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9914A -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9914A
CN115849914A CN202211278165.6A CN202211278165A CN115849914A CN 115849914 A CN115849914 A CN 115849914A CN 202211278165 A CN202211278165 A CN 202211278165A CN 115849914 A CN115849914 A CN 115849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sic
zrb
stirring
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81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
夏大旺
周哲
廖桓毅
陶创芳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781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99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9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99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先将配制的锆源溶液、硼源溶液、硅源溶液、镧源溶液和碳源溶液五种溶液混合搅拌,水解后缩聚成溶胶,陈化后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前驱体粉末经冷压、热处理即得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本发明通过溶胶凝胶技术结合原位硼热/碳热反应技术,制得ZrB2‑SiC‑LaB6纳米复合陶瓷,其中ZrB2、SiC、LaB6形成纳米复合相,少量的ZrO2相和LaBO3相伴生在纳米复合相周围,各相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同时无明显的晶内封闭孔隙,晶粒的平均粒径约300nm。

Description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UHTCs)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温领域下ZrB2-SiC-LaB6三元纳米复合陶瓷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
背景技术
ZrB2在1200℃以下氧化生成的B2O3与ZrO2氧化层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而当温度高于1200℃之后,虽然氧化层中的ZrO2在高温下十分稳定,但氧化层中的B2O3会因为高蒸气压而大量挥发,从而使氧化层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导致ZrB2在高温区间内失去抗氧化保护能力。B2O3在高温下的挥发破坏了材料结构的致密性,从而影响了ZrB2的断裂韧性。因此,通过对ZrB2基超高温陶瓷材料体系的研发及其显微结构的调控,以实现其在更宽温域保持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断裂韧性,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及新一代超燃冲压发动机防热部件至关重要。当前,在ZrB2中掺杂陶瓷相ZrC和SiC是提升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有效途径。在高温(≥1800℃)下,ZrC和SiC氧化形成SiO2-ZrO2能保持高粘度玻璃态,有效阻碍氧进入材料内部。当温度低于1800℃时,SiC氧化产物SiO2与B2O3生成稳定的硼硅玻璃相可增强液相防护能力,另外,SiC还能够降低ZrB2陶瓷基体的烧结温度,抑制烧结过程中ZrB2和ZrC晶粒异常生长。因此,ZrB2-ZrC-SiC复合陶瓷结合了ZrB2、ZrC和SiC陶瓷在不同温度区间的抗氧化特性,在更宽温域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在ZrB2中加入20vol.%SiC可显著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能。进一步添加稀土镧元素,可提高ZrB2-SiC基陶瓷的韧性及抗弯强度等综合物理性能。
目前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均是利用纯度高的单相原料粉末物理混合后烧结而成,如图1(a)、(b)所示[1],单相晶粒较大且存在不少的晶内封闭空隙,这些均是无法通过烧结与热处理消除掉的孔隙,影响材料的致密度以及晶内传质作用,从而使强度以及韧性的提高受到限制。
[1]LaB6和La2O3添加剂对ZrB2-SiC超高温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第38卷增刊2,2009年12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ZrB2-SiC-LaB6制备工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技术结合原位硼热/碳热反应技术,制得ZrB2-SiC-LaB6纳米复合陶瓷,其中ZrB2、SiC、LaB6形成纳米复合相,少量的ZrO2相和LaBO3相伴生在纳米复合相周围,各相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同时无明显的晶内封闭孔隙,晶粒的平均粒径约300nm。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所述ZrB2-SiC-LaB6的分子式为(ZrB2-20vol.%SiC)-(10-40)wt.%LaB6,其中ZrB2-20vol.%SiC和LaB6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10-40%;其制备过程为:
先分别配制锆源溶液、硼源溶液、硅源溶液、镧源溶液和碳源溶液,然后将五种溶液混合搅拌,水解缩聚成溶胶,陈化后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前驱体粉末经冷压、热处理即得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1)将氧氯化锆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聚乙二醇和过氧化氢,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锆源;
(2)将硼酸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硼源;
