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9485A -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9485A
CN115939485A CN202211726952.2A CN202211726952A CN115939485A CN 115939485 A CN115939485 A CN 115939485A CN 202211726952 A CN202211726952 A CN 202211726952A CN 115939485 A CN115939485 A CN 115939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sembly
passing
material bel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69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69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9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9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94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放卷装置包括基板;放卷组件,设置于基板上,用于放卷料卷为料带;第一过辊组件,设置于基板上,用于承接放卷组件的料带;料卷检测件,设置于基板上,用于检测放卷组件上料卷的径向大小;第一极耳导向件,设置于第一过辊组件上,位于第一过辊组件外侧,能够与第一过辊组件的承接料带处及料带的极耳位置相对应;调节组件,与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与第一极耳导向件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导向件绕第一过辊组件的轴线转动至与料带倾斜角度一致。能够使用直径小的第一过辊,料带在第一过辊轴线方向的偏移误差小,极耳导向纠偏稳定,不易发生极耳翻折,方便两个料卷自动接带。

Description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卷绕极耳抚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芯制备,在进行料带传递过程中,如果按照常规过辊设计,容易使得极耳与过辊发生碰撞,出现极耳翻折等问题,影响后续工序以及产品质量,因此一般会将第一过辊设置为大辊径,后续的过辊一般为常规的普通辊径的过辊,因为普通过辊受到张力框架固定组件的限定,其来料角度并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不会受到卷径的影响;而放卷处的过辊,料带的角度是跟随卷径的大小发生变化的,即极耳相对过辊的角度也是实时变化的,因此会采用第一过辊直径大于其他过辊直径,减小料卷卷径带来的角度变化的影响,使得极耳不会产生翻折。
即使采用上述方式解决极耳翻折问题,如采用直径为150的过辊,其极耳过渡比较平稳,相对解决极耳翻折的问题。但是存在第一过辊直径较大,占用体积大,水平方向难以保证,装配难度大且无法实现两个料卷自动接带;对于后续极片的纠偏,也会增加难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放卷装置,能够使用直径较小的第一过辊,料带在第一过辊轴线方向的偏移误差更小,且极耳导向纠偏稳定,不易发生极耳翻折,方便两个料卷自动接带。
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放卷装置的放卷检测装置;
还提出一种使用上述放卷装置的角度调节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卷装置,包括:
基板;
放卷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放卷料卷为料带;
第一过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承接所述放卷组件的料带;
料卷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放卷组件上料卷的径向大小;
第一极耳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外侧,能够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的承接料带处及料带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调节组件,与所述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绕所述第一过辊组件的轴线转动至与料带倾斜角度一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卷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基板上确定坐标系,料卷直接放置在放卷组件上,料卷中心位置固定,可通过坐标系确定具体位置,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料卷的直径或半径,第一过辊组件的中心位置固定,可通过坐标系确定具体位置,第一过辊组件的半径固定,可实时计算出料带相对坐标系的倾斜角度β,进而通过调节组件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的倾斜角度β,且β=α,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能够对料带上的极耳进行导向,以实现极耳的纠偏,极耳纠偏更加精准;
2.无需通过增大第一过辊组件的直径进行纠偏,可使用较小直径的第一过辊组件,较小直径的第一过辊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沿其轴线方向的抖动偏移误差更小,使得料带在第一过辊组件上运动时,其轴线方向的偏移误差更小;
3.实时检测放卷组件上料卷的径向大小,在前一料卷放卷完毕后,将与下一料卷接带,以继续放卷使用,在下一料卷接带完成后,调节组件将根据料卷检测件检测到的下一料卷直径或半径对第一极耳导向件与料带之间的角度α进行调整,实现自动化调整,且无需人工进行手动复位调节,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工作效率以及极耳纠偏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过辊组件包括第一过辊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过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与所述第一过辊同转轴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外侧,与所述第一过辊的承接料带处及料带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转动轴,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件传动相连,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套设所述第一过辊,且与所述第一过辊之间光滑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卷检测件用于进行料卷直径或者料卷半径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过辊之间设有轴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检测件,所述复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远离所述第一过辊轴线的一面上