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9798A -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9798A
CN115839798A CN202310136066.2A CN202310136066A CN115839798A CN 115839798 A CN115839798 A CN 115839798A CN 202310136066 A CN202310136066 A CN 202310136066A CN 115839798 A CN115839798 A CN 115839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ixedly connected
detection
simulation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60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9798B (zh
Inventor
张延飞
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60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9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9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9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9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9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涉及避震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车架模拟组件、动态模拟组件、寿命检测组件,动态模拟组件和地面紧固连接,车架模拟组件一端压迫在动态模拟组件上侧,车架模拟组件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寿命检测组件设置在动态模拟组件一侧,寿命检测组件和地面紧固连接。本发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模拟,使得避震器的动平衡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检测,寿命检测组件通过短期内的快速损坏,使得抽检样品的使用寿命能够短时间被检测出,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震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悬架系统上一般都会装有避震器,避震器能够快速的削减车架和车身的震动,使得汽车行驶的更平稳,避震器的性能对于汽车十分关键,但现有的避震器检测装置针对汽车用避震器的检测还不完善,无法出具完善的检测结果。
常规的检测装置针对避震器的检测都是在静止的工作台上进行的,无法模拟出车辆的运行状态,不能进行避震器的动平衡检测。另一方面,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用到避震器的地方主要在于路面的凹坑和突起处,而常规的模拟检测对于凹坑的模拟是不足的,常规设备采用的是忽然撤去检测轮处支撑力的方式来实现凹坑效果,忽然下移使得检测轮底部失去了压力,直接下落再次获得压力。但正常的行驶过程中,车轮进入凹坑的过程中仍然会和凹坑侧壁接触,且随着接近凹坑底部时,接触面会变得平缓。由此可知,常规检测中压力差值被增大,模拟震动超过了实际值,造成了检测数据不准的情况。
传统的避震器检测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只能实现单一状态下的检测,无法对车辆自重、行驶路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进行调节,单一角度的检测数据很难立体化的呈现出避震器的工作性能。传统的检测装置还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进行抽检,而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检测又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车架模拟组件、动态模拟组件、寿命检测组件,动态模拟组件和地面紧固连接,车架模拟组件一端压迫在动态模拟组件上侧,车架模拟组件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寿命检测组件设置在动态模拟组件一侧,寿命检测组件和地面紧固连接;
车架模拟组件包括平衡台、连接架、转动轴、偏转杆、检测轮、重心单元,平衡台和连接架紧固连接,转动轴通过万向节和连接架转动连接,偏转杆可伸缩,偏转杆一端和检测轮铰接,偏转杆另一端和连接架铰接,重心单元一端和连接架紧固连接,重心单元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在对避震器进行检测时,避震器一端和平衡台固定,避震器另一端和偏转杆连接,在检测轮受到震动时,避震器通过自身的伸缩缓冲避免震动被传递到平衡台上,平衡台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工业相机,会通过高速摄像对检测过程中的平衡台持续拍照,再通过计算机将平衡台的记录图像和标准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平衡台的震动幅度。动态模拟组件对汽车行驶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且能够对行驶时的相关状态进行调整,重心单元对车辆的配重进行模拟。