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8857A -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8857A
CN115808857A CN202111070829.5A CN202111070829A CN115808857A CN 115808857 A CN115808857 A CN 115808857A CN 202111070829 A CN202111070829 A CN 202111070829A CN 115808857 A CN115808857 A CN 115808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toner
toner cartridge
bi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0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国保
程海宇
袁守初
蒋维
刘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708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88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253 priority patent/WO20230363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8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8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用以实现对墨粉盒进行单独更换,降低更换成本。墨粉盒包括盒体、粉仓、第一搅拌棍、第一仓门、第一卡勾以及手柄,盒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开孔,盒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窗口;粉仓设置于盒体内,粉仓用于容置墨粉,且粉仓朝向窗口的位置设置有暴露于窗口内的补给口;第一搅拌棍设置于粉仓内,用于将粉仓内的墨粉输送至补给口;第一仓门滑动设置于粉仓朝向窗口的一侧,第一仓门上设置有卡槽,第一仓门可在滑动时将补给口打开或关闭;第一卡勾设置于盒体的第二侧,用于在第一仓门将补给口关闭时与卡槽卡接;手柄滑动设置于粉仓背向窗口的一侧,手柄穿过开孔暴露于盒体的外侧,且手柄与第一仓门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具有打印速度快、 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激光打印机中使用的硒鼓与墨粉盒一般为一体式设计或者分离式设计, 对于采用一体式设计的硒鼓与墨粉盒,用户在更换墨粉盒时需要连同硒鼓一起整体更换,更 换成本较高,且用户在更换过程中,会触碰打印机内部结构,导致操作体验较差。而对于采 用分离式设计的硒鼓与墨粉盒,尽管硒鼓与墨粉盒可相对独立,但是在更换墨粉盒时往往也 需要将硒鼓与墨粉盒的整体组装结构从打印机内取出,然后将墨粉用尽的墨粉盒从硒鼓上拆 下后装上新的墨粉盒,再将硒鼓与墨粉盒的整体组装结构装入打印机内,更换过程较为繁琐, 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用以提高墨粉盒的使用可靠性,以及降低激光 打印机更换墨粉盒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粉盒,该墨粉盒可包括盒体、粉仓、第一搅拌辊、第一 仓门、第一卡勾以及手柄。其中,盒体可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盒体的第一侧可 设置有开孔,盒体的第二侧可设置有窗口。粉仓可设置于盒体内,用于容置墨粉,粉仓朝向 窗口的位置设置有可暴露于窗口内的补给口。第一搅拌辊可设置于粉仓内,用于将粉仓内的 墨粉输送到补给口的位置。第一仓门可滑动装配在粉仓朝向窗口的一侧,第一仓门上可设置 有卡槽,第一仓门可在滑动时将补给口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卡勾可设置于盒体的第二侧,第 一卡勾可用于在第一仓门将补给口关闭时与卡槽卡接。手柄可滑动设置在粉仓背向窗口的一 侧,手柄可穿过开孔暴露在盒体的外侧,且手柄可与第一仓门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墨粉盒的粉仓补给口可通过第一仓门锁定,从而可避免粉仓内的墨粉泄露, 提高墨粉盒的使用可靠性。另外,由于墨粉盒内未设置感光鼓与显影辊等部件,因此对于激 光打印机来说更换墨粉盒的成本较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卡勾可设置在第一仓门朝向粉仓的一侧,这样,第一卡 勾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缩回至盒体内侧将第一仓门解锁,从而将补给口打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搅拌棍包括转轴以及固定于转轴上的多个叶片,多个叶 片可呈螺旋状沿转轴的轴向设置,当转轴转动时,叶片能够带动粉仓内的墨粉产生螺旋运动, 将墨粉向补给口处输送。
示例性地,叶片可以为弓形结构,叶片的圆弧段靠近粉仓的内壁设置,从而与粉仓的内 壁形状能够更好地匹配,进而实现对墨粉的充分搅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可以在75°~90°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叶片上可设置有第一刮片,第一刮片为柔性材质,第一刮片 的端部超出叶片背离转轴的一侧并与粉仓的内壁接触。当转轴转动时,第一刮片的端部可以 与粉仓的内壁接触摩擦,从而可以保证墨粉能够被充分搅拌,另外由于第一刮片为柔性材质, 因此还可以减小第一刮片与粉仓的内壁的摩擦力,进而减小第一搅拌辊的扭矩,降低墨粉盒 向硒鼓组件输送墨粉的负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转轴对应补给口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刮片,第二刮片的 端部可与粉仓的内壁接触。在转轴转动时,第二刮片可以将粉仓内补给口处的墨粉传送至粉 仓的外部,从而提高墨粉的输送效率。
示例性地,第二刮片也可以为柔性材质,这样第二刮片的端部也可以与粉仓的内壁接触 摩擦,从而使得补给口处的墨粉能够被充分搅拌。
具体设置时,第二刮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刮片可相对转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从而进一步提高墨粉的输送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手柄可包括第一滑轨、手柄本体和连接臂,其中,第一滑轨 可设置在粉仓背离窗口的一侧,手柄本体滑动装配在第一滑轨上,连接臂可穿过粉仓与盒体 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与第一仓门固定连接,从而当用户滑动手柄本体时能够带动第一仓门同步 滑动,将补给口打开或关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粉仓朝向窗口的一侧可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一仓门可滑动装 配在第二滑轨上。沿盒体的第一侧指向其第二侧的方向,连接臂和第一仓门的连接位置与第 二滑轨之间的距离可不大于2mm。