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2956B -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2956B
CN115972956B CN202211666931.6A CN202211666931A CN115972956B CN 115972956 B CN115972956 B CN 115972956B CN 202211666931 A CN202211666931 A CN 202211666931A CN 115972956 B CN115972956 B CN 115972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discharging
discharge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669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72956A (zh
Inventor
罗李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669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2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2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2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72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2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所述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Description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具备充电功能和放电功能的电动汽车。主要是通过具有双向交流充/放电功能的车载充电机(英文:on board charger;简称:OBC)来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功能和放电功能,即该电动汽车既可以实现将交流电网的能量转化为直流能量给车载动力电池充电,也可以实现对另一辆配备OBC的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是通过将充电场景和车对车(英文:vehicletovehicle;简称:V2V)放电场景的CC电阻值(即充放电电阻值)设置为不同的阻值,以此来区分不同的场景。但是,随着新能源市场及法规的不断完善,在GBT法规中,将充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的CC电阻值定义为相同阻值。在这种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将无法区分充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所述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车对车放电场景,所述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包括: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二车辆,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述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在与所述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所述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包括:按照所述目标充电功率,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所述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包括: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并通过所述充电机和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阻范围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不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所述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二车辆,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请求模块,被配置为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述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所述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目标充电功率,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可选地,所述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充电机和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阻范围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不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调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中,在确定目标对象和该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该CC电阻值和该CP信号,确定该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功能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介绍本公开所提供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之前,首先对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具备充电功能和放电功能的电动汽车。主要是通过具有双向交流充/放电功能的车载充电机来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功能和放电功能,即该电动汽车既可以实现将交流电网的能量转化为直流能量给车载动力电池充电,也可以实现对另一辆配备OBC的电动汽车充电。
在实际场景中,车辆的充放电场景一般包括充电场景、车对负载(英文:vehicletoload;简称:V2L)放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是通过将充电场景、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的CC电阻值(即充放电电阻值)设置为不同的阻值,车辆可以根据不同的CC电阻值,来确定相应地充放电场景,以此来区分不同的场景。但是,随着新能源市场及法规的不断完善,在GBT法规中,将充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的CC电阻值定义为相同阻值,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的CC电阻值定义为不相同的阻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CC电阻值可以确定车对车负载放电场景,但根据CC电阻值将无法区分充电场景和车对车放电场景。
还有部分厂商通过将充电和放电的接口进行区分,也即车辆将具备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用于在充电时连接,另一个接口用于在放电时连接,这样,可以对充电和放电场景进行区分。但是,随着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车辆上设置两个接口将会占据车辆的一定空间,从而挤压座舱内的使用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占用更多的车辆空间,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车辆,该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在确定目标对象和该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
其中,该目标对象可以例如包括充电桩、第二车辆以及负载(如电灯、电风扇、电动烧烤架等)。具体地,在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例如可以包括充电桩或第二车辆,也即在该场景下可以通过充电桩或第二车辆向第一车辆进行充电。在充放电场景包括车对车放电的场景下,该目标对象例如可以包括第二车辆,也即在该场景下第一车辆可以向第二车辆进行放电,以便能够通过第一车辆给第二车辆的动力电池充电。在充放电场景包括车对负载放电的场景下,该目标对象例如可以包括负载,也即在该场景下第一车辆可以向负载进行放电,相当于第一车辆能够给负载进行供电。
在实际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枪以及电缆组件将第一车辆和目标对象连接起来。具体地,在确定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为有效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获取CC电阻值和CP信号。示例地,可以通过CC测量电路检测的CC电阻值来确定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是否有效电气连接。在实际场景中,若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之间不是有效的电气连接,CC电阻值将会趋于无穷大。此时,可以CC电阻值确定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之间不是有效的电气连接。相应地,若CC电阻值为一个固定阻值,则表明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之间是有效的电气连接。
在步骤S102中,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该CC电阻值和该CP信号,确定该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其中,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例如可以是用户通过在第一车辆的控制显示屏上点击“开始放电”来触发的,还可以是用户通过在与第一车辆连接的终端上的应用程序中点击“开始放电”来触发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充电场景(或车对车放电场景)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所对应的CC电阻值是不相同的。那么,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CC电阻值,对充电场景(或车对车放电场景)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进行区分。
进一步地,虽然此时接收到了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但考虑到在实际场景中可能会存在用户误操作(也即误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可以根据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来确定用户的放电指令是否由于误操作产生的。若确定该放电指令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那么可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处于充电场景。若确定该放电指令不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也即该放电指令可以准确表征用户需要进行放电的使用意图,那么可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或者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CC电阻值来对车对车放电场景和车对负载放电场景进行区分。示例地,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则可以确定该放电指令不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外,则可以确定该放电指令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
