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617A -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617A
CN115866617A CN202111114921.7A CN202111114921A CN115866617A CN 115866617 A CN115866617 A CN 115866617A CN 202111114921 A CN202111114921 A CN 202111114921A CN 115866617 A CN115866617 A CN 115866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ing
power consumption
current
characteristic valu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49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1149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61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022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5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该方法通过当前组网类型与业务需求类型相结合,据此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控制终端的功耗特征值,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类型的用网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功耗,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从而改善了用户对终端网络功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网络相比于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5G网络常采用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组网,但NSA组网耗电量大、发热问题明显,长时使用5G网络对终端的续航能力及温度性能都有严重影响。5G系统的优点是速率高,在高速业务的场景中有绝对的优势,但在用户浏览网页、图片或待机等对网速需求不高的场景中,其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但耗电和发热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对于使用NSA组网的耗电和发热问题,其解决方案是,在终端上设置一个5G开关,打开后自动寻网切换至5G网络,关闭后切换为第四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4G)网络以节省电量、减少发热。这种方法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无法有效平衡业务需求与功耗之间的关系,并且每次切换组网都会导致短时内的业务中断,影响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以有效控制功耗,并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设置为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参数调整模块,设置为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在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当前组网类型与业务需求类型相结合,据此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控制终端的功耗特征值,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类型的用网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功耗,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从而改善了用户对终端网络功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需要注意,本申请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单元或其他对象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单元或其他对象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对当前组网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以控制功耗的情况。具体的,该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可以由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执行,该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终端中。进一步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10和步骤120。
在步骤110中,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本实施例中,当前组网可以认为是用户的终端当前所使用的组网类型。组网类型包括两种,一种是NSA组网,即在一代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加装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射频功能,两代通信网络共同运作;另一种是独立(Standalone,SA)组网,即新一代通信网络单独运作。以4G和5G网络为例,NSA组网和SA组网都可以认为是一种5G网络。其中,NSA组网可以指将5G基站接入4G核心网络所形成的一种5G网络,也就是说,对4G网络进行改造,在4G网络的基础上增加5G功能,以构建出的一种5G网络。SA组网可以指完全采用5G技术所独立建设的一种原生态的5G网络。需要说明的是,NSA组网耗电量大、发热高,用户在长时间使用NSA组网时会对终端续航、发热等有着较严重的影响,而SA组网发热普遍低于NSA组网;因此,用户在使用5G网络时,可以优先使能SA网络,若SA组网无法使用(例如,用户所在区域不支持SA组网,或者用户所使用终端不支持SA网络等),则可以采用NSA网络。
当前功耗特征值,可以指表征当前终端功耗状态的信息。当前功耗特征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终端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的总电流值、总电压值和/或终端的温度值。其中,发射链路可以指终端发射信号至基站的链路;接收链路可以指终端接收基站信号的链路;并且终端所工作的各个频段都配置有对应的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的总电流值与终端的功耗呈正相关。终端的温度值与终端内部各个发热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关,通常情况下,终端的温度值与功耗也呈正相关。本实施例中,当前功耗特征值是实时监测的。
在步骤120中,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目标范围可以指所设定的使得终端处于功耗平衡状态的功耗特征值的范围。其中,功耗平衡状态可以认为是既可以使得终端处于适当的低功耗、低发热状态,又可以满足用户网速需求的一个平衡状态。目标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业务可以指终端运行过程中基于网络实现的业务,如向基站上报信息、接收基站的信息、通过基站向其他终端传输数据等。业务需求类型可以按照业务的方向划分,例如划分为主上行(如上行业务的数量或网速需求量大于下行业务的数量或网速需求量,或者上行业务的实时性高于下行业务的实时性等)以及主下行(如上行业务的数量或网速需求量小于下行业务的数量或网速需求量,或者上行业务的实时性低于下行业务的实时性等),其中,上行可以指用户通过终端上传数据至基站的方向,下行可以指用户通过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的方向。
