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6360A - 拆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拆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6360A
CN115816360A CN202211446559.8A CN202211446559A CN115816360A CN 115816360 A CN115816360 A CN 115816360A CN 202211446559 A CN202211446559 A CN 202211446559A CN 115816360 A CN115816360 A CN 115816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se
clamping
shell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65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6360B (zh
Inventor
周懋灵
陈中强
唐友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465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6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6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6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6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6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拆解装置,其包括基座、夹持组件以及牵拉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设于基座的第一驱动件和至少两个夹持模组,第一驱动件与各夹持模组传动连接,每一夹持模组与基座滑动连接,至少一夹持模组设有第一加热模块,第一驱动件驱动各夹持模组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各夹持模组能够配合夹持固定第一壳体,并使第一加热模块能够加热第一壳体;牵拉组件包括设于基座的第二驱动件和吸附模组,第二驱动件与吸附模组传动连接,吸附模组与基座活动连接,第二驱动件驱动吸附模组远离夹持模组移动,以使吸附模组能够带动被吸附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本发明提出的拆解装置能够减少壳体在拆解过程中的损伤。

Description

拆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壳体间的紧密连接,常通过在壳体相连接的端面涂覆粘胶,使两个壳体的端面以粘接的方式相固定。此外,对连接可靠性要求更高的电子设备中,除粘接之外还会在相连接的壳体上额外设置卡接结构,使壳体之间以卡接配合粘接的方式实现可靠固定。
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伴随因故障而需要维修的情况,此时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拆解。因为电子设备的壳体之间通过上述粘接或粘接配合卡接的方式进行了比较稳固的连接,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拆解的难度较大。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相连接的壳体上开孔,以挂钩穿过开孔,通过强外力牵拉挂钩将相连接的两个壳体拉开,实现壳体间的拆解。在该拆解方式中,一方面需要对壳体进行打孔,壳体本身已然受损,影响壳体回收;另一方面,在壳体上打孔时产生的碎屑会进入电子设备内的功能模块中,导致电子设备内的功能模块难以回收利用,尤其是壳体为金属材质时,金属碎屑落入电子设备内的电路板等电路模块上将导致电路模块短路,而可能导致整机报废;此外,壳体的开孔处集中受力,壳体相连接的端面也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很可能导致壳体在开孔和端面附近的部位受损而整体报废,壳体不可回收。因此上述对壳体开孔再牵拉强拆的方式对电子设备带来的损伤较大,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壳体和电子设备内可用的功能模块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拆解装置,旨在减少壳料在拆解过程中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拆解装置,用于实现壳体拆解,所述壳体包括相粘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拆解装置包括:
基座;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驱动件和至少两个夹持模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各所述夹持模组传动连接,每一所述夹持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至少一所述夹持模组设有第一加热模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各所述夹持模组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各所述夹持模组能够配合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并使所述第一加热模块能够加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二驱动件和吸附模组,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吸附模组传动连接,所述吸附模组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吸附模组靠近所述夹持模组移动,以使所述吸附模组能够吸附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吸附模组远离所述夹持模组移动,以使所述吸附模组能够带动被吸附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螺杆的外周壁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外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一所述外螺纹与一所述夹持模组螺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转动;和
联动块,所述联动块活动设于所述基座,并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联动块通过另一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联动块与另一所述夹持模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块设有结构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延伸部,每一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每一所述延伸部设有沿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导向槽;