本发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模拟, 使得避震器的动平衡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检测,寿命检测组件通过短期内的快速损坏,使得抽检样品的使用寿命能够短时间被检测出,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重心单元包括上端柱、下端柱、铰接头、固定箱、配重仓、隔离板、输入泵、输出泵,上端柱和连接架紧固连接,铰接头一端和上端柱紧固连接,铰接头另一端和下端柱紧固连接,下端柱远离铰接头的一端和配重仓紧固连接,配重仓设置在固定箱内部,配重仓和固定箱内壁滑动连接,隔离板设置在固定箱下方,隔离板和固定箱侧壁紧固连接,输入泵、输出泵一端和隔离板连接,输入泵、输出泵另一端和固定箱内部联通,输入泵、输出泵和配重仓联通的一端设置为软管,固定箱和地面紧固连接。铰接头选择球形铰接,不会影响到平衡台的晃动,配重仓内部有填充液,隔离板底部有填充液,配重仓通过下端柱拉扯上端柱,上端柱和平衡台的中心接触,为平衡台施加重力,该重力用于模拟汽车自重,在需要修改车辆自重时,只需要通过输入泵将隔离板下方部分填充液输入配重仓,或通过输出泵将部分流体从配重仓送回隔离板下方,就可以对车辆的配重进行自行调整。
进一步的,动态模拟组件包括固定轮、张紧轮、滚动带、夹持轮组、模拟单元,固定轮通过支架和地面连接,固定轮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张紧轮远离固定轮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拉伸杆,张紧轮和拉伸杆紧固连接,拉伸杆和固定板滑动连接,固定板和地面紧固连接,拉伸杆远离张紧轮的一端设置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和拉伸杆紧固连接,拉伸弹簧另一端和固定板紧固连接,滚动带套在固定轮、张紧轮上,检测轮压迫在滚动带表面,模拟单元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模拟单元另一端顶在的滚动带被检测轮压迫位置的下侧。固定轮驱动滚动带转动,张紧轮将滚动带绷紧,夹持轮组将检测轮压迫位置两侧固定,以保证模拟单元的作用效果只作用于检测轮处,不会影响到整个滚动带,滚动带仍可顺利的进行传动,以模拟行驶状态的路面。
进一步的,模拟单元包括升降轮、固定台、升降台、推动缸,升降轮和升降台转动连接,升降台和固定台滑动连接,固定台和地面紧固连接,推动缸和固定台紧固连接,推动缸的输出轴和升降台紧固连接。升降轮顶在滚动带下侧,检测轮压在滚动带上侧,推动缸会调整升降台位置,升降台带动升降轮移动,以模拟行驶过程中路面上的凹坑和突起。本发明在升降轮和检测轮之间设置滚动带,滚动带带动升降轮、检测轮持续转动,以模拟汽车的持续运动状态,检测轮是以动态的形式接触凹坑和突起,在突起模拟产生的过程中,检测轮和升降轮会保持压力状态,检测轮会经过升起的整个状态,模拟充分,而常规的模拟检测对于凹坑的模拟是不足的,升降轮的忽然下移使得检测轮底部失去了压力,直接下落再次获得压力,压力差值被增大,模拟震动超过了实际值,而本发明在升降轮下移动后,检测轮压力减小,但仍然和滚动带接触,滚动带被下压,张紧轮被拉动,拉伸弹簧被收集,检测轮处实现的是模拟入坑过程,越靠近坑底位置,坑的坡度越降低,相应的拉伸弹簧被拉紧的程度也越高,滚动带施加给检测轮的压力也越大,最终滚动带下侧再次接触升降轮,检测轮受到的压力增大过程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提升了模拟检测的数据有效性。
进一步的,升降轮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一侧设置有安装环,空腔内部设置有模拟柱、铰接条、转动盘、蜗轮、蜗杆、控制电机,模拟柱、铰接条设置有多条,模拟柱和升降轮内侧壁、安装环滑动连接,转动盘和升降轮内壁转动连接,铰接条一端和模拟柱铰接,铰接条另一端和转动盘铰接,模拟柱、铰接条设置有多根,多根模拟柱、铰接条围绕转动盘均匀分布,蜗轮一侧和转动盘紧固连接,蜗轮另一侧和升降轮内壁转动连接,控制电机和升降轮内壁紧固连接,蜗杆和蜗轮相啮合,蜗杆一端和控制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蜗杆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和升降轮内壁紧固连接,滚动带表面设置有多条槽道,模拟柱伸出升降轮的一端穿过槽道。升降轮还可以对常规路面形式进行模拟,在此状态下,升降轮本身不进行移动,等同于车辆行驶在没有明显的凹坑、突起的地面上,此时影响车辆行驶的关键因素在于路面的平均平整度,模拟柱用于调节路面平整度,柏油路面、水泥路面、砂石路面的平整度差异通过模拟柱的伸出量来调整。当需要调整路面平整度时,控制电机会调动蜗杆转动,蜗杆和蜗轮啮合,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铰接条偏转,铰接条通过角度调整来控制模拟柱的回缩和伸出。
进一步的,上端柱上套有阻挡环,阻挡环上设置有顶丝。阻挡环对铰接头的偏转角度进行限制,当偏转角度过大时,阻挡环和铰接头的转动座接触,铰接头被卡住,避免测试过程中,平衡台发生过度侧翻,造成设备损坏。
进一步的,寿命检测组件包括密封柜、起落台、底部槽块、顶部槽块、损伤管、输送泵、控制单元,密封柜和地面紧固连接,起落台和密封柜内部底侧紧固连接,起落台上端和底部槽块紧固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密封柜顶部,顶部槽块和控制单元连接,损伤管上端和密封柜内壁上侧紧固连接,损伤管下端和底部槽块连接,损伤管和底部槽块为可拆卸式连接,输送泵和密封柜内壁紧固连接,损伤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环腔、下端环腔,上端环腔靠近损伤管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孔,下端环腔靠近损伤管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输出孔,输送泵的输出端和上端环腔连接,输送泵的输入端和下端环腔连接。