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303A - 一种爆管安全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爆管安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9303A
CN115789303A CN202211442642.8A CN202211442642A CN115789303A CN 115789303 A CN115789303 A CN 115789303A CN 202211442642 A CN202211442642 A CN 202211442642A CN 115789303 A CN115789303 A CN 115789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control
switch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26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邹祖冰
孙勇
刘喜泉
李伟
郑开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4426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93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9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爆管安全阀,包括:主阀,包括过流阀腔和主控制腔以及主阀芯件,过流阀腔上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主阀芯件设于主控制腔内,并延伸至过流阀腔内,具有在主控制腔的作用下封闭过流阀腔的停止位置,和开启过流阀腔的流通位置;测压管,与出水端连通设置;第二导阀,分别与进水端和主控制腔以及测压管连接,具有在测压管和进水端的内压相互作用下,连通进水端和主控制腔的第二关阀状态,以及隔断进水端和主控制腔连通的第二开阀状态;第一导阀,与出水端连接,并连接设置在进水端和第二导阀之间,具有在进水端的压力作用下,连通进水端和第二导阀的第一关阀状态,以及隔断进水端和第二导阀的第一开阀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爆管安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管安全阀。
背景技术
爆管安全阀是当有压管道爆管后,能够快速探测并截断流体输送的一种装置,适用于城市供水工程、工业供水工程等多种供水管道。水力控制的爆管安全阀的不需要电气控制,可以依靠对阀门前后管道的压力特征、流速特征作为双重判断条件,使用管道自身的压力来实现阀门动作,适用于爆管影响大、需要快速精确关闭、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体控制场合。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先导式压差爆管截流阀,包括主阀、导阀、测压管和多个控制管路,通过测压管与主阀的阀座下游侧连接,控制管路一、控制管路二和控制管路三的一端分别与阀座上游侧、测压管和主阀活塞的主阀上腔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连通节点、导阀下腔和上连通节点连通,控制管路一还与导阀轴、导阀上端盖及导阀活塞组成的空间联通,主阀弹簧位于主阀下腔内始终处于受压预紧状态,正常状态下,阀门处于全开状态,爆管状态下,关闭阀门。
但是,仅以压力下降作为阀门动作的判断标准,难以避免阀门上游加压引起的流速增加可能导致的误关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仅以压力下降作为阀门动作的判断标准,难以避免阀门上游加压引起的流速增加可能导致的误关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爆管安全阀。
本发明提供一种爆管安全阀,包括:主阀,包括过流阀腔和主控制腔以及主阀芯件,所述过流阀腔上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主阀芯件设于所述主控制腔内,并延伸至所述过流阀腔内,具有在所述主控制腔的作用下封闭所述过流阀腔的停止位置,和开启所述过流阀腔的流通位置;测压管,与所述出水端连通设置;第二导阀,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以及所述测压管连接,具有在所述测压管和所述进水端的内压相互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的第二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连通的第二开阀状态;第一导阀,与所述出水端连接,并连接设置在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之间,具有在所述进水端的压力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的第一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的第一开阀状态。
测压管的过流截面直径小于所述过流阀腔的过流截面直径。
主控制腔包括:主控制上腔,与所述第二导阀连接;主控制下腔,与所述主控制上腔分隔设置;主弹性件,设置在主阀芯件上,适于驱动所述主阀芯件停留在所述流通位置;主活塞件,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上腔和所述主控制下腔之间,与所述主阀芯件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主控制上腔和所述主控制下腔,并在其压差和所述主弹性件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主阀芯件在所述流通位置和所述停止位置间运动或停止。
所述主控制腔还包括主排气孔,所述主排气孔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下腔上,适于连通外部环境;和/或,所述主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下腔中,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活塞件和所述主控制下腔的内壁连接。
