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7502A -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7502A
CN115977502A CN202310016752.6A CN202310016752A CN115977502A CN 115977502 A CN115977502 A CN 115977502A CN 202310016752 A CN202310016752 A CN 202310016752A CN 115977502 A CN115977502 A CN 115977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teel
plate
alc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67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云龙
朱志华
刘德斌
冯普
李义广
李成礼
李明伟
徐贺
周利新
高建敏
吴峰
王杨
赵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urth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urth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urth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urth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67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7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7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7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被动窗技术领域。为了同时解决承重和热桥的问题;该被动窗结构,包括设置于窗洞四周内壁的框架组、设置于框架组内的窗体,所述窗洞的上方设置有顶梁,窗洞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顶梁和上槽钢之间、安装板和下槽钢之间均设置有多个ALC板。该被动窗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窗洞四周内壁固定框架组;安装ALC板。本发明用于解决窗口承重问题的同时,通过在框架组内槽内填塞隔热垫块和岩棉,使隔热垫块高出槽钢至少5mm,可使框架组与窗边框之间留有足够的缝隙,避免接触形成热桥,可以有效的提升窗口的隔热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提高,对外窗保温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是建筑整体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关键部位,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就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蒸压轻质混凝土板材外墙超过2.4m的内嵌式被动窗安装,多数采用方钢管对窗洞口四周进行加固的方式,主要用于解决外墙承重问题,但这样施工会使得被动窗与外墙之间会存在热桥,不但影响房屋的保温性能,而且冬天室内窗框四周易出现结露现象。
因此,如何在解决蒸压轻质混凝土板材外墙窗口位置承重问题的同时,能够避免窗口位置存在热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包括设置于窗洞四周内壁的框架组、设置于框架组内的窗体,窗洞的上方设置有顶梁,窗洞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顶梁和上槽钢之间、安装板和下槽钢之间均设置有多个ALC板,框架组和ALC板之间通过钩头螺栓连接固定;窗体由窗边框和玻璃构成,窗体靠近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窗台板;
框架组的内槽固定有隔热垫块,窗边框的四周外壁通过自攻钉固定于隔热垫块的一侧,隔热垫块的高度大于框架组内槽的深度至少5mm;
紧贴框架组的窗边框四周外壁均设置有隔开板;
框架组由左槽钢、右槽钢、上槽钢和下槽钢组成,且上槽钢和下槽钢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槽钢和右槽钢的相对一侧面,左槽钢和右槽钢的顶端固定连接于顶梁的底部面,左槽钢和右槽钢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面。
优选地:位于窗洞上方的ALC板与ALC板之间缝隙处设置有吊筋,位于窗洞下方的ALC板与ALC板之间缝隙处设置有扁钢条;
吊筋的顶端和扁钢条的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板,其中一个连接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外壁,另外一个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顶梁的底部外壁,位于上方的连接板一端固定有上角钢,位于下方的连接板一端固定有下角钢。
优选地:框架组的四周外壁固定有水泥压力板,且水泥压力板通过自攻钉与ALC板连接固定。
优选地:位于窗洞下方的水泥压力板和ALC板之间固定有窗底角钢,窗底角钢与下槽钢固定连接固定;
位于窗洞上方的水泥压力板和ALC板之间固定有窗顶角钢,窗顶角钢与上槽钢固定连接固定。
优选地:吊筋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角钢的底端和窗顶角钢的顶部面,扁钢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槽钢的底部面和底板的顶部面。
优选地:隔开板为挤塑聚苯板,隔开板外壁与ALC板相贴合。
优选地:位于窗洞下方的ALC板一侧设置有窗套,窗套的内壁设置有外保温层;
窗套的顶部边沿固定有钢角码;
窗套的顶部边沿和窗体靠近底端的一侧面设置有填充层。
优选地:位于窗洞下方和位于窗洞上方的ALC板一侧面均设置有装饰层;
装饰层和ALC板之间设置有内防水隔汽膜;
窗套和ALC板之间设置有外防水隔汽膜。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窗洞四周内壁固定框架组;