业务需求类型也可以按照业务整体的网速需求量划分,例如划分为一级需求和二级需求等,其中,网速需求量与用户当前所使用的业务数量、业务中需要传输的数据量、或者业务的实时性要求等有关,网速需求量越高,相应的级别可以越高或者越低。例如,一级需求对应的网速需求量较低,可以指用户当前所使用的业务数量少,或者是当前业务中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小,又或者是当前业务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如收发邮件或者下载文件等业务的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二级需求对应的网速需求量较高,可以指业务数量或要传输的数据量相对于一级需求有所增加,或者当前业务的实时性要求较高(如电话和视频等业务的实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等。
组网工作参数主要指组网内可用于控制终端功耗的工作参数。组网工作参数包括终端在无线通信过程中的发射功率(如长期演进频段的发射功率、新空口频段的发射功率等)、数据通信的各个传输通路(如子载波通路、多进多出通路等)、以及共享发射功率的传输链路的开关等。其中,不同的组网类型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可以不同。
下一功耗特征值可以认为是调整组网工作参数之后监测到的功耗特征值。例如,按照设定的周期或频率持续监测功耗特征值,在某一时刻监测到功耗特征值在超出目标范围,则此功耗特征值为当前功耗值,对组网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在下一个周期内重新监测到的功耗特征值即为下一功耗特征值;又如,在对组网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的设定时长内监测到的功耗特征值即为下一功耗特征值。
在一实施例中,首先确定终端当前的组网类型(即NSA组网或SA组网),例如用户在开启5G网络之后,终端优先组建能耗较低的SA组网,若无法组建再采用NSA组网;然后获取实时监测的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并监测当前用户的业务需求类型是哪一种(如主上行、主下行、一级需求或二级需求);最后,若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所预设的目标范围内,则可以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所监测得到的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为止。例如,若当前功耗特征值过高,超出了目标范围,则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使其变低;若当前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但是网速需求量较高,则也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提升网络传输能力和效率,这种情况下,允许功耗在一定程度上增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在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该方法通过当前组网类型与业务需求类型相结合,据此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控制终端的功耗特征值,能够在满足用户用网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功耗,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网络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从而改善了用户对终端网络功能的使用体验。此外,该方法还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类型以控制功耗,能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之前,还包括:确定支持的组网类型,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独立SA组网和非独立NSA组网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所述SA组网的情况下,采用所述SA组网作为所述当前组网。
本实施例中,终端可利用射频模块实现5G射频功能,如果5G射频功能可以独立工作,则终端支持SA组网;如果5G射频功能可作为4G射频功能的补充,共同分担流量,则终端支持NSA组网。本实施例中优先使能SA网络,即,如果终端支持SA组网,则采用SA组网接入网络。优先采用SA组网,也可以理解为,SA组网的优先级高于NSA组网的优先级,即,在终端的当前网络既可组建SA组网,又可组建NSA组网的情况下,优先组建能耗较低的SA组网,而在SA组网不可组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NSA组网作为当前组网。
在一实施例中,在当前组网为NSA组网的情况下,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段的发射功率;新空口(New Radio,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行子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SCC)通路数;下行SCC通路数;上行多进多出(Multiple-In Multiple-Out,MIMO)通路数;下行MIMO通路数;在当前组网为SA组网的情况下,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R频段的发射功率;SCC通路数;下行SCC通路数;MIMO通路数;下行MIMO通路数,双发链路中每条发射链路的开关状态。
本实施例中,LTE频段的发射功率主要指终端采用LTE技术在各工作频段向基站的发射功率,是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主要指终端采用NR技术在各工作频段向基站的发射功率,是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在组网类型为NSA组网的情况下,终端可通过双连接LTE技术和NR技术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在组网类型为SA组网的情况下,终端可通过连接NR技术实现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因此,LTE频段的发射功率主要是在终端工作在NSA组网的情况下,在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NR频段的发射功率可以是在终端工作在SA组网或NSA组网的情况下,在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是一种可允许终端在多个子频带上同时进行数据收发的多载波数据通信技术。在采用LTE技术或NR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可利用CA技术来增加无线数据传输的带宽以提升传输速率。子载波(Secondary CoponentCarrier,SCC)为CA中的每个载波单元;其中,每个载波单元都对应一个数据传输通路,即为SCC通路。需要说明的是,在NSA组网或SA组网支持CA功能的情况下,终端的上行或下行方向,可分别对应多个SCC通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一种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技术。其中,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可分别对应多个数据传输通路,即MIMO通路。需要说明的是,在NSA组网或SA组网支持MIMO功能的情况下,终端的上行或下行过程中,可分别对应多个MIMO通路。因此,上行SCC通路数和上行MIMO通路数可以是在终端工作在NSA组网或SA组网的情况下,在上行方向所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下行SCC通路数和下行MIMO通路数可以是在终端工作在NSA组网或SA组网的情况下,在下行方向所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
