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1671A -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1671A
CN115831671A CN202211380070.5A CN202211380070A CN115831671A CN 115831671 A CN115831671 A CN 115831671A CN 202211380070 A CN202211380070 A CN 202211380070A CN 115831671 A CN115831671 A CN 115831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contact
mounting
assembly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00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春朋
覃奀垚
李康
袁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uo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00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16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111 priority patent/WO202409295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1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1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主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推杆组件,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分别与主触头组件和辅助触头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控制主触头组件和辅助触头组件分别进行工作状态切换;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罩设于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安装架的侧立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及限制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安装结构,且通过第一安装结构与推杆组件组合,可使得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结构新颖、合理,尺寸小、且可控,通用性和适用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使用需求;另外该高压直流接触器还易加工和安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Description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通常设置有两组触点组件,一组为主触头组件,用作为通过低压驱动部分控制主回路的通断;另一组为辅助触头组件,用作为系统电路控制功能的辅助逻辑开关。
关于辅助触头组件,目前行业内多采用如中国专利CN110164737A中所示结构。但这种结构的辅助触头组件具有以下不足:1)相比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具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的尺寸较大,从而对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应用造成局限;2)具有零件复杂、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可靠性低等技术问题;3)只能成型为一种类型的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如:要么是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要么是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通用性较差;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一方面,其结构新颖、合理,尺寸小、且可控,通用性和适用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其易加工和安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主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控制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分别进行工作状态切换;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所述安装架的侧立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及限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安装结构,且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推杆组件组合,可使得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为倒U形、并固定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且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立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立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个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片,所述辅助动触片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
每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均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断开连接;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触连通;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立壁外表面上均分别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均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均供所述辅助静触头插装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静触头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端上的头部、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底端上的静接触部;
所述第一收容插槽为与所述主体部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下方,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每一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下方,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每一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动触片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动接触部之间的衔接部,所述动接触部为平片状,所述动接触部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并且所述动接触部靠近所述衔接部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第二安装结构;
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而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和辅助动触片,所述辅助动触片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二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二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安装用,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动安装部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断开连接;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伸出于所述安装架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触连通;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而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断开连接;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所述第一收容插槽即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插装用;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亦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收容插槽,所述第二收容插槽即为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插装用;且所述第一收容插槽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的竖向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静触头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端上的头部、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底端上的静接触部;所述第一收容插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插槽均为与所述主体部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所述第一避位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的下方,所述第一避位槽即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二避位槽,所述第二避位槽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的下方,所述第二避位槽即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不接触;另外,所述第二避位槽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竖向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所述第一避位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的下方,所述第一避位槽即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二避位槽,所述第二避位槽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的下方,所述第二避位槽即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不接触;另外,所述第二避位槽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竖向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动触片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动接触部之间的衔接部,所述动接触部为平片状,所述动接触部能够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或者所述第二避位槽;并且当所述动接触部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时,所述动接触部靠近所述衔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避位槽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的底侧固定连接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磁极板上侧上,且所述安装架内壁与所述推杆组件上端部之间不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主静触头和主动触片,所述主动触片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主动触片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绝缘块、限制支架和触头弹簧,所述推杆下端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动铁芯相连接,所述推杆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绝缘块,所述限制支架竖立安装于所述绝缘块上,所述触头弹簧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中,所述触头弹簧上端抵接于所述主动触片,以将所述主动触片抵顶于所述限制支架的顶内壁上;另外,所述辅助动触片一端固定嵌装于所述绝缘块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衔铁组件,所述衔铁组件具有上衔铁和下衔铁,所述上衔铁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顶侧内壁上,所述下衔铁置于所述主动触片与所述触头弹簧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创新性的引入了所述安装架结构,并且借由所述安装架结构,可实现在不增加安装空间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的安装,从而实现了对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尺寸进行优控,扩大了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的适用领域、及适用工作场景。