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9052B -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9052B
CN116059052B CN202310116046.9A CN202310116046A CN116059052B CN 116059052 B CN116059052 B CN 116059052B CN 202310116046 A CN202310116046 A CN 202310116046A CN 116059052 B CN116059052 B CN 116059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swing arm
supporting block
piece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60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9052A (zh
Inventor
谢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uf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160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9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9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9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9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9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5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e.g. for Gatch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head or torso, e.g. special back-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6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7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 A61G7/0755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the limbs for the legs or 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包括床架、设于床架上的背部支撑件以及腿部支撑件,所述床架上设有将所述背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背部侧翻件,所述床架上还设有将所述腿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腿部侧翻件,还包括平整调节件,所述平整调节件设于所述床架与所述腿部侧翻件之间,所述平整调节件使得所述腿部侧翻件能够相对所述床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平衡调节件,可以在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出现不平整问题时,调节腿部侧翻件在水平位置上进行移动,腿部支撑件跟随移动,腿部支撑件的位置变化是其表面倾斜度的改变,则可以根据背部支撑件表面倾斜度进行相应调节,从而使得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可以处于同一倾斜度上。

Description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床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背景技术
公知的,护理床可以缓解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也让卧床病人能够更加舒适的治疗和享受康复的过程,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医用病床的床板可以侧翻,但是侧翻角度较小,且只能进行同时一体侧翻,无法实现背板与腿板分开侧翻的需求,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在倍速增加,所以,市场上现有的医用病床的普通侧翻功能已不能满足实际的护理需求。
如公告号CN113143632B,公告日2022年08月26日的授权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架上依次盖有背板、臀板、大腿板和小腿板,背板、臀板、大腿板和小腿板均为左、右半部转动连接的结构,背板下方设有起背组件,起背组件能驱动背板向上运动脱离臀板,背板上设有第一连接耳,臀板上设有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经第一插销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耳上设有第一开放口,背板向上运动时第一插销从第一开放口内脱出,背板的下方设有与臀板连接的翻转机构,当背板、臀板、大腿板和小腿板处于同一平面时,翻转机构作用于臀板驱动背板、臀板、大腿板和小腿板的左半部或右半部做同步翻转运动。本发明解决了背板和臀板可以相互分离式护理床的各个床板同步侧翻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床板在分段侧翻时,运动机构的动力源设有两个,分别对应患者背部的侧翻和腿部的侧翻,长期使用后由于各种误差的积累使得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会有不平整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包括床架、设于床架上的背部支撑件以及腿部支撑件,所述床架上设有将所述背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背部侧翻件,所述床架上还设有将所述腿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腿部侧翻件,还包括平整调节件,所述平整调节件设于所述床架与所述腿部侧翻件之间,所述平整调节件使得所述腿部侧翻件能够相对所述床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上述的,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部支撑件靠近所述腿部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床架铰接,且所述床架与所述背部支撑件之间设有背部翻转件。
