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9591B -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9591B
CN115949591B CN202310075109.0A CN202310075109A CN115949591B CN 115949591 B CN115949591 B CN 115949591B CN 202310075109 A CN202310075109 A CN 202310075109A CN 115949591 B CN115949591 B CN 1159495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hamber
impeller
pump bod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51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9591A (zh
Inventor
王泽兵
江劲松
江昕航
唐建迎
徐彦鹏
沈理
廖建平
叶志平
龚章
罗伟
黄六升
曾静
仵磊磊
刘耀成
廖栋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h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h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h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he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51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95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9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9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95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95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包括底座、泵体、转子部件和泵盖,泵体安装在底座上,泵盖与泵体盖合连接,转子部件穿出地安装在泵体和泵盖之内,泵体设置有叶轮室、机封腔、轴承箱止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盖设置有吸入室、叶轮室、机封腔和轴承箱止口,转子部件包括泵轴和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阻流螺母、机械密封和轴承箱,泵体的机封腔与泵盖的机封腔匹配地构成机封室,阻流螺母匹配地位于机封室内并分隔成靠近叶轮室的一侧的阻流腔;泵体的轴承箱止口与泵盖的轴承箱止口匹配地构成圆周环止口,轴承箱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周环止口形成圆周环形配合的安装环止口。其能有效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保证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的配合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背景技术
目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为大流量、高扬程离心泵,被应用于水利枢纽、水电蓄能、市政山区高位输水、大工位海水淡化工程、大工位原油输送、大工位石化流程输送等特定领域,是一般中开双吸离心泵、多级离心泵所不能代替的。以往的双吸离心泵的泵腔由于高压液体的直接冲击,容易使得机械密封造成损坏,而且当泵腔里的液体介质所还有的杂质从内部结构不受阻隔地直接进入到机械密封的旋转摩擦副端面,造成机械密封的损坏,便容易使高压液体泄漏,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旧有这种泵的轴承箱止口只与泵体止口配合为半环式配合,配合质量不高,泵的转子部件没有完全与泵体泵盖配合,使得转子部件的受力不好,泵在运行中轴承箱容易发生翘变松动,造成转子部件产生位移而振动和损坏;这对于泵内结构的密封、阻隔、配合等都需要改进从而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并保证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的配合精度的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包括底座、泵体、转子部件和泵盖,泵体安装在底座上,泵盖与泵体盖合连接,转子部件穿出地安装在泵体和泵盖之内,泵体设置有叶轮室、机封腔、轴承箱止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盖设置有吸入室、叶轮室、机封腔和轴承箱止口,转子部件包括泵轴和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阻流螺母、机械密封和轴承箱,泵体的机封腔与泵盖的机封腔匹配地构成机封室,阻流螺母匹配地位于机封室内并将机封室分隔成靠近叶轮室的一侧的阻流腔,阻流腔可以将泵腔内的高压液体有效缓冲阻压,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也可以阻止泵腔里面介质内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造成磨损破坏,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确保泵的运行可靠性;泵体的轴承箱止口与泵盖的轴承箱止口匹配地构成圆周环止口,轴承箱朝向泵体或泵盖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周环止口形成圆周环形配合的安装环止口,轴承箱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与泵体、泵盖设置的轴承箱止口配合后形成圆周环形配合而非半环形配合,装配质量好、配合精度高,保证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的配合形位公差,使转子部件能够牢固稳定地与泵体泵盖配合在一起,确保泵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体设置有○型圈斜面,泵盖设置有○型圈斜面,泵体的○型圈斜面与泵盖的○型圈斜面匹配构成○型圈安装斜环面,机械密封设置有与○型圈安装斜环面配合的机封止口,机封止口安装有位于机封止口与○型圈安装斜环面的配合间隙之间并形成三面抵接的○型圈,通过使○型圈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确保机封室内的高压液体不会往外泄漏,有效提升其密封性,改进以往泵体泵盖没有设置○型圈斜面形成不了○型圈安装斜环面,○型圈与泵体泵盖的密封性能不好,容易造成介质泄漏的不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体设置有○型圈半槽,泵盖设置有○型圈半槽,泵体的○型圈半槽与泵盖的○型圈半槽匹配构成○型圈槽,○型圈槽内安装有○型圈,○型圈安装在○型圈槽内使○型圈形成四面接触密封,当泵腔内高压液体经过泵体和泵盖的密封面流向○型圈时,由于○型圈外侧为大气低压区,○型圈则由高压侧向低压侧压缩膨胀移动,对○型圈槽形成强有力的三面接触密封,确保泵腔内的高压液体向外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