2)在本发明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辅助触头组件的结构简单、易加工,而且与其配合的安装方式也十分简便,如:所述辅助静触头插置限位于所述安装架的收容插槽中,所述辅助动触片的连接部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固定嵌装于所述推杆组件的绝缘块中;从而降低了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进而提高了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3)在本发明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所述上衔铁也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相较于现有结构,所述上衔铁的安装方式,也可有效缩减高压直流接触器尺寸,可进一步扩大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适用场景。4)本发明设计出的高压直流接触器还可兼容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和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从而可很好的扩大高压直流接触器应用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中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中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断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断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9所示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0、主静触头;11、主动触片;20、辅助静触头;200、主体部;201、头部;
202、静接触部;21、辅助动触片;210、连接部;211、动接触部;212、衔接部;
3、安装架;30、第一收容插槽;31、第一避位槽;32、第二收容插槽;33、第二避位槽;4、磁极板;50、推杆;51、绝缘块;52、限制支架;53、触头弹簧;60、上衔铁;61、下衔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施例1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处于连通状态下的立体结构、主视结构、后视结构及侧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主要包括主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控制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分别进行工作状态切换;特别的,设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及限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安装结构,且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推杆组件组合,可使得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相较于现有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本发明借由所述安装架结构,可实现在不增加安装空间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的安装,从而扩大了高压直流接触器产品的适用领域、及适用工作场景。
本实施例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功能,主要在于创新性的设计出所述安装架3结构,并对所述辅助触头组件于所述安装架3上的布置方式进行了优控。
在本实施例1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架3为倒U形、并固定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个上。
进一步描述为: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20和辅助动触片21,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每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均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借由上述所述辅助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及所述推杆组件间的相对连接关系描述,本实施例1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工作方式为: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重点改进结构,如:所述安装架3、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等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安装架3为创新性新增的结构,所述安装架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其底侧固定连接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磁极板4上侧上,其内壁与所述推杆组件上端部之间不接触。因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架3可隔绝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实现了高低压隔绝,简单且可靠。
另外,为配合所述辅助静触头20结构,具体为:所述辅助静触头20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20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上端上的头部2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底端上的静接触部202,具体可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外表面上均分别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30,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均为与所述主体部200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均用于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限位用,即: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均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可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
对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结构,还补充说明有: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所述头部201密封固定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陶瓷罩壳上,特别的,所述头部201与设置于陶瓷罩壳外壁上的PCB电性连接,然后再通过PCB集成到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线圈组上,进而实现对低压端整体控制。
另外,为配合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具体为:所述辅助动触片21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210、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211、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动接触部211之间的衔接部212,具体可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31,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下方,即: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均为倒U形、并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每一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可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分别供所述动接触部211活动穿过,并且所述动接触部211靠近所述衔接部21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而且为利于所述动接触部211进行偏转,将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设计为呈下凸弧形,并且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衔接部212的避位凹槽。
对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还补充说明有:所述动接触部211是需要发生偏转的部位,且将所述动接触部211设计为平片状,这样可增大其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接触面积。所述衔接部212和所述连接部210是随着所述推杆组件进行上下移动的部位,特别的,还将所述衔接部212设计为弯曲状,如波浪状,这样用于在所述动接触部211进行上下偏转时易发生形变,不会对所述动接触部211的上下偏转产生干涉,以及对所述动接触部211的向上偏转提供弹性复位力。
另外补充说明:在本实施例1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所述辅助静触头20和所述辅助动触片21均配置为两个,因而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和一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
由上述可知,所述安装架3与所述辅助触头组件之间的安装组合方式,在不增加安装空间的基础上,还降低了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提高了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主触头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衔铁组件均采用高压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的常规结构,它们的具体结构分别说明如下:
所述主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主静触头10和主动触片11,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主动触片1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10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10断开连接。
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50、绝缘块51、限制支架52和触头弹簧53,所述推杆50下端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动铁芯相连接,所述推杆50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绝缘块51,所述限制支架52竖立安装于所述绝缘块51上,所述触头弹簧53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块51中(具体的,所述绝缘块51上侧上凹设有供所述触头弹簧53下端定位插置用的安装嵌槽),所述触头弹簧53上端抵接于所述主动触片11,以将所述主动触片11抵顶于所述限制支架52的顶内壁上;另外,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一端(具体为所述连接部210背向所述衔接部212的一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固定嵌装于所述绝缘块51中。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即含有所述绝缘块51、所述限制支架52和所述触头弹簧53。
另外,对所述限制支架52做进一步说明,所述限制支架52可采用倒U形篮结构或者四边形框结构,当所述限制支架52采用倒U形篮结构时,所述限制支架52底侧与所述绝缘块51相卡接(此为高压直流接触器领域中常用到的公知技术手段);当所述限制支架52采用四边形框结构时,所述限制支架52底侧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埋设于所述绝缘块51中。
所述衔铁组件具有上衔铁60和下衔铁61,所述上衔铁6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顶侧内壁上,所述下衔铁61置于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触头弹簧53之间。一方面,在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主静触头10吸合连通时,所述下衔铁61与所述上衔铁60之间能够形成磁回路,以实现对所述主动触片11产生一受力方向向上的电磁吸力,使得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主静触头10吸合的更劳;另一方面,将所述上衔铁6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3上,可很好的缩减高压直流接触器尺寸,进一步扩大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适用场景。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本实施例2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安装架3上配合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的部分作了改变。除此之外的其它部件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即:实施例2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亦为高压直流接触器。
在本实施例2中,为配合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31,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下方,即: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均为倒L形、并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每一呈倒L形的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进一步的,相同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2中的每一呈倒L形的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呈下凸弧形,且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衔接部212的避位凹槽。本实施例2中的所述第一避位槽31结构可参阅实施例4中的附图19和附图20所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2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所述辅助静触头20和所述辅助动触片21均配置为两个,因而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和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且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还呈镜像布置。
实施例3:
相较于实施例1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实施例3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在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第二安装结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具体可参阅附图7至附图14所示);而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具体可参阅附图15至附图18所示)。即:本实施例3所述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可兼容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和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
因此,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3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在具备实施例1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优点的基础上,还兼容了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和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很好的扩大了高压直流接触器应用的通用性和适用性,从而可满足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3中,优选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20和辅助动触片21,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二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二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动安装部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
借由上述所述辅助触头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及所述推杆组件间的相对连接关系描述,本实施例3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工作方式为:
①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断开连接”时的结构可参阅附图7至附图10所示);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接触连通”时的结构可参阅附图11至附图14所示);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②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断开连接”时的结构可参阅附图15至附图18所示);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
另外说明:在所述辅助触头组件为常闭型触头组件情况下,上述工作说明及附图仅示出了所述辅助动触片21通过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进行朝上或朝下偏转,来实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或者断开连接。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还可实现所述辅助动触片21通过局部进行朝前或朝后翻转、朝左或朝右翻转等模式,来实现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或者断开连接。因而,基于本专利详述的“所述辅助动触片21通过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进行朝上或朝下偏转”方案,“所述辅助动触片21通过局部进行朝前或朝后翻转、朝左或朝右翻转等模式”,也应当涵盖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对本实施例3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重点改进结构,如:所述安装架3、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等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3中,所述安装架3为创新性新增的结构,所述安装架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其底侧固定连接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磁极板4上侧上,其内壁与所述推杆组件上端部之间不接触。因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安装架3可隔绝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实现了高低压隔绝,简单且可靠。
另外,为配合所述辅助静触头20结构,具体为:所述辅助静触头20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20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上端上的头部2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底端上的静接触部202;具体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30,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为与所述主体部200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可见附图8、附图12和附图17所示),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即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用;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亦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收容插槽32(可见附图9、附图13和附图16所示),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为与所述主体部200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即为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用。
对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第一收容插槽30和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结构,还补充说明有: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所述头部201密封固定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陶瓷罩壳上,特别的,所述头部201与设置于陶瓷罩壳外壁上的PCB电性连接,然后再通过PCB集成到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线圈组上,进而实现对低压端整体控制。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竖向高度,主要是为了配合下述的所述第一避位槽31及所述第二避位槽33结构。
