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3589A -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 Google Patents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3589A
CN115963589A CN202111347063.0A CN202111347063A CN115963589A CN 115963589 A CN115963589 A CN 115963589A CN 202111347063 A CN202111347063 A CN 202111347063A CN 115963589 A CN115963589 A CN 115963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ze
film
glare
antiglare
high ha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70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哲宇
涂羽葳
游国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Mat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Mat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63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35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该高雾度防眩膜包含透明基材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眩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具有大于20%的全雾度(Ht),其中该全雾度(Ht)为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表面雾度(Hs)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内部雾度(Hi)的总和,且该内部雾度(Hi)与该全雾度(Ht)符合关系式:0.01<Hi/Ht<0.25。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具高防眩性和耐光闪烁性。

Description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一种可用于影像显示装置的高雾度防眩膜,尤其是一 种具有耐闪烁性的防眩膜。
背景技术
目前影像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 (OLED),因外部光入射至显示器表面造成眩光,而影响影像显示品质, 尤其是在高像素密度(例如,大于100PPI)的高精细显示器,在显示器表面 采用防眩膜以减少在显示器表面的外部光线反射的眩光及图像的闪烁。已 知技术建议在透明基材上利用粒子分散以形成具有凹凸结构表面的防眩 膜解决眩光现象,但凹凸结构表面多以球形微粒子形成半球形凸起表面, 此结构造成从面板产生的像素光源因透镜效应产生缩放而有闪烁光现象。 已知技术中,降低球形微粒子粒径大小使透镜效应的缩放程度减少可改善 闪烁光程度,但易造成防眩性不足;增加球形微粒子粒径大小可提高防眩 性,但会增大透镜效应的缩放程度,而增加闪烁光程度。亦曾建议大幅提 高防眩层的内部雾度,以使像素光源先经过防眩涂层内部散射而降低闪烁 光程度的方法,但此方法在防眩层增加球形微粒子含量以提供内部雾度 时,亦会同时增加防眩层的表面雾度和半球形凸起数,进而使透镜效应增 加,而使闪烁光程度增加,为避免粒子在表面增加的透镜效应,故需同时 将防眩层厚度增加以降低表面雾度,但此方式亦造成防眩性不足。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耐闪烁性的高雾度防眩膜,可提高防眩性至无 眩光且有效避免透镜效应造成的闪烁光(Sparkle),尤其适用于需要减少闪 烁光的高像素密度(例如,大于100PPI)显示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高雾度防眩膜,其具高防眩性且在 高像素密度(例如,大于100PPI)显示器上具耐闪烁性。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包含透明基材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眩 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的二氧化硅 微粒子,该高雾度防眩膜具有大于20%的全雾度(Ht),其中该全雾度(Ht) 为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表面雾度(Hs)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内部雾度(Hi)的总 和,且内部雾度(Hi)与全雾度(Ht)符合关系式:0.01<Hi/Ht<0.25。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包含透明基材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眩 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的二氧化硅 微粒子,其中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该防眩涂层表面形成具有多个 不规则凸起的凹凸表面,该凹凸表面的线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介 于0.15μm至1.5μm间且平均宽度(RSm)为介于5μm至20μm间,其中 Ra及RSm满足关系式:1.8<(Ra x100)/RSm<10,且所述不规则凸起的 倾斜角(均方根斜率,RΔq)为介于15°至50°之间。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防眩涂层中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 粒子的雷射法平均粒径大小为介于2.0μm至10μm间,尤以介于2.0μm 至8μm间为宜,且BET比表面积为介于60m2/g至100m2/g间。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 树脂,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为介于8重量份至35重量份 之间,尤以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间为宜。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防眩涂层的厚度介于2μm至12μm 间,厚度尤以介于3μm至10μm间为宜。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防眩涂层可还包含多个球形有机微粒 子,所述球形有机微粒子为单分散且平均粒径小于使用的所述无定形二氧 化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的该防眩涂层中,相对 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有机微粒子的使用量为介于 5重量份至25重量份间,其中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 使用量总量为介于15重量份至35重量份间且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重量份比为介于0.2至2.0间。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是提供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是在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上进一 步形成低折射率层以提供抗反射功能并提高穿透率,用以提高暗室对比 度,其中该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5度角平均反射率不大于0.15%且SCI (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漫射和镜面平均反射率及SCE(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漫射平均反射率皆不大于2.5%。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为在本发明的该防眩涂层上形成低折 射层,该低折射层的折射率不大于1.4。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 低折射层包含粘结剂树脂、多个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包含具有全 氟聚醚官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流平剂,其中该粘 结剂树脂可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 脂。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提供疏水表面,其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 90°,且较佳为大于95°。
