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7227A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7227A
CN115857227A CN202211713865.3A CN202211713865A CN115857227A CN 115857227 A CN115857227 A CN 115857227A CN 202211713865 A CN202211713865 A CN 202211713865A CN 115857227 A CN115857227 A CN 115857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electronic devices
backlight module
typ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3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红照
刘净
戴昀霏
陈林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3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72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7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72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驱动背板以及位于驱动背板的出光一侧光学膜片,其中,驱动背板包括基板、电子器件以及胶层,电子器件设置于基板靠近光学膜片的一侧,胶层覆盖电子器件并且包括第一点胶部,第一点胶部靠近光学膜片的一端与光学膜片接触,本发明通过当驱动背板应用于背光模组时,驱动背板中的第一点胶部替代支撑柱支撑于基板和光学膜片之间,在减薄背光模组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显示原理不同,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不同于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需要借助背光源来发光,背光源主要分为:侧入式背光,即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侧面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由于要借助导光板将光均匀分散至背光的每个角落,所以该方案光效低,能耗高,均匀性差,亮度低;直下式背光,搭配分散均匀的LED,这使得光的均匀性增加,光效提高。
目前,直下式背光LCD中一般在驱动背板靠近光学片的一侧设置支撑柱,用于增加混光距离,淡化Mura(音译,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灯影等品位问题,使亮度更均匀,品位更好,然而,随着对显示装置薄型化需求的提升,支撑柱的设置难度增大、制程成本升高。
因此,亟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直下式背光LCD中驱动背板靠近光学片的一侧设置支撑柱的难度大且制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驱动背板;以及,
光学膜片,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出光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基板、电子器件以及胶层;
所述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胶层覆盖所述电子器件;
所述胶层包括第一点胶部,所述第一点胶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端与所述光学膜片接触。
优选的,所述胶层包括至少一支撑区,所述支撑区呈多边形,所述第一点胶部位于所述支撑区所呈的多边形的顶点;
所述电子器件包括第一类电子器件,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阵列排布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区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连续排列;和/或,
所述支撑区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连续排列。
优选的,所述支撑区所呈的多边形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两端,所述第四侧边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
优选的,所述支撑区所呈多边形包括第一对角线以及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
优选的,所述电子器件还包括第二类电子器件,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之间;
所述第一点胶部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和/或,
所述第一点胶部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
优选的,所述胶层还包括第二点胶部,所述第二点胶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基板还包括靠近所述电子器件一侧的反射层,所述第一点胶部包括第一点胶子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覆盖至少一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0%,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90%。
优选的,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30%,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45%。
优选的,所述第一点胶部包括与所述基板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1,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一侧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通过当驱动背板应用于背光模组时,驱动背板中的第一点胶部替代支撑柱支撑于基板和光学膜片之间,在减薄背光模组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器件的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层的第一种排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层的第二种排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层的第三种排布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层的第四种排布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目前,直下式背光LCD随着薄型化需求的提升,存在驱动背板靠近光学膜片的一侧设置支撑柱难度增加、制程成本升高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
驱动背板101;以及,
光学膜片102,位于所述驱动背板101的出光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背板101包括基板103、电子器件104以及胶层105;
所述电子器件104设置于所述基板103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2的一侧,所述胶层105覆盖所述电子器件104;
所述胶层105包括第一点胶部106,所述第一点胶部106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2的一端与所述光学膜片102接触。
本发明通过当驱动背板101应用于所述背光模组100时,驱动背板101中的第一点胶部106替代支撑柱支撑于基板103和光学膜片102之间,在减薄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至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层105包括至少一支撑区107,所述支撑区107呈多边形,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位于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的顶点,即,所述支撑区107由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组成,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是由相邻的多个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相连形成的虚拟图形。
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所述支撑区107的设置,使用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替代支撑柱,省去了支撑柱的制程工艺,在减薄了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器件104包括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阵列排布于所述基板103的一侧,即,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沿行方向X连续排列,以及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沿列方向Y连续排列。阵列排布的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间距包括但不限于2mm、4mm等。
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如,Mini-LED(迷你发光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连续排列;或者,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连续排列;或者,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连续排列,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连续排列,即,所述支撑区107阵列排布于所述基板103的一侧。
通过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连续排列,和/或,所述支撑区107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连续排列,有利于所述支撑区107在所述基板103上的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当所述驱动背板101应用于所述背光模组100时,所述支撑区107均匀支撑于所述基板103和光学膜片102之间,提高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上,同一行的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可以全部等间距排列、部分等间距排列或全部不等间距分布;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上,同一列的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可以全部等间距排列、部分等间距排列或全部不等间距分布;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上,相邻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之间的间距,与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上,相邻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包括第一侧边109以及第二侧边110,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相邻。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或者,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或者,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
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垂直,或者,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不垂直。当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垂直时,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当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不垂直时,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或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通过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或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即,所述支撑区107所成的多边形至少存在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不平行的一个侧边或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不平行的一个侧边,有利于减少行方向X存在的mura或列方向Y存在的mura,改善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还包括第三侧边111以及第四侧边112,所述第三侧边111与所述第二侧边110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109两端,所述第四侧边112连接所述第二侧边110与所述第三侧边111。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侧边11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边110与所述第三侧边111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垂直时,所述第三侧边111与所述第四侧边112垂直,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所述第一侧边109与所述第二侧边110不垂直时,所述第三侧边111与所述第四侧边112不垂直,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当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时,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四侧边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平行,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三侧边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平行。
