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1802B -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1802B
CN115901802B CN202310134133.7A CN202310134133A CN115901802B CN 115901802 B CN115901802 B CN 115901802B CN 202310134133 A CN202310134133 A CN 202310134133A CN 115901802 B CN115901802 B CN 115901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detection
roller
protectiv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4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01802A (zh
Inventor
杨海东
杨淑爱
何桢
门光辉
李泽辉
谢克庆
王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ans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Nanhai Guangdo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CNC Equipment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ans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Nanhai Guangdo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CNC Equipment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ans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oshan Nanhai Guangdo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CNC Equipment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Foshan Tans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4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1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1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01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1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用于引导柔性电路板经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检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经过的柔性电路板。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中,吸附装置吸附固定柔性电路板以形成供人工检查的工位,柔性电路板不仅经过机器检测工位,还经过人工检查工位,如此可实现机器检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提高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精确度和检测效率。此外,当检测出柔性电路板存在缺陷时,工作人员能立即在柔性电路板上进行修复,提高修复柔性电路板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也就是软板,俗称FPC,选用聚酰亚胺或聚脂薄膜为基材,使用光声图案转移和蚀刻工艺方法在其表面上创建电路图。柔性电路板由于其本体轻薄、可以任意折叠弯曲、可靠性高、散热性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遍及,中国电子制造业对于更轻更薄的柔性电路板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量。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路板制造产商针对柔性电路板缺陷检测会采取人工检测,人工检测是工人使用3~10倍的放大镜对板子进行检测,若有缺陷,则将缺陷的种类和位置标记出来。人工检测的精度高,但如果是线路尺寸小并且线路过于密集的板子,工人甚至需要使用显微镜才可以进行作业,这必将导致人工目检的效率偏低,而且针对尺寸稍微大点的整板,每次只能观察一小部分的板子,频繁移动也会对柔性电路板造成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工人用显微镜检测易产生疲劳,这些因素容易导致存在漏检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检测存在的缺点,现有技术出现机器检测缺陷技术,机器检测缺陷技术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人工智能检测出柔性电路板的缺陷。机器检测虽能长时间工作,判断标准较为客观,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大的检测误差,难以完全取代人工检测。因此需要一种可结合人工检测和机器检测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柔性电路板检测中存在检测精度低,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柔性电路板检测中存在检测精度低,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包括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上述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设置在上述机座上,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用于引导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上述机座上,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上述吸附装置设置在上述机座上,上述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经过的柔性电路板;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包括放卷部、运输部以及收卷部;上述放卷部用于放卷出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并分离附在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上述运输部用于引导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上述吸附装置;上述收卷部用于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并收卷成筒;上述运输部包括输送检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上述第一压辊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的一侧,上述第二压辊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的另一侧,上述第一压辊的设置高度和上述第二压辊的设置高度均低于上述输送检测辊的高度,上述放卷部放卷出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一压辊、输送检测辊、第二压辊以及检测图像采集装置;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触发图像采集装置,上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的上方,上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输送检测辊的柔性电路板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在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的引导下,经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在柔性电路板经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过程中,检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检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用于机器检测,以检测柔性电路板是否存在缺陷,如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得到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结果。柔性电路板通过检查图像采集装置后,柔性电路板经过吸附装置,工作人员可利用吸附装置吸附固定柔性电路板,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柔性电路板进行人工修复或复检。
具体地,上述吸附装置设有负压吸附面,上述负压吸附面与地面成预设角度倾斜地设置在上述机座上。
具体地,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外箱,上述机座设置在上述外箱内,上述外箱靠近吸附装置的一侧设有操作窗口,上述操作窗口与上述负压吸附面相对应。
