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3118A -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3118A
CN115903118A CN202211128294.7A CN202211128294A CN115903118A CN 115903118 A CN115903118 A CN 115903118A CN 202211128294 A CN202211128294 A CN 202211128294A CN 115903118 A CN115903118 A CN 115903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treatment
laminat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82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兴
小岛理
后藤周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0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3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高效地制造外观优异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并且所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以下的保护膜的所述第一主面进行表面改性;将所述保护膜的所述表面改性面与具有基材和表面处理层的层叠膜的所述表面处理层进行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在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基材侧层叠起偏器。

Description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液晶显示装置及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图像显示装置正在迅速地普及。在搭载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面板中,一般使用偏振片。代表性地,广泛使用将偏振片与相位差板一体化而成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例如,专利文献1)。
上述偏振片代表地通过将具有偏振功能的起偏器和保护该起偏器的构件层叠而得到,期望良好地进行该层叠来提高偏振片的制造效率。另外,期望制造外观优异的偏振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高效地制造外观优异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对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并且所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以下的保护膜的所述第一主面进行表面改性;将所述保护膜的所述表面改性面与具有基材和表面处理层的层叠膜的所述表面处理层进行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在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基材侧层叠起偏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改性通过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中的至少一者进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表面改性,使上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减少0.1μm~0.4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改性后的上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5μm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改性通过电晕处理进行,上述电晕处理的处理强度为10W·min/m2以上且50W·min/m2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层叠体与上述起偏器重合后,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夹持上述层叠体和上述起偏器并进行加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保护膜为聚烯烃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表面处理层包含氟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层叠膜的上述表面处理层侧的反射率为3%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高效地制造外观优异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工序1的图。
图1B是表示接着上述工序1的工序2的图。
图1C是表示接着上述工序2的工序3的图。
图2A是实施例1的偏振片的观察照片。
图2B是比较例2的偏振片的观察照片。
符号说明
10     保护膜
20     层叠膜
21     基材(保护层)
22     表面处理层
30     起偏器
40     保护层
100    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另外,为了使说明更明确,附图有时与实施方式相比示意性地表示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始终只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
(术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是以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将层(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Re(λ)通过式:Re(λ)=(nx-ny)×d求出。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Rth(λ)”是以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将层(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Rth(λ)通过式:Rth(λ)=(nx-nz)×d求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的保护膜的第一主面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工序、工序1);将保护膜的表面改性面贴合于具有基材和表面处理层的层叠膜的表面处理层上而得到层叠体(贴合工序、工序2);以及在层叠体的基材侧层叠起偏器(层叠工序、工序3)。
图1A~图1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图。
在图1A所示的工序1中,对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主面10a及第二主面10b的保护膜10的第一主面10a进行表面改性。保护膜10代表性地制成长条状且可卷绕成卷状。在此,“长条状”是指,长度相对于宽度足够长的细长形状,例如是指长度相对于宽度为10倍以上、优选为20倍以上的细长形状。
在工序2中,将第一主面10a进行了表面改性后的保护膜10贴合于具有基材21和表面处理层22的层叠膜20的表面处理层22上,图1B示出层叠体90完成的状态。如图所示,将保护膜10的第一主面10a贴合于表面处理层22。保护膜10与层叠膜20的层叠例如在对它们进行辊输送(通过所谓的辊对辊)的同时进行。通过使用经表面改性的保护膜,能够得到与层叠膜的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在之后的工序中可以抑制保护膜从层叠膜剥离,可有助于制造效率的提高。