两个所述夹持模组设有具有滑轮的导向臂,每一所述滑轮滑动限位于一所述导向槽内,每一所述导向臂能够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导向槽的滑动配合沿一所述导向槽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带动所述联动块和两个所述导向臂移动,以使设有所述导向臂的两个所述夹持模组相向或相离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载板,所述载板设于所述基座;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至少两个导向柱,每一所述导向柱活动穿设于所述基座,各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载板的外围,并与所述载板围合形成定位空间;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载板上方,所述定位板设有连通所述定位空间和外界并能够供所述载板的部分结构通过的定位口;各所述夹持模组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外围;以及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导向柱带动所述定位板靠近或远离所述载板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模组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活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吸附模组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座;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凸轮;以及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升降移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吸附模组连接,所述活动件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方向呈夹角,所述凸轮滑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空间和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通口;
所述吸附模组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口内,所述活动件具有容纳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连接部和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面向所述通口的侧壁的贯穿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贯穿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与所述安装空间面向所述通口的侧壁限位配合的止位台阶;
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滑槽设于所述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具有靠近通口的第一槽端和远离所述通口的第二槽端,所述第二槽端位于所述第一槽端的上方;所述滑槽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止位槽,所述止位槽靠近所述第一槽端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凸轮限位配合;
且/或,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设于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二加热模块环设于所述吸附模组的外周,并用于给所述第二壳体加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模组设有转动穿设于所述基座的转轴,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转轴的外壁,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和
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吸附模组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线性移动;
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转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转接块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绕所述转轴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转接块,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转接块之间的压力;
且/或,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夹持组件和牵拉组件,通过夹持组件中的第一驱动件驱动各夹持模组配合夹持固定第一壳体,并借由夹持模组上的第一加热模块对第一壳体加热,利用热传导原理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能够受热,让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使用的粘胶可以受热熔化,削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粘接强度。再通过牵拉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件驱动吸附模组吸附与第一连接的第二壳体,并带动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移动,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分离,实现壳体的拆解。因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使用的粘胶已在第一壳体被夹持定位时受热熔化或膨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接的端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减弱,且牵拉组件采用吸附牵拉的方式吸取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脱离,对第二壳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在被吸附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能较好地保持各自完整的结构形态。因此,本发明的拆解装置可以实现壳体间的无损拆解,使得壳体能够被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证相关电子设备上的模块的可回收率,降低电子设备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拆解装置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夹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夹持组件在夹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夹持组件在松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夹持组件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定位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牵拉组件内的吸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吸附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吸附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牵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牵拉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49759170000051
