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7631A -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7631A
CN115837631A CN202310141864.4A CN202310141864A CN115837631A CN 115837631 A CN115837631 A CN 115837631A CN 202310141864 A CN202310141864 A CN 202310141864A CN 115837631 A CN115837631 A CN 115837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lishing
vibration
compound
fee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1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7631B (zh
Inventor
李文辉
杨英波
杨胜强
王进军
王秀枝
李秀红
郝玉鹏
王兴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1418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7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7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7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7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7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ear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齿轮滚磨光整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现有高精度齿轮滚磨光整加工时,因齿根区域抛磨加工介质可达性差造成齿面加工不均匀的技术问题。通过齿轮随料箱的一维水平振动、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及齿轮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实现抛磨加工介质沿齿轮径向、轴向、周向的相对运动,改善齿根区域的加工效果。本发明能够在保证齿轮原有形状、尺寸精度的基础上均匀一致地提高其表面的完整性,提高抛磨加工介质的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滚磨光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高精度齿轮作为高端装备和精密制造领域的核心基础件,其表面完整性对零件及整机的使用性能和高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滚磨光整加工可实现齿轮类零件全方位一次性加工,该工艺兼具抛光和强化作用,在批量改善齿轮类零件表面完整性方面优势显著。滚磨光整加工可去除齿面的飞边、毛刺等表面缺陷,棱边倒圆;提高齿面的粗糙度等级,明显改善齿面形貌和加工纹理,降低齿轮噪声及工作温度;提高表面显微硬度及耐磨性,改善齿面应力状况,延长齿轮的疲劳寿命;提高齿面清洁度和外观光亮度等,使齿轮承载能力和传动性能有所提升。
现有的齿轮类零件滚磨光整加工通常为零件随滚抛磨块自由运动或固定装夹,自由放置时加工均匀性较好,但存在磕碰损伤风险且加工效率低;固定装夹多采用旋流式加工工艺,对于表面形状复杂的齿轮类零件,自转或公转过程中单一的周向相对运动使抛磨加工介质难以到达齿根区域,造成齿根到齿顶材料去除及棱边圆角逐渐增大,齿面加工均匀一致性较差。上述工艺适合精度及加工要求不高的齿轮,难以满足高精度齿轮齿面的一次性均匀抛磨需求,因此需开发一种齿轮抛磨新工艺,实现高精度齿轮低成本、高效率、均匀一致的形性协同抛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通过齿轮随料箱的一维水平振动、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及齿轮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实现抛磨加工介质沿齿轮径向、轴向、周向的相对运动,改善齿根区域的加工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料箱箱体装在一维水平振动台上,向料箱箱体中加入抛磨加工介质;
S2:将待抛磨的齿轮装夹至主轴的底端,将装有齿轮轴向振动机构、齿轮回转运动机构的料箱箱盖固连在料箱箱体上端,使齿轮埋入抛磨加工介质内部,封闭料箱;
S3:设定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1
,振动频率为/>
Figure SMS_2
;设定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3
,振动频率为/>
Figure SMS_4
;设定齿轮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为/>
Figure SMS_5
,顺时针回转/>
Figure SMS_6
时间再逆时针回转/>
Figure SMS_7
时间作为一个回转周期;
S4:启动一维水平振动台、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和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开始齿轮加工,并重复多个回转周期,直至完成齿轮的光整加工。
优选地,抛磨加工介质包括滚抛磨块和磨液,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为
Figure SMS_8
,且/>
Figure SMS_9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10
式中,
Figure SMS_11
为滚抛磨块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12
为齿轮轴向振动的振幅;
抛磨加工介质的填充高度为
Figure SMS_13
,且/>
Figure SMS_14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15
式中,
Figure SMS_16
为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17
为齿轮的齿宽,/>
Figure SMS_18
为滚抛磨块的当量直径。
优选地,滚抛磨块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19
满足以下任一不等式:
Figure SMS_20
或/>
Figure SMS_21
或/>
Figure SMS_22
式中,
Figure SMS_23
为齿轮的齿槽宽。
优选地,齿轮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
Figure SMS_24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25
式中,
Figure SMS_26
为齿轮的齿数,/>
Figure SMS_27
为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动频率,/>
Figure SMS_28
为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动频率。
优选地,齿轮居于料箱水平截面中心位置,料箱箱体的内切圆半径为
Figure SMS_29
,且/>