代表性地,通过上述表面改性来提高上述第一主面的表面能量。表面改性例如通过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进行。这些处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优选采用电晕处理。电晕处理例如通过在与电介质绝缘的电极之间以高频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电晕、并在电介质与电极之间配置保护膜而进行。电极与保护膜的距离例如为1.5mm~2.5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边输送保护膜一边实施电晕处理。具体而言,一边沿着长条状的保护膜的长度方向输送一边实施电晕处理。保护膜的输送速度例如为10m/min~20m/min。电极宽度(处理宽度)例如为1.3m~1.5m。电晕输出功率例如为0.5kW~1.0kW。通过下述式求出的处理强度例如为10W·min/m2以上,优选为15W·min/m2以上,更优选为20W·min/m2以上。根据这样的处理强度,能够得得到相对于层叠膜的优异的密合性。另一方面,通过下述式求出的处理强度例如为50W·min/m2以下,优选为45W·min/m2以下,更优选为40W·min/m2以下。根据这样的处理强度,能够抑制由于电晕处理而在保护膜产生波纹等不良情况。
处理强度=电晕输出功率/保护膜的输送速度×电极宽度
作为上述保护膜,优选使用聚烯烃膜。具体而言,保护膜优选由聚乙烯、聚丙烯、或它们的混合物构成。在此,聚乙烯中包含乙烯的均聚物及乙烯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聚丙烯中包含丙烯的均聚物及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
作为上述聚乙烯的具体例,可举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作为上述其他烯烃,例如可举出: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壬烯、癸烯。这些之中,优选使用乙烯、丙烯、丁烯。在乙烯或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的制作中,其他烯烃的配合比例相对于乙烯或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聚烯烃膜优选包含聚乙烯。具体而言,聚烯烃膜优选为聚乙烯膜或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膜。在聚烯烃膜包含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的情况下,聚乙烯的含有比例相对于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为60重量份~97重量份,更优选为70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份以上。
保护膜(聚烯烃膜)可以包含粒子、颜料、着色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氯捕捉剂等其他成分。
保护膜(聚烯烃膜)可以是组成均匀的单一层,也可以具有组成不同的两层以上的层叠结构。作为层叠结构的具体例,可举出组成不同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双层结构、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的三层结构。此外,第一层与第三层的组成可以实质上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保护膜(聚烯烃膜)可以为无拉伸膜,也可以为拉伸膜,但优选为无拉伸膜。
保护膜的厚度例如为20μm~150μm,优选为30μm~100μm,更优选为40μm~80μm。
表面改性前的保护膜的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以下,优选为0.4μm以下,更优选为0.3μm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保护膜,能够得到外观优异的偏振片。另一方面,表面改性前的保护膜的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例如为0.2μm以上。
通过表面改性,优选使保护膜的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减少0.1μm~0.4μm,更优选减少0.15μm~0.25μm。
表面改性后的保护膜的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优选为0.1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μm以下。另一方面,表面改性处理后的保护膜的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例如为0.01μm以上。
虽未图示,但在后述的工序3之前,层叠体90可以供于使用了水的处理。具体而言,层叠体90可以浸渍于包含水的处理浴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了水的处理,对层叠体90的基材21实施化学处理(例如,皂化处理)。通过使用经表面改性的保护膜,即使在供于使用了水的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层叠体中发生剥离。此外,在使用了水的处理之后,层叠体90可以供于干燥处理。
在工序3中,将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层叠,图1C示出偏振片100完成的状态。层叠体90(层叠膜20)的基材21能够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发挥功能。在图示例中,与层叠体90层叠时,在起偏器30的一侧层叠有保护层40。保护层40也可以作为相位差层(例如,λ/4板)发挥功能。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起偏器30与保护层40的层叠物)的层叠例如通过一边对它们进行辊输送(通过所谓的辊对辊)一边进行。
从可靠地进行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的层叠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重合后(在图示例中,将层叠体90、起偏器30及保护层40重合后),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对它们进行夹持(沿着图1C中的箭头的方向)并进行加压。作为加压条件,例如为0.2MPa~0.4MPa。作为加压构件的材质,例如可以使用橡胶、金属。通过使用满足上述规定的表面粗糙度Ra的保护膜,能够得到外观优异的偏振片。具体而言,如果使用表面粗糙度Ra的值大的(例如,超过0.5μm的)保护膜,则在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层叠时,存在由于保护膜表面的凹凸形状而在得到的偏振片中产生不均的担忧。
虽未图示,偏振片100也可以包含其他构件。例如,可以包含配置于起偏器30的未配置层叠膜20的一侧的相位差层(例如,λ/4板)。具体而言,可以在将层叠体90与起偏器30(起偏器30与保护层40的层叠物)层叠后,进一步层叠相位差层。
上述各构件可通过任意适当的粘接层层叠。作为粘接层的具体例,可举出粘接剂层、粘合剂层。例如,起偏器与保护层通过粘接剂层贴合在一起。具体而言,起偏器与保护层通过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贴合在一起。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固化后的厚度(粘接剂层的厚度)例如为0.2μm~3.0μm,优选为0.4μm~2.0μm,更优选为0.6μm~1.5μm。
保护膜10以相对于层叠膜20可剥离的方式贴合。保护膜10可以直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得到的偏振片供于使用为止(例如,层叠于图像显示面板为止)时才剥离,或者在最终产品(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剥离,也可以直接搭载于最终产品上。
[起偏器]
上述起偏器代表性地为包含二色性物质(例如,碘)的树脂膜。作为树脂膜,例如可举出:聚乙烯醇(PVA)系膜、部分甲缩醛化PVA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
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18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下。另一方面,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
起偏器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中的任意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例如为41.5%~46.0%,优选为42.0%~46.0%,更优选为44.5%~46.0%。起偏器的偏振度优选为97.0%以上,更优选为9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以上。
