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3831B -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3831B
CN115783831B CN202310044823.3A CN202310044823A CN115783831B CN 115783831 B CN115783831 B CN 115783831B CN 202310044823 A CN202310044823 A CN 202310044823A CN 115783831 B CN115783831 B CN 115783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inting
vertical support
seat
bas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8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3831A (zh
Inventor
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prant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pran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prant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prant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48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3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3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3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丝印机包括丝印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包括:底座一和其上端后侧连接的竖直支撑板一;放料辊,与竖直支撑板一前侧转动连接;两个竖直支撑板五,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一上端的前后两侧,且竖直支撑板五位于竖直支撑板一的右侧;导料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五之间的第一导料辊;两组水平连接杆一,左端分别与底座一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的右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丝印台的下部的前后两侧;第二上料机构位于底座一和丝印台之间,第二上料机构用于板材上料。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向丝印台输送薄膜材料或板材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丝印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丝印机可用于印刷柔性薄膜材料也可用于印刷板材,其中丝印机中针对柔性薄膜材料与板材的上料装置为不同的结构。现有的丝印机连接的上料装置通常只能对柔性薄膜材料或板材进行上料,当需要印刷薄膜材料和板材时,只能选择两个丝印机,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丝印机连接的上料装置通常只能对柔性薄膜材料或板材进行上料,当需要印刷薄膜材料和板材时,只能选择两个丝印机,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丝印机包括丝印台,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底座一,底座一上端的后侧连接有竖直支撑板一;
放料辊,放料辊与竖直支撑板一前侧转动连接;
两个竖直支撑板五,两个竖直支撑板五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一上端的前后两侧,且竖直支撑板五位于竖直支撑板一的右侧;
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第一导料辊,第一导料辊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五之间;
两组水平连接杆一,两组水平连接杆一的左端分别与底座一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的右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丝印台的下部的前后两侧;
第二上料机构位于底座一和丝印台之间,第二上料机构用于板材上料。
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接在底座一下端。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包括:
底座二,底座二下端支撑于地面,且底座二位于底座一和丝印台之间;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两个竖直支撑板四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二上端前后两侧;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输送辊。
优选的,第二上料机构还包括:
两个竖直支撑板二,两个竖直支撑板二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的右侧,两个竖直支撑板二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上部的前后两侧连接;
吸风滚轮,吸风滚轮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之间;
两个竖直支撑板二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上部的前后两侧可拆卸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的右端分别可拆卸的滑动连接在丝印台的下部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吸风滚轮内部设置空腔,吸风滚轮上设置与对应的空腔连通的吸风孔,吸风滚轮内部空腔均通过连接管与吸风机连接;
第二上料机构还包括:离子风棒,离子风棒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之间。
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
竖直伸缩杆一,竖直伸缩杆一上端与底座一下端固定连接,竖直伸缩杆一下端连接支撑座上端;
移动轮,移动轮连接在底座一下端。
优选的,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上端;
CCD摄像装置,CCD摄像装置连接在安装座下方;
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上;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上;
显示器、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上,显示器、报警器、控制面板、CCD摄像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底座一上端、且位于放料辊前侧还设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一上端,固定座位于放料辊的右侧,且固定座位于竖直支撑板五左侧;
移动座,移动座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一上端;
水平伸缩杆,水平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水平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移动座固定连接;
移动座内部中空,移动座内部设置:
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移动座的右侧内壁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及移动座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移动座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一支杆的下端铰接,第一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块后部铰接;