过流阀腔包括:导流部,设置在所述进水端和所述出水端之间,呈弯曲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导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阀芯件延伸方向呈同向设置;密封内凸,沿周向突出于所述导流部的内壁设置,所述主阀芯件延伸至所述过流阀腔的一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盘,在所述停止位置,所述密封阀盘与所述密封内凸朝向所述主控制腔的一侧密封抵接,适于封闭所述过流阀腔。
第二导阀包括:第二开关腔,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第二控制腔,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和所述测压管;第二阀芯件,伸置于所述第二开关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控制腔内,适于在所述第二控制腔和所述第二开关腔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在所述第二开阀状态下,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
第二控制腔包括:第二控制上腔,与所述进水端连接;第二控制下腔,与所述第二控制上腔分隔设置,并与所述测压管连通;第二弹性件,设置在第二阀芯件上,适于驱动所第二阀芯件停留在所述第二开阀状态;第二控制活塞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上腔和第二控制下腔之间,与所述第二阀芯件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第二控制上腔和所述第二控制下腔,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上腔、所述第二控制下腔与第二开关腔的压差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阀芯件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第二开关腔包括:第二开关上腔,与所述主控制腔的主控制上腔连通;第二开关下腔,与所述第一导阀连通设置;第二开关活塞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上腔和第二开关下腔之间,与所述第二阀芯件连接设置,适于在所述第二开关上腔、第二开关下腔和第二控制腔压差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阀芯件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第一导阀包括:第一开关腔,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开关腔的第二开关下腔;第一控制腔,与所述出水端连接设置;第一阀芯件,伸置于所述第一开关腔中,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控制腔内,适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腔和所述第一开关腔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开关下腔,在所述第一开阀状态下,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开关下腔。
第一控制腔包括:第一控制上腔,与所述出水端连通;第一控制下腔,与所述第二控制上腔间隔设置,适于与外界连通;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阀芯件上,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自所述第一关阀状态朝向所述第一开发状态转换;第一控制活塞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上腔和第一控制下腔之间,与所述第一阀芯件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第一控制上腔和所述第一控制下腔,并在其压差、第一开关腔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
第一开关腔包括:第一开关上腔,与所述进水端连通;第一开关下腔,与所述第二开关腔的第二开关下腔连通;第一开关活塞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上腔和第一开关下腔之间,与所述第一阀芯件连接设置,适于在所述第一开关上腔、第一开关下腔和第一控制腔压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下腔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活塞件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适于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
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下腔中,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活塞件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适于调节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
所述第二阀芯件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开关腔,并设置有所述第二操作手柄;
所述第一阀芯件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开关腔,并设置有所述第一操作手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爆管安全阀,包括:主阀,包括过流阀腔和主控制腔以及主阀芯件,所述过流阀腔上设置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主阀芯件设于所述主控制腔内,并延伸至所述过流阀腔内,具有在所述主控制腔的作用下封闭所述过流阀腔的停止位置,和开启所述过流阀腔的流通位置;测压管,与所述出水端连通设置;第二导阀,分别与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以及所述测压管连接,具有在所述测压管和所述进水端的内压相互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的第二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主控制腔连通的第二开阀状态;第一导阀,与所述出水端连接,并连接设置在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之间,具有在所述进水端的压力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的第一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和所述第二导阀的第一开阀状态。