另外,针对车辆充电场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触发充电场景的条件设定为无感操作,也即用户无需触发相应的充电指令,在目标对象与第一车辆为有效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根据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处于充电场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触发充电场景的条件设定为有感操作,也即用户需要触发相应的充电指令,在目标对象与第一车辆为有效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响应于用户触发的充电指令,可以进一步根据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处于充电场景。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充放电场景包括车对车放电场景,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该CC电阻值和该CP信号,确定该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可以包括:
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该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其中,在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或者充电场景。由于此时接收到了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为了确定该放电指令是否由于误操作产生的,可以进一步根据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具体地,若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可以确定该放电指令不是由误操作产生的。那么,可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示例地,该放电电压范围例如包括5.9~6.1V PWM,若此时CP信号的电压为6V PWM,可以确定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也就是说,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在实际场景中,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之后,第一车辆会基于该放电指令将CP测量电路由采样状态(又称检测状态)切换至输出状态。此时,CP信号的电压将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但若此时与第一车辆连接的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由于充电设备自身也包含CP测量电路。在充电设备自身包含CP测量电路也处于输出状态时,相当于第一车辆的CP测量电路与充电设备的CP测量电路并联,那么此时第一车辆的CP信号的电压将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外。示例地,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之后,第一车辆会基于该放电指令将CP测量电路由采样状态切换至输出状态。此时,CP信号的电压等于6V PWM(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若此时与第一车辆连接的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由于充电设备自身也包含CP测量电路。相当于第一车辆的CP测量电路与充电设备的CP测量电路并联,那么此时第一车辆的CP信号的电压将不等于6V PWM,例如可能为12V PWM左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车辆的CP信号来确定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是否是由于误操作所产生的。
进一步地,在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为第二车辆,该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还可以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并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之后,还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并在第一车辆满足该预设放电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其中,该预设放电条件例如但不限于可以包括:充电机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处于驻车状态、第一车辆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的电池处于可放电状态、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放电阈值。
另外,考虑到目前部分车辆支持通过单相充放电和三相充放电,而在三相模式下,车辆支持的放电功率(或充电功率)将高于车辆在单相模式下的放电功率(或充电功率)。对于支持三相充放电的车辆,为了能够提高该车辆的充放电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3中,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该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在步骤S104中,在与该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
其中,该充电功率信息用于表征该第二车辆所支持的最大充电功率。
在步骤S105中,根据该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该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
示例地,可以根据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该第二车辆的最大充电功率,并获取第一车辆的最大放电功率,根据该最大放电功率和最大充电功率,确定该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举例来说,若该最大放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最大充电功率,那么,可以将该最大充电功率作为目标充电功率。若该最大放电功率小于最大充电功率,那么,可以将该最大放电功率作为目标充电功率。
相应地,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可以包括:按照该目标充电功率,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这样,能够在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均支持三相充放电的情况下,以更高的放电速率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以满足用户紧急续航的需求。
另外,在第一车辆未能与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或者在与该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未能获取到该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第一车辆能够向第二车辆进行放电,可以按照单相充放电对应的功率向第二车辆进行放电,例如可以通过预设放电功率向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该CC电阻值和该CP信号,确定该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可以包括:
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该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其中,在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或者充电场景。由于此时接收到了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为了确定该放电指令是否由于误操作产生的,可以进一步根据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若与第一车辆连接的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此时,目标对象中的CP测量电路将与第一车辆中的CP测量电路并联,从而会改变第一车辆中的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的电压。因此,可以通过CP信号的电压来确定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是否由于误操作产生的。示例地,若此时该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则表明确定该放电指令可能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但同时,考虑到在实际场景中,由于CP测量电路自身原因可能会出现CP信号的电压波动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该放电指令是否为误操作产生的,可以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其中,该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为确定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时刻。进一步地,若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CP信号的电压处于该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外,则可以确定该放电指令是由于误操作产生的,并可以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进一步地,在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充电桩或第二车辆,该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还可以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并通过该充电机和该充电设备向该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在确定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为误操作产生的情况下,用户无需再次插拔充电枪或进行其他操作,即可以恢复充电,也即可以使第一车辆直接进入充电流程,通过充电设备向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也就是说,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若预设时间段内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的电压处于该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外,可以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此时,可以退出放电流程并切换至充电流程,从而自动恢复第一车辆的充电。具体地,可以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并通过该充电机和该充电设备向该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之后,还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满足预设充电条件,并在第一车辆满足该预设充电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该充电机和该充电设备向该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该预设充电条件例如但不限于可以包括:充电机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处于驻车状态、第一车辆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的电池处于可充电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步骤S106中,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