体的叶轮室和泵盖的叶轮室内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垂直于轴向截面并沿周向延伸的分流筋,泵体和泵盖上设置的叶轮室在盖配合后形成对应的叶轮腔,叶轮室内设置的叶轮室分流筋将叶轮腔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叶轮对应安装在相应叶轮腔内,在运行过程中由叶轮腔内的高低压液体对叶轮产生的径向力被对称的叶轮腔流道相互抵消,消除液体对叶轮的径向力,使泵轴不承受弯曲应力和交变剪切应力,确保泵的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叶轮在泵轴上的安装布置存在着不对称分布的问题,造成泵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产生轴向力,使轴承和泵轴损坏而泵不能运行,泵体、泵盖没有设置叶轮室分流筋,叶轮腔形成不了对称的叶轮腔流道,造成泵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产生径向力,使轴承、机械密封和泵轴损坏而泵不能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叶轮包括双吸对称结构的一级叶轮,和背靠背安装形成双吸对称结构的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从而叶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避免运行时对泵轴产生轴向力。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盖上设置有与吸入室连通的密封孔,密封孔上能装拆地安装有密封盖,泵盖在铸造产生过程中进行清理型砂时,清砂棒通过泵盖上设置的密封孔可以轻松将泵盖叶轮室和吸入室内的型砂清除干净,提高铸造产生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密封盖连通地连接有与机械密封连接的冲洗管,从而将吸入腔和机封室、阻流腔、一级吸入腔连通,通过离心泵运行时液体流经冲洗管分流从高压往低压流动实现冲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轴承箱设置有轴承冷却室,叶轮腔、轴承箱冷却室和吸入腔之间分别通过冷却管连接,由此在运行过程中液体从高压往低压顺序地输送,例如泵抽水时水先从叶轮腔中小部分从冷却管流至轴承冷却室吸收轴承箱及其内的轴承所产生的热量,再经过冷却管回流入吸入腔中,很好地实现轴承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体上设置有冷却腔,泵盖上设置有冷却腔,底座上设置有与泵体连接的支脚,支脚包括左支脚和右支脚,支脚与冷却腔通过冷却管连接,从而对支脚进行冷却降温,确保泵在输送高温介质时支脚、泵体与支脚安装面不会变形,保证泵的稳定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轴承箱上设置有温度检测探头,轴承箱和泵轴端部处分别设置有振动检测探头,用于检测与监控泵端部X、Y、Z方向的振动和轴承箱内轴承的温度,实时判断泵的运行情况保障泵的运行稳定,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和长期安全运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泵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耳,支撑耳上设置有螺孔,底座上设置有与支撑耳对应的支撑脚,支撑脚通过螺栓相应连接螺孔与支撑耳拉紧,且支撑脚还设置有可调地向上反向顶压支撑耳的顶杆,从而通过支撑耳从上与位于下方的支撑脚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和顶杆两者分别调控相互之间的连接力和顶压力,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当因输送高温介质时泵体由于热变形而引起的变形或下垂而出现振动增大、产生不利的振动频率,可以通过支撑耳与支撑脚的配合调节来改变泵的固有频率,使泵的运行振动降低,从而解决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也可以阻止泵腔里面介质内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造成磨损破坏,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确保泵的运行可靠性,且轴承箱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与泵体、泵盖设置的轴承箱止口配合后形成圆周环形配合,装配质量好、配合精度高,保证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的配合形位公差,使转子部件能够牢固稳定地与泵体泵盖配合在一起,确保泵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子部件的组装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体的剖面结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盖的剖面结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盖的结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泵盖的结构侧视图;
图11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叶轮腔局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叶轮腔另一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考图1-13,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泵体2上设置有支撑耳109、一级吸入室112、二级吸入室111、三级吸入室127、一级叶轮室114、二级叶轮室124、三级叶轮室125、冷却腔116、冷却腔132、机封腔120、机封腔129、定位销孔121、定位销孔128、○型圈斜面119、○型圈斜面130、轴承箱止口118、轴承箱止口131、○型圈半槽122、进液口36、出液口40,支撑耳109上设置有螺孔110,一级叶轮室114上设置有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15,二级叶轮室124上设置有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23,三级叶轮室125上设置有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26;泵盖35上设置有定位销孔144、定位销孔154、一级吸入室166、二级吸入室160、三级吸入室162、一级叶轮室157、二级叶轮室155、三级叶轮室146、密封孔159、密封孔161、冷却腔142、冷却腔152、机封腔141、机封腔151、○型圈斜面140、○型圈斜面150、轴承箱止口138、轴承箱止口149、○型圈半槽145,一级叶轮室157上设置有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58,二级叶轮室155上设置有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56,三级叶轮室146上设置有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47,密封孔159与二级吸入室160连通,密封孔161与三级吸入室162连通.