通过设置主控制腔驱动主阀芯件运动,进而控制过流阀腔自进水端至出水端的通断,同时,分别设置第一导阀和第二导阀,均设置在主控制腔和进水端的水路上,其中,第二导阀还连接有测压管,可以通过测压管和进水端的相互作用,控制第二导阀的通断,而第一导阀设置在该水路上主控制腔与第二导阀间的部分,第一导阀还连接有出水端,可以通过出水端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控制第一导阀的通断。这样通过设置双重导阀,通过第一导阀检测进水端和出水端位置处的压力和流速变化,第二导阀检测进水端和测压管位置处的压力与流速变化,进而这样设置可以综合进水端前方和测压管后部的压力特征和流速特征作为双重判断标准,以实现过流阀腔流通和隔断的选择,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仅以压力下降作为阀门动作的双重判断标准,难以避免阀门上游加压引起的流速增加可能导致的误关闭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爆管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过流阀腔;11、出水端;12、进水端;13、导流部;14、密封内凸;2、主控制腔;21、主控制上腔;22、主控制下腔;23、主弹性件;24、主活塞件;25、主排气孔;3、主阀芯件;31、密封阀盘;4、测压管;5、第一导阀;51、第一开关腔;511、第一开关上腔;512、第一开关下腔;513、第一开关活塞件;52、第一控制腔;521、第一控制上腔;522、第一控制下腔;523、第一弹性件;524、第一控制活塞件;53、第一阀芯件;6、第二导阀;61、第二开关腔;611、第二开关上腔;612、第二开关下腔;613、第二开关活塞件;62、第二控制腔;621、第二控制上腔;622、第二控制下腔;623、第二弹性件;624、第二控制活塞件;63、第二阀芯件;7、第一调节组件;8、第二调节组件;9、第一操作手柄;10、第二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爆管安全阀,包括:主阀、测压管4、第二导阀6和第一导阀5。
主阀包括过流阀腔1和主控制腔2以及主阀芯件3,其中,过流阀腔1两侧分别设置有呈管端状的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主控制腔2与过流阀腔1隔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腔2设置在过流阀腔1的上侧。进一步地,主阀芯件3的主体结构呈直杆状,主阀芯件3设于主控制腔2内,一部分延伸至过流阀腔1内,具有在主控制腔2的作用下封闭过流阀腔1的停止位置,以及开启过流阀腔1的流通位置;
测压管4呈直管状设置,一端与出水端1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测压管4的过流截面直径小于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直径,在本实施例中,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大小自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呈均匀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测压管4的流速可以小于或等于过流阀腔1内水流流速。
第二导阀6分别与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以及测压管4连接,具有在测压管4和进水端12的内压相互作用下,连通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的第二关阀状态,以及隔断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连通的第二开阀状态;
第一导阀5与出水端11连接,并连接设置在进水端12和第二导阀6之间,具有在进水端12的压力作用下,连通进水端12和第二导阀6的第一关阀状态,以及隔断进水端12和第二导阀6的第一开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阀5和第二导阀6呈同型设置。这样设置减小更换和生产成本,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导阀5和第二导阀6可以呈非同型设置。
通过设置主控制腔2驱动主阀芯件3运动,进而控制过流阀腔1自进水端12至出水端11的通断,同时,分别设置第一导阀5和第二导阀6,均设置在主控制腔2和进水端12的水路上,其中,第二导阀6还连接有测压管4,可以通过测压管4和进水端12的相互作用,控制第二导阀6的通断,而第一导阀5设置在该水路上主控制腔2与第二导阀6间的部分,第一导阀5还连接有出水端11,可以通过出水端11及其他外力作用下,控制第一导阀5的通断。这样设置通过设置双重导阀,可以根据进水端12前方和测压管4后部的压力特征和流速特征作为双重判断标准,以实现过流阀腔1流通和隔断的选择,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仅以压力下降作为阀门动作的双重判断标准,难以避免阀门上游加压引起的流速增加可能导致的误关闭的缺陷。
设流经过流阀腔1的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的流量为Q,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直径为D1、测压管4的直径D2、过流阀腔1内水流流速为v1,测压管4内水流流速为v2,直径比k为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和测压管4的直径比,具体地:
Figure BDA0003948271030000081
根据伯努利原理,有水流动时,
Figure BDA0003948271030000082
以上各式联立,有
Figure BDA0003948271030000083
进而,当流经阀门的水处于一定流量的时候,测压管4的过流截面直径小于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直径,因此上式,过流阀腔1中的流速小于测压管4内的流速。根据伯努利原理,过流阀腔1中的水压小于测压管4内的水压。
