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3049B -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3049B
CN115883049B CN202211517985.6A CN202211517985A CN115883049B CN 115883049 B CN115883049 B CN 115883049B CN 202211517985 A CN202211517985 A CN 202211517985A CN 115883049 B CN115883049 B CN 11588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
low
receiving end
frequency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7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83049A (zh
Inventor
方湃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tian Digital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tian Digit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tian Digital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tian Digit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79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3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8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高频信号分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并将其由不同的时刻发送至接收端,并在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在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低频信号。采用前述方法,将高频信号分为两个不同时刻发送的高频信号,可以避免因为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发生混叠导致无法将高频信号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Description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业设备功能和性能也愈加复杂。为保障系统功能、提升性能,设备内部及设备之间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交互大量数据,包括通讯数据、同步信号等。现有技术往往使用单独的信道来传输同步信号。该方法简单实用,但系统成本和安装复杂度与信道数量成正比。在一些有多个设备且需要传输多个同步信号的应用场景,若为了避免多个线路布局导致的臃肿问题,而选择在一个信道上传输多个同步信号,则可能会产生同步信号之间混叠的情况,导致接收端无法接收到正确的同步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将高频信号分为两个信号并分别以不同的时间进行发送,可以实现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发送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方法包括:
当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1;
当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
当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2;
其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及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高频信号分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并将其由不同的时刻发送至接收端,并在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在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发送低频信号。采用前述方法,将高频信号分为两个不同时刻发送的高频信号,使得低频信号最多只会与其一个高频信号进行混叠,进而可以避免因为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发生混叠导致无法将高频信号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
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第一差值,或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高频零点信号;
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高频中点信号;
其中,第一差值根据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和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通过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判断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差值,将差值小于第一差值的对应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停止进行发送。采用前述方法,当低频信号与两个高频信号中任一个高频信号可能发生混叠时就停止对对应的高频信号的发送,可以避免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的混叠,并且由于高频信号存在两个,即使其中一个停止发送,另一个高频信号仍可以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因此可以保障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避免了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中的任一信号与低频信号发生混叠。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采用不同的脉宽进行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可以转换为低频信号。在保障了低频信号发送完整的同时,还提高了低频信号的发送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若低频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并根据已经发送的信号脉宽为P4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再持续发送一个信号脉宽为P5的低频信号,同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信号脉宽P4加上信号脉宽P5为信号脉宽P3;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继续发送低频信号,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若低频信号在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则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则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采用前述方法,可以避免由于发送端的异常导致低频信号的发送失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接收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该方法包括:
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其中,高频中点信号是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发送端开始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T1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了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之后,并据此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调整,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采用前述方法,在实现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在一同一个信道上完整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而通过调整接收端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和/或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T1/2,其中,T1同时为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或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若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二差值之和;或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若第三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三差值之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通过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来判断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进行零点立即调整、中点立即调整或周期性调整,以使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与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采用前述方法,可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并且通过两个高频同步信号,可以增加高频计数器的调整频率,增加了时钟同步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将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或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若第四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2与第四差值之和,T2为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且T2也为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受端通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低频信号来判断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进行零点立即调整或周期性调整,以使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与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技术。采用前述方法,可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发送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1;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
发送单元,还用于当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2;
其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及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应用于接收端,接收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其中,高频中点信号是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发送端开始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T1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计算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还用于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连接,并且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工作,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用于进行无线通信,处理器用于调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例如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频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目前,在进行同步信号的传输时,都是通过单独的信号来传输单独的同步信号,但是有些设备需要同时传输多个同步信号,若每个同步信号都分别安装一个信道,会造成系统布线臃肿,影响现场部署和维护,但是若通过一个信道传输多个信号的话,可能会存在信号混叠的情况,这样会导致信号无法完整的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使得无法完成信号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同步。
