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831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15831A CN115915831A CN202211449094.1A CN202211449094A CN115915831A CN 115915831 A CN115915831 A CN 115915831A CN 202211449094 A CN202211449094 A CN 202211449094A CN 115915831 A CN115915831 A CN 1159158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layer
- film
- chip
-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粘结层,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绑定端子对应设置;覆晶薄膜,设置在粘结层背离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包括与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其中,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胶,连接端子通过导电胶与绑定端子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通孔直接限定了导电胶的形成位置,能够对导电胶进行很好的支撑和保护,因此无需额外保护胶,避免了因设置保护胶导致的制程工艺复杂和良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屏占比显示技术已成为显示技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相同的屏幕尺寸下,具有高屏占比特性的显示面板相较于常规的显示面板具有更广的显示区域,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为了实现高屏占比,往往采用背面绑定的方式来减小显示面板边框宽度。如图1所示,目前的常规背面绑定方案为,在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的边缘区域设置绑定端子101`,在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的中间区域依次层叠设置第一支撑层20`、散热缓冲复合层(Super clean foam,简称:SCF)30`、双面胶层40`、第二支撑层50`和覆晶薄膜(Chip OnFilm,简称:COF)60`,覆晶薄膜60`背离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连接端子601`,所述绑定端子101`通过导电胶70`与所述连接端子601`电性连接。
但此种结构中,为了保证导电胶70`能够从边缘区域平滑过渡到中间区域,需要设置第一保护胶80`以对导电胶70`进行支撑,同时为了保证导电胶70`的电学性能,还需要额外设置第二保护胶90`,以对所述导电胶70`进行密封和保护,使得制程工艺较为复杂;且第一保护胶80`、第二保护胶90`的点胶难度较大,点胶形态和点胶量难以控制,容易产生溢胶或缺胶等问题,导致显示面板生产良率较低,此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因设置保护胶导致的制程工艺复杂和良率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绑定端子对应设置;覆晶薄膜,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所述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胶,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绑定端子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共线。
可选的,所述连接端子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散热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均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双面胶层,设置在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其中,所述覆晶薄膜还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的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连接,另一端弯折至所述双面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双面胶层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的缺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缺口与所述绑定端子错位设置。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本体包括:第一衬底层,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绑定端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阻挡层,设置所述绑定端子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第二衬底层,设置在所述阻挡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绑定端子层包括所述多个绑定端子,所述第一衬底层包括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
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其中,所述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绑定端子对应设置;
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其中,所述覆晶薄膜包括与所述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所述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其中,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绑定端子电性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的步骤位于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其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覆晶薄膜,包括与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其中,连接端子与第一通孔、绑定端子对应设置,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胶。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通孔直接限定了导电胶的形成位置,第一通孔的侧壁能够对第一通孔内的导电胶进行很好的支撑和保护,从而无需设置额外的第一保护胶和第二保护胶,避免了因设置保护胶而导致的制程工艺复杂和良率较低的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形成粘结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覆晶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d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8e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依次支撑层、散热缓冲复合层和双面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f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将覆晶薄膜延长部背折到所述双面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10,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粘结层2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覆晶薄膜30,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导电胶01,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第一通孔211直接限定了导电胶01的形成位置,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侧壁能够对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进行很好的支撑和保护,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具有支撑、密封及保护功能的保护胶,相应的,也避免了因设置保护胶而导致的制程工艺复杂和良率较低的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成本。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保护胶和导电胶仅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的边缘区域,因此,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的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上的膜层结构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述保护胶和所述导电胶在固化后可能因收缩使显示面板本体产生形变,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而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的位置设计更为自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的任意区域上,使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的膜层结构设计更加均一化,具有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和使用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具体的,所述粘结层20和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均覆盖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且所述粘结层20中的各所述第一通孔211均匀间隔分布,从而能够使得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在对应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的区域上均匀间隔分布,大大提升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的膜层结构设计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和使用稳定性。相应的,所述连接端子301在对应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的区域上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绑定端子101在对应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的区域上均匀间隔分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4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散热缓冲复合层50,设置在所述支撑层4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
