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3349A -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3349A
CN115873349A CN202111149769.6A CN202111149769A CN115873349A CN 115873349 A CN115873349 A CN 115873349A CN 202111149769 A CN202111149769 A CN 202111149769A CN 115873349 A CN115873349 A CN 115873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ropylene
aluminum
film
aluminized
coron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97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来琴
施俊林
林华杰
刘川川
黄爱斌
俞春奇
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Ningbo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Ningbo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Ningbo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Ningbo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97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33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3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3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延聚丙烯镀铝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所述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含有电晕层料,所述电晕层料含有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镀铝增强材料,所述镀铝增强材料包括粘接树脂、接枝改性聚丙烯和开口协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为70‑140℃;所述开口协同助剂含有AlCaNaO9Si3和SiO2。该聚丙烯镀铝薄膜具有具有高金属光泽、高镀铝附着力、较高阻隔性以及低气味。

Description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延聚丙烯镀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一种性能优良的包装材料,是塑料包装产业后起之秀,被越来越多应用于服装、化妆品、食品、书籍、纸巾等领域包装。随着健康环保要求日益高涨,终端消费者要求包装具有更好的感观,出于食品保鲜、保香、安全性考虑,对包装材料阻隔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外界的味道、物质不会因为迁移或渗漏覆着到被包装物上,也希望包装内环境的湿度不变化、香味不外溢等。
聚丙烯是半结晶材料,分子链通常以折迭链的形态存在,由于非结晶区的结构较为松散,因此小(低)分子物及气体的扩散迁移主要发生在聚合物的非结晶区,小分子物质在非结晶区的扩散速度通常要比结晶区的快几个数量级。包装材料迁移与扩散主要是低分子量物质,包括各类添加剂、加工助剂、聚合物单体、低聚体、分解产物等。前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SCF)经试验证明,这些小(低)分子物质容易为人体肠胃道所吸收从而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另一方面,添加剂、加工助剂等迁移到薄膜的电晕处理表层会引起薄膜表面张力的急速衰减,从而降低薄膜后续的真空镀铝的铝层附着力,以及金属和纸张等复合牢度,也降低印刷油墨的附着力从而使印刷性变差。
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高金属光泽、高镀铝附着力、较高阻隔性、低气味电晕层专用原料及包装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包装材料低分子量物质迁移与扩散、电晕层表面张力衰减快、镀铝层附着力低,同时这些小(低)分子物质容易为人体肠胃道所吸收从而威胁消费者的健康等缺陷问题,提供一种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该聚丙烯镀铝薄膜具有高金属光泽、高镀铝附着力、较高阻隔性以及低气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含有电晕层料,所述电晕层料含有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镀铝增强材料,所述镀铝增强材料包括粘接树脂、接枝改性聚丙烯和开口协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为70-140℃;所述开口协同助剂含有AlCaNaO9Si3和SiO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镀铝薄膜,其中,所述聚丙烯镀铝薄膜包括电晕层、芯层和热封层,所述电晕层的表面镀有铝层,其中,所述电晕层由前述所述的电晕层组合物通过流延方法制得。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述所述的聚丙烯镀铝薄膜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幅度提高金属光泽、提高镀铝附着力,阻断小(低)分子逸出通道,减轻气味,提高阻隔性及抗腐蚀性,在现有流延聚丙烯薄膜设备及蒸镀铝线上能够在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对比例1普通流延聚丙烯薄膜的铝层附着力(拉伸法)对比检验结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镀铝流延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①表示纵向的铝层附着力(MPa);
②表示横向的铝层附着力(MPa)。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含有电晕层料,所述电晕层料含有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镀铝增强材料,所述镀铝增强材料包括粘接树脂、接枝改性聚丙烯和开口协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为70-140℃;所述开口协同助剂含有AlCaNaO9Si3和SiO2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发现:在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的电晕层中添加了一种改性镀铝增强材料,其所含特殊的低气味低软化点的粘接树脂。蒸镀过程中,将蒸锅加热至1300-1800℃,铝丝气化蒸发,蒸镀真空室内高温真空条件下,镀铝薄膜电晕层的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中的镀铝增强材料软化,处于黏流状态;气化铝丝粘附甚至被包裹在处于黏流状态树脂中,形成一层致密的铝层;冷却后铝牢牢地附着在薄膜电晕层。
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科学实验还发现:低气味粘接树脂,具有刚性链分子结构,分子量比聚丙烯分子量小,在挤出熔融过程中填充了聚丙烯的非结晶区成为刚性链骨架,增加小(低)分迁移和扩散的阻力,为迁移物制造曲折的迁移路径,从而阻碍迁移的进行。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接树脂优选自所述粘接树脂选自芳香族加氢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C9加氢石油树脂、C5/C9共聚石油树脂、双环加氢DCPD石油树脂、间戊二烯加氢树脂和萜稀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选用该类特定的粘接树脂,能够具有改进聚丙烯的非结晶区的骨架结构,增加小(低)分迁移和扩散的阻力,同时促进电晕层形成一层致密的铝层,从而提高铝层附着力。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为90-100℃;另外,在本发明中,在190℃温度条件下熔融粘度≤500mPa.s,优选为200-480mPa.s,更优选为219-430mPa.s。