上述的,所述背部翻转件带动所述背部支撑件的翻转行程中,所述背部侧翻件也能带动所述背部支撑件进行侧翻,所述腿部侧翻件也能带动所述腿部支撑件进行侧翻。
上述的,所述背部支撑件在所述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背部、右背部以及连接左背部和右背部的中背部,所述背部侧翻件作用于所述中背部。
上述的,所述腿部支撑件在所述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腿部、右腿部以及连接左腿部和右腿部的中腿部,所述腿部侧翻件作用于所述中腿部,所述左背部对应所述左腿部,所述右背部对应所述右腿部,所述中背部对应所述中腿部。
上述的,所述腿部侧翻件包括侧翻电机,所述侧翻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床架左侧通过所述平整调节件连接,所述侧翻电机另一端铰接一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一端与所述床架右侧通过第一支块铰接;
所述第一摆臂上固接一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一端与所述中腿部的右侧通过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床架中部固接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上端与所述中腿部中间位置铰接;
所述中腿部的左端铰接一第三摆臂,所述左腿部右侧与所述第三摆臂铰接,所述第三摆臂与所述第二支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杆铰接;
所述中腿部的右端铰接一第四摆臂,所述右腿部左侧与所述第四摆臂铰接,所述第四摆臂与所述第二支块之间通过第三连杆铰接。
上述的,所述平整调节件包括与所述床架左侧螺接的螺栓连接副,所述侧翻电机输出端铰接有一吊耳,所述螺栓连接副转动时使得所述吊耳能够相对所述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上述的,所述吊耳与第一摆臂之间铰接有一缓冲件。
上述的,所述第三摆臂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在所述中腿部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将所述左腿部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上述的,所述第四摆臂上设有第二支撑面,在所述中腿部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二支撑面将所述右腿部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平衡调节件,可以在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出现不平整问题时,调节腿部侧翻件在水平位置上进行移动,腿部侧翻件则带动腿部支撑件进行同步的移动,腿部支撑件的位置变化是其表面倾斜度的改变,则可以根据背部支撑件表面倾斜度进行相应调节,从而使得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可以处于同一倾斜度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床架与床板分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床架与背部支撑件以及腿部支撑件分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平衡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背部侧翻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背部侧翻件左侧翻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背部侧翻件右侧翻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左侧翻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右侧翻时的的简化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左侧翻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的腿部侧翻件右侧翻时的简化示意图;
图14为图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4的C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架;2、背部支撑件;20、左背部;21、右背部;22、中背部;3、腿部支撑件;30、左腿部;31、右腿部;32、中腿部;320、齿块;321、配重块;322、弹性绳;323、翘板;324、限位槽;325、第一齿轮;326、第二齿轮;327、第三齿轮;328、第四齿轮;329、第三支块;330、第四支块;331、第五支块;332、第一非弹性绳;333、第二非弹性绳;334、第六支块;335、第七支块;336、第四连杆;337、锁止孔;338、锁止杆;339、第一齿条;340、触发块;341、第二齿条;342、第五齿轮;343、豁口;344、铰接轴;345、条形槽;4、背部侧翻件;5、腿部侧翻件;50、侧翻电机;51、第一摆臂;52、第一支块;53、第二摆臂;54、第一连杆;55、第二支块;56、第三摆臂;560、第一支撑面;57、第二连杆;58、第四摆臂;580、第二支撑面;59、第三连杆;6、平整调节件;60、螺栓连接副;61、吊耳;62、缓冲件;7、背部支撑件侧翻示意;8、腿部支撑件侧翻示意;9、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包括床架1、设于床架1上的背部支撑件2以及腿部支撑件3,所述床架1上设有将所述背部支撑件2进行侧翻的背部侧翻件4,所述床架1上还设有将所述腿部支撑件3进行侧翻的腿部侧翻件5,还包括平整调节件6,所述平整调节件6设于所述床架1与所述腿部侧翻件5之间,所述平整调节件6使得所述腿部侧翻件5能够相对所述床架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具体的,背部支撑件2主要针对病人的头部、背部以及腰部进行支撑,腿部支撑件3主要针对并对的臀部、腿部以及脚部进行支撑,背部支撑件2需要侧翻时由背部侧翻件4提供侧翻动力与支撑力,以保证背部支撑件2侧翻行程中可以稳定的进行,腿部支撑件3需要侧翻时由腿部侧翻件5提供侧翻