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8547A -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8547A
CN115888547A CN202111166635.5A CN202111166635A CN115888547A CN 115888547 A CN115888547 A CN 115888547A CN 202111166635 A CN202111166635 A CN 202111166635A CN 115888547 A CN115888547 A CN 115888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quantitative
liquid level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6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隐明
滕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6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8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8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8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液体定量技术领域,公开了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该试剂制备装置包括定量系统、混合装置和控制器;定量系统包括第一定量池、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第二定量池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第一内腔用于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内第一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具有与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本发明增大了电极导电的有效面积,从而减小了液面检测高度差带来的定量差异,进而提高了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

Description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定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定量装置以及具有定量系统的试剂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试剂制备装置,是用水将试剂原液(即浓缩试剂)还原成稀释后的试剂供给血球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凝血分析仪等样本分析仪使用。该试剂制备装置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如何准确快速定量试剂原液和水,传统技术中,常用的定量方法为采用定量泵、柱塞泵等定量方案,然而这两种定量方案,在具体应用中都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定量泵定量方案的缺点是定量速度较慢,柱塞泵定量方案的缺点是定量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旨在解决传统液体定量方案中要么存在定量速度慢要么存在定量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包括定量系统、混合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量取第一导电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第一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第二定量池,所述第二定量池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量取第二导电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二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二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量池内第二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
第二排液管路,所述第二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由所述第二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在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二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二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二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包括定量系统、混合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分别量取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由所述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在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量装置,其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量取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通过第一定量池量取导电液体,由于第一定量池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故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第一定量池的体型,以尽量减小需要定量导电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导电液体定量速度的提高。此外,本发明通过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检测第一定量池内定量液体的液位,从而利于控制第一定量池定量液体的精度。其中,第一液位检测装置通过在第一电极设置第一通孔,将第二电极的第一导电部穿设于第一通孔内,这样当第一定量池内的导电液体液位升高至同时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第一导电部的外壁接触时,即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于第一通孔的内壁是呈环状环绕于第一导电部的外周,故,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距一定的条件下,增大了导电液体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导电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了电导常数,在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减小液面检测高度差带来的定量差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第三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一定量池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三液位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定量池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二定量池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定量池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一定量池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定量池与第一输液管路、第一排液管路、气路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和第四液位检测装置安装于第二定量池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试剂制备装置;100、定量系统;110、第一定量池;111、第一内腔;112、第一气路接口;113、第一主壳体;1131、第一池身部;1132、第一池嘴部;1133、第一池颈部;114、第一顶盖体;120、第一输液管路;121、第一开关液阀;122、第一分支路;123、第二分支路;124、第三开关液阀;125、第四开关液阀;130、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1、第一电极;1311、第一通孔;132、第二电极;1321、第一导电部;1322、第一凹槽;1323、第一槽口;1324、通气孔;140、第一排液管路;141、第一排液阀;150、第二定量池;160、第二输液管路;161、第二开关液阀;170、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1、第三电极;172、第四电极;180、第二排液管路;181、第二排液阀;190、正压气源;1000、负压气源;1001、第一控制气阀;1002、第一开关气阀;1003、第二开关气阀;200、混合装置;300、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10、第五电极;320、第六电极;400、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10、第七电极;420、第八电极;20、定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定量系统100、混合装置200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定量系统100定量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并将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输送至混合装置200,同时还用于控制混合装置200将由定量系统10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定量系统100包括第一定量池110、第一输液管路120、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第一排液管路140、第二定量池150、第二输液管路160、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和第二排液管路180。