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7233B -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7233B
CN115857233B CN202211721766.XA CN202211721766A CN115857233B CN 115857233 B CN115857233 B CN 115857233B CN 202211721766 A CN202211721766 A CN 202211721766A CN 115857233 B CN115857233 B CN 115857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color
product
design
transparent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17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57233A (zh
Inventor
曹尚操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17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7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7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57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显示母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还包括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每种产品设计区具有不同的色域且均包括色阻层及主间隔垫;在每种产品设计区中:色阻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色阻层背离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另一端抵接第二透明基板;每种产品设计区均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个像素区均包括开口区及非开口区,非开口区包括承载区,不同色域的产品设计区中:位于开口区的色阻层的厚度不同,位于承载区的色阻层厚度相同;主间隔垫位于承载区,且不同色域的产品设计区中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至少两种产品。

Description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设计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面板的设计中,由于不同的客户对液晶面板有不同的规格要求(例如,色域),导致需要设计多条生产线分别进行生产,或者,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多次修改生产方案,从而导致工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所述显示母板还包括:
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具有不同的色域,且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均包括色阻层及主间隔垫;
在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中: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面对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均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个所述像素区均包括开口区及非开口区,所述非开口区包括承载区,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位于所述开口区的所述色阻层的厚度不同,位于所述承载区的所述色阻层厚度相同;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且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包括:
第一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一色域,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一色阻层及第一主间隔垫,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区均包括第一开口区及第一非开口区,所述第一非开口区包括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及
第二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二色域,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二色阻层及第二主间隔垫,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区均包括第二开口区及第二非开口区,所述第二非开口区包括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色域大于所述第二色域,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还包括次间隔垫,所述次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区,所述次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且所述次间隔垫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其中,所述显示母板还包括:
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色阻层之间,所述主间隔垫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的区域内;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部分;及
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于所述色阻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色阻层具有通孔,所述透明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以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且避开所述主间隔垫设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所述显示母板包括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具有不同的色域,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位于开口区中承载区的色阻层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色阻层厚度相同,且设于所述承载区中的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的主间隔垫无站位段差,均能够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进而避免主间隔垫站位段差引起的液晶层间隙不良、显示品味不佳等问题,实现了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产品,降低了制备不同色域产品的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至少两种产品,且主间隔垫之间无站位段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透明基板;
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一侧的色阻坯层;
对位于不同区域的所述色阻坯层进行曝光,以得到多个色阻层,其中,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开口区的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厚度相同;
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多个主间隔垫,其中,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及
在所述多个主间隔垫的一侧设置第二透明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抵接所述多个主间隔垫,以得到至少两种产品。
其中,所述对位于不同区域的所述色阻坯层进行曝光,以得到多个色阻层,其中,不同的色阻层位于开口区的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厚度相同,包括:
采用相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坯层上的承载区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承载区的色阻厚度相同;及
采用不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开口区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开口区的色阻厚度不同。
其中,所述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多个主间隔垫,其中,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包括:
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间隔坯层;及
对所述间隔坯层以相同的照光强度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位于所述承载区的所述多个主间隔垫,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区的次间隔垫,其中,所述次间隔垫的厚度与所述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利用同一个光罩制备至少两种产品,每种所述产品的产品设计区具有不同的色域,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位于开口区中承载区的色阻层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色阻层厚度相同,且设于所述承载区中的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的主间隔垫无站位段差,均能够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进而避免主间隔垫站位段差引起的液晶层间隙不良、显示品味不佳等问题,实现了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产品,降低了制备不同色域产品的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制备具有不同色域的至少两种产品,且主间隔垫之间无站位段差。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由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母板沿所述产品设计区边缘分割后制备而成。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母板沿所述产品设计区边缘分割后得到的产品,即,至少两种色域规格的所述显示面板能够通过所述显示母板沿所述产品设计区边缘分割后制备得到。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出所述显示母板并沿所述产品设计区边缘分割后制备得到,从而使得至少两种色域规格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低,且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母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显示母板的像素区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显示母板的色阻层的三色分布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图10中对色阻胚层进行曝光的流程图。