另外,为配合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具体为:所述辅助动触片21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210、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211、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动接触部211之间的衔接部212,具体可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31,所述第一避位槽3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下方,即:所述第一避位槽31为倒U形、并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可参阅附图8、附图12和附图17所示);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二避位槽33,所述第二避位槽33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下方,即:所述第二避位槽33为倒U形、并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33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可见附图9、附图13和附图16所示),可通过将所述第二避位槽33的竖向高度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竖向高度来实现。
而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所述第二避位槽33不需要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接触,不需要对所述辅助动触片21的移动产生影响或干涉;而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则需要对所述辅助动触片21的移动产生影响或干涉,要促进所述辅助动触片21进行局部偏转。
进一步的,对于所述第一避位槽31和所述辅助动触片21的结构,还补充说明有:Ⅰ)所述第一避位槽31供所述动接触部211活动穿过,并且所述动接触部211靠近所述衔接部21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而且为利于所述动接触部211进行偏转,将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设计为呈下凸弧形,并且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内表面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衔接部212的避位凹槽。Ⅱ)所述动接触部211是需要发生偏转的部位,将所述动接触部211设计为平片状,这样可增大其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接触面积。所述衔接部212和所述连接部210是随着所述推杆组件进行上下移动的部位,特别的,还将所述衔接部212设计为弯曲状,如波浪状,这样用于在所述动接触部211进行上下偏转时易发生形变,从而不会对所述动接触部211的上下偏转产生干涉,以及对所述动接触部211的向上偏转提供弹性复位力。
另外补充:本实施例3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所述辅助静触头20和所述辅助动触片21均配为两个,因而在本实施例3中,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和一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和一个所述第二避位槽33。
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所述主触头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和所述衔铁组件均采用高压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的常规结构,它们的具体结构见上述实施例1所示。
实施例4:
相较于实施例3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本实施例4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安装架3上配合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的部分作了改变。除此之外的其它部件结构均与实施例3中相同。即:本实施例4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亦为兼容了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和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形式的通用型高压直流接触器。
在本实施例4中,为配合所述辅助动触片21结构,所述安装架3作以下结构设计:参阅附图19至附图21所示,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31,所述第一避位槽3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下方,即:所述第一避位槽31为倒L形、并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二避位槽33,所述第二避位槽33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下方,即:所述第二避位槽33为倒L形、并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33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可通过将所述第二避位槽33的竖向高度设计为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竖向高度来实现(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可参阅实施例3)。
进一步的,相同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4中的每一呈倒L形的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呈下凸弧形,且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衔接部212的避位凹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4提供的高压直流接触器结构中,所述辅助静触头20和所述辅助动触片21均配置为两个,因而在本实施例4中,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和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且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还呈镜像布置;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和两个所述第二避位槽33,且两个所述第二避位槽33还呈镜像布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结构新颖、合理,尺寸小、且可控,通用性和适用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高压直流接触器使用需求;另外,所述高压直流接触器还易加工和安装,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包括主触头组件、辅助触头组件和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控制所述主触头组件和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分别进行工作状态切换;其特征在于:设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及限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的第一安装结构,且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推杆组件组合,可使得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为倒U形、并固定罩设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外,且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均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中的任意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20)和辅助动触片(21),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
每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均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
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外表面上均分别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30),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均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均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20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上端上的头部(2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底端上的静接触部(202);
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为与所述主体部(200)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31),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下方,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每一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两侧立壁上分别形成有开口于该两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31),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分别对应的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下方,两个所述第一避位槽(31)均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分别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每一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均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片(21)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210)、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211)、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动接触部(211)之间的衔接部(212),所述动接触部(211)为平片状,所述动接触部(211)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31),并且所述动接触部(211)靠近所述衔接部(212)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设置有一组第二安装结构;
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而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辅助静触头(20)和辅助动触片(21),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一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一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动安装部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的第二静安装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下方的第二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安装用,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
