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5077B -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5077B
CN115945077B CN202310104275.9A CN202310104275A CN115945077B CN 115945077 B CN115945077 B CN 115945077B CN 202310104275 A CN202310104275 A CN 202310104275A CN 115945077 B CN115945077 B CN 115945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air
fix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42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5077A (zh
Inventor
俞锦伟
黄建祥
慎宇强
张建军
吴东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SENNUO FLUORIN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SENNUO FLUORIN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SENNUO FLUORIN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SENNUO FLUORIN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42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5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5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5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5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5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膜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的选取:选择数均分子量为1*107~2*107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S2、热处理:将S1中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烘箱的温度设置400℃~500℃;S3、混合挤压:将热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与沸点在50℃~300℃之间的润滑油按重量比5:1混合均匀后,在40℃~120℃下通过推压机挤出膏状物;S4、热缩:将S3中的膏状物在烘箱中进行高温热缩,热缩的温度为700℃~800℃,得到混合物;S5、挤压拉伸;S6、膜的后处理,通过对超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的高温纯化,另外再通过热缩进一步提升了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物理机械强度、耐水压性能以及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膜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是由聚四氟乙烯挤出成型的棒、带,经压延成薄膜的半成品,在熔点以下的温度拉伸、热定型后,得到的多孔制品。聚四氟乙烯微孔膜一种柔韧而富有弹性的微孔材料,孔率高,孔径分布均匀,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可用作杀菌滤膜、电解隔膜、气体透析膜、各种溶剂的超净过滤膜等,也可粘贴在织物上可以做登山服、透气帐篷、雨衣等,所以现在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但是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因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防水透气性,和化学稳定性,七十年代末刚一问世就被用于做电线电缆绝缘材,人造血管,密封带,过滤膜,及服装膜。工业上通常采用高纯度四氟乙烃单体,进行聚合或共聚的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分散树脂。由于聚四氟分散树脂不能进行熔融热塑性加工,但可通过膏状挤压、挤出、脱油,再单向或双向拉伸,成为具有微多孔的优良材料。
现在国内绝大多数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只能做到微米级的,即使能做到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比如申请号为CN201110066057.8的专利中公开了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但是通过该方法制备出来的微孔膜的物理机械强度、耐水压程度以及过滤效果都有待提高,另外该专利中只是经过一次热定型之后就制备完成了,没有对膜的后处理工艺,这样制备出来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普遍存在着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制备出来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受到外力(比如说水的冲击力、机械牵拉力等),很容易出现分层甚至撕裂的情况,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膜的使用寿命大大缩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物理机械强度、耐水压性能以及过滤效果,另外通过膜的后处理设备对一次定型膜进行膜的后处理,等于说对膜进行二次定型,大大地增加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间的结合力,使得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的结构更加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经受得住外力的冲击,大大提升了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的选取:选择数均分子量为1*107~2*107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S2、热处理:将S1中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烘箱的温度设置400℃~500℃;S3、混合挤压:将热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与沸点在50℃~300℃之间的润滑油按重量比5:1混合均匀后,在40℃~120℃下通过推压机挤出膏状物;S4、热缩:将S3中的膏状物在烘箱中进行高温热缩,热缩的温度为700℃~800℃,得到混合物;S5、挤压拉伸:将S4中经过热缩后的混合物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80℃~100℃,再进行纵向拉伸5~150倍,之后进行横向拉伸5~30倍,最后进行热定型,得到一次定型膜A;
