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5219A -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5219A
CN116025219A CN202310022642.0A CN202310022642A CN116025219A CN 116025219 A CN116025219 A CN 116025219A CN 202310022642 A CN202310022642 A CN 202310022642A CN 116025219 A CN116025219 A CN 116025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t
tarpaulin
cloth
air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2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25219B (zh
Inventor
梁展鹏
黄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rodigy Daily Prod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rodigy Daily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rodigy Daily Prod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rodigy Daily Prod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2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5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5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25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5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户外帐篷不能有效调节帐篷内的温度,而且无法调节帐篷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舒适度较低,容易出现进水。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有外篷布和内篷布等;外篷布内侧设置有内篷布。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充气设备从进气管对气垫进行充气,使得气垫充气膨胀后,使得底部固定布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人员当在帐篷内休息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解决人地距离的问题,然后采用充气的方式,使得人体在躺在帐篷内部时,能够更好的契合人体形状,使得人员在休息时,人体的舒适感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帐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帐篷是一种临时的避风、雨和阳光的庇护所,在户外使用帐篷时,由于户外环境复杂,白天晚上的温差变化较大,因此,对于户外帐篷,对于其内部的温度的调节极为重要,对于现有的帐篷,对于温度的调节多采用自带的风扇和小型空调,或者是采用直接在篷布上开孔的方式进行透气变化,而对于保温的方式,多采用直接密封的帐篷,使得帐篷内部的热量无法流失,在帐篷内休息时,若休息时间过长,由于其内部不透气,使得其内部的休息人员容易出现呼吸不适,对于一些呼吸道有问题的休息人员,容易引发呼吸问题,而且对于一些山地地区,在使用帐篷时,无法调节帐篷与地面之间的高度,休息人员在休息时,舒适度较低,而且容易出现进水的问题,影响帐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调控帐篷内的温度,调节帐篷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舒适度高,不容易进水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有外篷布、内篷布、帘门、底部固定布和固定绳;底部固定布上侧设置有外篷布;外篷布内侧设置有内篷布;内篷布连接底部固定布;内篷布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两个帘门;外篷布和内篷布四角各安装有一个固定绳,通过固定绳对帐篷进行固定;还包括有调节机构和保温机构;外篷布和内篷布之间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降温散热的调节机构;底部固定布内侧设置有用于对帐篷内部进行升温保温的保温机构;保温机构连接外篷布;保温机构连接内篷布。
进一步的是,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拉环、限位钩、挡板、导流板、空心柱、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一气囊、固定套、连接管、第二气囊、弹性件、连接绳、限位杆、第三气囊、调节器、活性炭包和圆环;内篷布内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中部各设置有一个拉环;内篷布内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限位钩;外篷布外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挡板;内篷布内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导流板;外篷布和内篷布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柱;若干个空心柱内侧上部各设置有一个弹性件;若干个弹性件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圆环;若干个空心柱内部各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圆环进行限位的限位杆;若干个圆环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杆滑动连接;若干个圆环与拉环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绳;若干个空心柱上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管;若干个空心柱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气管;外篷布与内篷布的空腔之间各安装有若干个从前至后等距设置的固定套;固定套左侧设置有第一气囊;固定套右侧设置有第三气囊;第一气囊与第三气囊之间内侧设置有调节器;调节器内侧设置有活性炭包;位于四个角的四个空心柱下侧各连通有一个连接管;内篷布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气囊;四个空心柱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连接。
