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34412A - 显示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34412A
CN116034412A CN202180049847.7A CN202180049847A CN116034412A CN 116034412 A CN116034412 A CN 116034412A CN 202180049847 A CN202180049847 A CN 202180049847A CN 116034412 A CN116034412 A CN 116034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iglare layer
main surface
ligh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9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一色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34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34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显示器单元具有包含液晶层或发光层的显示器、和防眩层。防眩层包括包含凹凸的第一主面、和与上述第一主面反向的第二主面,并且以使上述第二主面朝向上述显示器的方式层叠于上述显示器之上。上述显示器的画面配置成相对于地面垂直或倾斜。在上述防眩层中,在上述画面的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的中央值为正,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雾度值为25.00%以下。若从上述防眩层的上述第一主面到上述液晶层或上述发光层为止,求出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则所求出的值的总和大于0mm且为1.2mm以下。

Description

显示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器单元。
背景技术
若在显示器的表面映入周围的物体或照明等,则图像的可视性降低。因此,在显示器的表面设置有防眩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防眩层是对玻璃基板实施了防眩处理的层,被赋予了凹凸。防眩处理例如包含选自玻璃基板的表面的蒙砂处理、蚀刻处理以及喷砂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或对玻璃基板的涂布液的涂覆和烧制。
通过防眩处理,周围的物体或照明等的映入减少,但另一方面,有时产生被称为灿光(Sparkle)的闪光。Sparkle是尺寸比像素大的随机不均。该不均是由于凹凸作为微小的透镜发挥作用而产生的。另外,通过防眩处理,有时产生透射光的散射,雾度值变大,透射图像的鲜明性降低。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显示器单元具有像素基板和防眩层。防眩层的凹凸作为微透镜发挥作用。当微透镜的焦点位于像素阵列之上时,产生高强度的灿光(Sparkle)。因此,将防眩层以像素阵列与防眩层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于微透镜的焦距的方式接近像素阵列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4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23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5-53246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灿光(Sparkle)的产生原因,可列举微透镜的焦点位于像素阵列之上的情况。在像素阵列之上存在焦点的透镜为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凹透镜的焦点以防眩层为基准配置于像素阵列的相反侧。
以往,对于防眩层的凹凸主要作为凹透镜发挥作用的情况,未研究抑制闪光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在防眩层的凹凸主要作为凹透镜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抑制闪光的技术。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具有:包含液晶层或发光层的显示器、和防眩层。防眩层包括包含凹凸的第一主面、和与上述第一主面反向的第二主面,并且以使上述第二主面朝向上述显示器的方式层叠于上述显示器之上。上述显示器的画面配置成相对于地面垂直或倾斜。在上述防眩层中,在上述画面的水平方向上的上述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的中央值为正,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雾度值为25.00%以下。若从上述防眩层的上述第一主面到上述液晶层或上述发光层为止,求出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则所求出的值的总和大于0mm且为1.2mm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在防眩层的凹凸主要作为凹透镜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抑制闪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2是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的测定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另外,在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是指将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包含进来。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1进行说明。显示器单元1例如为车载用。但是,显示器单元1的用途并不特别限定。