具体地,上述放卷部包括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和保护膜收卷卷轴;上述收卷部包括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和保护膜放卷卷轴;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用于对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放卷,并将上述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上的保护膜拉到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上;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用于收卷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分离出的保护膜;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用于收卷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上述保护膜放卷卷轴用于放卷保护膜,并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以随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同步收卷成筒。
具体地,上述机座包括机架、驱动座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上述机架设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安装侧板的板面垂直于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述驱动座活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上述安装侧板远离柔性电路板的一侧,上述驱动座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上述机架上,上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上述驱动座连接,以驱动上述驱动座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和上述保护膜放卷卷轴分别贯穿上述安装侧板与上述驱动座连接。
具体地,上述运输部还包括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上述第三压辊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一侧,上述第四压辊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另一侧,上述第三压辊的设置高度和上述第四压辊的设置高度均低于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高度,经过上述第二压辊后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三压辊、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以及第四压辊;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上方。
具体地,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夹送装置;上述夹送装置用于夹持并拖动已经过上述吸附装置的柔性电路板,以辅助运输柔性电路板;上述夹送装置包括背板、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和夹持部,上述背板设置在上述机座上,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上述背板上,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沿柔性电路板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上述夹持部连接,上述夹持部用于夹持和松开柔性电路板。
具体地,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复检装置,上述复检装置设置在上述吸附装置的上方,上述复检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上述复检装置包括第四直线驱动机构和复检相机,上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上述吸附装置的上方,上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上述复检相机连接,以驱动上述复检相机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复检相机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表面的图像。
具体地,上述复检装置还包括喷码器,上述喷码器与上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以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喷码器用于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喷码标记。
具体地,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检测相机、安装支架和检测光源,上述检测相机通过上述安装支架设置于上述机座上,上述检测相机的拍摄视角朝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方向设置;上述检测光源活动设置在上述安装支架上,位于上述检测相机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之间,上述检测光源沿靠近和远离上述检测相机的方向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中,吸附装置吸附固定柔性电路板以形成供人工检查的工位,放卷出的柔性电路板不仅经过机器检测工位,还经过人工检查工位,如此可实现机器检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精确度和检测效率。此外,当机器检测出柔性电路板存在缺陷时,或工作人员复检出柔性电路板存在缺陷时,工作人员能立即在柔性电路板上进行修复,提高修复柔性电路板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吸附装置和触发图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设有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中检测设备的运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夹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检测设备的复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机座、110-机架、111-安装侧板、120-驱动座、130-第一直线驱动机构、200-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10-放卷部、211-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2-保护膜收卷卷轴、220-运输部、221-输送检测辊、222-第一压辊、223-第二压辊、224-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5-第三压辊、226-第四压辊、227-第一导向辊、228-第二导向辊、230-收卷部、231-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2-保护膜放卷卷轴、300-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10-检测相机、320-安装支架、321-安装板、322-支柱、330-检测光源、400-吸附装置、410-负压吸附面、420-负压吸附板、430-负压组件、500-外箱、510-操作窗口、600-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10-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20-触发相机、700-夹送装置、710-背板、72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30-夹持部、731-夹座、732-固定夹块、733-活动夹块、734-伸缩驱动件、800-复检装置、810-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20-复检相机、830-喷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上述检测设备包括机座100、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和吸附装置400。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设置在上述机座100上,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用于引导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和吸附装置400。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设置在上述机座100上,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上述吸附装置400设置在上述机座100上,上述吸附装置400用于吸附固定经过的柔性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在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的引导下,经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在柔性电路板经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过程中,检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检查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用于机器检测,以检测柔性电路板是否存在缺陷,如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判断,得到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结果。柔性电路板通过检查图像采集装置后,柔性电路板经过吸附装置400,工作人员可利用吸附装置400吸附固定柔性电路板,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柔性电路板进行人工修复或复检。
