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8510A -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8510A
CN115888510A CN202310031405.0A CN202310031405A CN115888510A CN 115888510 A CN115888510 A CN 115888510A CN 202310031405 A CN202310031405 A CN 202310031405A CN 115888510 A CN115888510 A CN 115888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te
raw materials
extract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14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88510B (zh
Inventor
周坤江
沈晋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Qiw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Qiw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Qiwe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Qiwe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14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8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8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8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88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8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所述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原料按质量份比例进行称取,并置于泵送装置内;步骤二:将泵送装置吊起,并与混合装置进行管线连接,使泵送装置位于混合装置的上部;步骤三:启动混合装置,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按比例流入到混合装置中,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步骤四:在原料完成混合后,保持混合装置继续工作2‑5h后,关闭混合装置并静置1‑3h;步骤五:将混合装置中的混合物取出,完成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制备,通过在混合装置中设置传动组件,周期性驱使翻转板翻动,增强混合桶内的紊流,从而提高原料在混合桶内的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化妆品通常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微生物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防腐是化妆品生产中质量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达到防腐及延长保质期的目的,添加防腐剂是被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中,引起化妆品变质的细菌很多,像大肠杆菌一直处于首位,其次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
现有的防腐剂大多只能针对一种或者一类细菌进行抑制,使得防腐剂的品类繁多,使用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细菌添加不同的防腐剂,这使在一些营养物质含量较为丰富的化妆品中,需要添加多种防腐剂,增加皮肤负担的同时,损害人身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料按质量份比例进行称取,并置于泵送装置内;
步骤二:将泵送装置吊起,并与混合装置进行管线连接,使泵送装置呈圆周等距分布在混合装置上部;
步骤三:启动混合装置,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按比例流入到混合装置中,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四:在原料完成混合后,保持混合装置继续工作2-5h后,关闭混合装置并静置1-3h;
步骤五:将混合装置中的混合物取出,完成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制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桶,所述混合桶上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泵风装置,所述泵风装置的出风管与所述混合桶的内壁相切;翻转板,所述翻转板沿所述混合桶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所述翻转板可在所述混合桶内的物料旋转时翻动;下料机构,设于所述混合桶上,包括下料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使设置在所述混合桶上的进料管导通或者关闭,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翻转板,且在所述下料组件动作时,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翻转板翻动;下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混合桶内,包括伸缩板件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可带动所述伸缩板件沿空间竖直方向运动,且在所述伸缩板件向上运动时,所述伸缩板件向外延伸。