Figure SMS_30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SMS_31
式中,
Figure SMS_32
为齿轮的齿顶圆半径,/>
Figure SMS_33
为料箱箱体侧壁与齿轮齿顶之间的最小距离,且
Figure SMS_34
,/>
Figure SMS_35
为滚抛磨块的当量直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包括一维水平振动台、料箱、齿轮回转运动机构、齿轮轴向振动机构,料箱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料箱箱体和料箱箱盖,料箱箱体安装于一维水平振动台上,料箱箱体中填充有抛磨加工介质,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和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料箱箱盖上;
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减速电机、主轴和轴套,轴套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减速电机安装在轴套的上端,主轴连接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主轴的下端依次穿过轴套和料箱箱盖伸入料箱箱体中,主轴位于料箱水平截面的中心位置,主轴的下端连接有齿轮;
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电机支座、偏心轮、拨柱、直线滑轨组件和滑块支座,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座水平安装在料箱箱盖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轮连接,拨柱的一端与轴套固定连接,拨柱的另一端卡装在偏心轮的圆形滑槽内;滑块支座安装在料箱箱盖的上端,直线滑轨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滑块和滑轨,其中滑轨固定在滑块支座上,轴套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滑块沿主轴轴向相对滑轨滑动;轴套的下端和料箱箱盖之间留有轴向振动间隙。
优选地,主轴与齿轮之间连接有带有弹性圆柱销的过渡轴套,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过渡轴套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36
的调整。
优选地,电机支座与料箱箱盖之间垫设有调节垫块,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调节垫块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37
的调整。/>
优选地,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38
的大小等于齿轮轴向振动机构中偏心轮的偏心距/>
Figure SMS_39
,通过更换对应偏心距/>
Figure SMS_40
的偏心轮实现对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41
的调整。
优选地,料箱箱体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可为正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料箱箱盖与料箱箱体同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齿轮随料箱的一维水平振动、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及齿轮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实现抛磨加工介质沿齿轮径向、轴向、周向的相对运动,提高齿槽内抛磨加工介质的可达性和多向流动性,改善齿根区域的加工效果,实现齿面的高效、均匀光整加工。
本发明在保证齿轮原有形状、尺寸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齿轮的表面完整性,实现了齿面均匀、高效的形性协同抛磨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抛磨方法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抛磨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抛磨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齿轮加工前的表面图;
图6为齿轮加工后的表面图;
图7为齿轮加工前的表面形貌图;
图8为齿轮加工后的表面形貌图。
图中:1-一维水平振动台;2.1-料箱箱体;2.2-料箱箱盖;3.1-减速电机;3.2-主轴;3.3-轴套;3.4-轴承;3.5-减速电机座;3.6-轴承盖;4.1-伺服电机;4.2-电机支座;4.3-偏心轮;4.31-圆形滑槽;4.4-拨柱;4.51-滑块;4.52-滑轨;4.6-滑块支座;5-齿轮;6-过渡轴套;6.1-弹性圆柱销;7-调节垫块;8-滚抛磨块;9-磨液。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地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通过齿轮5随料箱的一维水平振动、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及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实现抛磨加工介质沿齿轮5径向、轴向、周向的相对运动,改善齿根区域的加工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料箱箱体2.1装在一维水平振动台1上,向料箱箱体2.1中加入抛磨加工介质,抛磨加工介质包括滚抛磨块8和磨液9;
S2:将待抛磨的齿轮5装夹至主轴3.2的底端,将装有齿轮轴向振动机构、齿轮回转运动机构的料箱箱盖2.2固连在料箱箱体2.1上端,使齿轮5埋入抛磨加工介质内部,封闭料箱;
S3:设定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42
,振动频率为/>
Figure SMS_43
;设定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44
,振动频率为/>
Figure SMS_45
;设定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为/>
Figure SMS_46
,顺时针回转/>
Figure SMS_47
时间再逆时针回转/>
Figure SMS_48
时间作为一个回转周期;
S4:启动一维水平振动台1、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和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开始齿轮5加工,并重复多个回转周期,直至完成齿轮5的光整加工。
本实施例中,复合运动的参数及部分取值范围包括:
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49
的取值范围为1~2.5mm,振动频率/>
Figure SMS_50
的取值范围为35~50Hz,振动强度/>
Figure SMS_51
;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52
的取值范围为2~5mm,振动频率/>
Figure SMS_53
的取值范围为20~35Hz,振动强度/>
Figure SMS_54
