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0796A -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0796A
CN115820796A CN202211277122.6A CN202211277122A CN115820796A CN 115820796 A CN115820796 A CN 115820796A CN 202211277122 A CN202211277122 A CN 202211277122A CN 115820796 A CN115820796 A CN 115820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olution
bacteria
compoun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71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明珠
鄢雷娜
张文婷
李丹
熊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Priority to CN2022112771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0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0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0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菌液制备分别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的菌液;提取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加入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并保温振摇及混匀,得到1:10的供试液:通过回收测定分别计算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通过控制菌检查得到对应的结果。本发明通过加入聚山梨酯,有效消除复方薄樟桉油溶液中干扰物(处方中抗菌成分)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影响,进而保证方法的实施更加精准,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利用聚山梨酯即可实现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进而使得试验过程更加简便。

Description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属于局部刺激药,其具有清凉作用,常用于缓解头痛、皮肤瘙痒、蚊叮等。
根据《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需要针对复方薄樟桉油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然而,目前针对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还未被公开,在对复方薄樟桉油溶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需要添加中和剂来消除复方薄樟桉油溶液中的抑菌性,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已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有效检测出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然而根据《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无法准确的检测出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包括:
(1)菌液制备: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的菌液;
(2)供试液制备:
提取第一预设容积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加入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所述试品的容积达到第二预设容积,并保温振摇及混匀,得到1:10的供试液;
(3)回收测定:
分别制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分别得到各组的菌落数量,并根据所述各组的菌落数量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
Figure SMS_1
式中,
Figure SMS_2
为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为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γ为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
Figure SMS_3
为菌液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
(4)控制菌检查: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随后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中,并通过观察以得到对应的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供试液制备的步骤中:
所述第一预设容积为10ml,所述第二预设容积为100ml,所述第一缓冲液为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进一步的,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分别称取经33℃培养24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3~10-7,以分别得到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
进一步的,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白色念珠菌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称取经23℃培养2天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以得到所述白色念珠菌的菌液。
进一步的,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黑曲霉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称取经23℃培养7天的黑曲霉新鲜培养物,加5ml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下黑曲霉孢子;
吸取出所述黑曲霉孢子的孢子悬液1ml,加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稀释,用标准比浊管比浊,其浊度与标准比浊管相当后,取1ml稀释后的孢子悬液,用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以得到所述黑曲霉的菌液。
进一步的,所述需氧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需氧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后贴膜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置33℃培养箱培养24~72小时,其中,所述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
需氧菌的供试品对照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需氧菌的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需氧菌的菌液对照组:称取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需氧菌的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后贴膜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置23℃培养箱培养24~120小时,其中,所述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
霉菌和酵母菌的供试品对照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霉菌和酵母菌的菌液对照组:称取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菌检查的步骤中,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滤干后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并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操作,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验证试验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菌检查的步骤中,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金铜绿假单胞菌,滤干后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并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操作,以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验证试验结果。
本发明当中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过加入聚山梨酯,有效消除复方薄樟桉油溶液中干扰物(处方中抗菌成分)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影响,进而保证方法的实施更加精准,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利用聚山梨酯即可实现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进而使得试验过程更加简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本发明采用添加聚山梨酯的稀释液溶解试品,联合使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试品选用批号为:161202,生产单位为:上海云峰药业有限公司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或批号为:160223A,生产单位为:上海中华药业南通有限公司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
本发明中采用的菌株均购自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10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购自江苏益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210809-7;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购自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为:20211028;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14;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0818;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20190228。
(1)菌液制备: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的菌液;
1、称取经33℃培养24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3~10-7,做活菌计数备用。
2、称取经23℃培养2天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做活菌计数备用。
3、取经23℃培养7天的黑曲霉新鲜培养物,加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下黑曲霉孢子,吸取出孢子悬液1ml,加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稀释,用标准比浊管比浊,其浊度与标准比浊管相当后,取1ml稀释后的孢子悬液,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做活菌计数备用。
(2)供试液制备:
提取第一预设容积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加入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所述试品的容积达到第二预设容积,并保温振摇及混匀,得到1:10的供试液;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容积为10ml,所述第二预设容积为100ml。
具体的,取供试品10ml,置锥形瓶中,加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保温振摇,混匀,作为1:10供试液。
(3)回收测定:
分别制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分别得到各组的菌落数量,并根据所述各组的菌落数量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
Figure SMS_4
式中,
Figure SMS_5
为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为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γ为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й为菌液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
1、需氧菌总数计数法:
供试液制备同上述步骤(2)的内容。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ml按薄膜过滤法,加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再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每次100ml),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立即贴膜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置33℃培养箱培养24~72小时逐日观察结果。
②供试品对照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3菌液对照组:取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法:
供试液制备同上述步骤(2)的内容。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再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每次100ml),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立即贴膜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置23℃培养箱培养24~120小时逐日观察结果。
②供试品对照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③菌液对照组:取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测定结果如下表1:
表1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学验证的试验结果
Figure SMS_6
Figure SMS_7
(4)控制菌检查: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随后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中,并通过观察以得到对应的结果;
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
供试液制备同上述步骤(2)的内容。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0ml薄膜过滤,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再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每次100ml),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滤干,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②、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法操作,结果见表2。
表2控制菌检查法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
Figure SMS_8
2、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法:
供试液制备同上述步骤(2)的内容。
①、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0ml薄膜过滤,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再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每次100ml),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不大于100cfu金铜绿假单胞菌,滤干,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②、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法操作,结果见表3。
表3控制菌检查法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
Figure SMS_9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菌液制备: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的菌液;
(2)供试液制备:
提取第一预设容积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加入含1%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所述试品的容积达到第二预设容积,并保温振摇及混匀,得到1:10的供试液;
(3)回收测定:
分别制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分别得到各组的菌落数量,并根据所述各组的菌落数量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
Figure FDA000389633810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3896338100000012
为试验组的加菌回收比值,€为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γ为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й为菌液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
(4)控制菌检查:
分别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随后接种于相应的培养基中,并通过观察以得到对应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液制备的步骤中:
所述第一预设容积为10ml,所述第二预设容积为1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分别称取经33℃培养24小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3~10-7,以分别得到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白色念珠菌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称取经23℃培养2天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以得到所述白色念珠菌的菌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制备的步骤中所述黑曲霉的菌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称取经23℃培养7天的黑曲霉新鲜培养物,加5ml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洗下黑曲霉孢子;
吸取出所述黑曲霉孢子的孢子悬液1ml,加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稀释,用标准比浊管比浊,其浊度与标准比浊管相当后,取1ml稀释后的孢子悬液,用含0.05%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至10-2~10-4,以得到所述黑曲霉的菌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氧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需氧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后贴膜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置33℃培养箱培养24~72小时,其中,所述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
需氧菌的供试品对照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需氧菌的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需氧菌的菌液对照组:称取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需氧菌的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供试品对照组以及菌液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滤干后贴膜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置23℃培养箱培养24~120小时,其中,所述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以及黑曲霉;
霉菌和酵母菌的供试品对照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操作,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霉菌和酵母菌的菌液对照组:称取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霉菌和酵母菌的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菌检查的步骤中,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滤干后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并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试验组操作,以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验证试验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菌检查的步骤中,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制备步骤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称取所述1:10的供试液10ml,按薄膜过滤法,加入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全量通过滤膜后,利用45℃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00ml冲洗进行多次冲洗,并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1ml含菌量不大于100cfu金铜绿假单胞菌,滤干后取膜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置33℃培养18小时,并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置33℃培养18小时,观察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阴性对照组:取稀释液10ml照铜绿假单胞菌的试验组操作,以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验证试验结果。
CN202211277122.6A 2022-10-18 2022-10-18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Pending CN115820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7122.6A CN115820796A (zh) 2022-10-18 2022-10-18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7122.6A CN115820796A (zh) 2022-10-18 2022-10-18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0796A true CN115820796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4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7122.6A Pending CN115820796A (zh) 2022-10-18 2022-10-18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07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ye et al. Simplifying collection of corneal specimens in cases of suspected bacterial keratitis
CN110846377B (zh) 一种药敏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细菌药敏检测方法
WO2023142723A1 (zh) 一种用于无菌原料药无菌性快速检测的方法
Dorn et al. Blood culture technique based on centrifugation: clinical evaluation
CN101177668B (zh) 淋球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0086B (zh) 注射用伏立康唑的无菌检测方法
CN111690709A (zh) 黄连配方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N115820796A (zh)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N110669707A (zh) 一种麦康凯琼脂平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5384A (zh)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N111235213A (zh) 一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需氧菌总数检查法
CN105713955A (zh) 一种b族链球菌鉴别培养基
Bisset et al.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s of L-forms and reversions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var. endoparasiticus (Benedek) associated with the erythrocytes of clinically normal persons
CN110819691A (zh) 一种消毒剂灭菌效果的鉴定和评价方法
CN105349613A (zh) 一种食醋中耐高温产气嗜酸菌的检测方法
Bump et al. Routine identification of yeasts with the aid of molybdate-agar medium
CN108148888A (zh) 霉菌和酵母菌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
CN103308360A (zh) 粘稠性临床检验标本的降粘设备及降粘方法
CN115094115B (zh) 一种用于非无菌药品中间体微生物计数的快速检测方法
Chang-Sotomayor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obtaining and transporting corneal samples in suspected infectious keratitis
CN114015745B (zh) 一种注射用伏立康唑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N117737183A (zh) 一种诺氟沙星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
CN117004684A (zh) 干姜配方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CN112353820B (zh) 新型st型crpa菌株的应用
CN117778522A (zh) 一种尼麦角林的生物限度检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