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5605A -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5605A
CN115855605A CN202211432695.1A CN202211432695A CN115855605A CN 115855605 A CN115855605 A CN 115855605A CN 202211432695 A CN202211432695 A CN 202211432695A CN 115855605 A CN115855605 A CN 115855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slide
sample
jet
re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26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观生
邹昊
唐玉豪
何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kewe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kewe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kewe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kewe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26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5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5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5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属于对载玻片上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改进的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喷头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对载玻片的喷射区表面进行倾斜喷射,通过调整喷头高度、喷头与载玻片间的距离以及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并经过一段缓冲距离,使流体汇集分布形成瀑布状流体,流经样品区表面对样品进行流动清洗,以去除前步反应剩余试剂。本申请清洗效率高、清洗试剂用量少且样品损失率低;通过调整压力或喷头参数,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清洗力度的要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能够适应多种安装场合,适宜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对载玻片上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改进的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组化是一种对载玻片上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技术,通过对组织或细胞的染色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样本中组织和细胞的状态,以进行病症诊断。
通常免疫组化染色需要多种试剂在样本上逐步进行反应来实现样本的染色,为保证各反应试剂的顺利进行,在各反应试剂之间需要通过清洗步骤去除当前反应后多余的试剂,以保证下一步的试剂能够与被检测组织正常进行反应,从而保证染色的质量。
当前手工染色过程通常采用一种中间试剂(例如缓冲液)对反应试剂进行冲洗,采用倾倒缓冲液的方式去除当前步骤多余的反应试剂,能够保证清洗干净,但消耗的试剂量非常大,而且倾倒过程水流力度无法控制,常直接溅射到反应区,可能会破坏或冲走待测试组织或细胞。
而另一种通过仪器来自动化实现免疫组化的染色过程,如现有技术中样本反应试剂(包括清洗步骤使用的中间试剂)的清除是通过层流替换实现,具体是通过一侧加液一侧抽液的方式,使流体依靠毛细管力或沿斜坡依靠重力自行流动,流速较慢且需要重复清洗多次,其消耗的试剂量少,但其对反应试剂的清洗不够彻底,残留的反应试剂将导致染色结果质量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流体流速过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交换液体。