为解决上述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将高频信号分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其对应着不同的发送时间,在进行数据发送时,将两个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在一个信道上进行发送,低频信号最多与其中一个信号产生混叠,而另一个高频信号可以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并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计数器来完成同步信号的时钟同步。本申请可以应用于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例如使企业各计算机之间都据此实现同步信号的时钟同步,如此可以增强对企业计算机的统一管理。本申请可以适用于多种需要将同步信号从发送端发送到接收端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应用场景。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系统架构。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中包括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其中,信号发送装置将高频信号分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并在一个信道上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同时发送给信号接收装置,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都分别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信号发送装置在高频计数器为零时,开始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在高频计数器为半个计数周期时,开始发送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计数器为零时,发送低频信号。信号接收装置在开始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高频计数器显示为零,在开始接受到低频信号时,低频计数器显示为零。
下面对信号同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该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连接,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当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
其中,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1。
高频零点信号与低频信号都属于同步信号,其对应的不同的信号脉宽,且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都与低频信号存在异步关系,若在一个时刻对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与低频信号同时进行发送,则会存在信号混叠的情况。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都分别存在对应的计数周期,且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分别与高频零点信号和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相同,即高频计数器完成一个计数周期所用的时间与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的时间是相同的。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全文所描述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计数周期所对应的时间单位与高频零点信号和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所对应的时间是相同的。示例性地,若发送周期为100s,则计数周期为100,每计数1对应的为1s,若发送周期为10000ms,则计数周期为10000,每计数1对应的为1ms。
步骤202,当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
其中,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高频中点信号与高频零点信号对应着不同的发送时间,一个是在高频计数器在零点时进行发送,一个是在高频计数器计数到计数周期的二分之一时进行发送,高频中点信号与高频零点信号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高频中点信号与高频零点信号属于相同的频率,且发送周期相同。
步骤203,当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
其中,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2,当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2时,低频计数器重新从零开始计数。且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及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之间的发送时间是固定的T1/2,但高频零点信号和低频信号之间的发送时间是不固定的。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第一差值,或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高频零点信号;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高频中点信号;其中,第一差值根据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和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确定。
其中,在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属于第一差值时,判断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与低频信号可能会存在混叠,这时就取消对应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信号混叠导致的信号发送不成功。
而第一差值主要是根据高频信号的周期和低频信号的周期进行确定的,示例性地,先判断高频零点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大小,若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大于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则选取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的百分之一以内的任一数值进行确定;若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不大于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则选取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的百分之一以内的任一数值进行确定,其中,前述的第一差值也并不一定只是发送周期的百分之一以内的任一数值,也可能是百分之五十以内的任一数值,具体还要判断信号的发送周期的具体大小以及计数器的精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发送轴421上,包括高频零点信号发送时刻点401,高频中点信号发送时刻点402,低频信号发送时刻点403,在图中可以看出,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即每过一个T1时间,会再次发送一个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时刻比高频零点信号晚一个T1/2,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低频信号和高频零点信号的首次发送时间是不固定的。
在发送轴421上,低频信号发送时刻点403在第一点与高频中点信号发送时刻点402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第一差值411时,对应着的高频中点信号状态线423显示无效,也即发送端对其停止发送,直到一个完整的高频中点信号发送周期过了之后,又对其高频中点信号重新进行发送。当低频信号发送时刻点403在第二点与高频零点信号发送时刻点401之间的时间差值小于第一差值411时,对应着的高频零点信号状态线422显示无效,也即发送端对高频零点信号停止发送,持续一个发送周期,但在下一个发送周期时会继续对高频零点信号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通过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判断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差值,将差值小于第一差值的对应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停止进行发送。采用前述方法,当低频信号与两个高频信号中任一个高频信号可能发生混叠时就停止对对应的高频信号的发送,可以避免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的混叠,并且由于高频信号存在两个,即使其中一个停止发送,另一个高频信号仍可以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因此可以保障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其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采用不同的脉宽进行发送,这意味着通过改变发送的脉宽就可以实现信号之间的转换。示例性地,在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时,若存在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与低频信号可能发生混叠的情况下,直接将可能存在混叠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通过改变脉宽的形式转换为低频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采用不同的脉宽进行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可以转换为低频信号。在保障了低频信号发送完整的同时,还提高了低频信号的发送效率。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若低频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并根据已经发送的信号脉宽为P4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再持续发送一个信号脉宽为P5的低频信号,同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信号脉宽P4加上信号脉宽P5为信号脉宽P3;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继续发送低频信号,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
其中,发送端发生异常指发送端不能按照正常的发送规则进行信号发送,即在现有的发送规则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发送端不能自行识别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分别与低频信号是否发生混叠,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低频信号的信号优先级高于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在信号发送过程中,需要优先保证低频信号的发送。因此,若低频信号在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则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并且由于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要小于低频信号,在发送了一段信号脉宽P4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时,可以根据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再发送一个信号脉宽为P5的低频信号,以使信号脉宽P4加上信号脉宽P5等于信号脉宽P3,即实现了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向低频信号的转化;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由于低频信号的优先级高,因此还需要继续发送低频信号,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来提醒可能存在发送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若低频信号在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则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低频信号发送的过程中进行发送的,则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采用前述方法,可以避免由于发送端的异常导致低频信号的发送失败。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高频信号分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并将其由不同的时刻发送至接收端,并在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为零时,分别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在高频计数器为T1/2时发送高频中点信号。采用前述方法,将高频信号分为两个不同时刻发送的高频信号,可以避免因为低频信号与高频信号发生混叠导致无法将高频信号完整的发送到接收端。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该接收端与发送端通信连接,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
其中,高频中点信号是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发送端开始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T1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步骤302,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其中,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在通电后即可启动,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启动时间是不确定的,因此,接收端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就需要开始计算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以使后续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并且,在发送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到接收端时可能会存在时延,但是一般时延较低,是处于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因此本实施例的后续处理将其忽略不计,而即使需要考虑时延的影响,接收端只需要在进行高频计数器的计数时将时延给加上去。示例性地,在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从零点开始计数时,发送端将高频零点信号发送到接收端需要a秒,那么接收端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加上a秒对应的计数值。
