胶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点胶阀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点胶阀中胶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精度点胶阀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以上附图中:1、压块;2、A胶缸套;3、B胶缸套;4、胶腔本体;401、A胶进胶凹腔;402、B胶进胶凹腔;403、A胶出胶凹腔;404、B胶出胶凹腔;405、第一进胶通道;406、第一出胶通道;407、第二进胶通道;408、第二出胶通道;5、盖板;501、通孔;6、点胶头;601、第三出胶通道;7、基板;8、A胶进胶管;9、B胶进胶管;10、第一活塞杆;11、第二活塞杆;12、Z轴驱动机构;13、接触感应器;14、气动堵头;15、弹簧;16、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高精度点胶阀,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包括:压块1、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2、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3、胶腔本体4、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所述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所述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A胶缸套2、B胶缸套3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与点胶头6内中2个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4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内,分别套装于4个气动堵头14上四个弹簧15分别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各自底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所述盖板5与胶腔本体4连接,四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气动堵头14连通;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上述A胶出胶凹腔403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下方,所述B胶出胶凹腔404位于B胶进胶凹腔402下方。
上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并排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
上述点胶头6下方连接有混胶管。
实施例2:一种高精度点胶阀,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包括:压块1、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2、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3、胶腔本体4、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所述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所述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A胶缸套2、B胶缸套3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与点胶头6内中2个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4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内,分别套装于4个气动堵头14上四个弹簧15分别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各自底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所述盖板5与胶腔本体4连接,四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气动堵头14连通;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当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处于打开状态即气动堵头14与第一出胶通道406一端之间存在间隙,位于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处于关闭状态,来自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各自的A胶和B胶分别经过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进入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再通过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进入A胶缸套2、B胶缸套3,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
当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与压块1的接触感应器13接触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从而停止注胶;
当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处于关闭状态,位于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打开状态,在Z轴驱动机构12驱动下,所述压块1从初始位置开始移动推动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从而将位于A胶缸套2内的A胶和位于B胶缸套3的B胶分别经过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进入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再通过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进入点胶头6;
当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到A胶缸套2、B胶缸套3的底部时,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返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A胶出胶凹腔403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下方,所述B胶出胶凹腔404位于B胶进胶凹腔402下方。
采用了高精度点胶阀时,其避免了中高粘度胶水中的金属颗粒对点胶阀的磨损,从而提高了点胶阀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也避免由于压力突然增大导致的胶水里面的硅油压出、不同部位和时间段的胶水在点胶阀中停留时间的不一致的缺陷,保持了在补充胶水和点胶中压力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胶水的流动性变差、停留时间差异大和胶水性质变异的现象,使得胶水使用性能效果稳定和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实现了对A胶和B胶使用量的精确计量和配比量、点胶量的精确控制;进一步的,其进胶通道、出胶通道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胶水在管路中停留时间过长和残留,提高点胶的精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高精度点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1)、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2)、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3)、胶腔本体(4)、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所述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所述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A胶缸套(2)、B胶缸套(3)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与点胶头(6)内中2个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4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内,分别套装于4个气动堵头(14)上四个弹簧(15)分别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各自底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所述盖板(5)与胶腔本体(4)连接,四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气动堵头(14)连通;
所述第一进胶通道(405)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进胶通道(405)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一出胶通道(406)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一出胶通道(406)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进胶通道(407)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的后方,使得第二进胶通道(407)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夹角;
所述第二出胶通道(408)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连通的一端位于其与点胶头(6)连通的一端的外侧,使得第二出胶通道(408)呈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胶出胶凹腔(403)位于A胶进胶凹腔(401)下方,所述B胶出胶凹腔(404)位于B胶进胶凹腔(40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并排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点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头(6)下方连接有混胶管。
CN202122639020.1U 2021-11-01 2021-11-01 高精度点胶阀 Active CN216936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020.1U CN2169367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高精度点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020.1U CN2169367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高精度点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6784U true CN216936784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9020.1U Active CN2169367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高精度点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6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32141Y (zh) 喷射式点胶阀
CN201921804U (zh) 高压气体驱动的胶液喷射器
CN113926649B (zh) 一种点胶机用回吸式点胶阀
CN216936784U (zh) 高精度点胶阀
CN216936779U (zh) 5g产品用中高粘度点胶机
CN216936786U (zh) 小流量精密点胶装置
CN216936782U (zh) 用于5g产品加工的双液点胶阀
CN100434787C (zh) 润滑供油器
CN216936783U (zh) 微型精密点胶阀
CN216936781U (zh) 耐用型点胶阀
CN216936785U (zh) Ab胶点胶阀
CN116060270A (zh) 用于中高粘度胶水的点胶方法
CN201124135Y (zh) 膜片式喷胶阀
CN217069434U (zh) 中高粘度胶水用点胶机
CN217165116U (zh) 一种电路板的点胶机
CN205868676U (zh) 全自动立式中空玻璃涂胶机的涂胶头
US20230285996A1 (en) Valve tappet rod
CN113318922A (zh) 一种点胶机
KR101670268B1 (ko) 고정밀 액체정량토출장치
CN116060271A (zh)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的点胶方法
CN113843102A (zh) 用于5g基站元件的加工方法
CN200986092Y (zh) 润滑供油器
CN216936780U (zh) 5g产品加工用点胶装置
CN114011653A (zh) 5g通讯设备用小剂量点胶机
CN220590406U (zh) 一种机械驱动的高压喷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9,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11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No.3, phase I, standard plant, No.588 Wu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