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7325A -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7325A
CN115887325A CN202211522672.XA CN202211522672A CN115887325A CN 115887325 A CN115887325 A CN 115887325A CN 202211522672 A CN202211522672 A CN 202211522672A CN 115887325 A CN115887325 A CN 115887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zema
composition
skin
extrac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26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全
魏旭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er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er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er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er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26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7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7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护肤品领域。该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包括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麦卢卡蜂蜜和燕麦仁油,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湿疹膏通过秦艽提取物来解决皮肤的瘙痒问题,龙胆草提取物协同麦卢卡蜂蜜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燕麦仁油可舒缓滋润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麦卢卡蜂蜜、燕麦仁油各组分之间互相协同作用,可滋润修复皮肤,能够从预防、抑菌、舒缓、消炎止痒、修复几个方面提供湿疹的解决方案。不添加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久用不会产生耐药性,对皮肤不刺激,不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成分温和,可适用于婴幼儿,从根本上解决湿疹问题,停药后不复发。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于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等处,对称分布。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等精神压力的增大,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因病情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目前治疗湿疹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内服药物法、外涂药物法和物理疗法,其中,外涂药物是治疗湿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物理疗法主要包括光疗和针灸等,一般作为辅助疗法,单用难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制剂一般为内服或者外涂,如苦参、土茯苓、紫草、连翘、金银花、甘草等中药,通过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来达到治疗湿疹的效果。此类产品一般为中草药提取熬制而成,制作过程较麻烦、起效慢、治疗周期长,且多有难闻气味,体验感不好。若为内服,对于婴幼儿等肠胃比较薄弱的人群不适用。
化学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抗组胺药、抗菌药膏等。其中激素类是最为常用的外用药膏,如卤米松、皮炎平、尤卓尔等,通过止痒、消炎来达到治疗效果,见效快但使用过多会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且长久使用易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通过内服来达到止痒、镇静、抗过敏的治疗效果,但是会造成头疼头晕、嗜睡和皮肤不适等副作用。外用抗菌药物如咪康唑软膏能够治疗真菌、细菌及合并感染,但效果单一,难以止痒和抗过敏等,且皮肤刺激性大,药性猛烈。一些含铅、硼酸的外用制剂有中毒、影响生育等副作用。以上大部分的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药性猛烈,停药后易复发,普遍不适用于婴幼儿。
由此可见,上述各种治疗方式普遍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毒副作用多以及普适性不佳等弊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湿疹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毒副作用多以及普适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021
优选地,所述秦艽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不少于2.0%。
优选地,所述龙胆草提取物原料选自西藏野生蓝龙胆花,所述龙胆草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含量在10%-15%。
优选地,所述燕麦仁油的原料选自芬兰燕麦,并经CO 2超临界提取,所述燕麦仁油为不含溶剂的天然纯植物油。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03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湿疹膏,包括上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所述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占所述湿疹膏总重量的9-33%。
优选地,所述湿疹膏还包括:鳌合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余量的水。