图12为图10中形成主间隔垫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显示母板1;第一透明基板10;第二透明基板20;产品设计区30;色阻层31;红色层311;绿色层312;蓝色层313;通孔314;主间隔垫32;像素区33;开口区331;非开口区332;承载区3321;第一产品设计区40;第一色阻层41;第一主间隔垫42;第一像素区43;第一开口区431;第一非开口区432;第一承载区4321;第二产品设计区50;第二色阻层51;第二主间隔垫52;第二像素区53;第二开口区531;第二非开口区532;第二承载区5321;次间隔垫54;第一导电层60;第一绝缘层70;第二导电层80;第二绝缘层90;透明导电层100;显示面板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1。请一并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母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显示母板的像素区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显示母板的色阻层的三色分布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20。所述显示母板1还包括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30。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30具有不同的色域,且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30均包括色阻层31及主间隔垫32(Main Photo Spacer,MPS)。在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所述色阻层31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面向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的一侧。所述主间隔垫32的一端抵接所述色阻层31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表面。所述主间隔垫32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每种所述产均具有多个像素区33。每个所述像素区33均包括开口区331及非开口区332。所述非开口区332包括承载区3321。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所述色阻层31的厚度不同,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所述色阻层31厚度相同。所述主间隔垫32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且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厚度或高度是指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指向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的方向上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及图2以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两种产品设计区30进行示意,可以理解地,图1及图2不应该理解为对本申请中显示母板1包括产品设计区30的种类及数量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母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母板1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30,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30具有不同的色域,即,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至少两种规格的液晶显示面板,且每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色域不同。
在相关技术中,所述产品设计区30的色域越大,则所述产品设计区30的色阻层31越厚。当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至少两种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时,色域较大的产品设计区30的色阻层31较厚,色域较小的产品设计区30的色阻层31较薄,由于在同一个所述显示母板1内,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从而导致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在所述显示母板1中所处高度不一样,即,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的站位高度不同,进而使得色域较小的产品设计区30中的主间隔垫32无法接触到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引起液晶层间隙(cell gap)不良、显示品味不佳(mura)等问题。
相较于相关技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色阻层31的厚度不同,具体地,色域较大的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开口区331的色阻层31厚度较大,色域较小的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开口区331的色阻层31厚度较小。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相同,且所述主间隔垫32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所述主间隔垫32的一端抵接所述色阻层31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表面,由于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因此,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所述主间隔垫32的另一端均能够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即,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的站位高度相同,消除了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的站位段差,使得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的主间隔垫32均能够接触到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能够避免液晶层间隙不良、显示品味不佳等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显示母板1能够实现在同一组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20之间制备的至少两种不同色域的产品,即利用一个光罩(mask)设计至少两种不同色域的产品,且不同色域的产品中主间隔垫32无占位段差,从而降低了制备不同色域的产品的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所述显示母板1的工厂的竞争力。
其中,所述承载区3321位于所述非开口区332,所述承载区3321为所述色阻层31承载所述主间隔垫32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承载区3321为所述非开口区332中位于像素过孔以外区域的部分区域,或者,所述承载区3321即为所述非开口区332中位于像素过孔以外的区域。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色阻层31通过曝光制备,具体地通过半色调掩膜光罩(Half Tone Mask mask,HTM mask)制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4),所述色阻层31包括红色(Red,R)层311、绿色(Green,G)层312及蓝色(Blue,B)层313。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色阻层31厚度不同,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相同,对比的是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同一颜色的色阻。具体地,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R层厚度不同,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G层厚度不同,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B层厚度不同,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R层厚度相同,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G层厚度相同,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B层厚度相同。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1,所述显示母板1包括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30,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30具有不同的色域,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开口区331中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332中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相同,且设于所述承载区3321中的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的主间隔垫32无站位段差,均能够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进而避免主间隔垫32站位段差引起的液晶层间隙不良、显示品味不佳等问题,实现了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产品,降低了制备不同色域产品的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1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至少两种产品,且主间隔垫32之间无站位段差。
请再次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30包括第一产品设计区40及第二产品设计区50。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具有第一色域,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包括所述第一色阻层41及第一主间隔垫42。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43。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区43均包括第一开口区431及第一非开口区432。所述第一非开口区432包括第一承载区4321。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色阻层41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表面,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具有第二色域,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包括所述第二色阻层51及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区53。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区53均包括第二开口区531及第二非开口区532。所述第二非开口区532包括第二承载区5321。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51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表面,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其中,所述第一色域大于所述第二色域,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30包括第一产品设计区40及第二产品设计区50进行示意性说明。由于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第一色域大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第二色域,因此,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在所述显示母板1中的高度相同,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无站位段差,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均能够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进而使得所述显示母板1整体厚度一致。