其中,该第二预设电阻范围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充电场景(或车对车放电场景)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所对应的CC电阻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若该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可以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
相应地,在确定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将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负载放电状态,并通过充电机向负载进行放电。
示例地,在将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负载放电状态之后,还可以确定第一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并在第一车辆满足该预设放电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该充电机向该负载进行放电。其中,该预设放电条件例如但不限于可以包括:充电机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处于驻车状态、第一车辆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的电池处于可放电状态、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放电阈值。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以该充放电场景为车对车放电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第一车辆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该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在步骤S202中,第一车辆在与该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
在步骤S203中,第一车辆接收第二车辆发送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
在步骤S204中,第一车辆根据该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该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
在步骤S205中,第一车辆在确定第二车辆和该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
在步骤S206中,第一车辆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将CP测量电路切换至输出状态,并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该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在本步骤中,第一车辆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后,会将CP测量电路由采样状态切换至输出状态,以便后续进行放电流程。
在步骤S207中,第一车辆将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
在步骤S208中,第一车辆确定第一车辆是否满足预设放电条件,并在第一车辆满足该预设放电条件的情况下,按照该目标充电功率,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其中,该预设放电条件例如但不限于可以包括:充电机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处于驻车状态、第一车辆自检无故障、第一车辆的电池处于可放电状态、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放电阈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步骤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图1至图3相关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的框图,应用于第一车辆,该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该装置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被配置为在确定目标对象和该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该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
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该CC电阻值和该CP信号,确定该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该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可选地,该目标对象为第二车辆,该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如图6所示,该装置300还包括:
切换模块303,被配置为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
控制模块304,被配置为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如图7所示,该装置300还包括:
请求模块305,被配置为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该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该获取模块301,还被配置为在与该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获取该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
该确定模块302,还被配置为根据该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该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
该控制模块304,被配置为按照该目标充电功率,通过该充电机向该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可选地,该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该确定模块302,被配置为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该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可选地,该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该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该切换模块303,被配置为将该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
该控制模块304,被配置为通过该充电机和该充电设备向该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302,还被配置为在该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
其中,该第二预设电阻范围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不同。
采用上述装置,能够在检测到目标对象和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若此时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可以根据获取到的CC电阻值和CP信号,来确定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这样,无需额外新增连接接口,也即不用额外增加硬件结构,一定程度保证了车辆的使用空间。并能够在用户触发了放电指令的情况下,根据CC电阻值和CP信号准确的确定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图1至图4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提供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400的框图。例如,车辆400可以是混合动力车辆,也可以是非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辆或者其他类型的车辆。车辆400可以是自动驾驶车辆、半自动驾驶车辆或者非自动驾驶车辆。
参照图8,车辆400可包括各种子系统,例如,信息娱乐系统410、感知系统420、决策控制系统430、驱动系统440以及计算平台450。其中,车辆4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子系统,并且每个子系统都可包括多个部件。另外,车辆400的每个子系统之间和每个部件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实现互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娱乐系统410可以包括通信系统,娱乐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
感知系统420可以包括若干种传感器,用于感测车辆400周边的环境的信息。例如,感知系统420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是GPS系统,也可以是北斗系统或者其他定位系统)、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雷达以及摄像装置。决策控制系统430可以包括计算系统、整车控制器、转向系统、油门以及制动系统。驱动系统440可以包括为车辆400提供动力运动的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系统440可以包括引擎、能量源、传动系统和车轮。引擎可以是内燃机、电动机、空气压缩引擎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引擎能够将能量源提供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量。
车辆400的部分或所有功能受计算平台450控制。计算平台4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51和存储器452,处理器451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52中的指令453。