连接臂和第一仓门的连接位置与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即为 第一仓门的受力点与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该距离越小,第一仓门所受到的偏转力矩也就越 小,第一仓门在第二滑轨上也就可以更加平稳地滑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仓门上可设置有第一开口,当第一仓门滑动至第一开口 与补给口位置相对时,第一仓门可将补给口打开,当第一仓门滑动至第一开口与补给口位置 相错时,第一仓门可将补给口关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激光打印机,该激光打印机可包括壳体、硒鼓组件以及前 述任一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墨粉盒。其中,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孔,硒鼓组件设置于壳体 内,硒鼓组件可包括仓体,仓体的一侧对应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底部设 置有与仓体内部连通的进粉口。墨粉盒可通过安装孔装配进容置槽内,墨粉盒的补给口与进 粉口位置相对,从而可以在补给口打开时将墨粉输送到硒鼓组件。
上述方案中,墨粉盒与硒鼓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使得激光打印机可以实现单独更换墨粉 盒,更换步骤较为简单,墨粉盒与硒鼓组件沿激光打印机的横向方向排布,相比于现有技术 中墨粉盒与硒鼓组件竖直叠置的方式,有助于缩小激光打印机的高度尺寸。在更换墨粉盒时, 只需在激光打印机侧面的安装孔内取出及安装墨粉盒,无需打开激光打印机上盖,用户操作 时不会看到除硒鼓组件之外的打印机内部零部件,因此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硒鼓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仓门,第二仓门滑动设置在容置槽 的底部,且第二仓门可在滑动时将进粉口打开或者关闭。第二仓门朝向墨粉盒的一侧设置有 凸筋,该凸筋可在墨粉盒安装于容置槽内时插入第一仓门的卡槽内,这时第一卡勾在受到凸 筋的挤压后变形并回退到盒体的内侧,从而接触对第一仓门的锁定。当第一仓门在手柄的带 动下滑动时,基于凸筋与卡槽的卡接配合,第二仓门也会随同第一仓门同步滑动,从而在第 一仓门将补给口打开时,第二仓门也能够将进粉口打开,使墨粉盒与硒鼓组件内部之间的通 路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仓门可设置有第二开口,当第二仓门滑动至第二开口与 进粉口位置相对时,第二仓门可将进粉口打开,当第二仓门滑动至第二开口与进粉口位置相 错时,第二仓门可将进粉口关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容置槽的底壁可设置有第二卡勾,该第二卡勾可包括弹性臂 以及卡勾本体和凸起部,卡勾本体和凸起部均可设置于弹性臂朝向墨粉盒的一侧,卡勾本体 可用于在第二仓门将进粉口关闭时与第二开口卡接。当墨粉盒安装于容置槽内时,盒体的第 二侧的外壁可挤压凸起部,使弹性臂朝向远离墨粉盒的一侧弯曲,从而带动卡勾本体也同方 向弯曲,进而可以解除第二卡勾对第二仓门的锁定,使第二仓门可以随同第一仓门同步滑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容置槽的底部可设置有限位臂,该限位臂与容置槽的底部之 间具有间隙。当第一仓门朝向将补给口打开的方向滑动时,第一仓门可插接在限位臂与容置 槽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利用限位臂在墨粉盒与容置槽的插接方向对墨粉盒进行限位, 避免墨粉盒在激光打印机工作过程中松动或者掉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容置槽的侧壁可设置有导向滑槽以及扭簧,其中,导向滑槽 可沿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扭簧的一端可与仓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 可与导向滑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限位空间。盒体的端部设置有与导向滑槽配合的限位轴,在将 墨粉盒安装进容置槽内时,限位轴可被弯曲部限定在限位空间内。采用这种设计,一方面可 以使用户较为容易地辨认墨粉盒是否安装到位,另一方面弯曲部也可以施加给限位轴一定的 抵接力,使墨粉盒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容置槽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搅拌辊的转轴的一端可设置有第一齿轮,硒鼓组件还可 以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驱动电机可通过齿轮组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从而将驱动力通过 齿轮组传递给第一齿轮。
示例性地,第一齿轮可设置于粉仓的端部与盒体的内部之间。硒鼓组件还可以包括齿轮 轴,齿轮轴的一端位于仓体的内部,另一端可由容置槽的端部伸入容置槽内。齿轮轴位于容 置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当墨粉盒安装到位后,第二齿轮可自动与第二齿轮啮合。齿 轮轴位于仓体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齿轮组传动连接,从而使得驱动电机输 出的驱动能够依次通过齿轮组和齿轮轴传递给第一搅拌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激光打印机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墨粉盒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墨粉盒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组件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组件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进粉口打开时第一仓门在硒鼓组件侧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硒鼓组件与墨粉盒组装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所示的组装结构在A-A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所示的组装结构在B-B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激光打印机;100-壳体;200-硒鼓组件;300-墨粉盒;211-容置槽;110-安装孔;120- 盖板;310-盒体;320-手柄;330-粉仓;340-第一搅拌辊;350-第一仓门;311-前壳;312-盖 体;331-补给口;332-粉仓的第一端;333-粉仓的第二端;3121-窗口;341-转轴;342-叶片; 3411-第一固定板;3412-第二固定板;343-第一刮片;344-第二刮片;360-第一齿轮;321-第 一滑轨;322-手柄本体;323-连接臂;313-开孔;334-第二滑轨;3231-凹槽;352-延伸部;314- 第一卡勾;353-卡槽;210-仓体;220-第二仓门;212-进粉口;2111-容置槽的第一端;213- 第二齿轮;214-第三滑轨;221-第二开口;215-第二卡勾;2151-弹性臂;2152-卡勾本体;2153- 凸起部;216-第二泡棉;222-第三泡棉;223-凸筋;217-限位臂;315-限位轴;2112-导向滑槽; 218-扭簧;2181-弯曲部;2113-限位空间;230-第二搅拌棍;240-补给棍;250-显影棍;260- 显影刮刀;270-感光鼓;280-充电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 详细描述。
