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6547A -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6547A
CN115936547A CN202111164886.XA CN202111164886A CN115936547A CN 115936547 A CN115936547 A CN 115936547A CN 202111164886 A CN202111164886 A CN 202111164886A CN 115936547 A CN115936547 A CN 115936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goods
cargo
target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48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晨
谢成臣
徐海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F Taise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F Taise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F Taise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F Taise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48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6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6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6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物流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如此,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越来越多。而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目前,为了便于快递包裹的运输,大多物流公司在多个地方均设置有中转场,从寄出地发出的小件包裹在中转场被分解、重新建包,并在重新建包后发往目的地。而现在,在中转场的建包大多都是员工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的,整个过程人员分散,无法专注于打包操作,人力投入高、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建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所述队列信息;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控制对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所述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队列信息,得到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控制将所述目标货物堆出至所述传输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得到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
获取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
根据所述传输时长以及所述推出时长,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长以及所述推出时长,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推出时长分别与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所述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
若未存在,则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所述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
若未存在,则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若满足,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的步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得到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以及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获取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按照所述排序顺序依次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建包装置,包括:
队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货物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所述队列信息;
物流信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货物打包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所述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电子设备执行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如此,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装置的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0-货物建包装置;11-队列信息获取模块;12-货物控制模块;13-物流信息建立模块;14-货物打包模块;20-存储器;30-处理器;40-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背景技术所述,目前,为了便于快递包裹的运输,大多物流公司在多个地方均设置有中转场,从寄出地发出的小件包裹在中转场被分解、重新建包,并在重新建包后发往目的地。而现在,在中转场的建包,大多都是员工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的。由于落格的货物不能确定会落在哪些落格口,因此,在开班之后员工需要处于来回走动巡逻的状态,需要时刻观察落格口是否满格,进而在生产过程中员工无法专注于打包操作,导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
基于上述研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如此,通过维护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实现了货物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用于维护图1中的运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维护的运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实现货物堆的集中打包。
如图1所示,传输线的旁边设置有多个落格口,待建包的货物通过分拣机进行分拣后掉落到落格口中,在落格口中的货物达到一定量后,落格口中的货物堆则会被推出到传输线上,由传输线运送到指定的位置后进行打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落格口具有唯一的标识信息,每个落格口的标识信息与该落格口内的货物的目的地关联,每个落格口中的货物的为同一目的地。每个货物通过分拣机进行分拣后,根据该货物的目的地信息即可将该货物送入到到对应的落格口中。
为了实时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位置信息、队列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上设置有多个光电位置检测设备,多个光电位置检测设备间隔设置于传输线上,用于实时检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位置信息,实时定位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
多个光电位置检测设备与电子设备连接,多个光电位置检测设备将检测到的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位置信息、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等信息发送到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各光电位置检测设备发送的信息,控制是否将落格口中的货物堆推送至传输线,并在推送至传输线后,更新传输线上货物堆的队列信息。电子设备通过更新维护传输线上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在将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运送到指定位置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如此,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货物建包装置10、存储器20、处理器30及通信单元40,存储器20存储有处理器3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100运行时,处理器30及存储器20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30执行机器可读指令,并执行货物建包方法。
存储器20、处理器30以及通信单元4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货物建包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2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30用于执行存储器2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货物建包装置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用以执行本实施例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例如,单核处理器(S)或多核处理器(S))。仅作为举例,处理器3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pplication Specific Instruction-setProcessor,ASIP)、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物理处理单元(Physics Processing Unit,P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微控制器单元、简化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或微处理器等,或其任意组合。