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外壁上的一号驱动装置,所述一号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设置在所述混合桶上的齿环啮合,所述齿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上的多个限位件滑动于所述滑槽中;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贯穿于所述进料管上的缺槽,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导通口,所述封堵板上还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安装有抵接轮,所述抵接轮与设置在所述齿环上的弧形凸起滚动配合;所述进料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封堵板密封滑动贴合的侧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堵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的丝杆,所述丝杆与固定在所述封堵板上的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还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封堵板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齿环内壁上的多组内齿牙,所述内齿牙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桶上的二号齿轮适配,所述二号齿轮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翻转板的转轴;所述翻转板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合桶内壁适配的抵接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内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套设有齿形带,且其中一个所述带轮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二号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齿形带与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伸缩板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倾斜状导槽,转动安装在所述伸缩板件上的滑轮滑动于所述倾斜状导槽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板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倾斜套板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倾斜套板内的伸缩板,所述倾斜套板的一侧设置有通槽,所述滑轮的转轴贯穿所述通槽并与所述伸缩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按照质量份计,所述原料包括:15-20份黄芩提取物、13-19份牡丹根提取物、6-14份玉米丙二醇、6-11份紫罗兰提取物、3-12份连翘提取物、3-9份金银花提取物、4-13份洋甘菊提取物、2-13份橘皮提取物、5-18份木芙蓉提取物。
优选的,步骤一中,按照质量份计,所述原料包括:17-19份黄芩提取物、15-18份牡丹根提取物、8-10份玉米丙二醇、7-9份紫罗兰提取物、5-11份连翘提取物、5-9份金银花提取物、6-11份洋甘菊提取物、5-10份橘皮提取物、7-13份木芙蓉提取物。
更为优选的,步骤一中,按照质量份计,所述原料包括:18份黄芩提取物、16牡丹根提取物、9份玉米丙二醇、8份紫罗兰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6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洋甘菊提取物、6份橘皮提取物、12份木芙蓉提取物。
一种采用前文所述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下料组件,实现了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多次等量流入到混合桶中进行混合,相较于现有的混合装置将原料一次性倾倒,本发明在混合原料时,可进行精细化的混合,可使原料的混合程度更高,从而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效果,且在调节结构的作用下,实现了原料间单次混合的量可按比例进行控制,一方面提高了混合程度,另一方面,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消耗,使得各原料在完成混合时的消耗量一致,从而提高混合效率;通过设置的传动组件,周期性驱使翻转板翻动,增强混合桶内的紊流,从而提高原料在混合桶内的混合效果,使原料之间充分混合;通过设置的下压组件,可对原料旋转时产生的旋涡进行抑制,且随着混合桶内液面高度的上升,抑制效果越强,从而降低涡流的产生同时避免了原料溢出混合桶。
且经培养后,表明洋甘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橘皮提取物对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木芙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洋甘菊提取物、橘皮提取物以及木芙蓉提取物协同发挥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进行抑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中混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中混合设备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进料管与封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下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桶;2、一号驱动装置;3、一号齿轮;4、齿环;5、滑槽;6、限位件;7、内齿牙;8、二号齿轮;9、皮带;10、翻转板;11、抵接件;12、弧形凸起;13、进料管;14、缺槽;15、侧板;16、封堵板;17、丝杆;18、螺纹套筒;19、导向杆;20、连接件;21、抵接轮;22、导通口;23、泵风装置;24、立杆;25、安装板;26、二号驱动装置;27、齿形带;28、滑块;29、倾斜套板;30、通槽;31、伸缩板;32、滑轮;33、导向板;34、倾斜状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15份黄芩提取物、13份牡丹根提取物、6份玉米丙二醇、6份紫罗兰提取物、3份连翘提取物、3份金银花提取物、4份洋甘菊提取物、2份橘皮提取物、5份木芙蓉提取物。
实施例2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17份黄芩提取物、15份牡丹根提取物、8份玉米丙二醇、7份紫罗兰提取物、5份连翘提取物、5份金银花提取物、6份洋甘菊提取物、5份橘皮提取物、7份木芙蓉提取物。
实施例3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18份黄芩提取物、16牡丹根提取物、9份玉米丙二醇、8份紫罗兰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6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洋甘菊提取物、6份橘皮提取物、12份木芙蓉提取物。