;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仅作为进给运动以确保沿周向的加工均匀性,以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为例,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
Figure SMS_55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56
式中,
Figure SMS_57
为齿轮5的齿数,/>
Figure SMS_58
为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动频率,/>
Figure SMS_59
为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动频率;为保证齿轮加工的一致性,顺时针回转时间/>
Figure SMS_60
与逆时针回转时间/>
Figure SMS_61
取值相等。
齿轮5及料箱的几何参数应满足:
齿轮5居于料箱水平截面中心位置,料箱的尺寸可根据齿轮5的尺寸调整,料箱箱体2.1的内切圆半径为
Figure SMS_62
,/>
Figure SMS_63
的范围在120-180mm,且/>
Figure SMS_64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SMS_65
式中,
Figure SMS_66
为齿轮5的齿顶圆半径,/>
Figure SMS_67
为料箱箱体2.1侧壁与齿轮5齿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避免加工过程中滚抛磨块8在该间隙卡滞,/>
Figure SMS_68
,/>
Figure SMS_69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料箱的水平截面形状可根据具体加工需求设置,有利于齿轮5抛磨的形状即可,料箱箱体2.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可为正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料箱箱盖2.2与料箱箱体2.1同形。/>
工艺参数应满足:齿轮5下端面与料箱箱体2.1底面的距离为
Figure SMS_70
,且/>
Figure SMS_71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72
式中,
Figure SMS_73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74
为齿轮5轴向振动的振幅;
抛磨加工介质的填充高度为
Figure SMS_75
,且/>
Figure SMS_76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SMS_77
式中,
Figure SMS_78
为齿轮5下端面与料箱箱体2.1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79
为齿轮5的齿宽,/>
Figure SMS_80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81
为料箱高度的50~80%,并保持齿轮5完全没入抛磨加工介质中;
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82
取决于齿轮的齿槽宽/>
Figure SMS_83
,为避免滚抛磨块8在齿槽中堵塞,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SMS_84
满足以下任一不等式:
Figure SMS_85
或/>
Figure SMS_86
或/>
Figure SMS_87
式中,
Figure SMS_88
为齿轮5的齿槽宽。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用于实现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包括一维水平振动台1、料箱、齿轮回转运动机构、齿轮轴向振动机构,料箱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料箱箱体2.1和料箱箱盖2.2,料箱箱体2.1安装于一维水平振动台1上,料箱箱体2.1中填充有抛磨加工介质,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和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料箱箱盖2.2上;
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减速电机3.1、主轴3.2和轴套3.3,轴套3.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3.4,减速电机3.1安装在轴套3.3的上端,轴套3.3上端的轴承3.4通过螺栓与连接在轴套3.3上端的减速电机座3.5连接,轴套3.3下端的轴承3.4通过螺栓与连接在轴套3.3下端的轴承盖3.6连接,主轴3.2连接在减速电机3.1的输出轴上,主轴3.2的下端依次穿过轴套3.3和料箱箱盖2.2伸入料箱箱体2.1中,主轴3.2位于料箱水平截面的中心位置,主轴3.2的下端连接有齿轮5,减速电机3.1可带动主轴3.2实现正反方向的回转。
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4.1、电机支座4.2、偏心轮4.3、拨柱4.4、直线滑轨组件和滑块支座4.6,伺服电机4.1通过电机支座4.2水平安装在料箱箱盖2.2上,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与偏心轮4.3连接,拨柱4.4的一端与轴套3.3固定连接,拨柱4.4的另一端卡装在偏心轮4.3的圆形滑槽4.31内;滑块支座4.6安装在料箱箱盖2.2的上端,直线滑轨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滑块4.51和滑轨4.52,其中滑轨4.52固定在滑块支座4.6上,轴套3.3固定连接在滑块4.51上,滑块4.51沿主轴3.2轴向相对滑轨4.52滑动;轴套3.3的下端和料箱箱盖2.2之间留有轴向振动间隙。
为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89
的调整,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方式:
1. 主轴3.2与齿轮5之间连接带有弹性圆柱销6.1的过渡轴套6,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过渡轴套6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90
的调整。
2. 电机支座4.2与料箱箱盖2.2之间垫设调节垫块7,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调节垫块7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SMS_91
的调整。其他能够实现电机支座4.2高度调节的结构也适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中通过更换对应偏心距
Figure SMS_92
的偏心轮4.3实现对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93
的调整,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SMS_94
的大小等于齿轮轴向振动机构中偏心轮4.3的偏心距/>
Figure SMS_95