S6、膜的后处理:通过膜的后处理设备对S5中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后处理。
优选的,后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之间设有淬火箱,淬火箱的顶板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第一伸缩杆穿过顶板伸进淬火箱的内部,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固定有加热板,淬火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顶部距离通槽的顶部留有间隙,淬火箱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储存箱,液氮储存箱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有淬火箱,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抽液泵,淬火箱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回收箱,液氮回收箱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有淬火箱,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抽液泵。
优选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气囊,两个第二气囊之间留有间隙,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微型充气泵,第二微型充气泵通过第二充气管连通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通过第二吸气管连通有第二微型吸气泵,第二微型吸气泵固定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通槽下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置为空心的,且两者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一气囊的内侧,第二气缸的第二伸缩杆的端部固定有风机,通槽下方的左侧板或者右侧板包括顶部板、外侧板、内侧板和底部板,顶部板包括固定有第一气囊的固定板以及与固定板拼接在一起的活动板,活动板的内端与内侧板铰接在一起。
优选的,加热板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的,波浪形的加热板的上波峰与加热板的顶部之间开设有若干连通槽。
优选的,第一气囊上通过第一充气管连通有第一微型充气泵,第一微型充气泵固定在左侧板或者右侧板的外壁面上,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壁面上还固定有第一微型吸气泵,第一微型吸气泵上通过第一吸气管连通有第一气囊。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选择超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以及通过对超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的高温纯化,另外再通过热缩等步骤进一步提升了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物理机械强度、耐水压性能以及过滤效果;
2本发明通过对一次定型后的膜进行二次定型,经过二次定型之后的膜相比于普通的一次定型膜来说,其层间结合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稳定,也不会出现分层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其质量,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在通槽处设置第一气囊,并且将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的顶端高度设置成低于第一气囊的顶端高度,这样使得一次定型膜A从第一牵引辊或者第二牵引辊到第一气囊这一段呈逐渐上升的状态,这样当第一气囊被抽气变瘪的时候,就不会使一次定型膜A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绷得很紧而使得一次定型膜A受热的部分和没受热的部分的交界处出现被绷断的情况,同时第一气囊还起到密封的作用,其被充气后能把整个的通槽密封住,这样淬火箱中的液氮就不会通过通槽向外漏了;
4.本发明通过支撑板、第二气囊等的设置能够很好地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夹紧,而且通过气囊的方式不会对一次定型膜A造成损伤,夹紧效果也好,一旦一次定型膜A的两端被夹紧之后,就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了很好的固定,这样在对第一气囊抽气后使得一次定型膜A处于松弛状态后不至于被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绕回去;
5.本发明通过风机的设置来对一次定型膜A受热的部分和没受热的部分的交界处进行吹风,防止被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的向下掉落,进而防止交界处的断裂,其中将风机固定在第二气缸的第二伸缩杆上,同时设置固定板和活动板,这样在对加热后的一次定型膜A冷却的时候可以将风机下降,藏进通槽下方的左侧板或者右侧板内,之后活动板关上,这样避免了在冷却的时候液氮对风机的损坏,很好地保护了风机,增加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6.本发明将加热板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的,这样相对于底部为平的加热板来说传递的热量更多,加热的效果和加热的效率更高,其中通过连通槽的设置可以使得部分热气通过连通槽向上升,这样可以形成对流,对被加热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起到向上支撑的作用,相当于向上吹风的效果,避免被加热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下塌掉落的情况出现;