动力与支撑力,以保证腿部支撑件3侧翻行程中可以稳定的进行,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背部支撑件2与腿部支撑件3分别由两套动力总成提供侧翻动力,如此二者可以分开进行侧翻动作,显然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背部支撑件2与腿部支撑件3在制造时会存在一些差异,且安装在床架1上时也会存在安装差异,以及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零部件磨损误差逐渐积累造成的不协调差异,会使得背部支撑件2与腿部支撑件3即使侧翻同样的角度,二者的表面仍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以上均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腿部侧翻件5与床架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平整调节件6,在腿部支撑件3与背部支撑件2侧翻或者病人处于平躺位置时,二者之间出现不平整问题,则可以通过平整调节件6调整腿部侧翻件5在相对于床架1的水平方向上移动(也即床架1的宽度方向上水平移动),如此腿部侧翻件5往左边移动时,则腿部支撑件3的右侧高度会降低,直到与背部支撑件2的右侧平齐,反之腿部侧翻件5往右边移动时,则腿部支撑件3的左侧高度会降低,直到与背部支撑件2的左侧平齐(文中所提到的左右,皆是以病人躺在护理床上后,以病人的左右手为参照,以便于理解),如此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平衡调节件,可以在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出现不平整问题时,调节腿部侧翻件5在水平位置上进行移动,腿部侧翻件5则带动腿部支撑件3进行同步的移动,腿部支撑件3的位置变化是其表面倾斜度的改变,则可以根据背部支撑件2表面倾斜度进行相应调节,从而使得护理床的背部和腿部可以处于同一倾斜度上。
优选的,在所述床架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部支撑件2靠近所述腿部支撑件3的部分与所述床架1铰接,且所述床架1与所述背部支撑件2之间设有背部翻转件;具体的,背部翻转件带动背部支撑件2翻转,主要是可以将病人从平躺姿势切换到半卧姿势,其中背部22侧翻件选用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具有伸缩功能的机构即可,如气缸,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且图中未示出。
优选的,所述背部翻转件带动所述背部支撑件2的翻转行程中,所述腿部侧翻件5也能带动所述腿部支撑件3进行侧翻;具体的,即病人从平躺姿势到半卧姿势的过程中,背部支撑件2和腿部支撑件3依然可以进行侧翻,使得病人可以处于侧半卧姿势,有利于对病人进行排痰以及一些病症的治疗。
此时优选的,所述背部支撑件2在所述床架1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背部20、右背部21以及连接左背部20和右背部21的中背部22,所述背部侧翻件4作用于所述中背部22;具体的,病人的头部、背部和腰部主要躺着中背部22位置,在中背部22进行左侧翻后,左背部20下方可以设置一些支撑结构,使其对病人的左侧起到支撑作用,在中背部22进行右侧翻后,右背部21下方也可以设置一些支撑结构(即在右背部21远离中背部22右侧的部分下方以及左背部20远离中背部22左侧的部分下方,都可以铰接一支撑杆,左侧翻时,将左背部20上的支撑杆翻转与床架1的左边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且插接的尺寸必须可以保证左背部20可以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右侧翻时,右背部21上的支撑杆与床架1的右边缘也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插接的尺寸也必须可以保证右背部21可以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对病人的右侧起到支撑作用,这样无论中背部22朝哪个方向侧翻,病人不仅有中背部22的支撑,如此病人可以较为稳定的躺在护理床上,以便于进行护理治疗。
优选的,所述腿部支撑件3在所述床架1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腿部30、右腿部31以及连接左腿部30和右腿部31的中腿部32,所述腿部侧翻件5作用于所述中腿部32,所述左背部20对应所述左腿部30,所述右背部21对应所述右腿部31,所述中背部22对应所述中腿部32;具体的,病人的臀部、腿部和脚部主要由中腿部32进行支撑,在中腿部32侧翻后,左腿部30和右腿部31都可以设置一些支撑结构(即在右腿部31远离中腿部32右侧的部分下方以及左腿部30远离中腿部32左侧的部分下方,都可以铰接一支撑杆,左侧翻时,将左腿部30上的支撑杆翻转与床架1的左边缘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且插接的尺寸必须可以保证左腿部30可以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右侧翻时,右腿部31上的支撑杆与床架1的右边缘也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插接的尺寸也必须可以保证右腿部31可以基本上处于水平状态),使得左腿部30和右腿部31对病人的侧卧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腿部侧翻件5包括侧翻电机50,侧翻电机50为直线电机,所述侧翻电机50的一端如输出端与所述床架1左侧通过所述平整调节件6连接,所述侧翻电机50另一端如基座端铰接一第一摆臂51,所述第一摆臂51一端与所述床架1右侧通过第一支块52铰接;所述第一摆臂51上固接一第二摆臂53,所述第二摆臂53一端与所述中腿部32的右侧通过第一连杆54铰接,所述床架1中部固接有第二支块55,所述第二支块55上端与所述中腿部32中间位置铰接;所述中腿部32的左端铰接一第三摆臂56,所述左腿部30右侧与所述第三摆臂56铰接,所述第三摆臂56与所述第二支块55之间通过第二连杆57铰接;所述中腿部32的右端铰接一第四摆臂58,所述右腿部31左侧与所述第四摆臂58铰接,所述第四摆臂58与所述第二支块5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59铰接。
具体的,在病人处于平躺姿势时,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伸出一半,此时左腿部30、中腿部32以及右腿部31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摆臂53与第一连杆54之间的夹角角度假设为45°,以便理解。