上述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公开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公开 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本公开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 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在参阅下 文实施方式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发 明的基本精神以及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以下所公开的各实施例,在有益的情形下可相互 组合或取代,也可在实施例中附加其他的实施例,而无须进一步的记载或 说明。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进行更 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发明或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 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 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 范畴,且本发明将仅为所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
而除非另外定义,所有使用于后文的术语(包含科技及科学术语)和专 有名词,在实质上是与本发明所属该领域的技术人士一般所理解的意思相 同,而例如在一般所使用的字典所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相关 领域的内容一致的意思,且除非明显地定义于后文,将不以过度理想化或 过度正式的意思理解。
在本文中,线粗糙度参数中,算术平均偏差(Ra)代表一个取样长度 内的纵坐标Z(x)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最大高度(Rz)代表一个取样长度 内最大轮廓峰高Zp与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平均宽度(RSm)代表一个 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Xs的平均值。均方根斜率(RΔq)代表一个取 样长度内纵坐标斜率dz/dx的均方根值。面粗糙度参数中,均方根高度(Sq) 代表一个定义区域内Z(x,y)的均方根值。算术平均高度(Sa)代表一个定 义区域内绝对座标Z(x,y)的算术平均值。最大高度(Sz)代表最大峰高 Sp和最大谷深Sv之和。均方根梯度(SΔq)代表表面局部梯度(斜率) 的平均幅度。
再者,在本文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 酸酯。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雾度不小于20%的高雾度防眩膜,其包含透明基材 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眩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 树脂及多个无定形的二氧化硅微粒子。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由所述无 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该防眩涂层表面形成凹凸表面,因所述无定形微粒 子的不规则型态使该防眩涂层表面形成不规则凸起,可有效避免表面的透 镜效应而降低光闪烁程度,兼顾高防眩性和低光闪烁性。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其包含透明基材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 眩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的二氧化 硅微粒子,其中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全雾度(Ht)为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表面雾 度(Hs)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内部雾度(Hi)的总和,且该内部雾度(Hi)与该全 雾度(Ht)符合关系式0.01<Hi/Ht<0.25;且较佳为符合关系式 0.02<Hi/Ht<0.20。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采用多个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 因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该防眩涂层表面形成多个不规则凸起,所 述不规则凸起形成的表面粗糙度的轮廓单元平均宽度较小且粗糙度曲线 倾斜角较大,呈现该防眩涂层表面凸起的不规则型态,此可有效避免粗糙 表面的透镜效应以利于防眩膜的耐闪烁性。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包含透明基材及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的防眩 涂层,其中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的二氧化硅 微粒子,其中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该防眩涂层的表面形成具有多 个不规则凸起的凹凸表面,该防眩涂层的凹凸表面的线粗糙度的算术平均 偏差(Ra)为介于0.15μm至1.5μm间,较佳为介于0.20μm至1.0μm间, 平均宽度(RSm)为介于5μm至20μm间,较佳为介于6μm至18μm间, 其中Ra及RSm满足关系式:1.8<(Ra x100)/RSm<10,较佳为介于2.0< (Ra x100)/RSm<9.5,且所述不规则凸起的倾斜角(均方根斜率,RΔq)为介 于15°至50°之间,较佳为介于15°至45°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适合的透明基材可选用具有良好机械强度 及光穿透率的膜材,其可以是但不限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碳酸酯(PC)、三乙酰 纤维素(TAC)、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 聚氯乙烯(PVC)或环烯烃共聚物(COC)等的树脂膜材。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选用的透明基材较佳为具有80%以上的 光穿透率,尤以具有90%以上的光穿透率为宜。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 适用的透明基材厚度约介于10μm至500μm之间,较佳为介于15μm至 250μm之间,尤以介于20μm至100μm间为宜。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在透明基材上的防眩涂层厚度介于 2.0μm至12μm间,尤以介于3.0μm至10μm间为宜。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防眩涂层包含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 粒子的雷射法平均粒径大小为介于2.0μm至10μm间,尤以介于2.0μm 至8μm间为宜,且BET比表面积为介于60m2/g至100m2/g间,尤以介 于65m2/g至90m2/g间为宜。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相对于每百重 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可介于8重量份至35重量份间,尤以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间为宜。在本发 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为足以提供必 要的高雾度但不会降低耐闪烁性。
