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3760A -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3760A
CN115873760A CN202211390579.8A CN202211390579A CN115873760A CN 115873760 A CN115873760 A CN 115873760A CN 202211390579 A CN202211390579 A CN 202211390579A CN 115873760 A CN115873760 A CN 115873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qbb1
pathogenic bacteria
microbial inoculum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05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善跃
刘浩南
王淼
任维超
李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3905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3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3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该菌株分离自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站葡萄枝蔓,于2022年11月3日,该菌株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717。该菌株对植物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多样化,其不仅体现在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并且破坏病原菌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以及抑制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从而做到对病原菌更全面的防控。该菌株具有广谱杀菌性,葡萄的白绢病菌、葡萄的蔓枯病菌、葡萄的白腐病、葡萄灰霉病菌、葡萄和苹果的炭疽病菌、苹果的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等多种重要的果树病害病原菌具有防治作用,为果树病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防菌。

Description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作物作为人类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证。然而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而发生病害,甚至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病害的大流行,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病虫灾害常年发生面积为4-5亿hm2,每年造成产量损失3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其中病害损失占12%左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会更加频繁,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会增长243-460%。病害成为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为了有效防控植物病害,减少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目前已建立了很多植物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体系,但是在病虫害的防控实践中,化学农药的施用仍占市场主导地位,占比达80%。而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已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残留超标、病原物的抗药性等,甚至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迫切需要研发和推广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我们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了减少化学农药、减少化学肥料施用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防控的重要措施,生防菌通过诱导植物抗性、营养与生态位的竞争、拮抗作用、重寄生作用、溶菌作用等实现对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控制,从而有效防控植物病虫害。另外生防菌剂对环境友好、对生态安全、对天敌无害,利用拮抗菌制备的生防菌剂是化学制剂的最佳替代品。可见,生防措施是植物病害防控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保障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际上已有多种商品化的生防菌剂,其在植物病毒病、植物炭疽病、植物线虫病等植物病害的防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虽已公开一些生防菌,但是现有的生防菌的抑菌谱较窄,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如何开发对多种植物重要病害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活性的高效生防菌,依然是需要不断研究开发的方向。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抑菌谱宽、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害病原菌都具有强烈抑制活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还提供了采用该菌制备的生防菌剂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BB1,于2022年11月3日,该菌株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717。
本发明提供的该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分离自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站葡萄枝蔓。该菌株在LB培养基上形成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乳白色/乳黄色菌落,经显微观察,菌体成短杆状。经过测序得到该菌株的16S rDNA的序列如SEQ ID N0:1所示,ropB基因序列如SEQ IDN0:2所示。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鉴定出,该菌株为一株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防菌剂,其活性成分包括前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优选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菌体、菌液、发酵滤液或其活性提取物(如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