起落台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可升降,起落台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在对避震器进行检测时,先选择一批经过弹簧强度检测、密封检测、结构强度检测等多项测试的合格产生作为样本,来实验寿命检测组件的工作时间,并以此时间为合格指标,后续寿命抽检时无需进行多项复杂测试,只需用寿命检测组件的检测时间和标准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后续产品使用寿命方面是否合格。检测开始时,起落台下移,将避震器下端卡入到底部槽块中,起落台再带动避震器上移,避震器上端卡入顶部槽块中,将底部槽块和损伤管固定,上端环腔、下端环腔内部填充有潮湿气体并混合固体杂质,输送泵循环输送气体,潮湿气体携带固体杂质不断从输出孔排入,再从输入孔排出,潮湿气体和固体杂质不断冲击避震器的连接缝隙处,以高强度的损坏效率模拟长时间的日常使用,控制单元会不断的压缩避震器,再检测避震器的回弹冲击力,通过回弹冲击力来判断避震器的状态是否损伤。
进一步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检测箱、下压管、回弹管、抽出泵、排除套、喷头、止推板、检测环,控制箱、检测箱和密封柜顶部紧固连接,顶部槽块和控制箱滑动连接,抽出泵和检测箱紧固连接,抽出泵的输出端插入检测箱内部,下压管一端和抽出泵联通,下压管另一端和控制箱顶部连接,喷头和检测箱侧壁上端联通,回弹管一端和喷头联通,回弹管另一端和控制箱联通,回弹管、下压管和控制箱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排除套和检测箱内壁上端紧固连接,喷头一端伸入排除套内部,排除套底侧设置有泄露槽,止推板和排除套滑动连接,止推板远离喷头的一端设置有滑杆,排除套远离喷头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滑杆和挡板滑动连接,滑杆上套有冲击弹簧,冲击弹簧一端和止推板紧固连接,冲击弹簧另一端和挡板紧固连接,检测环和排除套内壁紧固连接。检测环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当滑杆穿过检测环时,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检测箱和控制箱内部设置有流体,抽出泵将检测箱内部流体抽出,输送到控制箱中,控制箱内部流体增多,会向下推动顶部槽块,避震器被压缩。压缩完毕后,下压管处控制阀关闭,回弹管处控制阀打开,避震器回弹,将流体压入回弹管,从喷头处喷出,流体冲击止推板表面,止推板推动冲击弹簧压缩,滑杆插入检测环中,在避震器的使用寿命超限时,回弹力度不足,滑杆无法穿入检测环中,位置传感器在长时间没有输出信号后,确定避震器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模拟, 使得避震器的动平衡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检测,寿命检测组件通过短期内的快速损坏,使得抽检样品的使用寿命能够短时间被检测出,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本发明的通过重心单元的调整,实现了车身配重的自由调节,升降轮内部的结构,实现了模拟路面的表面粗糙度调整,二者配合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检测数据的多样性,避免了避震器出现某些弊端被隐藏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本发明在升降轮下移动后,检测轮压力减小,但仍然和滚动带接触,滚动带被下压,张紧轮被拉动,拉伸弹簧被收集,检测轮处实现的是模拟入坑过程,越靠近坑底位置,坑的坡度越降低,相应的拉伸弹簧被拉紧的程度也越高,滚动带施加给检测轮的压力也越大,最终滚动带下侧再次接触升降轮,检测轮受到的压力增大过程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提升了模拟检测的数据有效性。本发明的控制单元将回弹力度的衰减转变为喷头处喷出流体速度的衰减,简化了检测过程中对电子信号的依赖,只通过一个位置传感器便能够判断回弹力衰减过程中的变化,提升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架模拟组件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架模拟组件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重心单元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升降轮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寿命检测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控制单元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架模拟组件、11-平衡台、12-连接架、13-转动轴、14-偏转杆、15-检测轮、16-重心单元、161-上端柱、162-下端柱、163-铰接头、164-固定箱、165-配重仓、166-隔离板、167-输入泵、168-输出泵、169-阻挡环、2-动态模拟组件、21-固定轮、22-张紧轮、23-滚动带、24-夹持轮组、25-模拟单元、251-升降轮、2511-模拟柱、2512-铰接条、2513-转动盘、2514-蜗轮、2515-蜗杆、2516-控制电机、252-固定台、253-升降台、254-推动缸、26-固定板、27-拉伸杆、3-寿命检测组件、31-密封柜、32-起落台、33-底部槽块、34-顶部槽块、35-损伤管、36-输送泵、37-控制单元、371-控制箱、372-检测箱、373-下压管、374-回弹管、375-抽出泵、376-排除套、377-喷头、378-止推板、379-检测环、38-上端环腔、39-下端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包括车架模拟组件1、动态模拟组件2、寿命检测组件3,动态模拟组件2和地面紧固连接,车架模拟组件1一端压迫在动态模拟组件2上侧,车架模拟组件1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寿命检测组件3设置在动态模拟组件2一侧,寿命检测组件3和地面紧固连接;