显示器单元1例如包含显示器2和防眩层3。显示器2和防眩层3例如通过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胶)等粘合层粘合。
首先,对显示器2进行说明。显示器2例如为液晶显示器。显示器2从防眩层3侧依次包括触摸传感器21、第一偏振片22、滤色片基板23、液晶层24、TFT基板25、第二偏振片26以及背光灯27。
触摸传感器21检测手指等物体对显示器2画面的接近。在显示器单元1为车载用的情况下,触摸传感器21受理车辆的搭乘者的操作。此外,触摸传感器21为任意的结构,显示器2也可以不包含触摸传感器21。
第一偏振片22和第二偏振片26分别为直线偏振片。这两个直线偏振片将吸收轴错开90°而配置。在第一偏振片22与第二偏振片26之间配置有滤色片基板23、液晶层24以及TFT基板25。
滤色片基板23虽然未图示但例如从第一偏振片22朝向液晶层24依次包括玻璃基板、滤色片、共用电极以及取向膜。取向膜使液晶层24的液晶分子取向。
TFT基板25虽然未图示但例如从第二偏振片26朝向液晶层24依次包括玻璃基板、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取向膜使液晶层24的液晶分子取向。TFT基板25还包括作为驱动像素电极的驱动元件的TFT。
液晶层24配置于滤色片基板23与TFT基板25之间。在液晶层24对每个像素施加电压。通过电压的施加,改变液晶分子的朝向,而改变像素的亮度。
背光灯27经由第二偏振片26以及TFT基板25向液晶层24照射光。光透过滤色片基板23、第一偏振片22、触摸传感器21以及防眩层3并射出。
其中,显示器2也可以还包含上述以外的功能层。例如,显示器2也可以还具有粘合层。粘合层将相邻的层彼此粘合。
接下来,对防眩层3进行说明。防眩层3包括:包含凹凸的第一主面3a、和与第一主面3a反向的第二主面3b,并且以使第二主面3b朝向显示器2的方式层叠于显示器2之上。防眩层3是所谓的盖板玻璃。防眩层3为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包含凹凸。
凹凸例如通过选自玻璃基板的表面的蒙砂处理、蚀刻处理以及喷砂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而形成。通过凹凸,能够使光的反射方向分散,能够抑制周围的物体或照明等的映入。凹凸形成于第一主面3a,而不形成于第二主面3b。第二主面3b在第一主面3a形成凹凸时被掩模保护。但是,凹凸也可以形成于第二主面3b。
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防眩层3为玻璃基板,并且该玻璃基板包含凹凸,但防眩层3也可以包含玻璃基板和涂布层,并且涂布层包含凹凸。通过涂布液的涂覆以及烧制来形成凹凸。以下,也将防眩层3的玻璃基板简称为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是通过浮法、熔融法或下拉法等而成形。也可以对玻璃基板进行弯曲加工。另外,玻璃基板也可以为强化玻璃。强化玻璃为风冷强化玻璃、或化学强化玻璃。
玻璃基板的厚度例如为0.05mm~3mm。若玻璃基板为强化玻璃,则能够在减少玻璃基板的厚度的同时确保玻璃基板的强度。玻璃基板的玻璃例如为钙钠玻璃、硼硅酸玻璃、铝硅酸盐玻璃、或无碱玻璃。其中,优选为铝硅酸盐玻璃。
此外,防眩层3也可以代替玻璃基板、或者除了玻璃基板以外,还包含树脂基板。树脂基板的可挠性性优异。
对于防眩层3而言,(A)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的中央值为正,(B)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C)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D)雾度值为25.00%以下。以下,对各物性值进行说明。
(A)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的中央值为正。该中央值从凹凸的高度分布计算。凹凸的高度分布用市场上出售的激光显微镜等来测定。测定装置以及测定条件例如如下所述。测定装置:基恩士公司制造的激光显微镜VK-X250,测定条件:物镜50倍、高精细模式。
凹凸的高度z(xi、yj)在以等间距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点(xi、yj)测定。i为1~M的自然数,j为1~N的自然数。在本例中,M=2048,N=1536。多个测定点的x轴方向的间距与y轴方向的间距相同,例如为0.139μm。
x轴、y轴以及z轴相互垂直。x轴以及y轴被设定为相对于显示器2的画面平行。显示器2的画面相对于地面垂直或倾斜配置,画面的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z轴正方向设定为从防眩层3的第二主面3b朝向第一主面3a的方向。
在x轴方向上的凹凸的斜率是对z(xi、yj)用x进行一阶微分后的值,用下述式(1)表示。
[式1]
Figure BPA0000334224660000051
在x轴方向上的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是对z(xi、yj)用x进行二阶微分后的值,用下述式(2)表示。
[式2]
Figure BPA0000334224660000052
在x轴方向上的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二阶微分)的中央值为正意味着防眩层3的凹凸主要作为凹透镜发挥作用。
(B)防眩层3的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S的测定方法与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测定方法相同,具体如下所述。在背光灯的发光面之上,作为光掩模,将附属于D&MS公司制的SMS-1000的像素图案(Pixel Pattern)以其图案面朝上的方式设置。并且,在光掩模的图案面之上将防眩层3以其第一主面3a朝上的方式设置。通过在发光色为绿色的背光灯的发光面之上设置上述光掩模,从而模拟了由RGB(0,255,0)构成的绿色单色的图像显示的状态下,利用DM&S公司制的测定装置SMS-1000的照相机,经由防眩层3拍摄光掩模的图案面的190dpi的区域。由测定装置的图像解析求出的Sparkle值为S。这里,在DIM(DifferenceImage Method:差分图像法)模式下进行测定。照相机的拍摄元件与防眩层3之间的距离为540mm。作为照相机的镜头,以16的光圈使用焦距为50mm的23FM50SP镜头。