举例而言,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为32寸的面板,且第一色域为75%,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为24寸的面板,且第二色域为65%。在相关技术中,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像素区33的厚度均为2.4μm,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色阻层31在像素区33的厚度均为2μm,在同一光罩上进行制备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时,由于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像素区3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像素区33的厚度,从而导致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主间隔垫32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主间隔垫32的存在高度差,进而导致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主间隔垫32均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之间均在间隙,或者,导致整个显示母板1的第二透明基板20不平整。相较于相关技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相同,以使得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在所述显示母板1中的高度相同,从而消除了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站位段差,进而避免了由于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之间的站位段差而导致的显示不佳。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的方式有多种,接下来对实现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再次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设计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未对相关技术中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厚度进行改变。对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设计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可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增加了相关技术中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相同。
请参照图1、图2及图5,图5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还包括次间隔垫54(Sub Photo Spacer,SPS)。所述次间隔垫54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区531,所述次间隔垫54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51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表面,且所述次间隔垫54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一实施方式(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设计次间隔垫54。由于所述次间隔垫54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厚度相同,且所述次间隔垫54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区531,因此所述次间隔垫54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在所述显示母板1内具有高度差(即具有段差),且能够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能在同一制备工序中完成,从而节省了制备间隔柱的HTM mask成本,进而节省了所述显示母板1的制备成本。
请参照图1及图6,图6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设计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中,未对相关技术中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色阻层31厚度进行改变。对于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设计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相同。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因此,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在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的高度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主间隔垫32的高度更低,从而减小了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整体厚度,进而实现了轻薄化设计。
请参照图1及图7,图7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设计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对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设计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可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相同。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中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一产品设计区4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且减小了相关技术中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色阻层31在承载区3321的厚度,因此,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在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的高度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主间隔垫32的高度更低,且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在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的高度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主间隔垫32的高度更低,从而减小了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及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的整体厚度,进而实现了两种产品的轻薄化设计。
请参照图1及图8,图8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部分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所述第一色阻层41在另外部分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431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部分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531的厚度,所述第二色阻层51在另外部分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小于在所述部分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设计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的部分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及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的部分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并按照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或图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设计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的另外部分所述第一承载区4321,按照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和/或图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设计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的另外部分所述第二承载区5321,从而使得在所述显示母板1中,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部分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部分第二主间隔垫52具有相同的站位高度,能够同时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从而使得整个所述显示母板1保持平整。此外,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40中另外部分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50中另外部分第二主间隔垫52的站位高度较低,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呈间隙设置,也此部分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可称为次间隔垫54,由于所有的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厚度均相同,因此,能够在同一制备工序中完成所有的所述第一主间隔垫42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的设计,从而节省了制备间隔柱的HTM mask成本,进而节省了所述显示母板1的制备成本。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图3及图9,图9为图1中显示母板在第六实施例中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母板1还包括第一导电层60、第一绝缘层70、第二导电层80、第二绝缘层90及透明导电层100。所述第一导电层60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与所述色阻层31之间。所述主间隔垫32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60所在区域内。所述第一绝缘层70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60。