当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四侧边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平行,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三侧边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不平行;或者,所述第一侧边109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四侧边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不平行,所述第二侧边110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三侧边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平行。当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至少两个侧边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或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不平行,有利于减少行方向X存在的mura或列方向Y存在的mura,改善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区107所呈多边形包括第一对角线以及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相交。所述第一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和/或,所述第二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
当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垂直时,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可以为菱形。此时,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以及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均不平行,有利于减少行方向X存在的mura以及列方向Y存在的mura,改善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行方向X上,同行的所述支撑区107的个数可以为3个至150个;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列方向Y上,同列的所述支撑区107的个数可以为3个至100个,有利于所述支撑区107在所述基板103上合理并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当所述驱动背板101应用于所述背光模组100时,所述支撑区107均匀支撑于所述基板103和光学膜片102之间,提高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支撑区107可以共用同一顶点,即,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区107可以共用同一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或者,相邻所述支撑区107可以共用所述支撑区107所呈的多边形的同一边,即,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区107可以共用两个所述第一点胶部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器件104还包括第二类电子器件113,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之间。
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可以为驱动器件,如:驱动芯片、电阻、电容、缓冲器等。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或者,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或者,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
所述点胶层105还可以包括第二点胶部114,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以及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粘接于所述基板103,并用于封装所述电子器件104,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和/或,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时,所述第一点胶部106覆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可以覆盖剩余的所述电子器件104,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未覆盖的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以及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未覆盖的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
当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体积时,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优选为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当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的体积时,所述第一点胶部106优选为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108,有利于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实现其封装功能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
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2的一端与所述光学膜片102接触时,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取代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基板103与所述光学膜片102之间,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处于压缩形变状态;所述第二点胶部114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2的一端与所述光学膜片102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3还包括靠近所述电子器件104一侧的反射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包括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的第一点胶子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覆盖至少一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所述第一点胶子部在所述基板103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113在所述基板103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0%,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90%,例如: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为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5%、80%、85%等,通过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0%,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90%的设置,有利于降低mura影响,尤其是当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为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80%,mura改善效果最佳,有利于提升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所述反射层的材料可以为白色油墨或其他白色反射性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材料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材料可以包括环氧树脂或硅树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可以透明;或者,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包括所述第一点胶子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可以为白胶。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为白胶时,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环氧树脂和二氧化钛,或者,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材料可以包括硅树脂和二氧化钛。
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为白胶时,所述第一点胶子部所含的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30%,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45%,例如: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可以为32%、34%、35%、36%、38%、40%、42等;当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30%,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45%时,有利于使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0%,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90%,从而降低mura影响,提升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或硅树脂时,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替代支撑柱时,有利于避免所述背光模组100中与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接触的光学膜片102的刮伤,提高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包括与所述基板103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1,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4:1,例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可以为1.5:1、2:1、2.5:1、3:1、3.5:1等。通过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1,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4:1的设置,有利于降低mura影响,尤其是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为3:1时,mura的改善效果最佳,有利于提升应用所述驱动背板101的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
