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5934A -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5934A
CN115785934A CN202211689740.1A CN202211689740A CN115785934A CN 115785934 A CN115785934 A CN 115785934A CN 202211689740 A CN202211689740 A CN 202211689740A CN 115785934 A CN115785934 A CN 115785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alkylbenzene
oil
fatty acid
tank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9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cheng 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cheng 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cheng 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cheng Ch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97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5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5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5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三次采油用驱油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脂肪酸烷醇酰胺、甜菜碱类化合物、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烯烃磺酸盐、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低分子醇,并且由于甜菜碱类化合物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能够避免脂肪酸烷醇酰胺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酰胺键的水解导致的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重烷基苯磺酸盐和脂肪酸烷醇酰胺能够抵消改善甜菜碱类化合物吸附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原油的粘度,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驱油效率高、油藏适应性强,从而降低开采难度,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三次采油用驱油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日益开发,原油的开采难度日益增大,提高原油采收率需求逐渐增多,新的三次采油技术以及三次采油后驱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常用聚合物驱、碱水驱、表面活性剂驱以及复合驱如二元或三元复合等化学驱方法。
但现有的化学复合驱油体系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组分比较复杂,复合体系稳定性较差,并在驱油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色谱分离,使驱油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化学复合驱油体系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组分比较复杂,复合体系稳定性较差,并在驱油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色谱分离,使驱油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1~35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30份的甜菜碱类化合物、1~24份重烷基苯磺酸盐、1~30份烷基磺酸盐、1~40份烯烃磺酸盐、1~50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2~40份低分子醇,所述低分子醇选自C3-C10的烃基醇。
其中,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由脂肪酸和烷基醇胺在碱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中的脂肪酸选自C12-C18脂肪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步骤如下:
步骤1: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步骤2:将得到的馏程在310℃~41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
步骤3: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
步骤4:将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脂肪酸烷醇酰胺、甜菜碱类化合物、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烯烃磺酸盐和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0~3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其中,在步骤1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
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5℃~180℃,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
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40~36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的质量配比为C12占24%~26%,C16占14%~16%。
进一步的,还提供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0-8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5±5℃,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
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
本发明的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由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所述烷基磺酸盐、所述烯烃磺酸盐、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所述低分子醇复配而成,并且由于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与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能够避免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酰胺键的水解导致的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和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能够抵消改善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吸附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原油的粘度,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驱油效率高、油藏适应性强,从而降低开采难度,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包括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1~35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30份的甜菜碱类化合物、1~24份重烷基苯磺酸盐、1~30份烷基磺酸盐、1~40份烯烃磺酸盐、1~50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2~40份低分子醇,所述低分子醇选自C3-C10的烃基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由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所述烷基磺酸盐、所述烯烃磺酸盐、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所述低分子醇复配而成,并且由于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与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能够避免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酰胺键的水解导致的热稳定性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所述重烷基苯磺酸盐和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能够抵消改善所述甜菜碱类化合物吸附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低原油的粘度,取得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驱油效率高、油藏适应性强,从而降低开采难度,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进一步的,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由脂肪酸和烷基醇胺在碱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中的脂肪酸选自C12-C18脂肪酸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C12-C18脂肪酸中的一种脂肪酸和烷基醇胺在碱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
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步骤如下:
S101: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S102:将得到的馏程在310℃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
S103: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
S104:将得到的1份重烷基苯磺酸、1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份甜菜碱类化合物、1份烷基磺酸盐、1份烯烃磺酸盐和2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1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的质量配比为C12占24%,C16占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将得到的馏程在31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4%,C16占14%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4%,C16占14%的烷基苯,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将得到的1份重烷基苯磺酸、1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份甜菜碱类化合物、1份烷基磺酸盐、1份烯烃磺酸盐和2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1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
S202: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5℃,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
S203: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4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5℃,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4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
S302: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0℃,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从而制得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
实施例2,请参阅图4至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步骤如下:
S401: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S402:将得到的馏程在41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
S403: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
S404:将得到的24份重烷基苯磺酸、35份脂肪酸烷醇酰胺、30份甜菜碱类化合物、30份烷基磺酸盐、40份烯烃磺酸盐和40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3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50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的质量配比为C12占26%,C16占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将得到的馏程在41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6%,C16占16%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6%,C16占16%的烷基苯,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将得到的24份重烷基苯磺酸、35份脂肪酸烷醇酰胺、30份甜菜碱类化合物、30份烷基磺酸盐、40份烯烃磺酸盐和40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3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50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
