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124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1241A
CN115911241A CN202211392702.XA CN202211392702A CN115911241A CN 115911241 A CN115911241 A CN 115911241A CN 202211392702 A CN202211392702 A CN 202211392702A CN 115911241 A CN115911241 A CN 115911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
substrate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27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福星
刘俊伟
颜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27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1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1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1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层导热层;第一电极层设置于导热层基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导热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电极,相邻两个导热层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至少一层导热层与导热层第一电极接触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导热层与第一电极接触连接,以通过导热层将发光单元和第一电极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如此,可以降低发光元件的温度过高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元件中的发光材料如量子点材料或者有机材料裂解的风险,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以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s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显示面板等,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低功耗等优点,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显示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在LED显示面板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升LED显示面板的性能外,寿命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提高LED显示面板的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层导热层;第一电极层设置于基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电极,相邻两个第一电极相互绝缘;至少一层导热层与第一电极接触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位于第一电极层和基板之间,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基板的导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基板靠近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沿厚度方向,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导热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靠近隔离部的一侧,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隔离部的导热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基板靠近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第一电极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沿厚度方向,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区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第二子区围设于第一子区的周侧;导热层与第二子区接触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具有搭接区,搭接区连接第二子区,并环绕第一子区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基板靠近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导热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一子层设置于导第一电极背离基板的一侧;第一子层具有避让通孔,避让通孔用于避开像素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还包括第三子层,第三子层设置于第一子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并与第一子层接触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块,第一子块具有避让通孔,沿厚度方向,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块的外边缘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还包括第二子层,第二子层设置于第一电极朝向基板的一侧,第二子层具有过孔,沿厚度方向,过孔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显示面板还包括金属导线,金属导线穿设于过孔并与第一电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还包括第四子层,第四子层设置于第二子层朝向基板的一侧,并与第二子层接触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块,第二子块具有过孔,沿厚度方向,第一电极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块的边缘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导热层与第一电极接触连接,以通过导热层将发光单元和第一电极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如此,可以降低发光元件的温度过高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元件中的发光材料如量子点材料或者有机材料裂解的风险,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主视图;
图6为图5沿B-B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沿B-B的另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未必按照比例进行绘制。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面板;
110、基板;
120、第一电极层;121、第一电极;1211、第一子区;1212、第二子区;;
130、导热层;130a、搭接区;131、第一子层;131a、避让通孔;1311、第一子块;132、第二子层;132a、过孔;1321、第二子块;133、第三子层;134、第四子层;
140、像素定义层;141、隔离部;140a、像素开口;
150、发光单元;
160、第二电极层;
170、金属导线;
X、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此外,为了理解和易于描述,任意地示出图中所示的每个配置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本申请构思不限于此。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和区域等的厚度。在图中,为了更好理解和易于描述,放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词语“在”目标元件“上”表示定位在目标元件上方或下方,并且不必须表示基于重力方向定位“在上侧处”。