因此可认为,现有载玻片清洗方法在流体流速(即对样品的破坏性或称损失率)与清洗效率二者之间失衡,要么清洗效率高效果好、样品损失率较大,如离心清洗或手动倾倒清洗;要么样品损失率低、但清洗效率较低且清洗效果一般,如现有层流替换技术。本申请应运而生,试图提出一种清洗效率高、容易控制且不会对载玻片生物样品造成冲击或破坏的新型清洗工艺。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喷头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通过调整喷头高度、喷头与载玻片间的距离以及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使清洗试剂射流体对载玻片样品区以外的表面区域进行倾斜喷射,产生散射和溅射,并经过一段缓冲距离,汇集分布后的流体流经样品区表面对样品进行流动清洗,以去除样品中的反应剩余试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图通过密排孔喷射方式,使流体在玻璃表面形成加速的瀑布状流体,比完全依靠流体的自重流动产生的层流流速要快,从而达到提高现有层流替换清洗技术中清洗效率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层流替换,如专利ZL03817566.5可以理解为完全依靠流体的自重流动,或现有细胞层流洗涤机,则是在短距离内通过一侧抽液一侧吸液的方式造成细胞上方溶液的层流体,以实现溶剂稀释溶解替换的清洗方式,也较难应用在较宽的载玻片区域清洗。以上两种技术都等同于在较慢流速u0的层流体下,对样品区进行清洗,其流速较慢,不会对样品区产生冲击和损坏,但其流速过慢,造成流经速度过慢,溶剂溶解交换速度较慢,故需要多次反复操作,对一些顽固性残留试剂往往无效,还需要采用离心清洗。
优选地,倾斜喷射具体是指清洗试剂射流体与载玻片上表面之间夹角范围为10-60°,夹角范围进一步优选为为3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即射流体与载玻片19表面之间的夹角,喷射角度越小,溅射量越小、溅射距离越小,但产生冲击力越大,因此需要在冲击力和清洗效率之间平衡。一方面保证瀑布状流体沿斜坡流动时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同时保证有足够冲击力,对样品表面进行充分的液体交换。
其中,汇集分布后的流体具体是以平均流速u1、且沿载玻片宽度上流体厚度和流速的变化范围不超过20%的平铺式流动状态,平均流速u1与静止流体在载玻片5°斜坡表面上的流速u0比较,u1为u0的20倍以上。
进一步优选的u1为u0的40-400倍。经检测该流体归属流体力学上过渡流或低湍流度的紊流体,其湍流度Re在2000-6000范围,过渡流是指湍流度Re在2000-4000范围。经检测,u0约为1.5mm/s,即60mm长的载玻片静流体约需要40从斜坡顶部流至底部,按载玻片宽度为107mm计算,本申请流经样品的流体速度约在80mm/-300mm/之间,并经样品损耗测试,速度更快一点如200mm/左右只要造成样品损耗,同样也是可取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流体的流速进行限定,通过加速以后的瀑布流体对样品进行比较均匀的冲洗,能够在保证不冲击或损坏样品的前提下,提高清洗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瀑布流体状态,本申请还提出喷头的结构设计,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和安装部,喷头主体设有喷射孔和进液接口管,安装部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用于喷头的安装,多个等距致密排列的喷射孔形成密排孔结构,喷头远离喷射孔方向的侧面固接安装部,喷头对称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加工孔,任一加工孔通过堵头进行封堵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带有密排孔结构的喷头,可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并可通过调整喷头与载玻片的现对位置、喷射孔的开设位置以及出液的气压驱动力,控制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及对载玻片表面的冲击力,即通过喷头结构及位置,更好地调整、试验及观察,使流体在到达样品区之前更容易达到平铺的瀑布流状态。
进一步地,喷头的具体结构为:喷头主体为横放的多边形柱状空腔结构,喷头主体顶面和底面平行,喷头主体正面与底面形成一个倒角面,倒角面设置至少一排的喷射孔,任一排喷射孔所在直线与水平面平行,且喷射孔中的流体喷射方向与倒角面垂直;
进液管接口与喷头主体顶面接触处经过满焊处理,且进液管接口与喷头主体内部腔体相连通;加工孔用于喷头主体内部腔体的钻孔、扩孔以及排屑等,加工完需要通过堵头套接并经过密封处理,有两种常见密封方式:
一是加工孔用于喷头主体的钻孔、扩孔以及排屑,加工孔口部设有阻挡环,堵头为橡胶塞且设有供阻挡环填入的凹槽,形成密封结构;
二是加工孔口部设有螺纹壁,堵头为硬金属,通过缠绕防水胶带并拧入的方式进行密封处理;安装部焊接在喷头主体背面上部,且安装部顶面与喷头主体顶面齐平,安装部顶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喷头的一些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便于通过倒角面的加工来直接控制喷射方向,安装时尽量控制顶面为水平方向,并根据需求加工出各种喷射角度的喷头,使用各种喷头来进行综合试验即可事半功倍地得到最合适的喷头及喷洗工艺参数;
2)单排喷射与多排喷射的筛选:多排喷射意在通过多级喷射、分散及溅射回落,逐段增加瀑布流的流体量和冲击力,但在同等进液量和进液压力下,各喷射孔出水压相比单排喷射方式要小,因此需要防止有滴落现象。