参考图1-10,示例性的,密封圈58与轴承箱55配合形成轴承冷却室57,密封圈92与轴承箱87配合形成轴承冷却室93,轴承箱55上设置有管接口97、管接口98和安装环止口73,管接口97和管接口98与轴承冷却室57连通,轴承箱87上设置有管接口94、管接口95和安装环止口86,管接口94和管接口95与轴承冷却室93连通;机械密封54上设置有机封止口53和○型圈29,机械密封102上设置有机封止口101和○型圈22,泵轴50上设置有轴伸61和轴伸90,一级叶轮47为双吸对称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不产生轴向力,二级叶轮79与三级叶轮82在泵轴50上为背靠背安装形成双吸对称结构,叶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故此不产生轴向力
参考图1-10,示例性的,泵体2上设置的支撑耳109与支撑脚28配合后,可以消除泵在输送高温介质时泵体2由于热变形而引起的下垂,确保泵体2的整体刚度,保证泵的运行稳定性,当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振动增大,将顶杆30通过支撑筋28后与支撑耳109向上顶起配合,通过支撑耳109与顶杆30的配合调节来改变泵的固有频率,使泵的运行振动值降低,保证泵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图1-10,示例性的,泵体2设置的机封腔120与泵盖35设置的机封腔141组成机械密封54的机封室8,泵体2设置的机封腔129与泵盖35设置的机封腔151组成机械密封102的机封室19,泵体2上设置的一级吸入室122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一级吸入室166组成一级吸入腔4,泵体2上设置的二级吸入室111与泵盖35上设置的二级吸入室160组成二级吸入腔12,泵体2上设置的三级吸入室127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三级吸入室162组成三级吸入腔15,泵体2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14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57组成一级叶轮腔3,泵体2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24与泵盖35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55组成二级叶轮腔13,泵体2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25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46组成三级叶轮腔14,泵体2上设置的进液口36与一级吸入腔4连通,一级吸入腔4通过一级叶轮47与一级叶轮腔3连通,一级叶轮腔3与二级吸入腔12连通,二级吸入腔12通过二级叶轮79与二级叶轮腔13连通,二级叶轮腔13与三级吸入腔15连通,三级吸入腔15通过三级叶轮82与三级叶轮腔14连通,三级叶轮腔14一泵体2上设置的出液口40连通。
参考图1-10,示例性的,一级叶轮室114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15与一级叶轮室157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58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一级叶轮腔3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二级叶轮室124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23与二级叶轮室155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56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二级叶轮腔13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三级叶轮室125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26与三级叶轮室146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47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三级叶轮腔14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一、二、三级叶轮对应安装在相应的一、二、三级叶轮腔内,泵在运行过程中由叶轮腔内的高、低压液体对叶轮产生的径向力被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相互抵消,消除液体对叶轮的径向力。
参考图1-11,示例性的,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18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8配合形成圆周环止口167,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1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49配合形成圆周环止口168,轴承箱55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73与圆周环止口167配合后使轴承箱55与泵体2和泵盖35形成圆周环形配合,轴承箱87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87与圆周环止口168配合后使轴承箱87与泵体2和泵盖35形成圆周环形配合;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19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40形成○型圈安装斜环面169,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30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50形成○型圈安装斜环面170,机械密封54设置的机封止口53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69配合,○型圈29安装在机封止口53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69配合间隙之间,使○型圈29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