7.本发明通过具体的增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间结合力的方法,不仅完成了对一次定型后的膜的二次定型,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二次定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冷热交界处容易断裂的问题、比如说对于一次定型膜的夹紧的问题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处理设备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后处理设备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后处理设备的撑板、第二气囊、第二微型充气泵、第二充气管、第二吸气管、第二微型吸气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后处理设备的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风机、顶部板、外侧板、内侧板、底部板、固定板、活动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后处理设备的加热板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牵引辊、2-第二牵引辊、3-淬火箱、4-顶板、5-第一气缸、6-第一伸缩杆、7-加热板、8-左侧板、9-右侧板、10-通槽、11-第一气囊、12-液氮储存箱、13-第一连通管、14-第一抽液泵、15-液氮回收箱、16-第二连通管、17-第二抽液泵、18-支撑板、19-第二气囊、20-第二微型充气泵、21-第二充气管、22-第二吸气管、23-第二微型吸气泵、24-第二气缸、25-第二伸缩杆、26-风机、27-顶部板、28-外侧板、29-内侧板、30-底部板、31-固定板、32-活动板、33-上波峰、34-连通槽、35-第一充气管、36-第一微型充气泵、37-第一微型吸气泵、38-第一吸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材料的选取:选择数均分子量为1*107~2*107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S2、热处理:将S1中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烘箱的温度设置400℃~500℃;S3、混合挤压:将热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与沸点在50℃~300℃之间的润滑油按重量比5:1混合均匀后,在40℃~120℃下通过推压机挤出膏状物;S4、热缩:将S3中的膏状物在烘箱中进行高温热缩,热缩的温度为700℃~800℃,得到混合物;S5、挤压拉伸:将S4中经过热缩后的混合物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80℃~100℃,再进行纵向拉伸5~150倍,之后进行横向拉伸5~30倍,最后进行热定型,得到一次定型膜A;S6、膜的后处理:通过膜的后处理设备对S5中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后处理,本发明相比于对比文件CN201110066057.8来说,选取超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通过S2步骤中的热处理使得超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更加纯化,通过热缩去除原本存在空隙,这样在后期拉伸的时候使得膜分子之间的孔径得到了大大减小,达到纳米级的,通过这些改变使得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物理机械强度、耐水压性能以及过滤效果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相比于对比文件CN201110066057.8来说,其中物理机械强度如抗张力性能能够提升近20%,耐水压性能以及过滤效果能够提升近3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中其他步骤都被对比文件CN201110066057.8所公开,具体可以参考该对比文件,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后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之间设有淬火箱3,淬火箱3的顶板4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第一伸缩杆6穿过顶板4伸进淬火箱3的内部,第一伸缩杆6的端部固定有加热板7,淬火箱3的左侧板8和右侧板9上均开设有通槽10,通槽10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一气囊11,第一气囊11的顶部距离通槽10的顶部留有间隙,淬火箱3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储存箱12,液氮储存箱12通过第一连通管13连通有淬火箱3,第一连通管13上设有第一抽液泵14,淬火箱3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回收箱15,液氮回收箱15通过第二连通管16连通有淬火箱3,第二连通管16上设有第二抽液泵17,本发明通过淬火箱3的设置对一次定型后的膜重新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二次定型,以此来增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间结合力,其中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用来是用来牵引一次定型膜A的,其中每次牵引的长度、时间等都由控制系统控制,也就是说当淬火箱3中的一次定型膜A完成二次定型后完全被牵引出淬火箱3的同时下一次需要被二次定型的一次定型膜A被等距牵引至淬火箱3中,也就是能够做好衔接,使得所有的一次定型膜A都能够被二次定型,这些都由控制系统来控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加热板7对一次定型膜A加热至接近其熔点,但是不到熔点,也就是使得一次定型膜A达到软化的程度就可以了,不需要熔化;其中对一次定型膜A通过加热板7进行加热,并且加热板7通过第一气缸5可以实现上升和下降,这样在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加热的时候可以使加热板7接近其下方的一次定型膜A,这样不仅加热的效果好而且加热的效率也高,同时也做到了节省能源,其中对于一次定型膜A完成加热后,第一气缸5就会使得加热板7上升,远离一次定型膜A,这样可以在接下去的液氮冷却环节防止加热板7被浸湿而对加热板7造成损坏,对加热板7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通槽10的设置是为了一次定型膜A穿过淬火箱3,通槽10上设置有第一气囊1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11正常状态下,其顶部距离通槽10的顶部留有间隙,这个间隙是一次定型膜A能通过的间隙,其中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的顶端高度低于第一气囊11的顶端