激光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具有打印速度快、 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激光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接收由计算机传来的二进制数据信息,通 过视频控制器转换成视频信号,再由视频接口或者控制系统把视频信号转换为激光驱动信号, 然后由激光扫描系统产生载有字符信息的激光束,最后由电子照相系统使激光束成像并转印 到纸上。
在激光打印机中,70%的成像部件集中在硒鼓中,打印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硒 鼓决定的。硒鼓通常包括感光鼓、显影辊和墨粉盒几部分,其中,墨粉盒是用于向激光打印 机提供墨粉的结构,属于激光打印机中的耗材产品,当墨粉盒内的墨粉用尽时,就需要及时 更换,以保证激光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当前,激光打印机中使用的硒鼓与墨粉盒一般采用鼓粉一体式设计或者鼓粉分离式设计, 其中,鼓粉一体式设计的打印机是将硒鼓和墨粉盒集成在同一装置上,用户在更换墨粉盒时 需要连同硒鼓一起整体更换,更换成本较高,且用户在更换过程中,会触碰打印机内部结构, 导致操作体验较差。而采用鼓粉分离式设计的打印机,用户在更换墨粉盒时通常也需要将硒 鼓整体从打印机内取出,然后将墨粉用尽的墨粉盒从硒鼓上拆下后装上新的墨粉盒,再将硒 鼓整体装入打印机内,更换过程较为繁琐,操作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粉盒以及包括该墨粉盒的激光打印机,以实现在 无需取出硒鼓的前提下对墨粉盒进行单独更换,并简化更换过程,降低更换成本。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打印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激光打 印机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打印机 1可包括壳体100、硒鼓组件200和墨粉盒300,硒鼓组件200和墨粉盒300设置于壳体100 内,且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时,硒鼓组件200可设置有容置槽211,壳体100的侧面对应容置槽211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110,用户可将墨粉盒300可由安装孔110装配进容置槽211内,以使墨粉盒300向硒鼓组件200内部输送墨粉。由于安装孔110只与硒鼓组件200的容置槽211连通,因此用户在安装墨粉盒300的过程中不会看到硒鼓组件200以外的激光打印机1内部零部件,整体操作体验性较好。壳体100的侧面可设置有盖板120,盖板120可通过铰链等结构铰接在壳体100上,当用户更换墨粉盒300时,可将盖板120打开, 以暴露出安装孔110,在更换完毕后再将盖板120合上,以将安装孔110及墨粉盒300遮蔽, 从而有助于提升激光打印机1的外观质量。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激光打印机1还可以包 括激光器、声光调制器、高频驱动、扫描器、同步器及光偏转器等装置,这些装置为激光打 印机1中公知且常规的功能部件,在此其具体结构设置形式不予赘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 提供的墨粉盒300可以包括盒体310、手柄320、粉仓330、第一搅拌棍340以及第一仓门350。 其中,盒体310可以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前壳311以及盖体312,盖体312与前壳311可拆卸 连接,以将上述容纳腔封闭。粉仓330收纳于盒体310的容纳腔内,可用于容置墨粉。第一搅拌棍340则设置于粉仓330内,第一搅拌辊340可用于搅拌墨粉,并将墨粉输送至粉仓330内的特定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3和图4所示, 粉仓330朝向盖体312的一侧可设置有补给口331,补给口331可将粉仓330的内部与外部 连通。具体设置时,补给口331可靠近粉仓330沿其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例如靠近粉 仓330的第一端332设置。补给口331的截面形状不限,例如可以为图4中所示的矩形形状。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补给口33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规则或不 规则的形状,此处不过多赘述。相应地,盖体312上对应该补给口331的位置可设置有窗口 3121,窗口312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圆形等等,本申请对此同样不做限制。窗口3121 的横截面积可大于补给口331的横截面积,以将补给口331完全暴露,这时,粉仓330内的 墨粉就可通过补给口331和窗口3121被输送至硒鼓组件。可以理解的,墨粉盒300向硒鼓组 件输送墨粉的速度与补给口331的面积相关,本实施例中,补给口331的面积可不小于55mm2, 以保证激光打印机工作时的墨粉供应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搅拌棍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 搅拌棍340可包括转轴341以及设置于转轴341上的叶片34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341上可间隔设置有多个叶片342,沿转轴341的轴向,多个叶片342可大致呈螺旋状排布,从 而当转轴341旋转时,叶片342能够带动粉仓330内的墨粉产生螺旋运动,将粉仓330内的 墨粉由其一端向另一端输送。可以理解的,粉仓330内墨粉的输送方向可由转轴341的旋转 方向决定,以图4中所示的第一搅拌辊340为例,当转轴341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粉仓330 的第二端333指向其第一端332的方向,叶片342的排布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从而可以将墨 粉由粉仓330的第二端333向第一端332输送,进而将墨粉运载至第一端332的补给口331 处。