车架模拟组件1包括平衡台11、连接架12、转动轴13、偏转杆14、检测轮15、重心单元16,平衡台11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转动轴13通过万向节和连接架12转动连接,偏转杆14可伸缩,偏转杆14一端和检测轮15铰接,偏转杆14另一端和连接架12铰接,重心单元16一端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重心单元16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在对避震器进行检测时,避震器一端和平衡台11固定,避震器另一端和偏转杆14连接,在检测轮15受到震动时,避震器通过自身的伸缩缓冲避免震动被传递到平衡台11上,平衡台11一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工业相机,会通过高速摄像对检测过程中的平衡台11持续拍照,再通过计算机将平衡台11的记录图像和标准图像进行对比,确定平衡台11的震动幅度。动态模拟组件2对汽车行驶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且能够对行驶时的相关状态进行调整,重心单元16对车辆的配重进行模拟。本发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模拟, 使得避震器的动平衡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检测,寿命检测组件3通过短期内的快速损坏,使得抽检样品的使用寿命能够短时间被检测出,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
如图4所示,重心单元16包括上端柱161、下端柱162、铰接头163、固定箱164、配重仓165、隔离板166、输入泵167、输出泵168,上端柱161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铰接头163一端和上端柱161紧固连接,铰接头163另一端和下端柱162紧固连接,下端柱162远离铰接头163的一端和配重仓165紧固连接,配重仓165设置在固定箱164内部,配重仓165和固定箱164内壁滑动连接,隔离板166设置在固定箱164下方,隔离板166和固定箱164侧壁紧固连接,输入泵167、输出泵168一端和隔离板166连接,输入泵167、输出泵168另一端和固定箱164内部联通,输入泵167、输出泵168和配重仓165联通的一端设置为软管,固定箱164和地面紧固连接。铰接头163选择球形铰接,不会影响到平衡台11的晃动,配重仓165内部有填充液,隔离板166底部有填充液,配重仓165通过下端柱162拉扯上端柱161,上端柱161和平衡台11的中心接触,为平衡台11施加重力,该重力用于模拟汽车自重,在需要修改车辆自重时,只需要通过输入泵167将隔离板166下方部分填充液输入配重仓165,或通过输出泵168将部分流体从配重仓165送回隔离板166下方,就可以对车辆的配重进行自行调整。
如图1所示,动态模拟组件2包括固定轮21、张紧轮22、滚动带23、夹持轮组24、模拟单元25,固定轮21通过支架和地面连接,固定轮21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张紧轮22远离固定轮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6、拉伸杆27,张紧轮22和拉伸杆27紧固连接,拉伸杆27和固定板26滑动连接,固定板26和地面紧固连接,拉伸杆27远离张紧轮22的一端设置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和拉伸杆27紧固连接,拉伸弹簧另一端和固定板26紧固连接,滚动带23套在固定轮21、张紧轮22上,检测轮15压迫在滚动带23表面,模拟单元25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模拟单元25另一端顶在的滚动带23被检测轮15压迫位置的下侧。固定轮21驱动滚动带23转动,张紧轮22将滚动带23绷紧,夹持轮组24将检测轮15压迫位置两侧固定,以保证模拟单元25的作用效果只作用于检测轮15处,不会影响到整个滚动带23,滚动带23仍可顺利的进行传动,以模拟行驶状态的路面。
如图1所示,模拟单元25包括升降轮251、固定台252、升降台253、推动缸254,升降轮251和升降台253转动连接,升降台253和固定台252滑动连接,固定台252和地面紧固连接,推动缸254和固定台252紧固连接,推动缸254的输出轴和升降台253紧固连接。升降轮251顶在滚动带23下侧,检测轮15压在滚动带23上侧,推动缸254会调整升降台253位置,升降台253带动升降轮251移动,以模拟行驶过程中路面上的凹坑和突起。本发明在升降轮251和检测轮15之间设置滚动带23,滚动带23带动升降轮251、检测轮15持续转动,以模拟汽车的持续运动状态,检测轮15是以动态的形式接触凹坑和突起,在突起模拟产生的过程中,检测轮和升降轮会保持压力状态,检测轮15会经过升起的整个状态,模拟充分,而常规的模拟检测对于凹坑的模拟是不足的,升降轮251的忽然下移使得检测轮15底部失去了压力,直接下落再次获得压力,压力差值被增大,模拟震动超过了实际值,而本发明在升降轮251下移动后,检测轮15压力减小,但仍然和滚动带23接触,滚动带23被下压,张紧轮22被拉动,拉伸弹簧被收集,检测轮15处实现的是模拟入坑过程,越靠近坑底位置,坑的坡度越降低,相应的拉伸弹簧被拉紧的程度也越高,滚动带施加给检测轮的压力也越大,最终滚动带下侧再次接触升降轮251,检测轮15受到的压力增大过程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提升了模拟检测的数据有效性。