其中,第一定量池110、第一输液管路120、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和第一排液管路140组成第一定量系统,以用于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并将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输送至混合装置200。第二定量池150、第二输液管路160、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和第二排液管路180组成第二定量系统,以用于量取第二导电液体,并将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输送至混合装置200。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并将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输送至混合装置200,并用于控制第二定量系统量取第二导电液体并将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输送至混合装置200。混合装置200用于将由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和由第二定量池150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由于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都是独立量取一种液体,故,一方面可使得不同液体的量取可以相互并行工作,从而利于提高液体的定量速度和试剂的制备速度;另一方面可解决不同液体在定量时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此外,定量池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故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的体型,以尽量减小一次制备试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定量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定量速度的提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具有第一内腔111,第一内腔111用于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第一输液管路120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以用于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第一排液管路140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混合装置200之间,以用于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在定量第一导电液体时,先由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预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然后由第一排液管路14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排送至混合装置200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量池150具有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用于量取第二导电液体;第二输液管路160与第二定量池150相连,以用于向第二定量池15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用于检测第二定量池150内第二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第二排液管路180连接于第二定量池150与混合装置200之间,以用于将第二定量池150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在定量第二导电液体时,先由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预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然后由第二排液管路180将第二定量池150内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排送至混合装置200内。由于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分别用于量取一种预定量的导电液体,这样可使得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量取可以相互并行工作,利于提高定量速度,并利于避免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量取产生交叉污染的问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电连接,且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在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二定量池15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60停止向第二定量池15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在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过程中,当第一定量池110内液位到达第一液位时,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产生触发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达到第一预定量,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液体的自动精确定量。在第二导电液体的定量过程中,当第二定量池150内液位到达第二液位时,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产生触发信号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二定量池150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达到第二预定量,从而实现了第二导电液体的自动精确定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都安装于第一定量池110上,且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间隔设置。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没有达到第一液位处时,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与控制器形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达到第一液位处时,第一导电液体导通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以使得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与控制器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控制器收到由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反馈的电流信号,则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液位达到第一液位,并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电极131具有与第一内腔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311,第二电极132具有穿设于第一通孔1311内的第一导电部1321,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具体应用中,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液位升高至同时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接触时,导通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由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是呈环状环绕于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周,故,本实施方案,增大了第一导电液体与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导电的有效面积,在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间距一定的条件下,导电有效面积的增大,可以降低电导常数,这样,在第一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减小液面检测高度差带来的定量差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