叶片342的材质不限,例如可以为塑胶。另外,叶片342可以采用弓形结构,这时,叶片342的直线段可与转轴341固定连接,叶片342的圆弧段靠近粉仓330的内壁设置,从而 与粉仓330的内壁形状能够更好地匹配,进而实现对墨粉的充分搅拌。示例性地,叶片342 具体可以为半圆形结构。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结构侧视图。一并参考图5和图6所示,在一 些实施例中,转轴34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3411和第二固定板3412,第一固定板3411和第 二固定板3412分别沿转轴341的轴向方向延伸,两者可垂直交叉设置,这时,转轴341的横 截面形状大致为十字形结构。多个叶片342均可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411上,具体实施时,叶 片342的直线段部分可设置有缺口,叶片342可通过该缺口卡接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411上。 此外,相邻设置的两个叶片342中,其中一个叶片342可设置于第二固定板3412的一侧,另 一个叶片342则设置于第二固定板3412的另一侧,从而多个叶片342依次排列即可构成类似 螺旋状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叶片342之间的夹角α可以在75°~90°之间,示例 性地,相邻的两个叶片342之间的夹角α具体可以为75°,80°,83°,90°,等等。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34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刮片343,第一刮片343可大 致为矩形结构,第一刮片343的端部可延伸出叶片342背离转轴341的一侧,也即第一刮片 343的端部可超出叶片342的圆弧段设置。第一刮片343可以采用柔性材质,例如可以为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在将第一刮片343与叶片342 连接时,第一刮片343具体可通过粘贴结合热熔的方式固定在叶片342上。第一刮片343的 材质相较于塑胶的叶片342来说相对偏软,当转轴341转动时,第一刮片343的端部可以与 粉仓330的内壁接触摩擦,从而可以保证墨粉能够被充分搅拌,避免由于叶片342的端部与 粉仓330的内壁挤压或者接触不到内壁而造成墨粉的输送效率过低,另外还可以减小第一搅 拌辊340的扭矩,进而降低墨粉盒向硒鼓组件输送墨粉的负载。
请继续参考图5和图6,转轴34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刮片344,第二刮片344也可以大 致为矩形结构。具体实施时,第二刮片344可以设置于转轴341上与补给口相对应的位置, 以在转轴341转动时,第二刮片344可以将粉仓330内补给口处的墨粉传送至粉仓330的外 部,从而提高墨粉的输送效率。示例性地,第二刮片344的材质也可以为PET,这样第二刮片344的端部也可以与粉仓330的内壁接触摩擦,从而使得补给口处的墨粉能够被充分搅拌。 另外,第二刮片34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刮片344可相对转轴341呈中心对称设置, 示例性地,两个第二刮片344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411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固定板3412的 两侧;或者,两个第二刮片344也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412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3411 的两侧。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叶片342也可以为一体式螺旋结构,此时,叶片 342可直接环绕设置在转轴341的外壁,这种设计同样可以实现对墨粉的输送,具体此处不 再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墨粉盒300还可以包括第一齿轮360,第一齿轮360可 设置于粉仓330的端部与盒体的内壁之间,例如图6中以第一齿轮360设置于粉仓330的第 一端332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粉仓330的第一端332可设置有穿过孔,转轴341的端部可通过穿过孔伸出至粉仓330的外部与第一齿轮360固定连接。在将墨粉盒300安装于硒鼓组件上之后,可通过硒鼓组件的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36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搅拌辊340同步转动。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粉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2和图7所示,在一 些实施例中,手柄320可设置于盒体310的第一侧,也即前壳311背离盖体312的一侧。具体实施时,手柄320可包括第一滑轨321和手柄本体322,第一滑轨321可固定设置在粉仓330背离盖体312的一侧,且第一滑轨321可沿粉仓330的长度方向(x方向)设置,手柄本 体322滑动装配在第一滑轨321上。盒体310的第一侧可设置有开孔313,开孔313可沿x 方向延伸,手柄本体322可穿过开孔313暴露于盒体310的外侧,以便于用户操作。另外, 手柄320还可以包括连接臂323,连接臂323的一端与手柄本体322连接,另一端可穿过粉 仓330与盒体31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延伸至盒体310的第二侧,也即盖体312所在的一侧。
第一仓门350可设置于盒体310的第二侧。这时,粉仓330的外壁可设置有第二滑轨334, 第二滑轨334也可沿x方向设置,第一仓门350可滑动装配在第二滑轨334上。需要说明的 是,盒体310的第二侧所开设的窗口3121的尺寸可大于第一仓门350的尺寸,此时,在盒体310的第二侧,第一仓门350具体可滑动设置于窗口3121内。第一仓门35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51,第一开口351的形状可与补给口331的形状相一致。另外,粉仓330朝向第一仓门 350的一侧可设置有第一泡棉335,第一泡棉335可被挤压在第一仓门350与粉仓330的外壁 之间,从而可以提高第一仓门350对补给口331的密封效果。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泡棉335 上对应粉仓330的补给口331的位置设置有与补给口331的形状相匹配的通孔,以避免在第 一仓门350将补给口331打开时对补给口331造成遮挡,保证粉仓330内的墨粉能够顺利输 送到硒鼓组件。
第一仓门350与连接臂323之间固定连接,具体设置时,连接臂323远离手柄本体322 的一端可设置有凹槽3231,第一仓门350可设置有朝向盒体310的第一侧设置的延伸部352, 该延伸部352可嵌设于凹槽3231内,从而利用凹槽3231的内壁对延伸部352在x方向进行 限位,进而实现第一仓门350与连接臂323的卡接固定。当用户操作手柄本体322沿第一滑 轨321滑动时,第一仓门350就可在连接臂323的带动下沿第二滑轨334产生同方向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手柄本体322与第一仓门35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第一仓门 350的运动平稳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臂323的数量具体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臂323 相对设置,可分别穿过粉仓330上方和粉仓330下方与盒体310之间的缝隙与第一仓门350 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墨粉盒300所采用“上”“下”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墨 粉盒300于图3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并不形成对墨粉盒30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 限定。