在现有技术中,绑定端子和连接端子之间的膜层段差较大,导电胶的厚度一般在200~400um范围内,水平方向上的导电胶的延伸长度一般也在500~1000um以上,连接绑定端子和绑定端子的难度较大。而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均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因此,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之间实现电性连接仅需穿过所述粘结层20,大大降低了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的工艺难度和导电胶01的厚度,并能够减少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的导电胶01的用量,节省工艺材料,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由于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的导电胶01的用量减少,还能够进一步减少或避免所述导电胶01固化过程中的形变,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和使用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导电胶01的厚度在30um以下。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4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均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101。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保护胶和所述导电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的边缘区域,支撑层和散热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的中间区域,因此,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散热复合导电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无法覆盖所述绑定端子101。虽然所述保护胶对所述导电胶具有一定的封装和保护作用,但密封性能依旧较差,而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均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101,因此,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能够对所述绑定端子101进行多膜层覆盖,大大提升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封装性能,具有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稳定性和抗水氧能力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包括由铜箔材料形成的散热膜,由于所述第二投影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101,因此,还能够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增强其屏蔽性能。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双面胶层60,设置在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其中,所述覆晶薄膜30还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32,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的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连接,另一端弯折至所述双面胶层6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并与所述双面胶层60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背折且固定于所述双面胶层60上的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能够在不影响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与所述粘结层20粘合的情况下,为柔性电路板70和集成电路80的设置提供空间。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7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并与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集成电路8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偏光片9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出光侧;光学胶层100,设置在所述偏光片9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盖板110,设置在所述光学胶层10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Liq 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电致发光二极管(Quantu m Dot Light-Emitting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小型发光二极管(mi ni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显示面板及微型发光二极管(mi cro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显示面板等。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
S02: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20,其中,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
S03: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
S04: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30,其中,所述覆晶薄膜30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4中,所述覆晶薄膜30还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32,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的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电性连接,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凸出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且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电路板70和集成电路80。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5: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依次形成支撑层40、散热缓冲复合层50和双面胶层60。
S06:将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背折到所述双面胶层6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并将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和所述柔性电路板70粘合固定到所述双面胶层60上。
实施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10,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粘结层2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覆晶薄膜30,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导电胶01,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和前述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相类似,均包括:支撑层40和散热缓冲复合层50,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覆晶薄膜30仅包括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也即,所述覆晶薄膜30无需额外设置背折到散热缓冲复合层5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一侧的覆晶薄膜延长部,省去覆晶薄膜30弯折工艺,从而降低工艺难度,节省生产制造成本。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7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集成电路8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的缺口02,所述柔性电路板70和所述集成电路80位于所述缺口02内。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70和所述集成电路80位于所述缺口02内,因此,所述显示面板能够在省去覆晶薄膜30弯折工艺的同时,减小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化。并且,由于所述集成电路80可以直接通过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与各所述连接端子301电性连接,从而还能够减小集成电路80与各个连接端子301之间的连接距离,从而降低阻容延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4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101,所述缺口02与所述绑定端子101错位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缺口02与所述绑定端子101错位设置,从而使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依旧能够对所述绑定端子101进行多膜层覆盖,大大提升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封装性能,具有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稳定性和抗水氧能力的有益效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
S02: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20,其中,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
S03: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
S04: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30,其中,所述覆晶薄膜30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4中,所述覆晶薄膜30仅包括覆晶薄膜本体部31,而不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其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电路板70和集成电路8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5: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依次形成支撑层40、散热缓冲复合层50,并形成贯穿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的缺口02,所述缺口02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70和所述集成电路80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上的正投影。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5中,所述支撑层4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101,所述缺口02与所述绑定端子101错位设置。
实施例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覆晶薄膜的平面示意图。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10,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粘结层2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覆晶薄膜30,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导电胶01,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和前述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相类似,均包括:支撑层40、散热缓冲复合层50、双面胶层60,所述覆晶薄膜30包括覆晶薄膜本体部31和覆晶薄膜延长部32,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因此,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311注入导电胶01,使所述导电胶01流入到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方式,完成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的步骤,此种在所述第一通孔211设置导电胶01的方式,能够使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形态控制更为方便,避免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溢出所述第一通孔211而导致的短路问题,在成本和效率上更占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21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通孔311的轴线共线。也即,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所在的平面方向。