为了便于说明,在电子设备100中仅描述了一个处理器。然而,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因此本实施例中描述的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步骤也可以由多个处理器联合执行或单独执行。例如,若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步骤A和步骤B,则应该理解,步骤A和步骤B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处理器共同执行或者在一个处理器中单独执行。例如,处理器执行步骤A,第二处理器执行步骤B,或者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共同执行步骤A和B。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0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30用于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本实施例任一实施方式所揭示的流程定义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中,或者由处理器30实现。
通信单元40用于通过网络建立电子设备100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是他们的结合。仅作为示例,网络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远程通信网络、内联网、因特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但不限于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上,本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者多台物理服务器组成的服务集群。本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地,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具有比图2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基于图1和图2的实现架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建包方法,由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执行,下面基于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图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的步骤进行详细阐述。请结合参阅图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其中,传输线的旁边设置有多个落格口,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由落格口中的货物掉落在传输线上形成,而落格口中的货物则是由分拣机对待建包的货物进行分拣后掉落到落格口中形成。由于传输线的旁边设置有多个落格口,多个落格口中的货物推出到传输线上时,即会在传输线上形成货物堆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上设置有多个光电位置检测设备,通过各光电位置检测设备检测传输线上各个货物堆的位置,以及定位传输线上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电子设备与传输线上的光电位置检测设备连接,通过光电位置检测设备可实时获取得到传输线上各个货物堆的位置以及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根据各个货物堆的位置以及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可以理解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包括传输线上各个货物堆的位置信息、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各个货物堆之间的排列顺序等信息。
步骤S102: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
其中,目标货物堆为落格口掉落的货物,即落格口中待推出到传输线的货物。
在货物堆运输的过程中,落格口持续向传输线上推送货物。而当落格口向传输线上推送货物时,由于传输线上的货物堆是依次排列的,若落格口随意向传输线上推送货物,则有可能导致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发生堆叠,引起货物堆的混淆,从而导致货物的错分错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传输线上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如此,以避免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发生堆叠,造成货物堆的混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集成有推出设备,当需要将货物堆从落格口推出至传输线时,电子设备则可以控制推出设备将货物堆从落格口推出至传输线。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与推出设备连接,当需要将货物堆从落格口推出至传输线时,电子设备则可以向推出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推出设备将货物堆从落格口推出至传输线。可选的,推出设备可以是由接收命令的控制装置、把落格口中的货物堆推出的推出装置等组成。
而在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后,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即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将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后,需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例如,传输线上的货物堆有货物堆A、货物堆B以及货物堆C,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在将目标货物堆D推出至传输线后,假设目标货物堆D被推送至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则队列信息则会被更新为货物堆A-货物堆D-货物堆B-货物堆C。
在本实施例中,只要落格口中的货物被推出至传输线上,导致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发生变化时,即可会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进行更新。
步骤S103: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其中,在对队列信息进行更新后,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顺序即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每个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正确性,避免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建立出错,在本实施例中,在对队列信息进行更新后,需要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即基于更新后的队列信息中货物堆的顺序信息,依次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如此,以保证每个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正确性。
例如,传输线上的货物堆有货物堆A、货物堆B以及货物堆C,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在将目标货物堆D推出至传输线后,队列信息更新为货物堆A-货物堆D-货物堆B-货物堆C,则在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时,则先建立货物堆A的物流信息,然后建立货物堆D的物流信息,之后再建立货物堆B的物流信息,最后再建立货物堆C的物流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更新维护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并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保证了每个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正确性。
步骤S104:控制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其中,在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后,当传输线将货物堆运输到打包位置进行打包后,针对每个货物堆,即可将该货物堆对应的物流信息写入到该货物堆对应的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完成建包操作。例如,对货物堆A进行打包后,得到货物堆a,对货物堆B进行打包后,得到货物堆b,对货物堆C进行打包后,得到货物堆c,然后将货物堆A的物流信息写入到货物堆a的标签中,完成货物堆A的建包操作,将货物堆B的物流信息写入到货物堆b的标签中,完成货物堆b的建包操作,将货物堆C的物流信息写入到货物堆c的标签中,完成货物堆c的建包操作。
可选的,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可以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标签,也可以是条码标签(如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还可以是RFID与条码的组合标签。鉴于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特殊产品,例如编织袋、冷冻生鲜等由于其本身特性原因,会导致条码容易被遮挡以及污损,在条码被遮挡以及污损后,则会无法读取条码信息。为了保证能获取得到标签中的标签,保证标签能被识别到,本实施例中的标签可以是RFID标签,也可以是RFID与条码的组合标签。
为了实现货物堆的建包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集成打包设备以及读写设备。打包设备可以是由把到达货物取出的搬送装置以及打包货物的打包装置等组成,读写设备可以是RFID读写设备。当运输线的货物堆到达打包位置后,可以先控制打包设备的搬送装置将货物堆从运输线上搬出,再由打包设备的打包装置实现打包,然后控制读写设备向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写入物流信息,以此完成货物堆的建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与打包设备和读写设备独立设置,其中,电子设备分别与打包设备以及读写设备通信连接。打包设备可以是由接收命令的控制装置、把到达货物取出的搬送装置以及打包货物的打包装置等组成。当运输线的货物堆到达打包位置后,电子设备可以先向打包设备的控制装置发送命令,以指示打包设备进行货物的打包操作,打包设备在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命令后,控制搬送装置将货物堆从运输线上搬出,再由控制打包装置实现打包。在打包设备完成货物堆的打包后,电子设备则可以控制读写设备向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写入物流信息,以此完成货物堆的建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与打印设备连接,在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后,还可以将建立的物流信息发送到打印设备,由打印设备打印出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然后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打印出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设置于打包后的货物堆上,即可完成建包。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当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运输到打包位置后,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即可完成货物堆的建包。如此,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频繁从落格口中推出货物堆,造成货物堆的混淆以及成本的增加,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之前,货物建包方法还包括:
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若满足,执行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的步骤。
其中,在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之前,可先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若满足,则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若未满足,则无需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落格口的容量进行设置,例如,预设阈值可以是落格口的最大容量、1/2容量等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每个落格口中设置容量检测传感器,通过容量检测传感器检测落格口中的货物量,即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还可以是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处落格口中的货物量是否满格,若满格,即表征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满足预设阈值,然后将落格口中的货物,即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在传输线上形成货物堆。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通过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在满足的情况下,才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如此,可有效避免货物堆的频繁推出,造成货物堆的混淆以及成本的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上的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时,则需要保证将目标货物堆放置在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中,如此,可避免货物堆之间发生堆叠,进而避免货物堆之间发生混淆,导致货物的错分错发。
为了避免货物堆之间发生堆叠,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
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根据目标位置,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
其中,队列信息中包括传输线上各个货物堆的位置、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的间距,因此,在得到队列信息后,即可根据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然后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在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后,即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并放置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即表征可在传输线上放置目标货物堆的位置,而当目标货物堆放置于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时,可保证目标货物堆与前后相邻的货物堆不会发生堆叠,进而可以避免货物堆之间发生混淆,导致货物的错分错发。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时,即可计算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是否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针对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若该间距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判定目标位置可以设置于该间距中,若该间距无法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判定目标位置不可以设置于该间距中。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其中货物堆A与货物堆B的间距为X1,货物堆B与货物堆C的间距为X2。针对间距X1和间距X2,若间距X1足够大,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而间距X2不足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可将目标位置设置于间距X1中,即将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A与货物堆B之间。若间距X2足够大,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而间距X1不足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可将目标位置设置于间距X2中,即将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B与货物堆C之间。若间距X1和间距X2均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可将目标位置任意设置在其中一个间距中,即目标位置可以设置于货物堆A与货物堆B之间,也可以设置于货物堆B与货物堆C之间。若间距X1和间距X2均不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则可将目标位置设置在货物堆C之后。可以理解地,若目标货物堆设置在货物堆C之后,目标货物堆与货物堆C也可形成新的间距。
为了提高目标位置计算的准确性,避免货物堆之间发生堆叠,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
获取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
根据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对传输线的传输速度进行设定,在设定好传输速度后,传输线即可按照设定的传输速度匀速运动。
在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后,即可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针对每两个相邻货物堆,将两个相邻货物堆的间距除以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即可得到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对每个落格口的推出时长进行设定,在设定落格口的推出时长,落格口则可以设定的推出时长推出货物。
在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后,即可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计算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时,可以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得到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经过目标货物堆所在落格口的传输时间段,然后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间,之后将推出时间与各个传输时间段进行比较,得到推出时间所处的目标传输时间段,然后根据目标传输时间段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位置,即目标位置可设置于目标传输时间段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之间。
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计算得到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为1分钟,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为2分钟,假设当前时间为9点,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为30秒,可以得到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间段为9点至9点01分,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间段为9点01分至9点03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间为9点零30秒,可以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间位于9点至9点01分这个传输时间段,则可以将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即将目标货物堆推出并放置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又例如,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为1分30秒,可以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间为9点01分30秒,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间位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间段,则可以将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之间,即将目标货物堆推出并放置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之间。
为了进一步保证货物堆与货物堆之间不会发生堆叠,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传输时间段,根据目标传输时间段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位置后,还需要判断目标传输时间段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间距是否满足目标货物堆的放置需求,若不满足,则顺次判断下一个间距是否满足目标货物堆的放置需求,若满足,则将目标位置设置于下一个间距,若不满足,则继续顺次判断接下来的间距是否满足目标货物堆的放置需求,直至找到满足目标货物堆的放置需求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货物堆的放置需求,可以根据目标货物堆体积、大小等数据设定,也可以根据经验设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地限定。
为了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目标货物堆的目标位置,避免货物堆发生堆叠,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推出时长分别与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
