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0691B -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0691B
CN115920691B CN202310089238.5A CN202310089238A CN115920691B CN 115920691 B CN115920691 B CN 115920691B CN 202310089238 A CN202310089238 A CN 202310089238A CN 115920691 B CN115920691 B CN 115920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medicine
sewage
fixedly connected
tr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92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0691A (zh
Inventor
唐镇南
邱明全
唐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wansheng Bio Petroleu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wansheng Bio Petroleu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wansheng Bio Petroleu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wansheng Bio Petroleu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92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0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0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0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0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处理模块、配药模块与控制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在预设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污斗,通过所述锥形导污斗将所述处理罐分隔为分离腔与集污腔,所述处理罐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支撑盖板,所述支撑盖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控制过程简便,造价成本低,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一般都采用注水的开发方式,特别是很多已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的油田,原油含水率高,致使石油污水处理更加困难。石油污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比较复杂,一般含有机物、无机盐、盐类、微生物等,其水温、矿化度、细菌含有量较高,残存有不少的杂质,传统的工艺技术很难达到油田采油污水处理的要求。处理石油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在化学法处理石油污水的过程中,现有设备普遍存在混合效率低,混合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导致化学药剂不能够充分的与污水中污染物有效混合反应,从而导致化学药剂用量非常大,导致药剂费用增高,大大增加了油田的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任务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配药模块与控制器;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在预设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污斗,通过所述锥形导污斗将所述处理罐分隔为分离腔与集污腔,所述处理罐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支撑盖板,所述支撑盖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相铰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支撑盖板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入至所述分离腔内部,且伸入至分离腔内部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机构;所述分离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污口,所述分离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集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二信号发射器,所述固定支柱上套装有信号接收条,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与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能够始终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上;当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的不同高度位置上时,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条能够检测出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且所述信号接收条能够将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反馈至控制器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架,所述角度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铰接架,所述第一铰接架与第二铰接架之间通过万向铰接轴相铰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固定套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若干S形漩涡孔。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配药模块包括若干组储药机构与混药箱,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均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在所述混药箱的顶部,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上均储存有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剂,且每一组储药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储药机构包括储药罐与放药组件,所述储药罐的底部与出药管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混药箱内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放药组件包括两个导向圆筒,两个导向圆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药罐的两侧,且所述导向圆筒的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混药箱的顶部,所述安装片上固定安装有磁力装置,且所述磁力装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圆筒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伸入至所述混药箱内部,位于导向圆筒区域内的连接条上套装有动力弹簧,所述动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坡。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混药箱的底部设置有供药管,所述供药管连通至所述分离腔内,所述供药管上套装有电控开关阀与抽药泵。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污水的成分特征数据,利用有限元离散法对所述成分特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确定出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
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得到待处理污水的初始处理方案;