起偏器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制作。具体而言,起偏器可以由单层的树脂膜制作,也可以使用两层以上的层叠体制作。
由上述单层的树脂膜制作起偏器的方法代表性地包括:对树脂膜实施利用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和拉伸处理。作为树脂膜,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醇(PVA)系膜、部分甲缩醛化PVA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不溶化处理、溶胀处理、交联处理等。这样的制造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周知惯用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使用上述层叠体得到的起偏器例如可以使用树脂基材与树脂膜或树脂层(代表性地为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制作。具体而言,通过将PVA系树脂溶液涂布于树脂基材并使其干燥,在树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树脂层,得到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进行拉伸及染色,将PVA系树脂层制成起偏器而制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在树脂基材的一侧形成包含卤化物和PVA系树脂的PVA系树脂层。拉伸代表性地包括将层叠体浸渍于硼酸水溶液中并进行拉伸。此外,根据需要,拉伸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前将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空中拉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层叠体通过一边沿着长度方向输送一边进行加热而供于在宽度方向上收缩2%以上的干燥收缩处理。代表性地,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包括:对层叠体依次实施空中辅助拉伸处理、染色处理、水中拉伸处理及干燥收缩处理。通过导入辅助拉伸,即使在热塑性树脂上涂布PVA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PVA的结晶性,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另外,同时通过事前提高PVA的取向性,在之后染色工序、拉伸工序中浸渍于水中时,能够防止PVA的取向性的降低、溶解等问题,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此外,在将PVA系树脂层浸渍于液体中的情况下,与PVA系树脂层不含卤化物的情况相比,PVA分子的取向的紊乱、及取向性的降低能够得以抑制,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此外,通过干燥收缩处理使层叠体在宽度方向上收缩,由此能够实现高的光学特性。在从所得到的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剥离树脂基材而得到的剥离面、或者在与剥离面相反侧的一面层叠保护层,可以得到偏振片。这样的起偏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情况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6470455号中。将这些公报的整体记载作为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保护层]
上述保护层可以由能够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使用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作为成为该膜的主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举出三乙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聚降冰片烯等环烯烃系、聚烯烃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等树脂。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80μm,更优选为10μm~40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35μm。
配置于起偏器30的未配置层叠膜20的一侧的保护层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光学上各向同性。在本说明书中,“光学上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并且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为-10nm~+10nm。
[层叠膜]
上述层叠膜具有基材和形成于基材上的表面处理层。基材能够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发挥功能,其详细情况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得到的偏振片代表性地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层叠膜配置于可视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层叠膜的表面处理层位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最表面。因此,优选在基材(可视侧的保护层)上形成硬涂(HC)处理、防反射处理、抗粘连处理、防眩(防闪光)处理、防污处理等表面处理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表面处理层具有防眩功能及防反射功能。具体而言,表面处理层从基材侧起依次具有防眩层及防反射层。防眩层代表性地包含树脂及填料。具体而言,在树脂中含有填料而在得到的层(防眩层)的表面产生微细的凹凸形状,由此得到防眩性。通过设置防眩层,例如,使荧光灯、太阳光等外部光在图像显示装置表面发生散射,能够抑制图像的映入,防止对比度的降低。防反射层能够降低防眩层表面的反射。层叠膜的表面处理层侧的反射率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
上述防反射层例如可以通过在上述防眩层上涂敷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并使得到的涂膜干燥、固化而得到。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例如可以包含树脂成分(固化性化合物)、含氟添加剂、中空粒子、实心粒子及溶剂等,例如,可以通过将它们混合而得到。
作为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中所含的树脂成分(固化性化合物)的固化机理,例如可举出:热固化型、光固化型。作为树脂成分,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丙烯酸酯基及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有机硅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螺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多硫醇多烯树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或预聚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上述树脂成分中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丙烯酸酯基及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反应性稀释剂。反应性稀释剂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8-88309号公报中记载的反应性稀释剂,例如包含单官能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作为反应性稀释剂,从得到优异的硬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反应性稀释剂,例如还可以举出:丁二醇甘油醚二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的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反应性稀释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为了使上述树脂成分固化,例如可以使用固化剂。作为固化剂,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例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