进一步的是,位于最前方和最后方的空心柱直径大于位于中间部位空心柱的直径。
进一步的是,调节器设置为锥台状。
进一步的是,调节器采用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是,圆环将空心柱内部分隔为两个上下互不相通的空腔。
进一步的是,圆环将空心柱分隔的上下空腔,上方空腔与第一气管连接,下方空腔与第二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是,第一气囊处于充气状态,第三气囊处于正常状态。
进一步的是,保温机构包括有隔热布、导热布、水袋、气垫、进气管、防护块、插座和磁铁;外篷布和内篷布之间设置有水袋;两个水袋外侧面各设置有一个隔热布;两个水袋内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热布;底部固定布内侧设置有气垫;气垫右侧前部连接有进气管;底部固定布右侧设置有插座;插座右侧设置有防护块;底部固定布右侧前部设置有磁铁;防护块吸附在插座。
进一步的是,防护块内部设置有磁体可与磁铁相互吸引,并且插座内侧也设置有磁体可与防护块内部的磁体相互吸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充气设备从进气管对气垫进行充气,使得气垫充气膨胀后,使得底部固定布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人员当在帐篷内休息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解决人地距离的问题;
采用充气的方式,使得人体在躺在帐篷内部时,能够更好的契合人体形状,使得人员在休息时,人体的舒适感大大提高,对于户外情况下,良好的休息环境,有效帮助人员恢复体力与精力,有利于满足使用人员的需求;
通过调节器加快气体的流通速度,使得换气散热的速率更快,进一步提高了对帐篷内部散热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帐篷刚搭建完成后,对水袋内部也填充适量冷水,填充的冷水也能够对帐篷内部实现水冷散热,进一步提高了对帐篷内部的散热效果;
手动下拉拉环,当第一气囊泄气时,由于调节器采用弹性材质,调节器左侧的换气孔孔径逐渐增大,而当第三气囊则逐渐充气时,调节器右侧的换气孔孔径逐渐减小,使得外界从调节器进入帐篷内部的气流流速大大降低,进而防止帐篷内部热量的流失,确保对帐篷内部的保温;
通过加热水袋内部的冷水,利用隔热布防止热量向帐篷外扩散,并且通过导热布对水袋内部的热量进行引导,使的热量快速进入到帐篷内部,进而实现对帐篷内部的升温。
附图说明
从结合描绘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附图对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打开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第一种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第二种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保温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保温机构部分炸开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保温机构部分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外篷布,2-内篷布,3-帘门,4-底部固定布,5-固定绳,6-固定杆,7-拉环,8-限位钩,9-挡板,10-导流板,11-隔热布,12-导热布,13-水袋,14-空心柱,15-第一气管,16-第二气管,17-第一气囊,18-固定套,19-连接管,20-第二气囊,21-弹性件,22-连接绳,23-限位杆,24-第三气囊,25-调节器,26-活性炭包,27-气垫,28-进气管,29-防护块,30-插座,31-磁铁,32-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有外篷布1、内篷布2、帘门3、底部固定布4和固定绳5;底部固定布4上侧设置有外篷布1;外篷布1内侧设置有内篷布2;内篷布2连接底部固定布4;内篷布2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两个帘门3;外篷布1和内篷布2四角各安装有一个固定绳5,通过固定绳5对帐篷进行固定;
还包括有调节机构和保温机构;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底部固定布4内侧设置有保温机构;保温机构连接外篷布1;保温机构连接内篷布2。
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6、拉环7、限位钩8、挡板9、导流板10、空心柱14、第一气管15、第二气管16、第一气囊17、固定套18、连接管19、第二气囊20、弹性件21、连接绳22、限位杆23、第三气囊24、调节器25、活性炭包26和圆环32;内篷布2内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中部各设置有一个拉环7;内篷布2内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限位钩8;外篷布1外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挡板9;内篷布2内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导流板10;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柱14;若干个空心柱14内侧上部各设置有一个弹性件21;若干个弹性件21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圆环32;若干个空心柱14内部各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圆环32进行限位的限位杆23;若干个圆环32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杆23滑动连接;若干个圆环32与拉环7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绳22;若干个空心柱14上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管15;若干个空心柱1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气管16;外篷布1与内篷布2的空腔之间各安装有若干个从前至后等距设置的固定套18;固定套18左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7;固定套18右侧设置有第三气囊24;第一气囊17与第三气囊24之间内侧设置有调节器25;调节器25内侧设置有活性炭包26;位于四个角的四个空心柱1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连接管19;内篷布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气囊20;四个空心柱14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20连接;通过手动拉动拉环7,调节调节器25左右开口部位的开口大小,实现对气温的调节控制。