S502: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80℃,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
S503: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6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80℃,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6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8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30℃,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
S602: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8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30℃,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从而制得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
实施例3,请参阅图7至图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步骤如下:
S701: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S702:将得到的馏程在36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
S703: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
S704:将得到的13份重烷基苯磺酸、18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5份甜菜碱类化合物、13份烷基磺酸盐、15份烯烃磺酸盐和21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5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26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的质量配比为C12占25%,C16占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将得到的馏程在36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5%,C16占15%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质量配比为C12占25%,C16占15%的烷基苯,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将得到的13份重烷基苯磺酸、18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5份甜菜碱类化合物、13份烷基磺酸盐、15份烯烃磺酸盐和21份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5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26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801: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
S802: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7.5℃,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
S803: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5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7.5℃,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5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5℃,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5℃,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
S902: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5℃,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5℃,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从而制得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1~35份脂肪酸烷醇酰胺、1~30份的甜菜碱类化合物、1~24份重烷基苯磺酸盐、1~30份烷基磺酸盐、1~40份烯烃磺酸盐、1~50份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和2~40份低分子醇,所述低分子醇选自C3-C10的烃基醇。
2.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由脂肪酸和烷基醇胺在碱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反应制得,所述脂肪酸烷醇酰胺中的脂肪酸选自C12-C18脂肪酸中的一种。
3.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重烷基苯原料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进行精馏;
步骤2:将得到的馏程在310℃~410℃之间的馏分的重烷基苯,输送至多个二级重烷基苯罐,当一号罐内达到液位后切换至二号罐,然后在一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一号罐配满后,在二号罐内加入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
步骤3:将一号罐和二号罐内的混合原料导入到磺化反应装置内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后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
步骤4:将得到的重烷基苯磺酸、脂肪酸烷醇酰胺、甜菜碱类化合物、重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烯烃磺酸盐和低分子醇混合,搅拌20~30min,搅拌完成后,再加入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混合均匀后得到驱油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重烷基苯的精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重烷基苯通过输送泵进预热器导入蒸馏塔中,将导热油温度提升到230℃,待塔釜液位达到1米时停止进料,开启真空泵真空度为0.98mmhg,开启循环泵经再沸器循环加热;
待塔顶温度升高至175℃~180℃,将塔釜温度提升至240℃,待塔釜液位开始下降至0.8米时开启进料泵连续进料,将塔釜温度慢慢提升至280℃;
每4小时从塔釜底部经换热器出高沸物340~360kg,按此操作步骤进行连续精馏切割操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所述一定质量配比的烷基苯的质量配比为C12占24%~26%,C16占14%~1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提供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抽加C18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至聚合釜中,开搅拌升温至70-80℃,加入氢氧化钾,抽真空脱水至少1.5小时至水分脱尽,升温,通入环氧乙烷,保持反应温度125±5℃,反应压力≤0.3MPa,结束后,老化吸收1.5小时,真空10min;
在上述产物中投加混配好的氨基磺酸和尿素溶液,搅拌均匀,加热至95℃,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NaOH中和,得到所述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产率为87%。
CN202211689740.1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85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9740.1A CN115785934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9740.1A CN115785934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5934A true CN115785934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6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9740.1A Pending CN115785934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593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2527A (en) * 1966-05-05 1968-11-06 British Hydrocarbon Che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JP2001302601A (ja) * 2000-04-18 2001-10-31 Kawaken Fine Chem Co Ltd 脂肪酸アルカノール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474431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江苏棋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驱油剂的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方法
CN111961457A (zh) * 2020-08-05 2020-11-20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的驱油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1208A (zh) * 2020-10-26 2021-01-22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32527A (en) * 1966-05-05 1968-11-06 British Hydrocarbon Che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surface-active compounds
JP2001302601A (ja) * 2000-04-18 2001-10-31 Kawaken Fine Chem Co Ltd 脂肪酸アルカノール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4744319A (zh) * 2015-03-31 2015-07-01 江苏棋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驱油剂的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方法
CN111961457A (zh) * 2020-08-05 2020-11-20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稠油油藏的驱油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1208A (zh) * 2020-10-26 2021-01-22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8230B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5343B (zh) 具有居贝特结构的烷基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32055B (zh) 使用含磺酸盐阴非表活剂组合物的驱油方法
CN101024153A (zh) 一种稠油蒸汽驱采出液脱水复合型破乳剂
CN104803889A (zh)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双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257B (zh) 一种芳基烷基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95021B (zh) 一种驱油用Gemini聚氧乙烯醚琥珀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9730C (zh) 一种制备双酚化合物抗氧剂产品的清洁生产方法
CN104946298A (zh) 一种原油破乳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5785934A (zh) 一种三次采油用重烷基苯磺酸盐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660A (zh) 一种萘系水煤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9070B (zh) 一种二元驱采出液综合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CN110343545A (zh) 一种体型原油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85028B (zh) 一种高环氧值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
CN103588622A (zh) 连续水解反应合成2-甲基烯丙醇的方法
CN104326905B (zh) 一种芳基烷基羧酸聚氧乙烯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00230A (zh) 一种高效低温石油破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2660249B (zh) 一种水包油型原油乳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989B (zh) 一种稠油降粘冷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62602A (zh) 一种芳基烷基羧酸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1316B (zh) 烷氧基嵌段聚醚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1860B (zh) 一种老化原油油包水乳状液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6280A (zh) 一种二异丁烯改性碳五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
WO2022002226A1 (zh) 一种烷基苯胺聚醚苯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090A (zh) 驱油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二元复合驱油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