本发明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表面的线粗糙度的最大高度(Rz)为介 于2μm至15μm间,防眩涂层表面的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高度(Sa)为介于 0.20μm至1.50μm间,最大高度(Sz)为介于5μm至35μm间,均方根梯 度(SΔq)为介于0.20°至2.0°间。
本发明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表面具有优良耐磨耗性,且在磨耗后 雾度变化小,提供良好的耐用性。
本发明的防眩膜中,防眩涂层使用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包含(甲基) 丙烯酸酯组成物及起始剂,其中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中的(甲基)丙烯酸酯 组成物包含35至50重量份的官能度为6至15间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寡聚物,12至20重量份的官能度为3至6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1.5至 12重量份的官能度小于3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官能度为6至15间的聚氨酯(甲基) 丙烯酸酯寡聚物为分子量介于1,500至4,500之间的脂肪族聚氨酯(甲基) 丙烯酸酯寡聚物为宜。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官能度为3至6的(甲基)丙烯酸酯单 体为分子量低于80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适合用于本发明的官能度为 3至6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acrylate,PE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 DPHA)、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ipentaerythritolpentaacrylate,DPPA)其 中之一或其组合为宜,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官能度小于3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可为具有1或2官能度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分子量为低于500之(甲 基)丙烯酸酯单体。此官能度小于3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使用1,6-己二 醇二丙烯酸酯(HDDA)、环三烃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2-苯氧 基乙基丙烯酸酯(PHEA)或异冰片丙烯酸酯(IBOA)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为 宜,但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丙烯酸酯系粘结剂树脂中适合的起始剂可采用在此技术 领域中已泛知可使用者,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采用苯乙酮类起始剂、二 苯基酮类起始剂、苯丙酮类起始剂、二苯甲酰类起始剂、双官能基α-羟基 酮起始剂或酰基氧化膦类起始剂等。前述起始剂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
在本发明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中可加入流平剂可使涂面的批覆 或平整性良好。在本发明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中亦可选择性地添加具 有可重涂性的流平剂,以利在高雾度防眩膜的膜面上涂覆其他光学机能 层。在本发明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中可使用氟系、(甲基)丙烯酸酯系 或有机硅系流平剂。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该防眩涂层可还包含多个球形有机微粒子 以提高内部雾度,藉此增加内部散射,使内部光源不易直射防眩涂层表面 的所述不规则凸起而产生透镜效应,故可增加耐闪烁性。在本发明的高雾 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中的所述球形有机微粒子为单分散且平均粒径小于 使用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亦即若使用粒子平均粒径 为4.0μm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时,可使用粒径2.0μm或3.0μm的球 形有机微粒子。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中,所述有机微粒子的使用量相对 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为介于5重量份至25重量份间, 尤以介于5重量份至20重量份间为宜,且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 二氧化硅微粒子使用量的重量份比为不大于2.0且不小于0.2,尤不大于 1.5且不小于0.2为宜。且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 使用量总和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为介于15重量份 至35重量份间。
适用于本发明的防眩涂层的有机微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微 粒子、聚苯乙烯树脂微粒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粒子、三 聚氰胺微粒子、聚乙烯树脂微粒子、环氧树脂微粒子、聚硅氧树脂微粒子、 聚偏二氟乙烯树脂或聚氟乙烯树脂微粒子。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的膜面上,可选择性地涂覆其他光学机能 层,例如涂覆低折射层以提供抗反射性。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是在高雾度防眩膜的 防眩涂层上进一步涂布低折射率层以提供抗反射功能并提高穿透率,用以 提高暗室对比度,其中该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5度角平均反射率不大于 0.15%且SCI(Specular ComponentInclude)漫射和镜面平均反射率及SCE (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漫射平均反射率皆不大于2.5%。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为在防眩涂层上涂布低折射层,该低折 射层包含粘结剂树脂、多个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包含具有全氟聚 醚官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流平剂,其中该低折射 层的折射率不大于1.4。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提供疏水表面,其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 90°,且优选大于95°。