构建分数评价体系,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导入所述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评分,得到评价分数;若所述评价分数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设定为最终处理方案;若所述评价分数不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对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
将所述最终处理方案输出至控制器,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以将特定类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的时间,以将特定比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的相对高度差,从而能够调节角度倾斜板的倾斜角度,进而使得分离腔内的溶液尽可能多的位置得到搅动,提高了搅拌叶与各区域位置溶液接触的概率,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漩涡流,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污水中污染物与化学药剂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并能够使得化学药剂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更加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只需要控制对应的储药机构的磁力装置通断电以及对应断电时间,便能够使得不同类型与不同体积的化学药剂流入到混药箱内部,从而根据污水处理要求自动的配出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方案,实现了自动配制的功能,更具智能化,并且配药模块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控制过程简便,造价成本低,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处理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离腔与集污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搅拌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伸缩气缸与第二伸缩气缸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信号发射器与第二信号发射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配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储药机构处于堵药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储药机构处于放药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储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磁力装置处于通电状态时导向圆筒内部结构示意;
图14为磁力装置处于断电状态时导向圆筒内部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处理罐;102、锥形导污斗;103、分离腔;104、集污腔;105、支撑盖板;106、支撑架;107、第一伸缩气缸;108、第一伸缩杆;109、第一支撑块;201、角度调节板;202、第二伸缩气缸;203、第二伸缩杆;204、第二支撑块;205、固定支柱;206、第一铰接架;207、第二铰接架;208、万向铰接轴;209、伺服电机;301、旋转轴;302、圆形通孔;303、进污口;304、排水口;305、排污口;306、第一信号发射器;307、第二信号发射器;308、信号接收条;309、固定套;401、旋转盘;402、搅拌叶;403、S形漩涡孔;404、储药机构;405、混药箱;406、储药罐;407、出药管;408、导向圆筒;409、固定环;501、安装片;502、磁力装置;503、滑动件;504、连接条;505、动力弹簧;506、固定杆;507、连接块;508、橡胶塞;509、导向坡;601、供药管;602、电控开关阀;603、抽药泵。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配药模块与控制器。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101,所述处理罐101内在预设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污斗102,通过所述锥形导污斗102将所述处理罐101分隔为分离腔103与集污腔104,所述处理罐101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支撑盖板105,所述支撑盖板105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06,所述支撑架10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107,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07的输出端与第一伸缩杆108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08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10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09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201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架106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202,所述第二伸缩气缸202的输出端与第二伸缩杆203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0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块2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204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2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柱205,所述固定支柱205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201相铰接。
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支柱20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架206,所述角度调节板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铰接架207,所述第一铰接架206与第二铰接架207之间通过万向铰接轴208相铰接。
如图3、图5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板20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09,所述伺服电机209的输出端与旋转轴301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106与支撑盖板105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302,所述旋转轴3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通孔302伸入至所述分离腔103内部,且伸入至分离腔103内部的旋转轴30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机构;所述分离腔103的顶部设置有进污口303,所述分离腔10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304,所述集污腔10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305。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处理石油污水时,可以通过进污口303将待处理的污水添加到处理罐101内,然后喷药模块会自动的生成处理方案,并且根据处理方案自动配制出相应比例的混合化学药剂,并且把混合化学药剂加入到处理罐101内。