具体地,定义第一导电液体的电阻为R,则R=ρ*L/A,其中ρ为第一导电液体的电阻率,L为第一导电液体导电的平均长度,A为第一导电液体导电的有效截面积。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用k来表示,则k=1/ρ。电导为电阻的倒数,用G来表示,则G=1/R。将L/A称为电极常数,用K表示,则K=L/A。在相同的电极结构下,第一定量池110检测到的液面位置会随着第一导电液体的电导率k变化而变化。如果第一导电液体的电导率k越小,则采用电极检测液面定量得到的第一导电液体液面高度就越大;而如果第一导电液体的电导率k越大,则采用电极检测液面定量得到的第一导电液体液面高度就越小,因此不同电导率k的第一导电液体,采用电极检测液面定量得到的第一导电液体液量是存在差异的。为了减少这个差异,就要求电极常数K尽量小,这样,才能使得第一定量池110检测到液面的位置差异尽可能的小。在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增大第一导电液体导电的有效截面积A,可以减小电极常数K。本实施方案中,将第一电极131设为环绕于第二电极132底部外周的环状结构,这样,相对于采用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柱状电极或者片状电极的方案而言,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大第一导电液体与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导电的有效面积,从而减小了电极常数K,进而利于减小定量液量的差异,最终提高了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导电液体为试剂原液,即第二导电液体为浓缩试剂。第一导电液体为用于稀释试剂原液的水。本实施方案中,试剂制备装置10为用水将试剂原液稀释还原成试剂的装置,即试剂制备装置10为稀释仪。当然,具体应用中,试剂制备装置10也不限于稀释仪,例如也可以为其它采用至少两种液体混合制备试剂的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导电液体为由反渗透膜过滤得到的纯水。当然,第一导电液体不限于由反渗透膜过滤得到的纯水,例如也可以为蒸馏水或者其它可以作为稀释液的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电液体采用的水的电导率在0.055μs/cm~1μs/cm之间。具体应用中,第一导电液体采用的水的电导率k是有差异的,如果水的电导率k越小,则采用电极检测液位定量得到水的液面高度越大;而如果水的电导率越高,则采用电极检测液位定量得到水的液面高度越小,因此,不同电导率k的水,采用电极检测液位得到的定量液量是存在差异的。本实施方案中,将第一电极131设为环绕于第二电极132底部外周的环状结构,这样,相对于采用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柱状电极或者片状电极进行液位检测的方案而言,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大第一导电液体与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导电的有效截面积,从而减小了电极常数K,进而利于减小采用电极检测液位得到的定量第一导电液体的液量差异,从而提高了水的定量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311内壁与第一导电部1321外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即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的水平间距距离大于等于2mm,这样,利于保障第一导电液体无法在壁面张力的作用下悬停于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避免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一直导通状态。具体地,对于检测液面功能使用的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电导的有效距离不能太小,否则在壁面张力下,容易使得在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的第一导电液体无法脱落,从而使得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处于一直导通状态,进而影响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的液位检测功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是指在制备一次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一导电液体的量,例如,如果制备试剂需要x毫升的第一导电液体和y毫升的第二导电液体,则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x毫升的第一导电液体。具体地,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入的第一导电液体体积与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体积相等时,第一排液管路140才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排送至混合装置200内,这样,可使得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可以一次操作完成,而不需要重复多次执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试剂制备的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量池15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是指在制备一次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导电液体的量,例如,如果制备试剂需要x毫升的第一导电液体和y毫升的第二导电液体,则第二定量池150用于一次性量取y毫升的第二导电液体。第二定量池15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的原理与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311为贯穿设于第一电极131上的圆形孔,即第一通孔1311内壁的横截面呈圆形。采用圆形孔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比较光滑,且便于加工。具体地,第一通孔1311沿第一定量池110的高度方向从第一电极131的顶部向第一电极131的底部贯穿设置。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通孔1311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通孔1311为贯穿设于第一电极131上的多边形孔;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通孔1311为贯穿设于第一电极131上的椭圆形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为圆形。当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横截面和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都呈圆形时,利于使得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周向各处到第一通孔1311内壁的距离都相等,利于避免第一导电部1321外壁与第一通孔1311内壁局部间距过小而产生挂液(即在张力作用下,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导电液体无法脱落)的现象,从而利于提高定量的准确性。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为多边形,多边形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者五边形或者六边形或者四个顶角倒圆角的正方形或者四个顶角倒圆角的长方形等;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为椭圆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横截面形状和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当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时,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者椭圆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电部1321设有第一凹槽1322,第一凹槽1322具有向下敞开设置并与第一通孔1311连通的第一槽口1323。即第一凹槽1322从第一导电部1321的底部向上凹设形成,第一槽口1323形成于第一导电部1321的底面上。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减小第二电极132的底面面积,并使得第一导电部1321也呈内环形,从而利于减小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后第二电极132底面的挂液高度,进而利于提高第一导电液体定量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还设有用于与气路系统连接的第一气路接口112。气路系统用于驱动第一导电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并用于驱动第一导电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内排出并从第一排液管路140输送至混合装置200。气路系统包括正压气源190、负压气源1000和第一控制气阀1001,第一控制气阀1001用于控制正压气源190、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气路接口112之间的通、断。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气路接口112连通时,可以将第一内腔111置为负压环境,从而可以为第一导电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内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内提供驱动力。正压气源190与第一气路接口112连通时,可以将第一内腔111置为正压环境,从而可以为第一导电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内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提供驱动力。本实施方案中,试剂制备装置10通过气路系统驱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当然,具体应用中,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其它动力驱动方式驱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液泵或者注射器驱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控制气阀1001为二位三通阀,其具有两个工作位,在一个工作位时,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定量池110连通;在另一个工作位时,正压气压与第一定量池110连通。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试剂制备装置10在待机状态下,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定量池110为常导通状态,即第一定量池110常处于负压状态。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控制气阀100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正压气源190和负压气源1000也可以分别通过一个开关气阀连接第一定量池1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气路接口112设于第二电极132上并与第一凹槽1322连通,即第一气路接口112与第二电极132集成设计。