处理器451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诸如商业可获得的CPU。处理器还可以包括诸如图像处理器(Graphic Process Unit,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它们的组合。
存储器45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除了指令453以外,存储器452还可存储数据,例如道路地图,路线信息,车辆的位置、方向、速度等数据。存储器452存储的数据可以被计算平台450使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451可以执行指令453,以完成上述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的代码部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所述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所述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包括: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所述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并通过所述充电机和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车对车放电场景,所述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包括:
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处于预设放电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车放电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为第二车辆,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车对车放电状态;
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所述第二车辆发起蓝牙连接请求;
在与所述第二车辆建立蓝牙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车辆的目标充电功率;
所述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充电功率,通过所述充电机向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放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二预设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车对负载放电场景;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阻范围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不同。
6.一种充放电场景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第一车辆包括CC测量电路和CP测量电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一车辆电气连接的情况下,获取所述CC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C电阻值以及所述CP测量电路检测到的CP信号;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放电指令,根据所述CC电阻值和所述CP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当前所处的充放电场景;
所述充放电场景包括充电场景,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CC电阻值处于第一预设电阻范围内且所述CP信号的电压在预设时间段内处于预设放电电压值范围外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处于充电场景;
所述目标对象为充电设备,所述第一车辆还包括充电机,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充电机的充放电状态切换为充电状态;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充电机和所述充电设备向所述第一车辆的电池进行充电。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调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666931.6A 2022-12-21 2022-12-21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972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6931.6A CN115972956B (zh) 2022-12-21 2022-12-21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6931.6A CN115972956B (zh) 2022-12-21 2022-12-21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2956A CN115972956A (zh) 2023-04-18
CN115972956B true CN115972956B (zh) 2024-02-23

Family

ID=8597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66931.6A Active CN115972956B (zh) 2022-12-21 2022-12-21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29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4360A (zh) * 2016-11-03 2017-02-01 六安市科宇专利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8275026A (zh) * 2018-02-28 2018-07-13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对车充电的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2744101A (zh) * 2020-12-25 2021-05-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控制系统、方法及交通工具
CN112937324A (zh) * 2019-12-11 2021-06-1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向充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22148073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的有序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4360A (zh) * 2016-11-03 2017-02-01 六安市科宇专利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8275026A (zh) * 2018-02-28 2018-07-13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对车充电的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2937324A (zh) * 2019-12-11 2021-06-1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双向充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2744101A (zh) * 2020-12-25 2021-05-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控制系统、方法及交通工具
WO2022148073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充电桩的有序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2956A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5203B (zh) 在检测到辅助电池故障的情况下维持高电压电池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RU248968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танциях увеличения величины заряда батареи
JP2019206337A (ja) 自動運転システム、車両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11618432B2 (en) Program update method
JP5974946B2 (ja) 電源装置
US11450155B2 (en) Vehicle
EP3974221B1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hybrid vehicle
CN115972956B (zh) 充放电场景的确定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2440802A (zh) 车辆充电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6533757A (zh) 电压故障判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器及车辆
EP3974267A1 (en) Position estimation system and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
CN115703378A (zh) 无人看管的双向车辆充电
CN115453224A (zh) 车载直流变直流变换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135573B (zh) 预充电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09066916B (zh) 车载移动电源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移动电源底座及汽车
CN220842440U (zh) 车载显示组件和车辆
CN116088485B (zh) 车辆故障数据采集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16782177B (zh) 车载天线系统配置调整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芯片
US20220379772A1 (en) Control device, disaster suppor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8074252A (zh) 终端充电方法、装置、车辆、充电器、车载控制器
US11827208B2 (en) Driving guide setting system of electric operating vehicle and method of setting the driving guide
JP2023024392A (ja) 車両用の給電制御方法、車両、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媒体
US10730459B2 (en) Vehicle electronic system
CN117939585A (zh) 无线接入点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7922463A (zh)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