根据本发明,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0.2-5):1,优选为(0.5-3.5):1。在本发明中,将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限定为前述范围之内,能够具有阻止薄膜粘连,降低摩擦系数;为迁移物制造曲折的迁移路径,阻断小(低)分子逸出通道,减轻气味,提高阻隔性及抗腐蚀性优点。
根据本发明,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粘接树脂的含量为10-50重量%,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含量为40-85重量%,所述开口协同助剂的含量为5-10重量%;优选地,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粘接树脂的含量为15-45重量%,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含量为45-80重量%,所述开口协同助剂的含量为6-9重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接枝率为1.5-10%,优选地,接枝率为2-8%,更优选为3-5%;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4.5g/10min,优选为2.0-4.0g/10min;优选情况下,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选自马来酸杆接枝聚丙烯和丙烯酸接枝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为马来酸杆接枝聚丙烯。
根据本发明,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8.5g/10min,密度为0.9-0.915g/cm3,乙烯单体含量2.2-4%;优选地,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5-7.8g/10min,密度为0.902-0.912g/cm3,乙烯单体含量2.5-3.8%。
根据本发明,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经熔融共挤出得到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在本发明中,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含量的重量比为(95-99.7):(0.3-5),优选为(96-98):(1.5-4.5),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以所述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95-99.7重量%,优选为96-98重量%;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含量为0.3-5重量%,优选为1.5-4.5重量%。
根据本发明,以所述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含量为60-100重量%,优选为60-80重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生产,牌号为F08EM基粉,其中,F08EM基粉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6g/10min,密度为0.905g/cm3,乙烯单体含量为3.0%。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晕层料还含有可选的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在本发明中,以所述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0-40重量%,优选为20-40重量%。
根据本发明,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0-8.0g/10min,密度为0.880-0.915g/cm3;乙烯单体含量1.1-7.5%,丁烯单体含量1-7.5%;优选地,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三元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0-7.8g/10min,密度为0.890-0.910g/cm3;乙烯单体含量2.7-7.0%,丁烯单体含量3.2-7.0%。
在本发明中,所述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可以商购获得,牌号为FL-7540L,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6g/10min,密度为0.905g/cm3,乙烯单体含量4.7%,丁烯单体含量6.5%;牌号为RD265CF,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0g/10min,密度为0.909g/cm3,乙烯单体含量5.8%,丁烯单体含量6.6%;牌号为FL7632,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2g/10min,密度为0.902g/cm3,乙烯单体含量2.9%,丁烯单体含量6.9%。牌号为E800E,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3g/10min,密度为0.900g/cm3,乙烯单体含量5.3%,丁烯单体含量1.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镀铝薄膜,其中,所述聚丙烯镀铝薄膜包括电晕层、芯层和热封层,所述电晕层的表面镀有铝层,其中,所述电晕层由前述所述的电晕层组合物通过流延方法制得。
根据本发明,以所述聚丙烯镀铝薄膜的总厚度为基准,所述电晕层的厚度为15-35%,优选为15-30%,更优选为20-30%。
根据本发明,所述铝层的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061
(其中/>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062
是一个历史上习用的单位,相当于纳米的十分之一),优选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063
在本发明中,该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制备流程示意图进行制备,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
备料: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以及可选的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粘接树脂、接枝改性聚丙烯和开口协同助剂;
基材膜生产制造:分别将按照上述备料的各个组分预混准备镀铝层料,待混合均匀后投料。经挤出机挤出,熔融的树脂在流延辊上流涎冷却结晶和定型而成镀铝基材薄膜;镀铝面经过电晕处理,使镀铝面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薄膜经过定型后进行收卷。收卷装置由收卷表面张力控制装置自动控制,以达到最佳收卷效果。静置1-2天时效,起到了尺寸和性能进一步稳定作用;分切出相应的宽度规格;
蒸镀铝生产制造:蒸镀室抽真空,铝丝蒸锅加热至1500℃,基材膜在运行中,铝丝气化后铝蒸气附着在镀铝面;薄膜冷却定型后进行收卷。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述所述的聚丙烯镀铝薄膜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丙烯薄膜可以作为纸巾包装薄膜、阻隔包装薄膜或高阻隔保香包装薄膜。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样品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规定进行,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并在此条件下样品预放置处理4hr。