位于最前方和最后方的空心柱14直径大于位于中间部位空心柱14的直径。
弹性件21是弹簧。
调节器25设置为锥台状。
调节器25采用弹性材质。
圆环32将空心柱14内部分隔为两个上下互不相通的空腔。
圆环32将空心柱14分隔的上下空腔,上方空腔与第一气管15连接,下方空腔与第二气管16连接。
第一气囊17处于充气状态,第三气囊24处于正常状态。
保温机构包括有隔热布11、导热布12、水袋13、气垫27、进气管28、防护块29、插座30和磁铁31;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设置有水袋13;两个水袋13外侧面各设置有一个隔热布11;两个水袋13内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热布12;底部固定布4内侧设置有气垫27;气垫27右侧前部连接有进气管28;底部固定布4右侧设置有插座30;插座30右侧设置有防护块29;底部固定布4右侧前部设置有磁铁31;防护块29吸附在插座30;通过对气垫27充气,实现对帐篷与地面之间高度的调节,对插座30通电,实现对水袋13内部水的加热,进而对帐篷内部温度调节。
防护块29内部设置有磁体可与磁铁31相互吸引,并且插座30内侧也设置有磁体可与防护块29内部的磁体相互吸引。
在户外使用帐篷时,通过固定绳5将外篷布1、内篷布2和底部固定布4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再将帘门3固定在内篷布2上,对于处于不同户外环境进行搭建帐篷时,若处于湿地,地面湿气过重,或者是存在积水,或者是山地,地面不够平整时,需要使得底部固定布4的上表面需要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确保人员在帐篷内休息时,身体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防止湿气入侵人体,导致出现不适感,对帐篷内的人员身体造成极大,且无法逆转的损害,与此同时,若人体与地面距离较小,在户外环境温度低,较为寒冷时,寒气对于人体的侵蚀也较为严重,致使人员出现嫉妒寒冷的不适感觉,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形的户外环境,在帐篷搭建完成后,需要开始对气垫27进行充气,手动将进气管28打开,然后利用充气设备从进气管28对气垫27进行充气,使得气垫27充气膨胀后,使得底部固定布4的上表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人员当在帐篷内休息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大,解决上述人地距离的问题,与此同时,采用充气的方式,使得人体在躺在帐篷内部时,能够更好的契合人体形状,使得人员在休息时,人体的舒适感大大提高,对于户外情况下,良好的休息环境,有效帮助人员恢复体力与精力,有利于满足使用人员的需求。
在户外环境下,需要调节帐篷内的温度,使得帐篷内的温度始终位于人体最为舒适的范围之内,当帐篷内温度过高时,需要降低帐篷内的温度,如图8所示,由于调节器25设置为圆台状,并且调节器25位于内篷布2的换气气孔直径远大于调节器25位于外篷布1的换气气孔直径,而且如图6所示,第二气囊20未处于充气状态,当帐篷外的户外环境有气体流通时,以位于左方的调节器25为描述基准,当外界气流从调节器25右侧的换气孔进入,并且从调节器25左侧的换气孔排入到帐篷内部后,由于调节器25右方换气孔直径远大于调节器25左方换气孔的直径,当气流通过调节器25时,进入帐篷内部的气流流速增大,并且进入帐篷的气流在导流板10的引导下,快速向上流动,由于在内篷布2顶部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此时,流经帐篷内部的气流将帐篷内部的热量带走,并且从内篷布2顶部的散热孔排出后,由于在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通孔,并且用于排气,进而使得从散热孔排出的携带热量的气体从通控快速排出帐篷内,实现对帐篷内部换气散热,而且由于加快了气体的流通速度,使得换气散热的速率更快,进一步提高了对帐篷内部散热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帐篷刚搭建完成后,对水袋13内部也填充适量冷水,填充的冷水也能够对帐篷内部实现水冷散热,进一步提高了对帐篷内部的散热效果。
当帐篷内部温度较低,需要对帐篷内部进行保温升温时,此时,通过人工手动下拉拉环7,随着拉环7被向下拉动,使得连接绳22同步拉动圆环32在空心柱14内部向下滑动,并且通过限位杆23对圆环32进行限位,当圆环32向下运动时,同步拉伸弹性件21,而且由于圆环32将空心柱14内部分隔为两个上下互不相通的空腔,当圆环32向下运动时,位于空心柱14内部的上方空腔气压逐渐降低,位于空心柱14内部的下方空腔气压逐渐升高,由于第一气囊17通过第一气管15与空心柱14内部的上方空腔连通,而第三气囊24通过第二气管16与空心柱14内部的下方空腔连通,进而使得第一气囊17逐渐泄气,而第三气囊24则逐渐充气,当第一气囊17泄气时,由于调节器25采用弹性材质,调节器25左侧的换气孔孔径逐渐增大,而当第三气囊24则逐渐充气时,调节器25右侧的换气孔孔径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帐篷内部与外界有一定换气效果,确保帐篷内部空气流通的同时,外界从调节器25进入帐篷内部的气流流速大大降低,进而防止帐篷内部热量的流失,确保对帐篷内部的保温,与此同时,由于位于最前方和最后方的空心柱14直径大于位于中间部位空心柱14的直径,并且四个角的空心柱14上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管19,当空心柱14下方空腔气压增大时,直径更大的空心柱14,其下方空腔气压的变化更大,在确保有足够气压调节对应第一气囊17和第三气囊24内部气压时,同样能够使得空心柱14下方空腔的气压增大时,同步通过连接管19对第二气囊20充气,随着第二气囊20充气膨胀,在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的通孔逐渐减小,进一步减小帐篷内部热量的流失,而对于下拉的拉环7,在对调节器25调节完成后,则将拉环7固定在限位钩8上即可,与此同时,在防止帐篷内部热量流失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对帐篷内部进行升温,此时,由于防护块29内部设置有磁体可与磁铁31相互吸引,并且插座30内侧也设置有磁体可与防护块29内部的磁体相互吸引,此时,手动将防护块29向下推动,使得防护块29与插座30分离,进而使得插座30露出,而在正常状态下,则通过插座30进行防水保护,当向下推动防护块29后,使得防护块29与磁铁31相互吸引固定,然后对插座30接线充电,进而对水袋13内部的冷水进行加热升温,进一步,由于水袋13外侧面设置有隔热布11,而水袋13内侧面设置有导热布12,进而通过隔热布11防止热量向帐篷外扩散,并且通过导热布12对水袋13内部的热量进行引导,使的热量快速进入到帐篷内部,进而实现对帐篷内部的升温。