3)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喷头主体背面上部,且安装部顶面与喷头主体顶面齐平,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加工结构,安装部顶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任一个条形孔可通过两根以上的螺钉将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可选用固定支架或移动支架。
优选地,喷射孔内径为0.1-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喷射孔的孔径,是通过无数喷射试验而得出的一个较佳范围,孔径过小则容易雾化,孔径过大则容易产生较大溅射范围,进而影响样品区。
喷头的安装结构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固定安装:任一个条形孔可通过两根以上的螺钉将安装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是先调整角度、高度及距离再固定安装的方式,将喷头和载玻片固定设置,形成固定的清洗结构;
二是可移动安装:任一个条形孔可通过两根以上的螺钉将安装部安装在移动支架上,移动支架则是在固定支架的基础上设置直线行走机构,使喷头可对线性排列载玻片进行流水线式的清洗方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时,样品较少可选择固定清洗,样品较多时可预先将载玻片呈线性排列,并移动支架的移动路径与载玻片的排列路径成平行,进行流水线清洗。
作为一种升级加强清洗的方案,喷头的进液接口设置有可高速开闭的高速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头的密排孔结构及间歇喷射方式的组合,达到进一步增强清洗的作用。
为实现间歇喷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喷淋控制系统,喷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喷头开关的高速阀、连通进液管接口的试剂储存瓶、对试剂储存瓶中试剂进行加压的储气瓶、控制储气瓶压力的气源动力以及控制以上各元件的控制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系统控制气源动力以及高速阀的开关,同时试剂储存瓶向控制系统提供液位反馈,提醒及时加液;储气瓶向控制系统提供压力反馈,提醒及时加气,以控制清洗试剂的喷射压力;带有压力的清洗试剂通过喷头结构形成射流,通过高速阀的高速切换,实现清洗试剂能够间歇的从喷头中产生射流。
综上,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喷头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对载玻片的喷射区表面进行倾斜喷射,通过调整喷头高度、喷头与载玻片间的距离以及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并经过一段缓冲距离,使流体汇集分布形成平铺的瀑布状流体状态;该瀑布状流体流经样品区表面对样品进行流动清洗,相比现有层流替换的清洗方式而言,流速有较大提高,在对样品无损耗的条件下,可充分起到稀释交换的作用,这一点可比较现有手动倒液冲洗和其他喷淋方式有较大优势。
2.在上述基础上,本申请还提出间歇喷射和密排孔喷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控制瀑布流间隙频率和接触时间,可对样品区进行多次交替冲洗,进一步降低对样品区的持续冲击力,同时清洗效率更高,清洗试剂用量更少,可达到更好的染色效果。
3.综上,本申请清洗效率高、清洗试剂用量少,通过调整压力或喷头参数,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清洗力度的要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能够适应多种安装场合,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的喷射方式及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所用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所用喷淋控制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喷淋系统的立体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喷淋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喷淋系统的侧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喷淋系统中喷淋调整机构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喷头;101、喷头主体;102、安装部;103、条形孔;104、长螺杆;105、喷射孔;106、进液接口管;107、堵头;2、安装平台;3、滑动支座;31、滑槽;32、倒T型支脚;33、丝杆;34、驱动电机;35、轴承座;4、垫块;41、垫片;5、第一伸缩杆;51、第一铰接架;6、实验平台;7、清洗试剂箱;71、出水管;72、电磁阀;73、进气管;8、加压泵;9、支撑台;10、样品台;11、第二伸缩杆;111、第二铰接架;12、样品槽;13、排水槽;14、接水槽;15、固定销;16、绑带;17、拉环;18、砌条;19、载玻片;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喷头(1)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通过调整喷头(1)高度、喷头(1)与载玻片(19)间的距离以及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使清洗试剂射流体对载玻片(19)样品区以外的表面区域进行倾斜喷射,产生散射和溅射,并经过一段缓冲距离,汇集分布后的流体流经样品区表面对样品进行流动清洗,以去除样品中的反应剩余试剂。