当病人需要左侧翻时,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从伸出一半到完全伸出的行程中,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摆臂51沿着其与第一支块52的铰接点为圆心向右侧偏转,则与第一摆臂51固接的第二摆臂53会跟随其向右侧偏转,第二摆臂53与第一连杆54之间的夹角角度从45°开始逐渐变大,如此第二摆臂53和第一摆臂51之间的连接点距离第一连杆54和中腿部32右侧的连接点尺寸在增加,则第一连杆54和第二摆臂53共同对中腿部32的右侧产生上顶作用,使得中腿部32的右侧沿着中腿部32与第二支块55的连接点向上偏转,直到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完全伸出后,中腿部32也左侧翻至所需角度,如从0°偏转至4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左侧翻过程中,第三摆臂56跟随中腿部32左侧一同下移,第四摆臂58跟随中腿部32右侧一同上移,如此第三摆臂56与中腿部32左侧的连接点是逐渐靠近第二连杆57与第二支块55连接点的,则第三摆臂56与第二连杆57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小,此过程中,中腿部32的左部分、第二连杆57、第三摆臂56以及第二支块55之间形成了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如此第三摆臂56在下移过程中,其位置与初始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同样的第四摆臂58、中腿部32的右部分、第三连杆59以及第二支块55也形成了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第四摆臂58在上移过程中,其位置与初始位置也基本保持不变,第四摆臂58与中腿部32右侧的连接点是逐渐远离第三连杆59与第二支块55的连接点的,第四摆臂58与第三连杆59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大,且在病人左侧翻后,第三摆臂56和第二连杆57共同对中腿部32左侧与左腿部30右侧进行支撑。
当病人需要右侧翻时,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从伸出一半回到没有伸出的行程中,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摆臂51沿着其与第一支块52的铰接点向左侧偏转,则与第一摆臂51固接的第二摆臂53会跟随其向左偏转,第二摆臂53与第一连杆54之间的夹角角度从45°开始逐渐变小,如此第二摆臂53和第一摆臂51之间的连接点距离第一连杆54与中腿部32右侧的连接点尺寸在减小,则第一连杆54与第二摆臂53共同对中腿部32的右侧产生下拉作用,使得中腿部32的右侧沿着中腿部32与第二支块55的连接点向下偏转,直到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缩到最短尺寸后,中腿部32也右侧翻至所需角度,如从0°偏转至-45°,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右侧翻过程中,第三摆臂56跟随中腿部32左侧一同下上移,第四摆臂58跟随中腿部32右侧一同下移,如此第三摆臂56与中腿部32左侧的连接点是逐渐远离第二连杆57与第二支块55连接点的,则第三摆臂56与第二连杆57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大,此过程中,中腿部32的左部分、第二连杆57、第三摆臂56以及第二支块55之间形成了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如此第三摆臂56在上移过程中,其位置与初始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同样的第四摆臂58、中腿部32的右部分、第三连杆59以及第二支块55也形成了类似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第四摆臂58在下移过程中,其位置与初始位置也基本保持不变,第四摆臂58与中腿部32右侧的连接点是逐渐靠近第三连杆59与第二支块55的连接点的,第四摆臂58与第三连杆59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小,且在病人右侧翻后,第四摆臂58和第三连杆59共同对中腿部32右侧侧与右腿部31左侧进行支撑。
背部侧翻件4的结构与腿部侧翻件5的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一致,可以参考上述腿部侧翻件5的工作过程,下文中依然如此,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且文中所提的左、中、右皆是依据病人躺着护理床上时,左右手所对应的位置,从而便于对护理床的侧翻工作过程进行理解,下文中所提左右也是如此。
优选的,所述平整调节件6包括与所述床架1左侧螺接的螺栓连接副60,所述侧翻电机50输出端铰接有一吊耳61,所述螺栓连接副60转动时使得所述吊耳61能够相对所述床架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也即螺栓连接副60与吊耳61之间不传递转动而传动轴向移动,结构上,两者通过回转体配合使得能够相对转动即可不传递转动,而在轴向上设置限位机构为凸起环即可限位以实现轴向移动的传递;具体的,由于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无法转动,则与之连接的吊耳61也无法转动,但是吊耳61与侧翻电机50输出轴铰接使得侧翻电机50输出轴能够摆动,铰接方式同第一摆臂51与侧翻电机50之间铰接方式一样,螺栓连接副60与吊耳61之间转动连接,则螺栓连接副60受外力转动也即在床架1上螺纹时,其可以在床架1上进行左右水平移动也即螺栓的轴向移动,则其会带着吊耳61一同左右水平移动,而侧翻电机50也会如此,侧翻电机50的左右水平移动,如同中腿部32侧翻行程中,会使得第一连杆54对中腿部32的右侧产生上顶或者下拉作用,以实现对腿部支撑件3的位置调节,以使其与背部支撑件2表面保持齐平。
优选的,所述吊耳61与第一摆臂51之间铰接有一缓冲件62;具体的,缓冲件62可以辅助侧翻电机50对腿部支撑件3提供支撑力,也可以在侧翻电机50出现故障时,腿部支撑件3出现突然的下移,缓冲件62可以对该过程进行缓冲,以保护病人,缓冲件62可采用具有伸缩功能的结构,如一实心杆的外壁上套设一套筒,套筒可在实心杆的轴向上滑动,再在实心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和套筒远离实心杆的一端之间连接一柱形弹簧,如此实心杆与套筒发生相对方向的运动时,弹簧被拉伸或者被压缩,刚好可以配合侧翻电机50工作时的伸缩变化。