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沿所述第一过辊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上设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沿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伸出至所述检测通道处,所述感应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的对应处设有转折部,所述转折部朝向所述检测通道伸出设置,以供所述检测通道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包括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间隔相切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片沿料带传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反翘部,所述反翘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过辊组件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沿所述第一过辊的轴线方向伸出所述第一过辊的两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放卷检测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放卷装置,其具体包括:
多个过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承接料带,沿所述料带方向多个所述过辊组件依次计数为第N过辊组件,其中,N=1时,所述过辊组件为所述第一过辊组件;
多个极耳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每一所述极耳导向件与每一所述过辊组件一一对应,其中,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对应的极耳导向件为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
上料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与所述放卷组件之间,用于检测料卷及所述第一过辊组件进料;
纠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与第二过辊组件之间,用于检测料带位置及料带上极耳位置;
静电消除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二过辊组件后方,用于料带表面除静电;
除尘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静电消除组件沿料带方向的后方,用于料带表面除尘;
残余静电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除尘检测组件沿料带方向的后方,用于检测料带静电电压。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放卷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在料带输送过程中,对料带进行检测,方便料带进行后续卷绕工步,以制得质量更好的卷芯。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角度调节方法,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放卷装置,其具体包括:
设置坐标系,确定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径向大小、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圆心坐标、放卷组件上的料卷圆心坐标,并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料卷径向大小;
以上数值代入方程计算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与料卷之间的切线方程,计算出其斜率,根据反三角函数,计算出斜率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为α,调节组件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β,使得β=α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料卷放卷时其径向大小的变化,实时计算料卷的斜率变化值,进而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与料带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能够与料带之间角度为α,便于第一极耳导向件对料带上的极耳进行动态纠偏,自动与料卷的料带相对应,纠偏更加精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放卷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放卷装置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转动角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放卷装置调节放卷组件升降高度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
基板100;
放卷组件200;料带210;
第一过辊组件300;第一过辊310;底座320;
第一极耳导向件400;感应件410;导向片420;反翘部430;
调节组件500;驱动件510;转动轴520;
复位检测件600;
静电消除组件700;
除尘检测组件800;
静电检测组件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卷装置,包括:
基板100;
放卷组件200,设置于基板100上,用于放卷料卷为料带210;
第一过辊组件300,设置于基板100上,用于承接放卷组件200的料带210;
料卷检测件,设置于基板100上,用于检测放卷组件200上料卷的径向大小;
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设置于第一过辊组件300上,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外侧,能够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的承接料带210处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调节组件500,与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传动相连,用于驱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绕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轴线转动至与料带210倾斜角度一致。
其中,“一致”也包括基本一致。
其中,第一过辊组件300是指:在料卷放卷后,料带210经过的第一个过辊组件;而第一极耳导向件400是指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相对应的极耳导向件。