机械密封102设置的机封止口101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70配合,○型圈22安装在机封止口101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70配合间隙之间,使○型圈22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确保机封室内的高压液体不会往外泄漏;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22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45形成○型圈槽163,○型圈44安装在○型圈槽163内使○型圈44形成四面接触密封,当泵腔内高压液体经过泵体2和泵盖35的密封面流向○型圈44时,由于○型圈44外侧为大气低压区,○型圈44则由高压侧向低压侧压缩膨胀移动,对○型圈槽44形成强有力的三面接触密封,确保泵腔内的高压液体向外泄漏。
参考图1和4,示例性的,阻流螺母52设置在机封室8内,将机封室8分离形成阻流腔9,阻流螺母103设置在机封室19内,将机封室19分离形成阻流腔18,阻流腔可以将泵腔内的高压液体有效缓冲阻压,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也可以阻止泵腔里面介质内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造成磨损破坏。
参考图1-4,示例性的,冲洗管10安装在密封盖45和机械密封54上,将二级吸入腔12和机封室8、阻流腔9、一级吸入腔4连通,冲洗管16安装在密封盖46和机械密封102上,冲洗回流管23安装在机械密封102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7上,将二级吸入腔12和机封室19、阻流腔18、三级吸入腔15、一级吸入腔4连通形成泵的机封冲洗系统;冷却管5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13和轴承箱55上设置的管接口97上,冷却管6安装在轴承箱55上设置的管接口98和轴承箱87上设置的管接口95上,冷却回流管25安装在轴承箱87上设置的管接口94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6上,将一级叶轮腔3和轴承冷却室57、轴承冷却室93、一级吸入腔4连通形成泵的轴承冷却系统;冷却管进38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4上,冷却管33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17和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43上,冷却管11安装在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39和管接口153上,冷却管34安装在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48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3上,冷却管24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5和右支脚26上,冷却管41安装在右支脚26上,冷却管27安装在右支脚26和左支脚7上,冷却管32安装在左支脚7上,冷却管出39安装在左支脚7上,将泵体2上设置的冷却腔116、泵盖35上设置的冷却腔142和冷却腔152、泵体2上设置的冷却腔132、右支脚26、左支脚7连通形成泵的机封室冷却系统;振动检测探头62、振动检测探头63、振动检测探头64和温度检测探头69安装在泵轴伸61端的压盖70和轴承箱55上,用于检测与监控泵左端X、Y、Z方向的振动和轴承59的温度,振动检测探头67、振动检测探头66、振动检测探头65和温度检测探头68安装在泵轴伸90端的压盖88和轴承箱87上,用于检测与监控泵右端X、Y、Z方向的振动和轴承91的温度。
参考图1-13,示例性的,将一级叶轮口环49安装在一级叶轮47上,一级叶轮47安装在泵轴50上,一级泵体口环48套在一级叶轮口环49上,节流轴套51套在泵轴50上后与一级叶轮47配合,节流套75套在节流轴套51上,止动圈74套在泵轴50上与节流轴套51配合,阻流螺母52旋在泵轴50上后与止动圈74配合后压紧节流轴套51和一级叶轮47,机械密封54套在泵轴50上,挡水圈56套在泵轴50上,轴承箱55套在泵轴50上,卡圈96安装在泵轴50上,轴承59安装在泵轴50上和轴承箱55内并与卡圈96配合,止动圈72套在泵轴50上后与轴承59配合,圆螺母71旋在泵轴50上后与止动圈72配合后固定轴承59,密封圈58安装在轴承箱55上,压盖70通过泵轴50后安装在轴承箱55上后与轴承59配合,轴端罩60套过轴伸61后安装在压盖70上;节流轴套76安装在泵轴50上,节流套77套在节流轴套76上,轴套78套在泵轴50上后与节流轴套76配合,二级叶轮口环108安装在二级叶轮79上,二级泵体口环107套在二级叶轮口环108上,二级叶轮79安装在泵轴50上后与轴套78配合,节流轴套80安装在泵轴50上后与二级叶轮79配合,节流套81套在节流轴套80上,三级叶轮口环106安装在三级叶轮82上,三级叶轮82安装在泵轴50上后与节流轴套80配合,三级泵体口环83套在三级叶轮口环106上,轴套84套在泵轴50上后与三级叶轮82配合,节流轴套105安装在泵轴50上后与轴套84配合,节流套85套在节流轴套105上,止动圈104套在泵轴50上后与节流轴套105配合,阻流螺母103旋在泵轴50上后与止动圈104配合后压紧节流轴套76、轴套78、二级叶轮79、节流轴套80、三级叶轮82、轴套84和节流轴套105,机械密封102套在泵轴50上,挡水圈100套在泵轴50上,轴承箱87套在泵轴50上,卡圈99安装在泵轴50上,轴承91安装在泵轴50上和轴承箱87内并与卡圈99配合,密封圈92安装在轴承箱87上,压盖88通过泵轴50后安装在轴承箱87上后与轴承91配合,联轴器89安装在轴伸90上后形成转子部件17;密封圈58与轴承箱55配合形成轴承冷却室57,密封圈92与轴承箱87配合形成轴承冷却室93,轴承箱55上设置有管接口97、管接口98和安装环止口73,管接口97和管接口98与轴承冷却室57连通,轴承箱87上设置有管接口94、管接口95和安装环止口86,管接口94和管接口95与轴承冷却室93连通;机械密封54上设置有机封止口53和○型圈29,机械密封102上设置有机封止口101和○型圈22,泵轴50上设置有轴伸61和轴伸90,一级叶轮47为双吸对称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不产生轴向力,二级叶轮79与三级叶轮82在泵轴50上为背靠背安装形成双吸对称结构,叶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故此不产生轴向力。