优选的,所述第三摆臂56上设有第一支撑面560,在所述中腿部32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560将所述左腿部30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具体的,病人左侧翻后,其背部和腿部贴靠在中背部22和中腿部32上,此时中背部22和中腿部32不再对病人起到主要的竖向支撑,而是左腿部30和左背部20,因此第一支撑面560可以保持左腿部30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背部侧翻件4和腿部侧翻件5结构相同,其也具有第三摆臂56相同的结构,则左背部20也会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四摆臂58上设有第二支撑面580,在所述中腿部32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二支撑面580将所述右腿部31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具体的,病人右侧翻后,其背部和腿部贴靠在中背部22和中腿部32上,此时中背部22和中腿部32不再对病人起到主要的竖向支撑,而是右腿部31和右背部21,因此第二支撑面580可以保持右腿部31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背部侧翻件4和腿部侧翻件5结构相同,其也具有第四摆臂58相同的结构,则右背部21也会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11至图17所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腿部32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设有一齿块320,所述空腔内中部还设有配重块321,两个所述齿块320均与所述配重块321之间通过弹性绳322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两个翘板323,每个翘板323对应一所述齿块320。
所述翘板323的中心点与所述中腿部32铰接且铰接点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翘板323靠近所述空腔中心的一端始终有朝下偏转的趋势,所述空腔的中心位置底部设有限位槽324,当所述配重块321处于所述空腔中心位置时,所述翘板323靠近所述空腔中心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贴靠在所述空腔中心位置底部,使得所述配重块321上的凸起部插接在所述限位槽324上。
所述中腿部32的左侧转动设有第一齿轮325,所述左腿部30的右侧固接有第二齿轮326,所述第一齿轮325与所述第二齿轮326啮合,所述中腿部32的右侧转动设有第三齿轮327,所述右腿部31的左侧固接有第四齿轮328,所述第三齿轮327与所述第四齿轮328相啮合,当所述配重块321插接在所述限位槽324上时,两个所述齿块320分别远离所述第一齿轮325和所述第三齿轮327。
所述第三摆臂56上滑动设有第三支块329,且在所述第三支块329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三摆臂56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四摆臂58上滑动设有第四支块330,且在所述第四支块330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第四摆臂58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当所述中腿部32左侧下摆时,所述第三支块329对所述左腿部30右侧进行支撑,当所述中腿部32右侧下摆时,所述第四支块330对所述右腿部31左侧进行支撑。
所述齿块320上滑动设有第五支块331,所述第五支块331与所述翘板323之间滑动接触,且在所述第五支块331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齿块320之间连接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支块329与相近位置的所述第五支块331之间连接有第一非弹性绳332,所述第四支块330与相近位置的所述第五支块331之间连接有第二非弹性绳333,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均小于所述弹性绳322的劲度系数。
具体的,当中腿部32向左偏转时,由于配重块321与限位槽324插接,所以配重块321不会沿空腔的倾斜方向滑动,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靠近左腿部30的齿块320受限于其与配重块321之间的弹性绳322拉力作用,所以此时齿块320也不会随空腔倾斜而滑动,又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和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均小于弹性绳322的劲度系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而位于中腿部32左侧的齿块320上的第五支块331与第三支块329之间连接有第一非弹性绳332,所以中腿部32在偏转时带动齿块320以及该第五支块331一起偏转,那么该第五支块331与第三支块329之间的距离增大,必然导致该第五支块331要从齿块320内向外滑出,那么该第五支块331便会对位于中腿部32左部分的翘板323产生挤压作用,且第四弹性件的弹力增大,使得该翘板323靠近空腔中心位置的一端沿其与空腔连接点向上翘起,如此该翘板323翘起将带动配重块321脱离限位槽324,当配重块321完全脱离限位槽324后,便会沿着翘板323的倾斜方向逐渐向着靠近左腿部30右侧的位置靠近,而靠近左腿部30右侧的齿块320也会受第一非弹性绳332的拉力作用靠近第一齿轮325,在配重块321接触该齿块320后,便会推动该齿块320逐渐靠近第一齿轮325,直到齿块320与第一齿轮325接触,那么第一齿轮325便会被该齿块320卡死,且此行程中,配重块321的移动还受另一处于中腿部32右部分的弹性绳322弹力影响,所以配重块321的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如中腿部32要左侧翻45°,那么可以在中腿部32左侧翻35°时,配重块321才推动齿块320卡死第一齿轮325,那么之后剩余要侧翻的10°行程中,第一齿轮325跟随中腿部32偏转,那么与第一齿轮32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26便会带动左腿部30沿与中腿部32翻转的相反方向偏转,即中腿部32与左腿部30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小,到中腿部32左侧翻45°后,左腿部30额左端也会有略微的上翘,而且此时,第一齿轮325与第二齿轮326卡死,第三支块329对左腿部30还有支撑作用。