Figure BDA000394975917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拆解装置,其用于实现壳体拆解,该壳体包括相粘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分别为电子设备中两个功能模块的外壳,或者单个功能模块上相组装的两个外壳,本拆解装置用于实现相粘接组装的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低损甚至无损拆卸,也适用于除粘接外还通过卡扣等卡接结构卡接的壳体间的拆解,其目的是提升相应电子设备在维修阶段的功能模块的回收率,降低电子设备内的功能模块的报废率,减少电子设备维修时需换新的功能模块数量,降低电子设备的维修成本,提升电子设备的维修效率。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拆解装置用于实现充电盒的外壳的拆解,该充电盒包括但不限于为头戴式无线耳机充电盒。
值得指出的是,因多个壳体之间的拆解同样可以通过壳体间两两拆解来实现相互拆解,故本实施例提供的拆解装置不应理解为仅能用于实现两个壳体之间的拆解,上述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并非仅仅特指单个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可包括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子壳体,即本实施例提出的拆解装置应理解为适用于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壳体之间的拆解,且适用于任意带有相粘接组装的壳体的电子设备中的功能模块的拆解。此外,上述的粘接为采用胶水粘合连接,比如,采用便于受热熔化的热熔胶、泡沫胶进行粘合连接。粘接的连接方式因为成本低、绝缘性好等优点在电子设备的壳体组装程序中广泛使用,因而本实施例提出的拆解装置在电子设备维修程序中的壳体拆解环节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具体地,结合图1、图2以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拆解装置包括基座1、夹持组件2以及牵拉组件3,其中,夹持组件2包括设于基座1的第一驱动件21和至少两个夹持模组22,第一驱动件21与各夹持模组22传动连接,每一夹持模组22与基座1滑动连接,至少一夹持模组22设有第一加热模块221,第一驱动件21驱动各夹持模组22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各夹持模组22能够配合夹持固定第一壳体,并使第一加热模块221能够加热第一壳体;牵拉组件3包括设于基座1的第二驱动件31和吸附模组32,第二驱动件31与吸附模组32传动连接,吸附模组32与基座1活动连接,第二驱动件31驱动吸附模组32靠近夹持模组22移动,以使吸附模组32能够吸附第二壳体;第二驱动件31驱动吸附模组32远离夹持模组22移动,以使吸附模组32能够带动被吸附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用于承载和安装夹持组件2和牵拉组件3,基座1可为架体或箱体或盒体结构等,基座1内可设有用于实现夹持组件2和牵拉组件3控制的控制电路模块,该控制电路模块包括控制器及其控制电路,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与夹持组件2和牵拉组件3电连接,比如与夹持组件2中的第一驱动件21和牵拉组件3中的第二驱动件31电连接,以实现对夹持组件2和牵拉组件3中驱动单元的控制。
夹持组件2用于实现待拆解的壳体的夹持固定,壳体中的第一壳体置于夹持组件2的各夹持模组22之间固定,而后由夹持组件2中的第一驱动件21驱动各夹持模组22相聚拢,以使各夹持模组22配合夹持第一壳体并同时实现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的定位。各夹持模组22围合形成的空间中可设置有仿形工装,仿形工装设有仿形槽,以容置和定位壳体。其中,夹持模组22通过丝杆和丝杆螺母的配合、轨槽配合等方式与基座1活动连接,各夹持模组22可相对于基座1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以相配合夹持固定第一壳体。第一驱动件21可通过齿轮与齿条、带轮与皮带等传动机构与夹持模组22连接,比如,夹持模组22设有齿条,第一驱动件21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机转动时通过齿轮带动齿条和夹持模组22移动。当夹持模组22的数量为两个时,每一夹持模组22各设有一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两个齿条相平行设置,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通过齿轮带动该两个齿条和两个夹持模组22相靠近或远离移动;当夹持模组22的数量为多个时,比如四个,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齿轮,每一夹持模组22设有齿条,四个齿条两两平行设置,每一齿轮与两个齿条啮合,电机转动时通过两个齿轮带动该四个齿条和四个夹持模组22相靠近或远离移动。
加热模块用于加热第一壳体,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粘接处的粘胶进入熔化状态,或使粘胶受热膨胀,达到削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粘接强度的作用,便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牵拉组件3的牵拉作用下低损或无损分离。加热模组可于一夹持模组22上设置,也可于各夹持模组22上设置。加热模块可包括加热管,其可通过热辐射或热接触的方式加热第一壳体,比如,加热模块还包括黄铜材质的空心导热件,加热管穿设于导热件的内腔中,加热管通电后升温并将热量辐射给导热件,导热件在夹持模组22与第一壳体接触时与第一壳体接触,导热件将热量传导给第一壳体,对第一壳体进行加热。
牵拉组件3用于吸附第二壳体和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分离,牵拉组件3的吸附模组32可通过真空吸附或磁吸等方式吸附第二壳体,比如吸附模组32包括真空吸嘴、气泵以及连接该真空吸嘴和气泵的气流管路,第二驱动件31驱动吸附模组32靠近被夹持固定的壳体移动,使真空吸嘴与第二壳体的表面接触并贴紧,气泵通过气流管路使真空吸嘴内形成负压真空,让真空吸嘴吸附住第二壳体,第二驱动件31再驱动吸附模组32远离第一壳体移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在原粘接处分离,使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第二壳体在吸附模组32的牵拉作用下受损,有利于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无损拆解。其中,吸附模组32可通过轴孔转动配合、轨槽滑动配合等方式与基座1活动连接,第二驱动件31可为电机或升降气缸等,比如第二驱动件31为升降气缸,吸附模组32滑动设于基座1,并位于夹持组件2的上方,第二驱动件31的输出端与吸附模组32连接,并驱动吸附模组32升降移动,以使吸附模组32靠近或远离其下方的夹持组件2移动,并使吸附模组32能够吸附被夹持固定的壳体中第二壳体。
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在基座1上设置夹持组件2和牵拉组件3,通过夹持组件2中的第一驱动件21驱动各夹持模组22配合夹持固定第一壳体,并借由夹持模组22上的第一加热模块221对第一壳体加热,利用热传导原理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能够受热,让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使用的粘胶可以受热熔化或膨胀,削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粘接强度。再通过牵拉组件3中的第二驱动件31驱动吸附模组32吸附与第一连接的第二壳体,并带动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移动,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分离,实现壳体的拆解。因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使用的粘胶已在第一壳体被夹持定位时受热熔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接的端面之间的粘接强度减弱,且牵拉组件3采用吸附牵拉的方式吸取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脱离,对第二壳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在被吸附的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能较好地保持各自完整的结构形态。