当把待处理的污水和混合化学药剂均加入到处理罐101内后,控制伺服电机209启动,从而通过伺服电机209带动旋转轴301旋转,从而通过旋转轴301带动搅拌机构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402搅动处理罐101内的污水和化学药剂,从而形成漩涡流,从而使得化学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接触,使得化学药剂快速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使得悬浮在污水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物,当污染物形成沉淀物后便会掉落至集污腔104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搅拌机构搅动分离腔103内的污水与化学药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108与第二伸缩杆203的相对伸缩高度,从而调节角度调节板201的倾斜角度,从而起到调控搅拌机构的作用位置与作用角度的功能。举例来说,可以控制第一伸缩气缸107带动第一伸缩杆108收缩一定的距离,并且同时控制第二伸缩气缸202带动第二伸缩杆203伸长一定的距离;当第一伸缩杆108收缩一定的距离时,便会带动第一支撑块109下移一定的距离;当第二伸缩杆203伸长一定的距离时,便会带动第二支撑块204上移一定的距离,并且由于固定支柱205是与角度调节板201通过万向铰接轴208相铰接的,在此过程中,与第一支撑块109相接的角度调节板201的区域便会向下倾斜,而与第二支撑块204相接的角度调节板201的区域便会向上翘起,此时角度调节板201便会处于相对倾斜状态,从而使得旋转轴301处于倾斜状态,从而改变搅拌叶402的搅拌位置与搅拌范围,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108与第二伸缩杆203的相对高度差,便能够调节角度倾斜板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使得各搅拌叶402在预设时间段能够处于预设搅拌位置上,从而在预设的位置上对分离腔103内的溶液(污水与化学药剂)进行搅动,进而使得分离腔103内的溶液尽可能多的位置得到搅动,提高了搅拌叶402与各区域位置溶液接触的概率,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漩涡流,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污水中污染物与化学药剂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并能够使得化学药剂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更加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当化学药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反应的过程中,污染物会形成沉淀顺着锥形导污斗102掉落至集污腔104内部,而污水会变成洁净水停留在分离腔103内,当反应完毕,先使得洁净水由排水口304中排出,然后再使得沉淀物由排污口305中排出即可,从而对高效的对污水完成处理。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块109上安装有第一信号发射器306,所述第二支撑块204上安装有第二信号发射器307,所述固定支柱205上套装有信号接收条308,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306与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能够始终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308上;当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306或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308的不同高度位置上时,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条308能够检测出第一信号发射器306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且所述信号接收条308能够将第一信号发射器306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反馈至控制器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发射器306与第二信号发射器307能够发射出线状激光,并且线状激光能够始终照射到信号接收条308上,这样一来,通过对信号接收条308所接收到第一信号发射器306发射出激光的位置点进行识别,便识别出第一信号发射器306的水平高度位置,便能够识别出第一伸缩杆108的伸长或收缩距离;同理,通过对信号接收条308所接收到第二信号发射器307发射出激光的位置点进行识别,便识别出第二信号发射器307的水平高度位置,便能够识别出第二伸缩杆203的伸长或收缩距离;这样一来,当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气缸107带动第一伸缩杆108伸长或收缩,以及控制第二伸缩气缸202带动第二伸缩杆203伸长或收缩的过程中,便能够通过信号接收条308实时检测并反馈第一伸缩杆108与第二伸缩杆203的相对高度差,当其两者的相对高度差等于预设差值后,信号接收条308能够把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上,从而使得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气缸107与第二伸缩气缸202停止驱动并自锁,从而把角度调节板201的倾斜角度调节至预设角度,从而使得各搅拌叶402能够在预设位置对溶液进行搅动,起到了精准调控的作用,使得污水处理装置的参数能够始终保持在预设参数值上,实现了精准化控制。
如图5、图6所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套309,所述固定套309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轴301上,所述固定套309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盘401,所述旋转盘401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搅拌叶402,所述搅拌叶402上开设有若干S形漩涡孔403。
需要说明的是,在搅拌叶402上开设有若干S形漩涡孔403,当搅拌叶402对分离腔103内溶液进行搅动过程中,S形漩涡孔403会伴随着搅拌叶402一同旋转,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的溶液会进入到S形漩涡孔403内部,而由于S形漩涡孔403的特殊形状结构,进入到孔内的溶液会与孔壁发生激烈碰撞,一方面会提高污水中污染物与化学药剂的碰撞概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该漩涡孔呈S形状,在溶液进入到该S形漩涡孔403内后,溶液会被进一步加压加速,并且当溶液流出S形漩涡孔403外后,溶液会形成小范围的漩涡流,同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中污染物与化学药剂的碰撞概率,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如图9、图12所示,所述配药模块包括若干组储药机构404与混药箱405,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404均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在所述混药箱405的顶部,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404上均储存有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剂,且每一组储药机构404的结构相同,所述储药机构404包括储药罐406与放药组件,所述储药罐406的底部与出药管407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出药管407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混药箱405内部。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放药组件包括两个导向圆筒408,两个导向圆筒408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药罐406的两侧,且所述导向圆筒408的一端与固定环40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片50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片501固定安装在所述混药箱405的顶部,所述安装片501上固定安装有磁力装置502,且所述磁力装置502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力装置502通电后会产生磁力,而断电后会失去磁力,所述磁力装置502如可以是电磁铁、电磁线圈等现有装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导向圆筒408应采用隔磁材料制成,从而避免磁力外溢,从而避免某一磁力装置502生成的磁力影响到其他导向圆筒408内的滑动件503。