步骤303,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其中,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与高频零点信号所采取的措施是相同的。
步骤304,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其中,与上述实施例同理的,接收端在接收低频信号时也是存在时延的,本实施例的后续计算并未将时延算上去,但是若需要考虑时延,只需要在计数时将时延加上去。
步骤305,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其中,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以及低频信号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以及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都会对其进行计数,并且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初始计数周期与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初始计数周期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设备本身的影响,计数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即两个计数器在相同时间的计数值可能会不一定,因此需要对其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调整以使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同步计数,若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进行同步的操作时,可以依据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同步的操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和/或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T1/2,其中,T1同时为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或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若第二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二差值之和;或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若第三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三差值之和。
其中,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调整需要依据接收端接收到的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在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时,就开始计算接收端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即在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就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计数值与零点的差值,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即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之间的差值,并且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后续的处理时并没有考虑时延的影响。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调整分为三种类型的调整,包括零点立即调整、中点立即调整和周期值调整。
其中,零点立即调整是指接收端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根据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之间的差值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进行清零,以实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的高频计数器的同步。中点立即调整是指接收端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根据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之间的差值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T1/2。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a,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图中包括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501和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502,在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501从零点开始计数,当计数到T1时清零重新计数,当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502在接收端高频零点信号时,直接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进行清零,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时从零点开始计数,在发送完一个完整的高频零点信号时,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501清零,当接收端接收完一个完整的高频零点信号时,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早已清零后重新计数,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减去该差值再进行清零调整(503)。当发送端在T1/2时发送高频中点信号,接收端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502的计数值根据差值调整到T1/2(504)。
其中,周期值调整不同于前述零点立即调整和中点立即调整。在接收端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可以知晓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零之间的第二差值,若该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从原来的T1调整为T1与第二差值之和;在接收端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可以知晓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T1/2之间的第三差值,若该第三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从原来的T1调整为T1与第三差值之和。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b,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频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中包括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511和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512,在接收端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判断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513),或者在接收端高频中点信号时,判断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514),最后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前述第二差值或第三差值加上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51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通过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来判断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进行零点立即调整、中点立即调整或周期性调整,以使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与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采用前述方法,可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并且通过两个高频同步信号,可以增加高频计数器的调整频率,增加了时钟同步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将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或在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若第四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2与第四差值之和,T2为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且T2也为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
其中,对于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调整不同于高频计数器的调整,对于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调整是基于一个低频信号进行,因此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调整只有零点立即调整和周期性调整,且本实施例中的零点立即调整和周期性调整与上述实施例中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的零点立即调整和周期性调整是同理的,因此这里不多作论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受端通过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低频信号来判断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进行零点立即调整或周期性调整,以使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与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技术。采用前述方法,可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了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之后,并据此对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调整,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采用前述方法,在实现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在一同一个信道上完整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而通过调整接收端的计数器的计数值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
与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6a,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连接,如图6a所示,信号同步装置60包括:发送单元601,用于当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1;
发送单元601,还用于当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
发送单元601,还用于当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T2;
其中,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及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第一差值,或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发送单元601停止发送高频零点信号;若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T1/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差值,则发送单元601停止发送高频中点信号;其中,第一差值根据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和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确定。
在一个可行的示例中,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该信号同步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602,在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若低频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发送单元601停止对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并根据已经发送的信号脉宽为P4的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再持续发送一个信号脉宽为P5的低频信号,同时,生成单元602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信号脉宽P4加上信号脉宽P5为信号脉宽P3;
若高频零点信号或高频中点信号在向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发送单元601继续发送低频信号,生成单元602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为相同技术构思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部分的内容应同步适配于装置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在图6b中,信号同步装置61包括:处理模块612和通信模块611。处理模块612用于对信号同步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发送单元601和生成单元602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611用于支持信号同步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图6b所示,信号同步装置61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613,存储模块613用于存储实现上述信号同步方法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6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611可以是收发器、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613可以是存储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信号同步装置61均可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信号同步方法。