高度,这样使得一次定型膜A从第一牵引辊1或者第二牵引辊2到第一气囊11这一段呈逐渐上升的状态,这样的话当第一气囊11被抽气变瘪的时候,就不会使一次定型膜A在加热的过程中绷得很紧而使得一次定型膜A受热的部分和没受热的部分的交界处出现被绷断的情况,因为加热板7正下方的一次定型膜A是直接被加热的,而加热板7之外的部分不是被直接加热的,尤其是在两者交界的地方,由于存在着骤变的温度,如果一次定型膜A还是处于绷紧的状态的话,这样很容易使得交界的地方被牵拉断,而对第一气囊11进行抽气而使得第一气囊11收缩,这个收缩的过程正好将原先第一气囊11充盈状态下一次定型膜A的余量释放出来了,使得一次定型膜A不再处于绷紧的状态,处于松弛的状态,这样可以保证被加热和没被加热的一次定型膜A的交界处不会由于两边温差悬殊、软硬度不一而导致断裂的情况出现,另外第一气囊11还起到密封的作用,当第一抽液泵14往淬火箱3中抽液氮的时候,第一气囊11就会被重新充气,直至第一气囊11的上端抵住通槽10的顶面,也就是把整个的通槽10密封住,这样淬火箱3中的液氮就不会通过通槽10向外漏了;其中液氮储存箱12内储存有液氮,储存的液氮通过第一抽液泵14向上抽至淬火箱3中,进而对刚完成加热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冷却,当被抽至淬火箱3中液氮的液面到达一次定型膜A处时,就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冷却,该冷却方式能够对淬火箱3中的一次定型膜A均匀地冷却,因为液氮的上液面是同时到达淬火箱3中的一次定型膜A的,当完成冷却后,就通过第二抽液泵17将淬火箱3中的液氮抽至液氮回收箱15中进行回收。
左侧板8和右侧板9上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8,两块支撑板18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气囊19,两个第二气囊19之间留有间隙,支撑板18上固定有第二微型充气泵20,第二微型充气泵20通过第二充气管21连通有第二气囊19,第二气囊19通过第二吸气管22连通有第二微型吸气泵23,第二微型吸气泵23固定在支撑板18上,其中两个第二气囊19之间留有的间隙,该间隙是一次定型膜A所能通过的间隙,当需要被二次定型的一次定型膜A被牵引至淬火箱3内之后,第二微型充气泵20就会启动,对第二气囊19进行充气,直至上下两个第二气囊19夹紧一次定型膜A,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夹紧,而且通过气囊的方式不会对一次定型膜A造成损伤,夹紧效果也好,一旦一次定型膜A的两端被夹紧之后,就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了很好的固定,这样在对第一气囊11抽气后一次定型膜A处于松弛状态后不至于被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绕回去。
通槽10下方的左侧板8和右侧板9均设置为空心的,且两者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气缸24,第二气缸24设置在第一气囊11的内侧,第二气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的端部固定有风机26,通槽10下方的左侧板8或者右侧板9包括顶部板27、外侧板28、内侧板29和底部板30,顶部板27包括固定有第一气囊11的固定板31以及与固定板31拼接在一起的活动板32,活动板32的内端与内侧板29铰接在一起,其中风机26对准的是淬火箱3内一次定型膜A受热的部分和没受热的部分的交界处,交界处内侧的一次定型膜A由于被加热已经软化了,而交界处外侧的一次定型膜A由于没有被直接加热,其相对来说较硬,这样被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很容易从交界处向下掉落,所以通过风机26来吹交界处来防止被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的向下掉落,其中风机26与交界处的距离以及风机26的速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成最佳,也就是风机26能够将交界处两边的一次定型膜A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其中将风机26固定在第二气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上,同时设置固定板31和活动板32,这样在对加热后的一次定型膜A冷却的时候可以将风机26下降,藏进通槽10下方的左侧板8或者右侧板9内,之后活动板32关上,这样避免了在冷却的时候液氮对风机的损坏,很好地保护了风机26,增加了风机26的使用寿命。
加热板7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的,波浪形的加热板7的上波峰33与加热板7的顶部之间开设有若干连通槽34,首先将加热板7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的,这样相对于底部为平的加热板7来说传递的热量更多,加热的效果和加热的效率更高,其中通过连通槽34的设置可以使得部分热气通过连通槽34向上升,这样可以形成对流,对被加热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起到向上支撑的作用,相当于向上吹风的效果,避免被加热软化的一次定型膜A下塌掉落的情况出现。
第一气囊11上通过第一充气管35连通有第一微型充气泵36,第一微型充气泵36固定在左侧板8或者右侧板9的外壁面上,左侧板8和右侧板9的外壁面上还固定有第一微型吸气泵37,第一微型吸气泵37上通过第一吸气管38连通有第一气囊11,这实现了第一气囊11如何充气和抽气。
其中通过膜的后处理设备进行膜的后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一次定型膜A通过第一牵引辊2和第二牵引辊3牵引至淬火箱3中;S2、第二微型充气泵20启动,使得第二气囊19充气膨胀,进而将两个第二气囊19之间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夹紧;S3、第一气缸5和加热板7同时启动,其中第一气缸5的第一伸缩杆6伸长,带动加热板7向下运动,直至加热板7接近淬火箱3内的一次定型膜A,这时第一气缸5停止运行,加热板7开始对其下方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加热至预设的时间,在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加热的同时,风机26和第一微型吸气泵37启动,其中风机26对其上方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吹风,第一微型吸气泵37对第一气囊11进行抽气,使得第一气囊11慢慢缩小;S4、加热完成后,第一气缸5重新启动,其伸缩杆6收缩,带动加热板7向上运动远离一次定型膜A,直至将加热板7带动到原始位置后第一气缸5停止运行,在第一气缸5启动的同时第一抽液泵14、第二抽液泵17、第二气缸24以及第一微型充气泵36同时启动,其中第一抽液泵14将液氮储存箱12内储存的液氮抽至第一连通管3内,之后进入挡板和一次定型膜A之间的缝隙内,对一次定型膜A进行快速冷却,其中第二抽液泵17启动,将挡板和一次定型膜A之间的液氮抽至液氮回收箱15内进行回收,其中第二气缸24启动使得第二伸缩杆25收缩,第二伸缩杆25收缩带动风机26向下进入左侧板8或者右侧板9的内部,同时活动板32关上,其中第一微型充气泵36启动,往第一气囊11内充气,直至第一气囊11的顶部完全抵住通槽10的顶部;S5、对一次定型膜A冷却完毕之后,第一抽液泵14停止工作,第一微型吸气泵37和第二微型吸气泵23同时启动,其中第一微型吸气泵37对第一气囊11进行抽气,使得第一气囊11慢慢缩小,其中第二微型吸气泵23对第二气囊19进行吸气,使得两个第二气囊19之间留有一次定型膜A通过的间隙,之后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启动,将处理好的一次定型膜A牵引出淬火箱3,将需要处理的一次定型膜A牵引进淬火箱3,就这样循环往复;S6、将经过淬火箱3处理后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晾干或者烘干,烘干的方式可以是在淬火箱3的右侧增加一个烘干箱,在被冷却后的一次定型膜A可以直接被牵引至烘干箱中进行烘干。