如图13、14所示,所述导向圆筒408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件503,所述滑动件503与连接条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50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409伸入至所述混药箱405内部,位于导向圆筒408区域内的连接条504上套装有动力弹簧505,所述动力弹簧50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40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50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5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6,所述固定杆50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7,所述连接块507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塞508,所述橡胶塞508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坡50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滑动件503采用如铁、铜等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混药箱405的底部设置有供药管601,所述供药管601连通至所述分离腔103内,所述供药管601上套装有电控开关阀602与抽药泵60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开采阶段或开采工艺的差异性,不同批次的石油污水的污染物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如开采后期的石油污水往往会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而无机盐的含量会相对较少。污染物组成成分与含量的不同,所需要配制的化学药剂与配制比例也各不相同,而通过本混药模块能够根据污水的实际情况自动的配制出相应的化学药剂处理方案,举例来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储药机构404设置为四组,四组储药机构404上的四个储药罐406分别储存有NaOH、XH-2、XH-3、XH-4,若需要通过NaOH与XH-3的混合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此时控制器控制储存有NaOH的储药机构404与储存有XH-3储药机构404上的磁力装置502断电,当磁力装置502断电后,磁力装置502会失去磁力,从失去对滑动件503的吸附作用,此时处于被拉伸状态下的动力弹簧505在回弹力的作用下便会发生回弹现象,而在动力弹簧505回弹的过程中,会拉动滑动件503顺着导向圆筒408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条504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连接条504带动固定杆506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固定杆506带动橡胶塞508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橡胶塞508不再堵住出药管407,此时分别储存在对应储药罐406内的NaOH与XH-3化学药剂便会顺着对应的出药管407流入,并且流落到混药箱405内,此时NaOH与XH-3便会在混药箱405内进一步混合;当使得储存有NaOH的储药机构404与储存有XH-3储药机构404上的磁力装置502断电分别断电预设时间后,重新控制磁力装置502通电,通电后的磁力装置502会重新具备磁力,而具备磁力后的磁力装置502吸附滑动件503,从而吸引滑动件503上移,从而带动连接条504与固定杆506上移,从而使得动力弹簧505处于被拉伸状态,从而使得橡胶块重新堵住出药管407,此时NaOH与XH-3化学药剂便不会再流落到混药箱405内部。另外,由于出药管407的直径是已知且固定的,因此通过计算相应磁力装置502的断电时间便能够计算出相应化学药剂进入到混药箱405内部的体积,故只需要通过控制磁力装置502断电时间,便能控制化学药剂流入到混药箱405内部的体积。这样一来,只需要控制对应的储药机构404的磁力装置502通断电以及对应断电时间,便能够使得不同类型与不同体积的化学药剂流入到混药箱405内部,从而根据污水处理要求自动的配出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方案,实现了自动配制的功能,更具智能化,并且配药模块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控制过程简便,造价成本低,可靠性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橡胶塞508上设置有导向坡509,通过导向坡509能够消除掉滑动件503的位移偏差,从而使得橡胶塞508能够更加顺利与出药管407对接,并堵住出药管407,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把特定类型与特定体积的化学药剂投入到混药箱405内部后,各化学药剂会在混药箱405内进一步混合,从而形成混合药液,此时再控制抽药泵603启动,从使得通过抽药泵603将混合药液抽至处理罐101内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把各化学药剂投入到混药箱405内部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电动开关阀关闭,从避免化学药剂提前流入,提高化学药剂的混合效果。
本发明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污水的成分特征数据,利用有限元离散法对所述成分特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确定出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
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得到待处理污水的初始处理方案;
构建分数评价体系,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导入所述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评分,得到评价分数;若所述评价分数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设定为最终处理方案;若所述评价分数不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对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
将所述最终处理方案输出至控制器,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成分特征数据为污水中的各组成成分以及组成成分的比例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待处理污水的成分特征数据通过工作人员提前由污水成分检测仪中检测获得,该步骤需要污水前处理步骤。所述权重向量数据即是污水中需要处理的污染物的类型以及对应的比例信息。通过本方法能够根据待处理污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化学药剂处理方案,实现了自动配制化学药剂的功能,根据智能化,消除了人为配制带来的误差影响,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以将特定类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的时间,以将特定比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需要说明的是,只需要控制对应的放药组件的磁力装置通断电以及对应断电时间,便能够使得不同类型与不同体积的化学药剂流入到混药箱内部,从而根据污水处理要求自动的配出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方案,实现了自动配制的功能,更具智能化,并且配药模块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控制过程简便,造价成本低,可靠性较高。
其中,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得到待处理污水的初始处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并将所述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分为预测集与测试集,并将所述预测集导入所述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卷积特征;
通过交叉熵损失函数对所述卷积特征传播训练,直至误差值收敛至预设值,将测试集导入所述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进行验证,直至符合预设要求,保存模型参数,得到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