如图5所示,升降轮251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一侧设置有安装环,空腔内部设置有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转动盘2513、蜗轮2514、蜗杆2515、控制电机2516,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设置有多条,模拟柱2511和升降轮251内侧壁、安装环滑动连接,转动盘2513和升降轮251内壁转动连接,铰接条2512一端和模拟柱2511铰接,铰接条2512另一端和转动盘2513铰接,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设置有多根,多根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围绕转动盘2513均匀分布,蜗轮2514一侧和转动盘2513紧固连接,蜗轮2514另一侧和升降轮251内壁转动连接,控制电机2516和升降轮251内壁紧固连接,蜗杆2515和蜗轮2514相啮合,蜗杆2515一端和控制电机2516的输出轴紧固连接,蜗杆2515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和升降轮251内壁紧固连接,滚动带23表面设置有多条槽道,模拟柱2511伸出升降轮251的一端穿过槽道。升降轮251还可以对常规路面形式进行模拟,在此状态下,升降轮251本身不进行移动,等同于车辆行驶在没有明显的凹坑、突起的地面上,此时影响车辆行驶的关键因素在于路面的平均平整度,模拟柱2511用于调节路面平整度,柏油路面、水泥路面、砂石路面的平整度差异通过模拟柱2511的伸出量来调整。当需要调整路面平整度时,控制电机2516会调动蜗杆2515转动,蜗杆2515和蜗轮2514啮合,带动蜗轮2514转动,蜗轮2514带动转动盘2513转动,转动盘2513带动铰接条2512偏转,铰接条2512通过角度调整来控制模拟柱2511的回缩和伸出。
如图4所示,上端柱161上套有阻挡环169,阻挡环169上设置有顶丝。阻挡环169对铰接头163的偏转角度进行限制,当偏转角度过大时,阻挡环169和铰接头163的转动座接触,铰接头163被卡住,避免测试过程中,平衡台11发生过度侧翻,造成设备损坏。
如图6-图9所示,寿命检测组件3包括密封柜31、起落台32、底部槽块33、顶部槽块34、损伤管35、输送泵36、控制单元37,密封柜31和地面紧固连接,起落台32和密封柜31内部底侧紧固连接,起落台32上端和底部槽块33紧固连接,控制单元37设置在密封柜31顶部,顶部槽块34和控制单元37连接,损伤管35上端和密封柜31内壁上侧紧固连接,损伤管35下端和底部槽块33连接,损伤管35和底部槽块33为可拆卸式连接,输送泵36和密封柜31内壁紧固连接,损伤管35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环腔38、下端环腔39,上端环腔38靠近损伤管35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孔,下端环腔39靠近损伤管35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输出孔,输送泵36的输出端和上端环腔38连接,输送泵36的输入端和下端环腔39连接。起落台32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可升降,起落台32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在对避震器进行检测时,先选择一批经过弹簧强度检测、密封检测、结构强度检测等多项测试的合格产生作为样本,来实验寿命检测组件的工作时间,并以此时间为合格指标,后续寿命抽检时无需进行多项复杂测试,只需用寿命检测组件3的检测时间和标准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后续产品使用寿命方面是否合格。检测开始时,起落台32下移,将避震器下端卡入到底部槽块33中,起落台32再带动避震器上移,避震器上端卡入顶部槽块34中,将底部槽块33和损伤管35固定,上端环腔38、下端环腔39内部填充有潮湿气体并混合固体杂质,输送泵36循环输送气体,潮湿气体携带固体杂质不断从输出孔排入,再从输入孔排出,潮湿气体和固体杂质不断冲击避震器的连接缝隙处,以高强度的损坏效率模拟长时间的日常使用,控制单元37会不断的压缩避震器,再检测避震器的回弹冲击力,通过回弹冲击力来判断避震器的状态是否损伤。
如图8、图9所示,控制单元37包括控制箱371、检测箱372、下压管373、回弹管374、抽出泵375、排除套376、喷头377、止推板378、检测环379,控制箱371、检测箱372和密封柜31顶部紧固连接,顶部槽块34和控制箱371滑动连接,抽出泵375和检测箱372紧固连接,抽出泵375的输出端插入检测箱372内部,下压管373一端和抽出泵375联通,下压管373另一端和控制箱371顶部连接,喷头377和检测箱372侧壁上端联通,回弹管374一端和喷头377联通,回弹管374另一端和控制箱371联通,回弹管374、下压管373和控制箱37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排除套376和检测箱372内壁上端紧固连接,喷头377一端伸入排除套376内部,排除套376底侧设置有泄露槽,止推板378和排除套376滑动连接,止推板378远离喷头377的一端设置有滑杆,排除套376远离喷头377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滑杆和挡板滑动连接,滑杆上套有冲击弹簧,冲击弹簧一端和止推板378紧固连接,冲击弹簧另一端和挡板紧固连接,检测环379和排除套376内壁紧固连接。检测环379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当滑杆穿过检测环379时,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检测箱372和控制箱371内部设置有流体,抽出泵将检测箱372内部流体抽出,输送到控制箱371中,控制箱371内部流体增多,会向下推动顶部槽块34,避震器被压缩。