在本发明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低折射层使用的所 述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介于50纳米(nm)至100纳米(nm)之间, 较佳介于50纳米(nm)至80纳米(nm)之间。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粘结剂树脂可为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低折射层中可使 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 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 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 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当采用(甲基)丙 烯酸系树脂为低折射层的黏结剂树脂时,低折射层的所述中空状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的使用量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前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介于60 重量份至130重量份之间,且较佳系介于80重量份至110重量份之间。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低折射层中可使 用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为具有硅氧烷主链、含有氟烷基 的支链以及含有丙烯酸酯官能基团的支链的聚硅氧烷树脂,其数量平均分 子量(Mn)小于10,000、氟含量介于1%至15%间、折射率介于1.43至1.49 间且氟硅比介于0.05至1.00间。可适用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 烷树脂例如但不限于市售的硅氧烷树脂,如X-12-2430C(购自信越化学工业,日本)。当采用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为低折射层的黏 结剂树脂时,可选择性地还包含氟化聚氨酯寡聚物。该适合的氟化聚氨酯 寡聚物的官能度介于2至6间、数量平均分子量(Mn)介于1,000至20,000 间、折射率介于1.30至1.45间、25℃时的粘度小于10,000cps且氟含量介 于20%至60%之间。适用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氟化聚氨酯寡聚物例如 但不限于如市售的LR6000、LR2000(购自Miwon,韩国)。在本发明的高 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当采用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为抗反射 膜的粘结剂树脂时,低折射层的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使用量相对于 每百重量份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为介于90重量份至 350重量份间,且较佳系介于100重量份至300重量份间。
在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低折射层包含流 平剂。该流平剂包含具有全氟聚醚官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 化合物,该有机硅化合物的数量平均分子量(Mn)介于1,500至16,000间。 适合的全氟聚醚官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流平剂例 如但不限于如市售的X-71-1203E、KY-1203、KY-1211或KY-1207(购自信 越化学工业,日本)。
在本发明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低折射层中,流平剂的使用量随使用 的粘结剂树脂种类变化。当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低折射层的粘结剂 树脂时,流平剂的使用量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介于 5重量份至20重量份间,且较佳系介于9重量份至17重量份间。当使用 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为低折射层的粘结剂树脂时,相对于 每百重量份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低折射层中流平剂的使用量为介于1重量份至45重量份间,且较佳系介于2重量份至30重量 份间。
适合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低折射率层使用的起始剂例如 但不限于如市售商品,例如购自荷兰商IGM Resins B.V.之Esacure KIP-160、Esacure One、Omnirad184、Omnirad 907、Omnirad TPO、购自 中国香港地区商强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TR-PPI-ONE等。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低折射率层可提供高雾度防眩膜的 抗反射功能并提高穿透率,用以提高暗室对比度,但仍能维持原有的防眩 性与耐闪烁性,并可提供表面耐擦伤性与适当的防污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 眩膜的制备方法包含将(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物中的官能度为6至15间的聚 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至少一个官能度为3至6的(甲基)丙烯酸酯 单体、至少一个官能度小于3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及起始剂与适当溶剂 混合均匀后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溶液;在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溶液中 加入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流平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形成防眩溶液; 取防眩溶液涂布于透明基材上,将此涂布防眩溶液的透明基材干燥,再经 辐射或电子束固化后在透明基材上形成防眩涂层,以得到高雾度防眩膜。
前述本发明的防眩膜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可为此技术领域中广 泛使用的有机溶剂,例如酮类、脂族或环脂族烃类、芳香族烃类、醚类、 酯类或醇类等。在(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物以及防眩溶液中皆可使用一种或 一种以上的有机溶剂,适用的溶剂可例如是丙酮、丁酮、环己酮、甲基异 丁基酮、己烷、环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甲苯、二甲苯、丙二醇甲 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异丙醇、正丁醇、异丁 醇、环己醇、二丙酮醇、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或四氢呋喃等或其类似物,但 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制备的防眩溶液中亦可视需求添加抗静 电剂、着色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表面改性剂、抗菌剂、 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或消泡剂等的添加剂,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性 质。