实施例4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19份黄芩提取物、18份牡丹根提取物、10份玉米丙二醇、9份紫罗兰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7份金银花提取物、11份洋甘菊提取物、10份橘皮提取物、13份木芙蓉提取物。
实施例5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20份黄芩提取物、19份牡丹根提取物、14份玉米丙二醇、11份紫罗兰提取物、12份连翘提取物、9份金银花提取物、13份洋甘菊提取物、13份橘皮提取物、18份木芙蓉提取物。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相似,区别在于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中的原料洋甘菊提取物去除,具体的:19份黄芩提取物、18份牡丹根提取物、10份玉米丙二醇、9份紫罗兰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7份金银花提取物、10份橘皮提取物、13份木芙蓉提取物。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相似,区别在于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中的原料橘皮提取物去除,具体的:19份黄芩提取物、18份牡丹根提取物、10份玉米丙二醇、9份紫罗兰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7份金银花提取物、11份洋甘菊提取物、13份木芙蓉提取物。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4相似,区别在于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中的原料木芙蓉提取物去除,具体的:19份黄芩提取物、18份牡丹根提取物、10份玉米丙二醇、9份紫罗兰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7份金银花提取物、11份洋甘菊提取物、10份橘皮提取物。
取8组培养皿,每组10个,在培养皿上均匀涂抹相同成分、相同份量的培养基,同时向培养基的中心位置处点放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并向8组培养基内分别涂覆实施例1-5、对比例1-3的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并分别于0d、3d、6d、9d、12d及15d时测量8组培养基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菌落数,每组取平均值,并记录;再另取一组培养皿(10个),作为对照组,在培养皿上均匀涂抹相同成分、相同份量的培养基,同时向培养基的中心位置处点放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不进行防腐处理,检测并记录该组培养基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分别于0d、3d、6d、9d、12d及15d时的菌落数,取平均值,并记录;
记录如表1:
表1
由表1的结果表明,相较于涂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培养基,对照组在不涂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的培养基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菌落数明显上升,表明在不涂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条件下培养时,会使细菌大量繁殖;而实施例1-5中的培养基采用涂覆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在培养的过程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菌落数的数量明显降低,表明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可对培养基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繁殖速度进行有效抑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而相较于实施例1-5,对比例1-3中分别缺少洋甘菊提取物、橘皮提取物以及木芙蓉提取物,经培养后,表明洋甘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橘皮提取物对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木芙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洋甘菊提取物、橘皮提取物以及木芙蓉提取物协同发挥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链球菌的生长繁殖进行抑制,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料按质量份比例进行称取,并置于泵送装置内;
步骤二:将泵送装置吊起,并与混合装置进行管线连接,使泵送装置呈圆周等距分布在混合装置上部;
步骤三:启动混合装置,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按比例流入到混合装置中,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四:在原料完成混合后,保持混合装置继续工作3-5h后,关闭混合装置并静置1-3h;
步骤五:将混合装置中的混合物取出,完成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制备。
请参阅图1~9,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桶1、翻转板10、下料机构以及所述下压组件;所述混合桶1上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泵风装置23,所述泵风装置23的出风管与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相切;所述翻转板10沿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所述翻转板10可在所述混合桶1内的物料旋转时翻动;所述下料机构设于所述混合桶1上,包括下料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使设置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进料管13导通或者关闭,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翻转板10,且在所述下料组件动作时,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翻转板10翻动;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外壁上的一号驱动装置2,所述一号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号齿轮3,所述一号齿轮3与设置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齿环4啮合,所述齿环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5,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多个限位件6滑动于所述滑槽5中;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封堵板16,所述封堵板16贯穿于所述进料管13上的缺槽14,所述封堵板16上开设有导通口22,所述封堵板16上还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上转动安装有抵接轮21,所述抵接轮21与设置在所述齿环4上的弧形凸起12滚动配合;所述进料管1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封堵板16密封滑动贴合的侧板15。