优选地,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增稠剂包括:鲸蜡硬脂醇、卡波姆、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包括: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1、硬脂酸、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包括乙基己基甘油、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pH调节剂包括三乙醇胺、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液;
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得到油相液;
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
将均质液料体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尿素、麦卢卡蜂蜜、尿囊素、防腐剂、pH调节剂混合,得到所述湿疹膏。
优选地,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0-35min;
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5-35min。
优选地,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包括:
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油相液抽入所述水相液,启动均质机,高速均质5-15分钟后,保温5-1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包括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麦卢卡蜂蜜和燕麦仁油,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湿疹膏通过秦艽提取物来解决皮肤的瘙痒问题,龙胆草提取物协同麦卢卡蜂蜜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燕麦仁油可舒缓滋润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麦卢卡蜂蜜、燕麦仁油各组分之间互相协同作用,可滋润修复皮肤,能够从预防、抑菌、舒缓、消炎止痒、修复几个方面提供湿疹的解决方案。不添加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久用不会产生耐药性,对皮肤不刺激,不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成分温和,可适用于婴幼儿,从根本上解决湿疹问题,停药后不复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定。
图1为一轻度湿疹患者使用本申请的湿疹膏7天前后的效果图;
图2为另一轻度湿疹患者使用本申请的湿疹膏7天前后的效果图;
图3为一重度湿疹患者使用本申请的湿疹膏7天前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之术语:
“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4”、“1~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指明,所述的份和百分比均按质量计。
“质量份”指表示多个组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计量单位,1份可表示任意的单位质量,如可以表示为1g,也可表示2.689g等。假如我们说A组分的质量份为a份,B组分的质量份为b份,则表示A组分的质量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a:b。或者,表示A组分的质量为aK,B组分的质量为bK(K为任意数,表示倍数因子)。不可误解的是,与质量份数不同的是,所有组分的质量份之和并不受限于100份之限制。
“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
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5-5%的秦艽提取物、0.5-5%的龙胆草提取物、5-8%的麦卢卡蜂蜜和3-15%的燕麦仁油。
其中,秦艽提取物是以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的干燥根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及脱色得到的,尤其以甘肃的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最优。主要含有裂环环烯醚萜苷类、生物碱、甾醇苷类等成分,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是主要活性成分。秦艽提取物通过促进β-内啡肽生成,减少P物质从而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同时抑制组胺信号通路,两者共同作用以中断痒觉信号通路,减少痒觉信号的放大。
其中,秦艽提取物的质量百分比例如可以为0.5%、1%、1.5%、2.0%、2.5%、3.0%、3.5%、4.0%、4.5%或5%,或0.5-5%之间的任一值。
其中,秦艽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应保证不少于2.0%。
其中,龙胆草提取物是以西藏野生蓝龙胆花的根及茎为原料,经溶剂提取及脱色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龙胆苦苷等环烯醚萜及裂环环烯醚萜的苷类。中医记载龙胆草提取物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现在医学证明其对荧光素酶有很好的活化效果,可抑制刺激,抗炎和过敏;加上其对表皮细胞胆甾醇的分泌有促进作用,胆甾醇是人体皮脂中一种重要的柔润成分,可改善皮肤粗糙的状态。
其中,龙胆草提取物的原料来源例如可以为藏区野生龙胆草,得到藏区野生龙胆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的质量百分比例如可以为0.5%、1%、1.5%、2.0%、2.5%、3.0%、3.5%、4.0%、4.5%或5%,或0.5-5%之间的任一值。
优选地,龙胆草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应保证含量在10%-15%,例如可以为10%、11%、12%、13%、14%或15%。
其中,麦卢卡蜂蜜源自稀少珍贵的仅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北部的山坡、沿海地区、森林边缘才有的麦卢卡树。麦卢卡树是自古被新西兰原住毛利人民用作杀菌消毒的天然草药,经过蜜蜂采蜜从而能酿造独具特色的麦卢卡蜂蜜。麦卢卡蜂蜜中含有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O),是麦卢卡蜂蜜里具有的独特抗菌能力的活性因子,使得麦卢卡蜂蜜具备抗菌功效。