双发链路可以指终端上行方向共享发射功率的两个发射链路,其中共享发射功率的两个发射链路相较于单链路发射,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情况下,处于SA组网下的终端可以支持双发链路功能。由于发射链路是用于终端向基站发射数据的链路,因此双发链路中每条发射链路的开关状态主要是在终端工作在SA组网的情况下,在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一个或多个组网工作参数来调整终端的功耗特征值,以使得调整后的功耗特征值(即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包括: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目标范围内: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当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时,需要优先保证下行网速速率的正常运行,因此当组网类型为N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时,可以通过调整上行方向对应的至少一个组网工作参数(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结合),来调整终端的功耗特征值以使其恢复至预设目标范围内。
例如,当前终端采用NSA组网且支持CA功能,若实时所监测获取的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如高于某一预设阀值),则监测用户此时的用网状态(即业务需求类型):若主需求为下行速率(即主下行),则在优先保证下行网速速率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来调整功耗特征值至目标范围内。例如可以选择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如降低电流较大或功耗较大的LTE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电流超过设定电流阈值的LTE频段的发射功率、或降低功耗超过设定功耗阈值的LTE频段的发射功率等)、和/或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如降低电流较大或功耗较大的NR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电流超过设定电流阈值的NR频段的发射功率、或降低功耗超过设定功耗阈值的NR频段的发射功率等),以降低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电流,也可以关闭功耗较大的频段中的一条或多条上行SCC通路、和/或一条或多条上行MIMO通路以减小终端总功耗。此外,当终端当前功耗特征值降低至目标范围内(如终端射频总功耗以及终端温度降至阀值以下)之后,可以再重新调整该LTE频段的发射功率至常值,并根据用户的业务对网速的需求量(即网速需求量)选择性开启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的通路。其中,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过程中,选频(即选择被降低发射功率的LTE频段和/或NR频段)和/或通路选择(即选择被关闭的SCC通路和/或MIMO通路)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例如,优先降低功耗最大的频段的发射功率,或者优先关闭功耗最大的频段中的SCC通路和/或MIMO通路等。其中,功耗可以通过电流、电压和/或温度等体现。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包括:当前组网类型为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关闭双发链路中功耗特征值较大的发射链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发射链路选择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当组网类型为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时,可以通过调整上行方向对应的至少一个组网工作参数(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结合),来调整终端的功耗特征值以使其恢复至预设目标范围内。
例如,当前终端采用SA组网且支持CA功能,若实时所监测获取的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如高于某一预设阀值),则监测用户此时的用网状态:若主需求为下行速率,则在优先保证下行网速速率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上行方向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来调整功耗特征值至目标范围内。例如可以选择降低功耗最大的NR频段的发射功率以降低PA电流,也可以关闭双发链路中功耗特征值较大的发射链路以降低终端总功耗,或者也可以关闭一条或多条上行SCC通路、和/或一条或多条上行MIMO通路等。其中,发射链路选择(即选择双发链路中被关闭的发射链路)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此外,当终端的射频总功耗降至阀值以下且终端温度降低后,可以再重新调整该NR频段的发射功率至常值,并根据用户的网速需求量选择性开启对应一个或多个上行中的通路,或者开启所关闭的发射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包括: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上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目标范围内:关闭至少一个下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下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当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上行时,可以通过调整下行方向对应的至少一个组网工作参数(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结合),来调整终端的功耗特征值以使其恢复至预设目标范围内。
例如,当前终端采用NSA组网或SA组网,且支持CA功能,若主需求为上行速率,则在优先保证上行速率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关闭一条或多条下行SCC通路,或者是可以关闭大功耗频段的MIMO通路,以减小总功耗。此外,当终端射频总功耗降至阀值以下且终端温度降低后,可以根据用户的网速需求量选择性重启一个或多个所关闭的下行中的通路。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业务需求类型为一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一级需求:关闭至少一个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MIMO通路;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考虑当前功耗特征值是否已经处于目标范围内,而是主要根据网速需求量的高低来调整组网工作参数,以在控制终端功耗在合理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不同级别的业务需求。其中,组网工作参数可根据当前终端的组网类型来确定。本步骤中可以根据网速需求量将业务需求类型分为一级需求和二级需求。当业务需求类型为一级需求时,用户在终端所进行的业务网速需求量不多、或者是业务实时性要求不高,此时可以在保证满足用户用网需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网速,例如可以关闭一些通路、和/或降低部分(例如功耗最大的)LTE或NR频段的发射功率。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需求类型切换为二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二级需求: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SCC通路;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MIMO通路;增大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增大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其中,二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高于一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
