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8450A -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8450A
CN115888450A CN202110939664.4A CN202110939664A CN115888450A CN 115888450 A CN115888450 A CN 115888450A CN 202110939664 A CN202110939664 A CN 202110939664A CN 115888450 A CN115888450 A CN 115888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quantitative
pool
reagen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96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隐明
滕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96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8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8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8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样本分析系统领域,公开了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其中,试剂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定量系统和第一混合容器,第一定量系统包括第一定量池、第一输液管路、第二输液管路和第一排液管路,第一定量池分时复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第一混合容器与第一定量系统相连,以用于将由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本发明中,采用第一定量池分时复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利于减小一次制备第一试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定量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试剂制备速度的提高。

Description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本分析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制备装置以及具有一种试剂制备装置的样本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试剂的一种常用制备方法为用水稀释试剂原液,以将试剂原液稀释还原为试剂。这种试剂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为:采用定量设备分别定量试剂原液和水,然后输送至混合容器进行混合制成试剂。传统技术中,受限于精度的要求,试剂原液和水常用的定量方案为:采用小量程的定量设备(如定量泵或注射器)重复多次定量,这样定量一次需要完成压力切换、开关阀控制、进液、排液等多个步骤,且每完成一次试剂制备过程,以上步骤要重复执行数十次。这种定量方案存在定量速度慢的缺点,如果要提高定量速度,则需要将多个定量泵或者注射器并联,但是由于定量泵和注射器都是集成度较高的装置,成本较大,故多个定量泵或者注射器并联的方案,会导致试剂制备装置的成本和体积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采用定量泵或注射器定量试剂制备用的各液体,要么存在试剂制备速度慢,要么存在试剂制备成本和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定量系统,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二液体;
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相连,以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将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将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其包括试剂制备装置和至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所述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向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输送由所述第一混合容器混合制成的第一试剂;
所述试剂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定量系统,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二液体;
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相连,以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将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并将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
本发明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通过第一定量池分别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通过第一混合容器将由第一定量池量取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从而实现第一试剂的制备。由于定量池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故其结构比较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定量池的体型,以尽量减小一次制备第一试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定量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试剂制备速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第一定量系统与第一供液装置、第二供液装置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样本分析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试剂制备装置;100、第一定量系统;110、第一定量池;111、池身部;112、池嘴部;a、溢流口;113、池颈部;120、第一输液管路;121、第一输入支路;130、第一排液管路;140、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1、第一动力部件;1411、第一驱动部件;1412、第二驱动部件;142、第一阀组件;1421、第一换向气阀;1422、第一开关液阀;1423、第一排液阀;1424、第三开关液阀;1425、第四开关液阀;1426、节流装置;1427、第一流量调节阀;1428、第二换向气阀;150、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1、第一电极;160、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1、第二电极;170、溢流管路;171、第二排液阀;180、第二输液管路;190、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1、第二阀组件;1911、第二开关液阀;200、第二定量系统;300、第一混合容器;400、第一排空检测部件;500、第一储液容器;600、第四缓存容器;700、第三排液管路;800、第三排空检测部件;900、供液管路;1001、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2、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3、吸液控制组件;1004、第三储液容器;1005、第二混合容器;1006、吸液管路;1007、第二储液容器;20、第一供液装置;30、第二供液装置;40、第一样本处理装置;50、第一缓存容器;60、第二样本处理装置;70、第三样本处理装置;80、第二缓存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控制器、至少一个定量系统和至少一个混合容器,每个定量系统分别用于量取两种以上的液体并输送至混合容器进行混合制备成试剂。控制器用于控制定量系统量取液体并将将量取的液体输送至混合容器。
本实施例中,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第一定量系统100、第一混合容器300和控制器。第一定量系统100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二液体,即第一定量系统100分时复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一定量系统100相连,以用于将由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并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将量取的第一液体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并用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二液体并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将量取的第二液体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本实施方案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第一定量系统100分时复用于定量两种不同的液体,其适用于由两种液体混合制成试剂的方案。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定量系统100分时复用于定量液体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对于试剂由三种液体混合制成的应用场合,第一定量系统100分时复用于定量液体的数量对应可以设置为三个,第一混合容器300仍可以为一个;对于试剂由四种液体混合制成的应用场合,定量系统分时复用于定量液体的数量对应可以设置为四个,混合容器仍可以为一个;对于用于制备两种以上试剂的应用场合,第一混合容器300可以对应设计为两个以上,定量系统的数量对应设置为两个以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包括第一定量池110、第一输液管路120、第二输液管路180和第一排液管路130。第一定量池110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即第一定量池110分时复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第一输液管路120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以用于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所要量取的第一液体。第二输液管路180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以用于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所要量取的第二液体。第一排液管路130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混合容器300之间,以用于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液体排放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并用于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二液体排放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第一定量系统100在定量第一液体时,先由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然后由第一排液管路13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量取的第一液体排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第一定量系统100在定量第二液体时,先由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然后由第二排液管路将第一定量池110内量取的第二液体排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第一定量池110为内部具有一定储存空间且不具有动力输送功能的容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和制造成本都比较低;且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定量需求,灵活设计第一定量池110的体型,以尽量减小一次制备第一试剂制备过程中需要定量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次数,从而可以在低成本和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第一试剂制备速度的提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包括池身部111和池嘴部112,池嘴部112设于池身部111的上方并与池身部111连通,池身部111的内径大于池嘴部112的内径。本实施方案,第一定量池110采用下大上小的设置方案,利于提高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池嘴部112间隔设于池身部111的上方,第一定量池110还包括池颈部113,池颈部113过渡连接于池身部111与池嘴部112之间。池颈部113的设置,利于将池嘴部112的内径设计得比池身部111的内径小很多,从而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定量池110定量液体的精度,且利于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池颈部113呈锥形,池颈部113以内径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池身部111延伸至池嘴部112。此处,通过对池颈部113的形状进行优化设置,利于更好地避免应力集中的现象发生。当然,具体应用中,池颈部113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池颈部113也可以呈阶梯式从池身部111延伸至池嘴部11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池身部111的外径也大于池嘴部112的外径,池颈部113的外径也以逐渐减小的趋势从池身部111延伸至池嘴部112。采用这种设置方案,利于将第一定量池110的壁厚设计得比较均匀,从而利于降低第一定量池110的制造难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管路120与池身部111的侧部或者池颈部113的侧部连通,第二输液管路180与池身部111的侧部或者池颈部113的侧部连通,第一排液管路130与池身部111的底部连通。用于驱动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内排出的正压装置和用于将液体吸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负压装置,都通过气路与池嘴部112连接。此处,通过对第一定量池110与各管路连接的位置进行优化设置,利于更好地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吸入第一定量池110内,且利于更好地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彻底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使得至少一种液体的定量可以一次操作完成,从而可至少减少一种液体的定量次数,进而利于可以提高第一试剂制备的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并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一次制备第一试剂所需的第二液体的量少于一次制备第一试剂所需的第一液体的量。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是指在制备一次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一液体的量,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是指在制备一次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的量,例如,如果制备第一试剂需要x毫升的第一液体和y毫升的第二液体,则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y毫升的第二液体,第一定量池110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x毫升的第一液体。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定量池输入的第二液体体积与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体积相等时,第一排液管路130才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排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这样,可使得第二液体的定量可以一次操作完成,而不需要重复多次执行,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试剂制备的效率。