(1)镀铝附着力测试(拉伸法):镀铝薄膜镀铝面与热粘膜接触,在压力0.18MPa,时间1s条件下,利用热封仪的热封刀使镀铝薄膜的镀铝面与热粘膜的热封面热粘合,再进行拉伸,记录试样贴合面剥离时的强度值。
(2)润湿张力测试:按GB/T 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进行测试。
(3)氧气透过量测试:按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进行测试。
(4)水蒸气透过量测试:按GB/T 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进行测试。
(5)气味等级测试:由人工嗅味测试判定,具体方法是:1.5g薄膜剪碎后放入1L密封玻璃瓶,将玻璃瓶放置(80±2)℃烘箱加热2小时,取出后在热状态下打开玻璃瓶,由5人分别闻并记录评价,评价平均值为判定结果,表1为气味等级分类(可取0.5分)。
表1
等级 气味等级描述
1 无气味
2 可感觉到,无干扰性
3 有气味,无干扰性
3.5 有明显气味,专业人士可感知有轻微干扰性
4 有明显气味,有干扰性
5 气味强度高,有强烈干扰性
6 气味不可忍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图2所示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具体地:
备料: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60重量%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以及40重量%的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FL-7540L);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7重量%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F08EM基粉)和3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38重量%的粘接树脂(C9加氢石油树脂,其中,软化点为98℃,熔融粘度为430mPa.s)、55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接枝率为3.0%,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9g/10min)和7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1:1);
基材膜生产制造:分别将按照上述备料的各个组分预混准备电晕层料,待混合均匀后投料。经挤出机挤出,熔融的树脂在流延辊上流涎冷却结晶和定型而成镀铝基材薄膜;镀铝面经过电晕处理,使镀铝面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薄膜经过定型后进行收卷。收卷装置由收卷表面张力控制装置自动控制,以达到最佳收卷效果。静置1-2天时效,起到了尺寸和性能进一步稳定作用;分切出相应的宽度规格;
蒸镀铝生产制造:蒸镀室抽真空,铝丝蒸锅加热至1500℃,基材膜在运行中,铝丝气化后铝蒸气附着在镀铝面;薄膜冷却定型后进行收卷。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09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能够得出:①表示纵向的铝层附着力(MPa),②表示横向的铝层附着力(MPa);纵向铝层附着力为1.21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1.29MPa。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镀铝流延膜的示意图,从图3能够看出:镀铝膜无毛边、翘曲和杂质污染,镀铝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光滑,无铝层脱落现象。
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80重量%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以及20重量%的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RD265CF);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6.3重量%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F08EM基粉)和3.7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26重量%的粘接树脂(间戊二烯加氢树脂,其中,软化点为92℃,熔融粘度为232mPa.s)、65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接枝率为3.2%,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5g/10min)和9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1.5: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0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1.11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1.08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100重量%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即,不含有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5.5重量%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F08EM基粉)和4.5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41重量%的粘接树脂(双环加氢DCPD石油树脂,其中,软化点为93℃,熔融粘度为260mPa.s)、53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6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2: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02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1.00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93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60重量%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40重量%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FL7632)。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9.5重量%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0.5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10重量%的粘接树脂(双环戊二烯加氢树脂,其中,软化点为96℃,熔融粘度为219mPa.s)、85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5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2: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1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85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76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以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70重量%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30重量%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E800E)。