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均可作为超抗原,它们可以直接和抗原呈递细胞表面MHCⅡ分子结合,活化T淋巴细胞,导致产生大量炎性介质释放,或者活化B淋巴细胞,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这两种情况均可以导致或加重湿疹样损害。有研究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湿疹处皮损有高度亲和性,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可能对湿疹的发生和加重有重要作用。麦卢卡蜂蜜可以通过抑制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促进湿疹的痊愈。
其中,麦卢卡蜂蜜的用量例如可以为5%、5.5%、6.0%、6.5%、7.0%、7.5%或8%,或5-8%之间的任一值。
其中,燕麦仁油源自芬兰燕麦,燕麦仁经CO 2超临界提取而成,是不引入溶剂的天然纯植物油,避免溶剂等杂质对皮肤造成刺激,能够天然润肤,适用于敏感发红的肌肤,具有抗刺激的效果。在日用化妆品中,可作为溶解各组分的溶剂使用。燕麦仁油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还含有饱和脂肪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生育酚、维生素C、磷脂等,黏性低,稳定性良好,易被皮肤吸收,可渗入皮肤内部,达到深层保湿、抗氧化功效,修复皮肤屏障,抑制皮肤炎症,滋养皮肤。
燕麦仁油中还含有燕麦生物碱,燕麦生物碱具有多功能的抗炎活性,包括抑制与湿疹炎症发生直接相关的角化细胞核因子NF kappa B-a降解,阻止细胞核因子NF kappa B上p65蛋白亚基的磷酸化,从而阻断细胞炎症的发生过程,减少炎症免疫反应的发生和皮肤神经性皮炎的反应。燕麦生物碱还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a诱导的NF kappa B降解酶活性,减少炎症因子和导致特应性皮炎IL-8的释放。
同时燕麦仁油中还蕴含了天然神经酰胺,神经酰胺是以神经酰胺为骨架的一类磷脂,主要有神经酰胺磷酸胆碱和神经酰胺磷酸乙醇胺,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角质层中40%~50%的皮脂由神经酰胺构成,神经酰胺是细胞间基质的主要部分,因此,燕麦仁油可以修复因湿疹而受损的皮肤屏障。神经酰胺还可以与角质层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网状结构牢牢锁住肌肤水分,缓解慢性湿疹的皮肤干燥。
燕麦仁油还可以清除自由基。湿疹炎症部位一般有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巨噬细胞聚集到皮肤炎症部位并在那里受刺激,产生呼吸爆破和吞噬作用,从而释放大量自由基。如果自由基堆积过多,则会引起蛋白质、核酸变性,导致细胞和组织器官损伤,进一步加重湿疹。而燕麦仁油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集机体免疫自由基的损伤,从而避免湿疹加重。
其中,燕麦仁油的用量例如可以为3%、4%、5%、6%、7%、8%、9%、10%、11%、12%、13%、14%或15%,或3-15%之间的任一值。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2-4%的向日葵籽油、2-4%的聚二甲基硅氧烷、3-5%的牛油果树果脂、0.5-2%的生育酚、2-4%的尿素和0.1-1%的尿囊素。
其中,向日葵籽油的用量例如可以为2%、2.5%、3.0%、3.5%或4%;向日葵籽油是从高油酸的葵花籽中提取并经过精炼工序制成的植物油脂,富含Omega-3、维生素E和天然植物甾醇,可滋润皮肤,保护皮肤皮脂膜抵御外在环境的各种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物,同时能减缓发炎现象。
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量例如可以为2%、2.5%、3.0%、3.5%或4%;聚二甲基硅氧烷例主要作用是成膜剂,润滑性能好,涂敷皮肤后能形成一层均匀的具有防水性的保护膜。
其中,牛油果树果脂的用量例如可以为3%、3.5%、4%、4.5%或5%;牛油果树果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甾醇、和卵磷脂等,有良好的营养和渗透作用,可以给予肌肤充分的滋养,能够让皮肤变得更加滋润有弹性。
其中,生育酚的用量例如可以为0.5%、1%、1.5%或2%;生育酚主要作用是抗氧化剂,能保护生物膜免于遭受过氧化物的损害,增强肌肤细胞活力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其中,尿素的用量例如可以为2%、2.5%、3%、3.5%或4%;尿素是皮肤表面天然保湿因子的重要成分,有较好的水合能力,能增进角质层水合作用,从而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
其中,尿囊素的用量例如可以为0.1%、0.2%、0.3%、0.4%、0.5%、0.6%、0.7%、0.8%、0.9%或1%;尿囊素有助于增进皮肤水合作用,可以协助肌肤消炎、舒缓并增进细胞修补;尿囊素可减少角质层组织细胞的粘着力,加快表皮细胞更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湿疹膏,包括上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所述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占所述湿疹膏总重量的9-33%,例如可以为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或33%。
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湿疹膏通过秦艽提取物来解决皮肤的瘙痒问题,龙胆草提取物协同麦卢卡蜂蜜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燕麦仁油可舒缓滋润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麦卢卡蜂蜜、燕麦仁油各组分之间互相协同作用,可滋润修复皮肤,能够从预防、抑菌、舒缓、消炎止痒、修复几个方面提供湿疹的解决方案。不添加抗生素、激素等西药,久用不会产生耐药性,对皮肤不刺激,不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成分温和,可适用于婴幼儿,从根本上解决湿疹问题,停药后不复发。
优选地,所述湿疹膏还包括:鳌合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余量的水。
其中,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增稠剂包括:鲸蜡硬脂醇、卡波姆、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包括: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1、硬脂酸、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包括乙基己基甘油、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pH调节剂包括三乙醇胺、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液;