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定量池110为小容量的定量池。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定量池110也可以为大容量的定量池,即: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并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然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本实施方案,先采用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二液体,然后再定量第一液体。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定量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a次,然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再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b次,其中,a和b都为大于1的整数,且a次量取第一液体的体积与b次量取第一液体的体积之和等于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体积;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然后控制第一定量系统100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为用稀释液将第一试剂原液稀释还原成第一试剂的装置,即试剂制备装置10为稀释仪。具体地,第二液体为第一试剂原液,第一试剂原液为第一浓缩试剂,其为高浓度的第一试剂;第一液体为用于稀释第一试剂原液的稀释液。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液体为由反渗透膜过滤得到的纯水。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液体不限于由反渗透膜过滤得到的纯水,例如也可以为蒸馏水或者其它可以作为稀释液的液体;试剂制备装置10也不限于稀释仪,例如也可以为其它采用至少两种液体混合制备试剂的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液体为N倍浓缩试剂,一次制备第一试剂所需的第一液体的量是一次制备第一试剂所需的第二液体的量的(N-1)倍,第一定量池110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二液体,并用于分(N-1)次量取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第一液体,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是否到达第二液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或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时,则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达到单次定量的量,并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或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液体,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本实施方案,通过在第一定量池110设置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监控液体的定量是否到位,一方面利于提高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定量精度,在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所要定量的液体到位之后,提前停止定量流程,开始第一定量池110内液体的定量排液流程,无需一直等待软件预期设置的时间运行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流程,从而利于提高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排放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停止向第一混合容器300内排放第一液体。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以实现第一定量系统100自动定量第一液体的功能,利于提高试剂制备装置10的智能性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利于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力,并利于避免人为误操作影响第一试剂制备精度的不良现象发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排放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停止向第一混合容器300内排放第二液体。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实现第一定量系统100自动定量第二液体的功能。
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和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的设置原理相同,以下以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为例进行描述,不再详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的设置方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包括第一动力部件141和第一阀组件142,对应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可以包括第二动力部件和第二阀组件191。第一动力部件141用于驱动第一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并用于驱动第一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内排出并从第一排液管路130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第一阀组件142用于控制管路的通断。第一动力部件141的设置,可为第一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从而利于保障第一液体流动的顺畅性,且利于避免因位置限制对第一液体流动的影响。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动力部件141,而通过高低位设置使第一液体从处于高位的部件自动流至处于低位的部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动力部件141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411和第二驱动部件1412。在量取第一液体时,第一驱动部件1411用于为第一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提供驱动力,第二驱动部件1412用于为第一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排出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提供驱动力。本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部件1411和第二驱动部件1412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且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能够产生负压的负压装置,其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可以将第一定量池110置为负压环境,从而可以将第一输液管路120内的第一液体抽吸至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二驱动部件1412为能够产生正压的正压装置,其与第一定量池110相连,可以将第一定量池110置为正压环境,从而可以将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驱动排放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本实施方案中,试剂制备装置10通过气路系统驱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输入和排出;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液泵或者注射器驱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输入和排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动力部件包括用于为第二液体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入第二定量容器内提供驱动力的第四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第二液体从第二定量容器内排出并从第二排液管路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第五驱动部件。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案,第二动力部件和第一动力部件141为同一装置,即第一驱动部件1411和第四驱动部件为同一负压装置,第二驱动部件1412和第五驱动部件为同一正压装置,即与第一定量容器相连的负压装置和与第二定量容器相连的负压装置为同一装置,与第一定量容器相连的正压装置和与第二定量容器相连的正压装置为同一装置,这样,利于简化试剂制备装置10的动力系统,从而利于减小试剂制备装置10的成本和体积。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二动力部件和第一动力部件141也可以为不同的装置,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试剂制备装置10也可以通过液泵或者注射器驱动第二液体在第一定量池110的输入和排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阀组件142包括第一换向气阀1421。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通过第一换向气阀1421连接第一定量池110。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换向气阀1421为二位三通阀,其具有两个工作位,在一个工作位时,负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连通;在另一个工作位时,正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连通。试剂制备装置10在待机状态下,负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为常导通状态,即第一定量池110处于负压状态。当然,具体应用中,正压装置、负压装置、第一定量池110之间的气阀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正压装置和负压装置也可以通过两个开关气阀分别连接第一定量池11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阀组件142还包括第一开关液阀1422,第二阀组件191还包括第二开关液阀1911。具体地,第一供液装置20通过第一输液管路120连接第一定量池110,第一输液管路120上设有第一开关液阀1422;第二供液装置30通过第二输液管路180连接第一定量池110,第二输液管路180上设有第二开关液阀1911。第一供液装置20用于向第一输液管路120供应由反渗透膜过滤得到的纯水,第二供液装置30用于向第二输液管路180供应第一试剂原液。第二供液装置30可以为形成于试剂制备装置10内的试剂原液储液池或者独立于试剂制备装置10的试剂原液桶。第一供液装置20可以为纯水储液池或者设有反渗透膜的输水管。
具体应用中,当打开第一开关液阀1422时,由于第一换向气阀1421处于常导通负压装置和第一定量池110的状态,故,第一供液装置20内的纯水可以在负压的抽吸作用下,经过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量取的纯水达到一定量的量时,关闭第一开关液阀1422,即可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纯水。
当打开第二开关液阀1911时,由于第一换向气阀1421处于常导通负压装置和第一定量池110的状态,第二供液装置30内的第一试剂原液可以在负压的抽吸作用下,经过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量取的第一试剂原液达到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量时,关闭第二开关液阀1911,即可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试剂原液。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阀组件142还包括第一排液阀1423,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混合容器300之间的第一排液管路130通过第一排液阀1423控制。具体应用中,当打开第一排液阀1423、并将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导通正压装置和第一定量池110的状态时,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纯水或者第一试剂原液可以在正压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纯水或者第一试剂原液排完时,关闭第一排液阀1423、并将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导通负压装置和第一定量池110的状态。
具体地,控制器主要通过控制第一阀组件142和第二阀组件191的动作,实现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的输液动作、第二输液管路180的输液动作、第一排液管路130的排液动作。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开关液阀1422、第二开关液阀1911、第一换向气阀1421和第一排液阀1423均由控制器控制动作。控制器的设置,利于提高试剂制备装置10的智能性和自动化程度,从而利于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力,并利于避免人为误操作影响第一试剂制备精度的不良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第二液体的定量不需要重复多次执行压力切换、开关阀等步骤,节约了第二液体定量过程的时间,提高了第一试剂制备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和上述的试剂制备装置10,试剂制备装置10用于向样本处理装置输送由第一混合容器300混合制成的第一试剂。第一混合容器300通过管路连接样本处理装置。样本处理装置用于对样本进行至少一个检测项目。样本处理装置可以为血液细胞分析仪或者生化免疫分析仪或者凝血分析仪等。本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试剂制备装置10,故提高了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混合容器300与样本处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缓存容器50,第一缓存容器50用于缓存一定量的第一试剂。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缓存容器50储存一定量的第一试剂,以保证在制备第一试剂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缓存容器50为样本处理装置输送第一试剂,以利于保障样本处理系统运行的连续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样本分析系统包括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采用第一试剂,第一缓存容器50通过管路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试剂制备方法,其包括:控制第一定量池110一次性量取第二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并控制第一定量池110分(N-1)次量取第一液体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通过第一混合容器300将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混合制成第一试剂。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试剂的制备方法,第二液体不需要重复多次量取,提高了第一试剂制备的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试剂制备的工作过程包括:
1)待机状态:第一开关液阀1422、第二开关液阀1911和第一排液阀1423都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换向气阀1421处于负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第一定量池110内部处于负压环境。