压缩完毕后,下压管373处控制阀关闭,回弹管374处控制阀打开,避震器回弹,将流体压入回弹管374,从喷头377处喷出,流体冲击止推板378表面,止推板378推动冲击弹簧压缩,滑杆插入检测环379中,在避震器的使用寿命超限时,回弹力度不足,滑杆无法穿入检测环379中,位置传感器在长时间没有输出信号后,确定避震器损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对避震器进行检测时,避震器一端和平衡台11固定,避震器另一端和偏转杆14连接,在检测轮15受到震动时,避震器通过自身的伸缩缓冲避免震动被传递到平衡台11上,工业相机记录平衡台的状态。在需要修改车辆自重时,通过输入泵167将隔离板166下方部分填充液输入配重仓165,或通过输出泵168将部分流体从配重仓165送回隔离板166下方,就可以对车辆的配重进行自行调整。固定轮21驱动滚动带23转动,张紧轮22将滚动带23绷紧,夹持轮组24将检测轮15压迫位置两侧固定,以保证模拟单元25的作用效果只作用于检测轮15处,不会影响到整个滚动带23,滚动带23仍可顺利的进行传动,以模拟行驶状态的路面。推动缸控制升降轮的升降,模拟路面上的凹坑和突起,当需要调整路面平整度时,控制电机2516会调动蜗杆2515转动,蜗杆2515和蜗轮2514啮合,带动蜗轮2514转动,蜗轮2514带动转动盘2513转动,转动盘2513带动铰接条2512偏转,铰接条2512通过角度调整来控制模拟柱2511的回缩和伸出,以实现路面粗糙度的调整。同一批产品中部分产品被抽取进行寿命检测,检测开始时,起落台32下移,将避震器下端卡入到底部槽块33中,起落台32再带动避震器上移,避震器上端卡入顶部槽块34中,将底部槽块33和损伤管35固定,上端环腔38、下端环腔39内部填充有潮湿气体并混合固体杂质,输送泵36循环输送气体,潮湿气体携带固体杂质不断从输出孔排入,再从输入孔排出,潮湿气体和固体杂质不断冲击避震器的连接缝隙处,以高强度的损坏效率模拟长时间的日常使用,控制单元37会不断的压缩避震器,再检测避震器的回弹冲击力,通过回弹冲击力来判断避震器的状态是否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车架模拟组件(1)、动态模拟组件(2)、寿命检测组件(3),所述动态模拟组件(2)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车架模拟组件(1)一端压迫在动态模拟组件(2)上侧,车架模拟组件(1)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寿命检测组件(3)设置在动态模拟组件(2)一侧,寿命检测组件(3)和地面紧固连接;
所述车架模拟组件(1)包括平衡台(11)、连接架(12)、转动轴(13)、偏转杆(14)、检测轮(15)、重心单元(16),所述平衡台(11)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所述转动轴(13)通过万向节和连接架(12)转动连接,所述偏转杆(14)可伸缩,偏转杆(14)一端和检测轮(15)铰接,偏转杆(14)另一端和连接架(12)铰接,所述重心单元(16)一端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重心单元(16)另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单元(16)包括上端柱(161)、下端柱(162)、铰接头(163)、固定箱(164)、配重仓(165)、隔离板(166)、输入泵(167)、输出泵(168),所述上端柱(161)和连接架(12)紧固连接,所述铰接头(163)一端和上端柱(161)紧固连接,铰接头(163)另一端和下端柱(162)紧固连接,所述下端柱(162)远离铰接头(163)的一端和配重仓(165)紧固连接,所述配重仓(165)设置在固定箱(164)内部,所述配重仓(165)和固定箱(16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隔离板(166)设置在固定箱(164)下方,隔离板(166)和固定箱(164)侧壁紧固连接,所述输入泵(167)、输出泵(168)一端和隔离板(166)连接,输入泵(167)、输出泵(168)另一端和固定箱(164)内部联通,输入泵(167)、输出泵(168)和配重仓(165)联通的一端设置为软管,所述固定箱(164)和地面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模拟组件(2)包括固定轮(21)、张紧轮(22)、滚动带(23)、夹持轮组(24)、模拟单元(25),所述固定轮(21)通过支架和地面连接,所述固定轮(21)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张紧轮(22)远离固定轮(2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6)、拉伸杆(27),所述张紧轮(22)和拉伸杆(27)紧固连接,所述拉伸杆(27)和固定板(26)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6)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拉伸杆(27)远离张紧轮(22)的一端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和拉伸杆(27)紧固连接,拉伸弹簧另一端和固定板(26)紧固连接,所述滚动带(23)套在固定轮(21)、张紧轮(22)上,所述检测轮(15)压迫在滚动带(23)表面,所述模拟单元(25)一端和地面紧固连接,模拟单元(25)另一端顶在的滚动带(23)被检测轮(15)压迫位置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单元(25)包括升降轮(251)、固定台(252)、升降台(253)、推动缸(254),所述升降轮(251)和升降台(253)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台(253)和固定台(25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台(252)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