(3)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硅源;
(4)将氯化镧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聚乙二醇和过氧化氢,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镧源;
(5)将葡萄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聚乙二醇,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碳源;
(6)将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至碳源中,搅拌至充分混匀,水解缩聚成溶胶,陈化后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7)将前驱体粉末冷压,得到冷胚体;在氩气气氛下,将冷胚体进行热处理,即得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
进一步地,步骤(1)中,锆源中,氧氯化锆的摩尔浓度为0.2-1mol/L,氧氯化锆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3-8,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锆源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0.5-2h。
进一步地,步骤(2)中,硼源中,硼酸的摩尔浓度为1-2.5mol/L,搅拌温度为20-60℃,搅拌时间为10-60min。。
进一步地,步骤(3)中,硅源中,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浓度为0.1-0.7mol/L。
进一步地,步骤(4)中,镧源中,氯化镧的摩尔浓度为0.5-1mol/L,氯化镧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0,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镧源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20-60℃,搅拌时间为5-30min。
进一步地,步骤(5)中,碳源中,葡萄糖的摩尔浓度为0.2-0.5mol/L,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硼源、硅源和碳源三者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20-60℃。
进一步地,步骤(6)中,氧氯化锆、硼酸、正硅酸乙酯、氯化镧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2-5):(0.3-1):(0.1-0.5):(0.5-2);搅拌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1-5h;陈化时间为1-3d,干燥温度为60-90℃。
进一步地,步骤(7)中,冷压的工艺参数为:压力范围为5-10MPa,保压时间为2-10min;热处理的工艺参数为:升温时,前1300℃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0℃/min,1300-1550℃升温速率不得超过5℃/min,在1550℃保温1-3h。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ZrB2-SiC-LaB6纳米复合陶瓷,ZrB2、SiC与LaB6为纳米混合相形成纳米复合晶粒,另含有少量的ZrO2相为球形颗粒,在ZrB2、SiC、LaB6为纳米复合晶粒周围处结晶,其次还有少量的LaBO3。该复合粉体的晶粒无明显方向性,界面平整光滑,总体以二维台阶的方式生长,相较于三元单相物理混合后烧结的陶瓷材料,纳米复合相材料的晶内孔隙基本上被消除,晶间的开孔结构,可通过进一步的烧结传质作用降低。
(2)本发明的ZrB2-SiC-LaB6纳米复合陶瓷,利用了溶胶凝胶法与硼热/碳热反应法,相较于三元单相物理混合后烧结的陶瓷材料,各晶相间的结合更是在表现在亚晶粒上,本产品再结合热压或者SPS烧结技术,可得到致密复合材料。
(3)本发明的ZrB2-SiC-LaB6纳米复合陶瓷,利用了低能耗、易操作、安全的制备方法,无须对原料纯度、性质有过高的要求,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向,有利于该型超高温材料的广泛使用,还可以用于相关涂层、薄膜等的衍生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三元ZrB2-SiC-5wt.%LaB6/La2O3单相混合烧结后的断口形貌图;(a)添加5wt.%的LaB6烧结后的微观照片;(b)添加5wt.%的La2O3烧结后的微观照片;
由作者所述,图1中浅色相为ZrB2相,深色相为SiC相,未发现LaB6或La2O3相,其中可见各相混合相比于本发明各相弥散分布的情况较差,且所烧结的材料中,晶内闭孔含量较多,晶内闭孔也制约了晶体材料强度、韧性等的提高,同时也无法通过烧结作用消除。
图2为不同硼化镧含量的复合陶瓷的微观晶粒图,(a)不添加硼化镧;(b)20wt.%硼化镧;(c)30wt.%硼化镧;(d)40wt.%硼化镧;
由图2中可以看出,ZrB2-SiC-LaB6复合相晶内封闭孔洞几乎很少,一方面也展现了本发明相较与单相物理混合后烧结的改善情况,另一方面晶粒间开放孔隙较大,可以通过后期烧结作用改善,同时,随着氯化镧的添加ZrO2相大量减少。
图3为(ZrB2-20vol.%SiC)-40wt.%LaB6的微观结构以及对应的能谱图;
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于相关三元单相粉末物理混合后烧结重结晶的方式,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粉体,各相分布均匀,以亚晶粒融合为大晶粒的形式均匀地分布在晶粒间,并且可以看出由类似于台阶式的方式结晶长大。
图4为不同硼化镧含量的粉体热处理后的XRD图。
由图4可以证实,本发明添加氯化镧之后,热处理过的陶瓷凝胶粉末中,含有的主要晶相为ZrB2、SiC、LaB6与LaBO3,无其他杂质相。在不添加氯化镧时,该法制备的ZrB2-SiC复合陶瓷中含有大量的ZrO2,通过添加氯化镧,可以看出ZrO2大量减少,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图5为对比例2制得的复合粉体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比例1
一种ZrB2-20vol.%SiC(ZrO2)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驱体的制备