可通过将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菌体、菌液、发酵滤液或其活性提取物与其他助剂、吸附物进行混合制备成液态或固态生防菌剂。所述吸附剂包括硅草土、活性炭和草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优化生防菌剂的杀菌效果,进一步扩大该生防菌剂的抑菌范围,所述生防菌剂还包括其他与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组合使用,可发挥优势互补的其他生防菌。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综合生防菌剂,其包括前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和杀虫剂。通过该菌和杀虫剂的组合,使所述综合生防菌剂具有杀虫杀菌的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时使用更为便利。
所述杀虫剂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或前述生防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原菌病害中的应用。
优选地,应用方法为,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菌液或发酵滤液或其活性提取物对植物进行处理,用于防治植物病原菌病害。
具体地,所述植物病害包括由病原菌引起的葡萄蔓枯病、葡萄白绢病、苹果的白绢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腐病、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葡萄炭疽病、苹果的炭疽病等多种水果作物重要病原菌。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葡萄和苹果的白绢病菌、葡萄蔓枯病菌、葡萄灰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等这几种病害的病原菌实验进行举例说明。
实验发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对植物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多样化,其不仅体现在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并且破坏病原菌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以及抑制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从而做到对病原菌更全面的防控。本申请中以白绢病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对葡萄白绢病病菌的防治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QBB1菌株的发酵液及其滤液处理白绢病菌时,10%的QBB1菌株的发酵滤液即可完全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的生长;2%的QBB1菌株的发酵滤液就对白绢病菌的菌核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细菌滤液浓度的提高,其对白绢病菌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细菌滤液浓度为8%时,白绢病菌基本不产生菌核;此外,细菌滤液对白绢病菌菌核的萌发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以浓度为10%的细菌滤液处理白绢病菌菌核,其萌发完全被抑制。
其二,QBB1菌株对葡萄白绢病菌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都具有破坏作用。实验证明,采用QBB1菌株的发酵液及其滤液处理白绢病菌的菌丝后,白绢病菌的菌丝细胞的细胞质外渗,其导电率显著增强。这说明,白绢病菌菌丝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被破坏,导致菌丝其细胞的细胞质渗漏。
其三,应用方式还包括在抑制葡萄白绢病菌侵染葡萄中的应用。实验证明,QBB1菌株的发酵液及其滤液均强烈抑制白绢病菌对葡萄扦插枝条的侵染。
因此,菌株QBB1可从抑制白绢病菌菌核的形成与萌发、抑制其菌丝生长、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以及抑制白绢病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等多个方面对白绢病菌达到全面高效的防控效果。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病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该方法为:向植物施用前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或前述的生防菌剂。所述病害由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蔓枯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eriana)、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中的一种或几种引起。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挑取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单菌落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7-30℃,接种量1-5%,发酵转速150-200r/min,装瓶量20-40%,培养48-80h,待菌株生长至平稳期时,获得微生物发酵液,或者将得到的发酵液经直径为0.22um的过滤器过滤,得到发酵滤液;将菌体进一步加工处理可得到菌体冻干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具有广谱杀菌性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该菌对葡萄的白绢病菌、葡萄的蔓枯病菌、葡萄的白腐病、葡萄和苹果的炭疽病菌、苹果的腐烂病菌等多种重要的果树病害病原菌具有防治作用,可以将其制备成防治葡萄白绢病、葡萄蔓枯病、葡萄和苹果的炭疽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的生防菌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对植物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多样化,其不仅体现在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并且破坏病原菌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以及抑制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侵染,从而做到对病原菌更全面的防控。本申请中以白绢病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说明。