第一气路接口112从第一定量池110的上方延伸连通第一凹槽1322。本实施方案中,在正压气源19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驱动排出时,正向气压可以将第一凹槽1322内和第一导电部1321底部的第一导电液体吹干,利于避免第一凹槽1322内产生积液现象,并利于避免第二电极132底面产生挂液现象,从而利于提高第一导电液体定量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电极132上还设有通气孔1324,通气孔1324从第二电极132的侧向延伸连通第一通孔1311和第一凹槽1322,采用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凹槽1322除了通过第一槽口1323连通第一内腔111外,还可以通过通气孔1324连通第一内腔111,从而有效增大了通气面积,这样,一方面利于提高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效率,且利于进一步减少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后的电极挂液现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都为内部具有一定储存空间且不具有动力输送功能的容器,即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都只具有储存的功能,而不具有动力功能,导电液体在其内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其它外部动力部件驱动,例如,通过气路系统驱动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包括第一主壳体113和第一顶盖体114,第一电极131安装于第一主壳体113与第一顶盖体114之间,第二电极132安装于第一顶盖体114上并从第一顶盖体114顶部穿设延伸于第一电极131内。本实施方案中,第一顶盖体114、第一电极131、第一主壳体113沿第一定量池110的高度依次层叠连接,第二电极132的顶部露于第一顶盖体114的上方,第二电极132的底部从第一顶盖体114的顶部穿设延伸于第一电极131内,且第二电极132的底部形成第一导电部1321,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实现第一电极131环绕于第二电极132底部外周的效果,且可以使得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之间的安装不会产生干涉。
具体地,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与第一顶盖体114的内壁平齐,且与第一主壳体113的顶端内壁平齐,这样,在第一顶盖体114与第一主壳体113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利于最大化第一通孔1311的尺寸,从而利于增大第一电极131的有效导电面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主壳体113包括第一池身部1131和第一池嘴部1132,第一池嘴部1132设于第一池身部1131的上方,第一电极131安装于第一池嘴部1132与第一顶盖体114之间,第一池身部1131的内径大于第一池嘴部1132的内径,第一通孔1311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池嘴部1132的内径。本实施方案,第一定量池110采用下大上小的设置方案,利于提高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精度。第一电极131设于第一定量池110内径较小的部位,这样利于使得液面检测处的截面面积较小。由于控制器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时,发出的控制指令到第一导电液体停止输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响应时间差,故,液面检测处的截面面积越小,则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一导电液体的精度越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池嘴部1132间隔设于第一池身部1131的上方,第一主壳体113还包括第一池颈部1133,第一池颈部1133从第一池身部1131延伸至第一池嘴部1132。第一池颈部1133的设置,利于将第一池嘴部1132的内径设计得比第一池身部1131的内径小很多,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精度,且利于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池颈部1133呈锥形,第一池颈部1133以内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从第一池身部1131延伸至第一池嘴部1132。此处,通过对第一池颈部1133的形状进行优化设置,利于更好地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池颈部1133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池颈部1133也可以呈阶梯式从第一池身部1131延伸至第一池嘴部113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池身部1131的外径大于第一池嘴部1132的外径,第一池颈部1133的外径以逐渐减小的趋势从第一池身部1131延伸至第一池嘴部1132。采用这种设置方案,利于将第一定量池110的壁厚设计得比较均匀,从而利于降低第一定量池110的制造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输液管路120与进液口连接,第一排液管路140与第一排液口连接。第一进液口设于第一池身部1131的侧部或者第一池颈部1133的侧部,即第一输液管路120与第一池身部1131的侧部或者第一池颈部1133的侧部连通。第一排液口设于第一池身部1131的底部,即第一排液管路140与第一池身部1131的底部连通。此处,通过对第一定量池110与各管路连接的位置进行优化设置,利于更好地将第一导电液体吸入第一定量池110内,且利于更好地将第一导电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彻底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管路120上设有第一开关液阀121,第一开关液阀121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的通断。第一排液管路140上设有第一排液阀141,第一排液阀141用于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40的通断。第二输液管路160上设有第二开关液阀161,第二开关液阀161用于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60的通断。第二排液管路180上设有第二排液阀181,第二排液阀181用于控制第二排液管路180的通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包括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当第二定量池150内的第二导电液体没有达到第二液位时,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与控制器形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导电液体达到第二液位时,第二导电液体导通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以使得第三电极171、第四电极172与控制器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控制器收到由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反馈的电流信号,则判定第二定量池15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并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60停止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都为穿设于第二内腔内的柱状电极。由于试剂原液的电导率高于水的电导率,故,本实施方案,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采用间隔设置的柱状电极设置方案,已经可以满足试剂原液的定量精度要求,且柱状电极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都为穿设于第二内腔内的片状电极;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都安装于第二定量池150上,且第三电极171具有与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第四电极172具有穿设于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即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也可以采用类似于上述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的环绕结构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量池150包括第二主壳体和第二顶盖体,第二顶盖体安装于或者一体成型于第二主壳体的顶部。第三电极171和第四电极172从第二顶盖体的顶部穿设延伸于第二内腔内。除了电极安装位不同,第二定量池150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定量池110的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主壳体包括第二池身部和第二池嘴部,第二池嘴部设于第二池身部的上方,第一池身部1131的内径大于第一池嘴部1132的内径。本实施方案,第二定量池150采用下大上小的设置方案,利于提高第二定量池150定量液体的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池嘴部间隔设于第二池身部的上方,第二主壳体还包括第二池颈部,第二池颈部的设置,利于将第二池嘴部的内径设计得比第二池身部的内径小很多,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二定量池150定量液体的精度,且利于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池颈部呈锥形,第二池颈部以内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从第二池身部延伸至第二池嘴部。