因此,本发明的拆解装置可以实现壳体间的无损拆解,使得壳体能够被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证相关电子设备上的模块的可回收率,降低电子设备的维修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夹持组件2还包括联动机构23,联动机构23包括螺杆231和联动块232,螺杆231转动设于基座1,螺杆231的外周壁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外螺纹,螺杆231的一端通过一外螺纹与一夹持模组22螺接;第一驱动件21与螺杆231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螺杆231转动;联动块232活动设于基座1,并能够沿螺杆231的轴向方向移动;联动块232通过另一外螺纹与螺杆231螺接,联动块232与另一夹持模组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各夹持模组22通过轨槽配合的方式与基座1滑动连接,在各夹持模组22围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联动块232,该联动块232设有与螺杆231上的外螺纹螺接配合的丝杆螺母,联动块232连接一夹持模组22和螺杆231的一端,联动块232可通过插接、螺接等方式与该夹持模组22连接,螺杆23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夹持模组22,该另一夹持模组22上设有与螺杆231上另一段外螺纹螺接的丝杆螺母,如此位于螺杆2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夹持模组22均与螺杆231螺接配合。因螺杆231两端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在第一驱动件21驱动螺杆231转动时,螺杆231将带动与其螺接连接的两个夹持模组22相向或相离移动,从而使该两个夹持模组22能够配合夹持固定位于它们之间的待拆解的壳体,以单个驱动单元(第一驱动件21)实现两个夹持模组22的联动移动控制,节省夹持组件2内用于实现夹持模组22驱动控制的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本拆解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基座1可设有安装凸部,比如凸块,凸块设有轴孔,螺杆231转动穿设于该轴孔内,为提升螺杆231转动的顺畅性,轴孔内可设置有转动轴承。第一驱动件21可为电机,其输出轴上套设有带轮,螺杆231在两段外螺纹之间套设有另一带轮,两个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转动时通过带轮和皮带的传动配合带动螺杆231实现上述的夹持模组22联动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5所示,上述的联动块232设有结构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延伸部2321,每一延伸部2321的延伸方向与螺杆23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每一延伸部2321设有沿延伸部2321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导向槽232a;两个夹持模组22设有具有滑轮223的导向臂222,每一滑轮223滑动限位于一导向槽232a内,每一导向臂222能够通过滑轮223与导向槽232a的滑动配合沿一导向槽232a移动;第一驱动件21能够驱动螺杆231带动联动块232和两个导向臂222移动,以使设有导向臂222的两个夹持模组22相向或相离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块232设有结构上呈对称设置的延伸部2321,两个延伸部2321位于联动块232的相对两侧,每一延伸部2321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32a,在联动块232的相对两侧设有与基座1通过轨槽配合滑动连接的夹持模组22,每一夹持模组22面向联动块232的一侧凸设有导向臂222,导向臂222远离夹持模组22的末端设有可转动的滑轮223,每一导向臂222容纳于一导向槽232a内,并通过滑轮223与导向槽232a侧壁的滑动配合在导向槽232a内滑动。因为导向槽232a的延伸方向与螺杆231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螺杆231转动并带动联动块232沿螺杆231的轴向移动时,联动块232将带动两个导向臂222沿导向槽232a移动,从而使设有导向臂222的两个夹持模组22相向或相离移动,如此与螺杆231连接的一个夹持模组22以及与联动块232连接的三个夹持模组22将在第一驱动件21的驱动下同时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以单个驱动单元(第一驱动件21)实现四个夹持模组22的联动移动控制,并能够以此实现四个夹持模组22在四个方向的等距移动控制,实现待拆解的壳体的居中定位和夹持固定,并能够节省夹持组件2内用于实现夹持模组22驱动控制的零部件的数量,降低本拆解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6以及图7所示,上述夹持组件2还包括定位机构24,定位机构24包括载板241、定位件242以及第三驱动件243,载板241设于基座1;定位件242,定位件242包括定位板2421和至少两个导向柱2422,每一导向柱2422活动穿设于基座1,各导向柱2422设于载板241的外围,并与载板241围合形成定位空间24a;定位板2421位于载板241上方,定位板2421设有连通定位空间24a和外界并能够供载板241的部分结构通过的定位口242a;各夹持模组22位于定位板2421的外围;第三驱动件243设于基座1,并与导向柱2422连接;第三驱动件243能够驱动导向柱2422带动定位板2421靠近或远离载板24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可设有安装凸部,比如凸块,凸块设有轴孔,螺杆231转动穿设于该轴孔内,载板241可设于该安装凸部背向基座1的一侧,如此通过安装凸部实现了螺杆231和载板241的安装固定。载板241远离安装凸部的一端可通过限位块与基座1连接,以实现载板241于基座1的可靠固定,此时载板241与基座1之间形成可容纳联动块232的收容空间,联动块232在沿螺杆231的轴向移动时能够被安装凸部或限位块止挡,而始终位于安装凸部和限位块之间,安装凸部和限位块配合限定了联动块232的移动范围,使联动块232带动夹持模组22移动时不至对壳体进行过压夹持,也不至滑脱于基座1,保证了夹持组件2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定位板2421、联动块232以及载板241的分层叠设方式以及载板241和联动块232内置于定位空间24a内的设置方式也提升了基座1上的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压缩夹持组件2和本拆解装置的体积。
定位件242用于实现待拆解的壳体的定位,基座1设有多个通孔,导向柱2422穿设于通孔内,为提升导向柱2422沿通孔滑动时的顺畅性,可于通孔内设置直线轴承,使直线轴承套接于导向柱2422的外周壁。第三驱动件243设于基座1,第三驱动件243的输出端可通过连接板与各导向柱2422连接,以通过连接板驱动各导向柱2422同步升降移动。定位件242中的定位板2421位于载板241的上方,并通过导向柱2422与基座1滑动连接,载板241位于各导向柱2422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定位板2421开设有与该空间连通的定位口242a,定位口242a可供第一壳体的部分结构通过。