上述含氟添加剂例如可以是包含氟的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包含氟的无机化合物。作为包含氟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含氟防污涂布剂、含氟丙烯酸化合物、含氟/硅丙烯酸化合物。作为包含氟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可举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KY-1203”、DIC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Megaface”等。含氟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以为0.05重量份以上、0.1重量份以上、0.15重量份以上、0.20重量份以上、或0.25重量份以上,也可以为20重量份以下、15重量份以下、10重量份以下、5重量份以下、或3重量份以下。
作为上述中空粒子,例如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粒子、丙烯酸粒子、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粒子。中空二氧化硅粒子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日挥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Thrulya5320”、“Thrulya4320”)。中空粒子的重均粒径例如可以为30nm以上、40nm以上、50nm以上、60nm以上、或70nm以上,也可以为150nm以下、140nm以下、130nm以下、120nm以下、或110nm以下。中空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大致球形。具体而言,中空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优选为1.5以下。中空粒子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以为30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上、70重量份以上、90重量份以上、或100重量份以上,也可以为300重量份以下、270重量份以下、250重量份以下、200重量份以下、或180重量份以下。
作为上述实心粒子,例如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粒子、氧化锆粒子、二氧化钛粒子。实心二氧化硅粒子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MEK-2140Z-AC”、“MIBK-ST”、“IPA-ST”)。实心粒子的重均粒径例如可以为5nm以上、10nm以上、15nm以上、20nm以上、或25nm以上,也可以为330nm以下、250nm以下、200nm以下、150nm以下、或100nm以下。中空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大致球形。具体而言,中空粒子的纵横尺寸比优选为1.5以下。实心粒子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以为5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上、15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上、或25重量份以上,也可以为150重量份以下、120重量份以下、100重量份以下、或80重量份以下。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溶剂。作为溶剂,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TBA(叔丁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丙酮、甲乙酮、MIBK(甲基异丁基酮)、环戊酮等酮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PMA(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酯类;二异丙醚、丙二醇单甲醚等醚类;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类;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对于溶剂的含量而言,例如可以使相对于上述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整体的重量的固体成分的重量例如成为0.1重量%以上、0.3重量%以上、0.5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上、或1.5重量%以上,也可以使其成为20重量%以下、15重量%以下、10重量%以下、5重量%以下、或3重量%以下。
作为上述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的涂敷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帘幕式涂布法、模涂法、旋涂法、喷涂法、凹版涂布法、辊涂法、棒涂法等公知的涂敷方法。上述涂膜的干燥温度例如为30℃~200℃,干燥时间例如为30秒钟~90秒钟。上述涂膜的固化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光照射(代表性地为紫外线照射)进行。作为光照射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高压水银灯。紫外线照射的照射量以在紫外线波长365nm下的累积曝光量计优选为50mJ/cm2~500mJ/cm2
优选为上述表面处理层可以具有防污性。具体而言,表面处理层可以包含氟或硅中的至少一者。另一方面,这样的表面处理层能够降低与上述保护膜的密合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这样的表面处理层(层叠膜)也对规定的保护膜进行表面改性,由此能够得到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而且能够提供外观优异的偏振片。
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例如为1μm~20μm,优选为2μm~15μm,更优选为3μm~10μm。
表面处理层(层叠膜)的表面的接触角例如为90°~125°。另外,层叠膜(表面处理层)的表面粗糙度Ra例如为0.01μm~0.3μm。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此外,厚度、表面粗糙度Ra及反射率是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值。另外,只要没有特别明确记载,则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份”及“%”为重量基准。
<厚度>
10μm以下的厚度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制、产品名“JSM-7100F”)进行了测定。超过10μm的厚度使用数字千分尺(Anritsu公司制、产品名“KC-351C”)进行了测定。
<表面粗糙度Ra>
基于JISB0601(1994年度版),对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μm)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用粘合剂将测定对象贴合于玻璃板(MATSUNAMI公司制、MICROSLIDEGLASS、型号S、厚度为1.3mm、45mm×50mm),制作了测定用试样。接下来,使用具有前端部(金刚石)的曲率半径R为2μm的测定针的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定器(株式会社小阪研究所制、高精度微细形状测定器、商品名“SurfcorderET4000”),在扫描速度为1mm/秒钟、临界值为0.8mm、测定长度为12mm的条件下,在一定方向上对所得到的测定用试样的最表面的凹凸形状进行了测定。基于该测定,计算出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此外,上述高精度微细形状测定器自动地计算出测定值。