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工作人员于吸附装置400处检测和修复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在吸附装置400上的部分检测完毕后,吸附装置400停止吸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收卷一部分柔性电路板,使在吸附装置400检测完毕的柔性电路板部分离开吸附装置400。收卷过程中,柔性电路板待检测的下一部分在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的作用下移动在吸附装置400上。在柔性电路板的输送过程中,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采集柔性电路板的图像以进行机器检测。如此,可先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全面的机器检测,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复检。也可以先通过机器检测部分柔性电路板,再由工作人员人工检测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中,吸附装置400吸附固定柔性电路板以形成供人工检查的工位,放卷出的柔性电路板不仅经过机器检测工位,还经过人工检查工位,如此可实现机器检测与人工检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精确度和检测效率。此外,当机器检测出柔性电路板存在缺陷时,或工作人员复检出柔性电路板存在缺陷时,工作人员能立即在柔性电路板上进行修复,提高修复柔性电路板的便利性。
可选地,参照图2所示,上述吸附装置400设有负压吸附面410,上述负压吸附面410与地面成预设角度倾斜地设置在上述机座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负压吸附面410设置成与地面成一角度,使得维修员无需一直躬身操作,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和维修,有效减少身体衣物接触柔性电路板。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倾斜设置的负压吸附面410使得检测设备的整体长度相对现有的设备大大缩短,有效减少空间的占用。可选地,上述预定角度在30°~60°范围内。
具体地,上述吸附装置400包括负压吸附板420和提供负压的负压组件430,上述负压吸附板420设有内腔,上述负压组件430的负压端连通至上述内腔,上述负压吸附板420的板面设有连通至上述内腔的通孔。其中,上述负压吸附板420设置通孔的一侧板面为负压吸附面410。更具体地,上述负压组件430包括产生负压的设备和负压管道。具体地,产生负压的设备可以是真空发生装置或负压泵等。产生负压的设备的负压端通过负压管道连通至上述负压吸附板420的内腔。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吸附装置400还可以是表面设有真空吸盘的运输带,真空吸盘连通至产生负压的设备。
可选地,参照图3所示,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外箱500,上述机座100设置在上述外箱500内,上述外箱500靠近吸附装置400的一侧设有操作窗口510,上述操作窗口510与上述负压吸附面410相对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外箱500围蔽机座100,以减少灰尘附着在柔性电路板上,实现保护柔性电路板。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将操作窗口510对应设置在负压吸附面410,使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窗口510便能对柔性电路板的进行检测和修复操作,无需穿过走动穿梭,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可选地,参照图4所示,上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200包括放卷部210、运输部220以及收卷部230。上述放卷部210用于放卷出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并分离附在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上述运输部220用于引导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和上述吸附装置400。上述收卷部230用于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并收卷成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放卷部210放出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并分离附在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以避免柔性电路的保护膜反光而影响到采集图像的质量,从而提高对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精度。通过运输部220引导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和上述吸附装置400,有效避免柔性电路板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错位偏移,以便于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获取到柔性电路板在运输时的图像。通过收卷部230用于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并收卷成筒,实现重新对柔性电路板附上保护膜后收卷成筒,有效保护柔性电路板,减少柔性电路板裸露的时间。其中,上述运输部220是由多个辊轴组成的辊组,以引导柔性电路板定向传输。
可选地,上述放卷部210包括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1和保护膜收卷卷轴212。上述收卷部230包括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和保护膜放卷卷轴232。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1用于对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放卷,并将上述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上的保护膜拉到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212上。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212用于收卷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分离出的保护膜。
如此,实现放卷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时,分离脱落附在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以避免柔性电路的保护膜反光而影响到采集图像的质量,从而提高对柔性电路板的检测精度。
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用于收卷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上述保护膜放卷卷轴232用于放卷保护膜,并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以随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同步收卷成筒。
如此,实现将保护膜重新附在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进行保护,并通过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收卷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具体地,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1、保护膜收卷卷轴212、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和保护膜放卷卷轴232分别可以是具有独立的驱动机构,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方式共用同一个驱动机构,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优选地,上述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