3、本发明提供的QBB1菌株及其生防菌剂为果树重要病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QBB1菌株不同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其中,A为16SrDNA基因的发育关系分析,B为ropB基因的发育关系分析;
图2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分别采用浓度为2%、5%、10%的发酵滤液;
图3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核形成的抑制。2%、4%、8%为发酵滤液的浓度;
图4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核萌发的抑制;2%、5%、10%、20%为发酵滤液的浓度;
图5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图中白光和荧光分别为白绢病菌的菌丝经2%、5%和10%的QBB1发酵滤液处理,经PI染色后拍摄的照片;
图6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丝悬浮液电导率的影响;
图7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侵染葡萄扦插枝蔓的抑制;
图8为QBB1菌株发酵滤液对其他重要病原菌生长的抑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菌株QBB1的分离及鉴定
一、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1、来源:所述菌株QBB1为2020年8月分离自青岛农业大学试验站葡萄枝蔓。
2、筛选方法为:取上述葡萄枝蔓剪成小段,25℃条件下适量无菌水浸泡24小时,振荡器剧烈震荡10分钟,将浸泡液稀释后均匀涂布于PDA培养基。25℃条件下培养,一周后从平板上选取对周围菌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菌落,并在固体LB培养基上划线,于28℃恒温培养,2天后挑取单菌落。
二、菌株的分类鉴定
1.形态鉴定
筛选到的菌株在固体LB培养基上形成边缘不整齐,表面不光滑的菌落,菌落乳白色/乳黄色。菌体呈短杆状。
2.分子鉴定
1)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取适量该菌株并将其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中,28℃摇培24h,离心收集菌体,利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QBB1的基因组DNA。
2)16SrDNA和rpoB基因的测序分析
分别设计引物对27f和1492r用于扩增QBB3菌株的16SrDNA;设计引物rpoB-f和rpoB-r扩增该菌基因组的rpoB基因,这两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如下:
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
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
rpoB-f:5’-AGGTCAACTAGTTCAGTATGGAC-3’
rpoB-r:5’-AAGAACCGTAACCGGCAACTT-3’
采用的PCR反应体系如下:
Figure BDA0003931762680000071
PCR反应程序如下:
94℃预变性5min;
Figure BDA0003931762680000072
72℃延伸1.5min;
72℃复性。
通过凝胶电泳胶回收PCR产物,并将三个PCR产物分别进行TA克隆,分别挑取对应的单菌落送测序公司测序,QBB1菌株的16SrDNA的测序结果见序列表中SEQ ID N0:1,其ropB基因的序列表测序结构件SEQ ID N0:2。根据这三个基因的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见图1。从这三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可知,QBB1菌株是一株新的贝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实施例2QBB1菌株对白绢病菌的抑制实验
一、QBB1菌株对白绢病菌菌丝、菌核的抑制作用
一)实验方法:
1)QBB1发酵液及发酵滤液的制备
挑取QBB1的单菌落接种到3ml液体LB培养基中,于28℃18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12h。取培养的菌液按2%的体积浓度接种于20mlLB培养基中,28℃180rpm条件下震荡培养72h,此时获得的细菌培养物即为QBB1的发酵液。QBB1的发酵液于室温12000rpm条件下离心,发酵液上清经直径为0.22u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QBB1发酵液的发酵滤液,所述发酵滤液中不含有QBB1菌,仅为QBB1菌的发酵产物。
二)对白绢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实验
1、实验方法
1)按照前述方法制备QBB1菌株的发酵滤液。
2)将发酵滤液加入到PDA培养基,配置成发酵滤液含量分别为0、2%、5%和10%(v/v)的多个PDA平板。
3)将活化的白绢病菌的菌饼(直径0.5cm)接种到上一步制备的PDA平板中,25℃条件下培养。
4)当QBB1菌液含量为0的PDA平板上,白绢病菌的菌落长满培养皿时,测量含有不同浓度QBB1发酵滤液的PDA平板上白绢病菌的菌落的直径,并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菌落半径-处理菌落半径)/(对照菌落半径-菌饼半径)×100%。
2、实验结果及分析
结果如图2所示,含量为10%的QBB1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的生长抑制率为100%。
三)对白绢病菌菌核形成的抑制实验
1、实验方法
1)从PDA培养基上培养3d的白绢病菌菌落边缘打取菌饼。
2)将菌饼接种到含有0、2%、4%、8%的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
3)观察不同处理下菌核开始形成的时间以及培养两周白绢病菌形成菌核的数量。
2、实验结果
如图3所示,QBB1的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核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发酵滤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培养7d后,不含有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白绢病菌开始形成菌核,而含有8%的QBB1发酵滤液处理,两周内基本不形成菌核。
四)对白绢病菌菌核萌发的抑制实验
1、实验方法
1)收集在PDA平板上新形成的白绢病菌的菌核。
2)将白绢病菌的菌核分别接种到含有0、2%、5%、10%、20%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
3)在不含有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的菌核都萌发时,调查含有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菌核的萌发情况。
2、实验结果
如图4所示,QBB1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菌核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不含有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的菌核12h均已萌发,2%的QBB1发酵滤液对菌核的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含有10%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的菌核48h都不萌发。