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得到油相液;
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
将均质液料体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尿素、麦卢卡蜂蜜、尿囊素、防腐剂、pH调节剂混合,得到所述湿疹膏。
优选地,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0-35min。
优选地,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5-35min。
优选地,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包括:
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油相液抽入所述水相液,启动均质机,高速均质5-15分钟后,保温5-15分钟。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湿疹膏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5%的ENTA-2Na、4%的甘油、0.1%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3.5%的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2.5%的鲸蜡硬脂醇、3%的向日葵籽油、3%的聚二甲基硅氧烷、4%的牛油果树果脂、15%的燕麦仁油、1%的生育酚、5%的秦艽提取物、5%的藏区野生龙胆提取物、3%的尿素、8%的麦卢卡蜂蜜、0.3%的尿囊素、0.2%的乙基己基甘油、0.5%的戊二醇、0.05%的四羟丙基乙二胺和余量的水,如表1所示。
实施例1的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为:
1.将表1中实施例1的A相物料混合,混合条件为70-85℃,搅拌20-35min,得到水相液并保温;
2.将表1中实施例1的B相物料混合,混合条件为70-85℃,搅拌25-35min,得到油相液并保温;
3.抽真空至-0.04mPa,将B相抽入A相,启动均质机,快速均质10分钟后,保温10分钟,得到均质液;
4.将均质液料体冷却至45℃以下后,依次加入表1中实施例1的C相剩余物料并搅拌均匀,得到实施例1的湿疹膏。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湿疹膏的组分中包括:8%的燕麦仁油、3%的秦艽提取物、3%的藏区野生龙胆提取物、6%的麦卢卡蜂蜜,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如表1所示,实施例2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湿疹膏的组分中包括:3%的燕麦仁油、0.5%的秦艽提取物、0.5%的藏区野生龙胆提取物、5%的麦卢卡蜂蜜,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如表1所示,实施例3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的湿疹膏的组分中没有燕麦仁油,其他组分与实施例2相同,如表1所示,对比例1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的湿疹膏的组分中没有秦艽提取物,其他组分与实施例2相同,如表1所示,对比例2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的湿疹膏的组分中没有龙胆提取物,其他组分与实施例2相同,如表1所示,对比例3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的湿疹膏的组分中没有麦卢卡蜂蜜,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如表1所示,对比例4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的湿疹膏的组分中没有燕麦仁油、秦艽提取物、藏区野生龙胆提取物、麦卢卡蜂蜜,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相同,如表1所示,对比例5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湿疹膏的原料配方(%)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131
试验例1舒缓抗炎测试: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
透明质酸酶是降解透明质酸的水解酶,是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与大多数由IgE介导的I型和T细胞介导的IV型过敏反应有关,因此,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对应产品对皮肤的舒缓,抗过敏,抗炎等性能。
舒缓功效主要通过评估试验样品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来表征。抑制透明质酸酶的实验原理是透明质酸酶与酶底物发生催化反应,添加活性物质后吸光度发生变化,通过吸光度变化的大小反透明质酸酶抑制剂抑制率大小。
本实验透明质酸酶活性为检测工具,分别设计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样品组,每组设计3个生物学重复,采用样品与透明质酸酶和底物反应,在530nm测定吸光度,对透明质酸酶活性进行检测,抑制率越高表示效果越好,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湿疹膏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湿疹膏对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141
从表2实验结果可看出,与对比例5对比,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均对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的抑制率,表明应用该组合物的湿疹膏有一定舒缓、抗炎、抗过敏功效。且当缺少某一有效组分时,例如对比例1-4,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明显低于实施例1-3,说明只有四个组合成分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更好的协同效果。而抑制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表明湿疹膏的舒缓、抗炎、抗过敏功效与组合物的剂量呈正相关。
试验例2抑菌测试
依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附录C的检测方法做抑菌测试,测试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时间2min,试验重复三次,计算平均抑菌率。若平均抑菌率≥50%,既表明产品有抑菌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湿疹膏的抑菌结果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151