此处,通过对第二池颈部的形状进行优化设置,利于更好地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二池颈部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二池颈部也可以呈阶梯式从第二池身部延伸至第二池嘴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池身部的外径大于第二池嘴部的外径,第二池颈部的外径以逐渐减小的趋势从第二池身部延伸至第二池嘴部。采用这种设置方案,利于将第二定量池150的壁厚设计得比较均匀,从而利于降低第二定量池150的制造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量池150还设有用于与气路系统连接的第二气路接口。气路系统用于驱动第二导电液体从第二输液管路160输送入第二定量池150内,并用于驱动第二导电液体从第二定量池150内排出并从第二排液管路180输送至混合装置200。气路系统包括正压气源190、负压气源1000、第一开关气阀1002和第二开关气阀1003,第一开关气阀1002用于控制负压气源1000与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通、断,第二开关气阀1003用于控制正压气源190与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通、断。负压气源1000与第二气路接口连通时,可以将第二内腔置为负压环境,从而可以为第二导电液体从第二输液管路160内输送至第二定量池150内提供驱动力。正压气源190与第二气路接口连通时,可以将第二内腔置为正压环境,从而可以为第二导电液体从第二定量池150内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提供驱动力。本实施方案中,试剂制备装置10通过气路系统驱动第二定量池150内第二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当然,具体应用中,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其它动力驱动方式驱动第二定量池150内第二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液泵或者注射器驱动第二定量池150内第二导电液体的输入和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器单独或共同工作,用于执行试剂制备装置的控制功能。控制器还包括一个以上的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可以用于为血液细胞分析仪(即血球仪)、凝血分析仪、涂片制备装置、免疫分析仪、生化分析仪、CRP(CRP即C-反应蛋白,其英文全名为C-reactive protein)分析仪中的任意一种样本处理装置提供试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定量装置20,其包括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第一定量池110具有第一内腔111,第一内腔111用于量取导电液体;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都安装于第一定量池110上,且第一电极131具有与第一内腔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311,第二电极132具有穿设于第一通孔1311内的第一导电部1321,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本实施例提供的定量装置20,通过定量池量取导电液体,由于定量池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故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导电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定量池的体型,以尽量减小需要定量导电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导电液体定量速度的提高。此外,本实施例通过环状电极(即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检测定量池内定量液体的液位,这样,在两个电极间距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大导电液体导电的有效截面积,从而降低了电导常数,在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减小液面检测高度差带来的定量差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
定量装置20中,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的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上述试剂制备装置10中对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定量装置20不限于应用于试剂制备装置10中,也可以应用于样本处理装置或者其它设备中导电液体的定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流程如下:
1)将第一控制气阀1001切换到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
2)开启第一开关液阀121,第一定量池110开始加水;
3)当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检测到水,则关闭第一开关液阀121;
4)将第一控制气阀1001切换到正压气源190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
5)开启第一排液阀141,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排到混合装置200中;
6)第一定量池110排空后,关闭第一排液阀141。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气路接口112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第一气路接口112与第二电极132集成设计;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气路接口112与第二电极132分开相互独立设计。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气路接口112相对第二电极132独立设置并设于第一定量池110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气路接口112相对第二电极132间隔设于第一顶盖体114上。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电极132的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二中,第二电极132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凹槽1322,即第一导电部1321呈中空的环状结构;而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2的底部不设置第一凹槽1322,第一导电部1321为实心结构。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参照图1、图2、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输液管路向定量池输送导电液体的速度可调。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试剂制备装置10和定量装置20都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三液位,第三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控制第一导电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和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三液位且低于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一导电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其中,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本实施方案,在低液位时,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在高液位时,以较小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这样既利于保障第一导电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又利于保障第一导电液体的高精度量取。
具体地,由于控制器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时,发出的控制指令到第一导电液体停止输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响应时间差,故,在第一导电液体的量取过程中,如果第一导电液体全程都以较大的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那么会导致第一导电液体量取的精度较低,因为大流速进液虽然可以使得第一导电液体的量取速度较快,但是进液速度越快,响应时间差内进液的体积便越大,产生的误差就越大,从而严重影响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精度和试剂的制备精度;而如果第一导电液体全程都以较小的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那么又会降低第一导电液体量取的速度,因为小流速进液虽然可以减小量取精度的误差,但是定量的时间会被拉得很长,进而严重影响试剂的制备效率。本实施方案,通过控制调控第一导电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的方式依次变化,即:在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的初期,先用大流速进液以保障第一导电液体量取的效率;而在第一导电液体量取的后期,再用小流速进液以保障第一导电液体量取的精度,综合兼顾了第一导电液体的高效率和高精度量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为电极组,其包括第五电极310和第六电极320,第五电极310和第六电极32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没有达到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第五电极310、第六电极320与控制器形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达到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第一导电液体导通第五电极310和第六电极320,以使得第五电极310、第六电极320与控制器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控制器收到由第五电极310和第六电极320反馈的电流信号,则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三液位,并控制第一导电液体流速的切换动作。