将3.25g八水氧氯化锆和0.3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h,作为锆源;将1.4g硼酸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溶解,在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0.5h,作为硼源;将2g正硅酸乙酯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作为硅源;将2.8g葡萄糖和0.6g聚乙二醇6000(PEG)溶解于20g去离子水中,作为碳源。把锆源、硼源、硅源加入到碳源溶液中,65℃下恒温搅拌3h得到得到均聚合物前驱体溶液。
自然环境下,将前驱体通风干燥24h,充分凝胶化。将凝胶转移到烘箱中80℃充分干燥,研磨破碎,得到黑褐色的固体颗粒。在球磨机中用氧化锆研磨球,球料比为5:1,球磨4h,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二:热处理
在10MPa的压力下,把前驱体粉末冷压,并保压6min,得到冷胚体。冷胚体在20℃~1300℃下,升温速率为10℃/min。在1300℃~1550℃下,升温速率5℃/min,1550℃保温2h。期间通入流动的氩气气氛,最后得到ZrB2-20vol.%SiC(ZrO2)纳米复合陶瓷。
如图4中的PZS所示,ZrB2-SiC复合陶瓷中含有大量的ZrO2,不含其他杂质相,ZrO2为不完全反应相。
实施例1
一种(ZrB2-20vol.%SiC)-10wt.%LaB6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驱体的制备
将3.25g八水氧氯化锆和0.3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h,作为锆源;将1.7g硼酸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溶解,在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0.5h,作为硼源;将2g正硅酸乙酯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作为硅源;将0.39g水合氯化镧和0.2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2.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5min,作为镧源;将3.0g葡萄糖和0.6g聚乙二醇6000(PEG)溶解于20g去离子水中,作为碳源。把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到碳源溶液中,65℃下恒温搅拌3h得到得到均聚合物前驱体溶液。
自然环境下,将前驱体通风干燥24h,充分凝胶化。将凝胶转移到烘箱中80℃充分干燥,研磨破碎,得到黑褐色的固体颗粒。在球磨机中用氧化锆研磨球,球料比为5:1,球磨4h,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二:热处理
同对比例1。
如图4中的PZS-1所示,ZrB2-SiC-LaB6复合陶瓷,所得产物为ZrB2、SiC、LaB6,不含其他杂质相,ZrO2相明显大量减少。
实施例2
一种(ZrB2-20vol.%SiC)-20wt.%LaB6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驱体的制备
将3.25g八水氧氯化锆和0.3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h,作为锆源;将2g硼酸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溶解,在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0.5h,作为硼源;将2g正硅酸乙酯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作为硅源;将0.88g水合氯化镧和0.2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3.0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5min,作为镧源;将3.5g葡萄糖和0.6g聚乙二醇6000(PEG)溶解于20g去离子水中,作为碳源。把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到碳源溶液中,65℃下恒温搅拌3h得到得到均聚合物前驱体溶液。
自然环境下,将前驱体通风干燥24h,充分凝胶化。将凝胶转移到烘箱中80℃充分干燥,研磨破碎,得到黑褐色的固体颗粒。在球磨机中用氧化锆研磨球,球料比为5:1,球磨4h,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二:热处理
同对比例1。
实施例3
一种(ZrB2-20vol.%SiC)-30wt.%LaB6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驱体的制备
将3.25g八水氧氯化锆和0.3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h,作为锆源;将2.5g硼酸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溶解,在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0.5h,作为硼源;将2g正硅酸乙酯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作为硅源;将1.5g水合氯化镧和0.2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4.0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5min,作为镧源;将3.9g葡萄糖和0.6g聚乙二醇6000(PEG)溶解于20g去离子水中,作为碳源。把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到碳源溶液中,65℃下恒温搅拌3h得到得到均聚合物前驱体溶液。
自然环境下,将前驱体通风干燥24h,充分凝胶化。将凝胶转移到烘箱中80℃充分干燥,研磨破碎,得到黑褐色的固体颗粒。在球磨机中用氧化锆研磨球,球料比为5:1,球磨4h,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二:热处理
同对比例1。
实施例4
一种(ZrB2-20vol.%SiC)-40wt.%LaB6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前驱体的制备