本定位机构24在使用时,通过第三驱动件243驱动导向柱2422带动定位板2421上升,以便将待拆解的壳体置于定位口242a处,而后第三驱动件243驱动定位板2421带动放置好的壳体下降,使定位板2421靠近载板241移动,在第一壳体与载板241接触时,载板241能够顶持第一壳体的底部对第一壳体进行支撑,并使各夹持模组22能够在第一驱动件21的驱动下夹持固定第一壳体外露于定位口242a的部分,如此实现壳体在定位组件上的可靠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8至图10所示,上述的吸附模组32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座321、第一滑块322以及活动件323,安装座321活动设于基座1,第二驱动件31设于安装座321,吸附模组32活动穿设于安装座321;第一滑块322设于第二驱动件31的输出端,并与安装座321活动连接;第一滑块322设有凸轮3221;活动件323设于安装座321,并能够相对于安装座321升降移动;活动件323与吸附模组32连接,活动件323设有滑槽323a,滑槽323a延伸方向与第一滑块322的移动方向呈夹角,凸轮3221滑动限位于滑槽323a内。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21用于安装第一滑块322、第二驱动件31以及活动件323,安装座321可通过轨槽滑动配合、轴孔转动配合等方式与基座1活动连接。吸附模组32穿设于安装座321,活动件323位于吸附模组32背向夹持组件2的一侧,并通过轨槽配合、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的等方式与安装座321活动连接。第二驱动件3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滑块322,该第一滑块322通过轨槽配合、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的等方式与安装座321活动连接,该第一滑块322还设有与活动件323上的滑槽323a滑动限位配合的凸轮3221。第二驱动件31驱动第一滑块322相对于安装座321移动时,第一滑块322上的凸轮3221沿滑槽323a移动,因为滑槽323a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块322的移动方向呈夹角,第一滑块322上的凸轮3221沿滑槽323a移动时将带动活动件323相对于安装座321升降移动,如此可以将第一滑块322的线性移动转换为活动件323和吸附模组32的升降移动,如此就优化了第二驱动件31与吸附模组32之间的传动力矩,有利于提升吸附模组32对壳体的拆解拉力,提升壳体的拆解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上述的安装座321设有安装空间321a和与安装空间321a连通的通口321b;吸附模组32活动穿设于通口321b内,活动件323具有容纳于安装空间321a内的连接部3231和活动穿设于安装空间321a面向通口321b的侧壁的贯穿部3232,连接部3231和贯穿部3232的连接处形成有与安装空间321a面向通口321b的侧壁限位配合的止位台阶3233;第一滑块322位于安装空间321a内,滑槽323a设于连接部3231。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21设有多个围板,多个围板依次连接并围合形成安装空间321a,作为底板的围板开设有通口321b,吸附模组32位于该通口321b内,并可通过与通口321b间隙配合的方式相对于通口321b的侧壁滑动。作为侧板的围板可通过轨槽配合等方式与活动件323的连接部3231滑动连接,以使连接部3231能够相对于安装座321升降移动,作为顶板的围板开设有可供活动件323的贯穿部3232穿过的通孔。第二驱动件31可设于一用作侧板的围板上,第二驱动件31可为气缸或直线电机,其输出轴穿设于该围板并伸入安装空间321a内,第一滑块322可通过轨槽配合等方式与作为顶板的围板滑动连接,第一滑块322还连接于第二驱动件31的输出轴。以此,第二驱动件31的输出轴的轴向移动时将带动第一滑动块线性移动,从而通过第一滑动块上的凸轮3221带动活动件323升降移动,进而通过活动件323带动吸附模组32升降移动,实现吸附模组32的升降移动控制。在活动件323上升时,连接部3231和贯穿部3232连接处的止位台阶3233将与作为顶板的围板靠近,并被该围板止挡而限制了活动件323的最大升起高度,如此可以限制吸附模组32的最大升起高度,将吸附模组32限制在通口321b内而不会滑脱于通口321b,保证了本吸附模组32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所示,上述的滑槽323a具有靠近通口321b的第一槽端和远离通口321b的第二槽端,第二槽端位于第一槽端的上方;滑槽323a的周缘设有连通滑槽323a的止位槽323a,止位槽323a靠近第一槽端设置,并用于与凸轮3221限位配合;且/或,牵拉组件3还包括设于安装座321的第二加热模块33,第二加热模块33环设于吸附模组32的外周,并用于给第二壳体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凸轮3221在滑槽323a内滑动时,凸轮3221能够经过第一槽端和第二槽端,凸轮3221在经过位置更高的第二槽端时,活动件323的止位台阶3233与安装空间321a的顶壁抵接限位,活动件323被止挡,活动件323的最大上升高度被限制;凸轮3221在经过位置更低的第一槽端时,凸轮3221与止位槽323a的内壁抵接,并被止位槽323a止挡限位,活动件323的最大下降高度被限制,如此能够对活动件323的最大升降高度进行可靠限制,避免活动件323带动吸附模组32大幅升降时附模组滑脱于通口321b,也避免吸附模组32下降时对壳体造成过压,导致壳体损伤,这样就保证了吸附模组32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装座321设有第二加热模块33时,第二加热模块33能够在吸附模组32吸附带拆解的壳体时对第二壳体进行加热,从而可通过第一加热模块221和第二加热模块33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同时加热,如此能够更快地实现壳体升温,更快速地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粘胶进入熔化状态,提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拆解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的吸附模组32设有转动穿设于基座1的转轴324,牵拉组件3还包括翻转机构34,翻转机构34包括连杆341和第四驱动件342,连杆341的一端套接于转轴324的外壁,连杆341的另一端与基座1滑动连接;第四驱动件342设于基座1,并与连杆341传动连接;第四驱动件342能够驱动连杆341远离转轴324的一端绕转轴324转动,以带动吸附模组32相对于基座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在夹持组件2的周侧可设有支撑块,该支撑块设有可供转轴324穿过的轴孔,转轴324穿设于该轴孔内,轴孔内还可设有可与转轴324套接配合的转动轴承,以提升转轴324转动时的顺畅性。第四驱动件342可为气缸或直线电机,第四驱动件342的输出轴可通过转接板等转接结构与连杆341远离转轴324的一端传动连接,第四驱动件342驱动连杆341远离转轴324的一端摆动,以通过连杆341带动转轴324转动,第四驱动件342通过连杆341驱动转轴324转动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省力杠杆的原理,优化了第四驱动件342与转轴324之间的传动力矩,使第四驱动件342能够以更小的输出功率向转轴324和吸附模组32的提供更大的驱动力,如此可以满足重量较大的吸附模组32的驱动需求。此外,吸附模组32在吸附第二壳体之后,吸附模组32将在第四驱动件342的驱动下转动,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粘接面的一端先行分离,随着吸附模组32的翻转角度增大,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粘接面的分离面面积也逐渐增加,这样能够以较省的驱动力实现壳体分离,避免吸附模组32在吸附第二壳体后以线性升降的方式实现壳体分离时所需的牵拉力更大,吸附模组32的驱动更为困难、驱动功耗增加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的翻转机构34还包括第二滑块343和转接块344,第二滑块343设于第四驱动件342的输出端,并能够在第四驱动件342的驱动下相对于基座1线性移动;转接块344的一端与第二滑块343连接,转接块344的另一端与连杆341滑动连接;第四驱动件342驱动第二滑块343带动转接块344沿连杆34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连杆341远离转轴324的一端绕转轴324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342可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丝杆以及与丝杆连接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第二滑块343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驱动丝杆带动丝杆螺母和第二滑块343沿丝杆的轴向移动;第四驱动件342还可为直线电机或气缸,第二滑块343可通过轨槽配合与基座1滑动连接,第四驱动件342的输出轴与第二滑块343连接,以驱动第二滑块343相对于基座1线性移动。