此外,除非明确地作出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隐含包括所陈述的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显示面板如OLED显示面板或者QLED显示面板等,通常包括多个分别发出不同颜色光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通常包括阴极、阳极以及发光单元,通过阴极和阳极提供的电能控制发光单元发出对应颜色的光。然而,随着显示面板的使用时间的增长,发光单元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这些热量无法及时、高效地散发出去,将会造成热量在发光单元内累计,最终将导致发光单元的温度过高,而损坏发光单元的发光材料,如量子点材料后者有机材料等的材料结构,造成对应子像素的损坏,如此,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或者QLED显示面板。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主视图,如图2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热层130设置于第一电极层120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图3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热层130设置于第一电极层120与基板110之间;图4示出了又一种实施例中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导热层130在第一电极层120沿厚度方向X的两侧均有设置。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和至少一层导热层130。第一电极层120设置于基板110沿其厚度方向X的一侧,第一电极层12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电极121,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1相互绝缘。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接触连接。
可选地,可以设置第一电极121为阳极,或者,设置第一电极121为阴极。
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电极层160和发光单元150,第一电极121、发光单元150和第二电极层160之间依次设置于基板110沿厚度方向X的一侧。
基板110可以为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通过TFT与第一电极121连接,以为第一电极121提供电能,进而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发光单元150发光。基板110还可以包括平坦化层,平坦化层设置于基板110靠近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因此第一电极121可以设置于平坦化层之上,如此,导热层13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极121与平坦化层之间。
第一电极层120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电极121,则第一电极121可以沿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方向阵列分布,多个第一电极121之间彼此绝缘,互不电连接,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发光单元150独立发光,互不干扰。
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接触连接,则导热层13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的至少一侧,或者导热层130可以与第一电极121同层设置,或者,在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的至少一侧以及与第一电极121同层的位置均设置有导热层130。
导热层130可以由任意绝缘且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如单晶硅或者多晶硅等。当然,导热层130也可以由非绝缘材料制成,此时,可以设置导热层130在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1之间断开,以使导热层130不会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1。
可选地,在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的任一侧设置导热层130,或者,在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热层130。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导热层130的设置位置不同,其可以整层设置,或者在导热层130上设置有避让空间,以避让发光单元150等结构。
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接触连接,则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直接接触,增大了第一电极121的热量传导的面积,以便于第一电极121与导热层130直接进行热传递。如此,发光单元15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给第一电极121,第一电极121将自身产生的热量以及由发光单元150传导过来的热量均传导至导热层130,再由导热层130传导至其他膜层,最终散发到显示面板100的外部。
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连接,且不会电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1,以降低导热层130将一个第一电极121的电流传导至相邻的另一个第一电极121的风险,进而降低显示面板100窜色的风险。
在发光单元150的材料包括量子点材料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为QLED显示面板100。而在发光单元150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100。
量子点材料和有机材料均对热较为敏感,在高温下存在裂解或者分子结构被破坏的风险,通过导热层130及时地将发光单元150中的热量散发出去,有利于降低发光单元150的温度过高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单元150中的量子点材料或者有机材料裂解或者分子结构破坏的风险。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21与导热层接触连接,以通过导热层130将发光单元150和第一电极121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如此,可以降低发光单元150的温度过高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单元150中的发光材料如量子点材料或者有机材料裂解的风险,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位于第一电极层130与基板110之间,导热层130的导热系数大于基板110的导热系数。
示例性地,基板110的平坦化层与第一电极层120邻接,导热层130的导热系数大于基板110的平坦化层的导热系统。
如此一来,由于导热层130的导热系数大于基板110的导热系数,第一电极121的热量可以不最先经过基板110,而是先传导至第一电极层120与基板110之间的导热层130,有利于第一电极121的热量快速、及时地传导至导热层130,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121和发光单元15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40,像素定义层140设置于基板110靠近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140包括隔离部141和由隔离部141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140a,沿厚度方向X,像素开口140a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导热层130设置于第一电极层120靠近隔离部141的一侧,导热层130的导热系数大于隔离部141的导热系数。
可选地,导热层130可以设置于隔离部141和第一电极121之间,或者说,导热层130的至少部分嵌入隔离部141内。
如此,由于导热层130的导热系数大于隔离部141的导热系数,第一电极121的热量可以不最先经过隔离部141,而是先传导至第一电极121靠近隔离部141一侧的导热层130,有利于第一电极121的热量快速、及时地传导至导热层130,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极121和发光单元15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
设置导热层130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有利于降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21被导热层130电连接的风险,进而降低相邻两个发光单元150相互窜扰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的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中的至少一者。
导热层130的材料可以仅包括单晶硅,也可以仅包括多晶硅,或者,既包括多晶硅,又包括单晶硅。
可以理解的是,单晶硅以及多晶硅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且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且单晶硅或者多晶硅膜层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
可选地,可以设置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至少一侧表面的全部接触连接,或者,设置导热层130与第一电极121沿厚度方向X至少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接触连接。