经过上述步骤处理之后,一次定型膜A经过淬火箱3后等于说进行了二次定型,经过二次定型之后的膜相比于普通的一次定型膜来说,其层间结合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稳定,也不会出现分层的情况,大大提升了其质量,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选取:选择数均分子量为1*107~2*107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S2、热处理:将S1中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处理,烘箱的温度设置400℃~500℃;
S3、混合挤压:将热处理后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与沸点在50℃~300℃之间的润滑油按重量比5:1混合均匀后,在40℃~120℃下通过推压机挤出膏状物;
S4、热缩:将S3中的膏状物在烘箱中进行高温热缩,热缩的温度为700℃~800℃,得到混合物;
S5、挤压拉伸:将S4中经过热缩后的混合物进行自然冷却,冷却至80℃~100℃,再进行纵向拉伸5~150倍,之后进行横向拉伸5~30倍,最后进行热定型,得到一次定型膜A;
S6、膜的后处理:通过膜的后处理设备对S5中的一次定型膜A进行后处理;
其中,所述后处理设备包括第一牵引辊(1)和第二牵引辊(2),所述第一牵引辊(1)和所述第二牵引辊(2)之间设有淬火箱(3),所述淬火箱(3)的顶板(4)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第一伸缩杆(6)穿过所述顶板(4)伸进所述淬火箱(3)的内部,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端部固定有加热板(7),所述淬火箱(3)的左侧板(8)和右侧板(9)上均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一气囊(11),所述第一气囊(11)的顶部距离所述通槽(10)的顶部留有间隙,所述淬火箱(3)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储存箱(12),所述液氮储存箱(12)通过第一连通管(13)连通有所述淬火箱(3),所述第一连通管(13)上设有第一抽液泵(14),所述淬火箱(3)的底部固定有液氮回收箱(15),所述液氮回收箱(15)通过第二连通管(16)连通有所述淬火箱(3),所述第二连通管(16)上设有第二抽液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8)和所述右侧板(9)上均固定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8),两块所述支撑板(18)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气囊(19),两个所述第二气囊(19)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板(18)上固定有第二微型充气泵(20),所述第二微型充气泵(20)通过第二充气管(21)连通有所述第二气囊(19),所述第二气囊(19)通过第二吸气管(22)连通有第二微型吸气泵(23),所述第二微型吸气泵(2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0)下方的所述左侧板(8)和所述右侧板(9)均设置为空心的,且两者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气缸(24),所述第二气缸(24)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11)的内侧,所述第二气缸(24)的第二伸缩杆(25)的端部固定有风机(26),所述通槽(10)下方的所述左侧板(8)或者所述右侧板(9)包括顶部板(27)、外侧板(28)、内侧板(29)和底部板(30),所述顶部板(27)包括固定有所述第一气囊(11)的固定板(31)以及与所述固定板(31)拼接在一起的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的内端与所述内侧板(29)铰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7)的底部设置为波浪形的,波浪形的所述加热板(7)的上波峰(33)与所述加热板(7)的顶部之间开设有若干连通槽(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1)上通过第一充气管(35)连通有第一微型充气泵(36),所述第一微型充气泵(36)固定在所述左侧板(8)或者所述右侧板(9)的外壁面上,所述左侧板(8)和所述右侧板(9)的外壁面上还固定有第一微型吸气泵(37),所述第一微型吸气泵(37)上通过第一吸气管(38)连通有所述第一气囊(11)。
CN202310104275.9A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945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4275.9A CN115945077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4275.9A CN115945077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5077A CN115945077A (zh) 2023-04-11
CN115945077B true CN115945077B (zh) 2023-12-05

Family

ID=8729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4275.9A Active CN115945077B (zh) 2023-02-13 2023-02-13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507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7694A (zh) * 2010-09-21 2011-02-09 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151494A (zh) * 2011-03-18 2011-08-17 上腾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5317A (zh) * 2011-08-12 2011-12-14 重庆和泰塑胶有限公司 流延膜三级拉伸工艺