从表3实验结果可看出,添加了麦卢卡蜂蜜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均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与麦卢卡蜂蜜的剂量呈正相关。
试验例3止痒测试
右旋糖苷是高分子的葡萄糖聚合物,可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诱发炎性放映,使小鼠产生皮肤瘙痒。而组胺可促进多种细胞和组织合成分泌IL-1A、IL1B、IL-6、IL-8或RANTES等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促进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瘙痒。组胺还会刺激皮肤中的神经末梢,直接引起瘙痒并且释放P物质(SP),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进一步引起瘙痒。同时瘙痒引起的搔抓可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加大瘙痒的严重程度。
本实验通过建立右旋糖苷诱导小鼠瘙痒模型,观察待测样品止痒作用,提供一定的药理学依据。测试模型小鼠为5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个测试组10只,雌雄各半,包括去离子水处理的模型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处理组、实施例1-3的湿疹膏处理组。小鼠背部脱毛,连续给药5d,每次给药0.2g/每只,末次给药1h后尾静脉注射0.02%右旋糖苷,观察各组小组30min内出现的搔抓次数。止痒率(%)=(模型组搔抓次数-样品组搔抓次数)/模型组搔抓次数*100%,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处理组的止痒率结果
组别 30min平均搔抓次数 止痒率
模型组 41.20 /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 16.37 60.27
实施例1组 15.41 62.60
实施例2组 16.88 59.03
实施例3组 18.06 56.17
根据表4结果可知,右旋糖苷对小鼠有很好的致痒作用,该小组30min内出现的搔抓次数非常明显,而测试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和实施例1-3组给药后再注射右旋糖苷,小鼠的搔抓次数明显变少,说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和实施例1-3配制的湿疹膏对右旋糖苷所致小鼠的瘙痒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实施例1-3制备的湿疹膏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止痒效果差别不大,并且实施例的止痒效果与组合物剂量呈正相关。
试验例4志愿者使用测试
本实验选择经确诊为湿疹患者90例,无年龄限制。对比使用实施例、对比例以及市售含激素的湿疹膏,每组各10位患者,每日涂抹患处3次,连续使用1周,观察疗效,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疗效判定标准:1)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大部分的红斑、丘疹、水疱消失,效果明显;2)治愈:湿疹消失,痊愈;3)好转和治愈之和为有效。
健康的皮肤因有良好的皮肤屏障,能起到保护皮肤,抵抗外界伤害的作用。湿疹皮肤由于皮肤屏障受损,患处容易有细菌滋生,泛红,瘙痒难忍。健康的皮肤有良好的皮肤屏障,能够阻止皮肤表面水分过多的散失到环境中,即经表皮失水量(TEWL值),在临床上水分流失率的增加和皮肤损坏程度是成正比的。TEWL用来评价皮肤的屏障功能,是使用产品后考察皮肤修复的重要参数,其数值越小表明失水率越低,皮肤屏障功能越好。
在观察患者使用湿疹膏疗效的同时测TEWL,来判定患者湿疹处的皮肤屏障修复情况。TEWL测试周期为D0(第一天,使用药膏之前)、D7(使用药膏后第七天),TEWL测试所用设备为皮肤水分测试仪Tewameter,每个值测三次取平均值。D0、D7经表皮失水值为10例患者的平均值,改善率(%)=(D0经表皮失水值-D7经表皮失水值)/D0经表皮失水值*100%,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图1为一轻度湿疹患者使用实施例1的湿疹膏7天后痊愈的结果图,图2为另一轻度湿疹患者使用实施例2的湿疹膏7天后痊愈的结果图,图3为一重度湿疹患者使用实施例1的湿疹膏7天后情况好转的结果图。
表5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湿疹膏对湿疹患者的效果
Figure BDA0003971831780000171
从临床应用来看,实施例1-3、对比例1-4以及市售含激素的湿疹膏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当组合缺少某一成分时,表现在有较高的好转率和较低的治愈率,而当4个组合物同时存在时能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能提高湿疹的治愈率,且治疗有效率与组合物剂量呈正相关。
从TEWL的数据证明,本湿疹膏在治疗湿疹的同时能更好的修复皮肤破损屏障,效果比市售含激素湿疹膏更好。且本发明的湿疹组合: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燕麦仁油这几个组分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同时存在才能发挥最大的协同治疗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Figure FDA000397183177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秦艽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不少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胆草提取物原料选自西藏野生蓝龙胆花,所述龙胆草提取物中的龙胆苦苷含量在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麦仁油的原料选自芬兰燕麦,并经CO 2超临界提取,所述燕麦仁油为不含溶剂的天然纯植物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还包括:
Figure FDA0003971831770000012
6.一种湿疹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所述治疗湿疹的组合物占所述湿疹膏总重量的9-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疹膏还包括:鳌合剂、保湿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和余量的水;