若未存在,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则根据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其中,在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以及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后,即可将推出时长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
当未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则表示传输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均无法放置目标货物堆,将目标货物堆放置于任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时,均有可能造成货物堆的堆叠,导致货物发生混淆,因此,当判定未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即将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设置于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之后。
当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则表示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上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因此,可根据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即可将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设置于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之间。
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计算得到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为1分钟,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为2分钟,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为1分30秒,则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大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而小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进而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放置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之间。又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计算得到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为1分钟,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为30秒,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为1分30秒,则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大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且大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进而可将目标货物堆设置于货物堆C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存在多个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时,则以各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中,最近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计算得到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为1分钟,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为2分钟,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为30秒,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小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传输时长,同时也小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传输时长,则目标货物堆可以放置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也可以放置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之间,其中,若货物堆A和货物堆B离目标货物堆所在落格口最近,则将目标货物堆的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上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通过计算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有效避免了传输线上货物堆之间发生堆叠,避免了货物的错分错发。
为了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目标货物堆的目标位置,避免货物堆发生堆叠,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还可以包括:
获取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
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
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其中,每个落格口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均已预先设定好,每个落格口按照设定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将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直接根据目标货物堆所在落格口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获取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即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等于目标货物堆所在落格口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
在获取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后,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等于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乘以推出时长。
在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后,即可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后,可以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进行比较,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基于此,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可以包括:
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
若未存在,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根据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其中,在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间距以及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后,即可将推出距离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间距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
当未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时,则表示传输线上的任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均无法放置目标货物堆,将目标货物堆放置于任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时,均有可能造成货物堆的堆叠以及混淆,因此,当判定未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时,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即将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设置于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之后。
当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时,则表示目标间距可以放置目标货物堆,因此,可根据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即可将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设置于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之间。
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间距为a,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间距为b,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为c,a小于c,b大于c,则可将目标货物堆设置于货物堆B和货物堆C之间。又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间距为a,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间距为b,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为c,a小于c,b小于c,则可将目标货物堆设置于货物堆C之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存在多个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时,则以各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中,最近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例如,传输线上的队列信息为货物堆A-货物堆B-货物堆C,货物堆A和货物堆B的间距为a,货物堆B和货物堆C的间距为b,假设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为c,a大于c,b大于c,其中,若货物堆A和货物堆B离目标货物堆所在落格口最近,则将目标货物堆的目标位置设置于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上货物堆A和货物堆B之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通过计算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间距进行比较,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有效避免了传输线上货物堆之间发生堆叠,避免了货物的错分错发。