在使用时,将盛有原料的泵送装置与进料管13进行连接,其中泵送装置对其内部的原料具有一定的挤压力,在混合时,启动泵风装置23,泵风装置23将净化后的空气泵入混合桶1中,同时启动一号驱动装置2,一号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将带动一号齿轮3旋转,以使与之啮合的齿环4旋转,由于齿环4在滑槽5以及限位件6的作用下,始终与混合桶1同轴,使得其与一号齿轮3的啮合更加稳定,同时在齿环4旋转时,将带动弧形凸起12做圆周运动,而在弧形凸起12做圆周运动时,其将与抵接轮21配合,并通过抵接轮21驱使封堵板16周期性升降,以使封堵板16上的导通口22与进料管13周期性导通,从而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间歇性的流入到混合桶1中,且由于泵风装置23的出风管与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相切,当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将沿混合桶1的内壁做圆周运动,同时由于空气进入原料中会逸出,从而使原料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料间的混合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多次等量流入到混合桶1中进行混合,相较于现有的混合装置将原料一次性倾倒,本发明在混合原料时,可进行精细化的混合,可使原料的混合程度更高,从而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抵接轮21滚动于齿环4与弧形凸起12之间,当抵接轮21运动至弧形凸起12的上部时,导通口22与进料管13处于错位状态,即此时进料管13处于被封堵的状态,反之当抵接轮21运动至齿环4上时,导通口22与进料管13处于重合状态,此时泵送装置中的原料在压力的作用下,由进料管13进入到混合桶1中。
请参阅图4、图5,所述封堵板16与所述连接件20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20上的丝杆17,所述丝杆17与固定在所述封堵板16上的螺纹套筒18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20上还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与所述封堵板16滑动配合。
由于需要混合的原料比例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的过程中,需要使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流入到混合桶1内,此时通过旋转丝杆17可使螺纹套筒18在丝杆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从而改变导通口22与抵接轮21之间的距离,而导通口22由其下部至上部的导通量逐渐增加,当导通口22与抵接轮21之间的距离增加时,且在抵接轮21运动至齿环4上时,此时进料管13的导通量减小,使得单位之间内由进料管13进入到混合桶1内的原料量减小,从而实现了在针对不同比例的原料混合时,可对单次流入混合桶1中的各原料量进行调节,以使在单次混合的过程中,原料之间保持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使混合程度更加精细,同时保证各原料的消耗速度一致,避免出现由于单一原料的量剩余过多,而导致混合时间增加。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原料间单次混合的量可按比例进行控制,一方面提高了混合程度,另一方面,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消耗,使得各原料在完成混合时的消耗量一致,从而提高混合效率。
进一步的,由于丝杆17与螺纹套筒18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而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即当外力撤于丝杆17后,螺纹套筒18不会在丝杆17上发生运动,从而使在完成封堵板16与抵接轮21之间的距离调节时,二者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提高原料下料时的精度。
请参阅图3、图4,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齿环4内壁上的多组内齿牙7,即齿环4的内壁上为部分有齿、部分无齿设置,所述内齿牙7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二号齿轮8适配,所述二号齿轮8的转轴通过皮带9连接所述翻转板10的转轴;所述翻转板10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合桶1内壁适配的抵接件11。
当齿环4转动时,将使其内侧有齿的部分做圆周运动,当有齿的部分与二号齿轮8啮合时,将带动二号齿轮8旋转,并在皮带9的作用下,使翻转板10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混合桶1内的原料做圆周运动并产生旋涡,而随着翻转板10的转动会使混合桶1内的紊流程度增加,以提高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且随着齿环4的继续转动,其有齿的部分将与二号齿轮8分离,此时在液体冲击的作用下,翻转板10将复位,至抵接件11与混合桶1的内壁抵接,后在齿环4持续旋转的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而使翻转板10间断性偏转,提高混合桶1内的紊流,从而实现在整个混合的过程中,提高原料间的混合程度;同时当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内的瞬间,翻动板10的翻动,可加速原料与混合桶1内已有原料之间的混合速度。
