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0479A - 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0479A
CN115940479A CN202310246418.XA CN202310246418A CN115940479A CN 115940479 A CN115940479 A CN 115940479A CN 202310246418 A CN202310246418 A CN 202310246418A CN 115940479 A CN115940479 A CN 115940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ap
rotating shaft
end cover
sea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64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0479B (zh
Inventor
杭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64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0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0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0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0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0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密封装置,包括转子、转轴、风扇及端盖,转子包括构造为圆柱形的本体部及设置于本体部中心的轴孔;转轴沿轴向延伸且穿设于轴孔;风扇安装于转轴的轴向一端且由转轴驱动以产生散热气流;端盖安装于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转子还包括自本体部朝向端盖延伸的止挡件,且端盖、止挡件与本体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配接间隙以阻止散热气流进入。本发明的迷宫式配接间隙之间难以形成负压,以此,散热气流不会由迷宫式配接间隙流动至转子的本体部内,从而避免由外界流入的散热气流所携带的灰尘、铁屑等细小颗粒进入转子的本体部内而造成转轴、轴承等零件的磨损,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由电机驱动工作头运动,在工件上实现切削、钻孔、打磨等工作的作业工具,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动工具的电机与工作头之间通过减速箱相连,电机的转轴与减速箱内的减速齿轮配合传动;为保证转轴与减速齿轮之间的啮合顺畅,在减速箱的装配过程中会添加一定量的润滑油脂。为了对电机进行散热,电动工具的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电机连接有一风扇,在电机转动时会同时驱动风扇转动以形成负压,以此,散热气流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后,流动经过电机的内部及表面以对电机散热,并由出风口流出壳体。
然而,当电机驱动风扇转动时,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处也位于负压区域内,以此,一方面,由进风口流入的散热气流会从外界吸入铁屑、灰尘等细小颗粒并流动至转子、轴承之间,长此以往会造成转子及轴承的磨损;另一方面,润滑油脂会由减速箱内部流动至电机内,渗入定子线圈及转子等部位,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同时,散热气流中携带的铁屑、灰尘等细小颗粒会混入润滑油脂中一起通过风道,其会破坏定子绕组,产生匝间或电气短路,从而影响电机及整机的寿命。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密封效果的电机密封装置及具有该电机密封装置的电动工具。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密封装置,包括:转子,包括构造为圆柱形的本体部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中心的轴孔;转轴,沿轴向延伸且穿设于所述轴孔;风扇,安装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一端且由所述转轴驱动以产生散热气流;端盖,安装于所述转轴的轴向另一端;所述转子还包括自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端盖延伸的止挡件,且所述端盖、所述止挡件及所述本体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配接间隙,以阻止所述散热气流进入所述迷宫式配接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迷宫式配接间隙至少包括第一竖直间隙、第二竖直间隙及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间隙与所述第二竖直间隙的第一水平间隙,所述第一竖直间隙、所述第一水平间隙与所述第二竖直间隙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布。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止挡件包括径向延伸的第一止挡面,所述端盖包括邻近所述第一止挡面的第一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一止挡面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竖直间隙,所述第二竖直间隙的轴向间距为0.5mm-10mm。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止挡件还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二止挡面,所述端盖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止挡面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与所述第二止挡面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水平间隙,所述第一水平间隙的间距为0.5-5mm。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端盖还包括邻近所述本体部的轴向端面的第三延伸壁,所述第三延伸壁与所述第二延伸壁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三延伸壁与所述本体部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竖直间隙,所述第一竖直间隙的轴向间距不小于0.5mm。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止挡件构造为圆环形状,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本体部配合以限定出环形腔室,所述端盖部分延伸入所述环形腔室内,以形成所述第一竖直间隙与所述第一水平间隙。