将左支脚7、右支脚26和支撑脚28分别安装固定在底座1上,泵体2同时安装固定在左支脚7和右支脚26上后使泵体2上设置的支撑耳109与支撑脚28配合,螺栓31通过支撑脚28后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螺孔110内,顶杆30通过支撑筋28后与支撑耳109配合;转子部件17放在泵体2上,使轴承箱55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73与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18配合,轴承箱87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86与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1配合,机械密封54和阻流螺母52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机封腔120内,使机封止口53和○型圈29与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19配合,机械密封102和阻流螺母103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机封腔129内,使机封止口101和○型圈22与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30配合,使一级叶轮47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14内,二级叶轮79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11内,三级叶轮82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25内;将定位销37安装固定在泵体2上设置的定位销孔121内,定位销43安装固定在泵体2上设置的定位销孔128内,○型圈44放置在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22内,将密封盖45安装固定在泵盖35上设置的密封孔159上,密封盖46安装固定在泵盖35上设置的密封孔161上,泵盖35通过自身设置的定位销孔144、定位销孔154与定位销37和定位销43配合后快速精准放置在泵体2上,使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45与○型圈44配合,轴承箱55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73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8配合,轴承箱87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86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49配合,机械密封54和阻流螺母52放置在泵盖35上设置的机封腔141内,使机封止口53和○型圈29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40配合,机械密封102和阻流螺母103放置在泵盖35上设置的机封腔151内,使机封止口101和○型圈22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50配合,使一级叶轮47放置在泵盖35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57内,二级叶轮79放置在泵盖35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55内,三级叶轮82放置在泵盖35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46内,将泵盖35和泵体2锁紧固定在一起,轴承箱55与泵体2和泵盖35锁紧固定在一起,轴承箱58与泵体2和泵盖35锁紧固定在一起,机械密封54与泵体2和泵盖35锁紧固定在一起,机械密封102与泵体2和泵盖35锁紧固定在一起;泵体2上设置的支撑耳109与支撑脚28配合后,可以消除泵在输送高温介质时泵体2由于热变形而引起的下垂,确保泵体2的整体刚度,保证泵的运行稳定性,当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振动增大,将顶杆30通过支撑筋28后与支撑耳109向上顶起配合,通过支撑耳109与顶杆30的配合调节来改变泵的固有频率,使泵的运行振动值降低,保证泵的运行稳定性;泵体2设置的机封腔120与泵盖35设置的机封腔141组成机械密封54的机封室8,泵体2设置的机封腔129与泵盖35设置的机封腔151组成机械密封102的机封室19,泵体2上设置的一级吸入室122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一级吸入室166组成一级吸入腔4,泵体2上设置的二级吸入室111与泵盖35上设置的二级吸入室160组成二级吸入腔12,泵体2上设置的三级吸入室127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三级吸入室162组成三级吸入腔15,泵体2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14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157组成一级叶轮腔3,泵体2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24与泵盖35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155组成二级叶轮腔13,泵体2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25与泵盖35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146组成三级叶轮腔14,泵体2上设置的进液口36与一级吸入腔4连通,一级吸入腔4通过一级叶轮47与一级叶轮腔3连通,一级叶轮腔3与二级吸入腔12连通,二级吸入腔12通过二级叶轮79与二级叶轮腔13连通,二级叶轮腔13与三级吸入腔15连通,三级吸入腔15通过三级叶轮82与三级叶轮腔14连通,三级叶轮腔14一泵体2上设置的出液口40连通;一级叶轮室114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15与一级叶轮室157上设置的一级叶轮室分流筋158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一级叶轮腔3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二级叶轮室124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23与二级叶轮室155上设置的二级叶轮室分流筋156