请参阅图7、图8、图9,所述下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内,包括伸缩板件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可带动所述伸缩板件沿空间竖直方向运动,且在所述伸缩板件向上运动时,所述伸缩板件向外延伸;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内的立杆24,所述立杆24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套设有齿形带27,且其中一个所述带轮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5上的二号驱动装置26连接;所述齿形带27与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5上的滑块28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8连接所述伸缩板件;所述安装板25上还安装有导向板33,所述导向板33上设置有倾斜状导槽34,转动安装在所述伸缩板件上的滑轮32滑动于所述倾斜状导槽34内;所述伸缩板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8上的倾斜套板29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倾斜套板29内的伸缩板31,所述倾斜套板29的一侧设置有通槽30,所述滑轮32的转轴贯穿所述通槽30并与所述伸缩板31转动连接。
当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中时,混合桶1内的液面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将对混合桶1内的液面进行实时检测,当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并将倾斜套板29以及伸缩板31淹没后,由于原料在混合桶1内旋转并产生旋涡,此时原料中大部分将聚集在混合桶1的内壁以及翻转板10上,为了避免原料聚集在混合桶1的内壁以及翻转板10上影响混合效果,此时倾斜套板29与伸缩板31将对原料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而使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旋涡减小,同时不影响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旋转,从而使原料间可进行更好的混合,同时,随着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量逐渐增多,理论上混合桶1产生的旋涡更大,同时原料存在溢出混合桶1的风险,此时液面传感器将控制二号驱动装置26工作,并通过齿形带27驱使倾斜套板29以及伸缩板31向上运动,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在导槽34的作用下,伸缩板31将逐渐趋于倾斜套板29的外部运动,使得倾斜套板29与伸缩板31作用于原料而产生的下压力更大,一方面降低涡流的产生,另一方面避免原料溢出混合桶1。
进一步的,当液面上升至最大高度后,液面传感器将控制一号驱动装置2与二号驱动装置26同步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在使用时,将盛有原料的泵送装置与进料管13进行连接,其中泵送装置对其内部的原料具有一定的挤压力,在混合时,启动泵风装置23,泵风装置23将净化后的空气泵入混合桶1中,同时启动一号驱动装置2,一号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将带动一号齿轮3旋转,以使与之啮合的齿环4旋转,由于齿环4在滑槽5以及限位件6的作用下,始终与混合桶1同轴,使得其与一号齿轮3的啮合更加稳定,同时在齿环4旋转时,将带动弧形凸起12做圆周运动,而在弧形凸起12做圆周运动时,其将与抵接轮21配合,并通过抵接轮21驱使封堵板16周期性升降,以使封堵板16上的导通口22与进料管13周期性导通,从而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间歇性的流入到混合桶1中,且由于泵风装置23的出风管与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相切,当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后,在风力的作用下,将沿混合桶1的内壁做圆周运动,同时由于空气进入原料中会逸出,从而使原料翻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料间的混合效果。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多次等量流入到混合桶1中进行混合,相较于现有的混合装置将原料一次性倾倒,本发明在混合原料时,可进行精细化的混合,可使原料的混合程度更高,从而提高防腐组合物的效果。
由于需要混合的原料比例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的过程中,需要使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流入到混合桶1内,此时通过旋转丝杆17可使螺纹套筒18在丝杆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从而改变导通口22与抵接轮21之间的距离,而导通口22由其下部至上部的导通量逐渐增加,当导通口22与抵接轮21之间的距离增加时,且在抵接轮21运动至齿环4上时,此时进料管13的导通量减小,使得单位之间内由进料管13进入到混合桶1内的原料量减小,从而实现了在针对不同比例的原料混合时,可对单次流入混合桶1中的各原料量进行调节,以使在单次混合的过程中,原料之间保持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使混合程度更加精细,同时保证各原料的消耗速度一致,避免出现由于单一原料的量剩余过多,而导致混合时间增加。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原料间单次混合的量可按比例进行控制,一方面提高了混合程度,另一方面,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消耗,使得各原料在完成混合时的消耗量一致,从而提高混合效率。
当齿环4转动时,将使其内侧有齿的部分做圆周运动,当有齿的部分与二号齿轮8啮合时,将带动二号齿轮8旋转,并在皮带9的作用下,使翻转板10旋转一定的角度,此时混合桶1内的原料做圆周运动并产生旋涡,而随着翻转板10的转动会使混合桶1内的紊流程度增加,以提高原料之间的混合程度,且随着齿环4的继续转动,其有齿的部分将与二号齿轮8分离,此时在液体冲击的作用下,翻转板10将复位,至抵接件11与混合桶1的内壁抵接,后在齿环4持续旋转的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而使翻转板10间断性偏转,提高混合桶1内的紊流,从而实现在整个混合的过程中,提高原料间的混合程度。