本实施例中,在一级需求的基础上,当业务需求类型切换为二级需求时,用户在终端所进行的业务量有所增加、或者是业务实时性要求变高等,即二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高于一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此时可以适当开启一个或多个被关闭的通路、和/或增大部分(例如功耗最大的)LTE或NR频段的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依据的网速需求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终端类型以及适用人群等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对此不作限定。此外,本实施例对为调整功耗特征值而进行的调整终端各工作频段的发射功率的降低或提高至多少频率,也不作限定。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10,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可选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可以为终端的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的总电流值、总电压值和/或终端的温度值。
步骤220,确定当前的业务需求类型。
可选的,业务需求类型可以为主上行或主下行,也可以为一级需求或二级需求。
步骤230,当前功耗特征值是否在目标范围内?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210以及220,继续进行组网工作参数控制以控制功耗。否则,执行步骤240。
步骤240,根据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
步骤250,下一功耗特征值是否在目标范围内?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210以及220,继续进行组网工作参数控制以控制功耗。否则,返回执行步骤240,继续调整组网工作参数。
以下通过示例对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终端当前使用的是NSA组网,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上行,当监测到功耗特征值较高、超过目标范围时,终端射频的频段1电流较小、频段3电流较大,则可以关闭频段3的下行CA的一个或多个SCC通路,例如关闭SCC通路1和SCC通路2;若频段3配置有下行MIMO通路,则还可选择关闭一个或多个MIMO通路,例如关闭MIMO通路1;继续监测功耗特征值,在终端的功耗特征值降低到目标范围后,也可以再开启一个或多个被关闭SCC通路或MIMO通路,以满足用户的用网需求。
又如,终端当前使用的是NSA组网,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当监测到功耗特征值较高、超过目标范围时,终端射频的LTE频段3与NR频段4同时发射,且LTE频段3电流较小、NR频段4电流较大,则可以降低NR频段4的发射功率,或关闭NR频段4的上行CA的一个或多个SCC通路;继续监测功耗特征值,在终端的功耗特征值降低到目标范围后,可以重新开启NR频段4的上行CA的SCC通路,也可以将NR频段4的发射功率升高,以满足用户的用网需求,在此基础上,可依据上下行实时的网速需求量和功耗特征值进行持续的功耗控制。
再如,终端当前使用NSA网络,且上下行网速需求量均较小(一级需求),功耗特征值也不高,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节省终端的功耗,可选择性关闭电流功耗较大频段的上行或下行CA的一个或多个SCC通路、关闭部分MIMO通路、和/或降低部分频段的发射功率;此外,待上行或下行网速需求量增大后(二级需求),可重新开启所关闭频段的上行或下行CA的SCC通路,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开启所关闭的MIMO通路以及提高部分频段的发射功率,在此基础上,可依据上下行实时网速需求量进行持续的功耗控制,以满足不同级别的网速需求。
本实施例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在当前功耗特征值超出目标范围时,无需切换网络,通过调整当前组网在相应方向上的工作参数,即可有效控制功耗,并满足主上行或主下行的业务需求;在网速需求量较低或者升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参数,允许功耗在一定程度上升高或降低,以适应不同级别的网速需求量,从而智能化地调整工作参数,提高组网中业务传输控制进行的灵活性,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行解串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10,设置为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参数调整模块320,设置为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通过参数调整模块,若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则根据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目标范围内。该装置通过当前组网类型与业务需求类型相结合,据此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控制终端的功耗特征值,能够在满足用户用网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功耗,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组网类型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从而改善了用户对终端网络功能的使用体验。此外,该装置还根据的业务需求类型以控制功耗,能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组网确定模块330,设置为:
在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之前,确定支持的组网类型,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独立SA组网和非独立NSA组网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所述SA组网的情况下,采用所述SA组网作为所述当前组网。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当前组网为NSA组网的情况下,所述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LTE频段的发射功率;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行SCC通路数;下行SCC通路数;上行MIMO通路数;下行MIMO通路数;在当前组网为SA组网的情况下,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行SCC通路数;下行SCC通路数;上行MIMO通路数;下行MIMO通路数;双发链路中每条发射链路的开关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320具体设置为: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非独立N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320具体设置为: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关闭双发链路中功耗特征值较大的发射链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发射链路选择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320具体设置为: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上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