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二级叶轮腔13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三级叶轮室125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26与三级叶轮室146上设置的三级叶轮室分流筋147形成叶轮室分流筋165,叶轮室分流筋165将三级叶轮腔14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一、二、三级叶轮对应安装在相应的一、二、三级叶轮腔内,泵在运行过程中由叶轮腔内的高、低压液体对叶轮产生的径向力被对称的叶轮腔流道164相互抵消,消除液体对叶轮的径向力;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18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8配合形成圆周环止口167,泵体2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31与泵盖35上设置的轴承箱止口149配合形成圆周环止口168,轴承箱55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73与圆周环止口167配合后使轴承箱55与泵体2和泵盖35形成圆周环形配合,轴承箱87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87与圆周环止口168配合后使轴承箱87与泵体2和泵盖35形成圆周环形配合;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19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40形成○型圈安装斜环面169,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30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斜面150形成○型圈安装斜环面170,机械密封54设置的机封止口53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69配合,○型圈29安装在机封止口53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69配合间隙之间,使○型圈29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机械密封102设置的机封止口101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70配合,○型圈22安装在机封止口101与○型圈安装斜环面170配合间隙之间,使○型圈22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确保机封室内的高压液体不会往外泄漏;泵体2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22与泵盖35上设置的○型圈半槽145形成○型圈槽163,○型圈44安装在○型圈槽163内使○型圈44形成四面接触密封,当泵腔内高压液体经过泵体2和泵盖35的密封面流向○型圈44时,由于○型圈44外侧为大气低压区,○型圈44则由高压侧向低压侧压缩膨胀移动,对○型圈槽44形成强有力的三面接触密封,确保泵腔内的高压液体向外泄漏;阻流螺母52设置在机封室8内,将机封室8分离形成阻流腔9,阻流螺母103设置在机封室19内,将机封室19分离形成阻流腔18,阻流腔可以将泵腔内的高压液体有效缓冲阻压,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也可以阻止泵腔里面介质内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造成磨损破坏。
将冲洗管10安装在密封盖45和机械密封54上,将二级吸入腔12和机封室8、阻流腔9、一级吸入腔4连通,冲洗管16安装在密封盖46和机械密封102上,冲洗回流管23安装在机械密封102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7上,将二级吸入腔12和机封室19、阻流腔18、三级吸入腔15、一级吸入腔4连通形成泵的机封冲洗系统;冷却管5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13和轴承箱55上设置的管接口97上,冷却管6安装在轴承箱55上设置的管接口98和轴承箱87上设置的管接口95上,冷却回流管25安装在轴承箱87上设置的管接口94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6上,将一级叶轮腔3和轴承冷却室57、轴承冷却室93、一级吸入腔4连通形成泵的轴承冷却系统;冷却管进38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4上,冷却管33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17和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43上,冷却管11安装在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39和管接口153上,冷却管34安装在泵盖35上设置的管接口148和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3上,冷却管24安装在泵体2上设置的管接口135和右支脚26上,冷却管41安装在右支脚26上,冷却管27安装在右支脚26和左支脚7上,冷却管32安装在左支脚7上,冷却管出39安装在左支脚7上,将泵体2上设置的冷却腔116、泵盖35上设置的冷却腔142和冷却腔152、泵体2上设置的冷却腔132、右支脚26、左支脚7连通形成泵的机封室冷却系统;振动检测探头62、振动检测探头63、振动检测探头64和温度检测探头69安装在泵轴伸61端的压盖70和轴承箱55上,用于检测与监控泵左端X、Y、Z方向的振动和轴承59的温度,振动检测探头67、振动检测探头66、振动检测探头65和温度检测探头68安装在泵轴伸90端的压盖88和轴承箱87上,用于检测与监控泵右端X、Y、Z方向的振动和轴承91的温度;将电机联轴器21安装在联轴器89上,防护罩20通过电机联轴器21后安装在压盖88上后形成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机封冲洗系统、机封室冷却系统、轴承冷却系统,可对机械密封进行冲洗、冷却降温,对轴承进行冷却降温,提高机械密封和轴承的使用寿命,确保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同时机封室冷却系统也对泵的支脚进行冷却降温,确保泵在输送高温介质时支脚、泵体与支脚安装面不会变形,保证泵的稳定运行;阻流腔可以将泵腔内的高压液体有效缓冲阻压,降低高压液体对机械密封的冲击,也可以阻止泵腔里面介质内的杂质进入机