<反射率>
使用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HitachiHigh-Tech、产品名“U-4100”)进行了测定。测定层叠膜的表面处理层侧的反射率时,用粘合剂将层叠膜贴合于黑色的丙烯酸板,作为测定用试样。
<接触角>
对层叠膜的表面处理层侧的水接触角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在23℃、50%RH的环境中,使用接触角计(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商品名“DMo-501型”、ControlBox“DMC-2”、控制/解析软件“FAMAS(版本5.0.30)”)并通过液滴法进行测定。蒸馏水的滴加量设定为2μL,根据滴加5秒钟后的图像并通过θ/2法计算出接触角。
[实施例1]
(起偏器的制作)
通过辊拉伸机将厚度为30μm的聚乙烯醇(PVA)系树脂膜(Kuraray制、产品名“PE3000”)的长条卷以在长度方向上成为5.9倍的方式沿着长度方向进行单向拉伸,同时依次了实施溶胀、染色、交联、清洗处理后,最后实施干燥处理,由此制作了厚度为12μm的起偏器。
对于上述溶胀处理而言,一边在20℃的纯水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2.2倍。接下来,对于染色处理而言,一边以使得到的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成为45.0%的方式在调整了碘浓度的碘与碘化钾的重量比为1:7的30℃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4倍。接下来,交联处理采用两个阶段的交联处理,第一阶段的交联处理一边在40℃的溶解有硼酸与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2倍。第一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设定为5.0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3.0重量%。对于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而言,一边在65℃的溶解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6倍。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设定为4.3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5.0重量%。接下来,清洗处理在20℃的碘化钾水溶液中进行了处理。清洗处理的水溶液的碘化钾含量设定为2.6重量%,最后,以70℃进行了5分钟的干燥处理而得到了起偏器。
(层叠物A的制作)
通过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在所得到的起偏器的一侧贴合厚度为25μm的TAC膜,得到了层叠物。
(层叠体B的制作)
在电晕处理强度24W·min/m2的条件下对聚乙烯系保护膜(东丽膜加工株式会社制、“Toretec(注册商标)7832C”、厚度:50μm、贴合面的Ra:0.23μm)的贴合面实施了电晕处理后,将该贴合面贴合于形成有表面处理层的TAC膜(厚度为32μm)的表面处理层侧,得到了层叠体B。此外,形成有表面处理层的TAC膜是在TAC膜(厚度为25μm)上形成有表面处理层(厚度:7μm、反射率:1.4%、Ra:0.06μm、接触角:100°)的膜,表面处理层通过以下示出的步骤形成。另外,电晕处理后的保护膜的贴合面的Ra为0.03μm。
(表面处理层的形成)
1.防眩层的形成
准备了紫外线固化型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UV1700TL”、固体成分80%)50重量份、及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作为主成分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Viscoat#300”、固体成分100%)50重量份的混合物。相对于混合物的树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echpolymer”、重均粒径:3μm、折射率:1.525)4重量份、作为有机粘土(触变性赋予剂)的合成蒙脱石(Co-opChemical株式会社制、商品名“LucentiteSAN”)1.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商品名“OMNIRAD907”)3重量份、流平剂(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LE303”、固体成分40%)0.15重量份。在此,有机粘土用甲苯稀释至固体成分成为6%而使用。
用甲苯/乙酸乙酯/环戊酮(CPN)混合溶剂(重量比35/41/24)将所得到的混合物稀释至固体成分浓度成为40重量%,制备了防眩层形成材料(涂敷液)。
将所得到的防眩层形成用材料(涂敷液)涂敷于TAC膜(厚度为25μm、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商品名“TJ25UL”)上。然后,通过高压水银灯,以累积光量成为300mJ/cm2的方式对涂敷膜照射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进一步在80℃下加热60秒钟,使其干燥,形成了厚度为7μm的防眩层。
2.防反射层的形成
将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作为主成分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Viscoat#300”、固体成分100重量%)100重量份、中空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日挥触媒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luria5320”、固体成分20重量%、重均粒径75nm)100重量份、实心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MEK-2140Z-AC”、固体成分30重量%、重均粒径10nm)、含氟添加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KY-1203”、固体成分20重量%)12重量份、及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商品名“OMNIRAD907”、固体成分100重量%)3重量份混合。在该混合物中,添加将TBA、MIBK及PMA以60:25:15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作为溶剂,使得整体的固体成分成为4重量%,进行搅拌,制备了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
用线棒涂布器将得到的防反射层形成用涂敷液涂敷于上述防眩层上。将涂敷后的涂敷液在80℃下加热1分钟,使其干燥,形成了涂膜。用高压水银灯对所得到的涂膜照射累积光量为300mJ/cm2的紫外线而实施固化处理,形成了厚度为0.1μm的防反射层。
由此形成了表面处理层。
(偏振片的制作)
以层叠物A的起偏器与层叠体B的TAC膜对置的方式通过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将层叠物A与层叠体B贴合,得到了偏振片。将层叠物A与层叠体B贴合时,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夹持层叠物A及层叠体B并在0.3MPa的条件下进行加压。
此外,上述各个贴合在辊输送的同时进行。
[实施例2]
将保护膜的电晕处理强度设定为36W·min/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了偏振片。
[实施例3]
将保护膜的电晕处理强度设定为48W·min/m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了偏振片。
[比较例1]
未对保护膜实施电晕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了偏振片。
[比较例2]
使用了聚乙烯系保护膜(东丽膜加工株式会社制、“Toretec(注册商标)R304C”、厚度:30μm、贴合面的Ra:0.72μm)作为保护膜,并且未对保护膜实施电晕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了偏振片。