当原料进入到混合桶1中时,混合桶1内的液面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将对混合桶1内的液面进行实时检测,当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并将倾斜套板29以及伸缩板31淹没后,由于原料在混合桶1内旋转并产生旋涡,此时原料中大部分将聚集在混合桶1的内壁以及翻转板10上,为了避免原料聚集在混合桶1的内壁以及翻转板10上影响混合效果,此时倾斜套板29与伸缩板31将对原料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而使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旋涡减小,同时不影响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旋转,从而使原料间可进行更好的混合,同时,随着原料在混合桶1内的量逐渐增多,理论上混合桶1产生的旋涡更大,同时原料存在溢出混合桶1的风险,此时液面传感器将控制二号驱动装置26工作,并通过齿形带27驱使倾斜套板29以及伸缩板31向上运动,且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在导槽34的作用下,伸缩板31将逐渐趋于倾斜套板29的外部运动,使得倾斜套板29与伸缩板31作用于原料而产生的下压力更大,一方面降低涡流的产生,另一方面避免原料溢出混合桶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料按质量份比例进行称取,并置于泵送装置内;
步骤二:将泵送装置吊起,并与混合装置进行管线连接,使泵送装置呈圆周等距分布在混合装置上部;
步骤三:启动混合装置,使泵送装置中的原料按比例流入到混合装置中,对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四:在原料完成混合后,保持混合装置继续工作2-5h后,关闭混合装置并静置1-3h;
步骤五:将混合装置中的混合物取出,完成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制备;
所述原料按照质量份计,包括:
15-20份黄芩提取物、13-19份牡丹根提取物、6-14份玉米丙二醇、6-11份紫罗兰提取物、3-12份连翘提取物、3-9份金银花提取物、4-13份洋甘菊提取物、2-13份橘皮提取物、5-18份木芙蓉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桶(1),所述混合桶(1)上设置有与之连通的泵风装置(23),所述泵风装置(23)的出风管与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相切;翻转板(10),所述翻转板(10)沿所述混合桶(1)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所述翻转板(10)可在所述混合桶(1)内的物料旋转时翻动;下料机构,设于所述混合桶(1)上,包括下料组件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下料组件用于使设置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进料管(13)导通或者关闭,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翻转板(10),且在所述下料组件动作时,所述传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翻转板(10)翻动;下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内,包括伸缩板件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可带动所述伸缩板件沿空间竖直方向运动,且在所述伸缩板件向上运动时,所述伸缩板件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外壁上的一号驱动装置(2),所述一号驱动装置(2)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号齿轮(3),所述一号齿轮(3)与设置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齿环(4)啮合,所述齿环(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5),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多个限位件(6)滑动于所述滑槽(5)中;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封堵板(16),所述封堵板(16)贯穿于所述进料管(13)上的缺槽(14),所述封堵板(16)上开设有导通口(22),所述封堵板(16)上还连接有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上转动安装有抵接轮(21),所述抵接轮(21)与设置在所述齿环(4)上的弧形凸起(12)滚动配合;所述进料管(1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封堵板(16)密封滑动贴合的侧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16)与所述连接件(20)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20)上的丝杆(17),所述丝杆(17)与固定在所述封堵板(16)上的螺纹套筒(18)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件(20)上还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与所述封堵板(16)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齿环(4)内壁上的多组内齿牙(7),所述内齿牙(7)与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上的二号齿轮(8)适配,所述二号齿轮(8)的转轴通过皮带(9)连接所述翻转板(10)的转轴;所述翻转板(10)的转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合桶(1)内壁适配的抵接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桶(1)内的立杆(24),所述立杆(24)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套设有齿形带(27),且其中一个所述带轮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5)上的二号驱动装置(26)连接;所述齿形带(27)与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5)上的滑块(28)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8)连接所述伸缩板件;所述安装板(25)上还安装有导向板(33),所述导向板(33)上设置有倾斜状导槽(34),转动安装在所述伸缩板件上的滑轮(32)滑动于所述倾斜状导槽(3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28)上的倾斜套板(29)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倾斜套板(29)内的伸缩板(31),所述倾斜套板(29)的一侧设置有通槽(30),所述滑轮(32)的转轴贯穿所述通槽(30)并与所述伸缩板(3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照质量份计,所述原料包括:17-19份黄芩提取物、15-18份牡丹根提取物、8-10份玉米丙二醇、7-9份紫罗兰提取物、5-11份连翘提取物、5-9份金银花提取物、6-11份洋甘菊提取物、5-10份橘皮提取物、7-13份木芙蓉提取物。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