械密封造成磨损破坏,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确保泵的运行可靠性;一级叶轮为双吸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不产生轴向力,二级叶轮与三级叶轮为背靠背安装,在运行过程中叶轮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使轴承不承受泵的轴向力、泵轴不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确保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泵体、泵上设置的叶轮室盖配合后形成对应的叶轮腔,叶轮室内设置的叶轮室分流筋将叶轮腔分成对称的叶轮腔流道,叶轮对应安装在相应叶轮腔内,在运行过程中由叶轮腔内的高低压液体对叶轮产生的径向力被对称的叶轮腔流道相互抵消,消除液体对叶轮的径向力,使泵轴不承受弯曲应力和交变剪切应力,确保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泵盖在铸造产生过程中进行清理型砂时,清砂棒通过泵盖上设置的密封孔可以轻松将泵盖叶轮室和吸入室内的型砂清除干净,提高铸造产生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泵体、泵盖采用定位销定位配合安装,使泵体、泵盖迅速精准地配合定位,保证其各配合尺寸、位置的装配精度,提高装配质量与速度,保证泵的可靠性,同时泵体、泵盖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其上面上设置的定位销孔作为加工、检验定位基准,可将泵体和泵盖各自分开加工而不必采用泵体泵盖合体加工,降低了加工、检验难度提高了生产速度与加工精度,且不同的泵体和泵盖可以实现互换装配使用而不必配对使用,提高了零件的通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轴承箱上设置的安装环止口与泵体、泵盖设置的轴承箱止口配合后形成圆周环形配合而非半环形配合,装配质量好、配合精度高,保证转子部件与泵体泵盖的配合形位公差,使转子部件能够牢固稳定地与泵体泵盖配合在一起,确保泵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泵体上设置的支撑耳与支撑脚配合后,可以消除泵在输送高温介质时泵体由于热变形而引起的下垂,确保泵体的整体刚度,保证泵的运行稳定性,同时若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振动增大,可以通过支撑耳与支撑脚的配合调节来改变泵的固有频率,使泵的运行振动降低,解决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泵盖上设置的○型圈斜面与泵体上设置的○型圈斜面配合形成○型圈安装斜环面,机械密封设置的机封止口与○型圈安装斜环面配合,○型圈安装配合间隙之间使○型圈形成三面接触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确保机封室内的高压液体不会往外泄漏;泵体上设置的○型圈半槽与泵盖○型圈半槽形成○型圈槽,○型圈安装在○型圈槽内形成四面接触密封,若泵腔内高压液体经过泵体泵盖密封面流向○型圈时,由于○型圈外侧为大气低压区,○型圈则由高压侧向低压侧压缩膨胀移动,对○型圈槽形成强有力的三面接触密封,确保泵腔内的高压液体向外泄漏,保障环境清洁卫生,确保设备安全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转子部件上设置的温度检测探头、振动检测探头可以实时检测监控泵轴承的运行温度和泵的X、Y、Z方向的振动,实时判断泵的运行情况保障泵的运行稳定,提高了泵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泵的运行、维护成本和长期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泵体、转子部件和泵盖,泵体安装在底座上,泵盖与泵体盖合连接,转子部件穿出地安装在泵体和泵盖之内,泵体设置有叶轮室、机封腔、轴承箱止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盖设置有吸入室、叶轮室、机封腔和轴承箱止口,转子部件包括泵轴和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阻流螺母、机械密封和轴承箱,泵体的机封腔与泵盖的机封腔匹配地构成机封室,阻流螺母匹配地位于机封室内并分隔成靠近叶轮室的一侧的阻流腔;泵体的轴承箱止口与泵盖的轴承箱止口匹配地构成圆周环止口,轴承箱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周环止口形成圆周环形配合的安装环止口;泵盖上设置有密封孔,密封孔上能装拆地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连通地连接有与机械密封连接的冲洗管,机械密封和泵体连接有冲洗回流管,冲洗管和冲洗回流管将吸入腔、机封室、阻流腔连通成泵的机封冲洗系统;轴承箱设置有轴承冷却室,叶轮腔、轴承箱冷却室和吸入腔之间分别通过冷却管连接,轴承箱和泵体之间连接有冷却回流管,冷却管和冷却回流管将叶轮腔、轴承箱冷却室连通成轴承冷却系统;泵体设置有○型圈斜面,泵盖设置有○型圈斜面,泵体的○型圈斜面与泵盖的○型圈斜面匹配构成○型圈安装斜环面,机械密封设置有与○型圈安装斜环面配合的机封止口,机封止口安装有位于机封止口与○型圈安装斜环面的配合间隙之间并形成三面抵接的○型圈;泵体设置有○型圈半槽,泵盖设置有○型圈半槽,泵体的○型圈半槽与泵盖的○型圈半槽匹配构成○型圈槽,○型圈槽内安装有○型圈;泵体的叶轮室和泵盖的叶轮室内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垂直于轴向截面并沿周向延伸的分流筋;叶轮包括双吸对称结构的一级叶轮,和背靠背安装形成双吸对称结构的二级叶轮和三级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上设置有冷却腔,泵盖上设置有冷却腔,底座上设置有与泵体连接的支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轴承箱上设置有温度检测探头,轴承箱和泵轴端部处分别设置有振动检测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耳,底座上设置有与支撑耳对应的支撑脚,支撑脚通过螺栓相应连接支撑耳,且支撑脚还设置有可调地顶压支撑耳的顶杆。
CN202310075109.0A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Active CN1159495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5109.0A CN11594959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5109.0A CN11594959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9591A CN115949591A (zh) 2023-04-11