其中,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能够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的承接料带210处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是指:料带210具有运输方向,与第一过辊组件300接触时,料带210具有进辊位置和出辊位置,料带210的进辊位置即为第一过辊组件300的承接料带210处,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设置在料带210的进辊位置,在料带21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相接触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能够同时与料带210上的极耳相接触,以对料带210上的极耳进行导向,避免极耳撕裂或翻折。极耳往往伸出料带210的侧边设置,在料带210经过第一过辊组件300时,因为料带21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的相对位置不同,料带210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料带210完全位于第一过辊310上,但极耳伸出第一过辊组件300设置,此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也需要与极耳伸出第一过辊组件300的部分相对应;2.料带210完全位于第一过辊310上,极耳也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上,且靠近第一过辊组件300的端部设置,此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3.料带210完全位于第一过辊310上,极耳也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上,且极耳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中部,此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中部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整体长度可以沿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轴线方向包覆整个第一过辊组件300,且沿轴线方向伸出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两端设置,便于自适应料带210和第一过辊组件300在不同相对位置下的极耳位置。
其中,第一过辊组件300在绷紧料带210时,会有部分辊面与料带210相接触,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可覆盖辊面与料带210接触位置,以在料带21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接触过程中,极耳完全被第一极耳导向件400所导向运动,有效避免极耳翻折。当然,在第一过辊组件300仅在料带210的进辊位置与极耳相接触,而并未覆盖辊面与料带210的整体接触位置时,也能够在极耳进入第一过辊组件300时,对极耳起到的导向作用。
其中,料卷的径向大小是指:料卷的直径或半径。
具体地,现有基板100一般垂直地面放置,放卷组件200的轴线垂直设置在基板100上,与地面平行,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轴线平行放卷组件200设置,也与地面平行,以承接放卷组件200放卷后的料带210。在放卷组件200放卷后,料带210将通过第一过辊组件300,在第一过辊组件300及后续过辊组件的绷紧下,料带210被张力绷紧,从而可以沿指定的路径进行运输,方便后续进行卷绕。
值得理解的是,在基板100上确定坐标系,料卷直接放置在放卷组件200上,料卷中心位置固定,可通过坐标系确定具体位置,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料卷的直径或半径,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中心位置固定,可通过坐标系确定具体位置,第一过辊组件300的半径固定,可实时计算出料带210相对坐标系的倾斜角度α,进而通过调节组件500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倾斜角度β,且β=α,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能够对料带210上的极耳进行导向,以实现极耳的纠偏,极耳纠偏更加精准。
其中,在β=α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料带210相平行,料带210上的极耳可以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相接触后,以料带210一同转向。
其中,料卷检测件为测距传感器,其具体可以是激光传感器,或是超声波传感器。
具体地,在放卷组件200、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位置固定时,随着放卷组件200的放卷,卷料的径向大小将会逐渐减小,料带210的斜率也会随着卷料径向大小的减小而变化,通过放卷组件200的中心位置、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中心位置及第一过辊310的直径或半径、卷料的实时直径或半径,可以计算得出不同径向大小的卷料对应的料带210斜率,通过料带210的斜率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相对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位置,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能够在料带210的进辊位置,与料带210相平行,进而使得极耳在进辊位置直接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接触,极耳将与料带210一同转向,极耳不易相对料带210发生翻折。
值得理解的是,在第一过辊组件300的直径过大时,其所占空间大,且自重较大,在其转动过程中,更易沿其轴线方向发生窜动,使得料带210在第一过辊组件300上运动时,也发生沿第一过辊310轴向方向的偏移,影响料带210的后续卷绕。而本方案中无需通过增大第一过辊组件300的直径进行纠偏,可使用较小直径的第一过辊组件300,较小直径的第一过辊组件300在转动过程中沿其轴线方向的抖动偏移误差更小,使得料带210在第一过辊组件300上运动时,其轴线方向的偏移误差更小。
值得理解的是,在上一料卷放卷完毕后,通常会使用胶带将上一料卷的末端与下一料卷的始端相粘贴,以对下一料卷进行放卷,这一粘贴过程中,通常被称为接带。而料卷更换时,其径向大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本方案中可以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放卷组件200上料卷的径向大小,在下一料卷接带完成后,调节组件500将根据料卷检测件检测到的下一料卷径向大小对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料带210之间的角度α进行调整,实现自动化调整,且无需人工进行手动复位调节,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工作效率以及极耳纠偏的精度。
其中,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绕同一轴线转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料带210的厚度确定,以供料带210通过并能够导向料带210上的极耳,同时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在料带210转动变形时与极耳相接触,驱使极耳与料带210一同转动变形。
此外,参照图1与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调节组件500与放卷组件200传动相连,用于调节放卷组件200上料卷的高度。
