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5771A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5771A
CN116005771A CN202310078992.9A CN202310078992A CN116005771A CN 116005771 A CN116005771 A CN 116005771A CN 202310078992 A CN202310078992 A CN 202310078992A CN 116005771 A CN116005771 A CN 116005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drainage
groove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8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小兵
孙丽娟
辛海明
纪易凡
方小兵
王婷
薛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gu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nggu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gu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ggu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89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57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5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57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包括排水槽、蓄水种植箱、水平隔板和若干吸水条;排水槽置于沟槽内,排水槽两侧壁上高于路面的位置设有排水孔;蓄水种植箱悬吊于排水槽内,排水槽内位于蓄水种植箱下方的区域形成排水通道;水平隔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水平隔板将该蓄水种植箱上下分隔成种植槽和蓄水槽,种植槽内设有种植土,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沿纵向分布有多个倾斜的排水管,排水管的斜下端穿入蓄水槽,排水管的斜上端从路面上靠近排水槽的外侧穿出,蓄水槽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各吸水条的两端分别伸入蓄水槽和种植槽。本发明在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下,提高了蓄水补水的能力,减少了工程量和建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8028036U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基层、设置在道路基层上的行车道和绿化带结构,所述绿化带结构包括蓄水槽、过滤隔板和绿植,蓄水槽设置在道路基层上,过滤隔板和绿植均设置在蓄水槽内,绿植位于过滤隔板上方,所述行车道上设有排水沟结构,排水沟结构通过排水管连通至市政排水管网,排水沟结构与蓄水槽之间通过溢流管连接,且溢流管连接蓄水槽的位置远离蓄水槽底部并低于过滤隔板。下雨时,雨水经过绿植和种植箱之间的间隔落入到蓄水槽内,再通过过滤隔板进入到蓄水槽内被收集,随着蓄水槽内的雨水量不断变大,雨水液位逐渐升高,当雨水液位升高至溢流管位置时,多余的雨水直接通过溢流管进入到沟体内,再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市政排水管网内。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蓄水槽内的水只能通过落在其正上方的雨水进行收集和补充,补水能力比较弱;(2)需要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增大了工程量和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以在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下,提高蓄水补水的能力,减少工程量和建设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包括: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置于在路面上开挖的沟槽内,排水槽两侧壁的上端凸出路面一定的高度,且该排水槽两侧壁上高于路面的位置设有排水孔;
蓄水种植箱,所述蓄水种植箱悬吊于所述排水槽内,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排水槽内位于蓄水种植箱下方的区域形成排水通道;
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水平隔板置于所述蓄水种植箱内,并将该蓄水种植箱上下分隔成种植槽和蓄水槽,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种植土,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沿纵向分布有多个倾斜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斜下端穿入所述蓄水槽,排水管的斜上端从路面上靠近排水槽的外侧穿出,所述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上位于所述蓄水槽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
若干吸水条,各所述吸水条的下端分别伸入所述蓄水槽,各所述吸水条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水平隔板上的各个通孔穿入所述种植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隔板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条采用吸水棉制成,各所述吸水条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土工布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穿出路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蓄水种植箱和水平隔板均为预制件,所述排水槽两侧壁的内侧位于所述排水孔之上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壁上部的外侧设有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的第二支撑凸起,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壁的内侧位于种植槽和蓄水槽的交界处设有第三支撑凸起,所述水平隔板支撑于所述第三支撑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的第二支撑凸起上分别沿纵向间隔预埋设置有多个螺母,每个所述螺母分别从上侧拧入一顶在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的调平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的上端设有盖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集水井;
相邻的集水井之间设有一条所述排水槽和一个所述蓄水种植箱,集水井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排水槽下部的排水通道连接的过水口,每个所述集水井内设于有一用于将该集水井内的水抽入对应的一个所述蓄水种植箱的蓄水槽内的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的上端延伸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顶面并设有井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蓄水槽内的水能够通过吸水条吸入种植槽,以起到湿润种植槽内的种植土,为绿化带的植物生长持续供水。