在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后,即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并放置在传输线上的目标位置处,然后更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在更新后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后,即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然后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完成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建包操作。
为了保证传输线上每个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建立的正确性,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以及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
根据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根据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按照排序顺序依次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其中,在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时,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即发生了变化,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进行更新,即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进行更新,进而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即可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落格口具有唯一的落格口标识,每个落格口的落格口标识与该落格口内的货物堆的目的地、包号等信息关联,每个落格口中的货物堆为同一目的地。
为了便于货物堆的管控,可选的,在将货物堆从落格口中推出至传输线时,每个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排列顺序也会与该货物堆所在落格口的落格标识建立关联关系,进而在对队列信息进行更新时,在更新货物堆的排列顺序的同时,也会对每个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排列顺序与该货物堆所在落格口的落格标识的关联关系进行更新。如此在对队列信息进行更新后,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在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的同时,基于传输线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也会得到传输线上每个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落格口的落格口标识可以是该落格口的落格口号或者其他具有唯一性的标识。
由于每个落格口的落格口标识与该落格口内的货物堆的目的地、包号等信息关联,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后,根据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即可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在获取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后,即可根据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建立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即在本实施例中,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包括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为了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时,需要按照排序顺序依次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例如,传输线上的货物堆有货物堆A、货物堆B以及货物C,在将目标货物堆D推出至传输线后,队列信息更新为货物堆A-货物堆D-货物堆B-货物堆C,则按照排序顺序依次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时,先根据货物堆A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建立货物堆A的物流信息,然后根据货物堆D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建立货物堆D的物流信息,之后再根据货物堆B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建立货物堆B的物流信息,最后再根据货物堆C的目的地以及包号,建立货物堆C的物流信息。
在建立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后,通过传输线将货物堆运输到打包位置后,对货物堆进行打包之后,即可将建立的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之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完成对货物堆的建包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与上位机系统通信连接,在更新队列信息后,电子设备还可将更新后的队列信息传输至上位系统中,由上位机系统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然后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
上位机系统中存储有落格口的落格口标识与目的地和包号的关联关系,上位机系统在接收到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后,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同时基于传输线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得到传输线上每个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然后基于落格口标识与目的地和包号的关联关系,得到每个货物堆的目的地和包号,之后再按照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列顺序,建立传输线上每个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并在对传输线的货物堆进行打包之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之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更新维护队列信息后,还可按照更新后的队列信息中货物堆的顺序,依次向上位机系统发送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上位机系统则根据存储的落格口标识与目的地和包号的关联关系,得到货物堆的目的地和包号,然后再基于货物堆的目的地和包号建立物流信息,并在对货物堆进行打包之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之后的货物堆的标签中。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后,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即可完成货物堆的建包。如此,只需要将货物堆运输到打包位置,即可实现货物堆的集中建包,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以一具体数据进行说明,设定传输线的传输速度V为1m/s,货物堆在传输线上的均布距离L1为1.5m,前面货物堆的尾部到后面货物堆的头部之间的间距L2为2m,则货物堆与货物堆的中心距L为1.5+2=3.5m,根据中心距计算得到传输线的传输理论效率3600s*V/3.5m=1028包/小时。设定货物的平均落袋T3为2s,转盘单工位转动时间T4为3s,人工打包每个包T5为10s,打包的最高效率P2=3600/(T3+T4)=720包/小时,高峰时段10分钟内,理论可处理P3=720*10/60=120包,折算系数0.85,约为100包/10分钟,平峰时段理论效率P4=3600/T5=360包/小时,折算系数0.85,约为306包/小时。其中,折算系数根据经验设定。
现有的货物建包是由人工完成,平均每10个格口则会安排一个打包人员,目前统计出300个格口30个打包人员每小时约建包900包。而使用本方案中,在300个格口情况下,要建包900包,以平峰时段进行计算,则需要3条运输线,即需要投入3套设备即可完成,每套设备配置不超过5人,相比现有的人工打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货物建包装置10,应用于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装置10包括队列信息获取模块11、货物控制模块12、物流信息建立模块13以及货物打包模块14。
队列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
物流信息建立模块13,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货物打包模块14,用于控制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
根据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
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根据目标位置,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
根据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得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
获取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
根据传输时长以及推出时长,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
将推出时长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
若未存在,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则根据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
获取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
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得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
根据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控制模块12用于:
将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
若未存在,则根据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根据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目标货物堆在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货物建包装置还包括货物检测模块,货物检测模块用于
检测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若满足,执行根据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的步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物流信息建立模块13用于: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得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以及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
根据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根据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按照排序顺序依次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货物建包装置,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如此,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电子设备执行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根据队列信息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队列信息,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在对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如此,无需人员在穿梭在各个落格口旁边,对落格口的货物进行打包,实现了货物堆的集中建包,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所述队列信息;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控制对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所述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队列信息,得到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控制将所述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传输线的传输速度,得到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
获取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时长;
根据所述传输时长以及所述推出时长,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长以及所述推出时长,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推出时长分别与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传输时长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所述推出时长的目标传输时长;
若未存在,则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目标传输时长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速度以及推出时长,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以及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货物堆的推出距离分别与所述传输线上每两个相邻货物堆之间的间距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大于所述推出距离的目标间距;
若未存在,则根据所述传输线上最后一个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若存在,根据所述目标间距对应的两个相邻货物堆的位置,得到所述目标货物堆在所述传输线的目标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货物堆所包括的货物量是否满足预设阈值;
若满足,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得到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排序顺序以及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对应的落格口标识,获取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
根据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目的地以及包号,按照所述排序顺序依次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9.一种货物建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队列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队列信息;
货物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队列信息控制将目标货物堆推出至所述传输线,并根据推出的目标货物堆更新所述队列信息;
物流信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更新后的队列信息,建立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的物流信息;
货物打包模块,用于控制对所述传输线上的货物堆进行打包,将所述物流信息写入到打包后的货物堆的标签。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货物建包方法。
CN202111164886.XA 2021-09-30 2021-09-30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36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886.XA CN115936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886.XA CN115936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6547A true CN115936547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9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4886.XA Pending CN115936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6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8165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哪吒港航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仓库挑货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8165A (zh) * 2023-10-13 2023-11-17 哪吒港航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仓库挑货方法及装置
CN117078165B (zh) * 2023-10-13 2024-01-02 哪吒港航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仓库挑货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0490B (zh) 立体仓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4682A (zh) 基于智能货柜及配送机器人的配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2542299U (zh) 一种通过电子标签识别的自动化高架库系统
CN109414730A (zh) 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分拣方法、系统及机器人、存储装置
RU2007137129A (ru) Способ размещения упаковок товаров без поддонов на стеллажах для товаров и доставки с них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ставками упаковок
CN107380990B (zh) 一种智能仓储分拣站及其分拣方法
CN105800007A (zh) 产品装箱系统及其装箱方法
CN103093331A (zh) 码垛方法及系统
CN115936547A (zh) 货物建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50117A1 (en) Robot cargo sorting system capable of identifying shelf transer, and sorting method thereof
CN114537960A (zh) 一种立体智能仓储系统及方法
CN110472913A (zh) 一种出货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416966A (zh) 一种智能存取货柜
WO2001040082A1 (es) Sistema automatizado para la manipulacion de mercancias paletizadas
CN103824240B (zh) 物联网行李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20511305A (ja) 小包仕分け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物品仕分け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処理
CN103359491B (zh) 一种自动识别货物的高效装车方法及系统
CN111191986A (zh) 一种港口货物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063644B (zh) 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尾箱发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91611B (zh) 智能仓储分发系统、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09709A1 (en) Multi-cycle shipment sor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2508484B (zh) 一种石膏板智能仓储的库存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00085927A (ja) 出荷確認システム
CN209866707U (zh) 一种扫二维码确认收货用操作台
CN215313984U (zh) 大件分离分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