另外,请参考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323的端部可尽量靠近第二滑轨334设 置,也即使连接臂323与第一仓门350的卡接位置尽量靠近第二滑轨334设置,这样可以减 小第一仓门350的受力点与第二滑轨334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减小连接臂323所施加给第 一仓门350的偏转力矩,使第一仓门350可以顺畅地在第二滑轨334上滑动,提高第一仓门 350的运动平稳性。示例性地,连接臂323与第一仓门350的卡接位置与第二滑轨334之间的距离可不大于2mm。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墨粉盒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墨粉盒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7、图8和图9所示,盒体310 上可设置有第一卡勾314,第一卡勾314可暴露于盒体310的窗口3121内,例如可以暴露于 窗口3121靠近粉仓330的第一端332的一侧。第一仓门350上可设置有卡槽353,当第一仓门350滑动至窗口3121靠近粉仓330的第一端332的一侧时,卡槽353可与第一卡勾314配 合卡接,以将第一仓门350锁定在该位置,此时,第一仓门350的第一开口351与粉仓330 的补给口错位设置,第一仓门350可将粉仓330的补给口封闭,从而避免粉仓330内的墨粉 泄露。当第一卡勾314在外力作用下与卡槽353解除卡接时,第一仓门350可在手柄320的 带动下在窗口3121内滑动,当第一仓门350滑动至第一开口351与补给口的位置相对时,粉 仓330内的墨粉可依次通过补给口、第一开口351以及窗口3121输送至墨粉盒300的外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仓门350被第一卡勾314锁定时,手柄320也会被锁定在某一位置,此 时用户无法通过滑动手柄320解锁第一仓门350,从而可以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导致墨粉泄露 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滑轨321远离粉仓330的第一端332的一侧可设置有限位结构,该 限位结构可用于在第一仓门350将补给口打开时对手柄本体322进行阻挡,以避免手柄本体 322继续滑动而导致第一仓门350再次将补给口遮挡,保证能够顺利向硒鼓组件输送墨粉。 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轨334远离粉仓330的第一端332的一侧也可设置类似 的限位结构,以在第一仓门350将补给口打开时对第一仓门350进行阻挡,具体此处不再过 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勾31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一卡勾314可上下排列,也 即沿墨粉盒300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相应地,卡槽353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卡槽353 与两个第一卡勾314可一一对应卡接,从而提高对第一仓门350的锁定可靠性。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 组件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硒鼓组件在另一种工作状态 下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10至图12所示,硒鼓组件200包括仓体210和第二仓门220, 上述用于容置墨粉盒的容置槽211即设置于该仓体210的一侧,容置槽211的底部设置有进 粉口212,进粉口212可将仓体210的内部与容置槽211连通,也即与仓体210的外部连通。 在将墨粉盒安装于容置槽211内之后,进粉口212可与粉仓的补给口位置相对。另外,容置 槽211的第一端2111可设置有第二齿轮213,第二齿轮213可与硒鼓组件200的驱动电机传 动连接,墨粉盒安装到位之后,第二齿轮213可自动与墨粉盒的第一齿轮啮合,从而将驱动 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齿轮,带动墨粉盒的第一搅拌棍转动。
容置槽2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轨214,第三滑轨214可沿x方向延伸,第二仓门220可滑动装配在第三滑轨214上。第二仓门2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21,第二开口221的形状 可与进粉口212的形状相一致。当第二仓门220位于第三滑轨214靠近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一侧时,第二开口221与进粉口212位置相错,此时第二仓门220可将进粉口212封闭。当第二仓门220向远离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方向滑动至第二开口221与进粉口212位置相对时,进粉口212被打开,墨粉盒内的墨粉可依次通过第二开口221和进粉口212进入仓体210的内部。
另外,容置槽211的底部可设置有第二卡勾215,示例性地,第二卡勾215可靠近容置 槽211的第一端2111设置。第二卡勾215可包括弹性臂2151以及设置于弹性臂2151背向仓 体210内部的一侧的卡勾本体2152和凸起部2153,其中,卡勾本体2152位于弹性臂2151远离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端部,凸起部2153位于卡勾本体2152靠近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一侧。当第二仓门220位于第三滑轨214上靠近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一 侧时,卡勾本体2152可与第二仓门220的第二开口221卡接,凸起部2153则位于第二开口 221的外部,此时第二卡勾215可将第二仓门220锁定在该位置,避免仓体210内部的墨粉 泄露。当凸起部2153受到朝向仓体210内部一侧的外力作用时,弹性臂2151超向仓体210 内部的一侧弯曲,从而带动卡勾本体2152也朝向仓体210内部的一侧移动,进而可以解除对 第二仓门220的锁定,使第二仓门220可以沿第三滑轨214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211的底部可设置有第二泡棉216,第二泡棉216可被挤压在 第二仓门220与容置槽211的底部之间,从而提高第二仓门220对进粉口212的密封效果。另外,第二仓门220背向仓体210内部的一侧还可设置有第三泡棉222,在将墨粉盒安装于容置槽211内之后,第三泡棉222可被挤压在第二仓门220与第一仓门之间,从而减小墨粉在墨粉盒与硒鼓组件200之间泄露的风险。类似地,第二泡棉216上对应进粉口212的位置设置有与进粉口212形状相匹配的通孔,第三泡棉222上对应第二仓门220的第二开口221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二开口221形状相匹配的通孔,以避免在第二仓门220将进粉口212打开时对进粉口212造成遮挡。
请一并参考图8、图9、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仓门220背向仓体2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凸筋223,凸筋223的尺寸可大致等于卡槽353的尺寸,当墨粉盒300安装于容置槽211 内之后,凸筋223可插入第一仓门350的卡槽353内,第一卡勾314受到凸筋223的挤压后 变形并回缩到盒体310内侧,解除对第一仓门350的锁定。与此同时,盒体310的外壁会与 第二卡勾215的凸起部2153抵接,从而对凸起部2153施加朝向仓体210内部的外力,使第 二卡勾215解除对第二仓门220的锁定。这时,基于凸筋223与卡槽353的相互配合,第一 仓门350与第二仓门220在x方向相互锁定。在墨粉盒300安装到位后,当用户操作手柄带 动第一仓门350滑动时,第二仓门220也会同步滑动,这样,在第一仓门350滑动至将补给 口打开时,第二仓门220也同步滑动至将进粉口212打开,从而将墨粉盒300与硒鼓组件200 内部之间的通路连通,使墨粉盒300内的墨粉能够顺利地输送到硒鼓组件200内部。