与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7a,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连接,如图7a所示,信号同步装置70包括:接收单元701,用于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其中,高频中点信号是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发送端开始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T1为高频零点信号和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计算单元702,用于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计算单元702,用于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计算单元702,用于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计算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调整单元703,用于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还用于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调整单元703调整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和/或在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T1/2,其中,T1同时为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或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若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二差值之和;或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中点信号时,若第三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1与第三差值之和。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调整单元703调整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或在接收单元701接收到低频信号时,若第四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2与第四差值之和,其中,T2为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且T2也为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为相同技术构思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部分的内容应同步适配于装置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7b所示,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在图7b中,信号同步装置71包括:处理模块712和通信模块711。处理模块712用于对信号同步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接收单元701、计算单元702和调整单元703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711用于支持信号同步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图7b所示,信号同步装置71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713,存储模块713用于存储实现上述信号同步方法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71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711可以是收发器、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713可以是存储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信号同步装置71均可执行上述图3所示的信号同步方法。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800(该电子设备800具体可以是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以及总线804。其中,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总线8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8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存储器8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8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802执行时,处理器802和通信接口803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同步方法的各个步骤。
处理器8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同步装置中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信号同步方法。
处理器8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的信号同步方法的各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1,处理器802读取存储器8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信号同步装置中包括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信号同步方法。
通信接口8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电子设备8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通过通信接口803获取数据。
总线804可包括在电子设备8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801、处理器802、通信接口8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应注意,尽管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示出了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包括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子设备800也可仅仅包括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而不必包括图8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该程序数据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接收端和/或发送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任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任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方法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硬件产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凡是被控制或者被配置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流程图的处理方法的产品,如上述流程图的终端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均属于本申请所描述的相关产品的范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所述T1;
当所述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所述T1;
当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所述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所述T2;
其中,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所述高频中点信号及所述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
在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若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第一差值,或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所述T1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所述高频零点信号,若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所述T1/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所述高频中点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发生异常的前提下;
若所述低频信号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或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停止对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或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并根据已经发送的信号脉宽为P4的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或所述高频中点信号,再持续发送一个信号脉宽为P5的低频信号,同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所述信号脉宽P4加上所述信号脉宽P5为所述信号脉宽P3;
若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或所述高频中点信号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低频信号的过程中发送,则继续发送所述低频信号,并生成信号发送异常报告。
4.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其中,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是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所述发送端开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所述T1为所述高频零点信号和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在接收到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在接收到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在接收到所述低频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调整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调整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和/或在接收到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T1/2,其中,所述T1同时为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或
在接收到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若所述第二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所述T1与所述第二差值之和;或
在接收到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时,若所述第三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则将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所述T1与所述第三差值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低频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调整为零;或
在接收到所述低频信号时,若所述第四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调整为T2与所述第四差值之和,其中,所述T2为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且所述T2也为所述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
7.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时,向接收端发送高频零点信号,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1,且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所述T1;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高频计数器计数到T1/2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高频中点信号,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为所述T1,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点时,向所述接收端发送低频信号,所述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为T2,且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周期也为所述T2;