关闭至少一个下行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下行MIMO通路;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一级需求调整模块340,设置为述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一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所述一级需求:关闭至少一个SCC通路;关闭至少一个MIMO通路;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二级需求调整模块350,设置为所述业务需求类型切换为二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所述二级需求: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SCC通路;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MIMO通路;增大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增大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二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高于所述一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
本实施例提出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420上并可在处理器4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10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20;该终端中的处理器4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10为例;存储器42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0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终端还包括:通信装置430、输入装置440和输出装置450。
终端中的处理器410、存储器420、通信装置430、输入装置440和输出装置45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44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按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5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通信装置430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通信装置430设置为根据处理器410的控制进行信息收发通信。
存储器4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组网工作参数控制装置中的模块)。存储器4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510、以及分别与终端510相连的功耗监测模块520、射频模块530以及网速跟踪模块540,其中,功耗监测模块520、射频模块530以及网速跟踪模块540可以内置在终端510中,也可以与终端510中的处理器连接,用于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功耗监测模块520用于监测当前组网对应的功耗特征值;射频模块530用于建立当前组网;网速跟踪模块540用于监测当前组网的网速需求量。当前组网的网速需求量主要指当前所监测的终端正在进行的业务对网速的需求量,可以包括上行网速需求量、下行网速需求量和/或总网速需求量等,用于确定业务需求类型,例如是主上行、主下行、一级需求或者是二级需求等。
本实施例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通过将当前组网类型与业务需求类型相结合,据此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控制终端的功耗特征值,能够在满足用户用网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功耗,并可以避免频繁切换组网类型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从而改善了用户对终端网络功能的使用体验。此外,该系统还根据的业务需求类型以控制功耗,能够满足不同业务需求,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射频模块530包括LTE射频模块以及NR射频模块。
本实施例中,LTE射频模块可以用于实现4G射频功能,其包括对应的4G PA、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滤波器等硬件电路。
NR射频模块可以用于实现5G射频功能,其包括对应的5G PA、双工器、LNA、滤波器等硬件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功耗监测模块520包括多个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温感器件和/或阻性器件;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至少一个发射链路和/或至少一个接收链路的功耗特征值。
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电路可以集成在终端510内部的PA或射频收发芯片上,以实时监测功耗特征值。
温感器件可以指由多个温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元件)所构成的器件,其可以放置在终端510各个工作频段所对应的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中。例如,当终端510温度改变后,温感器件的阻值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应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终端510内部系统的表格查询并计算可以得到终端510各工作频段对应的电流值。
阻性器件也可以指由多个热敏电阻元件所构成的器件,其可以外接在射频收发芯片上(前提是在射频收发芯片功能可支持状态下),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压变化可以计算得到终端510各工作频段对应的实时电流值。
功耗监测模块520既可以直接监测电流值(如电流检测电路),也可以通过监测与电流相关的某种参数作为换算得到对应的电流值(如温感器件和阻性器件)。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至少一个发射链路和/或至少一个接收链路的功耗特征值。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于每条链路都对应放置一个监测装置;也可以为了减小复杂度,将终端510内频率相近的多个工作频段划分为一组,进行分组监测。
在一实施例中,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模块,其中,中央控制模块内包括网络模式切换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和SCC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中央控制模块可独立集成一个模块,也可与射频收发芯片或基带芯片集成设计;其中,中央控制模块可集成在终端510内部,与处理器410连接。功耗监测模块可以实时监测终端510的功耗特征值,如射频各频段的耗电情况,并将数据实时传回中央控制模块。
其中,网络模式切换模块主要依据用户当前所处地区的网络组网状态,切换组网模式为SA组网或NSA组网,同时可依据当前各频段电流功耗状态及上下行网速需求量等调节LTE和NR频段的MIMO通道数量为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2*2MIMO、3*3MIMO、4*4MIMO等。