图13为进粉口打开时第一仓门在硒鼓组件侧的状态示意图。一并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置槽211的底部可设置有限位臂217,限位臂217位于第三滑轨214 远离容置槽211的第一端2111的一侧,且限位臂217与容置槽211的底部之间可具有一定的 间隙。在将墨粉盒300安装进容置槽211内后,用户操作手柄带动第一仓门350和第二仓门 220同步滑动,当补给口和进粉口212分别打开时,第一仓门350可滑动至限位臂217与容 置槽211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这时,第一仓门350朝向粉仓300的一侧可与限位臂217抵接,从而在墨粉盒300与容置槽211的插接方向对墨粉盒300进行限位,避免墨粉盒300在 激光打印机工作过程中松动或者掉落,保证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可靠性。
图14为本硒鼓组件与墨粉盒组装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所示的组装结构在 A-A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13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墨粉盒300 的长度方向,盒体310的端部可设置限位轴315,容置槽211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滑槽2112, 在将墨粉盒300安装进容置槽211内时,限位轴315可对应装配在导向滑槽2112内,从而利 用限位轴315与导向滑槽2112的配合对墨粉盒300的插接过程进行限位。另外,容置槽211 内还可设置有扭簧218,扭簧218的一端与仓体210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弯曲部2181,弯 曲2181部可位于导向滑槽2112的上方,且弯曲部2181具体可朝向背离导向滑槽211的一侧 弯曲,这时,弯曲部2181与导向滑槽2112的底部之间可形成一限位空间2113。当限位轴315 沿导向滑槽2112向靠近容置槽211底部的方向滑动,在经过弯曲部2181时,弯曲部2181在 限位轴315的抵接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得限位轴315能够经过弯曲部2181的下方进入到 后侧的限位空间2113内,之后弯曲部2181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将限位轴315限 定在限位空间2113内。采用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使用户较为容易地辨认墨粉盒300是否安 装到位,另一方面弯曲部2181也可以施加给限位轴315一定的抵接力,使墨粉盒300可以更 稳定地固定在容置槽211内。
图16为图14中所示的组装结构在B-B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所示,硒鼓组件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仓体210内部的第二搅拌棍230、补给棍240、显影棍250、显 影刮刀260、感光鼓270以及充电辊280。其中,第二搅拌棍230、补给棍240、显影棍250 和感光鼓270沿远离进粉口212的方向依次排布,且补给棍240的周侧表面与显影棍250的 周侧表面相接触,显影棍250的周侧表面与感光鼓270的周侧表面相接触。显影刮刀260设 置于显影棍250的一侧,例如可设置于显影棍250的上方,显影刮刀260与显影棍250的周 侧表面接触设置,这样在显影棍250转动时,显影刮刀260可与显影棍250的周侧表面产生 摩擦。充电辊280设置于感光鼓270的一侧,例如可设置于感光鼓270的上方,且充电辊280 的周侧表面与感光鼓270的周侧表面相接触。
当补给口331和进粉口212分别打开后,墨粉盒300内的墨粉在第一搅拌棍340的作用 下被输送到仓体210内,在设置于进粉口212处的第二搅拌棍230的作用下继续向仓体210 的左侧输送,然后位于第二搅拌棍230左侧的补给棍240在转动时就可在其周侧表面裹上墨 粉。其中,第二搅拌棍230的结构可与第一搅拌棍340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显影辊250的表面材料为带电橡胶,补给棍240上的墨粉可在其与显影棍250相向转动 时被挤压涂覆在显影棍250的表面,这时墨粉不显极性。当显影棍250载着墨粉转动并与显 影刮刀260相切,显影刮刀260的尖端放电,可以使墨粉带上负电荷。墨粉在显影刮刀260 和磁场作用下,在显影棍250表面形成相对较薄且分布均匀的墨粉雾。
感光鼓270是光敏器件,具有受光导通的特性。感光鼓270表面的光导涂层在扫描曝光 前,可由充电辊280充上均匀的电荷。当激光打印机内部的激光器以点阵形式将激光束扫描 到感光鼓270上时,被扫描的点因曝光而导通,电荷由导电基对地迅速释放,而没有被扫描 的点仍然维持原有电荷,这样在感光鼓270表面就形成了一辐电位差潜像,也即静电潜像。 当带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旋转到与载有墨粉的显影棍250接触时,就可以把显影棍250表面 带有相反电荷的墨粉吸附到感光鼓270表面,从而形成墨粉图像。
当载有墨粉图像的感光鼓270继续旋转,到达图形转印装置时,打印纸也同时被送到感 光鼓270与图形转印装置之间,此时图像转印装置在打印纸背面释放一个强电压,将感光鼓 270上的墨粉像吸引到打印纸上,再将载有墨粉图像的打印纸送入高温定影装置加温、加压 热熔,墨粉融化后浸入到打印纸中,最后输出打印完成的文本或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硒鼓组件200还可以包括齿轮组以及驱动电机,具体设置时,齿轮组可 包括与感光鼓270、显影棍250、补给棍240以及第二搅拌棍23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齿轮, 这些齿轮之间依次啮合,驱动电机可与感光鼓270处的齿轮传动连接,这样,驱动电机输出 的驱动力就可依次传递至感光鼓270、显影棍250、补给棍240以及第二搅拌棍230,从而驱 动硒鼓组件200整体运转。另外,第二搅拌棍230的右侧还可设置齿轮轴,齿轮轴的一端位 于仓体210的内部并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二搅拌棍230处的齿轮啮合,齿轮轴的另一端可由容 置槽的端部伸入容置槽内,前述第二齿轮即设置于齿轮轴的该端。这样,驱动电机传递至第 二搅拌棍230的驱动力可继续由齿轮轴向右侧传递,最终传递给墨粉盒300的第一齿轮。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墨粉盒300与硒鼓组件200独立设置且可实 现互锁,使激光打印机可实现单独更换墨粉盒300,更换步骤较为简单,并且由于墨粉盒300 内不包含感光鼓270及显影棍250等部件,因此更换成本也较小。另外,墨粉盒300与硒鼓 组件200沿激光打印机的横向(例如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墨粉盒300 与硒鼓组件200竖直叠置的方式,有助于缩小激光打印机的高度尺寸。在更换墨粉盒300时, 只需在激光打印机侧面的安装孔内取出及安装墨粉盒300,无需打开激光打印机上盖,用户 操作时不会看到除硒鼓组件200之外的打印机内部零部件,因此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 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墨粉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粉仓、第一搅拌棍、第一仓门、第一卡勾以及手柄,其中:
所述盒体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盒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开孔,所述盒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窗口;
所述粉仓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粉仓用于容置墨粉,且所述粉仓朝向所述窗口的位置设置有暴露于所述窗口内的补给口;
所述第一搅拌棍设置于所述粉仓内,用于将所述粉仓内的墨粉输送至所述补给口;
所述第一仓门滑动设置于所述粉仓朝向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一仓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仓门可在滑动时将所述补给口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一卡勾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二侧,用于在所述第一仓门将所述补给口关闭时与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手柄滑动设置于所述粉仓背向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开孔暴露于所述盒体的外侧,且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一仓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勾设置于所述第一仓门朝向所述粉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棍包括转轴以及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呈螺旋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为75°~9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上设置有第一刮片,所述第一刮片为柔性材质,所述第一刮片的端部超出所述叶片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并与所述粉仓的内壁接触。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对应所述补给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刮片,所述第二刮片的端部可与所述粉仓的内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刮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刮片相对所述转轴呈中心对称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滑轨、手柄本体和连接臂,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粉仓背向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手柄本体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连接臂穿过所述粉仓与所述盒体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与所述第一仓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仓朝向所述窗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仓门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二滑轨上;
沿所述盒体的第一侧指向第二侧的方向,所述连接臂和所述第一仓门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m。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墨粉盒,其特征在于,第一仓门设置有第一开口,当所述第一仓门滑动至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补给口位置相对时,所述第一仓门将所述补给口打开;当所述第一仓门滑动至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补给口位置相错时,所述第一仓门将所述补给口关闭。
11.一种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硒鼓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墨粉盒,其中:
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硒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硒鼓组件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一侧对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进粉口,所述进粉口与所述仓体的内部连通;
所述墨粉盒可由所述安装孔装配进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墨粉盒的补给口与所述进粉口位置相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硒鼓组件还包括第二仓门,所述第二仓门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二仓门可在滑动时将所述进粉口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二仓门朝向所述墨粉盒的一侧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用于在所述墨粉盒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时与所述第一仓门的卡槽插接,并将所述第一卡勾挤压到所述卡槽的外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仓门设置有第二开口,当所述第二仓门滑动至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进粉口位置相对时,所述第二仓门将所述进粉口打开;当所述第二仓门滑动至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进粉口位置相错时,所述第二仓门将所述进粉口关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勾,所述第二卡勾包括弹性臂以及设置于弹性臂朝向墨粉盒的一侧的卡勾本体和凸起部,所述卡勾本体用于在所述第二仓门将所述进粉口关闭时与所述第二开口卡接;