S2:安装ALC板:根据框架组实际尺寸对ALC板进行裁切,并在ALC板侧边涂抹胶粘剂后再依次安装至对应位置;
S3:安装窗体;
S4:窗洞内外侧收口;
S5:清理墙面,然后撕开内防水隔汽膜和外防水透汽膜保护层,将其在粘贴区域按压紧实;
S6:室内装饰层装修与外保温系统施工:室内外的装饰部分、外保温系统与窗边框交接处用密封胶密封。
优选地:框架组的固定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1:将窗洞上方的上角钢和窗洞下方的下角钢两端分别固定于墙体钢柱上;
A2:定位打孔后将底板固定于安装板上,再将框架组定位安装在顶梁和底板之间;
A3:将用于固定ALC板的窗底角钢和窗顶角钢分别焊接在下槽钢、上槽钢上;
A4:在窗洞顶部和底部的每个ALC板缝位置分别安装吊筋和扁钢条并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以由左槽钢、右槽钢、上槽钢和下槽钢组成的框架组作为窗洞口的加强框架,用于解决窗口承重问题的同时,通过在框架组内槽内填塞隔热垫块和岩棉,使隔热垫块高出槽钢至少5mm,可使框架组与窗边框之间留有足够的缝隙,避免接触形成热桥,可以有效的提升窗口的隔热保温效果。
2、本发明,利用框架组对窗洞口的四周进行加固,能够使窗体安全可靠地嵌入外墙体窗洞中,同时保证了窗口气密性以及阻断锚固点的热桥,保证整窗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高气密性。
3、本发明,利用吊筋和扁钢条对ALC板与ALC板之间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固定;窗口室外一侧窗的边框与ALC板的缝隙用挤塑聚苯板进行填塞,可以进一步提升窗口位置的保温性能。
4、本发明,使得窗体在装配式墙体上安装的位置选择中热损失最小;以槽钢作为窗口加强框架,槽钢内塞隔热材料的ALC板内嵌式被动窗安装施工工艺,不仅解决了ALC外墙承重问题也避免了窗口位置存在热桥。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下槽钢与下角钢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窗体底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窗体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窗体顶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梁、2窗体、201窗边框、202窗台板、3左槽钢、301下槽钢、302右槽钢、303上槽钢、4扁钢条、5ALC板、6底板、7安装板、8钩头螺栓、9吊筋、10连接板、11下角钢、12隔热垫块、13水泥压力板、14窗底角钢、15内防水隔汽膜、1501外防水隔汽膜、16装饰层、17窗套、1701外保温层、18钢角码、19填充层、20隔开板、21窗顶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设置于窗洞四周内壁的框架组、设置于框架组内的窗体2,所述窗洞的上方设置有顶梁1,窗洞的下方设置有底板6,底板6的顶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框架组由左槽钢3、右槽钢302、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组成,且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相对一侧面,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顶端焊接于顶梁1的底部面,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6的顶部面,利用框架组对窗洞口的四周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顶梁1和上槽钢303之间、安装板7和下槽钢301之间均设置有多个ALC板5,所述框架组和ALC板5之间通过钩头螺栓8连接固定,为防止钩头螺栓8松动而出现的钩头下垂,无法固定的情况,将钩头螺栓拧紧后需使其钩头与内侧结构进行焊接牢固。位于窗洞上方的ALC板5与ALC板5之间缝隙处设置有吊筋9,位于窗洞下方的ALC板5与ALC板5之间缝隙处设置有扁钢条4;
优选的,所述吊筋9的顶端和扁钢条4的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0,其中一个连接板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6的顶部外壁,另外一个连接板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顶梁1的底部外壁,位于上方的连接板10一端固定有上角钢,位于下方的连接板10一端固定有下角钢11。
为了提高隔热保温效果;如图3-5所示,所述窗体2由窗边框201和玻璃构成,所述窗体2靠近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窗台板202,所述框架组的四周外壁尤其是窗台板202和ALC板5之间、上槽钢303的一侧、左槽钢3的一侧、右槽钢302的一侧均固定有水泥压力板13,用于对室内墙面进行找平,且水泥压力板13通过自攻钉与ALC板5连接固定,优选的,自攻钉与水泥压力板13两端的间距≤100mm;
进一步的,位于窗洞下方的所述水泥压力板13和ALC板5之间固定有窗底角钢14,窗底角钢14与下槽钢301焊接固定;位于窗洞上方的所述水泥压力板13和ALC板5之间固定有窗顶角钢21,窗顶角钢21与上槽钢303焊接固定;可利用窗底角钢14和窗顶角钢21对夹缝进行填充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吊筋9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上角钢的底端和窗顶角钢21的顶部面,扁钢条4的上下端分别焊接于下槽钢301的底部面和底板6的顶部面,且扁钢条4与扁钢条4的间距≤1.2m;利用吊筋9和扁钢条4对ALC板5与ALC板5之间的各个缝隙进行填充,以保证密封性。
进一步的,位于窗洞下方和位于窗洞上方的ALC板5一侧面均设置有装饰层16,用于提高室内墙面的美观度,优选的,装饰层16、窗台板202与窗边框201的交接处先用PE棒嵌缝后再灌注密封胶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装饰层16和ALC板5之间粘贴有内防水隔汽膜15,内防水隔汽膜15一端与窗边框201粘接密实,另一端采用专用胶与ALC板5进行粘接,避免热桥引起的返潮现象出现。
优选的,所述窗边框201的上、下方膜材完全包裹住钩头螺栓8,且钩头螺栓8处向ALC板5延伸的粘贴长度≥40mm。