以被加工齿轮5为直齿圆柱齿轮,外形尺寸为:齿顶圆直径φ140mm,齿数z=37,齿宽35mm时,具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尺寸为180mm×180mm×200mm的料箱箱体2.1通过螺钉安装在一维水平振动台1上,抛磨加工介质的填充高度约为料箱箱体2.1高度的70%,则抛磨加工介质的填充高度为140mm,抛磨加工介质由2×2mm斜三角滚抛磨块8和HA-PC磨液9组成;
S2:将齿轮5经过渡轴套6利用弹性圆柱销6.1安装到伸出料箱箱盖2.2的主轴3.2上,并埋入到抛磨加工介质内部,齿轮5下端面与料箱箱体2.1底面距离
Figure SMS_96
=60mm,将料箱箱盖2.2通过螺钉与料箱箱体2.1固定连接,封闭料箱;
S3:设定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97
为2.5mm,振动频率/>
Figure SMS_98
为35Hz,启动一维水平振动台1;设定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
Figure SMS_99
为3mm,振动频率/>
Figure SMS_100
为25Hz,偏心轮4.3的偏心距为3mm,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转速为1500rpm,启动齿轮轴向振动机构中的伺服电机4.1;设定减速电机3.1的输出转速为20rpm,/>
Figure SMS_101
、/>
Figure SMS_102
均为15min,启动减速电机3.1,顺时针回转15min后再逆时针回转15min;
S4:重复3个回转周期,直至加工时间达到90min,完成齿轮5的光整加工。关闭一维水平振动台1、齿轮轴向振动机构中的伺服电机4.1及齿轮回转运动机构中的减速电机3.1,取下料箱箱盖2.2,从主轴3.2上拆卸下齿轮5即可。
加工效果:
如图5至图8所示,采用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加工后,齿轮5表面各处毛刺明显去除,齿面加工均匀且表面纹理趋于各向同性,齿面平均粗糙度值由Ra0.708μm下降至0.373μ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齿轮(5)随料箱的一维水平振动、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及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方式,实现抛磨加工介质沿齿轮(5)径向、轴向、周向的相对运动,改善齿根区域的加工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料箱箱体(2.1)装在一维水平振动台(1)上,向料箱箱体(2.1)中加入抛磨加工介质;
S2:将待抛磨的齿轮(5)装夹至主轴(3.2)的底端,将装有齿轮轴向振动机构、齿轮回转运动机构的料箱箱盖(2.2)固连在料箱箱体(2.1)上端,使齿轮(5)埋入抛磨加工介质内部,封闭料箱;
S3:设定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QLYQS_1
,振动频率为
Figure QLYQS_2
;设定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QLYQS_3
,振动频率为
Figure QLYQS_4
;设定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为
Figure QLYQS_5
,顺时针回转
Figure QLYQS_6
时间再逆时针回转
Figure QLYQS_7
时间作为一个回转周期;
S4:启动一维水平振动台(1)、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和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开始齿轮(5)加工,并重复多个回转周期,直至完成齿轮(5)的光整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磨加工介质包括滚抛磨块(8)和磨液(9),齿轮(5)下端面与料箱箱体(2.1)底面的距离为
Figure QLYQS_8
,且
Figure QLYQS_9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QLYQS_10
式中,
Figure QLYQS_11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QLYQS_12
为齿轮(5)轴向振动的振幅;
抛磨加工介质的填充高度为
Figure QLYQS_13
,且
Figure QLYQS_14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QLYQS_15
式中,
Figure QLYQS_16
为齿轮(5)下端面与料箱箱体(2.1)底面的距离,
Figure QLYQS_17
为齿轮(5)的齿宽,
Figure QLYQS_18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Figure QLYQS_19
满足以下任一不等式:
Figure QLYQS_20
Figure QLYQS_21
Figure QLYQS_22
式中,
Figure QLYQS_23
为齿轮(5)的齿槽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运动的转速
Figure QLYQS_24
满足以下不等式:
Figure QLYQS_25
式中,
Figure QLYQS_26
为齿轮(5)的齿数,
Figure QLYQS_27
为一维水平振动的振动频率,
Figure QLYQS_28
为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动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5)居于料箱水平截面中心位置,料箱箱体(2.1)的内切圆半径为
Figure QLYQS_29
,且
Figure QLYQS_30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QLYQS_31
式中,
Figure QLYQS_32
为齿轮(5)的齿顶圆半径,
Figure QLYQS_33
为料箱箱体(2.1)侧壁与齿轮(5)齿顶之间的最小距离,且
Figure QLYQS_34
Figure QLYQS_35
为滚抛磨块(8)的当量直径。
6.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维水平振动台(1)、料箱、齿轮回转运动机构、齿轮轴向振动机构,料箱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料箱箱体(2.1)和料箱箱盖(2.2),料箱箱体(2.1)安装于一维水平振动台(1)上,料箱箱体(2.1)中填充有抛磨加工介质,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和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料箱箱盖(2.2)上;
齿轮回转运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减速电机(3.1)、主轴(3.2)和轴套(3.3),轴套(3.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3.4),减速电机(3.1)安装在轴套(3.3)的上端,主轴(3.2)连接在减速电机(3.1)的输出轴上,主轴(3.2)的下端依次穿过轴套(3.3)和料箱箱盖(2.2)伸入料箱箱体(2.1)中,主轴(3.2)位于料箱水平截面的中心位置,主轴(3.2)的下端连接有齿轮(5);