如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主视图,,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示出了图5沿B-B的不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40,像素定义层140设置于基板110靠近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140包括隔离部141和由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140a,像素开口140a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第一电极121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1211和第二子区1212,沿厚度方向X,像素开口140a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区1211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第二子区1212围设于第一子区1211的周侧,导热层130与第二子区1212接触连接。
如此一来,第一电极121可以通过第一子区1211与像素开口140a内的发光单元150或者其它结构电连接,而通过第二子区1212与导热层130连接。
因此,设置第一电极121通过第二子区1212与导热层130接触连接,在实现导热层130将第一电极121中的热量传导出去的同时,也便于第一电极121与发光单元150等结构的配合,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正常发光。
由于第一子区1211位于第一电极121的中心区域,而第二子区1212围设于第一子区1211的周侧。则导热层130可以沿第二子区1212的周侧环绕一周并连接于与第二子区1212,或者,可以设置导热层130连接于第二子区1212的周侧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具有搭接区130a,搭接区130a连接第二子区1212,并环绕第一子区1211设置。
可选地,可以设置搭接区130a连接第二子区1212的远离第一子区1211一侧的一部分,或者,设置搭接区130a连接整个第二子区1212。如图5示出了搭接区130a连接第二子区1212的远离第一子区1211一侧的一部分的实施例。
设置搭接区130a呈环状设置,即设置导热层130环绕第二子区1212的一周设置,则沿第二子区1212的周向,导热层130均与第二子区1212连接。
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导热层130和第二子区1212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电极121的散热面积,且沿第一电极121的周向,第一电极121与导热层130均有连接,有利于第一电极121的热量沿自身周向的一周向导热层130传导,进一步提高提高第一电极121与导热层130之间热传导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40,像素定义层140设置于基板110靠近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140包括隔离部141和由隔离部141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140a,像素开口140a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导热层130包括第一子层131,第一子层131设置于第一电极121背离基板110的一侧,第一子层131具有避让通孔131a,避让通孔131a用于避开像素开口140a。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沿厚度方向X,像素开口140a的正投影位于避让通孔131a的正投影之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发光单元150也设置于第一电极121背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避让通孔131a可以避让发光单元150,以实现发光单元150与第一电极121的电连接。而设置避让通孔131a用于避开像素开口140a,则第一子层131位于第一电极121与隔离部141之间,或者说,第一子层131嵌入到隔离部141的内部。
因此,设置导热层130包括第一子层131,并设置第一子层131具有避让通孔131a,在实现第一子层131导热功能的前提下,还便于第一电极121与发光单元150等结构的连接,降低第一子层131与显示面板100中其它膜层发生干涉的风险。
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还包括第三子层133,第三子层133设置于第一子层131背离基板110的一侧,并与第一子层131接触连接。
可选地,第三子层133与第一子层131的材料相同,或者,第三子层133和第一子层131分别由不同材料制成,示例性地,可以设置第三子层133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一子层131的导热系数。
可选地,第三子层133可以具有用于避开像素开口140a的通孔,该通孔与第一子层131的避让通孔131a沿厚度方向X的投影可以重合,或者,第三子层133的通孔与避让通孔131a沿厚度方向X的投影相互间隔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导热层130还包括第三子层13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热层130对第一电极121的热传导速率,便于快速、及时地将第一电极121或者发光单元150中的热量传导出去。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三子层133背离第一子层131的一侧设置更多的子层,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121或者发光单元150中的热量散发的速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设置第一子层131整层设置,仅在与像素开口140a的地方设置避让口131a,即设置第一子层131仅有阵列排布的避让口131a,而相邻第一电极121对应的第一子层131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层1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块1311,第一子块1311具有避让通孔131a,沿厚度方向X,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块1311的边缘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
设置第一子层131包括多个第一子块1311,并设置多个第一子块1311间隔设置,可以利用第一子块1311之间的间隔实现与相邻两个第一子块1311连接的两个第一电极121的相互绝缘。
多个第一子块1311的排布可以根据第一电极121的排布方式具体设置。示例性地,多个第一子部1311可以呈阵列排布。
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一个第一电极121的电流通过第一子层131传递至相邻第一电极121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单元150窜色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还包括第二子层132,第二子层132设置于第一电极121朝向基板110的一侧,第二子层132具有过孔132a,沿厚度方向X,过孔132a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金属导线170,金属导线170穿设于过孔132a并与第一电极121电连接。
可选地,金属导线170可以为基板110中的TFT的源极或者漏极,通过源极或者漏极与第一电极121的连接,实现TFT与第一电极121的电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子像素发光。或者,金属导线170可以与TFT的源极或者漏极连接,TFT的源极或者漏极通过金属导线170与第一电极121连接,同样可以驱动对应的子像素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导热层130包括第二子层132,便于通过第二子层132与第一电极121电连接,且将第二子层132设置于第一电极121朝向基板110的一侧,有利于增大第二子层132与第一电极12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一电极121或者发光单元150的散热速度。
可选地,可以仅设置一层第二子层132,或者,在第二子层132朝向基板110的一侧还设置有其它子层,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层130还包括第四子层134,第四子层134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132朝向基板110的一侧,并与第二子层132接触连接。
可选地,可以设置第四子层134与第二子层132的材料相同,或者,设置第四子层134与第二子层132具有不同的材料,以实现第二子层132具有不同的热传导率。
第四子层134可以设置有用于穿设金属导线170的贯穿孔,第四子层134的贯穿孔与第二子层132的过孔132a沿厚度方向X的正投影可以相互重合,或者,第四子层134的贯穿孔与第二子层132的过孔132a沿厚度方向X的正投影边缘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导热层130还包括第四子层134,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导热层130将第一电极121或者发光单元150中的热量传导出去的速率。