2)第二液体进液动作:控制第二开关液阀1911打开,第一试剂原液开始被负压吸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直至进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试剂原液达到指定液位,将液位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液阀1911关闭,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试剂原液;
3)第二液体排液动作:控制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第一定量池110与正压装置导通的状态,并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打开,第一试剂原液开始被正压驱动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直至第一定量池110、第一排液管路130、第一排液阀1423被排空,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关闭,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停止;
4)第一液体进液动作:控制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第一定量池110与负压装置导通的状态,控制第一开关液阀1422打开,纯水开始被负压吸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直至进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纯水达到指定液位,将液位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液阀1422关闭,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纯水;
5)第一液体排液动作:控制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第一定量池110与正压装置导通的状态,并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打开,纯水开始被正压驱动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直至第一定量池110、第一排液管路130、第一排液阀1423被排空,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关闭,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停止;
6)重复步骤4)和5),直至纯水的定量次数达到要求,例如,如果第二液体是N倍浓缩试剂,则纯水的定量次数为(N-1)次。
实施例二: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输液管路向定量容器输送液体时,输液速度可调,即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还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执行如下动作:调控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流速大小;且/或,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还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执行如下动作:调控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流速大小,通过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可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量取速度,从而利于综合兼顾液体的量取效率和量取精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可以调控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流速大小,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可以调控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这样,每种液体的定量速度都是可以调节的;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是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一者输送进入的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可调、另一者输送进入的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不可调,例如,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可以调控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流速大小,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不可以调控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或者,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不可以调控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流速大小,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可以调控从第二输液管路180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量取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以至少两个不同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的方式依次变化。由于控制器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时,发出的控制指令到第一液体停止输送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响应时间差,故,在第一液体的量取过程中,如果第一液体全程都以较大的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那么会导致第一液体量取的精度较低,因为大流速进液虽然可以使得第一液体的量取速度较快,但是进液速度越快,响应时间差内进液的体积便越大,产生的误差就越大,从而严重影响第一试剂的制备精度;而如果第一液体全程都以较小的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那么又会降低第一液体量取的速度,因为小流速进液虽然可以减小量取精度的误差,但是定量的时间会被拉得很长,进而严重影响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本实施方案,通过控制调控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的方式依次变化,这样,在量取第一液体的初期,可以用大流速保障第一液体量取的效率;而在第一液体量取的后期,又可以用小流速保障第一液体量取的精度,综合兼顾了第一液体的高效率和高精度量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量取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输液管路180以至少两个不同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的方式依次变化。第二液体的定量调速原理与第一液体的定量调速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先以第一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然后以第二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本实施方案,先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再以较小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这样既利于保障第一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又利于保障第一液体的高精度量取。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控制器也可以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第一液体以三种以上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输液管路180先以第三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然后以第四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本实施方案,先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再以较小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这样既利于保障第二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又利于保障第二液体的高精度量取。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控制器也可以被配置为能够控制第二液体以三种以上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以调控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和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具体地,当第一定量池110的液位达到某一预设位置之前,第一液体以某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而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某一预设位置时,则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另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另一预设位置时,则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控制输液管路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同理,控制器也可以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调控第二液体的输送。具体地,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调控第二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和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一液位且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以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其中,第一液位低于第二液位,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本实施方案,在低液位时,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在高液位时,以较小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这样既利于保障第一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又利于保障第一液体的高精度量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也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三液位且低于第四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四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其中,第三液位低于第四液位,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控制器被配置为可以根据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的反馈信息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工作。具体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一液位且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以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本实施方案,通过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监控第一定量池110内不同位置处的液位,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工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一液位且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其中,第一液位低于第二液位,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包括电极组、电容传感器、光耦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为电极组,其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电极151,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第一液体或第二液体)没有达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两个第一电极151与控制器形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达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液体导通两个第一电极151,以使得两个第一电极151与控制器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控制器收到由第一电极151反馈的电流信号,则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一液位,并控制液体流速的切换动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包括电极组、电容传感器、光耦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为电极组,其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电极161,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没有达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两个第二电极161与控制器形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达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所在高度位置处时,液体导通两个第二电极161,以使得两个第二电极161与控制器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控制器收到由第二电极161反馈的电流信号,则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并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液位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具体应用中,在定量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时,表示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二液体的量达到了预定值,此时则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