功率控制模块依据当前各频段电流功耗状态及上下行网速需求量,选择升高或降低LTE或NR大功耗频段的发射功率及各个通路的开闭。在SA组网模式下,控制NR大功耗频段的发射功率及通路的开闭;在NSA组网模式下,LTE和NR频段的发射功率同发,依据对电流的监控,对LTE和NR中功耗电流大的频段分配更小的功率,以降低总功耗;对于SA组网的双发链路的网络模式下,可依据上行网速需求量和电流数据,选择关闭电流功耗较大的一条发射链路以降低功耗。
SCC控制模块依据当前各频段电流功耗状态及上下行网速需求量选择开启或关闭功耗大的频段的上行或下行SCC通路,或将某一大功耗频段的CA修改成2*2或1*1的状态来进一步减小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在SCC通路的控制方面,由于CA的总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与SCC有着直接关系,通过网速跟踪模块实时监测用户在终端510的网速需求量,通过功耗监测模块实时追踪终端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并根据实时所监测的用户网速需求量以及当前功耗特征值,可以确定开启或关闭的SCC通路对应的频段,关闭哪几条SCC通路,或开启哪几条SCC通路。在保证用户用网需求的同时,将SCC通路数量和数据传输量控制在一个适当范围内,能够减少功耗,达到减小终端510发热和提高续航的目的。
示例性的,若终端510当前使用NSA组网,主上行,即上行网速需求量大,且手机射频总功耗过大,发热严重,终端510射频的频段1电流较小,频段3电流较大,则终端510内部系统可以选择关闭频段3的下行CA的多个SCC通路,即SCC通路1、SCC通路2等。若频段3配置有下行MIMO通路,则可选择关闭其部分MIMO通路;在终端510温度降低后,网速跟踪模块检测到开启所关闭SCC通路及MIMO通路的用网需求,则重新开启频段3的下行CA的SCC通路1、SCC通路2等多个通路,同样开启所关闭的部分MIMO通路,并依据上下行实时网速需求量和功耗进行下一轮功耗特征值的控制。
若终端510当前使用NSA组网,主下行,即下行网速需求量大,且手机射频总功耗过大,发热严重,终端510射频的LTE频段3与NR频段4同时发射功率,且LTE频段3电流较小,NR频段4电流较大,则终端510内部系统可以选择降低NR频段4的发射功率,或关闭NR频段4的上行CA的SCC通路1、SCC通路2等多个通路;在终端510温度降低后,网速跟踪模块检测到开启所关闭SCC通路的用网需求,则重新开启NR频段4的上行CA的SCC通路1、SCC通路2等多个通路,并将NR频段4的发射功率升至常值,在此基础上,可依据上下行实时网速需求量和功耗进行下一轮功耗特征值的控制。
若终端510当前使用NSA网络,且上下行网速需求量均较小,终端510温度也不高,则可选择性关闭电流功耗较大频段的上行或下行CA的一个或多个SCC通路、关闭部分MIMO通路、和/或降低部分频段的发射功率,以降低功耗;待上行或下行用网需求增大后,可重新开启所关闭频段的上行或下行CA的SCC通路,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开启所关闭的MIMO通路以及提高部分频段的发射功率,在此基础上,可依据上下行实时网速需求量和功耗进行下一轮功耗特征值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模式切换所依据的网速需求量大小门限及耗电门限可由开发人员依据不同的应用终端510和适用人群进行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控制,如关闭几条SCC通路,降低LTE、NR发射功率至多少dBm等,可依据终端510本身的射频方案调整,此处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依据实时获得的上下行网络速率、终端510使用状态、终端510射频各频段的耗电情况等,能够自动切换5G网络下的组网状态,并综合自主调整上行及下行CA的SCC频段使能情况及各频段发射功率状态,在保证用户用网需求的条件下,将射频电流、SCC通路数、MIMO通路数等控制在一个最优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功耗,达到减小终端510发热和提高续航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出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任意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与执行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无线电频率(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k,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通过示范性和非限制性的示例,上文已提供了对本申请的示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但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来考虑,对以上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和调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的恰当范围将根据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
在所述当前功耗特征值不在目标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组网的当前功耗特征值之前,还包括:
确定支持的组网类型,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独立SA组网和非独立NSA组网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支持的组网类型包括所述SA组网的情况下,采用所述SA组网作为所述当前组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组网为NSA组网的情况下,所述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长期演进LTE频段的发射功率;新空口NR频段的发射功率;上行子载波SCC通路数;下行SCC通路数;上行多进多出MIMO通路数;下行MIMO通路数;
在所述当前组网为SA组网的情况下,所述组网工作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NR频段的发射功率;SCC通路数;SCC通路数;MIMO通路数;MIMO通路数;双发链路中每条发射链路的开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包括: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
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
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
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
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
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包括: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下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
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
关闭双发链路中功耗特征值较大的发射链路;
关闭至少一个上行SCC通路;
关闭至少一个上行MIMO通路;
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链路选择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组网的组网类型以及业务需求类型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直至所述当前组网的下一功耗特征值在所述目标范围内,包括: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主上行,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使所述下一功耗特征值降低至所述目标范围内:
关闭至少一个下行SCC通路;
关闭至少一个下行MIMO通路;