转接块344连接第二滑块343和连杆341,基座1内设有容腔以及连通容腔和外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夹持组件2设于第一开口内,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间隔设置,第四驱动件342和第二滑块343位于容腔内,吸附模组32位于容腔外侧,基座1靠近第一开口设有与吸附模组32的转轴324转动连接的上述支撑块,连杆341活动穿设于第二开口,连杆341的两端分别连接转接块344和吸附模组32的转轴324。转接块344的部分结构可位于第二开口内,转接块344通过轨槽配合的方式与连杆341滑动连接,且转接块344能够沿连杆34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四驱动件342驱动第二滑块343线性移动时,第二滑块343带动转接块344线性移动,转接块344相对于连杆341滑动,并带动连杆341远离吸附模组32的转轴324的一端摆动,使连杆341带动转轴324转动。连杆341的长力臂结构优化了第四驱动件342与转轴324之间的传动力矩,使第四驱动件342能够以更小的输出功率向转轴324和吸附模组32的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第四驱动件342的驱动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翻转机构34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45,压力传感器345连接第二滑块343和转接块344,并用于检测第二滑块343和转接块344之间的压力;且/或,翻转机构34还包括与转轴324连接的编码器346,编码器346用于检测转轴324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343通过压力传感器345与转接块344连接,第二滑块343在第四驱动件342的驱动下移动时,第二滑块343通过压力传感器345将驱动力传递给转接块344,使转接块344沿连杆341滑动,此时压力传感器345受到来自第二滑块343和转接块344的挤压。如此,通过压力传感器345对第二滑块343和转接块344之间的压力的检测,能够在吸附模组32吸附第二壳体至完全拆解位(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完全分离时吸附模组32所在的位置),且第四驱动件342与转轴324之间的力矩超出额定力矩时,让压力传感器345检测到的压力超出阈值,压力传感器345向拆解装置内的控制器输出相应的电信号,使控制器及时控制第四驱动件342制动进行过载保护。
编码器346能够检测转轴324的旋转角度并能够向上述的控制器传输相应的电信号,使控制器能够依据上述的旋转角度检测时接收到的电信号控制第四驱动件342运行,实现转轴324的旋转角度即吸附模组32的翻转角度的准确控制。如此,编码器346能够与上述的压力传感器345配合使用,以提升吸附模组32的翻转控制精度和吸附模组32驱动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拆解装置,用于实现壳体拆解,所述壳体包括相粘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解装置包括:
基座;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一驱动件和至少两个夹持模组,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各所述夹持模组传动连接,每一所述夹持模组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至少一所述夹持模组设有第一加热模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各所述夹持模组相互靠近移动,以使各所述夹持模组能够配合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并使所述第一加热模块能够加热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第二驱动件和吸附模组,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吸附模组传动连接,所述吸附模组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吸附模组靠近所述夹持模组移动,以使所述吸附模组能够吸附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吸附模组远离所述夹持模组移动,以使所述吸附模组能够带动被吸附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螺杆的外周壁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外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一所述外螺纹与一所述夹持模组螺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转动;和
联动块,所述联动块活动设于所述基座,并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联动块通过另一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联动块与另一所述夹持模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设有结构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延伸部,每一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每一所述延伸部设有沿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导向槽;
两个所述夹持模组设有具有滑轮的导向臂,每一所述滑轮滑动限位于一所述导向槽内,每一所述导向臂能够通过所述滑轮与所述导向槽的滑动配合沿一所述导向槽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螺杆带动所述联动块和两个所述导向臂移动,以使设有所述导向臂的两个所述夹持模组相向或相离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载板,所述载板设于所述基座;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至少两个导向柱,每一所述导向柱活动穿设于所述基座,各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载板的外围,并与所述载板围合形成定位空间;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载板上方,所述定位板设有连通所述定位空间和外界并能够供所述载板的部分结构通过的定位口;各所述夹持模组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外围;以及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导向柱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导向柱带动所述定位板靠近或远离所述载板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组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活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吸附模组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座;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有凸轮;以及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升降移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吸附模组连接,所述活动件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移动方向呈夹角,所述凸轮滑动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空间和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通口;