进一步的,所述左槽钢3、右槽钢302、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的内壁均固定有隔热垫块12,窗边框201的四周外壁通过自攻钉固定于隔热垫块12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隔热垫块12的高度比左槽钢3、右槽钢302、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内槽的深度≥5mm;选择需高出槽钢两腰不小于5mm高度的隔热垫块12,使得框架组四周内壁与窗边框201之间留有足够的缝隙,从而可避免接触出现热桥。
优选的,隔热垫块12与窗角部的间距为≤150mm,隔热垫块12与窗角部的中心距≤500mm。
优选的,紧贴框架组的窗边框201四周外壁均设置有用于避免框架组与外部之间接触的隔开板20,且隔开板20外壁与ALC板5相贴合;优选的,隔开板20可为挤塑聚苯板。利用隔开板20对窗边框201和ALC板5的缝隙进行填充。
所述隔热垫块12与隔热垫块12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与隔热垫块12等高的岩棉,用于提升窗洞四周的隔热保温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保温效果;如图3和图5所示,位于窗洞下方的所述ALC板5一侧设置有窗套17,窗套17的内壁填充有外保温层1701,窗边框201与窗套17的交接处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窗套17的顶部边沿固定有钢角码18,通过钢角码18用于使窗套17固定于窗洞一侧;窗套17与窗边框201之间缝隙处先用PE棒嵌缝后再灌注密封胶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窗套17和ALC板5之间粘贴有外防水隔汽膜1501;外防水隔汽膜1501一端与窗边框201粘接密实,另一端采用专用胶与ALC板5进行粘接,膜材含自粘胶的一端粘贴在窗框上,然后使用胶带将膜材的另一端临时固定在窗户上,防止窗户安装是对膜材产生破坏。优选的,膜材与ALC板5的粘贴长度与膜材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40mm。
再进一步的,所述窗套17的顶部边沿和窗体2靠近底端的一侧面设置有填充层19,填充层19可为密封胶进行封堵。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以由左槽钢3、右槽钢302、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组成的框架组作为窗洞口的加强框架,用于解决窗口承重问题的同时,通过在框架组内槽内填塞隔热垫块12和岩棉,可以有效的提升窗口的隔热保温效果;将窗体2固定于框架组内并且使隔热垫块高出槽钢至少5mm,可使框架组与窗边框之间留有足够的缝隙,避免接触形成热桥;窗口室外一侧窗的边框与ALC板的缝隙用挤塑聚苯板进行填塞,可以进一步提升窗口位置的保温性能。
实施例2: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安装方法,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窗洞四周内壁固定框架组,用于对窗洞口加固;
S2:安装ALC板5:根据框架组实际尺寸对ALC板5进行裁切,并在ALC板5侧边涂抹胶粘剂后再依次安装至对应位置;并用钻孔机在ALC板5上下两端中部打孔,使钩头螺栓8放入孔中,并钩住内侧面,将ALC板5定位后拧紧螺丝进行固定,最后用嵌缝剂将ALC板5的板缝填平;
S3:安装窗体2;
S4:窗洞内外侧收口;
S5:清理墙面,然后撕开内防水隔汽膜15和外防水透汽膜1501保护层,将其在粘贴区域按压紧实;
S6:室内装饰层16装修与外保温系统施工:室内外的装饰部分、外保温系统与窗边框201交接处用密封胶密封。
所述框架组的固定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1:将窗洞上方的上角钢和窗洞下方的下角钢11两端分别固定于墙体钢柱上;
A2:定位打孔后将底板6固定于安装板7上,再将框架组定位安装在顶梁1和底板6之间;
A3:将用于固定ALC板5的窗底角钢14和窗顶角钢21分别焊接在下槽钢301、上槽钢303上;
A4:在窗洞顶部和底部的每个ALC板5缝位置分别安装吊筋9和扁钢条4并固定。
所述安装窗体2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B1:先将隔热垫块12固定于框架组的内槽中,并在凹槽内其它部位填塞岩棉;
B2:在窗边框四周内外侧分别粘贴内防水隔汽膜15和外防水透汽膜1501;
B3:将窗体2放至窗洞中进行水平、标高、垂直度等定位,调整无误后用自攻钉将窗边框固定在隔热垫块12上。
所述窗洞内外侧收口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C1:先将窗口内侧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然后用砂浆进行找平;
C2:将水泥压力板13放至窗口四周,用自攻钉将其与ALC板5连接固定;
C3:将窗口外侧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再将隔开板20与ALC板5接触的一面涂抹胶粘剂后,塞入窗边框201与ALC板5的缝隙中粘贴。ALC板5安装时板两侧应涂抹胶粘剂,安装完成后ALC板5之间的缝隙需用专用嵌缝剂将ALC板5的板缝填平。
优选的,内防水隔汽膜15和外防水透汽膜1501粘贴部位应清理干净,胶粘剂应涂抹均匀。
优选的,内墙的装饰层16施工时,同一房间室内抹灰层施工时不应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影响房屋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能够使窗体2安全可靠地嵌入外墙体窗洞中,同时保证了窗口气密性以及阻断锚固点的热桥,保证整窗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高气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包括设置于窗洞四周内壁的框架组、设置于框架组内的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洞的上方设置有顶梁(1),窗洞的下方设置有底板(6),底板(6)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顶梁(1)和上槽钢(303)之间、安装板(7)和下槽钢(301)之间均设置有多个ALC板(5),所述框架组和ALC板(5)之间通过钩头螺栓(8)连接固定;所述窗体(2)由窗边框(201)和玻璃构成,窗体(2)靠近底端的一侧设置有窗台板(202);