CN103448251A (zh) * 2013-09-17 2013-12-18 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超细纤维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膜
CN108568220A (zh) * 2018-04-26 2018-09-25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纳米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212653969U (zh) * 2020-03-30 2021-03-05 河南瑞云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型的热处理装置
CN112844072A (zh) * 2020-12-28 2021-05-28 杭州泷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大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69126B2 (ja) * 2005-07-07 2012-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設備並びに電極膜複合体及び燃料電池
US20090226814A1 (en) * 2008-03-07 2009-09-10 Kotaro Takita Microporous membrane, battery separator and batter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7694A (zh) * 2010-09-21 2011-02-09 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151494A (zh) * 2011-03-18 2011-08-17 上腾新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5317A (zh) * 2011-08-12 2011-12-14 重庆和泰塑胶有限公司 流延膜三级拉伸工艺
CN103448251A (zh) * 2013-09-17 2013-12-18 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超细纤维的聚四氟乙烯纤维膜
CN108568220A (zh) * 2018-04-26 2018-09-25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纳米过滤膜的制备方法
CN212653969U (zh) * 2020-03-30 2021-03-05 河南瑞云包装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型的热处理装置
CN112844072A (zh) * 2020-12-28 2021-05-28 杭州泷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聚四氟乙烯大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5077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0673B (zh) 一种线型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A1057014A (en) Porous products and process therefor
JP5552289B2 (ja) フッ化ビニリデン系樹脂多孔膜の製造方法
KR101657307B1 (ko) 불소계 중공사막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0377963A2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axially oriented rigid rod heterocycl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 films
RU2010115367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улучшенной трахеостомической трубки с баллонной манжетой
CN115945077B (zh) 一种纳米级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13019143B (zh) 一种干贮式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02210B (zh) 用于制备液晶弹性体纤维的方法及液晶弹性体纤维
CN103551046A (zh) 一种疏水性氨氮脱除膜的制备方法
JP2015527504A (ja) ハロゲン化溶媒中の三酸化硫黄を用いた炭素繊維調製プロセス
CN116394553B (zh) 一种增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层间结合力的设备及方法
CN111775502B (zh) 一种直接成型制备芳纶蜂窝的方法
WO2019165664A1 (zh) 界面聚合反应装置、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5473000B (zh) 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JPH06246140A (ja) 中空糸不均質膜の製造方法
JP5923657B2 (ja) 多孔性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63781B2 (ja) ポリケト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2021665A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酰胺6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209161A (zh) 液体过滤器用基材
JP5620665B2 (ja) 延伸樹脂多孔膜の製造方法
CN105233707A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CN111587146B (zh) 中空纤维膜及其制造方法
JP3539441B2 (ja) 四弗化エチレン樹脂多孔質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1108712A (ja) 高強度・高弾性率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系繊維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