前述涂布防眩溶液的方法可采用,例如辊式涂布法、刮刀式涂布法、 浸涂法、滚轮涂布法、旋转涂布法、喷涂法、狭缝式涂布法等此技术领域 广泛使用的涂布方法。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可进一步于防眩涂层上涂布低折射率层以提 供抗反射功能并提高穿透率,用以提高暗室对比度,但仍能维持原有的防 眩性及耐闪烁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 含将粘结剂树脂、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起始剂、流平剂以及适当的 溶剂混合均匀后形成低折射率层溶液;将该低折射率层溶液涂布于高雾度 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上,干燥去除溶剂,再经辐射固化或电子束固化后以在 该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上形成低折射率层,以得到高雾度防眩抗反射 膜。
前述本发明的低折射层制备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可为如用于制备防眩 涂层中使用者。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制备的低折射层溶液中亦可 视需求添加抗静电剂、着色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表面 改性剂、抗菌剂、疏水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或消泡剂等的添加剂,以提 供不同的功能性质。涂布低折射层溶液的方法可采用,例如辊式涂布法、 刮刀式涂布法、浸涂法、滚轮涂布法、旋转涂布法、喷涂法、狭缝式涂布 法等此技术领域广泛使用的涂布方法。
下列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
制备实施例1: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的制备
将42重量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寡聚物(官能度6,分子量约2,600,粘 度约70,000cps(25℃),购自韩国美源特殊化工株式会社(Miwon Specialty Chemical Co.,Ltd))、4.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12重量份 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3重量份的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4 重量份的光起始剂(Chemcure-481,购自恒桥产业,中国台湾地区)、24.5 重量份的乙酸乙酯(EAC)以及10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nBAC)混合搅拌1小时后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
制备实施例2: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I的制备
将39重量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寡聚物(官能度9,分子量约2,000,粘 度约86,000cps(25℃),购自Allnex,美国)、4.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 酸酯(PETA)、10.5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4.5重量份的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1.5重量份的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PHEA)、 3.5重量份的光起始剂(Chemcure-481,购自恒桥产业,中国台湾地区)、0.5 重量份的光起始剂(TR-PPI-one,购自强力新材料,中国香港地区),24.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EAC)以及10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nBAC)混合搅拌1 小时后形成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I。
实施例1: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将200重量份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26重量份的无定形二氧化硅 微粒子(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41
SS-50F,平均粒径2.2μm,BET比表面积85m2/g,购自东 曹硅化工株式会社,日本)、2.2重量份的分散液(DisperBYK-2150,固含量 为5%,溶剂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及乙酸正丁酯,购自BYK,德国)、13 重量份的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平剂(BYK-333,固含量为10%,溶 剂为乙酸正丁酯,购自BYK,德国)、6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EAC)和160 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nBAC),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防眩涂层溶液。 将此防眩涂层溶液涂布于60μm三乙酰纤维素(TAC)基材上,干燥后,在 氮气环境下以300mJ/cm2辐射剂量的UV灯进行光固化,在TAC基材上 形成厚度为5.2μm的防眩涂层,完成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下列光学和物性分析,结果列于表2至表4 中。
雾度的量测:使用NDH-2000(日本电色Nippon Denshoku Corp.),根 据JIS K7136的描述评价雾度。
内部和表面雾度的量测:在防眩膜的表面,使用透明光学粘着胶贴上 厚度为4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FujiFilm公司制,T40UZ),藉此使防眩 膜的凹凸表面变为平坦,在此状态下,使用NDH-2000(日本电色Nippon Denshoku Corp.),根据JIS K7136的描述评价雾度,从而求得内部雾度值, 然后,从整体雾度值减去内部雾度值,从而求得表面雾度值。
穿透率的量测:使用NDH-2000(日本电色Nippon Denshoku Corp.), 根据JISK7361的描述评价穿透率。
光泽度的量测:将防眩膜经由透明光学粘着胶而贴合于黑色压克力板 上,使用BYK micro-gloss光泽度计,根据JIS Z 8741的描述进行量测, 选取20、60和85度角光泽度数值。
清晰度的量测:将防眩膜裁成5x8 cm2大小,使用SUGA ICM-IT图像 清晰度仪,根据JIS K7374的描述进行量测,将0.125mm、0.25mm、0.50mm、 1.00mm和2.00mm狭缝量测的数值加总。
铅笔硬度的量测:基于JIS K 5400的描述量测防眩膜表面的铅笔硬度, 藉由自动铅笔硬度试验机(仪器型号553-M,Yasuda Seiki Seisakusho公司 制造)施加500g的负载,使用刻有”日涂检检查济”的三菱硬度铅笔以1mm/ 秒的速度使铅笔移动,对防眩膜进行五次铅笔硬度的量测。当发现两个或 更多个的刮痕时,此硬度判定为不通过,并记录判定通过测试的最大硬度。
耐磨耗的量测:使用负载500g/cm2的Bon Star#0000钢丝绒,以60rpm 的速度摩擦该防眩膜10次,计算表面上刮痕数目,依下述等级来评价耐 磨耗性
无刮痕:极其优异”(◎)
刮痕数1~4条:评价为“优异”(〇)
刮痕数5~14条:评价为“中等”(Δ)
刮痕数15条或以上:评价为“差”(×)
磨耗后雾度变化:更换4cm2的摩擦头,使用负载500g/cm2的Bon Star #0000钢丝绒,以30rpm的速度摩擦该防眩膜50次,使用NDH-2000(日 本电色Nippon DenshokuCorp.),根据JIS K7136的描述评价雾度,并计算 耐磨耗测试前后的雾度变化。