二、QBB1菌株对白绢病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作用
一)、实验方法:
1、菌丝样品制备
将白绢病菌的菌饼接种到PDA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刮取白绢病菌的菌丝。将收集的菌丝震荡打碎。将打碎的菌丝在PD培养基中25℃条件下摇培24小时。过滤收集上步摇培的菌丝,加入到含有QBB1发酵滤液的PD培养基中25℃条件下摇培2小时。
2、碘化丙啶(PI)染色
1)PI溶液制备:称取适量PI溶于PBS(pH7.2)缓冲液中,配制成40μg/mL的PI溶液。
2)取经QBB1发酵滤液处理的白绢病菌菌丝适量加入到200μL PI溶液,黑暗放置15分钟。
3)用PBS缓冲液洗2)的菌丝。
4)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丝。
未经QBB1发酵滤液处理的白绢病菌菌丝作对照。
3、菌丝电导率的测定
1)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白绢病菌,3d后在菌落边缘打取菌饼。
2)将菌饼接种到分别含有2%、4%、8% QBB1发酵滤液的PD培养基中,25℃条件下摇培3d。
3)用3层纱布过滤收集上步的菌丝,并用PBS冲洗3次。
4)干燥菌丝,并称取0.5g菌丝加入到5mL PBS缓冲液中。
5)在0、30、60、90、150、180、210、240时测定菌丝悬浮液的初始电导率,240分钟后将菌丝悬浮液煮沸5分钟,冷却后测最终电导率。
6)按照公式计算相对电导率:
相对电导率=(Lt-L0)/(L1-L0)×100%
L0:0时菌丝的电导率,Lt:各个时间点菌丝的电导率,L1:菌丝最终的电导率。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1、如图5所示,QBB1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并且破坏作用随发酵滤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后PI进入细胞,经荧光观察,随QBB1发酵滤液浓度的升高,白绢病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的数量增多。
2、如图6所示,经QBB1发酵滤液培养的白绢病菌菌丝悬浮液的电导率随时间逐渐升高,说明菌丝细胞的细胞质发生渗漏,进一步证明了QBB1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
三、QBB1菌株对白绢病菌侵染葡萄扦插枝条的抑制作用
1、实验方法:
1)实验所用QBB1细菌发酵滤液的制备同上,不进行稀释处理。
2)剪取葡萄一年生枝蔓,用75%的乙醇表面处理,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遍。
3)接种白绢病菌菌饼到灭菌的大麦粒,以被充分侵染的大麦粒做接种体。
4)按照扦插的方式将葡萄枝蔓插入灭菌的草炭土中。
5)将接种体大麦粒放置于距葡萄枝蔓半径2cm远,2cm深的土层中,每个接种处理放置3-4处,每处2粒大麦粒。
6)接种后24h,清水对照组,以水量湿透盆中的草炭土为准;向处理盆中浇入等量的QBB1发酵滤液;药剂处理对照组按照噁霉灵说明书的指定的稀释倍数用等量药液处理。
7)所有处理均于25℃、土壤保持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的温室中进行。
8)白绢病菌侵染调查。
2、实验结果及分析
如图7所示,QBB1发酵滤液对白绢病菌侵染葡萄扦插枝蔓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清水对照中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茂盛,侵染葡萄枝蔓,QBB1发酵滤液处理白绢病菌被完全抑制,没有菌丝长出,产生了与噁霉灵同样的防控效果。
实施例三QBB1对其他重要果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1、实验方法
1)制备QBB1发酵滤液,方法同前述实施例。
2)在PDA培养基上分别活化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vitis)、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蔓枯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苹果炭疽叶枯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等病原菌。
3)打取各种病原菌的菌饼(直径0.5cm)接种到分别含有0、10%和20%(v/v)QBB1发酵滤液的PDA培养基上,适温条件下培养。
4)对照处理的菌落长满皿时,测定QBB1发酵滤液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
2、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对不同果树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病原菌种类 10%滤液抑菌率 20%滤液抑菌率
葡萄灰霉病菌 61.11±1.1 100.00±0.0
葡萄白腐病菌 100.00±0.0 100.00±0.0
葡萄炭疽病菌 74.00±2.0 100.00±0.0
葡萄蔓枯病菌 100.00±0.0 100.00±0.0
苹果轮纹病菌 95.74±0.93 100.00±0.0
苹果腐烂病菌 100.00±0.0 100.00±0.0
苹果炭疽叶枯病菌 82.35±1.30 92.30±2.1
实验结果从表1和图8的结果可知,QBB1发酵滤液对实验的所有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都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应用前景广。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本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QBB1,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221717。
2.一种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菌体、菌液、发酵滤液或其活性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还包括其他与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组合使用的其他生防菌。
5.一种综合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防菌剂和杀虫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害包括葡萄蔓枯病、葡萄白绢病、苹果白绢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腐病、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葡萄炭疽病和苹果炭疽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植物病害的应用包括在抑制白绢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中的应用。