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子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多个磁槽及安装于所述磁槽内的多个磁铁,多个所述磁铁沿周向均匀排布,所述止挡件挡止于所述磁铁的轴向一端以阻止所述磁铁与所述磁槽分离。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本体部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止挡件在周向上至少部分遮挡每个所述磁槽。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电机,位于所述机壳内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转轴;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箱体及位于所述齿轮箱体的减速齿轮组,所述转轴延伸入所述齿轮箱体内且连接于所述减速齿轮组;工作头,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由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前述电机密封装置,所述电机包括所述转子,且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减速齿轮组与所述电机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端盖形成于所述齿轮箱体的端部,或所述端盖独立于所述齿轮箱体且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转子设有圆柱形的本体部,且本体部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风扇与端盖,风扇用以产生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气流,本发明的电机密封装置包括自本体部朝向端盖延伸的止挡件,且端盖、止挡件及本体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配接间隙。由于迷宫式配接间隙之间难以形成负压,以此,散热气流不会由迷宫式配接间隙流动至转子的本体部内,从而避免由外界流入的散热气流所携带的灰尘、铁屑等细小颗粒进入转子的本体部内而造成转轴、轴承等零件的磨损,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动工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动工具中的电机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机密封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机密封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电机密封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电机密封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中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电动工具 100 电机密封装置 1
转子 10 本体部 101
轴孔 102 磁槽 103
磁铁 104 转轴 11
风扇 12 端盖 13
第一延伸壁 131 第二延伸壁 132
第三延伸壁 133 通孔 134
止挡件 14 第一止挡面 141
第二止挡面 142 迷宫式配接间隙 15
第一竖直间隙 151 第一水平间隙 152
第二竖直间隙 153 轴承 16
机壳 2 进风口 21
出风口 22 气流通道 23
工作头 3 电机 4
传动装置 5 齿轮箱体 51
减速齿轮组 52 电源 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机密封装置1及其电动工具100。其中,电动工具100包括机壳2、至少部分设置于机壳2内的工作头3、驱动工作头3运动的电机4、设置于工作头3与电机4之间的传动装置5。
请具体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100为电动扳手,对应地,工作头3则构造为转动盘,转动盘用以与待作业螺母(未图示)相连,传动装置5分别与电机4及工作头3相连。在电动工具100启动后,电机4转动所产生的扭矩由传动装置5传递到工作头3,工作头3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实现待作业螺母的拧紧或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工具100为电动扳手仅是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动工具100也可以电钻、圆锯等其他类型的电动工具,对应地,工作头3则也不限定为本实施例方式中的转动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锯片,钻头等其他工作头,这里不再赘述。
电动工具100还包括用以为电机4供电的电源6。具体地,电源6为电池包,且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动工具100,以此,一方面,用户可以携带电动工具100移动作业而无需借助于AC电源;另一方面,当电池包电量不足时,用户也可以更换新的电池包以继续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4为内转子无刷电机,机壳2构造为电动工具100的外壳体,电机4安装于机壳2的内部。具体地,电机4包括转子及套设于转子外的定子,在电机4进行工作时,定子的定子线圈通电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并逐渐升温。机壳2包括进风口21、出风口22及形成于进风口21与出风口22之间的气流通道23,电机4至少部分位于该气流通道23内,以此,散热气流流通经过电机4以对电机4进行散热。
请具体参阅图2-图5所示,电机密封装置1包括转子10、转轴11、风扇12、端盖13及止挡件14。具体地,转子10包括构造为圆柱形的本体部101及设置于本体部101中心的轴孔102,本体部10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转子铁芯;转轴11沿轴向延伸且穿设于上述轴孔102,当电机4启动时,转轴11与转子10的本体部101共同转动。
风扇12安装于转轴11,且由转轴11驱动以产生散热气流。具体地,风扇12固定安装于转轴11的轴向一端,且风扇12随着转轴11的转动而共同转动,以此,当电机4启动时,转轴11驱动风扇12转动并在机壳2的内部形成负压,外界气流则由进风口21进入机壳2内,流动经过设置于气流通道23的电机4以对电机4进行散热,并由出风口22流出机壳2。