S例如为0%以上且不足5.00%,优选为0%以上且不足4.00%,更优选为0%以上且不足3.00%。若S不足5.00%,则抑制闪光。
(C)防眩层3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参照图3对D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测定装置70具有线状光源装置71以及面亮度测定器75。线状光源装置71包含光源711和黑色平板712。黑色平板712水平配置,且在铅垂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101mm×1mm)的狭缝。在该狭缝设置有光源711。光源711是冷阴极管(CCFL)的白色光源。防眩层3在线状光源装置71以及面亮度测定器75的下方,使形成有凹凸的第一主面3a朝上地水平配置。面亮度测定器75配置在线状光源装置71的长边方向中央处与线状光源装置71垂直地相交的平面上。面亮度测定器75的焦点与由防眩层3反射的线状光源装置71的图像对应。即,使图像的焦点重合的面与黑色平板712一致。若在从线状光源装置71入射并由防眩层3反射而入射到面亮度测定器75的光线中着眼于入射角θi与反射角θr相等的光线731、732,则θi=θr=5.7°。
此外,使黑色板与防眩层3的第二主面3b抵接。因此,面亮度测定器75所检测的光是由防眩层3反射的反射光。
防眩层3所带来的散射由反射角θr与入射角θi之差Δθ(Δθ=θr-θi)表示。例如,若着眼于Δθ=0.5°的光线733、734,则光线734在防眩层3向从正反射偏离0.5°的方向散射。该光线734在面亮度测定器75中,作为黑色平板712与假想的光线733-2相交的部分的图像被观测出。假想的光线733-2的入射角与光线734的反射角相等。
若由面亮度测定器75取得面亮度,则被由防眩层3正反射的光线732照射的部位的亮度最高,在该部位出现亮线。获得以该亮线为中心越向左右两侧远离亮度越低的图像。远离亮线的位置的亮度成为与由防眩层3散射的光线的强度对应的亮度。因此,提取与亮线垂直的方向的亮度截面轮廓。此外,为了提高测定精度,也可以在与亮线平行的方向上累计数据。
若着眼于光线731、732,则入射角θi与反射角θr相等,Δθ=0.0°。由于亮度的测定数据包含误差,所以将Δθ=0.0°±0.1°的范围内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1。
另外,若着眼于光线733、734,则反射角θr大于入射角θi,Δθ=0.5°。由于亮度的测定数据包含误差,所以将Δθ=0.5°±0.1°的范围内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2。
同样,若着眼于光线735、736,则反射角θr小于入射角θi,Δθ=-0.5°。由于亮度的测定数据包含误差,所以将Δθ=-0.5°±0.1°的范围内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2。
将所得到的D1、D2、D3代入到下述式(3),计算D。
[式3]
Figure BPA0000334224660000071
可确认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与观察者基于目视的防眩性的判断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例如,D越小(越接近0),防眩性越差,相反,D越大(越接近1),防眩性越好。
D1、D2、D3的测定例如能够通过使用DM&S公司制的装置SMS-1000来实施。在使用该装置的情况下,以5.6的光圈使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6mm的C1614A镜头。另外,从防眩层3的第一主面3a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约为300mm,成像比例尺(Imaging Scale)设定为0.0276~0.0278的范围。
D例如为0.10以上且不足1.00,优选为0.20以上且不足1.00,更优选为0.30以上且不足1.00。若D为0.10以上,则防眩性良好,可抑制周围的物体或照明等的映入。D进一步优选为0.90以上。若D为0.90以上,则S容易变小。
(D)防眩层3的雾度值为25.00%以下。雾度值用市场上出售的测定装置测定。测定装置以及测定条件例如如下所述。测定装置:SUGA试验机雾度计HZ-V3,测定条件:按照日本工业规格(JIS K 7136:2000),使用C光源进行测定。
雾度值例如为0%以上且25.00%以下,优选为0%以上且20.0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15.00%以下。若雾度值为25.00%以下,则透射图像的鲜明性良好。
然而,在以往的显示器单元的设计中,难以将闪光指标值S、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以及雾度值收敛在各自的允许范围内。
本发明人着眼于以往的防眩层3与液晶层24的距离远这一点,发现如果是以往的设计,则即使是S在允许范围外的凹凸形状,如果将后述的d设为1.2mm以下,则也可以将S、D以及雾度值收敛在各自的允许范围内。
从防眩层3的第一主面3a到液晶层24为止,求出每层的层的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d是该求出的值的总和。例如,在显示器2具有图1的构造的情况下,通过下述式(4)计算d。
[式4]
Figure BPA0000334224660000081
在上述式(4)中,t1为防眩层3的厚度,n1为防眩层3的折射率。t2为触摸传感器21的厚度,n2为触摸传感器21的折射率。并且,t3为第一偏振片22的厚度,n3为第一偏振片22的折射率。另外,t4为滤色片基板23的厚度,n4为滤色片基板23的折射率。
防眩层3的厚度t1是防眩层3的第一主面3a的凹凸的凸部与防眩层3的第二主面3b之间的距离。其中,防眩层3的第一主面3a的凹凸的高低差为50~5000nm左右,与d相比微小,因此在计算d时可以忽略。d例如为0.03mm以上。
滤色片基板23如上所述具有玻璃基板、滤色片、共用电极以及取向膜。因此,求出构成滤色片基板的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t4/n4是该求出的值的总和。其他多层构造的层也同样。