需要注意的是:
一、载玻片的放置:可以平放,可以5-10°倾斜放置,甚至可以竖直放置,但需观察样品是否滑落,且需观察流体状态,如流体滚落速度过快,且在载玻片19宽度方向上极度不均匀,形成线条集束状流体,其冲击力较大,类似湍流形状,极易带走样品区的组织或细胞,而集束状流体附近表面则有清洁不尽现象,也无法达到本申请的过渡流状态,则需减小载玻片表面倾斜度乃至平放。因此将载玻片19设置合理放置置是本发明可实施的基础。
二、喷射区位置设定:载玻片19的表面依次为手持区、喷射区及样品区。控制喷射角度,即喷射流体与载玻片19之间的角度,使手持区基本不被溅射、保持干燥,从而在手持操作过程中,手部异物尤其是溶剂、灰尘、染料不会经过液体润湿的毛细作用渗透到喷射区及样品区,避免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三、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多根射流体呈等距的致密排列状态,且排列形成喷射表面,该喷射表面与载玻片19底边平行,使各射流体的喷射力度和喷射角度沿载玻片19宽度方向基本相同。
此一步是通过喷头1结构设计来实现的,具体如下:
参照图1和2,喷头1包括喷头主体101,还包括用于安装喷头主体101的安装部102、用于堵住喷头主体101加工孔的堵头107、进液接口管106以及等距致密排列的多个喷射孔105,多个喷射孔105形成密排孔结构。
进一步地,喷头1的具体结构为:喷头主体101为横放的多边形柱状空腔结构,喷头主体101顶面和底面平行,喷头主体101正面正面具体是指朝向载玻片19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形成一个倒角面,倒角面设置一排喷射孔105;该排喷射孔105在与水平面平行,且喷射孔105喷射方向与倒角面垂直,便于通过倒角面的加工来直接控制喷射方向,安装时尽量控制顶面为水平方向,并根据需求加工出各种喷射角度倒角面角度的喷头1,使用各种喷头1来进行综合试验即可事半功倍地得到最合适的喷头1及喷洗工艺参数这里主要是指喷射角度;进液接口管106设置在喷头主体101顶面且与喷头主体101内部腔体相连通;两个堵头107对称设置在喷头主体101两端面的加工孔处,并经过密封处理密封胶+密封圈;安装部102固定焊接在喷头主体101背面上部,且安装部102顶面与喷头主体101顶面齐平,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加工结构,安装部102顶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103,任一个条形孔103可通过两根以上的螺钉将安装部102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或移动支架上。
五、喷射参数调整,包括以下限定:
1)喷射孔高度和距离:即任一喷射孔105到达载玻片19表面的接触点与该喷射孔的高度差及水平距离差,喷射孔高度为20-40cm,喷射孔距离为20-40cm;
2)喷射孔孔径:喷射孔105内径为0.1-1mm,过小则容易雾化,过大则容易产生较大溅射范围,进而影响样品区。
3)喷射孔间距:喷射孔105间距设定为2-4mm,由于载玻片19宽度为20-30mm,考虑射流体喷出会有散开趋势,宽度约为2-2.5mm,因此需要将各射流体汇集在一起,还要避免呈现较粗的束状紊流体;
4)喷射速度:以喷射流量计,孔径为0.1-1mm的喷射孔,各喷射孔105的喷出流量限定为0.05-0.1m3/h,射程为1±0.2m,驱动液体喷出的气压为0.2-0.4Mpa;
5)喷射角度:即倾斜喷射,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具体为10-60°。进一步地限定为32±5°,即射流体与载玻片19表面之间的夹角,喷射角度越小,溅射量越小、溅射距离越小,但产生冲击力越大,因此需要在冲击力和清洗效率之间平衡。一方面保证瀑布流体沿斜坡流动时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还需要同时保证有足够冲击力,对样品表面进行充分的液体交换。
6)一段缓冲距离:载玻片19标准长度为60-90cm,样品区与手持区距离为10-20cm,需控制缓冲距离为10-20cm,且射流体与载玻片19接触后溅射距离不得超过10cm,最好控制在7cm以内,溅起后与散流体汇合,且各散流体相互汇合,直观上观察,形成宽度方向上较为均匀的层状幕布式流体状态。射流体与载玻片19接触点与样品区的样品之间有缓冲距离。射流体与载玻片19冲击分散并产生溅射,相邻分散流体及溅射流体融合,经一定缓冲距离的斜坡流动逐渐均匀分布,形成最终的瀑布流。瀑布流的流体优势在于,表面流经厚度较薄节约水量、较平缓不会对样品造成冲击而且流体速度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越贴近载玻片19流速越低,从而避免对样品直接产生较大冲击力,而流体表层的相对较高流速,可充分起到稀释交换的作用,这一点可比较现有手动倒液冲洗和其他喷淋方式有较大优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喷头1的一种加工方法:
加工思路:顶面、正面、倒角面、底面及背面依次围成五边形柱状空腔结构,该五边形柱状空腔结构的两端面各开始一个加工孔,加工完成后采用堵头107将其堵住保证密封。
加工过程:
1)加工时,通过切割、打磨将一个方柱材料切割出倒角面,倒角面的角度预先设计好;
2)再从方柱材料两端钻孔、扩孔,形成空腔,并在加工孔壁攻丝形成螺纹,并在加工孔形成沉孔结构,用于放置堵头107的帽体部分;
3)在倒角面钻喷射孔105,可根据要求加工出一排或多排喷射孔105;
4)在顶面中心钻孔,并固定安装焊接或胶接进液接口管106;
5)在背面固定焊接安装部10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设计多排喷射孔结构,可在喷头主体101的倒角面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喷射孔105。多排喷射意在通过多级喷射、分散及溅射回落,逐段增加瀑布流的流体量和冲击力,但在同等进液量和进液压力下,各喷射孔105出水压相比单排喷射方式要小,因此需要防止有滴落现象。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3,通过喷淋控制系统来实现特制喷头的间歇喷射,高速阀通过喷淋控制系统来控制高速开关切换,所述喷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特制喷头开关的高速阀、连通进液接口管106的试剂储存瓶、对试剂储存瓶中试剂进行加压的储气瓶、控制储气瓶压力的气源动力以及控制以上各元件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控制气源动力(气泵)以及高速阀的开关,同时试剂储存瓶向控制系统提供液位反馈,提醒及时加液;储气瓶向控制系统提供压力反馈,提醒及时加气,以控制清洗试剂的喷射压力;带有压力的清洗试剂通过喷头1形成射流,通过高速阀的高速切换,实现清洗试剂能够间歇的从喷头1中产生射流。
使清洗用的瀑布流呈断续流动方式,断流时附在样品表面的流体量最少,续流时再经过新一轮瀑布流的流动冲洗,达到最佳稀释携带效果,因此每一轮断流-续流过程极为一次试剂稀释交换过程,根据稀释原理,同等稀释溶剂量条件下,稀释交换次数越多,所能携带的反应试剂越多,所得样品表面残留就越少,以在最小用水量的条件下达到最佳清洗效果。但每次续流过程中,瀑布流与样品的接触时间也要得到保证,也要保证一次续流过程的单次冲洗效果。由此可见,瀑布流间隙频率和接触时间为控制清洗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对比例1:
清洗前将载玻片呈5°倾斜放置,且载玻片的表面依次为手持区、倾倒区(对应实施例1的喷射区)及样品区,通过烧杯将清水倾倒至倾倒区,进行流水清洗,流经样品区的流体呈混乱紊流现象,没有出现连续的、薄薄的瀑布状流体。
对比例2:
清洗前将载玻片呈5°倾斜放置,且载玻片的表面依次为手持区、中间区(对应实施例1的喷射区)及样品区,在手持区上方附近设置窄水槽,样品区下方附近设置出水槽,在窄水槽持续加水使其水位逐渐升高并高于手持区顶边,溢流至手持区,在整个载玻片表面均为较为低速的瀑布流,测试流速u0为1.52mm/s。
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包括实施例1和实施例4及对比例1和2,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石蜡切片经过以下烘干和脱蜡处理:(1)将石蜡组织切片放置在载玻片的样品区,并置于65℃恒温箱,烤片1h左右;(2)脱蜡:二甲苯I+10min→二甲苯II+10min→梯度酒精(由高到低);随后将磷酸缓冲盐溶液(PB)作为清洗试剂,对载玻片进行清洗。
实施例1和实施例4在清洗之前还需进行喷头的喷射角度与位置的设置和调整,预先设定载玻片斜坡度为10°,喷射孔直径0.5mm,喷射孔间距为3mm,喷射角度为30°,选择喷头主体1倒角面与底面夹角为130°的喷头结构。
使各个喷射孔到达载玻片表面的距离相同,调整喷射孔高度和距离,即任一喷射孔到达载玻片表面的接触点与该喷射孔的高度差及水平距离差,设定喷射孔高度为20cm,水平距离为30cm,进液口气压为0.4Mpa,流量为0.036m3/h,射程为1m,以0.01Mpa的梯度逐渐降低进液口气压,使载玻片样品区的流体逐渐由紊流状条变为平铺的瀑布状流体状态,随机选取流经样品区的瀑布流状态流体的平均速度u1为154mm/,为u0为.3倍,位于40-400倍的范围内,此时仍属于过渡流体状态,此时进液口气压为0.102Mpa。
表1间歇喷射对本申请清洗效率的影响数据
且为了试验不同喷射频率对瀑布流体状态的影响,将实施例4分为5组试验,最终结果测试如下表1:
Figure BDA0003945501980000091
其中对比例2的清洗过程中,样品区的样品清洁度始终无法达到99%,最高仅为95.1%,这样为后续染色成功造成影响,尤其多步反应,各中间试剂均有残留,造成染色失败的风险。由此可见,通过间歇喷射和密排孔喷射的结合后,其对于样品的冲击呈间歇式,故损耗率大幅降低,对样品的稀释也呈多次冲洗,故用水量大幅减少。
实施例5