其中,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所述高频中点信号及所述低频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发送;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零的前提下,若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第一差值,或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所述T1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所述高频零点信号,若所述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与所述T1/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差值,则停止发送所述高频中点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发送周期和所述低频信号的发送周期进行确定。
8.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包括一个高频计数器和低频计数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同一个信道上接收来自发送端发送的高频零点信号、高频中点信号和低频信号,其中,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是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为T1/2时发送的,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在所述发送端开始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从零开始计数的,所述T1为所述高频零点信号和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发送周期;
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高频零点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二差值;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高频中点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T1/2的第三差值;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低频信号时,计算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与零点的第四差值;
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高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高频计数器同步计数,还用于调整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的计数值,以使所述接收端的低频计数器与所述发送端的低频计数器同步计数;
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1,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2,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为P3,其中,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脉宽P3大于所述高频零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1和所述高频中点信号的信号脉宽P2。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517985.6A 2022-11-30 2022-11-30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883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7985.6A CN115883049B (zh) 2022-11-30 2022-11-30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7985.6A CN115883049B (zh) 2022-11-30 2022-11-30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3049A CN115883049A (zh) 2023-03-31
CN115883049B true CN115883049B (zh) 2023-07-18

Family

ID=8576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7985.6A Active CN115883049B (zh) 2022-11-30 2022-11-30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30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472A (zh) * 2010-10-29 2011-04-2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可编程数字倍频器
CN103199981A (zh) * 2013-03-25 2013-07-10 武汉大学 一种数字同步脉冲信号皮秒级抖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645379A (zh) * 2013-10-24 2014-03-19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Ttl信号频率跳变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4953878A (zh) * 2015-05-20 2015-09-30 深圳晶福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逆变器并联系统及其高频载波同步方法
WO2017054559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频率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13319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66038A1 (ru) * 1977-01-17 1980-09-23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Г-4126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ов времени и эталонной частоты в телевизионном сигнале
US4535297A (en) * 1984-01-09 1985-08-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inary signal demodulator with comparative value decision circuitry
KR100674955B1 (ko) * 2005-02-07 2007-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주파수에 따라 위상 옵셋을 조절하는 클럭 복원장치 및 방법
CN101267679B (zh) * 2008-04-26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映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01765244B (zh) * 2008-12-24 2012-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分体模块之间隔直低频时钟信号传输的方法与系统
US8907706B2 (en) * 2013-04-29 2014-12-09 Microsemi Semiconductor Ulc Phase locked loop with simultaneous locking to low and high frequency clocks
WO2016183731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1644B (zh) * 2015-05-18 2018-03-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13126B (zh) * 2015-06-09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04775B (zh) * 2017-06-02 2021-02-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信号的采样方法及采样装置
US10431231B2 (en) * 2017-06-29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band residual prediction with time-domain inter-channel bandwidth extension
CN108746944B (zh) * 2018-07-18 2023-07-18 华南理工大学 高低频脉冲相位可调的大功率双丝双脉冲mig焊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0615A (zh) * 2020-12-25 2021-04-0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光发射功率监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7273A (zh) * 2021-11-09 2022-03-08 上海乾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频波信号产生方法、系统及电刺激设备
CN114221659B (zh) * 2022-02-22 2022-05-24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低频频率信号转换精度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220527A (zh) * 2022-07-11 2022-10-21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低频时钟之间的同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5472A (zh) * 2010-10-29 2011-04-2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可编程数字倍频器
CN103199981A (zh) * 2013-03-25 2013-07-10 武汉大学 一种数字同步脉冲信号皮秒级抖动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645379A (zh) * 2013-10-24 2014-03-19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Ttl信号频率跳变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4953878A (zh) * 2015-05-20 2015-09-30 深圳晶福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逆变器并联系统及其高频载波同步方法
WO2017054559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钟频率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13319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3049A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4919B2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10673565B2 (en) Confirming data accuracy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8897319B2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US9432488B2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US8737426B1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EP3149897B1 (en) High speed embedded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US9621483B2 (en) Ethercat packet forwarding with distributed clocking
US11924314B2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message transmission device,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715337B2 (en) Controller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5883049B (zh) 信号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641475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1138779A1 (zh) 一种时钟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57371A (zh) 一种传输时延的统计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060156061A1 (en) Fault-tolerant compu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16961808A (zh) 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787875B (zh) 通讯总线转换系统
CN113285844B (zh) 用于调整带宽的方法、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17792553A (zh) 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979908B2 (en)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9871342B (zh) 自适应连接的串行接口电路及其自适应连接方法
CN115529623A (zh) 一种基带单元测试装置、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734776A (zh) 基于反馈式动态时钟调整的周期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506330A (zh) 一种can总线物理链路传播延时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Lisner A Fault-Tolerant Dynamic Time-Triggered Protocol
JPS6248832A (ja) 通信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