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二导阀6连接进水端12和测压管4,进而借助两者间的水压差以及如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等外力,共同形成动力,实现对主控制腔2内主阀芯件3的驱动,进而控制过流阀腔1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腔2包括:主控制上腔21、主控制下腔22、主弹性件23和主活塞件24。
其中主控制腔2被主活塞件24分隔为主控制上腔21和主控制下腔22,在本实施例中,主活塞件24完全分离主控制上腔21和主控制下腔22,两者相互间隔设置,主控制上腔21与第二导阀6连接,进一步地,在主控制上腔21与第二导阀6之间设置有第一导阀5,通过第一导阀5实现对主控制上腔21与第二导阀6的通断控制。
主弹性件23具体为弹簧件,也可以为其他弹性结构,主弹性件23套设在主阀芯件3上,在本实施例中,当爆管安全阀工作时,朝向主活塞件24施加朝向主控制上腔21的弹性作用力,可以驱动主阀芯件3停留在流通位置,主活塞件24设置在主控制上腔21和主控制下腔22之间,与主阀芯件3连接设置,可以分隔主控制上腔21和主控制下腔22,并在其压差和主弹性件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主阀芯件3在流通位置和停止位置间运动或停止。
进一步地,主控制腔2还包括主排气孔25,主排气孔25设置在主控制下腔22上,适于连通外部环境,这样设置可以使主控制下腔22保持与外界气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弹性件23设置在主控制下腔22中,两端分别与主活塞件24和主控制下腔22的内壁连接。
做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排气孔25可以不设置,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弹性件23设置在主控制上腔21内,并对主活塞件24施加拉应力。
进一步地,过流阀腔1包括:导流部13和密封内凸14。
其中导流部13呈弯曲状,设置在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之间,至少部分导流部13的延伸方向与主阀芯件3延伸方向呈同向设置,这样设置便于通过主阀芯件3的伸缩配合密封内凸14实现对过流阀腔1的通断控制。
密封内凸14沿周向突出于导流部13的内壁设置,主阀芯件3延伸至过流阀腔1的一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盘31,密封内凸14内径小于密封阀盘31外径,在停止位置,密封阀盘31与密封内凸14朝向主控制腔2的一侧密封抵接,适于封闭过流阀腔1。
第二导阀6包括:第二开关腔61和第二控制腔62以及第二阀芯件63。
其中,第二开关腔61分别连接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第二控制腔62分别连接进水端12和测压管4;第二阀芯件63伸置于第二开关腔61,并延伸至第二控制腔62内,可以在第二控制腔62和第二开关腔61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第二关阀状态下,在第二开关腔61内连通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在第二开阀状态下,对应隔断进水端12和主控制腔2。
进一步地,第二控制腔62包括:第二控制上腔621和第二控制下腔622以及第二弹性件623。
第二控制上腔621与进水端12连接,第二控制下腔622与第二控制上腔621分隔设置,并与测压管4连通;第二弹性件623设置在第二阀芯件63上,可以驱动所第二阀芯件63停留在第二开阀状态;第二控制活塞件624设置在第二控制上腔621和第二控制下腔622之间,与第二阀芯件63连接设置,适于分隔第二控制上腔621和第二控制下腔622,并在第二控制上腔621、第二控制下腔622与第二开关腔61的压差和第二弹性件6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第二阀芯件63在第二关阀状态和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第二开关腔61包括:第二开关上腔611和第二开关下腔612以及第二开关活塞件613。
具体地,第二开关上腔611与主控制腔2的主控制上腔21连通,第二开关下腔612与第一导阀5连通设置,第二开关活塞件613设置在第二开关上腔611和第二开关下腔612之间,与第二阀芯件63连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关阀状态下,第二开关活塞件613分隔第二开关上腔611和第二开关下腔612,在第二开阀状态下,第二开关活塞件613连通第二开关上腔611和第二开关下腔612,第二开关活塞件613可以在第二开关上腔611、第二开关下腔612和第二控制腔62压差以及第二弹性件6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第二阀芯件63在第二关阀状态和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第一导阀5包括第一开关腔51、第一控制腔52和第一阀芯件53。
第一开关腔51分别连接进水端12和第二开关腔61的第二开关下腔612,第一控制腔52设置在第一开关腔51下侧,与出水端11连接设置;第一阀芯件53伸置于第一开关腔51中,并延伸至第一控制腔52内,适于在第一控制腔52和第一开关腔51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第一关阀状态下,连通进水端12和第二开关下腔612,在第一开阀状态下,隔断进水端12和第二开关下腔612。
第一控制腔52包括:第一控制上腔521、第一控制下腔522、第一弹性件523和第一控制活塞件524。
具体地,第一控制上腔521与出水端11连通,第一控制下腔522,与第二控制上腔621间隔设置,适于与外界连通,第一弹性件523设置在第一阀芯件53上,适于驱动第一阀芯件53自第一关阀状态朝向第一开发状态转换。第一控制活塞件524设置在第一控制上腔521和第一控制下腔522之间,与第一阀芯件53连接设置,适于分隔第一控制上腔521和第一控制下腔522,并在其压差、第一开关腔51和第一弹性件5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第一阀芯件53在第一关阀状态和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23具体为弹簧件。