可选地,参照图6所示,上述机座100包括机架110、驱动座120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30。上述机架110设有安装侧板111,所述安装侧板111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安装侧板111的板面垂直于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述驱动座120活动设置在机架110上,位于上述安装侧板111远离柔性电路板的一侧,上述驱动座1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30设置于上述机架110上,上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30的驱动端与上述驱动座120连接,以驱动上述驱动座1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1、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212、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和上述保护膜放卷卷轴232分别贯穿上述安装侧板111与上述驱动座120连接。其中,上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211、上述保护膜收卷卷轴212、上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231和上述保护膜放卷卷轴232的驱动机构设置于驱动座120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30驱动上述驱动座1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移动,实现带动放卷部210和收卷部230在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放卷部210和收卷部230具有纠编功能,无需另外增加纠偏器,有效降低检测设备的成本。
具体地,上述机架110呈梯形,上述放卷部210和收卷部230位于机架110的内部,吸附装置400设置在机架110的一侧斜边,上述运输部220设置在机架110的顶部,实现柔性电路板呈环状运输,有效减少检测设备的占用空间。更具体地,上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30可以是直线模组、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气压缸或液压缸等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上述机架110设有线性滑轨,上述线性滑轨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上述驱动座120设有滑块,上述滑块与上述线性滑轨滑动配合,通过线性滑轨与滑块的配合,以限定驱动座120的滑动方向,实现对驱动座120进行导向,提高驱动座120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5所示,上述运输部220包括输送检测辊221、第一压辊222和第二压辊223,上述第一压辊222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221的一侧,上述第二压辊223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221的另一侧,上述第一压辊222的设置高度和上述第二压辊223的设置高度均低于上述输送检测辊221的高度,上述放卷部210放卷出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一压辊222、输送检测辊221、第二压辊223以及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00,上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00设置在上述输送检测辊221的上方,上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00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经过上述输送检测辊221的柔性电路板的图像。
具体地,上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00包括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10和触发相机620,上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10的驱动端与上述触发相机620连接,以驱动上述触发相机6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10对驱动触发相机620往复运动,以使触发相机6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扫描柔性电路板,采集柔性电路板的图像。更具体地,上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10可以是直线模组、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气压缸或液压缸等中的任一种。
其中,触发相机620为4K线扫相机。当然,触发相机620还可以是其它的机器视觉相机,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制。在具体应用中,触发相机620采集柔性电路板相片后供机器识别柔性电路板是否存有目标区域,若识别结果为存有目标区域时,则可通过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控制设备触发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启动,以对柔性电路板的进行图像采集。如此能减少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的工作时长,无需长时间启动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检测辊221在第一压辊222和第二压辊223的作用下,便于将柔性电路板紧贴在输送检测辊221的上端面,从而使柔性电路板的检测面更平整,再通过触发相机620进行扫描图像,使得图像更清晰,从而在选取目标检测时更加可靠。
可选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600还包括附带光源,附带光源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10的驱动连接,以随触发相机620同步移动,为触发相机620补充光源,从而提高触发相机620采集相片的质量。
可选地,参照图5所示,上述运输部220还包括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第三压辊225和第四压辊226,上述第三压辊225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的一侧,上述第四压辊226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的另一侧,上述第三压辊225的设置高度和上述第四压辊226的设置高度均低于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的高度,经过上述第二压辊223后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三压辊225、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以及第四压辊226。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设置在上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在第三压辊225和第四压辊226的作用下,紧贴在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224的上端面,从而使柔性电路板的检测面更平整,再通过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进行采集检测图像,使得图像更清晰,从而使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运输部220还包括第一导向辊227和第二导向辊228。上述第一导向辊227设置在吸附装置400的上方,上述第二导向辊228设置在吸附装置400的下方。其中,经过上述第四压辊226后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一导向辊227、负压吸附面410和第二导向辊228。
可选地,参照图7所示,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夹送装置700。上述夹送装置700用于夹持并拖动已经过上述吸附装置400的柔性电路板,以辅助运输柔性电路板。上述夹送装置700包括背板71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和夹持部730,上述背板710设置在上述机座100上,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设置在上述背板710上,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的驱动端沿柔性电路板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的驱动端与上述夹持部730连接,上述夹持部730用于夹持和松开柔性电路板。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730夹持柔性电路板,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的驱动端驱动夹持部730沿柔性电路板的运输方向运动,实现拖动柔性电路板,从而达到辅助输送柔性电路板的效果,无需传统的缓冲辊或张力辊进行张力,有效防止出现打滑现象。当夹持部730移动至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的行程终端时,夹持部730松开柔性电路,且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往回复位夹持部730,复位后的夹持部730再重新夹持柔性电路进行辅助运输。