可以设置第二子层132整层设置,仅在与第一电极121对应的地方开设过孔132a,即在整层设置的第二子层132上开设阵列排布的过孔132a。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层13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块1321,第二子块1321具有过孔132a,沿厚度方向X,第一电极121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块1321的边缘在基板110的正投影之内。
设置第二子层132包括多个第二子块1321,并设置第二子块1321间隔设置,可以利用第二子块1321之间的间隔实现与相邻两个第二子块1321连接的两个第一电极121互不电连通,有利于实现相邻第一电极121的绝缘。
多个第二子块1321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电极121的排布方式具体设置。示例性地,多个第二子块1321可以呈阵列排布。
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降低一个第一电极121的电流通过第二子层132传递至相邻第一电极121的风险,进而降低发光单元150窜色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因而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电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
至少一层导热层,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基板的导热系数;
优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所述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所述导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隔离部的一侧,所述导热层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隔离部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材料包括绝缘材料;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的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所述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所述第二子区围设于所述第一子区的周侧;所述导热层与所述第二子区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具有搭接区,所述搭接区连接所述第二子区,并环绕所述第一子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部和由所述隔离部围合形成的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所述导热层包括第一子层,所述第一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层具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用于避开所述像素开口;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还包括第三子层,所述第三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子层接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块,所述第一子块具有所述避让通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块的外边缘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还包括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层具有过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过孔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穿设于所述过孔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还包括第四子层,所述第四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子层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子块,所述第二子块具有所述过孔,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块的边缘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392702.XA 2022-11-08 2022-11-0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11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702.XA CN115911241A (zh) 2022-11-08 2022-11-0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702.XA CN115911241A (zh) 2022-11-08 2022-11-0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1241A true CN115911241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3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2702.XA Pending CN115911241A (zh) 2022-11-08 2022-11-0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124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5827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季华实验室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7545322A (zh) * 2023-11-28 2024-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5827A (zh) * 2023-08-04 2023-09-05 季华实验室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6705827B (zh) * 2023-08-04 2023-12-05 季华实验室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7545322A (zh) * 2023-11-28 2024-02-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571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91124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7239084B2 (en) Organic EL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895974B2 (e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59794B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JP2007026970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
KR20080006304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06017560A1 (en) Oled display with electrode
US72210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084230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098436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판
JP2014107242A (ja) Oled表示パネル
US2022001350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CN1109115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593059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JP2006049057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TW200533233A (en) Active matrix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19775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10993827B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84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451494A (zh) 一种led背板
JP2003272856A (ja) 表示装置
KR20080108808A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1794646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863066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