d例如为1.2mm以下,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8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mm以下,特别优选为0.4mm以下。d当然大于0.0mm。
接下来,参照图2,对变形例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1进行说明。以下,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本变形例的显示器2不是液晶显示器,而是有机EL显示器。显示器2从防眩层3侧依次包括触摸传感器41、圆偏振片42、第一基板43、发光层44以及第二基板45。
触摸传感器4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触摸传感器2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圆偏振片42抑制外部光的反射。圆偏振片42例如包含直线偏振片和1/4波长膜。其中,圆偏振片42为任意的结构,显示器2也可以不包含圆偏振片42。
第一基板43例如包含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和透明电极。由发光层44产生的光透过透明电极。
发光层44例如包含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以及蓝色发光层。此外,发光层44也可以包含白色发光层。白色发光层与滤色片组合使用。在发光层44对每个像素施加电压。通过电压的施加,发光层44发光。
第二基板45例如包含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和反射电极。由发光层44产生的光被反射电极反射,并透过发光层44以及透明电极。
此外,显示器2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构造。显示器2的光取出方式也可以为顶部发光方式和底部发光方式中的任一种。另外,在第一基板43与发光层44之间、或第二基板45与发光层44之间,也可以配置有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电子输送层、或电子注入层等各种功能层。
在本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对于防眩层3而言,(A)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二阶微分)的中央值为正,(B)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C)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D)雾度值为25.00%以下。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从防眩层3的第一主面3a到发光层44为止,求出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该求出的值的总和d为1.2mm以下。若d为1.2mm以下,则S、D以及雾度值收敛在各自的允许范围内。
实施例
以下,对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1~7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对玻璃基板(AGC公司制,Dragontrail:100mm×100mm)的第一主面进行防眩处理,而得到防眩层。作为防眩处理,依次进行了湿式喷砂处理和蚀刻处理。在玻璃基板的第二主面,在蚀刻处理之前粘贴了掩模用的膜(日东电工公司制SPV-3620)。掩模用的膜在蚀刻处理之后取下。
湿式喷砂处理的处理条件如下所述。
·磨粒:氧化铝磨粒(#800)
·喷枪的移动速度:10[mm/s]
·喷射角度:90°
·喷射压力:0.25MPa
·处理次数:1次
·喷枪与基板之间的距离:30[mm]。
蚀刻处理的处理条件如下所述。
·蚀刻处理液(包含5wt%的HF且包含5wt%的HCl的水溶液)
·在蚀刻处理液中的浸渍时间:26[min]。
[实施例2~4、比较例1~5]
在实施例2~4以及比较例1~3中,除了变更玻璃基板的板厚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制作防眩层。
在比较例4~5中,为了变更凹凸形状,除了变更防眩处理的处理条件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制作防眩层。具体而言,在比较例4中,除了将氧化铝磨粒的粒度号从#800变更为#4000,且将喷枪的移动速度从10mm/s变更为20mm/s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湿式喷砂处理,其后,除了将浸渍时间从26min变更为1min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蚀刻处理。在比较例5中,除了将氧化铝磨粒的粒度号从800变更为#2000,且将喷枪的移动速度从10mm/s变更为200mm/s,且将喷枪与基板之间的距离从30mm变更为70mm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湿式喷砂处理,其后,除了将浸渍时间从26min变更为5min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蚀刻处理。
[实施例6]
在实施例6中,为了变更凹凸形状,除了变更防眩处理的处理条件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制作防眩层。具体而言,在比较例6中,除了将氧化铝磨粒的粒度号从#800变更为#2500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湿式喷砂处理,其后,除了将浸渍时间从26min变更为5min以外,以与比较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蚀刻处理。
[实施例5、比较例6~7]
在实施例5、比较例6~7中,对玻璃基板(AGC公司制,Dragontrail:100mm×100mm)的第一主面进行防眩处理,而得到防眩层。防眩处理按照预蚀刻处理、蚀刻处理的进行。在玻璃基板的第二主面,在预蚀刻处理之前粘贴了掩模用的膜(日东电工公司制SPV-3620)。掩模用的膜在蚀刻处理之后取下。在预蚀刻处理中,将玻璃基板在氢氟酸(0.5wt%)中浸渍30秒钟。在蚀刻处理中,将玻璃基板在混合氢氟酸(15wt%)、氟化铵(10wt%)以及硫酸(50wt%)而得的混合溶液中浸渍10秒钟。实施例5、比较例6~7的不同点仅在于玻璃基板的厚度。