通过将所述第一通孔21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通孔311的轴线共线,能够使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11流入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导电胶的形态更为均匀,进而保证导电胶01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301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外围,且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本申请通过将所述连接端子301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外围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能够使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各个区域均填充有所述导电胶01,保证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包括:第一衬底层11,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绑定端子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层11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阻挡层13,设置所述绑定端子层12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第二衬底层14,设置在所述阻挡层13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显示功能层15,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层14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其中,所述绑定端子层12包括所述多个绑定端子101,所述第一衬底层11包括多个第三通孔111,所述第三通孔1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三通孔1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
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由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所述导电胶01要想实现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还需要经过所述第三通孔111,从而能够使导电胶01能够更为精准的形成在绑定端子101所在的区域上,进一步保证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导电胶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5-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
S02: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20,其中,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
S03: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30,其中,所述覆晶薄膜30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
S04: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其中,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a,在所述S01步骤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包括:第一衬底层11,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绑定端子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层11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阻挡层13,设置所述绑定端子层12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第二衬底层14,设置在所述阻挡层13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其中,所述绑定端子层12包括所述多个绑定端子101,所述第一衬底层11包括多个第三通孔111,所述第三通孔1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形成粘结层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b,在所述S02步骤中,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第三通孔111对应设置。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覆晶薄膜3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c,在所述S03步骤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所述覆晶薄膜30还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32,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的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电性连接,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凸出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且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电路板70和集成电路80。
图8d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d,在所述S04步骤中,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311内注入导电胶01,使所述导电胶01流入到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方式,完成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的步骤。此种在所述第一通孔211设置导电胶01的方式,能够使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形态控制更为方便,避免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溢出所述第一通孔211而导致的短路问题,在成本和效率上更占优势。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111内也设置有导电胶0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05和步骤S06。
具体的,图8e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在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依次支撑层、散热缓冲复合层和双面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e,所述S05步骤为: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依次形成支撑层40、散热缓冲复合层50和双面胶层60。
具体的,图8f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将覆晶薄膜延长部背折到所述双面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f,所述S06步骤为:将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背折到所述双面胶层6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并将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32和所述柔性电路板70粘合固定到所述双面胶层60上。
实施例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10,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粘结层2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覆晶薄膜30,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有导电胶01,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面板和前述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相类似,本申请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因此,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311注入导电胶01,使所述导电胶01流入到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方式,完成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的步骤,此种在所述第一通孔211设置导电胶01的方式,能够使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形态控制更为方便,避免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溢出所述第一通孔211而导致的短路问题,在成本和效率上更占优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301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外围,且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本申请通过将所述连接端子301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外围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能够使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各个区域均填充有所述导电胶01,保证所述连接端子301和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包括:第一衬底层11,设置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绑定端子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层11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阻挡层13,设置所述绑定端子层12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第二衬底层14,设置在所述阻挡层13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的一侧;其中,所述绑定端子层12包括所述多个绑定端子101,所述第一衬底层11包括多个第三通孔111,所述第三通孔1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211和所述第三通孔111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01。
相较于实施例二而言,由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的导电胶01要想实现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还需要经过所述第三通孔111,从而能够使导电胶01能够更为精准的形成在绑定端子101所在的区域上,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导电胶01和所述绑定端子101的电性连接稳定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参照图7和图9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101。
S02: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20,其中,所述粘结层20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对应设置。
S03:在所述粘结层2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30,其中,所述覆晶薄膜30包括与所述粘结层20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31,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朝向所述粘结层2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301,所述连接端子30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