具体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包括用于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的流量和/或压力的调速部件,即: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流量的部件,或者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也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压力的部件,或者,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也可以同时包括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流量的部件和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压力的部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的设置方式可参照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在此不再详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的第一输入支路121,第一阀组件142包括用于分别控制各第一输入支路121在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通断状态的第一输液调控阀组。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通过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的流量实现第一液体流速的调控。具体应用中,通过第一阀组件142可以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通过不同的第一输入支路121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从而可以调控成功第一供液装置20输向第一定量池110的第一液体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第一液体进入第一定量池110流速的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输液调控阀组包括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每条第一输入支路121上以用于控制第一输入支路121通断的开关液阀(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开关液阀1424和第四开关液阀1425)。通过控制各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的各开关液阀的开关,可以有效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通过不同的第一输入支路121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具体应用中,当需要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以最大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时,则控制各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的开关液阀都处于打开的状态;当需要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以较小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时,则控制至少一条输入支路上的开关液阀处于打开的状态、并控制至少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的开关液阀处于关闭的状态;当需要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时,则控制各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的开关液阀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输液调控阀组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一种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输液调控阀组包括换向液阀和开关液阀,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第一主支路和/或第二主支路,第一主支路的一端与第一供液装置2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一输入支路121连接,第二主支路的一端与第一定量池11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第一输入支路121连接,各第一输入支路121通过换向液阀连接第一主支路或者第二主支路,第一主支路和/或第二主支路上设有开关液阀,该替换实施方案,通过换向液阀和开关液阀的组合,也可以达到控制第一供液装置20通过不同的第一输入支路121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的目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至少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上设有节流装置1426。节流装置1426的设置,可以用于进一步辅助调控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的第一液体流量,从而可在不减小第一输入支路121管径的前提下减小第一液体的流量。节流装置1426可以为节流阀或者毛细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两条并联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的第一输入支路121,第一输液调控阀组包括第三开关液阀1424和第四开关液阀1425。其中,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上设有第三开关液阀1424,另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上设有第四开关液阀1425和节流装置1426。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输液管路180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二供液装置30之间的第二输入支路,第二阀组件191包括用于分别控制各第二输入支路在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二供液装置30之间通断状态的第四输液调控阀组。第二输液管路180和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可以参照上述第一输液管路120、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试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第一液体的方式包括:先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然后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第二液体的方式包括:先控制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然后控制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的方式包括:监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一液位且低于第二液位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则控制停止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二液体的方式包括:监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二液体的液位,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则控制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第三液位且低于第四液位时,则控制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四液位时,则控制停止第二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
以下以纯水定量(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一液体)的过程为例,说明液体的定量工作过程:
1)待机状态:第三开关液阀1424、第四开关液阀1425、和第一排液阀1423都处于关闭状态都处于关闭状态,第一换向气阀1421处于负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的状态,第一定量池110内部处于负压环境。
2)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动作: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424、第四开关液阀1425打开,以使得纯水开始以第一流速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面接触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时,第一液位检测部件150将液位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三开关液阀1424关闭,第四开关液阀1425仍保持打开,以使得纯水开始以第二流速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面接触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时,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将液位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四开关液阀1425关闭,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纯水;
3)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动作:控制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第一定量池110与正压装置导通的状态,并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打开,纯水开始被正压驱动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并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直至第一定量池110被排空,控制第一排液阀1423关闭,并控制第一换向气阀1421切换至第一定量池110与负压装置导通的状态,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停止。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主要在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和/或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的依据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二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进行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进行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而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和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进行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且/或,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和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进行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达到某一预设时间之前,第一液体以某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而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达到某一预设时间之后、且液位没有达到某一预设位置之前,则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另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当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达到某一预设时间之前,第二液体以某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而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达到某一预设时间之后、且液位没有达到某一预设位置之前,则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另一速度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其中,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本实施方案,在开始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第一液体的一段时间内,先以较大的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在以较大的第一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一段时间后,切换至以较小的第二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这样也可以同时兼顾第一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和高精度量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计时部件(图未示)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第一计时部件用于计算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工作。具体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本实施方案,通过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监控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量,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的方式包括:监测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和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如果监测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则控制停止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计时部件还用于计算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还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二液体液位是否到达第四液位。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三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且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齐平于第二液位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其中,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控制器根据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调控第二液体输送速度的原理与控制器根据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调控第一液体输送速度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四:
参照图1和图4至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不同,主要在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和/或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的依据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控制器依据液位或时间切换输液流速,并依据液位控制输液管路停止向定量容器输液液体;而本实施例中,不设置液位检测部件,控制器依据时间切换输液流速和控制输液管路停止向定量容器输液液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根据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进行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以调控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和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且/或,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根据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进行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调控第二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流速和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第一液体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其中,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第一预设时间为流速切换的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为停止输液的预设停止时间。本实施方案,在开始向第一定量池110输液第一液体的一段时间内,先以较大的第一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在以较大的第一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一段时间后,切换至以较小的第二流速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直至预设停止时间,这样也可以同时兼顾第一液体的高效率量取和高精度量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计时部件,第一计时部件用于计算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本实施方案,通过第一计时部件监控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量,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以便于控制器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工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一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多次试验,确定第二预设时间的值,以使得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第一定量池110量取的第一液体的量达到了预定值,此时则控制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液。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定量系统100量取第一液体的方式包括:监测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如果监测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且小于第二预设时间时,则控制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如果监测到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则控制停止第一液体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计时部件还用于计算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三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三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时间且小于第四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调控第二液体以第四流速输送入第一定量池110内;当根据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以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其中,第三预设时间小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三流速大于第四流速。控制器根据第一计时部件控制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动作的原理与控制器根据第一计时部件控制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动作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为同一个时间,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同一个时间,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时间。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样本分析系统及第一试剂制备方法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五:
参照图1、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样本分析系统及第一试剂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至四的不同,主要在于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的时机不同,且/或,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的时机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至四中,控制器都是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时,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二液体的液位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时,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而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是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比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高出一段后,才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然后再通过溢流口a将多余的第一液体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外;且/或,在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二液体的液位比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高出一段后,才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停止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二液体,然后再通过第二溢流口a将多余的第二液体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外。
具体地,本实施例,第一定量系统100还包括溢流管路170,第一定量池110上设有溢流口a,溢流口a与第一定量池110所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溢流管路170的一端与溢流口a连接,以用于排出第一定量池110内位于溢流口a上方的液体。溢流口a具体形成于池嘴部112的侧部。具体应用中,控制器控制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输送第一液体时,控制输液完成后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面要没过溢流口a一段,输液结束后,没过溢流口a的液体可从溢流口a自然排出,直至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面与溢流口a齐平,从而实现第一定量池110内定量第一液体的液面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溢流管路170上设有第二排液阀171,第二排液阀171为开关控制阀,其可控制溢流管路170的通断。第二排液阀171处于常闭状态,在输液结束后,再打开第二排液阀171,以使超过溢流口a的液体从溢流口a自然排出,直至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面与溢流口a齐平,再关闭第二排液阀171。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依据第二液位或者第二预设时间控制第一液体的输液停止。其中,在控制器依据第二液位控制输液停止的方案中,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设置的第二液位高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在控制器依据第二预设时间控制输液停止的方案中,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一液体的时间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一液体的液位高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一液体对应的液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可以依据第二液位或者第四预设时间控制第二液体的输液停止。其中,在控制器依据第二液位控制输液停止的方案中,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设置的第二液位高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在控制器依据第四预设时间控制输液停止的方案中,当第二输液管路180向第一定量池110内输送第二液体的时间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第一定量池110内第二液体的液位高于第一定量池110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四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六:
参照图1、图4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二至五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输液管路120和/或第二输液管路180的流量调控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二中,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一输入支路121,通过调控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一输入支路121的不同通断状态,可以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的流量,从而实现第一液体输液流速的控制;第二输液管路180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二输入支路,通过调控至少两条并联设置的第二输入支路的不同通断状态,可以调控第二输液管路180的流量,从而实现第二液体输液流速的控制。而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路120只包括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通过调节阀调控一条第一输入支路121的流量,以实现第一液体输液流速的控制;且/或,第二输液管路180只包括一条第二输入支路,通过调节阀调控一条第二输入支路的流量,以实现第二液体输液流速的控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液管路120包括一条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的第一输入支路121,第一阀组件142包括用于控制第一输入支路121通断的第一开关液阀1422和用于调节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第一液体流量大小的第一流量调节阀1427。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第一开关液阀1422的开关进行控制第一输入支路121的通断,通过第一流量调节阀1427的调节进行调控第一输入支路121的液体流量大小。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开关液阀1422和第一流量调节阀1427也可以采用第一开关调节阀代替,第一开关调节阀用于控制第一输入支路121的通断和调节第一输入支路121上第一液体的流量大小,第一开关调节阀同时具有开关和调节的控制功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输液管路180包括一条连接于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二供液装置30之间的第二输入支路;第二阀组件191包括用于控制第二输入支路通断的第二开关液阀1911和用于调节第二输入支路上第二液体流量大小的第二流量调节阀,或者,第二阀组件191包括用于控制第二输入支路通断和调节第二输入支路上第二液体流量大小的第二开关调节阀。第二输液管路180和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的设置原理与第一输液管路120和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的设置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五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七:
参照图1、图4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二至六的不同,主要在于第一输液管路120和/或第二输液管路180上液体流速的控制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二至六中,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通过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的流量实现第一液体流速的调控;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通过调控第二输液管路180上第二液体的流量实现第二液体流速的调控。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40通过调控第一输液管路120上第一液体的压力实现第一液体流速的调控;且/或,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190通过调控第二输液管路180上第二液体的压力实现第二液体流速的调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动力部件141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以分别用于为第一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提供驱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1411和用于驱动第一液体从第一定量池110内排出并从第一排液管路130输送至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第二驱动部件1412。第一阀组件142包括第二输液调控阀组,第二输液调控阀组设于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第一定量池110之间,以用于控制各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第一定量池110的通断状态。当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与第一定量池110连接的气动驱动部件(如负压装置)时,第二输液调控阀组为设于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定量容器之间的气阀;当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与第一输液管路120连接的液泵时,第二输液调控阀组为设于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第一定量池110之间的液阀。在一较佳实施方案中,第二输液调控阀组包括第二换向气阀1428。通过第二输液调控阀组的控制,可以控制不同的第一驱动部件1411分别与第一定量池110导通或者断开,从而可以实现控制第一液体的流动压力。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动力部件141和第一阀组件142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作为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当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与第一输液管路120连接的液泵时,第一阀组件142也可以采用第三输液调控阀组(图未示),第三输液调控阀组设于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以用于控制各第一驱动部件1411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的通断状态。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采用输出压力能够调节的第三驱动部件代替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第一液体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入第一定量池110内提供驱动力;此时,第一阀组件142包括第二开关控制阀,第二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二驱动部件1412与第一定量池110之间的通断状态,或者,第二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第二驱动部件1412与第一供液装置20之间的通断状态。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第一驱动部件1411为能够产生负压的负压装置,第一动力部件141包括两个第一驱动部件1411,两个第一驱动部件1411分别第一负压装置和第二负压装置,第一负压装置的压力小于第二负压装置的压力。第二输液调控阀组为第二换向气阀1428,第二换向气阀1428为二位三通气阀,第二换向气阀1428的三个接口分别连通第一负压装置、第二负压装置和第一换向气阀1421。在待机状态下,第二负压装置与第一定量池110处于常导通状态,即第一换向气阀1421处于导通第一定量池110与第二换向气阀1428的状态,第二换向气阀1428处于导通第一换向气阀1421与第二负压装置的状态;当第一输液管路120开始向定量输送第一液体时,第二负压装置较高的负压可以驱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快速进液;当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位到达第一液位或者输液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第二换向气阀1428切换至导通第一换向气阀1421与第一负压装置的状态,第一负压装置较低的负压可以驱动第一输液管路120向第一定量池110慢速进液,从而实现进液速度的调控。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二输液调控阀组不限于采用第二换向气阀1428,例如,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二输液调控阀组也可以为两个开关气阀,其中一个开关气阀连接于第一负压装置与第一换向气阀1421之间,另一个开关气阀连接于第二负压装置与第一换向气阀1421之间。