防眩膜的防眩性评价:将防眩膜经由透明光学粘着胶而贴合于黑色压 克力板上,使2根日光灯管映入到防眩膜表面,以目视对照日光灯管晕开 程度,依下述5个等级来评价防眩膜的防眩性。防眩性等级为Lv.5判定 为通过。
Lv.1:可清楚地看到分开的2根日光灯管,可明确地辨别出轮廓为直 线状。
Lv.2:可清楚地看到分开的2根日光灯管,但轮廓略显模糊。
Lv.3:可看到分开的2根日光灯管,可模糊地看到轮廓,但可辨别出 日光灯管的形状。
Lv.4:可看出日光灯管有2根,但无法辨别出形状。
Lv.5:无法看到分开的2根日光灯管,亦无法辨别其形状,代表具有 无眩光的优异防眩性。
表面粗糙度的量测:将防眩膜经由透明光学粘着胶而贴合于黑色压克 力板上,使用OLYMPUS LEXT OLS5000-SAF 3D雷射共轭焦显微镜和 MPLAPON20xLEXT物镜对640x640μm2的面积,拍摄4张3D面粗糙度 影像,根据ISO 25178-2:2012的面粗糙度描述对均方根高度(Sq)、算术平 均高度(Sa)、最大高度(Sz)、均方根梯度(倾斜角)(SΔq)进行量测,或根据ISO 4287:1997的线粗糙度描述对算数平均偏差(Ra)、最大高度(Rz)、平均 宽度(RSm)、均方根斜率(倾斜角)(RΔq)进行量测,每项测试5次并取其平 均值。
耐闪烁性(Sparkle)的评价:将防眩膜以透明光学胶贴合于液晶显示器 BenQ EW2780U(163PPI)和Apple iPad 4(264PPI)的屏幕表面上,将液晶 显示器全萤幕切换为绿色显示状态,从垂直距离屏幕表面50公分的地方, 目视评价防眩膜的闪烁光程度。若无闪烁光,则评价为“极其优异”(◎), 若有轻微闪烁光但不明显,且不影响显示品质,评价为“优异”(〇),若有 明显闪烁光,但显示品质在可接受程度,评价为“中等”(Δ),若有明显闪烁光,且严重影响显示品质,评价为“差”(×)。
实施例2至8: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实施例2至8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除了依 表1所示使用不同平均粒径大小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及不同的使用量 制作高雾度防眩膜。各实施例使用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如下:
平均粒径4.0μm的二氧化硅: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71
SS-50B,BET比表面积80m2/g;
平均粒径5.5μm的二氧化硅: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72
SS-50C,BET比表面积80m2/g;
平均粒径6.5μm的二氧化硅: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73
SS-178B,BET比表面积70m2/g。
在实施例2至8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依实施例1进行光学和物性评估, 结果如表2至4。
表1:实施例1至8粒子及粒子使用量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74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81
实施例9: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将200重量份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24.8重量份的无定形二氧化 硅微粒子(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82
SS-50B,平均粒径4μm,BET比表面积80m2/g,购自东 曹硅化工株式会社,日本)、8.3重量份的有机微粒(SSX-102,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PMMA)粒子,平均粒径2.0μm,折射率1.49,购自积水化成品工 业,日本),2.2重量份的分散液(DisperBYK-2150)、13重量份的聚醚改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流平剂(BYK-333)、65重量份的乙酸乙酯(EAC)和160重 量份的乙酸正丁酯(nBAC),混合搅拌均匀分散后,形成防眩涂层溶液。将 此防眩涂层溶液涂布于60μm三乙酰纤维素(TAC)基材上,干燥后,在氮 气环境下以300mJ/cm2辐射剂量的UV灯进行光固化,在TAC基材上形 成厚度为6.4μm之防眩涂层,完成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如实施例1的光学和物性分析,结果列于表 2至表4中。
实施例10: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实施例10使用相同于实施例9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除了使用 16.5重量份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83
SS-50B)、16.5重量份的有机 微粒子(SSX-102),并在TAC基材上形成厚度为5.6μm的防眩涂层,完成 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如实施例1的光学和物性分析,结果列于表 2至表4中。
实施例11: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实施例11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0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除了使用 200重量份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II,并在TAC基材上形成厚度为5.2μm 的防眩涂层,完成高雾度防眩膜的制备。
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如实施例1的光学和物性分析,结果列于表 2至表4中。
比较实施例1至2:防眩膜的制备
比较实施例1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除了使 用23.5重量份的球形聚苯乙烯粒子(XX-40IK,平均粒径3μm,折射率1.59, 购自积水化成品公司,日本),并在TAC基材上形成厚度为4.1μm的防眩 涂层,完成防眩膜的制备。
比较实施例2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除了使 用16.5重量份的真球状二氧化硅粒子(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191
H-31,平均粒径 3.0μm,折射率1.45,购自AGCSi-Tech Co.,Ltd.,日本),并在TAC基材 上形成厚度为8.6μm的防眩涂层,完成防眩膜的制备。
在比较实施例1至2得到的防眩膜依实施例1进行光学和物性分析, 结果列于表2至表4中
由表2可见,实施例1至8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由防眩涂层中的无定 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形成具有多个不规则凸起的凹凸表面,该凹凸表面具高 全雾度及低内部雾度,展现优良的防眩性且在高PPI耐闪烁性评价上表现 优异。实施例9至11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在防眩涂层中含有无定形二 氧化硅微粒子及有机微粒子,亦展现优良的防眩性且在高PPI耐闪烁性评 价上表现优异。比较例1至2得到的防眩膜为采用球形微粒子的防眩膜, 因球形微粒子使表面透镜效应增加,耐闪烁性下降。
表2:实施例1至11及比较例1至2防眩膜的光学评估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01
实施例1至11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表面粗糙度分析,如表3所 示。在实施例1至11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的防眩涂层凹凸表面具有多个 凸起,所述凸起具有较小的平均宽度及较大的均方根斜率,可显示出其防 眩涂层表面的所述凸起的不规则型态,故可进一步使耐闪烁性增加。
