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1601A -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1601A
CN115991601A CN202211450775.XA CN202211450775A CN115991601A CN 115991601 A CN115991601 A CN 115991601A CN 202211450775 A CN202211450775 A CN 202211450775A CN 115991601 A CN115991601 A CN 115991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powder
raw material
scintillating ceramic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07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1601B (zh
Inventor
李中波
唐华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l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Ucom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l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Ucom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l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Ucom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07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1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1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1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1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1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闪烁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 C04B35,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半固相法或液相法,通过原料溶解,配制沉淀剂溶液、合成前驱体、煅烧、烧结与退火处理,得到复相闪烁陶瓷材料。本发明提高了闪烁陶瓷材料的光输出性能和透明度,满足了现代核医学、安检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烁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 C04B35,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闪烁材料是一种能将入射在其上的高能射线(X/γ射线)或带电粒子转换为紫外或可见光的能量转换体。当闪烁材料被高能射线照射后,便会发出荧光,这荧光被光电转换系统接收并转变成电信号,经过电子线路处理后,便能在指示器上指示出来,因此人们将这种由闪烁材料组成的闪烁探测器比喻为看得见X光和其他高能射线的"眼睛"。
现有专利CN101514100B公开了一种石榴石结构的闪烁透明陶瓷体系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市售原料,再通过高能球磨处理粉体,添加烧结助剂,结合真空烧结,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一种闪烁透明陶瓷,但其的光输出性能改善程度有待商榷。
现有专利CN112573905 A公开了一种阴离子掺杂石榴石闪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满足了高能物理探测、粒子辨别、核医学成像方面的需求。但其的光输出性能及透明度方面均未得到改善。
为了满足现代核医学、安检系统领域的应用,需要开发高密度、高原子序数和高光输出性能的闪烁陶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半固相法或液相法;
所述半固相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溶解:分别将M相原料和S相原料,用硝酸、盐酸或两者的混合酸溶解;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稀释成浓度为0.01~2mol/L的混合溶液B-G1与B-S1,混合溶液B-G1中的溶质为M相原料,混合溶液B-S1中的溶质为S相原料;所述M相原料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A:Ce:Al:Ga=(3-3x-3y):3x:3y:5w:(5-5w);所述S相原料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1-x’):x’:w’;
S2)配制沉淀剂溶液:沉淀剂为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按离子沉淀需求量分别取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并用去离子水稀释成0.1~10mol/L的沉淀剂溶液C-G1与C-S1;
S3)前驱粉体合成:分别将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到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中,分别往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滴加混合溶液B-G1与B-S1,其中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速度为10~50mL/min,搅拌速度为100~6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分别得到粉体M-pre与S-pre;
S4)煅烧:将粉体M-pre与S-pre进行煅烧处理,分别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p与S-p;
S5)烧结与退火处理: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称取M-p与S-p粉体,球磨混合后干压成型并经过烧结与退火处理得到复相透明闪烁陶瓷。
优选的,所述M相原料包括Gd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Ce的化合物、Al的化合物、Ga的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S相原料包括Gd的化合物、Ce的化合物、Al的化合物、Ga的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M相原料和S相原料均为高纯氧化物或可溶性盐。
优选的,所述A是Y、Lu、La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Gd、Ga、Y、Lu、La、Pr、Eu元素来源为高纯氧化物,Ce元素来源为CeO2或Ce2(CO3)3·xH2O。
优选的,所述Al的化合物为硫酸铝、碳酸铝、硫酸铝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M相原料中,0.01<x≤0.5;0<y≤0.01;0.2≤w≤0.8。
优选的,所述S相原料中,0≤x’≤1;0≤w’≤1。
优选的,所述S相与M相的摩尔比为(0~50):100,S相摩尔不为0;进一步优选的,为(0.05~5):100。