第二液体通过压力调速的原理与第一液体通过压力调速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六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八:
参照图1、图4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入检测部件进行辅助控制各制备流程,以便于提前结束上一流程进入到下一流程中,进而提到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用于检测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是否排空;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第一排液管路130处于排液状态,且根据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反馈的信息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已排空时,则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停止排液流程。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排液管路130设置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以便于在第一定量池110内的第一液体排空后,能够及时控制第一排液管路130停止排液流程,以提前结束第一定量池110的排液流程,进入到第一混合容器300的混匀流程。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为设于第一排液管路130上的光耦检测器,控制器可以根据光耦检测器的反馈信号判定第一排液管路130是否有液体通过,从而判定第一定量池110内的液体是否排空。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也可以为设于第一排液管路130上的压力传感器;或者设于第一排液管路130上的流量传感器;或者,设于第一定量池110上的光耦检测器或者电极组或者浮子传感器或者电容传感器或者超声波检测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排液阀1423位于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和第一混合容器300之间。当第一定量池110排液到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时就停止排液,而不用排空第一排液管路130和第一排液阀1423内的液体。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160之间的液量为一次定量的液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设于第一定量池110的底部外侧,例如可以安装于第一定量池110底部的排液接口处。当然,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第一排空检测部件400也可以设于第一排液管路130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四缓存容器600、第二排液管路以及第二排空检测部件,第二排液管路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四缓存容器600之间以用于将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第一试剂输送至第四缓存容器600,第二排空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液体是否排空;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第二排液管路处于排液状态,且根据第二排空检测部件反馈的信息判定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液体已排空时,则控制第二排液管路停止排液流程。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排液管路设置第二排空检测部件,以便于在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第一试剂排空后,能够及时控制第二排液管路停止排液流程,从而利于第一混合容器300可以随时进入下一批次第一试剂的混合制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排空检测部件为设于第二排液管路上的光耦检测器,控制器可以根据光耦检测器的反馈信号判定第二排液管路是否有液体通过,从而判定第一混合容器300内的液体是否排空。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二排空检测部件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排空检测部件也可以为设于第二排液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或者设于第二排液管路上的流量传感器;或者,设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上的光耦检测器或者电极组或者浮子传感器或者电容传感器或者超声波检测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供液管路900、第一储液容器500、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以及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供液管路900用于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第一液体,第一输液管路120连接于第一储液容器500与第一定量池110之间,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用于检测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第一液体液位是否到达第三液位,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用于检测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第一液体液位是否到达第四液位,其中,第三液位低于第四液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根据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则判定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第一液体不足,并控制供液管路900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第一液体;当根据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液位达到第四液位时,则控制供液管路900停止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第一液体。第一储液容器500用于储存一定量的水,这样,在制备第一试剂时,第一定量池110可以直接从第以储水容器中量取水,从而利于提高第一试剂制备的效率和连续稳定性。供液管路900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水的流程,可以在第一试剂的整个制备过程中任意节点进行,只要第一储液容器500中的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检测到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水量不足就随时可以控制供液管路900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水,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检测到第一储液容器500内水量达到第四液位后,控制器判定为第一储液容器500的水量已满,则控制供液管路900停止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供液管路900向第一储液容器500输送水时,第一储液容器500置为常压环境中,可以通过供液管路900的水压往第一储液容器500中输送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和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都为浮子传感器,即本实施方案,采用浮子传感器监控第一储液容器500中的液量。当然,具体应用中,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和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液位检测部件,例如电极组、电容传感器、光耦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的反馈信息,判定是否启动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当根据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则控制暂停启动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当根据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的反馈信息,判定第一储液容器500内的液位齐平于或者高于第三液位时,则控制启动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实施例一中,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第一试剂的速度是固定的,如果从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的水流量低于预定值,导致第一试剂的制备速度达不到预定值(例如18L/h),此时试剂制备装置10就会停机无法正常工作;然而第一输液管路120输送的水流量不足,可能是由于水压偏低导致的水流量不足,也可能是试剂制备装置10检测到部分水质不满足要求水被排到废液通道,还有可能部分水温超出范围排掉导致水流量不足,如果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试剂制备装置10停机,就会导致试剂制备装置10运行的连续稳定性较差。而采用本实施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水流量不足时导致试剂制备装置10停机的问题,具体地,本实施方案中,在启动制备第一试剂之前,要求第一储液容器500的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检测到第一储液容器500内水量达到第三液位时才能启动第一试剂制备,如果启动制备前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检测第一储水容器内的水量低于第三液位时,此时等待到第一储水容器内的水量达到第三液位之后再启动制备,此时制备第一试剂的速度会受到影响,但是不会因为水流量不足而导致停机,进而利于保障试剂制备装置10运行的连续稳定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供液管路900设置水流量传感器,这样,利于根据水流量来调整试剂的制备速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供液管路900设置电导率传感器,以用于检测供液管路900输送的水电导率是否合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吸液管路1006和第二储液容器1007,吸液管路1006连接于第二供液装置30和第二储液容器1007之间以用于向第二储液容器1007输送第二液体,第二输液管路180连接于第二储液容器1007与第一定量池110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液管路1006和第二供液装置30可以分别有两个以上。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案,试剂制备装置10包括第一吸液管、第二吸液管以及吸液控制组件1003,第一吸液管用于连接一个试剂原液源,第二吸液管用于连接另一个试剂原液源,吸液控制组件1003用于控制第一吸液管从一个试剂原液源抽吸试剂原液并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以及用于控制第二吸液管从另一个试剂原液源抽吸试剂原液并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本实施方案,通过第一吸液管和第二吸液管分别与不同的试剂原液源连接,并通过吸液控制组件1003控制第一吸液管和第二吸液管分别从不同的试剂原液源抽吸试剂原液并输送至第一定量池110,这样,在具体应用中,先通过一个吸液管从一个试剂原液源抽吸试剂原液制备试剂,在该试剂原液源的试剂原液不足时,可以通过吸液控制组件1003切换至另一个吸液管从另一个试剂原液源抽吸试剂原液制备试剂,以实现持续为试剂制备装置10供应试剂原液的效果,从而可以保证一个试剂原液源的试剂原液不足之后,样本分析系统仍可以长时间、不停机地运行,进而保证用户具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更换试剂原液不足的试剂原液源,有效实现了闲时更换试剂原液源不停机的效果,充分保障了样本分析系统运行的连续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试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第一储液容器500注液流程、第一储液容器500排液流程、第二储液容器1007注液流程、第二储液容器1007排液流程、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一液体流程、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二液体流程、第一定量池110排液流程、第一混合容器300混匀流程、第一混合容器300排液流程。实施例一中,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第一试剂的各流程节点时间是固定的,无法动态调整制备速度,从而不利于提高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而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部件实时监测各流程节点的完成时间,以提前结束该流程进入到下一流程中,从而利于提高第一试剂的制备效率。其中,第一储液容器500注液流程可以在任意时间点随时进行,主要根据第三液位检测部件1001和第四液位检测部件1002的反馈信息控制进行。为了提高制备效率,第二储液容器1007注液流程可以与第一定量池110排液流程同步进行;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一液体流程和第一定量池110定量第二液体流程中的一者可以和第一混合容器300混匀流程或第一混合容器300排液流程可以同步进行;第一定量池110排液流程可以和第一混合容器300排液流程同步进行。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七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九:
参照图1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试剂制备装置10能够制备试剂的数量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试剂制备装置10能够制备一种试剂;而本实施例中,试剂制备装置10能够制备两种不同类型的试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样本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和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和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为两个采用不同试剂的样本处理装置,其中,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采用第一试剂,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采用第二试剂。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连接,以用于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供应第一试剂。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二定量系统200和第二混合容器1005,第二定量系统200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三液体;第二混合容器1005与第二定量系统200相连,以用于混合由第二定量系统200量取的第一液体和第三液体制备成第二试剂;第二混合容器1005还与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连接,以用于向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供应第二试剂;试剂制备装置10被配置为:在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供应第一试剂时,能够同时向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供应第二试剂,即试剂制备装置10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供应第一试剂的时段可以与向第二样本处理装置60供应第二试剂的时段重叠。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一台试剂制备装置10可以制备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试剂,并供应给不同的样本处理装置使用,有效解决了不同样本处理装置需要多个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试剂导致样本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储液容器500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定量系统100和第二定量系统200分别与第一储液容器500连接。第二储液容器1007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储液容器1007连接于第一试剂原液源与第一定量系统100之间;试剂制备装置10还包括第三储液容器1004,第三储液容器1004连接于第二试剂原液源与第二定量系统200之间。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试剂制备通道和第二试剂制备通道共用一个第一储水容器进行供水制备试剂,利于减小试剂制备装置10的体积和成本。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样本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第一混合容器300同时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和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连接,以用于分别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和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供应第一试剂;试剂制备装置10被配置为:在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供应第一试剂时,能够同时向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供应第一试剂,即试剂制备装置10向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供应第一试剂的时段可以与向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供应第一试剂的时段重叠。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一台试剂制备装置10可以同时给不同的样本处理装置供应同一种试剂,即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的一种试剂可以同时供应给不同的样本处理装置使用,有效解决了不同样本处理装置需要多个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试剂导致样本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当然,具体应用中,试剂制备装置10制备的第二试剂也可以同时供给两个以上的样本处理装置使用。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可参照实施例一至八任一项对应优化设置,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十:
参照图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分析系统,与实施例九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通过在一个混合容器的下游设置两个以上的缓存容器以分别用于储存同一种试剂。
具体地,样本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缓存容器50和第二缓存容器80;第一缓存容器50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用于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供应第一试剂;第二缓存容器80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另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用于向另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供应第一试剂。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缓存容器50具体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之间,第二缓存容器80具体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三样本处理装置70之间。当样本处理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样本处理装置时,会存在试剂制备装置10与部分数量的样本处理装置距离较远的问题,而如果只在试剂制备装置10的第一混合容器300后设置一个用于存储试剂的缓存容器,也会存在缓存容器与部分数量的样本处理装置距离较远的问题,这样,会导致向距离试剂制备装置10和缓存容器较远的样本处理装置输送试剂的流阻较大,从而会影响到向样本处理装置输送试剂的时间,进而需要加长向样本处理装置输送试剂的时间;本实施方案,采用两个以上的缓存容器为不同的样本处理装置输送同一试剂,有效解决了多个样本处理装置共用一个试剂制备装置10存在部分样本处理装置吸取试剂时间长的问题。当然,具体应用中,当试剂制备装置10向多个样本处理装置输送第二试剂时,也可以在对应样本处理装置与第二混合容器1005之间分别设置多个缓存容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缓存容器50同时连接两个以上的样本处理装置,且/或,第二缓存容器80同时连接两个以上的样本处理装置,即,一个缓存容器也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以上的样本处理装置。具体应用中,当使用同一种试剂的两个样本处理装置距离较近时,也可以通过一个缓存容器同时向这两个样本处理装置输送同一试剂,即两个距离较近且使用同一种试剂的样本处理装置可以连接于同一个缓存容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样本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缓存容器(图未示);第一缓存容器50和第三缓存容器并联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分别用于向同一个样本处理装置供应第一试剂,例如,第一缓存容器50和第三缓存容器并联连接于第一混合容器300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40之间。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制备装置10及样本处理系统的其它部分可参照实施例一至九任一者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量系统,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二液体;
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相连,以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将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将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并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或者,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a次,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再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b次,其中,a和b都为大于1的整数,且a次量取所述第一液体的体积与b次量取所述第一液体的体积之和等于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体积;或者,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先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并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并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并调控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流速大小,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将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排放所述第一液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以至少两个不同的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液体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依次变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一液位,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低于所述第一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当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齐平于或高于所述第一液位且低于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当根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齐平于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动作以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
其中,所述第一液位低于所述第二液位,所述第一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或者,
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第一计时部件和第二液位检测部件,所述第一计时部件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的时间,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是否到达第二液位;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的过程中,当根据所述第一计时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的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液体以第一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当根据所述第一计时部件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且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低于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液体以第二流速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
当根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齐平于所述第二液位时,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动作以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
其中,所述第一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与所述第一定量池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所述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或者,
所述第二液位高于所述第一定量池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所述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溢流管路,所述第一定量池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第一定量池在一次制备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所述第二液体对应的液位齐平,所述溢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溢流口连接,以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定量池内位于所述溢流口上方的液体。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第一供液装置之间的第一输入支路,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部件和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排出并从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用于分别控制各所述第一输入支路在所述第一定量池与第一供液装置之间通断状态的第一输液调控阀组;或者,
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包括一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第一供液装置之间的第一输入支路;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部件和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部件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排出并从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入支路通断的第一开关控制阀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输入支路上所述第一液体流量大小的第一流量调节阀,或者,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入支路通断和调节所述第一输入支路上所述第一液体流量大小的第一开关调节阀;或者,
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部件和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以分别用于为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提供驱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排出并从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定量池之间通断状态的第二输液调控阀组或者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用于控制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供液装置之间通断状态的第三输液调控阀组;或者,
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部件和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排出并从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的第二驱动部件和输出压力能够调节并用于为所述第一液体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提供驱动力的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二开关控制阀,所述第二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定量池之间的通断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开关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一供液装置之间的通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液体,并调控从所述第二输液管路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液体,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将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排放所述第二液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以至少两个不同的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液体,并控制所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二液体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流速按从大至小的方式依次变化。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或9至10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体为第一试剂原液,所述第一液体为用于稀释所述第一试剂原液的稀释液。