将3.25g八水氧氯化锆和0.3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30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2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h,作为锆源;将3g硼酸加入到20ml无水乙醇溶解,在5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0.5h,作为硼源;将2g正硅酸乙酯溶解在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10min,作为硅源;将2.34g水合氯化镧和0.2g聚乙二醇6000(PEG)加入到25ml无水乙醇中,逐滴加入35wt.%过氧化氢5.0ml,在65℃的恒温水浴中搅拌15min,作为镧源;将4.5g葡萄糖和0.7g聚乙二醇6000(PEG)溶解于25g去离子水中,作为碳源。把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到碳源溶液中,65℃下恒温搅拌3h得到得到均聚合物前驱体溶液。
自然环境下,将前驱体通风干燥24h,充分凝胶化。将凝胶转移到烘箱中80℃充分干燥,研磨破碎,得到黑褐色的固体颗粒。在球磨机中用氧化锆研磨球,球料比为5:1,球磨4h,得到前驱体粉末。
步骤二:热处理
同对比例1。
如图4中的PZS-3所示,ZrB2-SiC-LaB6复合陶瓷,所得产物为ZrB2、SiC、LaB6,同时有少量LaBO3相生成。
对比例2
一种(ZrB2-20vol.%SiC)-30wt.%LaB6超高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步骤除了原料配比外,其余同实施例3。
本对比例中,八水氧氯化锆:水合氯化镧:硼酸:正硅酸乙酯:葡萄糖的质量比=3.25:1.5:2.5:2:2。
如图5所示,所得产物主要为ZrB2、ZrO2、SiO2、LaBO3,本对比例由于碳添加量的不同,而无法得到ZrB2-SiC-LaB6复合陶瓷。

Claims (9)

1.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rB2-SiC-LaB6的分子式为(ZrB2-20vol.%SiC)-(10-40)wt.%LaB6,其中ZrB2-20vol.%SiC和LaB6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10-40%;其制备过程为:
先分别配制锆源溶液、硼源溶液、硅源溶液、镧源溶液和碳源溶液,然后将五种溶液混合搅拌,水解缩聚成溶胶,陈化后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前驱体粉末经冷压、热处理即得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具体制备过程为:
(1)将氧氯化锆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聚乙二醇和过氧化氢,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锆源;
(2)将硼酸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硼源;
(3)将正硅酸乙酯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硅源;
(4)将氯化镧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聚乙二醇和过氧化氢,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镧源;
(5)将葡萄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聚乙二醇,搅拌至充分混匀,作为碳源;
(6)将锆源、硼源、硅源和镧源加入至碳源中,搅拌至充分混匀,水解缩聚成溶胶,陈化后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球磨,得到前驱体粉末;
(7)将前驱体粉末冷压,得到冷胚体;在氩气气氛下,将冷胚体进行热处理,即得ZrB2-SiC-LaB6三元复合陶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锆源中,氧氯化锆的摩尔浓度为0.2-1mol/L,氧氯化锆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3-8,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锆源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0.5-2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硼源中,硼酸的摩尔浓度为1-2.5mol/L,搅拌温度为20-60℃,搅拌时间为1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硅源中,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浓度为0.1-0.7mol/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镧源中,氯化镧的摩尔浓度为0.5-1mol/L,氯化镧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0,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镧源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20-60℃,搅拌时间为5-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碳源中,葡萄糖的摩尔浓度为0.2-0.5mol/L,聚乙二醇的加入量占硼源、硅源和碳源三者总质量的0.5-2%,搅拌温度为20-60℃,搅拌时间为5-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氧氯化锆、硼酸、正硅酸乙酯、氯化镧和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2-5):(0.3-1):(0.1-0.5):(0.5-2);搅拌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1-5h。陈化时间为1-3d,干燥温度为60-9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冷压的工艺参数为:压力范围为5-10MPa,保压时间为2-10min;热处理的工艺参数为:升温时,前1300℃升温速率不得超过10℃/min,1300-1550℃升温速率不得超过5℃/min,在1550℃保温1-3h。