所述盒体的第二侧外壁可在所述墨粉盒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挤压所述凸起部,使所述弹性臂朝向远离所述墨粉盒的一侧弯曲,解除所述卡勾本体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卡接。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限位臂,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仓门在朝向将所述补给口打开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一仓门可插接于所述限位臂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的间隙内。
16.如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滑槽以及扭簧,所述导向滑槽沿所述容置槽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仓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导向滑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所述盒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的限位轴,在将所述墨粉盒安装进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限位轴被所述弯曲部限定在所述限位空间内。
17.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
所述硒鼓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CN202111070829.5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Pending CN115808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829.5A CN11580885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PCT/CN2022/118253 WO2023036319A1 (zh) 2021-09-13 2022-09-09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829.5A CN11580885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8857A true CN115808857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1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0829.5A Pending CN115808857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8857A (zh)
WO (1) WO20230363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2819A (ja) * 2002-04-10 2003-10-24 Canon Inc シール部材
JP2006058757A (ja) * 2004-08-23 2006-03-0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2886622Y (zh) * 2006-04-15 2007-04-04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碳粉盒
US9989917B1 (en) * 2017-05-17 2018-06-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CN211149186U (zh) * 2019-11-13 2020-07-31 南安凯杏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匣的供粉装置
CN213843760U (zh) * 2020-08-31 2021-07-30 珠海市连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容硒鼓
CN213210724U (zh) * 2020-11-19 2021-05-14 中山得裕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带快速加粉功能的墨粉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6319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7651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供給機構、シャッタ
KR101996635B1 (ko) 토너 용기,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EP192789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gent cartridge
US11714373B2 (en)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KR101749283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03226311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容器
US7433632B2 (en) Flexible toner feed member
KR102646058B1 (ko) 현상제 보급 용기
US7805098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US5381217A (en) Detachably mounted toner unit having a toner supply unit and a toner recovery housing unit
CN105103056A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和显影剂供给装置
CN105388734B (zh) 具有开闭器锁定机构的墨粉盒
EP1983384B1 (en) Method of reusing a developing device used in an image-forming device
JP2007041104A (ja) 現像剤供給容器
JP7190106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39067A (ja) 現像剤供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04117B (zh) 喷嘴接收装置、粉末容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15808857A (zh) 一种墨粉盒及激光打印机
JP202400129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212256008U (zh) 一种激光打印机的连锁运动机构
CN100476621C (zh) 显影剂搅拌部件及其回收方法
JP6375742B2 (ja) 管挿入部材及び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76010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780558B (zh) 显影剂容器单元、显影装置和处理盒
CN106556992A (zh) 可拆卸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