端盖13、止挡件14及本体部101配合形成迷宫式配接间隙15以阻止散热气流进入。具体地,端盖13安装于转轴11的轴向另一端,即端盖13与风扇12分别安装于本体部101的轴向两端,端盖13位于气流通道23的上游,风扇12位于气流通道23的下游,且止挡件14自本体部101朝向端盖13延伸,并与本体部101及端盖13配合以限定出迷宫式配接间隙15,以此,当散热气流由进风口21流动至端盖13与止挡件14的配接位置时,由于迷宫式配接间隙15之间难以形成负压,散热气流不会由迷宫式配接间隙15流动至本体部101内,从而一方面,散热气流可以集中于对定子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外界流入的散热气流所携带的灰尘、铁屑等细小颗粒进入转子10的本体部101内而造成转轴、轴承等零件的磨损,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完成电动工具100的组装后,止挡件14、端盖13及本体部110相互之间间隔开,且互相配合以形成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该迷宫式配接间隙15具体由上述止挡件14、端盖13及本体部101相互之间的配接间隙相连形成,且相互连接的配接间隙构成复杂的流动路径以使得气流难以从该流动路径通过,以此,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的内部难以形成负压,当散热气流由进风口21流动至端盖13与止挡件14的配接位置时,不会有进入该迷宫式配接间隙15的运动趋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包括台阶式的迷宫路径,通过多级台阶以抑制负压形成。
请具体参阅图6-图7所示,迷宫式配接间隙15至少包括第一竖直间隙151、第二竖直间隙153及连接第一竖直间隙151与第二竖直间隙153的第一水平间隙152,第一竖直间隙151、第一水平间隙152与第二竖直间隙153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布。具体地,止挡件14包括径向延伸的第一止挡面141,端盖13包括与第一止挡面141配合以形成第二竖直间隙153的第一延伸壁131,第一延伸壁131邻近第一止挡面141设置,且第二竖直间隙153的轴向间距为0.5-10mm。
第二竖直间隙153为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径向上位于最外层的间隙,散热气流由进风口21流入机壳2内部后,到达端盖13与止挡件14的配接位置时,会优先尝试由第二竖直间隙153流入迷宫式配接间隙15内部,以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延伸壁131靠近第一止挡面141设置,并设置第二竖直间隙153的轴向间距为0.5-10mm,以使得第一延伸壁131与第一止挡面141轴向上的间距较小,从而一方面使得散热气流流动至端盖13与止挡件14的配接位置时,难以从第二竖直间隙153流入迷宫式配接间隙15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迷宫式配接间隙15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上述散热气流不会有向迷宫式配接间隙15流动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壁131径向延伸,与第一止挡面141平行设置,以此,在进行端盖13的设计或安装装配时,在轴向上无需为电机4的转子10的正常转动而让位,从而使得电机密封装置1轴向上尺寸较小,电动工具100结构紧凑。
止挡件14还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二止挡面142,端盖13还包括与第二止挡面142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水平间隙152的第二延伸壁132,第二止挡面142与第二延伸壁142平行设置。具体地,端盖13的第二延伸壁132与上述第一延伸壁131垂直连接,止挡件14的第二止挡面142与第一止挡面141也垂直连接,以此,一方面,第一水平间隙152与第二竖直间隙153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第一台阶,进一步地提高迷宫式配接间隙15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散热气流由进风口21流动至端盖13与止挡件14的配接位置时,不会有向迷宫式配接间隙15流动的运动趋势;另一方面,第二止挡面142与第二延伸壁142平行设置,使得在进行端盖13的设计或安装设计时,在径向上无需为电机4的转子10的正常转动而让位,从而使得电机密封装置1径向上尺寸较小,电动工具100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间隙152的间距为0.5-5mm。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止挡面142与第二延伸壁132径向上的间距为0.5-5mm,以此,一方面,保证止挡件14与端盖13在电机4工作时不会发生干涉;另一方面,第二止挡面142与第二延伸壁132之间径向上间距较小,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水平间隙152与第二竖直间隙153之间的第一台阶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电机密封装置1的密封效果。
端盖13还包括邻近本体部101的轴向端部的第三延伸壁133,第三延伸壁133与第二延伸壁132垂直连接,且第三延伸壁133与本体部101配合以形成第一竖直间隙151。具体地,第一竖直间隙151与第一水平间隙152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第二台阶,进一步地提高迷宫式配接间隙15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以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密封装置1的迷宫式配接间隙15设有两级台阶结构用以防止负压形成,密封效果好。
另,在本实施方式中,端盖13的第三延伸壁133延伸进入本体部101内以与本体部101配合形成第一竖直间隙151,且第一竖直间隙151的轴向间距不小于0.5mm,以此,进一步地避免在电机4工作时,转子10与端盖13发生干涉而影响电动工具100的正常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迷宫式配接间隙15包括第一竖直间隙151、第二竖直间隙153及连接第一竖直间隙151与第二竖直间隙153的第一水平间隙152仅是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迷宫式配接间隙15也可以在上述两级台阶结构的基础上设有更多级的台阶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迷宫式配接间隙15并不局限于包括上述台阶式迷宫路径,也可以是包括螺旋式或其他类型的迷宫路径,能够抑制负压形成即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请具体参阅图8所示,止挡件14构造为圆环形状,且止挡件14与本体部101配合以限定出环形腔室,端盖13部分延伸入该环形腔室内,以形成上述第一竖直间隙151及第一水平间隙152,且第一竖直间隙151与第一水平间隙152至少部分容纳于该环形腔室内。具体地,止挡件14构造为圆环形磁钢片,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与转子10的本体部101固定连接;止挡件14的环形内部区域与本体部101相连并限定出环形腔室,在本实施方式中,端盖13部分延伸入上述环形腔室,以此,电机密封装置1的轴向尺寸较小,并进一步使得电动工具100的轴向尺寸小,电动工具100结构更为紧凑。