所述框架组的内槽固定有隔热垫块(12),窗边框(201)的四周外壁通过自攻钉固定于隔热垫块(12)的一侧,隔热垫块的高度大于框架组内槽的深度至少5mm;
紧贴框架组的所述窗边框(201)四周外壁均设置有隔开板(20);
所述框架组由左槽钢(3)、右槽钢(302)、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组成,且上槽钢(303)和下槽钢(3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相对一侧面,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顶梁(1)的底部面,左槽钢(3)和右槽钢(30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板(6)的顶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窗洞上方的ALC板(5)与ALC板(5)之间缝隙处设置有吊筋(9),位于窗洞下方的ALC板(5)与ALC板(5)之间缝隙处设置有扁钢条(4);
所述吊筋(9)的顶端和扁钢条(4)的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板(10),其中一个连接板(10)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于底板(6)的顶部外壁,另外一个连接板(10)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于顶梁(1)的底部外壁,位于上方的连接板(10)一端固定有上角钢,位于下方的连接板(10)一端固定有下角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的四周外壁固定有水泥压力板(13),且水泥压力板(13)通过自攻钉与ALC板(5)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窗洞下方的所述水泥压力板(13)和ALC板(5)之间固定有窗底角钢(14),窗底角钢(14)与下槽钢(301)固定连接固定;
位于窗洞上方的所述水泥压力板(13)和ALC板(5)之间固定有窗顶角钢(21),窗顶角钢(21)与上槽钢(303)固定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9)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角钢的底端和窗顶角钢(21)的顶部面,扁钢条(4)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槽钢(301)的底部面和底板(6)的顶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开板(20)为挤塑聚苯板,隔开板(20)外壁与ALC板(5)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窗洞下方的所述ALC板(5)一侧设置有窗套(17),窗套(17)的内壁设置有外保温层(1701);
所述窗套(17)的顶部边沿固定有钢角码(18);
所述窗套(17)的顶部边沿和窗体(2)靠近底端的一侧面设置有填充层(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窗洞下方和位于窗洞上方的所述ALC板(5)一侧面均设置有装饰层(16);
所述装饰层(16)和ALC板(5)之间设置有内防水隔汽膜(15);
所述窗套(17)和ALC板(5)之间设置有外防水隔汽膜(1501)。
9.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窗洞四周内壁固定框架组;
S2:安装ALC板(5):根据框架组实际尺寸对ALC板(5)进行裁切,并在ALC板(5)侧边涂抹胶粘剂后再依次安装至对应位置;
S3:安装窗体(2);
S4:窗洞内外侧收口;
S5:清理墙面,然后撕开内防水隔汽膜(15)和外防水透汽膜(1501)保护层,将其在粘贴区域按压紧实;
S6:室内装饰层(16)装修与外保温系统施工:室内外的装饰部分、外保温系统与窗边框(201)交接处用密封胶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的固定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A1:将窗洞上方的上角钢和窗洞下方的下角钢(11)两端分别固定于墙体钢柱上;
A2:定位打孔后将底板(6)固定于安装板(7)上,再将框架组定位安装在顶梁(1)和底板(6)之间;
A3:将用于固定ALC板(5)的窗底角钢(14)和窗顶角钢(21)分别焊接在下槽钢(301)、上槽钢(303)上;
A4:在窗洞顶部和底部的每个ALC板(5)缝位置分别安装吊筋(9)和扁钢条(4)并固定。
CN202310016752.6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5977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752.6A CN115977502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752.6A CN115977502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7502A true CN115977502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6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6752.6A Pending CN115977502A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7502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3641A (ja) * 1999-10-28 2001-05-08 Emoto Kogyo Kk 外装パネル
JP2003166379A (ja) * 2001-11-29 2003-06-13 Ykk Ap Inc 外断熱式外壁構造およびサッシ支持枠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CN109057097A (zh) * 2018-08-02 2018-12-21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延性墙板与门窗的柔性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96119A (zh) * 2021-01-05 2021-04-23 中海宏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的内嵌式安装方法
