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2330U - 一种蓄水绿化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水绿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2330U
CN214282330U CN202023331680.5U CN202023331680U CN214282330U CN 214282330 U CN214282330 U CN 214282330U CN 202023331680 U CN202023331680 U CN 202023331680U CN 214282330 U CN214282330 U CN 21428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torage
soil layer
green belt
green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16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亚龙
史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16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2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2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蓄水绿化带,属于绿化带的技术领域,包括安置在开挖于基础中的沟槽的绿化箱,绿化箱开口向上,绿化箱的两侧壁顶端高于路面,绿化箱内设置有将绿化箱分隔为上部种植槽和下部蓄水通道的顶板,顶板上方靠近绿化箱侧壁的位置设置有集水槽,顶板顶面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有砂石层和种植土层,集水槽的顶部高于种植土层的顶面,集水槽内填充有滤水材料,集水槽与蓄水通道连通;绿化箱内设置有将蓄水通道内的水补给到种植土层内的补水组件。本申请的绿化带能够在降水时将雨水收集到蓄水通道内蓄存,用于绿化带内植物的浇灌,从而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蓄水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绿化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水绿化带。
背景技术
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具有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现目前绿化带在遇到雨水天气时,是直接将雨水排走,没有蓄水功能,水资源利用率低,容易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绿化带的雨水资源,本申请提供一种蓄水绿化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蓄水绿化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水绿化带,包括安置在开挖于基础中的沟槽的绿化箱,所述绿化箱开口向上,绿化箱的两侧壁顶端高于路面,所述绿化箱内设置有将绿化箱分隔为上部种植槽和下部蓄水通道的顶板,所述顶板上方靠近绿化箱侧壁的位置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顶板顶面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有砂石层和种植土层,所述集水槽的顶部高于种植土层的顶面,所述集水槽内填充有滤水材料,所述集水槽与蓄水通道连通;所述绿化箱内设置有将蓄水通道内的水补给到种植土层内的补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水时,落入绿化带内的雨水首先被种植土层表层吸收,当种植土层表层饱和后产生积水,积水流入积水槽内从而向下输送到蓄水通道内蓄存;当需要对绿化带植物进行浇灌时,利用补水组件将蓄水通道内的水输送到种植土层内即可,从而实现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优选的,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利用隔板与蓄水通道分开的排水通道,所述隔板上部开设有连通蓄水通道和排水通道的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超过进水孔孔位高度的蓄水排出,避免蓄水通道内蓄水过满、水流无法下排导致在种植槽内产生积水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优选的,所述蓄水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排水通道的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下方空间主要为蓄水作用,能够实现排水功能即可。
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设置在绿化箱底板上并向上伸出的竖板以及位于竖板顶部并向绿化箱侧壁倾斜且与绿化箱侧壁固定连接的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集水槽内的水能够完全落入蓄水通道内并保证通水孔处于蓄水通道内的较高位置。
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沿绿化箱的长度方向分隔为多个绿化段,所述补水组件包括位于相邻绿化段之间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连接有伸入到蓄水通道下部的抽水管,所述种植土层内埋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所述支管的外壁上缠绕有土工布,所述支管与排水泵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排水泵抽取蓄水通道内的蓄水并由支管输送到种植土层中的植物根部,水由水孔渗入到种植土层中,实现了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优选的,所述支管沿绿化箱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根,所述支管长度方向的一端连通有总管,所述总管利用连接管与排水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根支管,能够使种植土层的更大面积得到浇灌。
优选的,所述排水泵为双头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双头水泵能够保证使用一个排水泵即可实现两侧绿化段的补水。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在种植土层沿绿化箱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绿化带内积水的下渗效率。
优选的,所述绿化箱的外侧壁与基础之间紧贴并填充有防水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积水沿绿化箱与基础之间的缝隙下渗从而对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滤水材料为陶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滤水效果好,成本低。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绿化带下方设置蓄水通道并由集水槽将雨水收集后输送到蓄水通道中蓄存,在绿化带内的植物需要浇灌时使用补水组件进行补水;
2.通过排水泵将蓄水通道内的蓄水抽出并由支管输送到植物根部,使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在蓄水通道一侧设置排水通道,当蓄水通道内的水位高于排水孔时向排水通道内排水,从而使蓄水通道内始终留有蓄水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蓄水绿化带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蓄水绿化带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绿化箱;11、挡边;12、蓄水通道;13、排水通道;14、隔板;15、顶板;16、排水孔;2、集水槽;21、陶粒;3、砂石层;4、种植土层;5、补水组件;51、抽水管;52、总管;53、支管;54、排水泵;5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蓄水绿化带。参照图1、图2,蓄水绿化带包括放置于开挖在基础中的沟槽内的绿化箱1。本实施例中绿化箱1为开口向上的立方体状。
绿化箱1的两侧壁向上伸出路面且伸出路面的部分形成挡边11。挡边11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路面积水进入绿化箱1内。
绿化箱1的外壁与基础之间紧贴并填充有防水材料,主要为了防止积水沿绿化箱1与基础之间的缝隙下渗从而对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绿化箱1的上部水平设置有将绿化箱1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顶板15。顶板15与绿化箱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