具体地,上述背板710与负压吸附面410平行设置在机架110上,且位于负压吸附面410的后背侧,可有效减少检测设备的占用空间。
具体地,上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可以是直线模组、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气压缸或液压缸等。上述夹持部730为可以夹持和松开柔性电路的夹具。更具体地,参照图8所示,上述夹持部730包括夹座731,上述夹座731与第三直线驱动机构720的驱动端连接。上述夹座731上设有间隔且相对设置的固定夹块732和活动夹块733,柔性电路板于固定夹块732和活动夹块733之间通过,上述夹座731上设有伸缩驱动件734,伸缩驱动件734用于驱动活动夹块733靠近和远离上述固定夹块732,以实现夹紧和松开柔性夹板。其中,上述伸缩驱动件734可以是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参照图9所示,上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复检装置800,上述复检装置800设置在上述吸附装置400的上方,上述复检装置800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上述复检装置800包括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和复检相机820,上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设置在上述吸附装置400的上方,上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的驱动端与上述复检相机820连接,以驱动上述复检相机8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上述复检相机820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表面的图像。
在具体应用实施中,当视觉检测出柔性电路板中的缺陷时,通过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驱动复检装置800移动至缺陷对应位置,采集柔性电路板的缺陷图像,以供人工复检确认,便于放大柔性电路板的缺陷图像,利于提高机器检测的精确度。通过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对驱动复检相机820往复运动,以使复检相机82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扫描柔性电路板,采集柔性电路板的复检图像。具体地,上述复检相机820为16k高精度线扫相机。当然复检相机820还可以是其它的机器视觉相机,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上述复检装置800还包括喷码器830,上述喷码器830与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的驱动端连接,上述喷码器830用于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喷码标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驱动喷码器830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便于喷码器830移动至柔性电路板的不同位置进行标记。在一些具体应用中,当机器检测结果为某一区域存在缺陷时,工控机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控制设备控制第四直线驱动机构810将喷码器830驱动至对应位置,并控制喷码器830喷码,以标记出缺陷位置,实现自动标记缺陷位置。
可选地,上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300包括检测相机310、安装支架320和检测光源330,上述检测相机310通过上述安装支架320设置于上述机座100上,上述检测相机310的拍摄视角朝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方向设置。上述检测光源330活动设置在上述安装支架320上,位于上述检测相机310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之间,上述检测光源330沿靠近和远离上述检测相机310的方向活动。
具体地,上述检测相机310为16k高精度线扫相机,当然上述检测相机310还可以是其它的机器视觉相机,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上述安装支架320包括安装板321和四根支柱322,上述安装板321固定设置在四根支柱322上,检测相机310安装在安装板321。检测光源330通过导套可锁定地滑动连接于上述支柱322,实现检测光源330可沿靠近和远离检测相机310的方向活动,实现上下方向的高度调节,从而满足从而满足不同产品检测的光照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发明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7)

1.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机座、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
所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用于引导柔性电路板经过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吸附装置;
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
所述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固定经过的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输送机构包括放卷部、运输部以及收卷部;所述放卷部用于放卷出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并分离附在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保护膜;所述运输部用于引导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经过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吸附装置;所述收卷部用于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并收卷成筒;
所述运输部包括输送检测辊、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设置在所述输送检测辊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辊设置在所述输送检测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压辊的设置高度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设置高度均低于所述输送检测辊的高度,所述放卷部放卷出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一压辊、输送检测辊、第二压辊以及检测图像采集装置;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触发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检测辊的上方,所述触发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经过所述输送检测辊的柔性电路板的图像;
所述放卷部包括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和保护膜收卷卷轴;所述收卷部包括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和保护膜放卷卷轴;
所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用于对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放卷,并将所述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上的保护膜拉到所述保护膜收卷卷轴上;
所述保护膜收卷卷轴用于收卷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分离出的保护膜;
所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用于收卷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
所述保护膜放卷卷轴用于放卷保护膜,并将保护膜附在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表面,以随已检测的柔性电路板同步收卷成筒;
所述机座包括机架、驱动座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所述机架设有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安装侧板的板面垂直于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