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也可以采用电容传感器、光耦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代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的流速控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导电液体的输送流量和/或压力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分支管路或者调节阀控制第一导电液体的输送流量,或者通过控制负压气源1000的压力控制第一导电液体的输送压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第一分支路122和第二分支路123,第一分支路122和第二分支路123并联设置且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第一分支路122上设有第三开关液阀124,第三开关液阀124用于控制第一分支路122的通断,第二分支路123上设有第四开关液阀125,第四开关液阀125用于控制第二分支路123的通断。正压气源190和负压气源1000通过第一控制气阀1001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通过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24和第四开关液阀125的开关,可以有效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通过不同的支路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具体应用中,当需要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以最大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24和第四开关液阀125都处于打开的状态;当需要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以较小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时,则控制第四开关液阀125处于打开的状态、并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24处于关闭的状态;当需要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时,则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24和第四开关液阀125都处于关闭的状态。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两个开关液阀调控第一导电液体输送流量大小的方式调控第一导电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的流速。当然,具体应用中,调控第一导电液体输送流速大小的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可以将第一分支路122的流量设为大于第二分支路123的流量,这样,当需要快速进液时,只需打开第一分支路122上的第三开关液阀124即可,而当需要快速进液时,只需打开第二分支路123上的第四开关液阀125即可;或者,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将第一分支路122的流量设为大于第二分支路123的流量,且可以通过一个换向液阀和一个开关液阀进行调控第一分支路122和第二分支路123的通断。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分支路123上还设有节流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00,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00用于检测第二定量池150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四液位,第四液位低于第二液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0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二定量池150内的液位低于第四液位时,控制第二导电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二定量池150内;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装置170和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0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二定量池15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四液位且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导电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二定量池150内;其中,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本实施方案,在低液位时,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二定量池15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在高液位时,以较小的流速向第二定量池15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这样既利于保障第二导电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又利于保障第二导电液体的高精度量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四液位检测装置400为电极组,其包括第七电极410和第八电极420,第七电极410和第八电极42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其工作原理可参照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在此不再详述。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也可以采用电容传感器、光耦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代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的流速控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导电液体的输送流量和/或压力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分支管路或者调节阀控制第二导电液体的输送流量,或者通过控制负压气源1000的压力控制第二导电液体的输送压力。
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二定量池15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的流速控制方式,可参照上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的流速控制方式对应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导电液体的定量流程如下:
1)将第一控制气阀1001切换到负压气源1000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
2)开启第二开关液阀161和第三开关液阀124,第一定量池110开始快速加水;
3)当第三液位检测装置300检测到水,则关闭第二开关液阀161,调控为慢速加水;
4)当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检测到水,则关闭第三开关液阀124;
5)将第一控制气阀1001切换到正压气源190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
6)开启第一排液阀141,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排到混合装置200中;
7)第一定量池110排空后,关闭第一排液阀141。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定量池的设置数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第一定量池110和第二定量池150这两个定量池,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定量池定量;而本实施例中,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的定量池数量为一个,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共用一个定量池定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定量系统100、混合装置200和控制器;定量系统100包括第一定量池110、第一输液管路120、第二输液管路160、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第一排液管路140;第一定量池110具有第一内腔111,第一内腔111用于分别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第一输液管路120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以用于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第二输液管路160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以用于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包括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都安装于第一定量池110上,且第一电极131具有与第一内腔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311,第二电极132具有穿设于第一通孔1311内的第一导电部1321,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第一排液管路140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混合装置200之间,以用于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以及用于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混合装置200内;混合装置200用于将由定量系统10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电连接,且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导电液体;在第二输液管路16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的反馈信息,判断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6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导电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并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一次制备试剂所需的第二导电液体的量少于一次制备试剂所需的第一导电液体的量。