以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8重量%的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2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23重量%的粘接树脂(萜稀树脂,其中,软化点为98℃,熔融粘度为305mPa.s)、69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8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2.8: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2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73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65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于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制备聚丙烯镀铝薄膜。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22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1.22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1.30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
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23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7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75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采用100%的均聚聚丙烯树脂。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基材薄膜不进行镀铝,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采用均聚聚丙烯树脂和镀铝增强材料的复配,且以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94.8重量%的均聚聚丙烯和5.2重量%的镀铝增强材料;
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准备29重量%的粘接树脂(C9氢化石油树脂)、56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15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2: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3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15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25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3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镀铝增强材料的组分不同,准备36重量%的粘接树脂(C9加氢石油树脂)、49重量%的接枝改性聚丙烯(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和15重量%的开口协同助剂(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0:1)。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4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65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60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气味等级、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4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将“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牌号为F08EM基粉)”替换为“镇海炼化产二元无规聚丙烯M10RG,在2.16kg载荷下230℃时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2g/10min,密度为0.898g/cm3,乙烯含量2.0%”。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42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33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30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5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所述粘接树脂的含量为0重量%,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含量为0重量%,所述开口协同助剂的含量为3重量%;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43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53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50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对比例6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所不同之处在于:备料不同,具体地,所述粘接树脂为软化点为145℃的古马隆石油树脂。
结果将制备的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铝层厚度为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51
进行铝层附着力测试,结果纵向铝层附着力为0.52MPa,横向铝层附着力为0.45MPa;以及将该流延聚丙烯薄膜进行润湿张力、氧气透过量、水蒸汽透过量测试,结果如表2-4所示。
测试例
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的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薄膜与对比例1-6普通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CPP)包装薄膜,下线48小时气味对比数据如表2气味等级所示。
表2
实施例 S1 S2 S3 S4 S5 S6 S7
气味等级 1.5级 1.5级 1.5级 2级 2级 2级 2级
对比例 DS1 DS2 DS3 DS4 DS5 DS6
气味等级 3.5级 3级 3级 3级 3级 4级
备注:“S1”表示实施例1,基于此,S2表示实施例2;S3表示实施例3;S4表示实施例4;S5表示实施例5;S6表示实施例6;S7表示实施例7;
“DS1”表示对比例1,据此类推,DS2表示对比例2;DS3表示对比例3;DS4表示对比例4;DS5表示对比例5;DS6表示对比例6。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均为等级1.5,(80±2)℃烘箱加热2小时后气味非常低,几乎不能感受到;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均为等级2,(80±2)℃烘箱加热2小时后气味非常低,可轻微感受到但无妨碍;