对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了下述的评价。将评价结果总结于表1。
<评价>
1.密合力
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在剥离速度为300mm/分、剥离角度为180°的条件下,将从所得到的层叠体B切出宽度为50mm、长度为100mm的尺寸而得到的样品沿着长度方向剥离,对此时的剥离力(N/50mm)进行了测定。具体而言,对保护膜相对于表面处理层的剥离力进行了测定。此外,测定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
2.外观
通过目视对所得到的偏振片的外观进行观察,通过确认有无不均的产生而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准备两片偏振片,将它们在60℃、90%RH环境中静置120小时后,以各个起偏器的吸收轴正交的方式重合,在背光灯上对其状态进行了观察。
3.输送性
对得到偏振片为止的膜的输送性进行了评价。
表1
在实施例中,得到了优异的密合力。此外,在实施例3中,由于电晕处理,在保护膜上产生了波纹,发生了辊输送不良,无法良好地进行与形成有表面处理层的TAC膜的层叠,无法进行密合力的评价。
如图2A所示,在实施例中未确认到不均,得到了优异的外观,但是在比较例2中,如图2B所示,确认到了不均(斑点)。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得到的偏振片可以适当地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的偏振片。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代表性地可举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

Claims (9)

1.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并且所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5μm以下的保护膜的所述第一主面进行表面改性;
将所述保护膜的所述表面改性面与具有基材和表面处理层的层叠膜的所述表面处理层进行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
在所述层叠体的所述基材侧层叠起偏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改性通过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中的至少一者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表面改性,使所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减少0.1μm~0.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后的所述第一主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0.15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改性通过电晕处理进行,所述电晕处理的处理强度为10W·min/m2以上且50W·min/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层叠体与所述起偏器重合后,通过一对加压构件夹持所述层叠体和所述起偏器并进行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护膜为聚烯烃膜。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包含氟或硅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层叠膜的所述表面处理层侧的反射率为3%以下。
CN202211128294.7A 2021-09-30 2022-09-16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9031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2315 2021-09-30
JP2021162315A JP2023051542A (ja) 2021-09-30 2021-09-30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3118A true CN115903118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70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8294.7A Pending CN115903118A (zh) 2021-09-30 2022-09-16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51542A (zh)
KR (1) KR20230046956A (zh)
CN (1) CN115903118A (zh)
TW (1) TW20231925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923536T2 (de) 1998-10-30 2006-03-30 Teijin Ltd. Phasendifferenzfilm und diesen verwendende optische 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1542A (ja) 2023-04-11
TW202319253A (zh) 2023-05-16
KR20230046956A (ko)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56701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前面板、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5511719B2 (ja)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に用いるための延伸積層体
WO2014123184A1 (ja) 偏光膜を有する光学積層体
TWI806968B (zh) 積層膜
JP632494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7089093B2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802652B (zh) 偏光板及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CN115903118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0221375B (zh) 层叠膜
JP7385380B2 (ja) 位相差層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層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7382450B2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013275A1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132148A1 (ja)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23074041A1 (ja)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23074042A1 (ja) 偏光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KR20230046955A (ko)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22169027A (ja)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22145412A (ja) 光学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20131843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표시 장치
TW202321742A (zh) 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13495316A (zh) 偏振板及使用了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