推动缸(254)和固定台(252)紧固连接,推动缸(254)的输出轴和升降台(253)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轮(25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转动盘(2513)、蜗轮(2514)、蜗杆(2515)、控制电机(2516),所述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设置有多条,所述模拟柱(2511)和升降轮(251)内侧壁、安装环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盘(2513)和升降轮(25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铰接条(2512)一端和模拟柱(2511)铰接,铰接条(2512)另一端和转动盘(2513)铰接,所述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设置有多根,多根模拟柱(2511)、铰接条(2512)围绕转动盘(2513)均匀分布,所述蜗轮(2514)一侧和转动盘(2513)紧固连接,蜗轮(2514)另一侧和升降轮(25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电机(2516)和升降轮(251)内壁紧固连接,所述蜗杆(2515)和蜗轮(2514)相啮合,所述蜗杆(2515)一端和控制电机(2516)的输出轴紧固连接,蜗杆(2515)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和升降轮(251)内壁紧固连接,所述滚动带(23)表面设置有多条槽道,所述模拟柱(2511)伸出升降轮(251)的一端穿过槽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柱(161)上套有阻挡环(169),所述阻挡环(169)上设置有顶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组件(3)包括密封柜(31)、起落台(32)、底部槽块(33)、顶部槽块(34)、损伤管(35)、输送泵(36)、控制单元(37),所述密封柜(31)和地面紧固连接,所述起落台(32)和密封柜(31)内部底侧紧固连接,所述起落台(32)上端和底部槽块(33)紧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7)设置在密封柜(31)顶部,所述顶部槽块(34)和控制单元(37)连接,所述损伤管(35)上端和密封柜(31)内壁上侧紧固连接,所述损伤管(35)下端和底部槽块(33)连接,损伤管(35)和底部槽块(33)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输送泵(36)和密封柜(31)内壁紧固连接,所述损伤管(35)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环腔(38)、下端环腔(39),所述上端环腔(38)靠近损伤管(35)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孔,所述下端环腔(39)靠近损伤管(35)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输出孔,所述输送泵(36)的输出端和上端环腔(38)连接,输送泵(36)的输入端和下端环腔(3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37)包括控制箱(371)、检测箱(372)、下压管(373)、回弹管(374)、抽出泵(375)、排除套(376)、喷头(377)、止推板(378)、检测环(379),所述控制箱(371)、检测箱(372)和密封柜(31)顶部紧固连接,所述顶部槽块(34)和控制箱(371)滑动连接,所述抽出泵(375)和检测箱(372)紧固连接,抽出泵(375)的输出端插入检测箱(372)内部,所述下压管(373)一端和抽出泵(375)联通,下压管(373)另一端和控制箱(371)顶部连接,所述喷头(377)和检测箱(372)侧壁上端联通,所述回弹管(374)一端和喷头(377)联通,回弹管(374)另一端和控制箱(371)联通,所述回弹管(374)、下压管(373)和控制箱(37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除套(376)和检测箱(372)内壁上端紧固连接,所述喷头(377)一端伸入排除套(376)内部,所述排除套(376)底侧设置有泄露槽,所述止推板(378)和排除套(376)滑动连接,止推板(378)远离喷头(377)的一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排除套(376)远离喷头(377)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滑杆和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套有冲击弹簧,所述冲击弹簧一端和止推板(378)紧固连接,冲击弹簧另一端和挡板紧固连接,所述检测环(379)和排除套(376)内壁紧固连接。
CN202310136066.2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Active CN115839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6066.2A CN11583979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6066.2A CN11583979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9798A true CN115839798A (zh) 2023-03-24
CN115839798B CN115839798B (zh) 2023-06-23

Family