在中腿部32左侧翻的过程中,配重块321在向左腿部30方向移动时,会通过弹性绳322拉动其右侧的齿块320逐渐远离第三齿轮327,如此该齿块320也会通过第二非弹性绳333拉动第四支块330逐渐脱离对右腿部31左侧的支撑,并压缩第三弹性件,如此第三齿轮327没有限制,右腿部31没有支撑,其便会沿着其与第四摆臂58的连接点偏转,即右腿部31的右侧下摆,且右腿部31的下摆角度远大于左腿部30的上摆角度。
在中腿部32从左侧翻回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随着中腿部32逐渐的回转,第四弹性件的弹力会释放,那么其便会拉动第五支块331逐渐复位,则第五支块331便会通过第一非弹性绳332给予第三支块329拉力,第三支块329受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影响,反向通过第一非弹性绳332拉动齿块320与第五支块331的整体逐渐远离第一齿轮325,在第一齿轮325与第二齿轮326完全脱离之前,左腿部30也会逐渐从略微的上翘回到初始位置,当齿块320与第一齿轮325完全脱离后,中腿部32到达水平位置,那么第五支块331也会完全复位失去对翘板323的挤压,那么翘板323在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其靠近空腔中心的一端下摆回到初始位置,然后配重块321也沿着翘板323的倾斜方向回到空腔中心,并与限位槽324插接。
配重块321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第四支块330在第三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逐渐复位,则其会通过第二非弹性绳333拉动第五支块331与齿块320的整体朝着靠近第三齿轮327的方向移动,第四支块330的复位会受到下摆的右腿部31左侧阻碍,则可以在人工干预下,将右腿部31的右侧上推至水平位置,那么第四支块330便可回到初始位置对右腿部31的左侧进行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齿块320与第五支块331之间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卡滞,为减少该卡滞,可以在滑动面上设置滚动结构如滚珠,又或者将滑动槽设置成倾斜状等等,又或者予以结合等等。
上述为中腿部32左侧翻以及从左侧翻复位的工作过程,中腿部32的右侧翻过程和复位过程皆是与左侧翻过程和复位过程相反的运动过程,且背部支撑件2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且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中腿部32侧翻后,左腿部30的上翘或者右腿部31的上翘,皆可以防止由于中腿部32侧翻时给予病人有个侧翻力,导致病人有侧翻过多、甚至掉下护理床的趋势,而左腿部30的上翘或者右腿部31的上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其二,中腿部32侧翻后,左腿部30的下摆或者右腿部31的下摆,可以将护理床的宽度暂时缩短,以便于医生从病人的背后进行护理治疗;其三,中腿部32侧翻后,第一齿轮325与第二齿轮326卡死或者第三齿轮327与第四齿轮328卡死,可以对左腿部30起到支撑作用或者对右腿部31起到支撑作用,而且第三支块329可以再对左腿部30起到支撑的作用或者第四支块330可以再对右腿部31起到支撑作用,以保证病人侧翻后可以较为稳定的躺在护理床上。
如图11至图17所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中腿部32上位于所述限位槽324位置处竖向滑动设有第六支块334,所述第六支块334下方位置水平向滑动设有两个第七支块335,所述第六支块334与每个第七支块335之间均通过第四连杆336铰接,两个第四连杆336成八字形结构布置,且两个第四连杆336之间连接有第五弹性件,所述中腿部32位于所述第六支块334正下方位置开设有锁止孔337,两个所述第七支块335之间的贴靠和远离控制着所述锁止孔337的关闭和打开。
所述第二支块55上竖向滑动设有锁止杆338,所述锁止孔337与所述锁止杆338活动插接,所述第二支块55内设有往复移动件,所述往复移动件基于所述侧翻电机50的动力控制所述锁止杆338与所述锁止孔337的插接。
所述往复移动件包括设于所述锁止杆338上的第一齿条339,所述第二支块55上竖向滑动设有触发块340,且在所述触发块340的移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支块55之间连接有第六弹性件,所述触发块340上安装有第二齿条341,所述第一齿条339与所述第二齿条341齿牙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块55上转动设有第五齿轮342,所述第一齿条339与所述第五齿轮342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341与所述第五齿轮342相啮合,所述侧翻电机50上设有豁口343,所述触发块340与所述豁口343活动接触,所述第一摆臂51与所述侧翻电机50铰接处设有条形槽345,二者的铰接轴344在条形槽345内滑动设置。
具体的,在中腿部32处于水平状态时,受两个跷杆的下压作用,第六支块334在限位槽324内下移,第六支块334便通过两个呈八字形结构布置的第四连杆336对两个第七支块335产生推力,如此两个第七支块335是处于分离状态的,那么锁止孔337便会打开,而触发块340在第六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其下端此时与豁口343插接,那么第二齿条341有向下的移动趋势,在第五齿轮342的作用下,第一齿条339有向上的趋势,则第一齿条339带动锁止杆338插进锁止孔337内,如此中腿部32的侧翻动作便会实现不了,相当于此时中腿部32被锁止在水平状态了,且此时侧翻电机50与第一摆臂51的铰接轴344也处于条形槽345额中心位置,此时病人平躺在中腿部32上,主要由第二支块55进行支撑。
当中腿部32要进行偏转时,侧翻电机50的输出轴无论伸出还是缩进,都会对触发块340的下端产生挤压作用,当铰接轴344从条形槽345中间往其中一端移动时,此时由于锁止杆338插进锁止孔337内,中腿部32侧翻被限制,所以此过程中,使得触发块340脱离豁口343,那么触发块340便会上移,通过第二齿条341带动第二齿轮326转动,使得第一齿条339下移,带动锁止杆338从锁止孔337内的抽离,在配重块321远离空腔中心位置后,翘板323也会失去对第六支块334的下压力,那么两个第四连杆336在第五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之间的夹角角度变小,对第六支块334产生上推力的同时,拉动两个第七支块335相互靠近将锁止孔337关闭,之后侧翻电机50继续工作,中腿部32的侧翻便不受限制。