所述吸附模组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口内,所述活动件具有容纳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的连接部和活动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面向所述通口的侧壁的贯穿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贯穿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与所述安装空间面向所述通口的侧壁限位配合的止位台阶;
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滑槽设于所述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具有靠近通口的第一槽端和远离所述通口的第二槽端,所述第二槽端位于所述第一槽端的上方;所述滑槽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止位槽,所述止位槽靠近所述第一槽端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凸轮限位配合;
且/或,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设于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加热模块,所述第二加热模块环设于所述吸附模组的外周,并用于给所述第二壳体加热。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组设有转动穿设于所述基座的转轴,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转轴的外壁,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和
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绕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吸附模组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
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线性移动;
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转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转接块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绕所述转轴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转接块,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转接块之间的压力;
且/或,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
CN202211446559.8A 2022-11-18 2022-11-18 拆解装置 Active CN115816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6559.8A CN115816360B (zh) 2022-11-18 2022-11-18 拆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6559.8A CN115816360B (zh) 2022-11-18 2022-11-18 拆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6360A true CN115816360A (zh) 2023-03-21
CN115816360B CN115816360B (zh) 2024-07-02

Family

ID=8552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6559.8A Active CN115816360B (zh) 2022-11-18 2022-11-18 拆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6360B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83472C (de) * 1927-04-09 1929-10-01 Carl Mettke Brille, insbesondere Sportbrille
GB338647A (en) * 1929-09-18 1930-11-27 Herbert Devas Everingto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pectacles, goggles and the like
CH572222A5 (en) * 1974-06-12 1976-01-30 Siegenthaler Elisabeth Spectacles with two pairs of lenses - one pair fixed, other movable on hinges
JPH11311759A (ja) * 1998-04-30 1999-11-09 Hakugan:Kk 前掛け眼鏡枠、および回転機能を持つ眼鏡枠構成部品
KR200222155Y1 (ko) * 2000-09-16 2001-05-02 강국필 안경
KR200292589Y1 (ko) * 2002-07-29 2002-10-25 최연식 복층의 렌즈구조를 구비한 안경
JP2004117977A (ja) * 2002-09-27 2004-04-15 Harukazu Kimura メガネフレーム
US20050128427A1 (en) * 2003-12-16 2005-06-16 Jinn-Shyan Hwang Eyeglasses enhancement
CN2864734Y (zh) * 2006-01-19 2007-01-31 杨立仁 一种可左右翻转的双层眼镜
CN2869919Y (zh) * 2006-03-21 2007-02-14 许强 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
CN202102186U (zh) * 2011-06-02 2012-01-04 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可翻盖的组合式眼镜
WO2012114362A1 (en) * 2011-02-23 2012-08-30 Piero Petroccione Multifocal frames
CN203204245U (zh) * 2013-05-12 2013-09-18 卢锦欣 一种多用眼镜
TWM484723U (zh) * 2014-03-24 2014-08-21 chun-hui Zhang 附加鏡片眼鏡
US20150219930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Steven COHN Pair Of Glasses With Secondary Lenses
US20160113163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Pegatron Corporation Detaching Equipment for Detach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ach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000650A1 (en) * 2019-07-01 2021-01-07 Focus Labs, LLC Event-triggered eye occlusion
CN112223198A (zh) * 2020-11-04 2021-01-15 苏州玛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能有效避免排线扯断的手机自动拆屏检测装置及拆屏方法