所述第二导电层80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70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6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31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90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70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6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31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90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80的部分。所述透明导电层100设于所述色阻层31靠近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的表面。所述色阻层31具有通孔314。所述透明导电层100部分位于所述通孔314内以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80,且避开所述主间隔垫32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间隔垫32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60所在区域,以使得所述非开口区332尺寸较小,从而提升开口率,进而使得所述显示母板1的出光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色阻层31具有通孔314,所述透明导电层100部分位于所述通孔314内以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80。所述通孔314可称为像素过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6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金属导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等。所述第二导电层8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金属导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所述透明导电层100为透明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70为Gl层,所述第二绝缘层90为PV1层。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母板1的制备方法。请参照图1、图2及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母板1的制备方法包括S10、S20、S30、S40及S50,具体介绍如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同一组第一透明基板10与第二透明基板20制备至少两种产品(即利用同一个光罩制备至少两种产品),且不同种产品具有不同的色域。
S10,提供第一透明基板10。
S20,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一侧的色阻坯层。
S30,对位于不同区域的所述色阻坯层进行曝光,以得到多个色阻层3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所述色阻层31位于开口区331的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332中承载区3321的厚度相同,即,不同色域的产品设计区30在所述开口区331的色阻层31厚度不同,在所述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相同。其中,不同的产品设计区30中制备的产品的色域不同。
S40,在所述色阻层31上形成多个主间隔垫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间隔垫32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且所述多个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因此,不同色域的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在所述显示母板1中的高度相同,即,不同色域的产品设计区30中主间隔垫32之间无站位段差。
S50,在所述多个主间隔垫32的一侧设置第二透明基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抵接所述多个主间隔垫32,以得到至少两种产品。由于不同色域的产品中主间隔垫32无站位段差,因此,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能够同时抵接所有的所述主间隔垫3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相对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整体平整。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1的制备方法利用同一个光罩制备至少两种产品,每种所述产品的产品设计区30具有不同的色域,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位于开口区331中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332中承载区3321的色阻层31厚度相同,且设于所述承载区3321中的主间隔垫32的厚度相同,从而使得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30中的主间隔垫32无站位段差,均能够抵接至所述第二透明基板20面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10的一侧,进而避免主间隔垫32站位段差引起的液晶层间隙不良、显示品味不佳等问题,实现了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具有不同色域的产品,降低了制备不同色域产品的成本。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母板1的制备方法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制备具有不同色域的至少两种产品,且主间隔垫32之间无站位段差。
请参照图11,图11为图10中对色阻胚层进行曝光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S31及S32,具体介绍如下。
S31,采用相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承载区3321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31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色阻厚度相同。
S32,采用不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开口区331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31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色阻厚度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区分,将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承载区3321进行曝光的照光强度命名为第一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开口区331进行曝光的照光强度命名为第二照光强度。采用所述第一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胚层上的承载区3321进行曝光时,对不同的色阻层31,所述第一照光强度的值均相同,因此,不同的所述色阻层31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色阻厚度相同。采用所述第二照光强度对所述开口区331进行曝光时,对不同的色阻层31,所述第二照光强度的值具有多个,且一个所述色阻层31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照光强度,不同的所述色阻层31对应的所述第二照光强度的值不同,从而使得不同所述色阻层31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色阻厚度不同。
请参照图5、图8及图12,图12为图10中形成主间隔垫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40具体包括步骤S41及S42,具体介绍如下。
S41,在所述色阻层31上形成间隔胚层。
S42,对所述间隔胚层以相同的照光强度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位于所述承载区3321的所述多个主间隔垫32,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区331的次间隔垫5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区分,将对所述间隔胚层进行曝光显影的照光强度命名为第三照光强度。在采用第三照光强度对所述间隔胚层进行曝光时,对于曝光形成主间隔垫32及次间隔垫54的第三照光强度均相同,从而使得所述主间隔垫32与所述次间隔垫54具有相同的厚度。因此所述次间隔垫54与所述主间隔垫32在所述显示母板1内具有高度差(即具有段差),且能够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52能在同一制备工序中完成,从而节省了制备间隔柱的HTM mask成本,进而节省了所述显示母板1的制备成本。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2。请参照图1及图13,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2由前述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母板1沿所述产品设计区边缘分割后制备而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2为液晶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2对应前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母板1沿所述产品设计区30边缘分割后得到的产品,即,至少两种色域规格的所述显示面板2能够通过所述显示母板1沿所述产品设计区30边缘分割后制备得到。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2能够利用同一个光罩设计出所述显示母板1并沿所述产品设计区30边缘分割后制备得到,从而使得至少两种色域规格的所述显示面板2的制备成本低,且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显示母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及第二透明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母板还包括:
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具有不同的色域,且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均包括色阻层及主间隔垫;
在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中: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面对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每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均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个所述像素区均包括开口区及非开口区,所述非开口区包括承载区,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位于所述开口区的所述色阻层的厚度不同,位于所述承载区的所述色阻层厚度相同;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且不同色域的所述产品设计区中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
其中,所述至少两种产品设计区包括:
第一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一色域,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一色阻层及第一主间隔垫,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区均包括第一开口区及第一非开口区,所述第一非开口区包括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及