值得理解的是,在第一过辊组件300的位置及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位置固定时,可以通过升降调节放卷组件200的高度,使得放卷组件200的中心位置移动,从而维持料带210的斜率固定,料带210能够以同一角度与第一过辊组件300及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相接触,使得极耳将与料带210一同转向,极耳不易相对料带210发生翻折。
具体地,放卷组件200每一次放卷过程中,将料卷的半径将减小一个料带210的厚度,根据两个料带210的厚度均分至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转动角度中,可以得到放卷组件200转动一基础角度需要改变的放卷组件200的高度值,进而实现放卷组件200的高度控制。也可以通过料卷检测件直接测量料卷的径向大小,测量出其直径或半径,控制放卷组件200改变与直径变化值或半径变化值相同的高度值,使得料带210的斜率保持不变,实现极耳不易相对料带210发生翻折。
参照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过辊组件300包括第一过辊310和底座320,底座320固定设置于基板100上,第一过辊310设置于底座320上,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第一过辊310同转轴设置,位于第一过辊310外侧,与第一过辊310的承接料带210处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其中,同转轴设置是指:第一过辊310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转动轴线相同,能够绕同一根转动轴线转动。
值得理解的是,在料带210自进辊位置进入第一过辊310,并通过第一过辊310时,料带210将与第一过辊310外的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相抵接,并对极耳进行导向,使得极耳与料带210一同绕第一过辊310进行转动。
参照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调节组件500包括驱动件510和转动轴520,驱动件510固定设置于底座320上,与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转动轴520与驱动件510传动相连,在驱动件510的带动下绕其轴线旋转,转动轴520转动设置于底座320上,转动轴520上同轴套设第一过辊310,与第一过辊310之间光滑转动相连,转动轴520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传动相连,以驱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转动。
其中,光滑转动是指:第一过辊310转动时,与转动轴5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较低。在第一过辊310承受料带210的张力时,第一过辊310与转动轴520之间的摩擦力低,第一过辊310能够相对转动轴520转动,方便料带210通过。
值得理解的是,驱动件510与料卷检测件之间通过PLC传感器电性相连,在料卷检测件检测到料卷的实时径向大小后,通过PLC传感器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极耳导向件400需要转动的角度,并发送至驱动件510中,通过驱动件510驱动转动轴520旋转此需要转动的角度,转动轴520带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转动此角度,实现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调整,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与料带210之间的角度能够一直维持在α值,从而实现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对料带210上极耳的导向。
具体地,驱动件510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20上,其输出轴与转动轴520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相连,在底座320上设有两伸出的固定壁,转动轴520外周壁通过轴承安装至两固定臂上,并能够相对两固定臂转动,第一过辊310套设在两固定臂之间的转动轴520上,第一过辊310与转动轴520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光滑转动相连,且第一过辊310与转动轴520之间同轴设置。第一极耳导向组件通过两连接臂与转动轴520固定相连。
参照图2与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检测件600,复位检测件600设置于底座320上,其远离第一过辊310轴线的一面上设有检测通道,检测通道沿第一过辊310的圆周方向设置,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上设有感应件410,感应件410沿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伸出至检测通道处,感应件410与检测通道的对应处设有转折部,转折部朝向检测通道伸出设置,以供检测通道检测。
值得理解的是,通过复位检测件600可以对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转动的角度进行确认,以避免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在多次转动的过程中出现误差,提高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转动的精度。在复位检测件600存在多个时,多个复位检测件600沿第一过辊310的圆周方向设置,每一复位检测件600均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一转动位置相对应,在第一极耳导向件400转动经过对应的复位检测件600时,可以对第一极耳检测件的转动角度进行确定进而提高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转动精度。
具体地,以料卷安装至放卷组件200上,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对应的底座320上设置一复位检测件600,在料卷放卷的过程中,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离开初始位置,并相对底座320进行转动,在料卷放卷完成进行更换接带后,料卷的直径恢复初始直径,第一极耳导向件400也需要转动至初始位置,通过复位检测件600对第一极耳导向件400的复位位置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检测件600可以为光电感应器。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包括导向片420,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组件300间隔相切设置。
值得理解的是,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310间隔相切设置,使得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310之间的距离能够供料带210通过,且在料带210贴合至第一过辊310上时,导向片420对极耳起到稳定的导向作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导向片420沿料带210传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反翘部430,反翘部430沿远离所述第一过辊组件300方向设置。