优选的,所述液相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L1)原料溶解:称量M相原料和S相原料;称量M相原料:按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Y:Ce:Al:Ga=3-3x-3y):3x:3y:5w:(5-5w);称量碳酸铈、氧化钆、氧化钇、氧化镓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氧化镓的质量为6.1382g;称量S相原料: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1-x’):x’:w’,称量碳酸铈、氧化钆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将S相与M相的摩尔质量比为3:100;将M相和S相混合,将其溶于硝酸与盐酸的混合酸中,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0.3mol/L的混合溶液B2;
步骤L2)配制沉淀剂溶液:沉淀剂为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按离子沉淀需求量分别取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并用去离子水稀释成0.1~10mol/L的沉淀剂溶液C2;
步骤L3)前驱粉体合成:将混合溶液B2加到沉淀剂溶液C2,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中,滴加混合溶液B2,滴加速度为10~50mL/min,搅拌速度为100~6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混合前驱粉体MS-pE;
步骤L4)煅烧:将粉体MS-pE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S-p;
步骤L5)烧结与退火处理:称取一定量MS-p粉体,干压成型并经过烧结与退火处理得到透明闪烁陶瓷。
本发明中,采用半固相法和液相法,提高了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光学性能。本发明人意外发现,将两相原料分开制备前驱体粉末,进行煅烧,采取球磨工艺按照一定比例将两相均匀混合,再进行烧结和退火,能得到纯度和均匀性均较好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将两相原料分开分别制备前驱体粉末,保证了最终得到的陶瓷材料的纯度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夹杂相,影响最终得到的透明陶瓷的透过率、光输出、均匀性等。采用液相法,在称取原料步骤混合M相和S相原料,再经过后续步骤,能得到更加细密的粉体,提高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光学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与L1所述的混合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与L2中的沉淀剂为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摩尔比为1:(0.1~10);进一步优选的,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摩尔比为(1~8):1。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与L2中的沉淀剂的摩尔浓度为0.2~4mol/L。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与L3中的超声震荡中使用的超声波发生器频率为20~100kHz,功率为50~300W。
本发明中,在产生前驱体沉淀的过程中使用超声辅助共沉淀工艺,能减小颗粒粒径的同时,提高分散状态,从而减小溶液内部颗粒的团聚状态,提高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均匀性。本发明人推测,在制备粉体M-pre与S-pre过程中,在晶核成核阶段,晶粒非常细小,具有极高的表面能,存在大量的不饱和键,使颗粒带电导致自由能很高。在制备过程中一直使用超声辅助共沉淀工艺,超声装置能不断地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空化效应打破粉体的团聚体,同时也可以减小粉体的粒径,提高粉体的球形度,从而提高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粉体M-pre为石榴石结构;所述粉体S-pre为钙钛矿结构。
本发明中通过M相铈离子激活的钆基石榴石,S相氧化物钙钛矿,通过S相散射增加了光提取率,改善了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光输出性能。本发明人推测,在铈离子激活的钆基石榴石的基础上,通过添加S相氧化物钙钛矿,提高了闪烁陶瓷的光吸收系数,从而改善了闪烁陶瓷的光输出性能。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与L4的粉体煅烧温度为700~1200℃,煅烧时间为0.5~10小时,煅烧气氛为空气气氛;进一步优选的,灼烧温度为750~950℃,灼烧时间为2~8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的烧结为两步烧结;先在氧气气氛下烧结达到超95%的致密度,然后再经过热等静压处理实现陶瓷密度超过99.9%。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的干压成型所用的模具为直径20mm的不锈钢模具。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干压成型的压力为10~30MPa,保压时间为3~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在氧气气氛下烧结的温度为1400~1800℃,烧结的时间为1~10h。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热等静压的温度为1400~1600℃,烧结时间为1~10h。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与L5中的退火温度为1000~1400℃,退火时间为2~200小时,退火气氛为空气气氛;进一步优选,退火温度为1200~1400℃,退火时间为10~150小时,退火气氛为空气气氛。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产生前驱体沉淀的过程中使用超声辅助共沉淀工艺,能减小颗粒粒径的同时,提高分散状态,从而减小溶液内部颗粒的团聚状态,提高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均匀性。
2、本发明中,采用半固相法和液相法,提高了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性能。
3、本发明中,通过M相铈离子激活的钆基石榴石,S相氧化物钙钛矿,通过S相散射增加了光提取率,改善了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光输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4经过双面抛光陶瓷样品在字母纸上的透过情况图;
图2为实施例1,对比例1~4中的相对光输出图;图1中S相摩尔含量(%)为0时,代表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0(对比例4),S相摩尔含量(%)为3时,代表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3:100(实施例1),S相摩尔含量(%)为6时,代表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6:100(对比例1),S相摩尔含量(%)为9时,代表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9:100(对比例2),S相摩尔含量(%)为12时,代表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12:100(对比例3);