对比例1普通CPP膜气味等级3.5,有明显气味,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气味等级为3,能感受到气味,但无干扰性,对比例6气味等级4级,有明显气味,有干扰性。
表3
表面张力系数 当日C 15天C 30天C
实施例1 42 40 40
实施例2 42 42 40
实施例3 42 40 40
实施例4 42 40 38
实施例5 42 40 38
实施例6 42 40 42
实施例7 42 42 38
对比例1 42 36 34
对比例2 42 38 34
对比例3 42 38 38
对比例4 42 38 36
对比例5 42 38 36
对比例6 42 38 34
备注1:将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例制备的流延聚丙烯薄膜下线当日、第15天,第30天表面张力系数对比数据如表3所示。
备注2:样品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规定进行,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并在此条件下样品预放置处理4hr。
备注3:电晕处理表层记为“C”。
备注4:表面润湿张力系数单位:mN/m。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2、3、6表面润湿张力保持较好,其次是实施例4、5、7,对比例1-2的表面润湿张力衰减快,其中对比例1润湿张力衰减最快。实施例6表面润湿张力保持性好,但是镀铝层厚度太薄,只有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61
透氧透湿效果不好,实用意义不大。
表4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62
Figure BDA0003286519170000171
备注5:本发明实施例1-7与对比例1-6的流延聚丙烯薄膜,下线48小时,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汽透过量数据如表4所示。
备注6:样品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T2918规定进行,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并在此条件下样品预放置处理8hr。
备注7:氧气透过量:(23℃、0%RH)(cm3/(m2·24h·0.1MPa));水蒸气透过量:(38℃、90%RH)(g/(m2·24h))。
通过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7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气透过量相对比较低,说明在同等镀铝厚度下,薄膜阻隔性好,基材膜与铝层的粘接效果好。
另外,从表4还可以看出:
氧气透过量由低至高:实施例7<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对比例2<对比例1
水蒸气透过量由低至高:实施例7<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对比例5<对比例3<对比例6<对比例4<对比例2<对比例1
对比例1未镀铝,阻隔性最差,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气透过量最高。
镀铝层厚度越厚,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气透过量越低。实施例7的镀铝层厚度最厚,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气透过量最低。但是镀铝不宜太厚,否则会影响镀铝附着力。
同等镀铝厚度条件下,镀铝层附着力越好,阻隔性越好。对比例2镀铝附着力差,氧气透过量及水蒸气透过量高于实施例1-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含有电晕层料,所述电晕层料含有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镀铝增强材料,所述镀铝增强材料包括粘接树脂、接枝改性聚丙烯和开口协同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粘接树脂的软化点为70-140℃;所述开口协同助剂含有AlCaNaO9Si3和Si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粘接树脂选自芳香族加氢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C9加氢石油树脂、C5/C9共聚石油树脂、双环加氢DCPD石油树脂、间戊二烯加氢树脂和萜稀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AlCaNaO9Si3和SiO2的重量比为(0.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粘接树脂的含量为10-50重量%,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含量为40-85重量%,所述开口协同助剂的含量为5-10重量%;
优选地,以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粘接树脂的含量为15-45重量%,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含量为45-80重量%,所述开口协同助剂的含量为6-9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接枝率为1.5-10%,优选为2-7.5%,更优选为2.8-4.5%;
和/或,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4.5g/10min;
和/或,所述接枝改性聚丙烯选自马来酸杆接枝聚丙烯和/或丙烯酸接枝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8.5g/10min,密度为0.9-0.915g/cm3,乙烯单体含量2.2-4%;
优选地,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5-7.8g/10min,密度为0.902-0.912g/cm3,乙烯单体含量2.5-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经熔融共挤出得到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
和/或,所述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和所述镀铝增强材料的含量的重量比为(95-99.7):(0.3-5);
和/或,以所述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二元共聚铝层增强聚丙烯的含量为60-10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其中,所述电晕层料还含有可选的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
和/或,以所述电晕层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含量为0-40重量%;
和/或,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8g/10min,密度为0.880-0.915g/cm3;乙烯单体含量1.1-7.5%,丁烯单体含量1-7.5%;
优选地,在2.16kg载荷,230℃条件下,所述三元共聚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为6-7.8g/10min,密度为0.890-0.910g/cm3;乙烯单体含量2.7-7%,丁烯单体含量3.2-7%。
8.一种聚丙烯镀铝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镀铝薄膜包括电晕层、芯层和热封层,所述电晕层的表面镀有铝层,其中,所述电晕层由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晕层组合物通过流延方法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镀铝薄膜,其中,以所述聚丙烯镀铝薄膜的总厚度为基准,所述电晕层的厚度为15-35%;