WO2021253808A1 (zh) * 2020-06-15 2021-12-23 吴淑环 一种高科技时代低碳社会的建筑技术
CN217379352U (zh) * 2022-02-24 2022-09-06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外窗安装构造
CN115075600A (zh) * 2022-05-20 2022-09-20 中冶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lc板门洞口的加固方法
CN217581790U (zh) * 2022-03-31 2022-10-14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外窗结构
CN115354778A (zh) * 2022-07-13 2022-11-18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墙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3641A (ja) * 1999-10-28 2001-05-08 Emoto Kogyo Kk 外装パネル
JP2003166379A (ja) * 2001-11-29 2003-06-13 Ykk Ap Inc 外断熱式外壁構造およびサッシ支持枠
CN104179417A (zh) * 2014-09-16 2014-12-03 江苏金百合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钢塑附框与门窗的安装方法
CN109057097A (zh) * 2018-08-02 2018-12-21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延性墙板与门窗的柔性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WO2021253808A1 (zh) * 2020-06-15 2021-12-23 吴淑环 一种高科技时代低碳社会的建筑技术
CN112696119A (zh) * 2021-01-05 2021-04-23 中海宏洋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的内嵌式安装方法
CN217379352U (zh) * 2022-02-24 2022-09-06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外窗安装构造
CN217581790U (zh) * 2022-03-31 2022-10-14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外窗结构
CN115075600A (zh) * 2022-05-20 2022-09-20 中冶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lc板门洞口的加固方法
CN115354778A (zh) * 2022-07-13 2022-11-18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装配式墙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754B (zh) 建筑外墙保温装饰防火隔离板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CN107044179B (zh) 装饰面板和模板一体化的保温装饰复合墙体及其建造方法
CN11118847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潮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安装方法
US11851877B2 (en) Structural insulated finished cladding assemblies
CN111270821A (zh) 一种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5377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处理方法
CN103206091A (zh) U型玻璃幕墙施工方法
CN210459560U (zh) 用于装配式被动房热桥处理的结构及其装配式被动房
CN102605897B (zh) 防雨外墙板及防雨外墙的施工方法
CN218437565U (zh) 低能耗建筑屋面板下外墙板缝隙保温结构
CN115977502A (zh) 一种内嵌式被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2689374U (zh) 一种轻钢别墅用外墙隔热保温结构
CN111608532B (zh) 一种窗体部位的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
US20090173025A1 (en) Wall system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213774984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附框及其节点
CN112982732A (zh) 一种复合保温外墙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20301548U (zh) 一种外墙薄抹灰保温系统
CN2121763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的防潮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19411328U (zh) 一种外墙保温结构与窗户下口连接节点
CN220396909U (zh) 一种绝热层新型外凯结构
CN214364205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的适用于干挂幕墙的双层墙体
CN218176203U (zh) 一种高层建筑保温外墙
CN214786316U (zh) 一种健身房预制房屋结构
CN210508822U (zh) 一种装配式节能窗安装节点
CN216641025U (zh) 一种轻质节能装配式外墙板缝连接及窗边框止水墙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