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置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动安装部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上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下偏转,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或者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局部向下移动、且局部绕所述转动支点朝上偏转复位,以使得所述辅助动触片(21)伸出于所述安装架(3)外的部分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闭型辅助触头组件;
而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辅助动触片(2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断开连接;届时,所述辅助触头组件成型为常开型辅助触头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外表面上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插槽(30),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即为所述第一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用;
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外表面上亦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收容插槽(32),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即为所述第二静安装部,供所述辅助静触头(20)插装用;且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竖向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触头(20)具有为圆杆状的主体部(200)、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上端上的头部(201)、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00)底端上的静接触部(202);
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和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均为与所述主体部(200)形状相匹配的长条弧形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一避位槽(31),所述第一避位槽(3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下方,所述第一避位槽(31)即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的第二避位槽(33),所述第二避位槽(33)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下方,所述第二避位槽(33)即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33)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另外,所述第二避位槽(33)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竖向高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第一个侧立壁上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一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一避位槽(31),所述第一避位槽(3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插槽(30)的下方,所述第一避位槽(31)即为所述第一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还能够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转动支点;
所述安装架(3)的第二个侧立壁上亦形成有开口于该第二个侧立壁底侧及立边侧的第二避位槽(33),所述第二避位槽(33)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插槽(32)的下方,所述第二避位槽(33)即为所述第二动安装部,用于供所述辅助动触片(21)活动穿过;并且,当所述辅助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时,所述第二避位槽(33)始终与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不接触;另外,所述第二避位槽(33)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竖向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触片(21)采用弹片结构,其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连接部(210)、一用于与所述辅助静触头(20)配合工作的动接触部(211)、及一衔接于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动接触部(211)之间的衔接部(212),所述动接触部(211)为平片状,所述动接触部(211)能够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31)或者所述第二避位槽(33);并且当所述动接触部(211)活动穿过所述第一避位槽(31)时,所述动接触部(211)靠近所述衔接部(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避位槽(31)的顶壁相抵接,并在抵接处形成所述转动支点。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的底侧固定连接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磁极板(4)上侧上,且所述安装架(3)内壁与所述推杆组件上端部之间不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5或13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触头组件具有呈上下布置的主静触头(10)和主动触片(11),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推杆组件的上端部相连接,所述主动触片(11)能够在所述推杆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10)接触连通,或者向下移动以与所述主静触头(10)断开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50)、绝缘块(51)、限制支架(52)和触头弹簧(53),所述推杆(50)下端与该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动铁芯相连接,所述推杆(50)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绝缘块(51),所述限制支架(52)竖立安装于所述绝缘块(51)上,所述触头弹簧(53)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绝缘块(51)中,所述触头弹簧(53)上端抵接于所述主动触片(11),以将所述主动触片(11)抵顶于所述限制支架(52)的顶内壁上;另外,所述辅助动触片(21)一端固定嵌装于所述绝缘块(51)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衔铁组件,所述衔铁组件具有上衔铁(60)和下衔铁(61),所述上衔铁(6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的顶侧内壁上,所述下衔铁(61)置于所述主动触片(11)与所述触头弹簧(53)之间。
CN202211380070.5A 2022-11-04 2022-11-04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Pending CN115831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0070.5A CN115831671A (zh) 2022-11-04 2022-11-04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PCT/CN2022/137111 WO2024092956A1 (zh) 2022-11-04 2022-12-07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0070.5A CN115831671A (zh) 2022-11-04 2022-11-04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1671A true CN115831671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0070.5A Pending CN115831671A (zh) 2022-11-04 2022-11-04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1671A (zh)
WO (1) WO20240929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6883C1 (de) * 1996-02-23 1997-04-30 Schrack Component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mit kombinierter Kontakt- und Rückstellfeder
CN106449279B (zh) * 2016-10-26 2019-01-01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直流接触器
CN106531560A (zh) * 2016-12-29 2017-03-22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并联式节能型双绕组高压直流接触器
CN110164737A (zh) * 2019-04-01 2019-08-23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触点结构及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13517160A (zh) * 2021-07-30 2021-10-19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继电器触头结构
CN219040361U (zh) * 2022-11-04 2023-05-16 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2956A1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68392B1 (en) Contactor
KR20200000312A (ko) 직류 릴레이
KR20200000311A (ko) 직류 릴레이
CN219040361U (zh)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KR20200096195A (ko) 직류 릴레이
CN115083837A (zh) 电磁继电器
EP395828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pable of resist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CN215451293U (zh) 一种继电器
EP2133898A1 (en) Tool free contact block
CN11055626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15831671A (zh) 小尺寸高压直流接触器
KR20200025808A (ko) 직류 릴레이
CN115692107A (zh) 一种快速响应分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2461534U (zh) 增加爬电距离的电磁继电器
CN219040362U (zh) 直流接触器的高低压隔绝结构
CN117373870A (zh) 继电器
CN210092002U (zh) 四断点接触器
EP0124620B1 (en) Switch
CN218568738U (zh) 接触式开关组件以及开关电器
CN219979461U (zh) 一种抗冲击的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CN220526833U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CN218385044U (zh) 一种继电器
CN220963157U (zh) 一种辅助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CN217361465U (zh) 一种具有磁吹灭弧功能的直流继电器
CN216624126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