顶板15上方形成种植槽。顶板15下方形成过水通道。
过水通道内利用隔板14分隔为蓄水通道12和排水通道13,其中蓄水通道12的截面积大于排水通道13的截面积。隔板14包括固定在绿化箱1底板上并向上伸出的竖板和位于竖板顶端并向绿化箱1侧壁倾斜并与绿化箱1侧壁固定连接的斜板。斜板上部开设有连通蓄水通道12和排水通道13的排水孔16。排水孔16主要起到溢流的作用,当蓄水通道12内的水位达到排水孔16的高度时,蓄水通道12内的水开始向排水通道13内流动,直到蓄水通道12内的水位高度低于排水孔16。
顶板15顶面沿绿化箱1宽度方向与绿化箱1的内壁紧贴的位置均固定有开口向上的集水槽2。集水槽2内填充有陶粒21。相对的集水槽2之间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有砂石层3和种植土层4。砂石层3和种植土层4之间铺设有土工布。集水槽2的顶部不低于种植土层4的顶面从而避免种植土层4落入集水槽2内。
集水槽2的槽底开设有沿集水槽2长度方向间隔的透水孔。顶板15上与透水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透水孔直径的连通孔。集水槽2内的水通过透水孔和连通孔进入蓄水通道12内。
本实施例中的绿化带的种植土层4按照绿化箱1的长度方向分割为相邻的绿化段。绿化段之间留有间隔。
绿化箱1内设置有补水组件5将蓄水通道12内的水补给到种植土层4内用于绿化带内植物生长的水源供应。
补水组件5包括位于相邻的绿化段之间并固定在砂石层3上方的小型排水泵54。排水泵54下方连接有穿过砂石层3和顶板15伸入到蓄水通道12下方的抽水管51。本实施例中的排水泵54为双头水泵。
相邻的绿化段之间的砂石层3上还设置有沿绿化箱1长度方向并位于排水泵54两侧的总管52。总管52之间利用连接管55与排水泵54连接。绿化段中的种植土层4内埋设有沿绿化箱1宽度方向间隔的支管53。支管5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总管52连通,另一端封闭。支管53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支管53的外侧缠绕有土工布。当绿化带内的植物需要浇灌时,启动排水泵54将蓄水通道12内的水抽出并沿支管53输送到植物根部。采用地下灌溉的方式也能够节约浇灌水量,使得蓄水通道12内的雨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排水泵54上方设置有防护盖板(图中未体现),从而避免雨水和杂物进入安装排水泵54的空间造成排水泵54损坏。
使用双头水泵能够保证使用一个排水泵54即可实现两侧绿化段的补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蓄水绿化带的实施原理为:雨水或者积雪融水通过集水槽2进入蓄水通道12内,当水位高于排水孔16时,向排水通道13内排水,避免水流无法下排导致在种植槽内产生积水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在蓄水通道12内存有雨水的情况下,当需要浇灌植物时,启动排水泵54,将排水通道13内的雨水抽出用于植物的浇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水绿化带,包括安置在开挖于基础中的沟槽的绿化箱(1),所述绿化箱(1)开口向上,绿化箱(1)的两侧壁顶端高于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箱(1)内设置有将绿化箱(1)分隔为上部种植槽和下部蓄水通道(12)的顶板(15),所述顶板(15)上方靠近绿化箱(1)侧壁的位置设置有集水槽(2),所述顶板(15)顶面由下向上依次铺设有砂石层(3)和种植土层(4),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高于种植土层(4)的顶面,所述集水槽(2)内填充有滤水材料,所述集水槽(2)与蓄水通道(12)连通;所述绿化箱(1)内设置有将蓄水通道(12)内的水补给到种植土层(4)内的补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5)下方设置有利用隔板(14)与蓄水通道(12)分开的排水通道(13),所述隔板(14)上部开设有连通蓄水通道(12)和排水通道(13)的排水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通道(12)的截面积大于排水通道(13)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包括设置在绿化箱(1)底板上并向上伸出的竖板以及位于竖板顶部并向绿化箱(1)侧壁倾斜且与绿化箱(1)侧壁固定连接的斜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4)沿绿化箱(1)的长度方向分隔为多个绿化段,所述补水组件(5)包括位于相邻绿化段之间的排水泵(54),所述排水泵(54)连接有伸入到蓄水通道(12)下部的抽水管(51),所述种植土层(4)内埋设有支管(53),所述支管(5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水孔,所述支管(53)的外壁上缠绕有土工布,所述支管(53)与排水泵(5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53)沿绿化箱(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根,所述支管(53)长度方向的一端连通有总管(52),所述总管(52)利用连接管(55)与排水泵(5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54)为双头水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在种植土层(4)沿绿化箱(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箱(1)的外侧壁与基础之间紧贴并填充有防水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材料为陶粒(21)。
CN202023331680.5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蓄水绿化带 Active CN21428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680.5U CN2142823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蓄水绿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680.5U CN2142823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蓄水绿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2330U true CN21428233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1680.5U Active CN2142823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蓄水绿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2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A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211228545U (zh) 一种道路边坡绿化排水结构
CN209941698U (zh) 可循环使用的边坡排水结构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CN206090587U (zh) 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CN111485599A (zh) 适应于干旱地区的全自动集水灌溉坡面防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709582U (zh) 一种路基边坡防护结构
CN209260733U (zh) 一种公路土质边坡绿化排水挡墙
CN211368282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CN112673930A (zh) 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道路
CN111809475A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206452786U (zh) 一种坡面绿化地自灌结构
CN206635863U (zh) 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CN206575904U (zh) 一种坡面盐碱改良植被节水结构
KR101904147B1 (ko) 에코 도시 조경시스템
CN214116694U (zh) 一种生态种植箱及应用该种植箱的水利生态硬质驳岸
CN208650210U (zh) 一种坡地植草沟
CN207083577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109183532A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10094094U (zh) 一种岩质边坡绿化种植坑
CN209636585U (zh) 一种人行道植草沟
CN214282330U (zh) 一种蓄水绿化带
CN209194665U (zh) 小区雨水管道排放系统
CN206658561U (zh) 盐碱地绿化结构
CN21344866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