CN115949591B true CN115949591B (zh) 2023-12-08

Family

ID=87289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5109.0A Active CN115949591B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95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2454A1 (zh) * 2022-07-12 2024-01-18 青岛三利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智能双驱泵及供水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2597A (en) * 1980-12-16 1982-06-25 Azuma Pump Seisakusho:Kk Maltistage spiral pump
KR860001300A (ko) * 1984-07-26 1986-02-24 모리 요오지 시일레스 펌프
CN1553058A (zh) * 2003-05-31 2004-12-08 中南大学 杂质泵组合机械密封装置
CN2823618Y (zh) * 2005-10-20 2006-10-04 宣伯民 压出室设分流道的离心泵
CN201925218U (zh) * 2011-01-25 2011-08-10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开泵的中开面密封结构
CN102644603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上海紫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手动离合器脱离的耐腐蚀自吸泵及其维护方法
CN102828960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
CN210343828U (zh) * 2019-08-14 2020-04-17 成都西南水泵厂 排渣型双吸泵机封结构
CN210565305U (zh) * 2019-09-12 2020-05-19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 双级离心泵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2597A (en) * 1980-12-16 1982-06-25 Azuma Pump Seisakusho:Kk Maltistage spiral pump
KR860001300A (ko) * 1984-07-26 1986-02-24 모리 요오지 시일레스 펌프
CN1553058A (zh) * 2003-05-31 2004-12-08 中南大学 杂质泵组合机械密封装置
CN2823618Y (zh) * 2005-10-20 2006-10-04 宣伯民 压出室设分流道的离心泵
CN201925218U (zh) * 2011-01-25 2011-08-10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开泵的中开面密封结构
CN102644603A (zh) * 2011-02-18 2012-08-22 上海紫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手动离合器脱离的耐腐蚀自吸泵及其维护方法
CN102828960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吸多级卧式水平中开泵
CN210343828U (zh) * 2019-08-14 2020-04-17 成都西南水泵厂 排渣型双吸泵机封结构
CN210565305U (zh) * 2019-09-12 2020-05-19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 双级离心泵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宗泽.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846-84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9591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49591B (zh) 一种多级中开双吸离心泵
US10309416B2 (en) Seal system for 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axially split casings
WO2020156089A1 (zh) 一种具有压力补偿功能的深水水泵
RU2691877C2 (ru) Насос с осевым разъемом
CN103459904A (zh) 轴密封装置
BRPI0803690B1 (pt) Selo restritivo compacto para caixa de mancais
CN219299534U (zh) 一种中开双吸泵结构
CN216429929U (zh) 熔体出料齿轮泵组合浮动填料密封结构
US20130039756A1 (en) Vertical double suction pump enclosing tube seal
CN110043490B (zh) 水润滑的离心式空压机
CN110337531B (zh) 涡轮机壳体和用于组装具有涡轮机壳体的涡轮机的方法
CN111425447A (zh) 高温离心泵密封结构
JP5492866B2 (ja) 軸封装置及びポンプ装置
CN213392830U (zh) 一种组合式副叶轮密封装置
CN206368793U (zh) 一种用于负压下检测真空泵机械密封性能的装置
CN211950870U (zh) 一种两级双吸蜗壳式离心泵
CN213981206U (zh) 核电厂用泵
CN220487873U (zh) 一种多级泵的转子冷却结构
US11092164B2 (en) Non-welded suction chamber for surface pumping systems
CN215805002U (zh) 易于维护的耐受高入口压力的水压柱塞泵设备
CN220688362U (zh) 一种实现旋转虹吸管分体式对静环止口保护的装置
CN219672850U (zh) 一种双螺杆膨胀机用密封装置
CN210977899U (zh) 管道流程泵
CN216767791U (zh) 机封下沉式地坑泵
CN219062049U (zh) 一种轴流泵滑动轴承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