在背部支撑件2上也设有相同的结构,其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且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锁止杆338与锁止孔337的插接,相当于在水平位置将中腿部32锁定,保证病人平躺在护理床上时的稳定;其二、每次中腿部32回到水平位置后,都相当于有一次水平校准的效果,使得腿部支撑件3的上表面与背部支撑件2的上表面齐平。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包括床架、设于床架上的背部支撑件以及腿部支撑件,所述床架上设有将所述背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背部侧翻件,所述床架上还设有将所述腿部支撑件进行侧翻的腿部侧翻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整调节件;
所述平整调节件设于所述床架与所述腿部侧翻件之间,所述平整调节件使得所述腿部侧翻件能够相对所述床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
所述背部支撑件在所述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背部、右背部以及连接左背部和右背部的中背部,所述背部侧翻件作用于所述中背部;
所述腿部支撑件在所述床架的宽度方向上分为左腿部、右腿部以及连接左腿部和右腿部的中腿部,所述腿部侧翻件作用于所述中腿部,所述左背部对应所述左腿部,所述右背部对应所述右腿部,所述中背部对应所述中腿部;
所述腿部侧翻件包括侧翻电机,所述侧翻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床架左侧通过所述平整调节件连接,所述侧翻电机另一端铰接一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一端与所述床架右侧通过第一支块铰接;所述第一摆臂上固接一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一端与所述中腿部的右侧通过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床架中部固接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上端与所述中腿部中间位置铰接;所述中腿部的左端铰接一第三摆臂,所述左腿部右侧与所述第三摆臂铰接,所述第三摆臂与所述第二支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杆铰接;所述中腿部的右端铰接一第四摆臂,所述右腿部左侧与所述第四摆臂铰接,所述第四摆臂与所述第二支块之间通过第三连杆铰接;
所述中腿部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端均滑动设有一齿块,所述空腔内中部还设有配重块,两个所述齿块均与所述配重块之间通过弹性绳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两个翘板,每个翘板对应一所述齿块;
所述翘板的中心点与所述中腿部铰接且铰接点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翘板靠近所述空腔中心的一端始终有朝下偏转的趋势,所述空腔的中心位置底部设有限位槽,当所述配重块处于所述空腔中心位置时,所述翘板靠近所述空腔中心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贴靠在所述空腔中心位置底部,使得所述配重块上的凸起部插接在所述限位槽上;
所述中腿部的左侧转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左腿部的右侧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中腿部的右侧转动设有第三齿轮,所述右腿部的左侧固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当所述配重块插接在所述限位槽上时,两个所述齿块分别远离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
所述第三摆臂上滑动设有第三支块,且在所述第三支块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三摆臂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四摆臂上滑动设有第四支块,且在所述第四支块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第四摆臂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当所述中腿部左侧下摆时,所述第三支块对所述左腿部右侧进行支撑,当所述中腿部右侧下摆时,所述第四支块对所述右腿部左侧进行支撑;
所述齿块上滑动设有第五支块,所述第五支块与所述翘板之间滑动接触,且在所述第五支块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齿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支块与相近位置的所述第五支块之间连接有第一非弹性绳,所述第四支块与相近位置的所述第五支块之间连接有第二非弹性绳,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劲度系数均小于所述弹性绳的劲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部支撑件靠近所述腿部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床架铰接,且所述床架与所述背部支撑件之间设有背部翻转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翻转件带动所述背部支撑件的翻转行程中,所述背部侧翻件也能带动所述背部支撑件进行侧翻,所述腿部侧翻件也能带动所述腿部支撑件进行侧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调节件包括与所述床架左侧螺接的螺栓连接副,所述侧翻电机输出端铰接有一吊耳,所述螺栓连接副转动时使得所述吊耳能够相对所述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与第一摆臂之间铰接有一缓冲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摆臂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在所述中腿部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面将所述左腿部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摆臂上设有第二支撑面,在所述中腿部侧翻行程中,所述第二支撑面将所述右腿部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