和/或,所述铝层的厚度为
Figure FDA0003286519160000031
优选为/>
Figure FDA0003286519160000032
10.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聚丙烯镀铝薄膜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CN202111149769.6A 2021-09-29 2021-09-29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Pending CN1158733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9769.6A CN115873349A (zh) 2021-09-29 2021-09-29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9769.6A CN115873349A (zh) 2021-09-29 2021-09-29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3349A true CN115873349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6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9769.6A Pending CN115873349A (zh) 2021-09-29 2021-09-29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33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387A (zh) * 2014-02-20 2014-05-14 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镀铝流涎聚丙烯
CN104118169A (zh) * 2014-07-02 2014-10-29 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
CN104647849A (zh) * 2015-01-30 2015-05-27 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附着、高表面张力cpp镀铝薄膜的生产方法
CN108859356A (zh) * 2018-06-25 2018-11-23 上海若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薄膜组合物和薄膜及其应用
CN109016760A (zh) * 2018-07-26 2018-12-18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粘强度高阻隔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387A (zh) * 2014-02-20 2014-05-14 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镀铝流涎聚丙烯
CN104118169A (zh) * 2014-07-02 2014-10-29 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铝层附着力的vmcpp薄膜
CN104647849A (zh) * 2015-01-30 2015-05-27 安徽松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附着、高表面张力cpp镀铝薄膜的生产方法
CN108859356A (zh) * 2018-06-25 2018-11-23 上海若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薄膜组合物和薄膜及其应用
CN109016760A (zh) * 2018-07-26 2018-12-18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粘强度高阻隔镀铝膜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由井诰 著;朱诏男 译: "《复合塑料的材料设计》",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pages: 70 - 7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64793B1 (en) Metallized bl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with high metal adhesion
CA2233004C (en) Metallized films
JP5411935B2 (ja) 引裂方向性を有するヒートシール性1軸配向プロピレン系フィルム
US7695822B2 (en) Tie-layer for polyolefin films
US5698317A (en) Polyolefin-based laminated film
US8709610B2 (en) Biaxially oriented film which could be thermally laminated with paper and other substrates
JPH02147237A (ja) 金属化ポリオレフィン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8408611A1 (en) Polyethylene film compositions, laminat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080205800A1 (en) Transparent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film with low moisture vapor and oxygen transmission rate
EP3972839A1 (en) Functional tie-layer formulations in biaxially oriented films containing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US20060233988A1 (en) Multi-layer barrier film structure
US6764752B2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metallized film for packaging
WO2007016398A2 (en) Multi-layer barrier film structure
WO2002006043A1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metallized film for packaging
CN115873349A (zh) 流延聚丙烯镀铝薄膜电晕层组合物和聚丙烯镀铝薄膜以及应用
US6790524B2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metallized film for packaging
US20200061982A1 (en) Metallized, oriented, and thin lldpe films
JPS6059134B2 (ja) ヒ−トシ−ル性粗面化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225981B2 (ja) 金属蒸着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CN115447241A (zh) 一种高阻隔单一pe可回收材料包装膜及其生产工艺
EP1879734A1 (en) Multi-layer barrier film structure
JPS5949963A (ja) 蒸着フイルム
JPH06287746A (ja) 金属蒸着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JPH03297639A (ja) 金属蒸着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WO2002006045A1 (en)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metallized film for packag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