图3为实施例4中复相闪烁陶瓷表面抛光后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图,放大倍数为3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为半固相法;所述半固相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称量M相原料和S相原料;称量M相原料:按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Y:Ce:Al:Ga=2.82:0.15:0.03:2:3,称量碳酸铈、氧化钆、氧化钇、氧化镓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氧化镓的质量为6.1382g;称量S相原料: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0.99:0.01:1,称量碳酸铈、氧化钆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分别将其溶于28mL硝酸与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酸中,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配成M相原料浓度为0.3mol/L和S相原料浓度为0.3mol/L的混合溶液B-G1和B-S1;
S2)选用氨水与碳酸氢铵混合沉淀剂,加入去离子水,配成氨水与碳酸氢铵浓度为2mol/L的沉淀剂溶液C-G1与C-S1,沉淀剂溶液C-G1与C-S1的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摩尔比均为5:1;
S3)分别将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到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中,分别往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滴加混合溶液B-G1与B-S1,其中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速度为23mL/min,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为200W,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为20kHz,搅拌速度为100~6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分别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洗涤3次、100℃烘箱干燥10h,干燥后粉体用玛瑙研钵研磨,然后过200目筛,得到陶瓷前驱粉体M-pre与S-pre;
S4)将陶瓷前驱粉体M-pre与S-pre分别在马弗炉中950℃灼烧3小时,冷却后过200目筛,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p与S-p;
S5)按一定的比例称取M-p与S-p粉体,其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3:100;将上述纳米粉体球磨混合后,装入直径为20mm的不锈钢模具中,20MPa轴向干压成型;将成型好的素坯装入塑封袋中并进行冷等静压处理,冷等静压压强为200MPa,保压时间为5min;
S6)将冷等后的素坯置于高温炉中烧结,采用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750℃后在氧气气氛中保温8小时;然后以25℃/min的速率降至25℃,得到初步烧结的陶瓷,再进行1500℃热等静压烧结5小时、1300℃空气气氛中退火5小时,得到陶瓷样品。
复相透明闪烁陶瓷表面抛光后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如图1。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2:100。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4:10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为液相法;所述液相法,包括以下步骤:
L1)称量M相原料和S相原料;称量M相原料:按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Y:Ce:Al:Ga=2.82:0.15:0.03:2:3,称量碳酸铈、氧化钆、氧化钇、氧化镓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氧化镓的质量为6.1382g;称量S相原料: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0.99:0.01:1,称量碳酸铈、氧化钆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将S相与M相的摩尔质量比为3:100;将M相和S相混合,将其溶于28mL硝酸与盐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酸中,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0.3mol/L的混合溶液B2。
L2)选用氨水与碳酸氢铵混合沉淀剂,加入去离子水,配成氨水与碳酸氢铵浓度为2mol/L的沉淀剂溶液C2,沉淀剂溶液C2的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摩尔比均为1:4;
L3)将混合溶液B2滴加到沉淀剂溶液C2中,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滴加混合溶液B2,其中混合溶液B2滴加速度为23mL/min,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为200W,超声波发生器的频率为20kHz,搅拌速度为4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分别用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洗涤3次、100℃烘箱干燥10h,干燥后粉体用玛瑙研钵研磨,然后过200目筛,得到陶瓷前驱粉体MS-pE;
L4)将陶瓷前驱粉体MS-pE在马弗炉中950℃灼烧3小时,冷却后过200目筛,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S-p;
L5)干压成型:将上述纳米粉体装入直径为20mm的不锈钢模具中,20MPa轴向干压成型。将成型好的素坯装入塑封袋中并进行冷等静压处理,冷等静压压强为200MPa,保压时间为5min。、
L6)烧结:将冷等后的素坯置于高温炉中烧结,采用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750℃后在氧气气氛中保温3小时;然后以20℃/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得到初步烧结的陶瓷,再进行1550℃热等静压烧结3小时、1300℃空气气氛中退火10小时,得到陶瓷样品。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6:100。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9:100。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12:100。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5)中S-p粉体与M-p粉体的摩尔比为0。
性能测试
1、透明度测试
将实施例1~4中的陶瓷样品双面抛光后置于映有GAGG字母的纸面上,观察字母的透过情况,结果见图1。其中a,b,c,d号样品分别对应实施例4、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1的陶瓷样品。可以看出,随着S-p粉体比例增加,陶瓷透过功率降低。而对实施例1通过液相法制备复相陶瓷,两相混合更加均匀,陶瓷透过率最高。
2、光输出性能测试
利用伽马射线为激发源,记录闪烁陶瓷的多道脉冲高度谱,并比较脉冲高度谱的位置得到闪烁材料的相对光输出。测得实施例1,对比例1~4经过双面抛光陶瓷样品的相对光输出值,结果见图2。
相对M纯相闪烁陶瓷,辅相S的摩尔含量(%)为3时,复相透明闪烁陶瓷光输出性能提升了13%。当辅相S的摩尔含量(%)增加到6,9与12时,由于复相陶瓷透过率下降,导致光输出性能分别下降至96.8%,87.5%与75%(如图2)。因此,作为最优选,0<辅相S的摩尔含量(%)<6。