值得理解的是,反翘部430放大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310之间的距离,便于极耳逐渐进入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310之间,也便于极耳逐渐远离导向片420与第一过辊310之间,有效避免极耳与导向片420相干涉而影响料带210的输送,并能够防止导向片420刮伤料带210,以保护料带21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放卷检测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卷装置,其具体包括:
多个过辊组件,设置于基板100上,用于承接料带210,且沿料带210方向多个过辊组件依次计数为第N过辊组件,其中,N=1时,过辊组件为第一过辊组件300;
多个极耳导向件,设置于基板100上,每一极耳导向件与每一过辊组件一一对应,其中,与第一过辊组件300对应的极耳导向件为第一极耳导向件400;
上料检测组件,设置于基板100上,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与放卷组件200之间,用于检测料卷及第一过辊组件300进料;
纠偏检测组件,设置于基板100上,位于第一过辊组件300与第二过辊组件之间,用于检测料带210位置及料带210上极耳位置;
静电消除组件700,设置于基板100上,位于第二过辊组件后方,用于料带210表面除静电;
除尘检测组件800,设置于基板100上,位于静电消除组件700沿料带210方向的后方,用于料带210表面除尘;
静电检测组件900,设置于基板100上,位于除尘检测组件800沿料带210方向的后方,用于检测料带210静电电压。
值得理解的是,通过多个过辊组件形成料带210输送路径,以将料带210绷紧并输送至下一卷绕工步中,进行卷芯的卷绕,而极耳导向件设置在每一过辊组件处,与每一过辊组件的承接料带210处及料带210的极耳位置相对应,以对料带210上的极耳进行导向。在卷料上料至放卷组件2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上料检测组件检测料卷位置及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进料情况,以检测料带210有无褶皱。在上料检测后,料带210经过第一过辊组件300,通过纠偏检测件检测料带210沿过辊组件的轴向方向的位置,并能够对料带210沿过辊组件轴线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料带210在过辊组件上位置对齐,并对料带210上的极耳位置进行检测,检测极耳有无折叠。在检测后,通过静电消除组件700对料带210因为摩擦所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其具体可以通过高压离子风棒进行静电消除。再通过除尘组件对料带210的表面进行除尘,其具体可以为通过狭缝风刀去除料带210表面的粉尘。在通过除尘后,对料带210上的参与静电进行电压检测,并调节高压离子风棒的风速。实现料带210的检测。方便将检验合格的料带210进行后续的卷绕工艺,同时可以记录并挑出不合格的料带210,提高卷芯的良品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角度调节方法,使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卷装置,其具体包括:
设置坐标系,确定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过辊径向大小、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过辊圆心坐标、放卷组件200上的料卷圆心坐标,并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料卷径向大小;
以上数值代入方程计算第一过辊组件300的过辊与料卷之间的切线方程,计算出其斜率,根据反三角函数,计算出斜率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为α,调节组件500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β,使得β=α。
其中,β与α在实际生产中均存在一定误差,故,β=α并不是指β与α完全相等,而是指β与α的值近似,可以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波动。
值得理解的是,根据料卷放卷时其径向大小的变化,实时计算料卷的斜率变化值,进而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β,使得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倾斜角度与料带210的倾斜角度相等,便于第一极耳导向件400对料带210上的极耳进行动态纠偏,自动与料卷的料带210相对应,纠偏更加精准。
具体地,在第一过辊310的半径、第一过辊310圆心坐标、放卷组件200上的料卷圆心坐标固定不变时,仅有料卷直径随着放卷组件200的放卷而逐渐变小。
假设,料卷的圆心坐标为(X01,Y01)料卷半径为R01;第一过辊310轴心坐标为(X02,Y02),过辊半径为R02,则料卷圆上一点的坐标为(X1,Y1)及过辊圆上一点的坐标为(X2,Y2)的圆方程分别为:
(X1-X01)^2+(Y1-Y01)^2=R01^2
(X2-X02)^2+(Y2-Y02)^2=R02^2
设两圆的公切线方程为Y=kX+b,则有:
Figure BDA0004030433220000111
解得:A1b=C1k或A2b=C2k,其中,A1和C1、A2和C2为解出的常数,因为可能存在多条公切线,所以存在多个解。
将A1b=C1k或A2b=C2k代入俩圆方程可以求得公切线方程k、b的解集。
根据实际过辊布局,取对应的内公切线或外公切线的斜率k。通过反三角函数,即可求得切线的倾角,即可得出第一极耳导向件400需要调整的角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放卷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放卷料卷为料带;
第一过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承接所述放卷组件的料带;
料卷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放卷组件上料卷的径向大小;
第一极耳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外侧,能够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的承接料带处及料带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调节组件,与所述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传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绕所述第一过辊组件的轴线转动至与料带倾斜角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包括第一过辊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过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与所述第一过辊同转轴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外侧,与所述第一过辊的承接料带处及料带的极耳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转动轴,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料卷检测件电性相连,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件传动相连,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