CN202310031405.0A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88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405.0A CN115888510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1405.0A CN115888510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8510A true CN115888510A (zh) 2023-04-04
CN115888510B CN115888510B (zh) 2023-05-09

Family

ID=8577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1405.0A Active CN115888510B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85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5621A (zh) * 2023-10-13 2023-11-17 汕头市奇伟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磁力排斥的变速分散装置及其在粉底液制备中的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5900U (zh) * 2014-11-24 2015-04-22 陈爱其 一种新式气动搅拌装置
CN108522554A (zh) * 2017-03-06 2018-09-14 金远来 一种除异味除甲醛植物提取液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4379A (zh) * 2018-08-07 2018-11-30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木芙蓉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防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化妆品组合物
CN213314600U (zh) * 2020-09-18 2021-06-01 青岛中清益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多样化混合处置设备
CN217725308U (zh) * 2022-05-26 2022-11-04 中浦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抑菌素制备设备
CN115300436A (zh) * 2022-05-28 2022-11-08 云南赛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菌护肤功能的白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75900U (zh) * 2014-11-24 2015-04-22 陈爱其 一种新式气动搅拌装置
CN108522554A (zh) * 2017-03-06 2018-09-14 金远来 一种除异味除甲醛植物提取液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4379A (zh) * 2018-08-07 2018-11-30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木芙蓉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防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化妆品组合物
CN213314600U (zh) * 2020-09-18 2021-06-01 青岛中清益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原料多样化混合处置设备
CN217725308U (zh) * 2022-05-26 2022-11-04 中浦德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抑菌素制备设备
CN115300436A (zh) * 2022-05-28 2022-11-08 云南赛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菌护肤功能的白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5621A (zh) * 2023-10-13 2023-11-17 汕头市奇伟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磁力排斥的变速分散装置及其在粉底液制备中的应用
CN117065621B (zh) * 2023-10-13 2023-12-15 汕头市奇伟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磁力排斥的变速分散装置及其在粉底液制备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8510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88510A (zh) 一种复配型天然植物防腐组合物及其多向差速紊流制备方法
DE2823923C2 (zh)
CN201485447U (zh) 节能型高粘度发酵罐内置式均质混合器及其发酵罐
CN209636213U (zh) 一种双向搅拌式微生物发酵罐
CN203955076U (zh) 复合肥混料机
CN207324958U (zh) 一种沥青胶体磨机
CN210869071U (zh) 一种虫草培养装料机
CN209423460U (zh) 涂料搅拌设备
CN209170873U (zh) 一种重型翻耙机
CN209612784U (zh) 一种营养科营养液调配装置
CN202860434U (zh) 一种营养料混合机
CN206218632U (zh) 一种复合肥颗粒筛选出料机构
CN204752547U (zh) 腐植酸反应器
CN206474108U (zh) 一种竹炭水溶肥搅拌装置
CN207543595U (zh) 一种水动力螺旋注肥泵
CN202070375U (zh) 一种漆料研磨机
CN208691741U (zh) 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浇灌装置
CN208959758U (zh) 一种矿物质中量元素肥的高效混合装置
CN219314964U (zh) 一种植物细胞培养发酵罐
CN2855034Y (zh) 新型大豆精密零速播种机排种盘
CN205371481U (zh) 变速箱传动结构
CN216796035U (zh) 一种虾稻共养用稻田灌溉装置
CN216726799U (zh) 一种智能化自动配比的液体肥料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9291186U (zh) 复合肥浆料旋流混合装置
CN208462350U (zh) 一种农业机械用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