CN202310116046.9A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Active CN116059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46.9A CN116059052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16046.9A CN116059052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9052A CN116059052A (zh) 2023-05-05
CN116059052B true CN116059052B (zh) 2023-09-19

Family

ID=8617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6046.9A Active CN116059052B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905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92514B4 (de) * 2002-07-24 2013-03-14 France Bed Co., Ltd. Betthebevorrichtung
WO2016150199A1 (zh) * 2015-03-25 2016-09-29 江苏泰泉电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床
CN108294881A (zh) * 2018-04-19 2018-07-20 张家口瑞和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护理床
CN109303655A (zh) * 2018-07-06 2019-02-05 田野 一种消化内科用护理病床
CN111568664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折式侧翻护理床
CN112076041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腰部调节功能的护理床
CN113143632A (zh) * 2021-06-15 2021-07-23 宁波欣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113975026A (zh) * 2021-12-10 2022-01-28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卧位床板侧翻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92514B4 (de) * 2002-07-24 2013-03-14 France Bed Co., Ltd. Betthebevorrichtung
WO2016150199A1 (zh) * 2015-03-25 2016-09-29 江苏泰泉电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床
CN108294881A (zh) * 2018-04-19 2018-07-20 张家口瑞和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护理床
CN109303655A (zh) * 2018-07-06 2019-02-05 田野 一种消化内科用护理病床
CN111568664A (zh) * 2020-06-02 2020-08-25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三折式侧翻护理床
CN112076041A (zh) * 2020-09-29 2020-12-15 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腰部调节功能的护理床
CN113143632A (zh) * 2021-06-15 2021-07-23 宁波欣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113975026A (zh) * 2021-12-10 2022-01-28 厚福医疗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卧位床板侧翻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9052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0878B (zh) 多方位理疗床
US3305876A (en) Adjustable height bed
US5347682A (en) Two position floor lock and caster assembly
US5645313A (en) Dentist's or other chairs
US20070174968A1 (en) Nursing bed with improved lifting mechanism
CN213311299U (zh) 一种可实现腰椎减压、脊柱矫正的治疗床
CN112294570B (zh) 一种床板开合和马桶升降一体化控制的智能护理床
CN209172750U (zh) 一种护理床
CN111759609A (zh) 一种多功能型深度护理床
CN116059052B (zh) 一种半卧位可调的大角度侧翻护理床
KR101216395B1 (ko) 접이식 침대
CN208942633U (zh) 一种组合折叠床椅
CN114288107B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07477626U (zh) 八杆联动式折叠床板
CN113143632B (zh) 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212592790U (zh) 一种可床椅转换的护理床
KR102361754B1 (ko) 의료용 전동 침대
CN112294571B (zh) 一种可变形的智能护理床
CN210872590U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CN219595049U (zh) 一种侧翻床垫和护理床
CN113171244B (zh) 护理床
CN215131963U (zh) 一种医用病床
CN220370134U (zh) 升降零靠墙护理床
CN112494226B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担架
CN114795725B (zh) 一种护理床翻身机构及电动翻身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