[评价]
<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二阶微分)的中央值>
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二阶微分)的中央值按上述那样测定。
<闪光指标值S以及d>
为了测定各防眩层的闪光指标值S,而制作了依次包括防眩层、光掩模以及背光灯的模拟显示器单元。作为背光灯,使用Aitec System公司制的TMN150X180-22GD-4。闪光指标值S的测定方法按上述那样进行。在上述的模拟显示器单元中,d是将作为防眩层的玻璃基板的厚度除以其折射率而得的值。
对于闪光指标值S而言,将0%以上且不足3.00%评价为“良”,将3.00%以上且不足5.00%评价为“可”,将5.00%以上评价为“不可”。“良”以及“可”为合格,“不可”为不合格。
<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
按上述那样测定各防眩层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对于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而言,将0.30以上且不足1.00评价为“良”,将0.10以上且不足0.30评价为“可”,将0以上且不足0.10评价为“不可”。“良”以及“可”为合格,“不可”为不合格。
<雾度值>
按上述那样测定各防眩层的雾度值。对于雾度值而言,将0%以上且25.00%以下评价为“良”,将超过25.00%评价为“不可”。“良”为合格,“不可”为不合格。
<评价结果>
在表1中示出评价结果。
[表1]
Figure BPA0000334224660000131
在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3中,如上所述,除了变更玻璃基板的板厚以外,以相同的条件制作了防眩层,因此防眩层具有相同的凹凸形状。对实施例1~4和比较例1~3进行比较可知,在d超过1.2mm的情况下即使是S成为允许范围外的凹凸形状,如果将d设为1.2mm以下,则也可以将S、D以及雾度值收敛在各自的允许范围内。对实施例4和实施例6进行比较可知,如果D为0.90以上,则S容易变小。
以上,虽然对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器单元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可以在权利请求范围所记载的范畴内进行各种变更、修正、置换、附加、删除以及组合。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本申请基于2020年7月31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特愿2020-13046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特愿2020-130466号的全部内容并入到本申请中。
附图标记说明
1...显示器单元;2...显示器;24...液晶层;3...防眩层;3a...第一主面;3b...第二主面。

Claims (7)

1.一种显示器单元,该显示器单元具有:包含液晶层或发光层的显示器、和防眩层,其中,
所述防眩层包括包含凹凸的第一主面、和与所述第一主面反向的第二主面,并且以使所述第二主面朝向所述显示器的方式层叠于所述显示器之上,
所述显示器的画面配置成相对于地面垂直或倾斜,
在所述防眩层中,在所述画面的水平方向上的所述凹凸的斜率的变化的比例的中央值为正,下述的闪光指标值S不足5.00%,下述的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10以上,雾度值为25.00%以下,
若从所述防眩层的所述第一主面到所述液晶层或所述发光层为止,求出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则所求出的值的总和大于0mm且为1.2mm以下,
闪光指标值S:作为光掩模,将附属于D&MS公司制SMS-1000的像素图案以其图案面朝上的方式设置在背光灯的发光面之上,并且将所述防眩层以所述第一主面朝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光掩模的所述图案面之上,通过在发光色为绿色的所述背光灯的发光面之上设置所述光掩模,从而模拟了由RGB(0,255,0)构成的绿色单色的图像显示的状态下,利用DM&S公司制的测定装置SMS-1000的照相机,经由所述防眩层拍摄所述光掩模的所述图案面的190dpi的区域,通过所述测定装置的图像解析而求出的Sparkle值为S,所述照相机的拍摄元件与所述防眩层之间的距离为540mm,作为所述照相机的镜头,以16的光圈使用焦距为50mm的23FM50SP镜头,
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使用与所述防眩层的所述第一主面对置配置的所述测定装置,从配置于黑色平板的长度为101mm、宽度为1mm的矩形狭缝处的冷阴极管的白色光源向所述防眩层以5.7°的入射角照射光,并测定其反射光的亮度,作为所述测定装置的所述照相机的镜头,以5.6的光圈使用焦距为16mm的C1614A镜头,从所述防眩层的所述第一主面到所述照相机的所述镜头为止的距离为300mm,将成像比例尺设定为0.0276~0.0278的范围,在将反射角θr与入射角θi之差Δθ为0.0°±0.1°的范围的反射光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1,将Δθ为0.5°±0.1°的范围的反射光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2,将Δθ为-0.5°±0.1°的范围的反射光的亮度的平均值设为D3的情况下,通过公式D=(D2+D3)/(2×D1)来计算D,其中,Δθ=θr-θ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在所述防眩层中,所述闪光指标值S不足3.00%,所述反射像扩散性指标值D为0.3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从所述防眩层的所述第一主面到所述液晶层或所述发光层为止,每层的层厚度除以折射率而得的值的所述总和为1.0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所述防眩层为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包含所述凹凸。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所述防眩层包含玻璃基板和涂布层,所述涂布层包含所述凹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所述玻璃基板为铝硅酸盐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单元,其中,