13.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或9至10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包括池身部和池嘴部,所述池嘴部设于所述池身部的上方并与所述池身部连通,且所述池身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池嘴部的内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体是否到达第二液位,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根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时,则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或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液体,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将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15.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或9或10或14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排空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排空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体是否排空;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处于排液状态,且根据所述第一排空检测部件反馈的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液体已排空时,则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停止排液流程。
16.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或9或10或14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第四缓存容器、第二排液管路以及第二排空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四缓存容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的第一试剂输送至所述第四缓存容器,所述第二排空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的液体是否排空;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排液管路处于排液状态,且根据所述第二排空检测部件反馈的信息判定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的液体已排空时,则控制所述第二排液管路停止排液流程。
17.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或9或10或14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供液管路、第一储液容器、第三液位检测部件以及第四液位检测部件,所述供液管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储液容器输送第一液体,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容器与所述第一定量池之间,所述第三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液位是否到达第三液位,所述第四液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液位是否到达第四液位,其中,所述第三液位低于所述第四液位,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根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第一液体不足,并控制所述供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储液容器输送所述第一液体;当根据所述第四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液位达到第四液位时,则控制所述供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储液容器输送所述第一液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试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是否启动所述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当根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液位低于所述第三液位时,则控制暂停启动所述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当根据所述第三液位检测部件的反馈信息,判定所述第一储液容器内的液位齐平于或者高于所述第三液位时,则控制启动所述第一试剂的制备流程。
19.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制备装置和至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所述试剂制备装置用于向所述样本处理装置输送由所述第一混合容器混合制成的第一试剂;
所述试剂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定量系统,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并用于量取第二液体;
第一混合容器,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相连,以用于将由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一试剂;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并将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并将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
所述第一定量系统包括:
第一定量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量取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输液管路,所述第一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
第二输液管路,所述第二输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定量池相连,以用于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要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
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定量池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定量池量取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并用于分至少两次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或者,
所述第一定量池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一液体,并用于一次性量取在一次制备所述第一试剂中所需定量的所述第二液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和/或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并调控从所述第一输液管路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流速大小,控制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一液体,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将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排放所述第一液体;
所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分别执行如下动作: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液体,并调控从所述第二输液管路输送入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第二液体流速大小,控制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定量池输送所述第二液体,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将所述第一定量池内的所述第二液体排放至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停止向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内排放所述第二液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一液体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一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一输液管路先以第一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然后以第二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一液体,所述第一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且/或,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定量系统量取所述第二液体的过程中,控制所述第二液体流动控制组件调控所述第二输液管路先以第三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液体,然后以第四流速向所述第一定量池内输送所述第二液体,所述第三流速大于所述第四流速。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样本处理装置和第二样本处理装置;
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一样本处理装置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第一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
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还包括:
第二定量系统,所述第三定量系统用于量取第一液体和第三液体;
第二混合容器,所述第二混合容器与所述第二定量系统相连,以将由所述第二定量系统量取的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三液体混合制备成第二试剂;
所述第二混合容器还与所述第二样本处理装置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第二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二试剂;
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一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时,能够同时向所述第二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二试剂。
24.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样本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样本处理装置和第三样本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混合容器同时与第一样本处理装置和第三样本处理装置连接,以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样本处理装置和所述第三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
所述试剂制备装置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一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时,能够同时向所述第三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
25.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缓存容器和第二缓存容器;所述第一缓存容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用于向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所述第二缓存容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另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用于向另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且/或,
所述样本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缓存容器和第三缓存容器;所述第一缓存容器和所述第三缓存容器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混合容器与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之间,以分别用于向同一个所述样本处理装置供应所述第一试剂。
CN202110939664.4A 2021-08-16 2021-08-1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Pending CN115888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664.4A CN115888450A (zh) 2021-08-16 2021-08-1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664.4A CN115888450A (zh) 2021-08-16 2021-08-1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8450A true CN115888450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9664.4A Pending CN115888450A (zh) 2021-08-16 2021-08-16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84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6260B (zh) 清洗方法
CN101884885A (zh) 全自动液体操作装置
CN110741257B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驱动方法
CN209961769U (zh) 水质分析仪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CN215711746U (zh) 试剂加注装置
CN115888450A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CN219695156U (zh) 可转换式的多通道标液供给输送系统
CN217652869U (zh) 定量组件、样本处理装置及试剂制备装置
CN115902179A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样本分析系统
WO2020135618A1 (zh) 加液装置、分析仪及加液方法
CN111373026B (zh) 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其测序仪
CN206958611U (zh) 一种药剂计量分配系统
CN114870737A (zh) 药剂任意体积计量抽取方法
CN115888547A (zh) 试剂制备装置及定量装置
CN113899871A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质控仪的液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06630U (zh) 一种标液稀释分配装置
JP2018116002A (ja) 自動分析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廃液方法、及び、三方電磁弁
JP7122283B2 (ja) 送液装置
WO2024098385A1 (zh) 流体运输系统、基因测序仪及流体运输方法
CN216525756U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质控仪的液路系统
CN219978317U (zh) 一种试剂进样装置及水质检测系统
CN112881393B (zh) 样本检测过程中的吸液方法
CN218584737U (zh) 一种可自洁气吹式滴定定量装置
CN212031455U (zh) 标液配比型质控仪
CN216926680U (zh) 检测分析仪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