9.一种植物病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具有病害的植物施用如权利要求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防菌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挑取解淀粉芽孢杆菌QBB1的单菌落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7-30℃,接种量1-5%,发酵转速150-200r/min,装瓶量20-40%,培养48-80h,待菌株生长至平稳期时,获得微生物发酵液,或者将得到的发酵液经直径为0.22um的过滤器过滤,得到发酵滤液;将菌体进一步加工处理可得到菌体冻干粉。
CN202211390579.8A 2022-11-08 2022-11-08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Pending CN115873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0579.8A CN11587376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0579.8A CN11587376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3760A true CN115873760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0579.8A Pending CN115873760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37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4855A (zh) * 2023-11-21 2023-12-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株产嗜铁素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4713A1 (ja) * 2008-07-11 2010-01-14 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 新規微生物及びこの微生物を用いた植物病害防除剤
CN105368739A (zh) * 2015-11-06 2016-03-02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广谱抗果树病原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05431154A (zh) * 2013-04-10 2016-03-23 亚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成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4713A1 (ja) * 2008-07-11 2010-01-14 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 新規微生物及びこの微生物を用いた植物病害防除剤
CN105431154A (zh) * 2013-04-10 2016-03-23 亚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成分
CN105368739A (zh) * 2015-11-06 2016-03-02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广谱抗果树病原真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进玲;汪治刚;徐娜;党淑钟;李彦忠;: "防治紫花苜蓿真菌病害的生防菌筛选", 草业学报, no. 06, 20 June 2017 (2017-06-2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4855A (zh) * 2023-11-21 2023-12-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株产嗜铁素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7264855B (zh) * 2023-11-21 2024-03-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株产嗜铁素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9943B (zh) 一种棘孢木霉菌及其应用
CN114410481B (zh) 一株棘孢木霉及其应用
CN101967455B (zh) 防治小麦根部病害的解淀粉芽孢杆菌ea19及其制剂
CN103160442B (zh) 一株对柑橘木虱具强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菌株
CN107779420A (zh) 一种两株拮抗烟草青枯病的内生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应用
CN104630071A (zh) 一株多孢木霉及其应用
CN112322560B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香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05039167B (zh) 一种球孢白僵菌dsxj‑07及其应用
CN104694397A (zh) 一株球毛壳菌及其应用
CN109077067B (zh) 一种生防菌及其在农作物灰霉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CN112375688B (zh) 一种球孢白僵菌及其在生物防治玉米大斑病中的应用
CN115058358B (zh)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8220211B (zh) 一株嗜油不动杆菌nmb17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CN115873760A (zh)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生防菌剂和应用
CN113151044B (zh) 一种防治太子参病害的假单胞菌以及分离筛选鉴定方法与应用
CN109055265B (zh) 一种生防菌及其在农作物蔓枯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CN112980721A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生防制剂和应用
CN106906171A (zh) 一种苹果树腐烂病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89222A (zh) 防治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生防菌娄彻氏链霉菌a-1及其生防制剂
CN111363691A (zh)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4032182B (zh) 一株兼具拮抗大蒜根腐病病原菌和促生功能的真菌
CN116254199A (zh) 一种防治甘蔗真菌病害的贝莱斯芽孢杆菌jb23及其应用
CN113817642B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yj02、其微生物制剂及应用
CN111808778B (zh) 一株防治黄萎病的韦氏芽孢杆菌及其培养方法、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51479A (zh) 一种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