蓄水槽内的水能够通过雨水进行补充,降雨量较小时,道路上的积水较少,雨水通过各排水管排入蓄水种植箱底部的蓄水槽内,从而起到为蓄水槽补水的作用,蓄水槽内的水蓄满后,多余的水会从溢流孔流出,以防止种植槽内的种植土泡水而导致植物烂根甚至枯死,溢出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种植箱下部的排水通道并从该排水通道排走,降雨量较大时,道路上的积水较多,排水管排水的速度无法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此时道路上的积水通过排水管排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排水槽侧壁上的排水孔流入排水通道并通过该排水通道排走。
因此,本申请在下小雨时能够充分利用道路积水来对蓄水槽内的水进行补充,下大雨时能够快速排去路面上的积水,因而在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下,提高了蓄水补水的能力,同时也不需要在两侧单独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减少了工程量和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中,100-排水槽;110-排水孔;120-间隙;130-排水通道;140-第一支撑凸起;200-蓄水种植箱;210-种植槽;211-种植土;220-蓄水槽;230-排水管;231-过滤网;240-溢流孔;250-第二支撑凸起;251-螺母;260-第三支撑凸起;270-调平螺栓;300-水平隔板;310-通孔;400-吸水条;500-土工布;600-盖板;700-集水井;710-过水口;720-水泵;730-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包括排水槽100、蓄水种植箱200、水平隔板300和若干吸水条400。
排水槽100置于在路面上开挖的沟槽内,排水槽100两侧壁的上端凸出路面一定的高度,且该排水槽100两侧壁上高于路面的位置设有排水孔110。
蓄水种植箱200悬吊于排水槽100内,排水槽100和蓄水种植箱200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120,排水槽100内位于蓄水种植箱200下方的区域形成排水通道130。
水平隔板300上分布有多个通孔310,水平隔板300置于蓄水种植箱200内,并将该蓄水种植箱200上下分隔成种植槽210和蓄水槽220,种植槽210内设有种植土211,排水槽100和蓄水种植箱200的侧壁之间沿纵向分布有多个倾斜的排水管230,排水管230的斜下端穿入蓄水槽220,排水管230的斜上端从路面上靠近排水槽100的外侧穿出,蓄水种植箱200的侧壁上位于蓄水槽220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240。
各吸水条400的下端分别伸入蓄水槽220,各吸水条400的上端分别通过水平隔板300上的各个通孔310穿入种植槽210。
蓄水槽220内的水能够通过吸水条400吸入种植槽210,以起到湿润种植槽210内的种植土211,为绿化带的植物生长持续供水。
蓄水槽220内的水能够通过雨水进行补充,降雨量较小时,道路上的积水较少,雨水通过各排水管230排入蓄水种植箱200底部的蓄水槽220内,从而起到为蓄水槽220补水的作用,蓄水槽220内的水蓄满后,多余的水会从溢流孔240流出,以防止种植槽210内的种植土211泡水而导致植物烂根甚至枯死,溢出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种植箱200下部的排水通道130并从该排水通道130排走,降雨量较大时,道路上的积水较多,排水管230排水的速度无法满足道路排水的要求,此时道路上的积水通过排水管230排走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排水槽100侧壁上的排水孔110流入排水通道130并通过该排水通道130排走。
因此,本申请在下小雨时能够充分利用道路积水来对蓄水槽220内的水进行补充,下大雨时能够快速排去路面上的积水,因而在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下,提高了蓄水补水的能力,同时也不需要在两侧单独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减少了工程量和建设成本。
为了防止种植槽210内的种植土211流失,水平隔板300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500。为了方便安装,吸水条400具体采用吸水棉制成,各吸水条400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土工布500上。
为了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230导致排水管230堵塞,排水管230的穿出路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231。
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00、蓄水种植箱200和水平隔板300均为预制件,排水槽100两侧壁的内侧位于排水孔110之上设有第一支撑凸起140,蓄水种植箱200两侧壁上部的外侧设有支撑于第一支撑凸起140上的第二支撑凸起250,蓄水种植箱200两侧壁的内侧位于种植槽210和蓄水槽220的交界处设有第三支撑凸起260,水平隔板300支撑于第三支撑凸起260上。
排水槽100、蓄水种植箱200和水平隔板300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排水槽100、蓄水种植箱200预制时需要预留排水管230安装的空洞,现场安装施工时,先在路面上开挖沟槽,然后将预制好的排水槽100吊装到沟槽内,排水槽100与沟槽之间的间隙120填土并夯实,然后将蓄水种植箱200吊装到排水槽100内,蓄水种植箱200两侧的第二支撑凸起250分别支撑在两侧的第一支撑凸起140上,然后从外侧向排水槽100和蓄水种植箱200的侧壁上预留的孔洞插入排水管230,然后将水平隔板300吊装到蓄水种植箱200内并支撑在两侧的第三支撑凸起260上,排水槽100、蓄水种植箱200和水平隔板300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路面铺设施工,路面铺设要确保排水管230的斜上端与路面持平。
优选地,蓄水种植箱200两侧的第二支撑凸起250上分别沿纵向间隔预埋设置有多个螺母251,每个螺母251分别从上侧拧入一顶在第一支撑凸起上140的调平螺栓270。蓄水种植箱200安装时需要尽量控制水平,要不然会导致蓄水槽220蓄水时高的一端水少甚至出现无水的情况,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排水槽100的安装精度很难控制,若直接将蓄水种植箱200两侧的第二支撑凸起250支撑在排水槽100上内的第一支撑凸起140上,蓄水种植箱200安装的水平度难以保证,本申请通过设计调平螺栓270来在安装时对蓄水种植箱200进行精确调平,有利于提高蓄水种植箱200安装的效率和精度。
进一步地,排水槽100和蓄水种植箱200的侧壁之间的上端设有盖板600,调平螺栓270对蓄水种植箱200进行调平后,将盖板600盖上,以对调平螺栓270进行遮挡,外形更美观。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集水井700,相邻的集水井700之间设有一条排水槽100和一个蓄水种植箱200,集水井700的侧壁上设有与排水槽100下部的排水通道130连接的过水口710,每个集水井700内设于有一用于将该集水井700内的水抽入对应的一个蓄水种植箱200的蓄水槽220内的水泵720。
上述设计可使各段排水槽100的排水通道130之间通过集水井700进行串联,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排水的需要,而且还能通过集水井700进行蓄水,长期不下雨导致蓄水种植箱200下部的蓄水槽220水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水泵720将集水井700内储存的水抽入蓄水槽220,这样能够增大整个系统的蓄水能力。
优选地,集水井700的上端延伸到排水槽100和蓄水种植箱200的顶面并设有井盖730,井盖730可以打开,这样方便对集水井700内部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置于在路面上开挖的沟槽内,排水槽两侧壁的上端凸出路面一定的高度,且该排水槽两侧壁上高于路面的位置设有排水孔;