获取当前待处理污水中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信息,并将所述当前待处理污水中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信息导入所述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生成初始处理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可以通过大数据网络中提前获取处理污水中不同污染物所需要的化学药剂,然后得到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这样一来,将当前待处理污水中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信息导入该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便能够自动的生成初始处理方案,使得本装置能够自动制定出污水处理方案。
其中,构建分数评价体系,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导入所述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评分,得到评价分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分数评价体系,并将所述评价体系分为评价系、对比系以及方案系;
获取待处理污水的实时温度信息,并将所述待处理污水的实时温度信息导入所述评价系中,以预测处理效果,并将所处理效果导入所述对比系中,得到对比分数;
将所述对比分数导入所述方案系中,将所述对比分数与方案系中的预设对比分数进行比较,得到对比度;
通过方根法对对比度计算,得到特征向量,并获取所述特征向量的在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根据所述特征向量以及最大特征值得到评价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化学药剂处理不同批次、不同类型的污水时,由于输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污水的水温也各不相同,而化学药剂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其处理效果也各不同,因此通过本方法能结合污水的实际水温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案,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与效率。
其中,若所述评价分数不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对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对所述权重向量进行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系数,并通过无量纲化方法还原后,根据所述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
将所述灰色加权关联度导入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以将所述权重向量与模型中的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进行一一配对,得到多个配对率;
建立排序表,将所述多个配对率导入所述排序表中进行大小排序,以提取最大配对率所对应的处理方案,根据所述最大配对率所对应的处理方案对所述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依据因素间发展趋势和目标的相似或者相异程度,去度量因素之间关联度的方法,最后将关联度按照无量纲化方法还原后,即可对污处理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所述灰色加权关联度导入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以将所述权重向量与模型中的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进行一一配对,得到多个配对率,将最大配对率所对应的处理方案作为最终处理方案,即可对由于环境温度影响而导致初始处理方案处理效果不佳缺陷进行纠正,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处理方案,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与效率。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

1.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模块、配药模块与控制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在预设位置上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污斗,通过所述锥形导污斗将所述处理罐分隔为分离腔与集污腔,所述处理罐的顶部配合连接有支撑盖板,所述支撑盖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的顶部与角度调节板相铰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支撑盖板上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伸入至所述分离腔内部,且伸入至分离腔内部的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搅拌机构;所述分离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污口,所述分离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集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安装有第二信号发射器,所述固定支柱上套装有信号接收条,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与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能够始终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上;当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发射出的激光信号照射到所述信号接收条的不同高度位置上时,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条能够检测出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且所述信号接收条能够将第一信号发射器或第二发射器所处的水平高度位置反馈至控制器上;
所述固定支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铰接架,所述角度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铰接架,所述第一铰接架与第二铰接架之间通过万向铰接轴相铰接;
所述配药模块包括若干组储药机构与混药箱,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均按照预设间隔设置在所述混药箱的顶部,每一组所述储药机构上均储存有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剂,且每一组储药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储药机构包括储药罐与放药组件,所述储药罐的底部与出药管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混药箱内部;
所述放药组件包括两个导向圆筒,两个导向圆筒分别设置在所述储药罐的两侧,且所述导向圆筒的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混药箱的顶部,所述安装片上固定安装有磁力装置,且所述磁力装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所述导向圆筒内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连接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环伸入至所述混药箱内部,位于导向圆筒区域内的连接条上套装有动力弹簧,所述动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坡;
所述混药箱的底部设置有供药管,所述供药管连通至所述分离腔内,所述供药管上套装有电控开关阀与抽药泵;
所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污水的成分特征数据,利用有限元离散法对所述成分特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确定出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
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得到待处理污水的初始处理方案;
构建分数评价体系,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导入所述分数评价体系中进行评分,得到评价分数;若所述评价分数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将所述初始处理方案设定为最终处理方案;若所述评价分数不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对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