齿轮轴向振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4.1)、电机支座(4.2)、偏心轮(4.3)、拨柱(4.4)、直线滑轨组件和滑块支座(4.6),伺服电机(4.1)通过电机支座(4.2)水平安装在料箱箱盖(2.2)上,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与偏心轮(4.3)连接,拨柱(4.4)的一端与轴套(3.3)固定连接,拨柱(4.4)的另一端卡装在偏心轮(4.3)的圆形滑槽(4.31)内;滑块支座(4.6)安装在料箱箱盖(2.2)的上端,直线滑轨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滑块(4.51)和滑轨(4.52),其中滑轨(4.52)固定在滑块支座(4.6)上,轴套(3.3)固定连接在滑块(4.51)上,滑块(4.51)沿主轴(3.2)轴向相对滑轨(4.52)滑动;轴套(3.3)的下端和料箱箱盖(2.2)之间留有轴向振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2)与齿轮(5)之间连接有带有弹性圆柱销(6.1)的过渡轴套(6),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过渡轴套(6)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QLYQS_36
的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座(4.2)与料箱箱盖(2.2)之间垫设有调节垫块(7),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调节垫块(7)实现对齿轮下端面与料箱箱体底面的距离
Figure QLYQS_37
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为
Figure QLYQS_38
的大小等于齿轮轴向振动机构中偏心轮(4.3)的偏心距
Figure QLYQS_39
,通过更换对应偏心距
Figure QLYQS_40
的偏心轮(4.3)实现对齿轮(5)沿自身轴线的轴向振动的振幅
Figure QLYQS_41
的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箱体(2.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可为正方形、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料箱箱盖(2.2)与料箱箱体(2.1)同形。
CN202310141864.4A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5837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864.4A CN115837631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1864.4A CN115837631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7631A true CN115837631A (zh) 2023-03-24
CN115837631B CN11583763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557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1864.4A Active CN115837631B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763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3065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太原理工大学 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套圈的分布式抛磨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2284A1 (fr) * 2000-07-28 2002-02-01 Univ Troyes Technologie Procede de mecanique de generation de nanostructures et dispositif mecanique de generation de nanostructures
JP2002144150A (ja) * 2000-11-02 2002-05-21 Takemasa:Kk 超音波を利用した歯車研削方法及び歯車研削装置
JP2007223026A (ja) * 2006-01-25 2007-09-06 Ee P C Aero Specialty Kk 振動式研磨処理装置
JP2010131675A (ja) * 2007-03-02 2010-06-17 Ee P C Aero Specialty Kk 振動式研磨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10136410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Rays 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 for vibration polishing vehicle wheel
CN102107377A (zh) * 2009-12-23 2011-06-29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整体叶盘双驱动轴复合自动光整加工方法
CN102151912A (zh) * 2010-12-31 2011-08-17 辽宁工业大学 内齿轮副振动研磨机
CN10355192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电泳辅助超声振动驱动磨粒运动抛光微孔的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4690634A (zh) * 2015-03-23 2015-06-10 黄尚进 一种振动研磨抛光机
CN204471171U (zh) * 2015-01-20 2015-07-15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向工件加工抛光设备
CN105728858A (zh) * 2016-02-20 2016-07-0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大中型圆柱齿轮垂直交叉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方法
JP2018034255A (ja) * 2016-08-31 2018-03-08 株式会社浅野歯車工作所 歯車対用ラップ加工機
CN111546226A (zh) * 2020-04-30 2020-08-18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机匣型腔/油路振动抛磨装置
CN212351595U (zh) * 2020-05-28 2021-01-15 大连成悦精密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游丝轴振动抛光机
CN113070816A (zh) * 2021-03-31 2021-07-06 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机匣内腔及油路多余物的控制方法
CN215092878U (zh) * 2021-06-16 2021-12-10 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轮毂抛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2284A1 (fr) * 2000-07-28 2002-02-01 Univ Troyes Technologie Procede de mecanique de generation de nanostructures et dispositif mecanique de generation de nanostructures