CN213562178U (zh) * 2020-11-04 2021-06-29 苏州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拆解用机壳夹持机构
CN214870185U (zh) * 2021-02-05 2021-1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拆解工具
CN215037028U (zh) * 2021-01-14 2021-12-07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幕自动拆卸装置
DE202021002936U1 (de) * 2021-09-13 2022-02-15 Birgitta Kruppa-Tewari Die 2in1 Brille zum variieren der Dioptrinwerte
US20220137430A1 (en) * 2020-10-29 2022-05-05 Sada Ly Motorized Flip-Lens Glasses
US20230234196A1 (en) * 2020-09-30 2023-07-27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Ltd. Dismantl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83472C (de) * 1927-04-09 1929-10-01 Carl Mettke Brille, insbesondere Sportbrille
GB338647A (en) * 1929-09-18 1930-11-27 Herbert Devas Everingto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pectacles, goggles and the like
CH572222A5 (en) * 1974-06-12 1976-01-30 Siegenthaler Elisabeth Spectacles with two pairs of lenses - one pair fixed, other movable on hinges
JPH11311759A (ja) * 1998-04-30 1999-11-09 Hakugan:Kk 前掛け眼鏡枠、および回転機能を持つ眼鏡枠構成部品
KR200222155Y1 (ko) * 2000-09-16 2001-05-02 강국필 안경
KR200292589Y1 (ko) * 2002-07-29 2002-10-25 최연식 복층의 렌즈구조를 구비한 안경
JP2004117977A (ja) * 2002-09-27 2004-04-15 Harukazu Kimura メガネフレーム
US20050128427A1 (en) * 2003-12-16 2005-06-16 Jinn-Shyan Hwang Eyeglasses enhancement
CN2864734Y (zh) * 2006-01-19 2007-01-31 杨立仁 一种可左右翻转的双层眼镜
CN2869919Y (zh) * 2006-03-21 2007-02-14 许强 一种带后视镜的眼镜组合支架
WO2012114362A1 (en) * 2011-02-23 2012-08-30 Piero Petroccione Multifocal frames
CN202102186U (zh) * 2011-06-02 2012-01-04 诚益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可翻盖的组合式眼镜
CN203204245U (zh) * 2013-05-12 2013-09-18 卢锦欣 一种多用眼镜
US20150219930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Steven COHN Pair Of Glasses With Secondary Lenses
TWM484723U (zh) * 2014-03-24 2014-08-21 chun-hui Zhang 附加鏡片眼鏡
US20160113163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Pegatron Corporation Detaching Equipment for Detach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ach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000650A1 (en) * 2019-07-01 2021-01-07 Focus Labs, LLC Event-triggered eye occlusion
US20230234196A1 (en) * 2020-09-30 2023-07-27 Fu Ding Electronical Technology (Jiashan) Co.,Ltd. Dismantling device
US20220137430A1 (en) * 2020-10-29 2022-05-05 Sada Ly Motorized Flip-Lens Glasses
CN112223198A (zh) * 2020-11-04 2021-01-15 苏州玛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能有效避免排线扯断的手机自动拆屏检测装置及拆屏方法
CN213562178U (zh) * 2020-11-04 2021-06-29 苏州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拆解用机壳夹持机构
CN215037028U (zh) * 2021-01-14 2021-12-07 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屏幕自动拆卸装置
CN214870185U (zh) * 2021-02-05 2021-11-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拆解工具
DE202021002936U1 (de) * 2021-09-13 2022-02-15 Birgitta Kruppa-Tewari Die 2in1 Brille zum variieren der Dioptrinwert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家瑞;: "自动螺母拆卸工装研究与运用", 家电科技, no. 04, 15 April 2017 (2017-04-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6360B (zh) 202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14804U (zh) 一种线圈压装机构
CN110425203B (zh) 真空贴片装置
CN111940981A (zh) 汽车焊接用可夹持不同形状零件的电控夹具及使用方法
CN115816360A (zh) 拆解装置
CN212806850U (zh) 一种桥梁工程用位移检测装置
CN209897383U (zh) 电路板辊压贴膜装置
CN114167312A (zh) 一种线缆线束故障点定点检测设备
CN114475890A (zh) 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制动装置及方法
CN109814027B (zh) 一种断路器检测装置
CN210565566U (zh) 真空贴片装置
CN210210310U (zh) 电气产品生产用检测操作台
CN219871723U (zh) 一种led灯检测用检测平台
CN221860102U (zh) 一种安全鞋生产用皮革拉伸实验机的装夹结构
CN219485456U (zh) 屏幕拆装辅助装置
CN216359592U (zh) 一种便于进行安装机械臂用固定装置
CN218840976U (zh) 一种新型智能机械手搬运装置
CN214923826U (zh) 一种一体化式拆屏夹具
CN219599681U (zh) 一种麦拉膜裁切装置
CN213560673U (zh) 焊接装置
CN219443153U (zh) 基于丝杆螺套组件的模座夹具
CN210307825U (zh) 一种新型机器人装置
CN215644148U (zh) 一种用于电容芯包贴胶的装置
CN216899617U (zh) 机械主轴跑合监测平台
CN218840042U (zh) 贴标机
CN113910283B (zh) 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