蓄水种植箱,所述蓄水种植箱悬吊于所述排水槽内,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排水槽内位于蓄水种植箱下方的区域形成排水通道;
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上分布有多个通孔,水平隔板置于所述蓄水种植箱内,并将该蓄水种植箱上下分隔成种植槽和蓄水槽,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种植土,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沿纵向分布有多个倾斜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斜下端穿入所述蓄水槽,排水管的斜上端从路面上靠近排水槽的外侧穿出,所述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上位于所述蓄水槽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流孔;
若干吸水条,各所述吸水条的下端分别伸入所述蓄水槽,各所述吸水条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水平隔板上的各个通孔穿入所述种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隔板上铺设有一层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条采用吸水棉制成,各所述吸水条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土工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管的穿出路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槽、蓄水种植箱和水平隔板均为预制件,所述排水槽两侧壁的内侧位于所述排水孔之上设有第一支撑凸起,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壁上部的外侧设有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的第二支撑凸起,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壁的内侧位于种植槽和蓄水槽的交界处设有第三支撑凸起,所述水平隔板支撑于所述第三支撑凸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种植箱两侧的第二支撑凸起上分别沿纵向间隔预埋设置有多个螺母,每个所述螺母分别从上侧拧入一顶在所述第一支撑凸起上的调平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侧壁之间的上端设有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集水井;
相邻的集水井之间设有一条所述排水槽和一个所述蓄水种植箱,集水井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排水槽下部的排水通道连接的过水口,每个所述集水井内设于有一用于将该集水井内的水抽入对应的一个所述蓄水种植箱的蓄水槽内的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井的上端延伸到排水槽和蓄水种植箱的顶面并设有井盖。
CN202310078992.9A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Withdrawn CN1160057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992.9A CN116005771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8992.9A CN116005771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5771A true CN116005771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8992.9A Withdrawn CN116005771A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577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8586A (zh) * 2023-10-25 2023-12-08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CN117188586B (zh) * 2023-10-25 2024-06-04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8586A (zh) * 2023-10-25 2023-12-08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CN117188586B (zh) * 2023-10-25 2024-06-04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非下凹式机非隔离带的道路雨水蓄滞净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4833B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208995864U (zh) 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07228292U (zh)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CN116005771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渗排结构
CN215486159U (zh)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
CN114032937B (zh) 一种基坑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3358194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7558587A (zh)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CN20884471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化带雨水收集渗透排水箱涵
CN208590314U (zh) 一种具备雨水和污水处理及绿化墙体装置
CN214282330U (zh) 一种蓄水绿化带
CN111778925A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17870254U (zh) 一种边坡排水结构
CN220725147U (zh)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CN113323721B (zh)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N214363984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JP3002436B2 (ja) 雨水流出防止施設
CN220564976U (zh) 一种渗水段路基施工排水结构
CN212689174U (zh) 一种雨水弃流收集池
CN2173787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支撑结构
CN218466672U (zh) 一种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用排水结构
KR102643602B1 (ko) 인공 지반 녹화용 빗물 재이용 IoT 저류 시스템
CN217026528U (zh) 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
CN217870384U (zh) 一种园林规划用排水地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