3、采用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实施例1的结果分别如图3所示。
复相透明闪烁陶瓷表面抛光后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如图3,其中灰色区域为主相M,箭头所示白色区域为辅相S。整体而言,主相M与辅相S两相分布均匀。

Claims (10)

1.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半固相法或液相法;所述半固相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溶解:分别将M相原料和S相原料,用硝酸、盐酸或两者的混合酸溶解;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稀释成浓度为0.01~2mol/L的混合溶液B-G1与B-S1,混合溶液B-G1中的溶质为M相原料,混合溶液B-S1中的溶质为S相原料;所述M相原料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A:Ce:Al:Ga=(3-3x-3y):3x:3y:5w:(5-5w);所述S相原料中,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1-x’):x’:w’;
S2)配制沉淀剂溶液:沉淀剂为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按离子沉淀需求量分别取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并用去离子水稀释成0.1~10mol/L的沉淀剂溶液C-G1与C-S1;
S3)前驱粉体合成:分别将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到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中,分别往沉淀剂溶液C-G1与C-S1中滴加混合溶液B-G1与B-S1,其中混合溶液B-G1与B-S1滴加速度为10~50mL/min,搅拌速度为100~6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分别得到粉体M-pre与S-pre;
S4)煅烧:将粉体M-pre与S-pre进行煅烧处理,分别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p与S-p;
S5)烧结与退火处理: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称取M-p与S-p粉体,球磨混合后干压成型并经过烧结与退火处理得到复相透明闪烁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L1)原料溶解:称量M相原料和S相原料;称量M相原料:按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Y:Ce:Al:Ga=3-3x-3y):3x:3y:5w:(5-5w);称量碳酸铈、氧化钆、氧化钇、氧化镓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氧化镓的质量为6.1382g;称量S相原料:各元素的摩尔比为Gd:Ce:Al=(1-x’):x’:w’,称量碳酸铈、氧化钆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其中将S相与M相的摩尔质量比为3:100;将M相和S相混合,将其溶于硝酸与盐酸的混合酸中,溶解澄清后,加去离子水配成浓度为0.3mol/L的混合溶液B2;
步骤L2)配制沉淀剂溶液:沉淀剂为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按离子沉淀需求量分别取氨水、碳酸氢铵或两者的混合,并用去离子水稀释成0.1~10mol/L的沉淀剂溶液C2;
步骤L3)前驱粉体合成:将混合溶液B2加到沉淀剂溶液C2,在机械搅拌与超声震荡中,滴加混合溶液B2,滴加速度为10~50mL/min,搅拌速度为100~600转/min;待沉淀完全后抽滤、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得到混合前驱粉体MS-pE;
步骤L4)煅烧:将粉体MS-pE进行煅烧处理,得到具有M相以及S相的纳米粉体MS-p;
步骤L5)烧结与退火处理:称取一定量MS-p粉体,干压成型并经过烧结与退火处理得到透明闪烁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相原料包括Gd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Ce的化合物、Al的化合物、Ga的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相原料包括Gd的化合物、Ce的化合物、Al的化合物、Ga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Y、Lu、La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相原料中,0.01<x≤0.5;0<y≤0.01;0.2≤w≤0.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相原料中,0≤x’≤1;0≤w’≤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相与M相的摩尔比为(0~50):100,S相摩尔不为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与碳酸氢铵的摩尔比为1:(0.1~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与L3中超声震荡中使用的超声波发生器频率为20~100kHz,功率为50~300W。
CN202211450775.X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91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0775.XA CN11599160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0775.XA CN11599160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1601A true CN115991601A (zh) 2023-04-21
CN115991601B CN11599160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599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0775.XA Active CN11599160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160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528A (zh) * 2003-06-07 2004-12-0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低温半固相制备方法
US20100059668A1 (en) * 2005-12-22 2010-03-11 Robert Joseph Lyons Scintillator material and radiation detectors containing same
WO2015106904A1 (en) * 2013-12-17 2015-07-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Garnet scintillator composition