将所述最终处理方案输出至控制器,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
其中,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配药模块进行配药,具体为: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以将特定类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基于所述最终处理方案控制对应放药组件中磁力装置断电的时间,以将特定比例的化学药剂通入到混药箱内;
其中,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得到待处理污水的初始处理方案,具体为:
通过大数据网络获取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处理方法评估模型,并将所述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分为预测集与测试集,并将所述预测集导入所述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卷积特征;
通过交叉熵损失函数对所述卷积特征传播训练,直至误差值收敛至预设值,将测试集导入所述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进行验证,直至符合预设要求,保存模型参数,得到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
获取当前待处理污水中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信息,并将所述当前待处理污水中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信息导入所述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生成初始处理方案;
其中,若所述评价分数不大于预设评价分数,则基于所述权重向量数据信息对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所述权重向量进行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系数,并通过无量纲化方法还原后,根据所述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
将所述灰色加权关联度导入训练完成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中,以将所述权重向量与模型中的不同待处理污染物的类型的处理方案进行一一配对,得到多个配对率;
建立排序表,将所述多个配对率导入所述排序表中进行大小排序,以提取最大配对率所对应的处理方案,根据所述最大配对率所对应的处理方案对所述初始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处理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固定套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若干S形漩涡孔。
CN202310089238.5A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920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238.5A CN11592069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238.5A CN11592069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0691A CN115920691A (zh) 2023-04-07
CN115920691B true CN115920691B (zh) 2023-05-16

Family

ID=8583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9238.5A Active CN11592069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06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9792B (zh) * 2023-04-17 2023-08-04 深圳市三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网智能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72714U (zh) * 2016-11-25 2017-08-04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散盘
CN209721806U (zh) * 2019-03-22 2019-12-03 江苏德环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投药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821886A (zh) * 2020-07-06 2020-10-27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混合溶液的搅拌装置
CN215877811U (zh) * 2021-08-13 2022-02-22 崔艳丽 一种疫情防控用消毒水配比容器
CN216458429U (zh) * 2021-11-18 2022-05-10 武汉斯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新材料搅拌装置
CN114249465B (zh) * 2022-03-02 2022-09-3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热脱附系统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4690700B (zh) * 2022-04-11 2023-02-28 山东智达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智能污水处理决策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4794062B (zh) * 2022-05-13 2023-01-31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 一种用于农药喷洒机的自动配药装置及方法
CN115140786A (zh) * 2022-07-08 2022-10-04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化调整污水处理设备参数方法及系统
CN115169750B (zh) * 2022-09-01 2023-01-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方法、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0691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20691B (zh)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5953992U (zh) 核酸萃取装置
CN202075284U (zh) 食品中硝酸盐自动还原装置
CN107192595A (zh) 一种自动化土壤浸提进样器及土壤预处理方法
CN113049307A (zh) 一种水质在线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2399036A (zh) 一种移动式应急处理导试水厂
CN108051256A (zh) 一种取样、蒸发一体化的自动化进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57687A (zh) 集成式液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集成式生化分析仪
CN104535371B (zh) 硝化反硝化速率测定自动取样过滤装置
CN215886489U (zh) 用于石脑油生产废水处理的针刺式报警检测装置
CN110156095A (zh) 一种循环水全自动精准加药控制装置
CN113880365B (zh) 一种实时连续测定活性污泥的自动系统及测定方法
CN103776854B (zh) 一种溶液样品蠕动实验系统
CN108751606A (zh) 一种新型的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111458472A (zh) 一种工业废水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579041U (zh) 一种碳源自动投加装置
CN111871348A (zh) 一种氨基磺酸生产装置
CN209076957U (zh) 一种玻璃瓶加工用喷液自动添加装置
CN203858255U (zh) 一种水生态毒理试验中毒物浓度控制系统
CN201530759U (zh) 一种修、震磨工序污水处理系统
JP2001523817A (ja) 血液分析計量自動装置
CN209065392U (zh) 灌装设备及灌装系统
CN219730761U (zh) 一种自动加药式污泥调理搅拌池
CN219011134U (zh) 一种水闸及具有水闸的水处理装置
CN220182840U (zh) 一种污水盐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