为实现喷头1的流水线式批量清洗,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淋系统,包括用于喷头1安装的喷淋调整机构、用于喷头1进液的进液控制机构以及用于载玻片19放置的样品放置机构;喷淋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平台2和滑动支座3,安装部102与安装平台2之间垫设有垫块4,安装部102、垫块4和安装平台2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103,任一个安装部102的条形孔103与垫块4的条形孔103至少贯穿有两个长螺杆104,任一垫块4的条形孔103与安装平台2的条形孔103至少贯穿有两个长螺杆104;安装平台2底面铰接有至少三根第一伸缩杆5,第一伸缩杆5底端连接在滑动支座3顶面,滑动支座3下方设置有实验平台6,实验平台6设有与滑动支座3配合的滑槽31;
进液控制机构包括清洗试剂箱7、电磁阀72和加压泵8,清洗试剂箱7设置在实验平台6上表面,清洗试剂箱7一侧壁底部连接有出水管71,出水管71远离清洗试剂箱7的一端与进液接口管106密封套接,出水管71还设有电磁阀72;清洗试剂箱7顶面连通有进气管73,进气管73远离清洗试剂箱7一端与加压泵8连通;其中控制器20为图3框图中所标记的控制系统,加压泵8为气源动力并连通有储气瓶,清洗试剂箱7代替图中的试剂储存瓶,以便于大批量清洗,电磁阀72即图中的高速阀;
样品放置机构包括支撑台9和样品台10,支撑台9设置在实验平台6上表面,样品台10底面铰接有第二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1远离样品台10的一端连接在支撑台9表面,支撑台9上表面还开设有接水槽14,且接水槽长度方向与丝杆33长度方向平行;样品台10上表面开设有样品槽12,样品槽12内侧壁设有砌条18,每四个砌条18形成一个供载玻片19放置的工位;样品台10靠近喷头1的一侧面和远离喷头1的一侧面为对称的斜面,两个斜面分别等距开设有排水槽13,排水槽13一端与样品槽12连通,排水槽13另一端出口正下方设有接水槽14,用于将样品槽12内的积水排出并由接水槽14收集。
安装时,故布置载玻片19,先通过一个长螺杆104将垫块4和喷头1限位在一起,再通过另一个长螺杆104将垫块4限位在安装平台2的条形孔103中,根据喷头1与载玻片19的水平距离要求,调整喷头1位置,紧固两个长螺杆104,在根据喷头1位置酌情考虑是否增加长螺杆104的数量,并调整长螺杆104穿个哪几个条形孔103,至喷头1、垫块4及安装平台2三者完全紧固在一起,即完成安装。
为使三者更加紧固,参照图7,安装部102上方、安装部102与垫块4之间以及垫块4与安装平台2分别设有防滑垫片41。
为使载玻片19冲洗时不会移位,参照图4-6,在样品台10两个非斜面侧壁对称设置有固定销15,位于样品台10两侧的两个固定销15固接有绑带16,绑带16两端各设置一个拉环17,拉环17套在固定销15外且被固定销15帽头阻挡,绑带16为弹性绳;绑带16覆盖在载玻片19表面的边缘部。通过砌条18和绑带16将载玻片19固定,清洗时,可仅在载玻片19表面靠近喷头1一侧的边缘部设置载玻片19,避免对清洗样品流出的废液造成阻挡。
载玻片19的扇面扫描清洗方式:
清洗前,优先通过第一伸缩杆5,可调整喷头1的高度及喷射角度,通过控制各个第二伸缩杆11,调整载玻片19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从而调整喷头1与载玻片19的高度差,并控制喷头1射流体与载玻片19表面之间的基础夹角。
通过驱动电机34控制喷头1移动,使其对应载玻片19位置,控制靠近载玻片19的一排第一伸缩杆5不动,控制远离载玻片19的一排第一伸缩杆5往复伸缩,即可使喷头1周期性转动,形成一个扇型清洗面,从而对载玻片19表面进行扫描清洗。
载玻片19的流水线式清洗方式:
参照图1-3,在滑动支座3设置直线平移驱动机构,驱动喷头1平移,从而可对批量样品进行流水线式清洗。滑动支座3底面设有倒T型支脚32,倒T型支脚32与滑槽31滑动配合,滑动支座3侧面设有螺孔且螺纹配合有丝杆33,丝杆33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34,丝杆33另一端穿接有轴承座35,丝杆33两端均设有光滑段,一端光滑段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34主动轴连接,另一端光滑段穿接在轴承座35的轴承孔中。通过滑动支座3的滑动使喷头1可沿轴向与滑动方向平行进行平移,从而可对多个样品进行流水线式清洗,并且各载玻片19的清洗位置相同,保证各样品清洗力度及清洗角度基本相同,这一点是现有其他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喷头(1)产生多根平行束状排列的清洗试剂射流体,通过调整喷头(1)高度、喷头(1)与载玻片(19)间的距离以及清洗试剂射流体的喷射角度和喷射速度,使清洗试剂射流体对载玻片(19)样品区以外的表面区域进行倾斜喷射,产生散射和溅射,并经过一段缓冲距离,汇集分布后的流体流经样品区表面对样品进行流动清洗,以去除样品中的反应剩余试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分布后的流体具体是以平均流速u1、且沿载玻片(19)宽度上流体厚度和流速的变化范围不超过20%的平铺式流动状态,所述平均流速u1与静止流体在载玻片(19)呈5°斜坡表面上的流速u0比较,u1为u0的20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喷射具体是指清洗试剂射流体与载玻片(19)上表面之间夹角范围为1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喷射具体是指清洗试剂射流体与载玻片(19)上表面之间夹角范围为3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包括喷头主体(101)