CN107935581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两相均匀分布的复合石榴石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33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复合结构透明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RU2682554C1 (ru) * 2017-12-28 2019-03-19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Институт химических реактивов и особо чистых химических веществ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центра "Курчат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оли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их сцинтилля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в форме порошков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3528A (zh) * 2003-06-07 2004-12-0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低温半固相制备方法
US20100059668A1 (en) * 2005-12-22 2010-03-11 Robert Joseph Lyons Scintillator material and radiation detectors containing same
WO2015106904A1 (en) * 2013-12-17 2015-07-2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Garnet scintillator composition
CN1088633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复合结构透明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581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两相均匀分布的复合石榴石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RU2682554C1 (ru) * 2017-12-28 2019-03-19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Институт химических реактивов и особо чистых химических веществ Национальн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центра "Курчат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оли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их сцинтилля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в форме порошко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1601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8063B (zh) 一种非化学计量比镥铝石榴石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A homogeneous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o synthesize highly sinterability YAG powders for transparent ceramics
CN107285770B (zh) 一种纯度高形貌均匀的锆酸镧钆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方法
JP4623403B2 (ja) セラミックス、セラミックス粉末の製造方法及びセラミ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CN107935581B (zh) 两相均匀分布的复合石榴石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768B (zh) 双掺杂稀土离子的钆镓铝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0377A (zh) 一种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负膨胀材料钨酸锆的方法
Kafili et al.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synthesis and sintering of alumina/yttria nanocomposite powders using different precipitants
Xie et al. Eu: Lu2O3 transparent ceramics fabricated by vacuum sintering of co-precipitated nanopowders
CN109437318A (zh) 一种外延六角铁氧体纳米点阵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6588012A (zh) 低价态离子掺杂的多组分复合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91601B (zh) 一种复相透明闪烁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3340925B (zh) 一种应用于高分辨中子成像探测器的GOS:Tb透明陶瓷闪烁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800092A (zh) 氧化铪-氧化钆固溶体透明陶瓷闪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256300C (zh) 一种氧化钇基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50945B (zh) 一种LuAG:Ce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及LuAG:Ce透明陶瓷
CN110204336B (zh) 一种硫氧化钆粉体和闪晶陶瓷的制备方法
EP0500255A1 (en) Method of forming yttria gadolinia ceramic scintillator from ammonium dispersed oxalate precipitates
WO2015053033A1 (ja) セラミックスシンチ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シンチレータアレイ及び放射線検出器
CN115650726B (zh) 一种钆基石榴石闪烁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5408B (zh) 一种透明闪烁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20001988A (ja) ジルコニア焼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idorowicz et al. Precipitation of Tm2O3 nanopowders for application in reactive sintering of Tm: YAG
Zhang et al.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3+-doped ZrO2 hollow spheres
L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Gadolinium Y0. 6Gd1. 34Eu0. 06O3 Powder and Fabrication of Transparent Ceramic Scintillator Using Pressureless Sint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