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增稠剂包括:鲸蜡硬脂醇、卡波姆、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包括: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1、硬脂酸、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PEG-100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包括乙基己基甘油、戊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pH调节剂包括三乙醇胺、四羟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8.一种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得到水相液;
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得到油相液;
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
将所述均质液料体冷却至45℃以下后加入秦艽提取物、龙胆草提取物、尿素、麦卢卡蜂蜜、尿囊素、防腐剂、pH调节剂混合,得到所述湿疹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增稠剂、保湿剂、鳌合剂与水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0-35min;
将乳化剂与向日葵籽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燕麦仁油、生育酚混合的混合条件为:温度70-85℃,搅拌25-3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油相液与所述水相液混合,得到均质液,包括:
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油相液抽入所述水相液,启动均质机,高速均质5-15分钟后,保温5-15分钟。
CN202211522672.XA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87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2672.XA CN115887325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2672.XA CN115887325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7325A true CN115887325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9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2672.XA Pending CN115887325A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73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5120B (zh) 一种湿疹乳膏剂
CN109331095B (zh) 一种祛湿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1058735B2 (en)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pomegranate seed oil, rosa canina fruit oil and inula viscosa oleoresin or extract
WO2008140200A1 (en) External compositions for the skin
CN109125107B (zh) 一种有效改善和修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多肽组合物
CN110769836A (zh) 预防和治疗痤疮和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生物多糖及其应用
CN110638727B (zh) 一种婴幼儿护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99319B (zh) 一种婴幼儿多效护理化妆品组合物
CN112190593B (zh) 一种抑制trpv1通路的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132625A1 (ko) 약초 혼합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아토피 피부염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KR20130015339A (ko) 여드름 치료용 크림 조성물
CN113840613A (zh) 具有预防和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功效的生物多糖及其应用
KR100431076B1 (ko) 천연 혼합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아토피 피부의 치유개선효과를 갖는 화장료
KR101464914B1 (ko) 피부 장벽 강화와 세포 재생으로 여드름을 치료하는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5518127B (zh) 一种抑菌抗炎消肿止痒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8868B (zh) 一种用于护肤品的抗过敏组合物
CN106344460A (zh) 一种痤疮肌肤专用保湿祛痘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70209A (zh) 一种含三紫油的棒状紫草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74775A (zh) 一种含葛仙米的舒敏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561365B2 (ja) 持続性鎮痒外皮用剤
CN115887325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组合物、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02924B1 (ko) 대추나무주홍하늘소 유충의 똥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하는 피부외용약
CN101953951B (zh) 一种手足保健美容液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24573A (ko) 소루쟁이 추출물을 이용한 아토피 피부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5282104B (zh) 一种植物复合提取物、抗敏剂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