第二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二色域,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二色阻层及第二主间隔垫,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区均包括第二开口区及第二非开口区,所述第二非开口区包括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色域大于所述第二色域,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或者,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母板还包括:
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色阻层之间,所述主间隔垫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的区域内;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色阻层朝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部分;及
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于所述色阻层靠近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色阻层具有通孔,所述透明导电层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以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且避开所述主间隔垫设置。
3.一种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透明基板;
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一侧的色阻坯层;
对位于不同区域的所述色阻坯层进行曝光,以得到多个色阻层,其中,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开口区的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厚度相同;
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多个主间隔垫,其中,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及
在所述多个主间隔垫的一侧设置第二透明基板,其中,所述第二透明基板抵接所述多个主间隔垫,以得到至少两种产品;
其中,每种所述产品具有一个产品设计区,至少两种所述产品设计区包括:
第一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一色域,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一色阻层及第一主间隔垫,所述第一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一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区均包括第一开口区及第一非开口区,所述第一非开口区包括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区,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及
第二产品设计区,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第二色域,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包括第二色阻层及第二主间隔垫,所述第二产品设计区具有多个第二像素区,每个所述第二像素区均包括第二开口区及第二非开口区,所述第二非开口区包括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色阻层背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透明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色域大于所述第二色域,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一主间隔垫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主间隔垫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等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或者,所述第一色阻层在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开口区的厚度,且所述第二色阻层在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二开口区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于不同区域的所述色阻坯层进行曝光,以得到多个色阻层,其中,不同的色阻层位于开口区的厚度不同,位于非开口区中承载区的厚度相同,包括:
采用相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坯层上的承载区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承载区的色阻厚度相同;及
采用不同的照光强度对所述色阻坯层上的开口区进行曝光,以使得不同的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开口区的色阻厚度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多个主间隔垫,其中,所述主间隔垫位于所述承载区,包括:
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间隔坯层;及
对所述间隔坯层以相同的照光强度进行曝光显影,以形成位于所述承载区的所述多个主间隔垫,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区的次间隔垫,其中,所述次间隔垫的厚度与所述主间隔垫的厚度相同。
CN202211721766.XA 2022-12-30 2022-12-30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857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1766.XA CN115857233B (zh) 2022-12-30 2022-12-30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1766.XA CN115857233B (zh) 2022-12-30 2022-12-30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233A CN115857233A (zh) 2023-03-28
CN115857233B true CN115857233B (zh) 2023-11-03

Family

ID=8565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1766.XA Active CN115857233B (zh) 2022-12-30 2022-12-30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723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348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3567A (zh) * 2015-12-02 2016-0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无黑色矩阵技术的va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017447A (ko) * 2015-08-07 2017-02-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59451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5981036A (zh) * 2022-12-29 2023-04-18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4189B1 (ko) * 2004-08-03 2011-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 기판, 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4818065B2 (ja) * 2006-02-03 2011-11-16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63296B1 (ko) * 2014-10-13 2021-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348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017447A (ko) * 2015-08-07 2017-02-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353567A (zh) * 2015-12-02 2016-0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无黑色矩阵技术的va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9451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5981036A (zh) * 2022-12-29 2023-04-18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233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9352B (zh)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tft基板
CN107275288B (zh)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tft基板
WO2018176760A1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727135B (zh)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416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92149B (zh)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03698931A (zh) 一种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20230013193A1 (en)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color film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CN105514033A (zh) 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309728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0447628C (zh) 彩色滤光层的制造方法
WO2015180302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25781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5981036B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5857233B (zh) 显示母板及显示母板的制备方法
US20190049803A1 (en) Active switch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2014006339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326222B (zh) 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488007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02215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66744B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3519980U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12899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WO2023115507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10141494A1 (en)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