ID=8557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6066.2A Active CN11583979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97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8303B3 (de) * 2004-04-15 2005-11-03 Maha Maschinenbau Haldenwang Gmbh & Co. Kg Prüfstand für Nutzfahrzeuge
CN103528757A (zh) * 2013-10-09 2014-01-22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车轮动平衡机检测标准装置
WO2016107593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 数字化自动控制抽油方法和移动平衡数字化抽油机
US20170219459A1 (en) * 2016-01-31 2017-08-03 Citic Dicastal Co., Ltd Method for simulating real impact test of vehicle wheels
CN212539516U (zh) * 2020-05-20 2021-02-12 上海金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输出轴的动平衡检测装置
CN115236500A (zh) * 2022-06-09 2022-10-25 泰兴市盛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用继电器可靠性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18303B3 (de) * 2004-04-15 2005-11-03 Maha Maschinenbau Haldenwang Gmbh & Co. Kg Prüfstand für Nutzfahrzeuge
CN103528757A (zh) * 2013-10-09 2014-01-22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车轮动平衡机检测标准装置
WO2016107593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机床厂 数字化自动控制抽油方法和移动平衡数字化抽油机
US20170219459A1 (en) * 2016-01-31 2017-08-03 Citic Dicastal Co., Ltd Method for simulating real impact test of vehicle wheels
CN212539516U (zh) * 2020-05-20 2021-02-12 上海金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输出轴的动平衡检测装置
CN115236500A (zh) * 2022-06-09 2022-10-25 泰兴市盛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用继电器可靠性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9798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2873B (zh) 一种模拟工况的液压缸侧向力加载装置
CN115452620A (zh) 一种多方位落锤式动载冲击试验方法
CN115839798A (zh) 一种避震器生产用抗震性动平衡检测装置
CN114354119A (zh) 一种抗冲击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14216595A (zh) 一种测定触变泥浆摩阻力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443729A (zh) 模拟汽车碾压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20082700U (zh) 一种公路桥梁沉降检测装置
CN114813359B (zh) 不锈钢胀环检测抗拉实验装置
CN219142532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检测的试验装置
CN11077979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监理辅助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08140478U (zh) 一种管材的环刚度测试仪
CN115165610B (zh) 一种空心方桩抗弯试验装置
CN207808041U (zh) 一种环形混凝土制品成型用双辊离心机
CN114279817B (zh)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检测用的承载力检测装置
CN114670164A (zh) 一种建筑检测用具有自夹持调节的稳定型检测仪
CN212338672U (zh) 一种球磨机减震底座
CN220508656U (zh) 一种特种设备用压力测试装置
CN116429593B (zh) 变角度散体充填材料试验装置
CN219391683U (zh) 一种石子硬度检测装置
CN218956297U (zh) 一种混凝土板抗压检测装置
CN219416580U (zh) 一种实验室用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16858427B (zh) 一种车辆轮胎动平衡检测工作台
CN211145865U (zh) 一种新型升降式lcd显示屏
CN220415907U (zh) 一种液压缸的试验装置
CN117554110B (zh) 一种聚氨酯缓冲器性能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