第一开关腔51包括第一开关上腔511、第一开关下腔512和第一开关活塞件51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上腔511与进水端12连通,第一开关下腔512与第二开关腔61的第二开关下腔612连通。第一开关活塞件513设置在第一开关上腔511和第一开关下腔512之间,与第一阀芯件53连接设置,可以在第一关阀状态下分隔第一开关上腔511和第一开关下腔512,在第一开阀状态下连通第一开关上腔511和第一开关下腔512,并在第一开关上腔511、第一开关下腔512和第一控制腔52压差和第一弹性件5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第一阀芯件53在第一关阀状态和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23设置在第一控制下腔522中,一端与第一控制活塞件524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7,第一调节组件7适于调节第一弹性件523的弹性作用力,第二弹性件623设置在第二控制下腔622中,一端与第二控制活塞件624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8,第二调节组件8适于调节第二弹性件623的弹性作用力。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7和第二调节组件8可以仅设置其中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7和第二调节组件8同型设置,具体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导阀外侧的锁紧螺母,以及穿过锁紧螺母并延伸至对应导阀的控制下腔内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对应导阀的弹性件抵接或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旋拧锁紧螺栓实现对导阀内的弹性件进行预紧力的手动调节,进而可调整过流阀腔1关闭时的压力阈值或流量阈值,整体设置简单紧凑。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组件7和第二调节组件8可以为可开闭的盖体,通过盖体的开闭,实现对内部弹性件的型号更换,进而调节弹性件的预紧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芯件63的一端穿出第二开关腔61,并设置有第二操作手柄10,第一阀芯件53的一端穿出第一开关腔51,并设置有第一操作手柄9。通过设置操作手柄,便于维修人员手动控制爆管安全阀的通断,便于调节。
工作过程:
一、当爆管安全阀正常工作时,进水端12水压力、出水端11水压力和测压管4水压力都处于稳定值。爆管安全阀前后的管道流体具有稳定的的压力和稳定的流速,此时,第一导阀5隔断第二导阀6的第二开关腔61与进水端12的连通。
第一导阀5中,由于第一控制上腔521与出水端11连通,第一开关上腔511与进水端12连通,第一控制下腔522与外部连通,第一开关下腔512与第二导阀6的第二开关下腔612连通,此时,第一弹性件523设置在第一控制下腔522中,呈压缩状态设置,其预紧力小于第一控制上腔521的水压力,第一控制活塞件524和第一开关活塞件513处于下止点,第一开关活塞件513阻挡进水端12和第二开关下腔612的连通;
第二导阀6中,由于第二控制下腔622连接测压管4,第二控制上腔621连接进水端12,且第二开关上腔611连接主阀芯的主控制腔2,第二开关下腔612被第一导阀5隔断与进水端12的连接,第二弹性件623在第二控制下腔622中,并在第二控制活塞件624上施加朝向第二控制上腔621的作用力,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过流阀腔1的水压力小于测压管4内的水压力,进而第二阀芯件63、第二控制活塞件624和第二开关活塞件613所收到的上侧压力小于其下侧压力,进而第二控制活塞件624和第二开关活塞件613处于上止点,第二开关活塞件613隔断主控制腔2与第二开关下腔612。
进而爆管安全阀的主控制上腔21和主控制下腔22的水压力为零,主活塞件24受到主弹性件23预紧力的作用,驱动主阀芯件3和密封阀盘31运动,脱离与密封内凸14的抵接,主阀芯件3处于流通位置,过流阀腔1处于开启状态。
二、当爆管安全阀的后方发生爆管后,流经爆管安全阀的水流快速上升,同时爆管安全阀的前后管道压力快速下降。
此时,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位置处的流速上升,水压下降,对应的,在第一导阀5中,第一控制上腔521内的水压减小,第一开关上腔511内的水压降低,进而在第一弹性件523的预紧力作用下,第一阀芯件53朝向上侧方向运动,同时第一开关活塞件513同向运动,进而第一开关上腔511和第二开关上腔611连通,进一步地,进水端12与第二导阀6的第二开关下腔612连通。
在第二导阀6中,进水端12与测压管4之间水压差值改变,第二开关活塞件613和第二控制活塞件624在水压克服弹性力的驱动作用下,驱动第二阀芯件63下行,连通进水端12和主控制上腔21,进而主控制上腔21的水压力平衡过流阀腔1的水流冲击,主阀活塞克服主阀弹簧预紧力的作用,运动下行,主阀开始关闭。在关闭的过程中出水端11水压力、测压管4压力逐渐趋于降低,因此第一导阀5中第一阀芯件53上行、第二阀芯件63下行的运动趋势不变,直至爆管安全阀全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阀,包括过流阀腔(1)和主控制腔(2)以及主阀芯件(3),所述过流阀腔(1)上设置有进水端(12)和出水端(11),所述主阀芯件(3)设于所述主控制腔(2)内,并延伸至所述过流阀腔(1)内,具有在所述主控制腔(2)的作用下封闭所述过流阀腔(1)的停止位置,和开启所述过流阀腔(1)的流通位置;
测压管(4),与所述出水端(11)连通设置;
第二导阀(6),分别与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以及所述测压管(4)连接,具有在所述测压管(4)和所述进水端(12)的内压相互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的第二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连通的第二开阀状态;
第一导阀(5),与所述出水端(11)连接,并连接设置在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导阀(6)之间,具有在所述进水端(12)的压力作用下,连通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导阀(6)的第一关阀状态,以及隔断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导阀(6)的第一开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管(4)的过流截面直径小于所述过流阀腔(1)的过流截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腔(2)包括:
主控制上腔(21),与所述第二导阀(6)连接;
主控制下腔(22),与所述主控制上腔(21)分隔设置;
主弹性件(23),设置在主阀芯件(3)上,适于驱动所述主阀芯件(3)停留在所述流通位置;
主活塞件(24),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上腔(21)和所述主控制下腔(22)之间,与所述主阀芯件(3)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主控制上腔(21)和所述主控制下腔(22),并在其压差和所述主弹性件(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主阀芯件(3)在所述流通位置和所述停止位置间运动或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制腔(2)还包括主排气孔(25),所述主排气孔(25)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下腔(22)上,适于连通外部环境;
和/或,
所述主弹性件(23)设置在所述主控制下腔(22)中,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活塞件(24)和所述主控制下腔(22)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阀腔(1)包括:
导流部(13),设置在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出水端(11)之间,呈弯曲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导流部(1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阀芯件(3)延伸方向呈同向设置;
密封内凸(14),沿周向突出于所述导流部(13)的内壁设置,所述主阀芯件(3)延伸至所述过流阀腔(1)的一端上设置有密封阀盘(31),在所述停止位置,所述密封阀盘(31)与所述密封内凸(14)朝向所述主控制腔(2)的一侧密封抵接,适于封闭所述过流阀腔(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阀(6)包括:
第二开关腔(61),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
第二控制腔(62),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测压管(4);
第二阀芯件(63),伸置于所述第二开关腔(61),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控制腔(62)内,适于在所述第二控制腔(62)和所述第二开关腔(61)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下,连通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在所述第二开阀状态下,隔断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主控制腔(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腔(62)包括:
第二控制上腔(621),与所述进水端(12)连接;
第二控制下腔(622),与所述第二控制上腔(621)分隔设置,并与所述测压管(4)连通;
第二弹性件(623),设置在第二阀芯件(63)上,适于驱动所第二阀芯件(63)停留在所述第二开阀状态;
第二控制活塞件(624),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上腔(621)和第二控制下腔(622)之间,与所述第二阀芯件(63)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第二控制上腔(621)和所述第二控制下腔(622),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上腔(621)、所述第二控制下腔(622)与第二开关腔(61)的压差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阀芯件(63)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腔(61)包括:
第二开关上腔(611),与所述主控制腔(2)的主控制上腔(21)连通;
第二开关下腔(612),与所述第一导阀(5)连通设置;
第二开关活塞件(613),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上腔(611)和第二开关下腔(612)之间,与所述第二阀芯件(63)连接设置,适于在所述第二开关上腔(611)、第二开关下腔(612)和第二控制腔(62)压差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6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二阀芯件(63)在所述第二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二开阀状态间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1-2、4-8任一项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阀(5)包括:
第一开关腔(51),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开关腔(61)的第二开关下腔(612);
第一控制腔(52),与所述出水端(11)连接设置;
第一阀芯件(53),伸置于所述第一开关腔(51)中,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控制腔(52)内,适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腔(52)和所述第一开关腔(51)的压差作用下运动,并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下,连通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开关下腔(612),在所述第一开阀状态下,隔断所述进水端(12)和所述第二开关下腔(6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腔(52)包括:
第一控制上腔(521),与所述出水端(11)连通;
第一控制下腔(522),与第二控制上腔(621)间隔设置,适于与外界连通;