所述驱动座活动设置在机架上,位于所述安装侧板的远离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驱动座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
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驱动座连接,以驱动所述驱动座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
所述柔性电路板放卷卷轴、所述保护膜收卷卷轴、所述柔性电路板收卷卷轴和所述保护膜放卷卷轴分别贯穿所述安装侧板与所述驱动座连接;
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夹送装置;所述夹送装置用于夹持并拖动已经过所述吸附装置的柔性电路板,以辅助运输柔性电路板;
所述夹送装置包括背板、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和夹持部,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沿柔性电路板的运输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和松开柔性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设有负压吸附面,所述负压吸附面与地面成预设角度倾斜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外箱,所述机座设置在所述外箱内,所述外箱靠近吸附装置的一侧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与所述负压吸附面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还包括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所述第三压辊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一侧,所述第四压辊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压辊的设置高度和所述第四压辊的设置高度均低于所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高度,经过所述第二压辊后的柔性电路板依次经过第三压辊、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以及第四压辊;
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导向检测辊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复检装置,所述复检装置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的上方,所述复检装置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的图像;
所述复检装置包括第四直线驱动机构和复检相机,所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的上方,所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复检相机连接,以驱动所述复检相机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所述复检相机用于采集柔性电路板运输时柔性电路板表面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检装置还包括喷码器,所述喷码器与所述第四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以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线性运动,所述喷码器用于对柔性电路板进行喷码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检测相机、安装支架和检测光源,所述检测相机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检测相机的拍摄视角朝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的方向设置;所述检测光源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位于所述检测相机与待检测的柔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检测光源沿靠近和远离所述检测相机的方向活动。
CN202310134133.7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Active CN115901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4133.7A CN115901802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4133.7A CN115901802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1802A CN115901802A (zh) 2023-04-04
CN115901802B true CN115901802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483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4133.7A Active CN115901802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18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0215B (zh) * 2024-03-14 2024-05-24 苏州先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可拉伸电路板的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417B (zh) * 2007-08-03 2011-06-29 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目检装置
CN206940040U (zh) * 2017-05-12 2018-01-30 青岛金鑫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片材收卷机
CN208013055U (zh) * 2018-01-29 2018-10-26 联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瑕疵品标示装置
TW202021887A (zh) * 2018-12-03 2020-06-16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捲帶式工作物的檢測設備
CN113777114B (zh) * 2021-11-15 2022-02-22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复检设备
CN113866177B (zh) * 2021-12-03 2022-03-18 佛山市坦斯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aoi辊式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1802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40066551A (ko) 릴-투-릴 검사장치 및 릴-투-릴 검사방법
CN115901802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检测设备
JP4845032B2 (ja) 画像処理機能付き撮像装置及び検査システム
CN109466841B (zh) 一种自动挂标牌系统
CN205820356U (zh) 一种汽车三角窗玻璃视觉定位系统
US20170359928A1 (en) Feeder maintenanc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feeder maintenance apparatus
CN113866177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aoi辊式检测设备
CN207551347U (zh) 一种取膜装置
CN109065469B (zh) 一种带激光切割功能的ic芯片光学抽检机
CN209601481U (zh) 检测装置
CN217451046U (zh) 一种14-32英寸显示屏偏贴精度检测机设备
CN116698745A (zh) 全自动复测aoi设备
TW202310553A (zh) 應用於具有卷對卷機構的設備的馬達控制系統
CN215678143U (zh) 纺织物瑕疵智能检测标记装置
CN113953208B (zh) 一种电子元件全自动分拣装置及其分拣方法
CN213515478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装置
CN215574705U (zh) 检测装置
CN213842036U (zh) 视觉检测装置及分拣设备
CN109444179A (zh) 全自动半导体元器件x射线检测设备
CN209764162U (zh) 一种钢网张力和成孔质量检测设备
CN113203742A (zh) 轮胎检测装置
CN111879787A (zh) 一种液晶屏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CN108254385B (zh) 纳米级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CN219496140U (zh) 一种全方位在线式外观检测机
CN217717539U (zh) 一种线路板检测用自动光学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