和安装部(102),所述喷头主体(101)设有喷射孔(105)和进液接口管(106),所述安装部(102)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103),用于喷头(1)的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主体(101)远离安装部(10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排等距分布的所述喷射孔(10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105)内径范围为0.1-1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口管(106)连接有能够高速开闭的高速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阀电性连接有喷淋控制系统,所述喷淋控制系统还包括连通进液接口管(106)的试剂储存瓶、对试剂储存瓶中试剂进行加压的储气瓶、控制储气瓶压力的气源动力以及控制以上各元件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控制气源动力以及高速阀的开关切换,同时试剂储存瓶向控制系统提供液位反馈,提醒及时加液;储气瓶向控制系统提供压力反馈,提醒及时加气,以控制清洗试剂的喷射压力;带有压力的清洗试剂通过喷头(1)形成射流,通过高速阀的高速切换开关,实现清洗试剂能够以间歇地从喷头(1)中产生射流。
CN202211432695.1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Pending CN115855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2695.1A CN115855605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2695.1A CN115855605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5605A true CN115855605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2695.1A Pending CN115855605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56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039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объектов, в частности тонких дисков
JP3877719B2 (ja) スリットコータの予備吐出装置
US6517635B2 (en) Liquid feed nozzle, wet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wet treatment method
CN107026106B (zh) 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处理方法
EP2218004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gegenständen
KR20100123884A (ko) 기판세정방법 및 기판세정장치
KR101060686B1 (ko) 세척 효율이 향상된 기판 세정 장치
JP2010188286A (ja) 洗浄装置、洗浄方法および被洗浄体
CN115855605A (zh) 一种用于载玻片样品染色反应的清洗方法
CN212681814U (zh) 一种半导体硅片清洗喷淋装置
WO2009074297A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gegenständen
KR101981059B1 (ko) 비접촉식 노즐 클리닝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잉크젯 프린트 헤드 메인티넌스 시스템
JP2004214587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08272762A (ja) ニードル洗浄装置
JP4027492B2 (ja) 洗浄装置
CN208612173U (zh) 一种可防堵防结垢的脱硫塔
CN217774959U (zh) 清洁装置及曝光设备
CN215032069U (zh) 一种检验科用试管清洗装置
CN218797655U (zh) 一种带有密排孔的喷头和喷淋装置以及喷淋控制系统
CN110977732B (zh) 一种多工位五轴抛光机打磨系统
CN106269626A (zh) 防溅射护罩
JP6656255B2 (ja) 基板をリンス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S62119543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CN106378331A (zh) 一种混合型口金非接触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JP2001000924A (ja) 洗滌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