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定量池110为小容量的定量池。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定量池110也可以为大容量的定量池,即第一定量池110也可以设置为:既可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又可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然后控制第一定量池110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本实施方案,先采用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二导电液体,然后再定量第一导电液体。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定量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a次,然后控制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再控制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b次,其中,a和b都为大于1的整数,且a次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的体积与b次量取第一导电液体的体积之和等于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体积;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池110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然后控制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导电液体并输送至混合装置20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导电液体为N倍浓缩试剂,一次制备试剂所需的第一导电液体的量是一次制备试剂所需的第二导电液体的量的(N-1)倍,N为大于2的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通过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通过混合装置200将由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从而实现试剂的制备。由于第一定量池110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故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第一定量池110的体型,以尽量减小一次制备试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定量第一导电液体和第二导电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试剂制备速度的提高。此外,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定量液体的液位,从而利于控制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精度。其中,第一液位检测装置130通过在第一电极131设置第一通孔1311,将第二电极132的第一导电部1321穿设于第一通孔1311内,这样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导电液体液位升高至同时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壁接触时,即导通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由于第一通孔1311的内壁是呈环状环绕于第一导电部1321的外周,这样,在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间距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大导电液体与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导电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了电导常数,在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减小液面检测高度差带来的定量差异,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导电液体的定量准确性,进而保障了试剂制备的精度。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定量装置20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四任一者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量系统、混合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量取第一导电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第一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第二定量池,所述第二定量池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量取第二导电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二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二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量池内第二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
第二排液管路,所述第二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由所述第二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在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二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二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二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且/或,所述第二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都为穿设于第二内腔内的柱状电极;或者,
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都为穿设于第二内腔内的片状电极;或者,
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二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三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四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4.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量系统、混合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分别量取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混合装置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排放至所述混合装置内;
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由所述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和所述第二导电液体混合制备成试剂;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在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导电液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导电液体,并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导电液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贯穿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圆形孔;或者,
所述第一通孔为贯穿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多边形孔;或者,
所述第一通孔为贯穿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椭圆形孔。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截面为圆形;或者,
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截面为多边形;或者,
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截面为椭圆形。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向下敞开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槽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还设有用于与气路系统连接的第一气路接口;