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组网类型为NSA组网或SA组网,且所述业务需求类型为一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所述一级需求:
关闭至少一个SCC通路;
关闭至少一个MIMO通路;
降低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
降低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
上述调整组网工作参数的选频和/或通路选择的依据包括频段的功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业务需求类型切换为二级需求,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整对应的组网工作参数,以满足所述二级需求:
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SCC通路;
开启至少一个被关闭的MIMO通路;
增大部分LTE频段的发射功率;
增大部分NR频段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二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高于所述一级需求的网速需求量。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
CN202111114921.7A 2021-09-23 2021-09-23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66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921.7A CN115866617A (zh) 2021-09-23 2021-09-23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05022 WO2023045502A1 (zh) 2021-09-23 2022-07-12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921.7A CN115866617A (zh) 2021-09-23 2021-09-23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617A true CN11586661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4921.7A Pending CN115866617A (zh) 2021-09-23 2021-09-23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6617A (zh)
WO (1) WO20230455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578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4588B2 (ja) * 2009-05-07 2015-09-2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移動通信デバイスの電力消費管理
CN105517128B (zh) * 2015-11-28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10557779B (zh) * 2019-05-16 2021-08-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8831A (zh) * 2021-01-22 2021-04-30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5g终端的sa组网和nsa组网的选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578A (zh) * 2023-09-13 2023-10-20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方法
CN116911578B (zh) * 2023-09-13 2024-02-27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5502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5563B2 (en)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co-existence of co-located radios
US976318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receiver operation
CN103563271B (zh) 数据驱动的自适应接收链分集处理
RU237875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знесением приема в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594038B2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8983533B2 (en)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implementation
KR20140138831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적응형 수신기 다이버시티를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US201401693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tenna port configurations
CN106465134A (zh) 终端双sim‑双接入处理
CN103889036A (zh) 降低功耗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WO2020073807A1 (zh)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86829A1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US7957702B2 (en) Adaptive duplex modes in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JP4904437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833748B2 (en)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hase tracking
CN102893680B (zh) 移动通信终端
WO2023071340A1 (zh) 业务切片的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89651A (zh) 调度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45502A1 (zh) 组网工作参数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100855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69108B (zh) 一种高速数据传输降级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132289A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功耗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EP2717492B1 (en) Antenna receiving mode configu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base station
WO2024037291A1 (zh) 一种射频装置的控制方法、射频装置及电子设备
Zhao et al. Ctlinq: content-centric link scheduling in cache-enabled device-to-device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