表3:实施例1至11及比较例1至2防眩膜的表面粗糙度评估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02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11
实施例1至11得到的高雾度防眩膜进行铅笔硬度、耐磨耗和磨耗后 雾度变化测试,结果皆优良,如表4所示。在实施例1至11得到的防眩 膜具有良好的铅笔硬度、且耐磨耗和磨耗后雾度变化皆优良。
表4:实施例1至11及比较例1至2防眩膜的表面状况 评估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12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21
实施例12: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制备
制备低折射率层溶液。将42.6重量份的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 烷树脂(X-12-2430C,购自信越化学工业,日本)、42.6重量份的6官能度 的氟化聚氨酯寡聚物(LR6000,购自Miwon,韩国)、5.6重量份的光起始 剂(KIP-160,购自IGM Resin,荷兰)、61.1重量份的具有全氟聚醚官能基 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混合物(X-71-1203E,固含量为 20%,溶剂为丁酮,购自信越化学工业,日本)、524重量份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溶胶(Thrulya 4320,固含量为20%,平均粒径为60纳米, 溶液为甲基异丁酮,购自日挥触媒化成,日本)以及7194重量份的乙酸乙 酯(EAC)混合搅拌均匀后形成低折射率层溶液。
依实施例6相同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6-1,除了将流平剂BYK-333 更换为具重涂性的流平剂(BYK-3535,固含量为10%,溶剂为乙酸正丁酯, 购自BYK,德国)。
将该低折射率层溶液涂布至该高雾度防眩膜6-1的该防眩涂层上,于 80℃干燥,再在氮气环境下以300mJ/cm2辐射剂量的UV灯进行光固化。 可在该高雾度防眩膜6-1的该防眩涂层上形成厚度约为0.13微米的低折射 率层,以形成防眩抗反射膜。
得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进行如实施例1及下列光学量测及表面评 估,结果列于表5中。
反射率测量:将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备胶于黑色压克力板上,使用 HITACHI U-4150分光光谱仪对防眩抗反射膜于380-780nm波长范围,进 行5度角平均反射率、SCI模式的漫射和镜面反射的平均反射率和SCE模 式的漫射平均反射率的量测。
水接触角的量测:将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粘贴于载台上,使用Surface ElectroOptics(SEO)Phoenix-150接触角量测仪,以每次滴加1滴约0.01 毫升水的方式进行量测。
实施例13: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制备
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2的方法制备低折射率层溶液。依实施例7相同 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7-1,除了将流平剂BYK-333更换为具重涂性的 流平剂BYK-UV3535。将低折射率层溶液涂布于该高雾度防眩膜7-1之该 防眩涂层上,于80℃干燥,再在氮气环境下以300mJ/cm2辐射剂量的UV 灯进行光固化。可在该高雾度防眩膜7-1的该防眩涂层上形成低折射率层, 以形成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得到的防眩抗反射膜进行如实施例1及下列光学量测及表面评估,结 果列于表5中
实施例14: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制备
使用相同于实施例12的方法制备低折射率层溶液,依实施例8相同 的方法制备高雾度防眩膜8-1,除了将流平剂BYK-333更换为具重涂性的 流平剂BYK-UV3535。将低折射率层溶液涂布于该高雾度防眩膜8-1的该 防眩涂层上,于80℃干燥,再在氮气环境下以300mJ/cm2辐射剂量的UV 灯进行光固化。可在该高雾度防眩膜8-1的该防眩涂层上形成低折射率层, 以形成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得到的防眩抗反射膜进行如实施例1及下列光学量测及表面评估,结 果列于表5中
实施例12至14得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进行光学量测及表面评 估,如表5所示,其中实施例中制得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5度角平均 反射率(%)仅为0.01%至0.03%间,且SCI平均反射率介于1.71%至2.22% 间,可提供优良的抗反射功能。
表5:实施例12至14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光学量测及表面评估
Figure BDA0003354389060000241
本发明的高雾度防眩膜在形成低折射率层于该防眩涂层上后,除了可 维持原有的防眩性及耐闪烁性外,可进一步提供抗反射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修改和修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高雾度防眩膜,包含:
透明基材;及
防眩涂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及多个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
其中,该高雾度防眩膜具有大于20%的全雾度Ht,该全雾度Ht为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表面雾度Hs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内部雾度Hi的总和,且该内部雾度Hi与该全雾度Ht满足关系式:0.01<Hi/Ht<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该防眩涂层的表面形成具有多个不规则凸起的凹凸表面,该凹凸表面的线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介于0.15μm至1.5μm之间,平均宽度RSm为介于5μm至20μm之间,其中Ra及RSm满足关系式:1.8<(Ra x100)/RSm<10,且所述不规则凸起的倾斜角,即均方根斜率RΔq,为介于15°至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中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雷射法平均粒径大小为介于2.0μm至10μm之间,且BET比表面积为介于60m2/g至100m2/g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中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雷射法平均粒径大小为介于2.0μm至8.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介于8重量份至35重量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介于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的厚度介于2.0μm至12μ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还包含多个球形有机微粒子,所述球形有机微粒子为单分散,且所述球形有机微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使用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有机微粒子的使用量为介于5重量份至25重量份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总量为介于15重量份至35重量份之间,且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重量份比为介于0.2至2.0之间。