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包括与所述基板103接触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可以半球状、椭球状、圆柱体状、椭圆柱体状、正方体状、长方体状或其他立体状,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为半球状或圆柱体状时,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圆形,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为该第一圆形的直径,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圆形,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大宽度为该第二圆形的直径;当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为椭球状或椭圆柱体状时,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椭圆形,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为该第一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椭圆形,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大宽度为该第二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可以为2mm至3mm,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大宽度可以为2mm至3mm,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厚度可以为0.6mm至12mm;优选的,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可以为2mm至12mm,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厚度可以为0.6mm至1mm,例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厚度可以为4mm、6mm、9mm等,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厚度可以为0.7mm、0.8mm、0.9m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在所述基板103上的分布密度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在所述基板103上的分布密度小于或等于85%,例如:所述第一点胶部106和所述第二点胶部114在所述基板103上的分布密度可以为30%、40%、45%、50%、60%、70%、80%等。即,所述第一点胶部106的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与所述第二点胶部114的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与所述基板103靠近所述电子器件104的一侧的第三表面在所述基板103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之比,大于或等于20%、小于或等于85%。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背板101的驱动方式包括有源选址驱动(ActiveMatrix,AM)、无源选址驱动(Passive Matrix,PM)、微驱集成电路芯片(Micro IntegratedCircuit Chip,Micro IC)驱动。其中,有源选址驱动又称有源寻址、主动寻址、有源驱动等;无源选址驱动又称无源寻址、被动寻址、无源驱动等。所述驱动背板101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24寸、27寸、65寸等。所述基板103还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电子器件104一侧的基底,所述基底的种类可以包括玻璃基底、PCB基底、BT基底等,当所述基底的种类为玻璃基底时,玻璃基底的厚度包括但不限于0.4mm、0.5mm、0.7m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102包括扩散板,所述驱动背板101的第一点胶部106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2的一端与所述扩散板接触,所述扩散板用于将来自所述驱动背板101的光源转化为面光源;所述光学膜片102还包括位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101一侧的棱镜片,用于汇聚入射至所述棱镜片的光线,以提高正面亮度;所述光学膜片102还包括位于所述棱镜片远离所述驱动背板101一侧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用于提高所述背光模组100对所述驱动背板101发出光线的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102还包括位于所述扩散板和所述棱镜片之间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用于进一步对入射至所述扩散片的光线进一步柔散化以使出射自所述扩散片的光线更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背光模组100,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点胶部106替代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基板103和所述光学膜片102之间,在减薄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如前所述的背光模组100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100出光一侧的显示面板200。
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具体结构请参阅任一上述背光模组100的实施例及附图,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靠近所述背光模组100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0一侧的第二偏光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通过在背光模组100使用的驱动背板101中的第一点胶部106,第一点胶部106替代支撑柱支撑于基板103和光学膜片102之间,减薄了显示装置10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驱动背板以及位于驱动背板的出光一侧光学膜片,其中,驱动背板包括基板、电子器件以及胶层,电子器件设置于基板靠近光学膜片的一侧,胶层覆盖电子器件并且包括第一点胶部,第一点胶部靠近光学膜片的一端与光学膜片接触,本发明通过当驱动背板应用于背光模组时,驱动背板中的第一点胶部替代支撑柱支撑于基板和光学膜片之间,在减薄背光模组的厚度的同时,简化了制程工艺并节省了制程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背板;以及,
光学膜片,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出光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背板包括基板、电子器件以及胶层;
所述电子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胶层覆盖所述电子器件;
所述胶层包括第一点胶部,所述第一点胶部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一端与所述光学膜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包括至少一支撑区,所述支撑区呈多边形,所述第一点胶部位于所述支撑区所呈的多边形的顶点;
所述电子器件包括第一类电子器件,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阵列排布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区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连续排列;和/或,
所述支撑区沿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连续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所呈的多边形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两端,所述第四侧边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所呈多边形包括第一对角线以及第二对角线,所述第一对角线与所述第二对角线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行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对角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的列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还包括第二类电子器件,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之间;
所述第一点胶部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类电子器件;和/或,
所述第一点胶部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还包括第二点胶部,所述第二点胶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靠近所述电子器件一侧的反射层,所述第一点胶部包括第一点胶子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覆盖至少一所述第二类电子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70%,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反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反射层的反射率的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子部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30%,所述二氧化钛在所述第一点胶子部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4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部包括与所述基板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1,所述第一点胶部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4:1。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一侧的显示面板。
CN202211713865.3A 2022-12-29 2022-12-2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8572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3865.3A CN115857227A (zh) 2022-12-29 2022-12-2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3865.3A CN115857227A (zh) 2022-12-29 2022-12-2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7227A true CN11585722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3865.3A Pending CN115857227A (zh) 2022-12-29 2022-12-2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722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229387U (zh) * 2020-06-15 2020-12-25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3568220A (zh) * 2020-04-28 2021-10-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TWI747710B (zh) * 2021-01-13 2021-11-21 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裝置
CN113777825A (zh) * 2020-06-10 2021-12-1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578615A (zh) * 2022-02-18 2022-06-03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467419U (zh) * 2022-05-19 2022-09-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8220A (zh) * 2020-04-28 2021-10-2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777825A (zh) * 2020-06-10 2021-12-1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12229387U (zh) * 2020-06-15 2020-12-25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TWI747710B (zh) * 2021-01-13 2021-11-21 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裝置
CN114578615A (zh) * 2022-02-18 2022-06-03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467419U (zh) * 2022-05-19 2022-09-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304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5449274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21051787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JP5401534B2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893387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98298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1010307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1980636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761373B2 (en) Display device
JP5228089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303813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386551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反射部材の設計方法
CN113161332A (zh) 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090119420A (ko) 고휘도 칩형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유니트
JP2013016752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4913783A (zh) 一种减少微米级led背光源芯片数量的方法
JP2013021136A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3015000A1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88013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3037783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5857227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87810A (zh) 面光源背光模组
CN215895180U (zh) 一种灯板及直下式背光结构
CN111679491A (zh) 直下式背光装置
KR10182403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