在气体进入帐篷内部时,通过活性炭包26对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户外环境粉尘较大时,进入帐篷内部的气体携带大量粉尘,影响帐篷内人员的正常休息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包括有外篷布(1)、内篷布(2)、帘门(3)、底部固定布(4)和固定绳(5);底部固定布(4)上侧设置有外篷布(1);外篷布(1)内侧设置有内篷布(2);内篷布(2)连接底部固定布(4);内篷布(2)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两个帘门(3);外篷布(1)和内篷布(2)四角各安装有一个固定绳(5),通过固定绳(5)对帐篷进行固定;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机构和保温机构;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设置有空腔,并且空腔内设置有用于降温散热的调节机构;底部固定布(4)内侧设置有用于对帐篷内部进行升温保温的保温机构;保温机构连接外篷布(1);保温机构连接内篷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杆(6)、拉环(7)、限位钩(8)、挡板(9)、导流板(10)、空心柱(14)、第一气管(15)、第二气管(16)、第一气囊(17)、固定套(18)、连接管(19)、第二气囊(20)、弹性件(21)、连接绳(22)、限位杆(23)、第三气囊(24)、调节器(25)、活性炭包(26)和圆环(32);内篷布(2)内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中部各设置有一个拉环(7);内篷布(2)内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左右对称的限位钩(8);外篷布(1)外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挡板(9);内篷布(2)内侧上部设置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导流板(10);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若干个空心柱(14);若干个空心柱(14)内侧上部各设置有一个弹性件(21);若干个弹性件(21)下端各固接有一个圆环(32);若干个空心柱(14)内部各设置有两个用于对圆环(32)进行限位的限位杆(23);若干个圆环(32)分别与相邻的限位杆(23)滑动连接;若干个圆环(32)与拉环(7)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绳(22);若干个空心柱(14)上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管(15);若干个空心柱(1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气管(16);外篷布(1)与内篷布(2)的空腔之间各安装有若干个从前至后等距设置的固定套(18);固定套(18)左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7);固定套(18)右侧设置有第三气囊(24);第一气囊(17)与第三气囊(24)之间内侧设置有调节器(25);调节器(25)内侧设置有活性炭包(26);位于四个角的四个空心柱(1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连接管(19);内篷布(2)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气囊(20);四个空心柱(14)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前方和最后方的空心柱(14)直径大于位于中间部位空心柱(1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器(25)设置为锥台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器(25)采用弹性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环(32)将空心柱(14)内部分隔为两个上下互不相通的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环(32)将空心柱(14)分隔的上下空腔,上方空腔与第一气管(15)连接,下方空腔与第二气管(1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囊(17)处于充气状态,第三气囊(24)处于正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机构包括有隔热布(11)、导热布(12)、水袋(13)、气垫(27)、进气管(28)、防护块(29)、插座(30)和磁铁(31);外篷布(1)和内篷布(2)之间设置有水袋(13);两个水袋(13)外侧面各设置有一个隔热布(11);两个水袋(13)内侧面各设置有一个导热布(12);底部固定布(4)内侧设置有气垫(27);气垫(27)右侧前部连接有进气管(28);底部固定布(4)右侧设置有插座(30);插座(30)右侧设置有防护块(29);底部固定布(4)右侧前部设置有磁铁(31);防护块(29)吸附在插座(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块(29)内部设置有磁体可与磁铁(31)相互吸引,并且插座(30)内侧也设置有磁体可与防护块(29)内部的磁体相互吸引。
CN202310022642.0A 2023-01-08 2023-01-08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Active CN116025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2642.0A CN116025219B (zh) 2023-01-08 2023-01-08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2642.0A CN116025219B (zh) 2023-01-08 2023-01-08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5219A true CN116025219A (zh) 2023-04-28