S04: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设置导电胶01,其中,所述连接端子301通过所述导电胶01与所述绑定端子101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3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1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311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开口面积;所述覆晶薄膜30仅包括覆晶薄膜本体部31,而不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32,其中,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柔性电路板70和集成电路8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5: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的一侧依次形成支撑层40、散热缓冲复合层50,并形成贯穿所述支撑层40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50的缺口02,所述缺口02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柔性电路板70和所述集成电路80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31上的正投影。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粘结层,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绑定端子对应设置;覆晶薄膜,设置在粘结层背离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包括与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其中,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胶,连接端子通过导电胶与绑定端子电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通孔直接限定了导电胶的形成位置,能够对导电胶进行很好的支撑和保护,因此无需额外保护胶,避免了因设置保护胶导致的制程工艺复杂和良率较低的问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面板本体,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
粘结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所述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绑定端子对应设置;
覆晶薄膜,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包括与所述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所述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胶,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绑定端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围设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围,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支撑层,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散热缓冲复合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均覆盖各所述绑定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双面胶层,设置在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覆晶薄膜还包括覆晶薄膜延长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的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连接,另一端弯折至所述双面胶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双面胶层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延长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贯穿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散热缓冲复合层的缺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集成电路位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缺口与所述绑定端子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本体包括:
第一衬底层,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
绑定端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
阻挡层,设置所述绑定端子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
第二衬底层,设置在所述阻挡层背离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的一侧;
其中,所述绑定端子层包括所述多个绑定端子,所述第一衬底层包括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导电胶。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显示面板本体,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本体背光侧设置有多个绑定端子;
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背光侧形成一粘结层,其中,所述粘结层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绑定端子对应设置;
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其中,所述覆晶薄膜包括与所述粘结层相接触的覆晶薄膜本体部,所述覆晶薄膜本体部朝向所述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其中,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绑定端子电性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导电胶的步骤位于在所述粘结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本体的一侧形成一覆晶薄膜的步骤之前或之后。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49094.1A CN115915831A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PCT/CN2023/104437 WO2024103774A1 (zh) | 2022-11-18 | 2023-06-30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49094.1A CN115915831A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5831A true CN115915831A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479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49094.1A Pending CN115915831A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15831A (zh) |
WO (1) | WO202410377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774A1 (zh) * | 2022-11-18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7534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绑定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463228A (zh) * | 2020-04-09 | 2020-07-2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220012676A (ko) * | 2020-07-23 | 2022-02-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칩 온 필름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12599535A (zh) * | 2020-12-10 | 2021-04-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223411B (zh) * | 2021-04-27 | 2022-12-0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049843A (zh) * | 2021-11-17 | 2022-02-15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5915831A (zh) * | 2022-11-18 | 2023-04-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2022
- 2022-11-18 CN CN202211449094.1A patent/CN115915831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30 WO PCT/CN2023/104437 patent/WO2024103774A1/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03774A1 (zh) * | 2022-11-18 | 2024-05-2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03774A1 (zh) | 2024-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37308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TW448550B (en) |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
US9332649B2 (en)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or packag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CN10911664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176037A (zh) | 覆晶薄膜组、覆晶薄膜组的绑定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224416A1 (en)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ing device | |
CN112837626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5915831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750885A (zh)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单元、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 |
US11874568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210730A (zh)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4137768A (zh) | 一种薄膜覆晶封装构造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JP2010027847A (ja) | 半導体素子の実装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US20160345436A1 (en) |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KR20010051944A (ko) | 테이프 캐리어, 테이프 캐리어의 제조방법 및 패키지의제조방법 | |
CN114509902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122000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 |
CN114253038A (zh) | 显示面板 | |
CN114488616A (zh) | 拼接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 |
CN111326556B (zh) | 显示面板 | |
KR100256911B1 (ko) |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 이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
CN114007342A (zh) | 一种背光源的制备方法 | |
JP2005079387A (ja) |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240196553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4078943B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