所述第一气路接口设于所述第二电极上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气路接口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独立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从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向延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包括第一主壳体和第一顶盖体,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主壳体与所述第一顶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顶盖体上并从所述第一顶盖体顶部穿设延伸于所述第一电极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壳体包括第一池身部和第一池嘴部,所述第一池嘴部设于所述第一池身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池嘴部与所述第一顶盖体之间,所述第一池身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池嘴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池嘴部的内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嘴部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池身部的上方,所述第一主壳体还包括第一池颈部,且所述第一池颈部以内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所述第一池身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池嘴部。
14.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三液位,所述第三液位低于所述第一液位;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导电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低于所述第三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导电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三液位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所述第三液位且低于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导电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其中,所述第一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
15.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液体为试剂原液,所述第一导电液体为用于稀释所述试剂原液的水。
16.一种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量取导电液体;
第一液位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导电液体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都安装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向下敞开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槽口。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还设有用于与气路系统连接的气路接口;
所述气路接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上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或者,所述气路接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上并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独立设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上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从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向延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凹槽。
20.如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项所述的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包括第一主壳体和第一顶盖体,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主壳体与所述第一顶盖体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顶盖体上并从所述第一顶盖体顶部穿设延伸于所述第一电极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定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壳体包括第一池身部和第一池嘴部,所述第一池嘴部设于所述第一池身部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于所述第一池嘴部与所述第一顶盖体之间,所述第一池身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池嘴部的内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池嘴部的内径。
CN202111166635.5A 2021-09-30 2021-09-30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Pending CN115888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635.5A CN115888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635.5A CN115888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8547A true CN11588854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6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635.5A Pending CN115888547A (zh) 2021-09-30 2021-09-30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8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474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外囊泡分离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474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外囊泡分离设备
CN117384741B (zh) * 2023-12-11 2024-03-15 上海晟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细胞外囊泡分离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R200102725T2 (tr) Sıvı maddeler için hassas dozaj cihazı.
CN115888547A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FI85190B (fi) Avkaennare foer vaetskenivaon avsedd foer anvaendning i en automatisk anordning foer framstaellning av immunologiska doseringar.
CN110741257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CN109012444A (zh) 一种浓缩洗液自动配比系统及配比方法
EP3101413B1 (en) Flow type ion-selective electrode
US20190154718A1 (en) Diluent Preparation Modules and Units
CN207581386U (zh) 船用集成式自动加药装置
CN203999078U (zh) 一种用于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系统的加药装置
US20220280937A1 (en) Arrangement for analyzing a liquid sample
CN217652869U (zh) 定量组件、样本处理装置及试剂制备装置
CN112986485B (zh) 滴定设备和滴定方法
US201403524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process parameters
CN215277161U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检测系统的清洗液配制装置
CN115888450A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CN218213903U (zh) 一种蒸发浓缩前糖液酸碱调配系统
CN104049093B (zh) 用于cod检测的数控加药计量泵及计量方法
CN215866599U (zh) 样本分析仪
CN212484175U (zh) 盐酸莫西沙星pH调节装置
CN221039087U (zh) 样品中转装置
US20190317007A1 (en) Particle counting apparatus
CN213160315U (zh) 一种石灰乳液自动配制系统
CN214529311U (zh) 一种电化学沉积槽药量控制装置
RU9697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тенциометрических измерений при проточно-инжекционном анализе
CN219266268U (zh) 一种低浊度传感器批量校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