转子10还包括沿本体部101的周向排布的多个磁槽103,电机密封装置1还包括多个磁铁104,多个磁铁104沿周向均匀排布,且每一磁铁104分别安装于上述磁槽103,止挡件14与磁铁104配合以阻止磁铁104与磁槽103分离。具体地,磁槽103在本体部101的周向上分布有四个,且围成边长为a的正四边形区域,止挡件14构造为内径为R的圆环形,且a≤R≤,以此,止挡件14在周向上至少部分遮挡每一磁槽103,当磁铁104安装于磁槽103后,止挡件14挡止于磁铁104的轴向一端以阻止磁铁104与磁槽103分离,磁铁104在轴向上无法从磁槽103中脱出,电机4则无需再安装其他零件以在轴向上固定磁铁104,从而进一步地减小电机密封装置1的轴向尺寸,电动工具100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磁槽103与磁铁104之间还贴设有胶水以进一步地避免磁铁104与磁槽103发生相对运动。
电动工具100还包括设置于电机4与工作头3之间的传动装置5,工作头3由传动装置5驱动。具体地,传动装置5包括齿轮箱体51及安装于齿轮箱体51内的减速齿轮组52,电机的转轴11延伸入齿轮箱体51内并与减速齿轮组52相连,减速齿轮组52则通过中间部件(未图示)与工作头3相连,以此,当电机启动后,转轴11转动并带动减速齿轮组52转动,同时减速齿轮组52则驱动工作头3转动。
端盖13位于减速齿轮组52与电机4之间。具体地,上述端盖13形成于齿轮箱体51的端部,以此,电动工具100无需在传动装置5与电机4之间额外设置一个零件用以与止挡件14及本体部101配合以形成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从而进一步地减小电机密封装置1的轴向尺寸,电动工具100结构更为紧凑。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端盖13与齿轮箱体51相连以限定出收容减速齿轮组52的空腔,即上述端盖13构造为齿轮箱盖,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端盖13也可以是构造为齿轮箱体51的一部分,而不局限为齿轮箱盖。
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端盖13独立于齿轮箱体51且固定于机壳2的内壁,即端盖13为一额外设计的装配于传动装置5与电机4之间的中间盖,以此,传动装置5则无需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可以选用通用的型号,降低成本,也便于更换。
端盖13包括供转轴11穿过的通孔134,转轴11由通孔134延伸进入箱体51内并与减速齿轮组52直接或间接相连。为了对减速齿轮组52进行润滑,在进行传动装置5的装配时,箱体51内会加入一定量的润滑油脂,而当电机4处于高速转动的工作状态时,转轴11会带动减速齿轮组52同步进行高速转动,以此,润滑油脂会升温气化。另,转轴11同时也会驱动风扇12转动并在机壳2的内部形成负压,传动装置5也位于负压区域内,气化后的润滑油脂具有沿上述气流通道23运动的运动趋势,而端盖13设有通孔134以供位于气流通道23中的电机的转轴11通过,以此,润滑油脂会沿着转轴11由端盖13的通孔134流动至本体部101所处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4与端盖13之间通过止挡件14相互配合以形成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而迷宫式配接间隙15具有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以此,润滑油脂到达本体部101所处的位置时,不会继续沿着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进行运动,从而润滑油脂不会流动至气流通道23中污染电机4的定子装置等其他零件而造成电机4的损坏。
电机密封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转轴11与通孔134之间的轴承16。具体地,轴承16至少部分设置于止挡件14与本体部101配合限定出的环形腔室,以此,电机密封装置1的轴向尺寸较小,并进一步使得电动工具100的轴向尺寸小,电动工具100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轴承16的内圈与转轴11之间设有第二水平间隙(未图示),轴承16的外圈与通孔134之间设有第三水平间隙(未图示),且第二水平间隙与第三水平间隙分别与第一竖直间隙151连通,以此,传动装置5内的润滑油脂由通孔134向气流通道23运动的过程中,会优先经过上述第二水平间隙及第三水平间隙,从而起到对轴承16润滑的作用。
另,第二水平间隙与第三水平间隙分别与第一竖直间隙151垂直相连并形成第三台阶,以此,一方面,当润滑油脂沿着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间隙及第三水平间隙到达本体部101所处的位置时,由于第一竖直间隙151竖直向上延伸,润滑油脂难以沿着上述迷宫式配接间隙15进行运动;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台阶及第二台阶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中,电机密封装置1还包括第三台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迷宫式装配间隙15抑制负压形成的效果,电机密封装置1的密封效果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发明的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还有其他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密封装置,包括:
转子,包括构造为圆柱形的本体部及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中心的轴孔;
转轴,沿轴向延伸且穿设于所述轴孔;
风扇,安装于所述转轴的轴向一端且由所述转轴驱动以产生散热气流;
端盖,安装于所述转轴的轴向另一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自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端盖延伸的止挡件,且所述端盖、所述止挡件及所述本体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配接间隙,以阻止所述散热气流进入所述迷宫式配接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配接间隙至少包括第一竖直间隙、第二竖直间隙及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间隙与所述第二竖直间隙的第一水平间隙,所述第一竖直间隙、所述第一水平间隙与所述第二竖直间隙沿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包括径向延伸的第一止挡面,所述端盖包括邻近所述第一止挡面的第一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一止挡面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二竖直间隙,所述第二竖直间隙的轴向间距为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还包括轴向延伸的第二止挡面,所述端盖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