第一弹性件(523),设置在第一阀芯件(53)上,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53)自所述第一关阀状态朝向所述第一开发状态转换;
第一控制活塞件(524),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上腔(521)和第一控制下腔(522)之间,与所述第一阀芯件(53)连接设置,适于分隔所述第一控制上腔(521)和所述第一控制下腔(522),并在其压差、第一开关腔(51)和所述第一弹性件(5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53)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腔(51)包括:
第一开关上腔(511),与所述进水端(12)连通;
第一开关下腔(512),与所述第二开关腔(61)的第二开关下腔(612)连通;
第一开关活塞件(513),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上腔(511)和第一开关下腔(512)之间,与所述第一阀芯件(53)连接设置,适于在所述第一开关上腔(511)、第一开关下腔(512)和第一控制腔(52)压差和所述第一弹性件(5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阀芯件(53)在所述第一关阀状态和所述第一开阀状态间转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件(523)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下腔(522)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活塞件(524)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7),所述第一调节组件(7)适于调节所述第一弹性件(523)的弹性作用力;
和/或,
第二弹性件(623)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下腔(622)中,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活塞件(624)连接设置,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8),所述第二调节组件(8)适于调节所述第二弹性件(623)的弹性作用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爆管安全阀,其特征在于,
第二阀芯件(63)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开关腔(61),并设置有第二操作手柄(10);
所述第一阀芯件(53)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开关腔(51),并设置有第一操作手柄(9)。
CN202211442642.8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爆管安全阀 Pending CN1157893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642.8A CN115789303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爆管安全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642.8A CN115789303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爆管安全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303A true CN115789303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3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2642.8A Pending CN115789303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爆管安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93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4205B1 (en) Time-delay valve
US10612680B2 (en) Stabilizer cartridge for a fluid regulator
KR101110344B1 (ko) 감압밸브
KR101108077B1 (ko) 파일럿 작동형 안전밸브 및 그 개폐방법
US5209253A (en) Emergency shutoff valve and regulator assembly
CA2568706C (en) Wafer-type direct-acting valve
CN115789303A (zh) 一种爆管安全阀
CN219388732U (zh) 一种燃气调压阀
CN210859941U (zh) 一种高压减压阀
CN113236802B (zh) 先导式差压爆管安全阀及方法
US20120168007A1 (en) High pressure pneumatic or hydraulic actuated flow indicating switch/check valve combination
CN101625032B (zh) 氧气放空专用控制阀
CN209876018U (zh) 一种先导隔膜式减压阀
KR20100003684U (ko) 블리드 실이 설치된 감압밸브
CN111075957B (zh) 一种双向通断控制高压先导电磁阀
RU2675763C1 (ru) Регулятор давления прямого действия
KR100985763B1 (ko) 파일럿 타입 안전밸브 및 그 개폐방법
CN115962323A (zh) 一种爆管安全阀
CN212616557U (zh) 一种可直联安装的天然气井延时截断装置
CN219529974U (zh) 一种带远程切断的导阀
CN113418027B (zh) 气压调节阀、精密组合阀以及精密组合阀气体余量检测装置
CN115605702A (zh) 用于液压阀的受控关闭系统
CN219242725U (zh) 一种安全阀
KR102116894B1 (ko) 밸브개폐조작이 용이한 고압유량제어밸브
CN210484785U (zh) 一种自调式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