CN202211278165.6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499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8165.6A CN115849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8165.6A CN115849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9914A true CN115849914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8165.6A Pending CN115849914A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991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6771A (ko) * 2009-08-12 2011-02-18 한국기계연구원 ZrB2-SiC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156468A (zh) * 2019-04-25 2019-08-23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ZrC-ZrB2-SiC陶瓷复合粉体的前驱体转化法制备工艺
CN113735593A (zh) * 2021-09-30 2021-12-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观结构可调的SiCnws-ZrB2-ZrC杂化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090A (zh) * 2021-11-15 2021-12-1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ZrB2-ZrC-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16771A (ko) * 2009-08-12 2011-02-18 한국기계연구원 ZrB2-SiC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156468A (zh) * 2019-04-25 2019-08-23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ZrC-ZrB2-SiC陶瓷复合粉体的前驱体转化法制备工艺
CN113735593A (zh) * 2021-09-30 2021-12-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观结构可调的SiCnws-ZrB2-ZrC杂化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3090A (zh) * 2021-11-15 2021-12-10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ZrB2-ZrC-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迎楠等: "溶胶凝胶、硼热/碳热还原制备ZrB2-SiC超细复合粉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 44, pages 707 *
朱时珍等: "LaB6和La2O3添加剂对ZrB2-SiC超高温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vol. 38, pages 1 - 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7941B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高熵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56468A (zh) 一种ZrC-ZrB2-SiC陶瓷复合粉体的前驱体转化法制备工艺
CN108383530B (zh) 一种ZrB2-SiC陶瓷复合粉体的前驱体转化法制备工艺
CN109851367B (zh) 一种棒状(Zr,Hf,Ta,Nb)B2高熵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827A (zh) 一种原位引入硼为添加剂的二硼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6588004A (zh) 一种纯相稀土锆酸盐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699168A (zh) 二硼化锆微粉的燃烧合成方法
CN113773090B (zh) 一种ZrB2-ZrC-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00562A (zh) 一种碳化硅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2417188B (zh) 一种低氧含量亚微米级过渡金属硼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2851352A (zh) 一种超高温高熵碳化物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87075A (zh) 一种自分散超细ZrC-SiC陶瓷复合粉体的前驱体转化法制备工艺
CN113307610B (zh) 高致密度石英-氧化锆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1193B (zh) 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碳化钒
CN110042468A (zh) 一种微米碳化锆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09665848A (zh) 一种超高温SiC-HfB2复合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73749A (zh) 一种莫来石基复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6561B (zh) 一种纳米莫来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65810A (zh) 稀土离子掺杂的氧化钇激光陶瓷光纤的制备方法
CN115772034B (zh) 一种高熵碳化物陶瓷先驱体、高熵碳化物陶瓷及制备方法
CN115849914A (zh) 一种ZrB2-SiC-LaB6三元超高温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16024447A (zh) 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56811A (zh) 一种钪铈共掺杂锆酸钆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热障涂层及其制备工艺
Li et al. Influence of Yb and Si on the fabrication of Yb: YAG transparent ceramics using spherical Y2O3 powders
CN109019624B (zh) 一种低温合成片状ZrB2超细粉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