JP2002144150A (ja) * 2000-11-02 2002-05-21 Takemasa:Kk 超音波を利用した歯車研削方法及び歯車研削装置
JP2007223026A (ja) * 2006-01-25 2007-09-06 Ee P C Aero Specialty Kk 振動式研磨処理装置
JP2010131675A (ja) * 2007-03-02 2010-06-17 Ee P C Aero Specialty Kk 振動式研磨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10136410A1 (en) * 2009-12-04 2011-06-09 Rays 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 for vibration polishing vehicle wheel
CN102107377A (zh) * 2009-12-23 2011-06-29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整体叶盘双驱动轴复合自动光整加工方法
CN102151912A (zh) * 2010-12-31 2011-08-17 辽宁工业大学 内齿轮副振动研磨机
CN10355192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电泳辅助超声振动驱动磨粒运动抛光微孔的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4471171U (zh) * 2015-01-20 2015-07-15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轴向工件加工抛光设备
CN104690634A (zh) * 2015-03-23 2015-06-10 黄尚进 一种振动研磨抛光机
CN105728858A (zh) * 2016-02-20 2016-07-0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大中型圆柱齿轮垂直交叉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方法
JP2018034255A (ja) * 2016-08-31 2018-03-08 株式会社浅野歯車工作所 歯車対用ラップ加工機
CN111546226A (zh) * 2020-04-30 2020-08-18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机匣型腔/油路振动抛磨装置
CN212351595U (zh) * 2020-05-28 2021-01-15 大连成悦精密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表游丝轴振动抛光机
CN113070816A (zh) * 2021-03-31 2021-07-06 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机匣内腔及油路多余物的控制方法
CN215092878U (zh) * 2021-06-16 2021-12-10 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轮毂抛光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瑞;李文辉;李秀红;王鹏;: "卧式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非自由状态工件的试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石海波;吕彤;姜豪增;李文辉;杨胜强;: "航空发动机钣焊机匣外表面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方案及装备研发" *
谢盼新;李文辉;杨胜强;李秀红;雷洪;: "齿轮滚磨光整加工的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 *
赵国伟;: "超声振动磨削加工应用现状研究" *
郝静如,米洁,姚文席,黄蔚,王受路: "振动磨机运动参数测定及可靠性设计动载分析"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3065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太原理工大学 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套圈的分布式抛磨装置及方法
CN117863065B (zh) * 2024-03-11 2024-05-10 太原理工大学 用于航空发动机轴承套圈的分布式抛磨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7631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5470C (zh) 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回转部件的销结构及销的制造方法
CN101881318B (zh) 偏心啮合副通用减速器
US40589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inding the tooth flanks of internally-toothed gear wheels
CN115837631A (zh) 一种高精度齿轮复合振动形性协同抛磨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36027A (zh) 机器人rv-c型减速器
CN209140006U (zh) 一种滚齿机同步去毛刺装置
CN102672281A (zh) 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
CN102039451B (zh) 一种行星式指状铣刀盘
CN1916444A (zh) 具有摆线齿形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外齿轮及其加工方法
JP5061186B2 (ja) 内歯車状ダイヤモンドドレッサ、歯車加工用砥石のツルーイング、ドレッシング方法、および内歯車の研削加工法
CN207077049U (zh) 数控内齿珩齿机珩轮架
US7431635B2 (en) Internal gear grinding method
CN1060257C (zh) 摆线齿轮传动机构及其装置
CN214135514U (zh) 一种双端面研磨机的上磨盘浮动机构
CN202622079U (zh) 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
CN107695458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齿轮加工设备
CN210255702U (zh) 一种高效抛光动力磨头
CN208147535U (zh) 一种专磨钢管外壁的砂轮磨具
CN101234441A (zh)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WO2015044845A1 (en) Orbital lapping head for natural stone, agglomerated and ceramic materials
CN205600495U (zh) 一种研磨效率高的研磨机
CN211680372U (zh) 精密立式内啮合珩齿机双摇篮刀架
CN103612191A (zh) 离心滚磨抛光机
CN113681390A (zh) 一种新型齿轮加工去毛刺机
CN112008171A (zh) 谐波减速器齿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