CN116025219B CN116025219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090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2642.0A Active CN116025219B (zh) 2023-01-08 2023-01-08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521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7751A2 (en) * 1993-07-16 1995-04-1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Braided airbeam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721151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Craft:Kk テント屋根の熱遮蔽構造
JP2010054167A (ja) * 2008-08-29 2010-03-11 Toyotomi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付きテント装置
DE102011009130A1 (de) * 2011-01-21 2012-07-26 Athanasios Vamparis Aufblasbares Zelt mit spannbaren Zeltplanen
CN206091553U (zh) * 2016-07-20 2017-04-12 苏州亿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降温露营帐篷
CN108301682A (zh) * 2018-03-01 2018-07-20 江苏纽拓体育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快的充气帐篷
CN108468465A (zh) * 2018-05-14 2018-08-31 王顺岭 一种基于节流膨胀效应的夏季户外旅行帐篷降温装置
CN213391473U (zh) * 2020-09-08 2021-06-08 苏州涤致良特种防护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防潮的军用帐篷
CN215889556U (zh) * 2021-03-11 2022-02-22 上海爱立达野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野营帐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7751A2 (en) * 1993-07-16 1995-04-12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Braided airbeam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721151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Craft:Kk テント屋根の熱遮蔽構造
JP2010054167A (ja) * 2008-08-29 2010-03-11 Toyotomi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付きテント装置
DE102011009130A1 (de) * 2011-01-21 2012-07-26 Athanasios Vamparis Aufblasbares Zelt mit spannbaren Zeltplanen
CN206091553U (zh) * 2016-07-20 2017-04-12 苏州亿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降温露营帐篷
CN108301682A (zh) * 2018-03-01 2018-07-20 江苏纽拓体育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快的充气帐篷
CN108468465A (zh) * 2018-05-14 2018-08-31 王顺岭 一种基于节流膨胀效应的夏季户外旅行帐篷降温装置
CN213391473U (zh) * 2020-09-08 2021-06-08 苏州涤致良特种防护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防潮的军用帐篷
CN215889556U (zh) * 2021-03-11 2022-02-22 上海爱立达野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野营帐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5219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0835A (zh) 具有正系数电阻加热模式的对流垫子
CN116025219B (zh) 一种户外帐篷的智能控温装置
CN103405061B (zh) 空调室内机用座椅
CN210540108U (zh) 通风坐垫
CN209284668U (zh) 一种气流调温椅垫
CN106114319B (zh) 通风座椅及其座椅靠背
CN2928564Y (zh) 汽车气垫遮阳罩
CN205149594U (zh) 一种充气散热座垫
CN103419696B (zh) 一种冷风坐垫
CN206683193U (zh) 基于科恩达效应的中央空调出风终端
CN208724949U (zh) 一种气流调温工作服
CN210532617U (zh) 一种具有双重热回收效果的新风除湿设备
CN211673376U (zh) 一种具备辅助睡眠的弹簧床垫
CN114353215A (zh) 一种基于建筑内暖气通风装置
CN210783122U (zh) 应用于鞋底的通风按摩装置
CN207707608U (zh) 一种新型冷暖座椅
CN207180020U (zh) 一种可净化空气的ptc暖风机
CN216358441U (zh) 通风式气囊按摩调温座垫
CN206398886U (zh) 一种水箱风冷半导体蓝冰条包袋制冷装置
CN210472433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舒适性按摩轮椅
CN212765860U (zh) 一种车载降温通风座垫
CN208186596U (zh) 室内空调挂机
CN206664370U (zh) 内置式车用温控负离子座椅
CN201131516Y (zh) 坐垫送风装置
CN210471580U (zh)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办公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