转动轴上同轴套设所述第一过辊,且与所述第一过辊之间光滑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检测件,用于进行料卷直径或者料卷半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检测件,所述复位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其远离所述第一过辊轴线的一面上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沿所述第一过辊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上设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沿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的轴线方向设置,且伸出至所述检测通道处,所述感应件与所述检测通道的对应处设有转折部,所述转折部朝向所述检测通道伸出设置,以供所述检测通道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包括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间隔相切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片沿料带传动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反翘部,所述反翘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过辊组件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导向件沿所述第一过辊的轴线方向伸出所述第一过辊的两端设置。
9.一种放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放卷装置,还包括:
多个过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承接料带,沿所述料带方向多个所述过辊组件依次计数为第N过辊组件,其中,N=1时,所述过辊组件为所述第一过辊组件;
多个极耳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每一所述极耳导向件与每一所述过辊组件一一对应;
上料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与所述放卷组件之间,用于检测料卷及所述第一过辊组件进料;
纠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组件与第二过辊组件之间,用于检测料带位置及料带上极耳位置;
静电消除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二过辊组件后方,用于料带表面除静电;
除尘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静电消除组件沿料带方向的后方,用于料带表面除尘;
残余静电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除尘检测组件沿料带方向的后方,用于检测料带静电电压。
10.一种角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放卷装置,其具体包括:
设置坐标系,确定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径向大小、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圆心坐标、放卷组件上的料卷圆心坐标,并通过料卷检测件实时检测料卷径向大小;
以上数值代入方程计算第一过辊组件的过辊与料卷之间的切线方程,计算出其斜率,根据反三角函数,计算出斜率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为α,调节组件调节第一极耳导向件在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度β,使得β=α。
CN202211726952.2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5939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6952.2A CN11593948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6952.2A CN11593948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9485A true CN115939485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55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6952.2A Pending CN115939485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94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3222A (zh) * 2023-04-28 2023-07-28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烘箱装调方法、装调设备、涂布烘箱及涂布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93222A (zh) * 2023-04-28 2023-07-28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烘箱装调方法、装调设备、涂布烘箱及涂布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3424B1 (ko) 이차전지 권취기용 사행보정장치
CN115939485A (zh) 一种放卷装置及放卷检测装置及角度调节方法
CN108946282B (zh) 用于纠偏装置的精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697476A (zh) 卷材开卷输送设备
CN109659629B (zh) 卷绕装置
CN112875379B (zh) 一种用于切叠一体机的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CN211017240U (zh) 极耳自适应抚平机构、极片放卷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CN210339800U (zh) 一种高速盘纸复卷机
CN115818304A (zh) 收放卷系统、控制方法及电池极片的制备装置
CN113148736A (zh) 叠片机张力控制方法、张力控制装置及叠片机
CN109768336B (zh) 一种极片走带布局方法及其结构
CN217426844U (zh) 纠偏装置
CN215287248U (zh) 料带收放卷装置
CN211895302U (zh) 恒张力收卷装置和卷材加工设备
CN207353393U (zh) 入料纠偏装置及电芯卷制设备
CN217507440U (zh) 一种隔膜卷绕对齐度和打皱检测装置
CN214989101U (zh) 纠偏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4733284U (zh) 分切装置
CN111634737A (zh) 一种双向纠偏装置
CN220729082U (zh) 一种测量装置
JP5618075B2 (ja) スリット帯板の蛇行防止装置
CN220316738U (zh) 胶带传送组件
CN216235131U (zh) 一种自动测长裁断一体机
CN219368597U (zh) 厚度测量装置
JP2003341893A (ja) 帯状体巻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