止挡面的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与所述第二止挡面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水平间隙,所述第一水平间隙的间距为0.5-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还包括邻近所述本体部的轴向端面的第三延伸壁,所述第三延伸壁与所述第二延伸壁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三延伸壁与所述本体部配合以形成所述第一竖直间隙,所述第一竖直间隙的轴向间距不小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构造为圆环形状,且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本体部配合以限定出环形腔室,所述端盖部分延伸入所述环形腔室内,以形成所述第一竖直间隙与所述第一水平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部的多个磁槽及安装于所述磁槽内的多个磁铁,多个所述磁铁沿周向均匀排布,所述止挡件挡止于所述磁铁的轴向一端以阻止所述磁铁与所述磁槽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本体部通过焊接或冲压的方式固定连接,且所述止挡件在周向上至少部分遮挡每个所述磁槽。
9.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机壳;
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箱体及安装于所述齿轮箱体内的减速齿轮组;
工作头,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由所述传动装置驱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密封装置,所述端盖位于所述减速齿轮组与所述电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形成于所述齿轮箱体的端部,或所述端盖独立于所述齿轮箱体且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内壁。
CN202310246418.XA 2023-03-15 2023-03-15 电动工具 Active CN115940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6418.XA CN115940479B (zh) 2023-03-15 2023-03-15 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6418.XA CN115940479B (zh) 2023-03-15 2023-03-15 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0479A true CN115940479A (zh) 2023-04-07
CN115940479B CN115940479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55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6418.XA Active CN115940479B (zh) 2023-03-15 2023-03-15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047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501A (zh) * 2016-08-13 2016-10-12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封闭式结构电机端盖
CN109687623A (zh) * 2018-12-07 2019-04-26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的绝缘端盖
CN109831067A (zh) * 2017-11-23 2019-05-3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13489222A (zh) * 2021-08-09 2021-10-08 浙江武义华欣电器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动工具后轴承防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501A (zh) * 2016-08-13 2016-10-12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封闭式结构电机端盖
CN109831067A (zh) * 2017-11-23 2019-05-31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09687623A (zh) * 2018-12-07 2019-04-26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的绝缘端盖
CN113489222A (zh) * 2021-08-09 2021-10-08 浙江武义华欣电器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动工具后轴承防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0479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3797B2 (en) Power tool
US7166939B2 (en) Electric hand tool
CN115940479A (zh) 电机密封装置及其电动工具
CN109831067B (zh) 电动工具
CN113315298A (zh) 一种风冷水冷结合冷却的电机
CN104245237A (zh) 带有通风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
JP6213397B2 (ja) 回転電機
CN203863137U (zh) 圆锯
CN210160945U (zh) 一种内置换能器式高速超声波抛光电主轴
CN201076996Y (zh) 电主轴机床的水冷却结构
CN209217921U (zh) 自散热无刷直流电机
CN210469038U (zh) 一种新型风冷式永磁同步电机
CN113241881A (zh) 新型水泵电机水冷结构
JP3800084B2 (ja) 電動工具
CN112117866A (zh) 电动工具
CN218947583U (zh) 电动工具
CN111835126A (zh) 一种电机及角磨机
CN219404187U (zh) 电动工具
CN2186335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散热型永磁驱动电机
CN213671836U (zh) 一种新型电主轴
CN219513917U (zh) 电动工具
CN215498553U (zh) 风冷电机
CN218416034U (zh) 一种电动刀架及机器人
CN211564525U (zh) 车铣复合同步电主轴
CN219394544U (zh) 一种防尘直流无刷工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