11.一种高雾度防眩膜,包含:
透明基材;及
防眩涂层,形成于该透明基材上,该防眩涂层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多个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及多个球形有机微粒子,所述球形有机微粒子平均粒径小于使用的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
其中,该高雾度防眩膜具有大于20%的全雾度Ht,该全雾度Ht为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表面雾度Hs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内部雾度Hi的总和,且该内部雾度Hi与该全雾度Ht符合关系式0.01<Hi/Ht<0.2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该防眩涂层是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在所述防眩涂层表面形成具有多个不规则凸起的凹凸表面,该凹凸表面的线粗糙度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介于0.15μm至1.5μm之间,平均宽度RSm为介于5μm至20μm之间,其中Ra及RSm满足关系式:1.8<(Ra x100)/RSm<10,且所述不规则凸起的倾斜角,即均方根斜率RΔq,为介于15°至5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其中相对于每百重量份的该丙烯酸系粘结剂树脂,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介于8重量份至35重量份之间,所述有机微粒子的使用量为介于5重量份至25重量份之间,其中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使用量总量为介于15重量份至35重量份之间,且所述有机微粒子与所述无定形二氧化硅微粒子的重量份比为介于0.2至2.0之间。
14.一种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雾度防眩膜及形成于该高雾度防眩膜的该防眩涂层上的低折射层,其中该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的5度角平均反射率不大于0.15%,且SCI漫射和镜面平均反射率及SCE漫射平均反射率皆不大于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其中该低折射层的折射率不大于1.4。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其中该低折射层包含粘结剂树脂、多个中空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包含具有全氟聚醚官能基团的(甲基)丙烯酰改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流平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其中该低折射层的粘结剂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经氟和丙烯酸酯改性的聚硅氧烷树脂。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其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90°。
CN202111347063.0A 2021-10-11 2021-11-15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Pending CN1159635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1196 2021-10-11
CN2021111811965 2021-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3589A true CN115963589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7063.0A Pending CN115963589A (zh) 2021-10-11 2021-11-15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35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7106B (zh) 硬涂层光学膜、偏光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TWI534002B (zh) 光學積層體及光學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JP7055436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878276B (zh) 具有增强的耐磨性和指纹痕迹可除去性的涂料组合物和涂膜
JP6317256B2 (ja)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US8220940B2 (en) Antiglare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5005104A (zh) 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6045448A (ja)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形成される硬化被膜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硬化被膜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540421B (zh) 防眩膜及具有此防眩膜的偏光板
KR20110037838A (ko)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 그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그리고 방현성 하드 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388211A1 (en)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er with the same
CN108663732A (zh) 一种低雾度防眩膜及偏光板
CN111366993B (zh) 抗反射膜以及具有此抗反射膜的偏光板
TW202007735A (zh) 硬塗層光學膜、具有此硬塗層光學膜的偏光板、及含此硬塗層光學膜及/或偏光板的影像顯示裝置
CN110119004B (zh) 防眩膜及具有此防眩膜的偏光板
US11697741B2 (en)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er with the same
JP7293549B2 (ja) 高ヘイズアンチグレアフィルムおよび高ヘイズアンチグレア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7293550B2 (ja) 高ヘイズアンチグレアフィルムおよび高ヘイズアンチグレア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N109188572B (zh) 抗反射膜、偏光板及影像显示装置
US20210263193A1 (en) Anti-reflective film and polariz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5963589A (zh)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CN115963584A (zh) 高雾度防眩膜以及高雾度防眩抗反射膜
TWI788089B (zh) 高霧度防眩膜以及高霧度防眩抗反射膜
US12032121B2 (en) High-haze anti-glare film and high-haze anti-glare anti-reflection film
CN113655554B (zh) 防眩膜及具有此防眩膜的偏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