所述显示器单元为车载用。
CN202180049847.7A 2020-07-31 2021-07-05 显示器单元 Pending CN116034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0466 2020-07-31
JP2020-130466 2020-07-31
PCT/JP2021/025336 WO2022024678A1 (ja) 2020-07-31 2021-07-05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34412A true CN116034412A (zh) 2023-04-28

Family

ID=8003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9847.7A Pending CN116034412A (zh) 2020-07-31 2021-07-05 显示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24678A1 (zh)
CN (1) CN116034412A (zh)
WO (1) WO202202467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9650A (ja) * 2012-12-18 2014-06-3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0052433A (ja) * 2014-08-01 2020-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040211A (ja) * 2014-08-12 2016-03-24 武蔵野ファインガラス株式会社 アンチグレア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6652696B2 (ja) * 2015-01-14 2020-02-2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の防眩性ガラス板物品及びその製法
JP6696486B2 (ja) * 2016-10-07 2020-05-20 Agc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基体、防眩膜形成用液状組成物及び防眩膜付基体の製造方法
JP7067077B2 (ja) * 2018-01-18 2022-05-16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及び表示装置
JP7119417B2 (ja) * 2018-02-22 2022-08-17 Agc株式会社 透光性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4678A1 (ja) 2022-02-03
JPWO2022024678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4418B (zh) 玻璃板和显示装置
US10183889B2 (en) Glass having antiglare surface with low display sparkle
US9573842B2 (en) Transparent glass substrate having antiglare surface
US10613340B2 (en) Engineered antiglare surface to reduce display sparkle
WO2013031766A1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8053684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panel,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JP7391013B2 (ja)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用の多層反射器
WO2017115811A1 (ja) 表面屈折率測定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表面応力測定方法
CN105008888A (zh) 评价透明基体的光学特性的方法
KR102022142B1 (ko) 글레어의 정량적 평가 방법
CN116034412A (zh) 显示器单元
KR20150118147A (ko) 광학 장치
WO2022024745A1 (ja) 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
WO2023035928A1 (zh) 光学透镜以及光学检测设备
WO2019073946A1 (ja) カバー部材
CN101479630B (zh) 反射镜和反射镜用玻璃基板
CN207717650U (zh) 一种磁路材料外观检测的光学装置
WO2019217408A1 (en) Backlight unit with improved 2d local dimming
JP2018132496A (ja) 透明物品の評価方法
WO2023182390A1 (ja) 光学部材の検査方法、検査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KR101854686B1 (ko) 도광판의 패턴검사장치 및 방법
WO2021153469A1 (ja) ガラス基板、表示装置、及び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098853A (ja) 偏光フィルムの貼り合わせ位置検査装置
Kim Byung Jo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