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后侧,第一安装块的后侧连接有轴承,轴承的轴承内圈用于与放料辊的前侧连接;
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与移动座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三滑块与第二支杆的下端铰接,第二支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块前部铰接;
移动座上端还螺纹连接有竖向螺纹杆,竖向螺纹杆上端固定设置有手柄,竖向螺纹杆位于第一滑块正上方。
优选的,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移动座下端内壁的前部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块上端设置第一导电体,第三滑块上端设置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接触导通后,使得电源给显示灯供电,显示灯设置在移动座外部。
优选的,还包括多功能处理装置,多功能处理装置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之间,多功能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板材开口,处理箱位于安装座的左侧,处理箱内还设置:
第二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的两端分别与处理箱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
竖直电动伸缩杆,竖直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与处理箱上端内壁固定连接;
连接座,连接座上端与竖直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擦拭板,擦拭板下端固定设有擦拭件,擦拭板上端固定设置两个安装柱,两个安装柱前后间隔布置,安装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安装柱用于安装至连接座内的安装腔内;
安装腔内设置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两组第一限位组件对称位于安装柱的前后两侧,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架和限位杆,固定架与安装腔的前侧内壁或后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贯穿固定架,限位杆与安装腔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限位杆的靠近安装柱的一侧设置弧形限位凸起,弧形限位凸起用于插入对应的第一弧形凹槽内;
两个安装柱的相互远离的一侧还设置传动球,两个安装腔内分别设置一组辅助组件,两组辅助组件前后对称,两组辅助组件与两个传动球一一对应;
辅助组件包括:
移动架,移动架与安装腔上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移动架与安装腔前侧或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前后两个移动架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倾斜面,倾斜面用于传动球接触;
辅助器件,辅助器件连接在一个移动架的远离另一个移动架的一侧,安装腔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连通孔,连通孔用于供辅助器件通过。
优选的,辅助器件为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所在处与擦拭板下端的垂直距离,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当需要对板材进行上料时,将水平连接杆一从丝印台上拆卸;或者不将水平连接杆一从丝印台上拆卸,而是向左拉动竖直支撑板一,使得第一上料机构整体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得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便于操作工人将板材插入第二上料机构进行上料;
当需要对柔性薄膜材料进行上料时,将竖直支撑板二与丝印台拆卸,将第二上料机构移出第一上料机构和丝印台之间;或不将竖直支撑板二与丝印台拆卸,而是向右拉动竖直支撑板一,使得第一上料机构整体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使得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之间相互靠近,减小第一上料机构与丝印台之间的距离,然后第一上料机构的放料辊放出的柔性薄膜材料穿过第二上料机构后进入丝印台进行丝印。
本发明可根据需要通过第一上料机构或第二上料机构对一台丝印机进行上料,避免使用两个丝印机占用空间大、且成本更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上料装置与丝印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料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移动座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座与擦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设置多功能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一;2、放料辊;3、竖直支撑板五;4、第一导料辊;5、丝印台;6、水平连接杆一;7、移动机构;71、竖直伸缩杆一;72、移动轮;73、支撑座;8、第二上料机构;81、底座二;82、竖直支撑板四;83、竖直支撑板二;84、吸风滚轮;85、离子风棒;86、第一输送辊;9、竖直支撑板一;10、安装座;11、控制面板;12、固定座;121、第一滑块;122、第二滑块;123、第一支杆;124、第一安装块;125、轴承;126、第三滑块;127、第二支杆;128、第一固定块;129、第一导电体;1210、第二导电体;1211、竖向螺纹杆;13、水平伸缩杆;14、移动座;15、多功能处理装置;151、处理箱;152、竖直电动伸缩杆;153、连接座;154、擦拭板;155、第一弧形凹槽;156、安装腔;157、固定架;158、限位杆;159、弧形限位凸起;1510、传动球;1511、移动架;1512、倾斜面;1513、辅助器件;1514、连通孔;1515、第二输送辊;1516、安装柱;16、多功能防护装置;161、防护座;162、安装凹槽;163、吸尘装置;164、配合腔一;165、支撑板;166、第一滑杆;167、支撑凸起;168、配合腔二;169、限位滑动块;1610、第三支杆;1611、插块;1612、插槽;17、板材;18、第四滑块;19、水平移动杆;20、限位板;21、固定板;22、第四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如图1-2所示,丝印机包括丝印台5,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8,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底座一1,底座一1上端的后侧连接有竖直支撑板一9;
放料辊2,放料辊2与竖直支撑板一9前侧转动连接;
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的前后两侧,且竖直支撑板五3位于竖直支撑板一9的右侧;
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第一导料辊4,第一导料辊4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之间;
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左端分别与底座一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右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丝印台5的下部的前后两侧;
移动机构7,移动机构7连接在底座一1下端;
第二上料机构8位于底座一1和丝印台5之间,第二上料机构8用于板材上料。
优选的,第二上料机构8包括:
底座二81,底座二81下端支撑于地面,且底座二81位于底座一1和丝印台5之间;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二81上端前后两侧;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输送辊86。其中,第一输送辊86的结构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
可选的,第二上料机构8还包括:
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的右侧,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5上部的前后两侧连接;
吸风滚轮84,吸风滚轮84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之间;优选的,吸风滚轮84内部设置空腔,吸风滚轮84上设置与对应的空腔连通的吸风孔,吸风滚轮84内部空腔通过连接管与吸风机连接;其中,可选的,吸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集尘盒。
可选的,第二上料机构8还包括:离子风棒85,离子风棒85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之间。
可选的,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5上部的前后两侧可拆卸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右端分别可拆卸的滑动连接在丝印台5的下部的前后两侧。上述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设置螺栓和对应的螺纹孔实现可拆卸连接,如在丝印台5上设置第一螺纹孔,水平连接杆一6上沿着水平连接杆一6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螺纹孔,使用螺栓连接第一螺纹孔和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实现将丝印台5和水平连接杆一6连接。
可选的,移动机构7包括:
竖直伸缩杆一71,竖直伸缩杆一71上端与底座一1下端固定连接,竖直伸缩杆一71下端连接支撑座73上端;
移动轮72,移动轮72连接在底座一1下端。当不需要移动移动轮72时,可锁定移动轮72,然后控制竖直伸缩杆一71伸长,使得支撑座73支撑在地面。
其中,上述丝印台5为现有丝印机的丝印台5,具体的丝印机的其他结构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放料辊2放出的柔性薄膜材料最终与丝印台5连接的收料装置连接,通过收料装置收料和放料辊2放料实现柔性薄膜通过丝印台5丝印后,进入收料装置收卷。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可选的,放料辊2还可通过放料电机驱动旋转,放料电机连接在竖直支撑板一9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当需要对板材17进行上料时,将水平连接杆一6从丝印台5上拆卸;或者不将水平连接杆一6从丝印台5上拆卸,而是向左拉动竖直支撑板一9,使得第一上料机构整体在移动机构7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得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8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便于操作工人将板材17插入第二上料机构8进行上料;
当需要对柔性薄膜材料进行上料时,将竖直支撑板二83与丝印台5拆卸,将第二上料机构8移出第一上料机构和丝印台5之间;或不将竖直支撑板二83与丝印台5拆卸,而是向右拉动竖直支撑板一9,使得第一上料机构整体在移动机构7的作用下向右移动,使得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8之间相互靠近,减小第一上料机构与丝印台5之间的距离,然后第一上料机构的放料辊2放出的柔性薄膜材料穿过第二上料机构8后进入丝印台5进行丝印。
本发明可根据需要通过第一上料机构或第二上料机构8对一台丝印机进行上料,避免使用两个丝印机占用空间大、且成本更高。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丝印机连接的上料装置通常只能对柔性薄膜材料或板材17进行上料,当需要印刷薄膜材料和板材17时,只能选择两个丝印机,占用空间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座10,安装座10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上端;
CCD摄像装置,CCD摄像装置连接在安装座10下方;
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
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
显示器和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显示器、报警器、控制面板11、CCD摄像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控制器还电连接有图像处理装置。控制器控制CCD摄像装置拍摄待丝印的板材17在竖直支撑板四82内的实际相对位置图像,并且控制器接收CCD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控制器控制图像处理装置将CCD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与预设标准图像(预设标准图像为预设的位置合格的待丝印的板材17在竖直支撑板四82内的图像)进行比较,判断该待丝印的板材17在竖直支撑板四82内位置是否存在偏移。
视觉检测装置用于待丝印的板材17在竖直支撑板四82内的位置是否存在偏移,在位置存在偏移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2-3所示,底座一1上端、且位于放料辊2前侧还设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固定座12,固定座12固定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固定座12位于放料辊2的右侧,且固定座12位于竖直支撑板五3左侧;
移动座14,移动座14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
水平伸缩杆13,水平伸缩杆13的固定端与固定座12固定连接,水平伸缩杆13的伸缩端与移动座14固定连接;
可选的,移动座14内部中空,移动座14内部设置:
第一滑块121,第一滑块121与移动座14的右侧内壁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21及移动座14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122,第二滑块122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22与第一支杆123的下端铰接,第一支杆12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1后部铰接;
第一安装块124,第一安装块124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122后侧,第一安装块124的后侧连接有轴承125,轴承125的轴承内圈用于与放料辊2的前侧连接;
第三滑块126,第三滑块126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三滑块126与第二支杆127的下端铰接,第二支杆127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1前部铰接;
移动座14上端还螺纹连接有竖向螺纹杆1211,竖向螺纹杆1211上端固定设置有手柄,竖向螺纹杆1211位于第一滑块121正上方。
可选的,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128,第一固定块128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的前部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块128上端设置第一导电体129,第三滑块126上端设置第二导电体1210,第一导电体129和第二导电体1210接触导通后,使得电源给显示灯供电,显示灯设置在移动座14外部。
其中,该实施例中,放料辊2的后侧可用于与轴承内圈卡接;
其中,轴承也可由现有的其他的用于支撑转轴的器件;
其中,水平伸缩杆13可为电动水平伸缩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当未将薄膜卷安装到放料辊2时,移动座14位于放料辊2右前方;当将薄膜卷安装到放料辊2后,首先操作水平伸缩杆13,使得水平伸缩杆13向左侧伸长,从而带动移动座14向左移动,使得移动座14上的轴承125位于放料辊2的正前方,然后转动手柄带动竖向螺纹杆1211向下移动,使得竖向螺纹杆1211下压第一滑块121,此时第一弹簧压缩,第一滑块121通过第一支杆123带动第二滑块122向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安装块124及轴承125向后移动,至放料辊2的前侧在轴承内圈安装到位,且该过程中第一滑块121也通过第二支杆127带动第三滑块126向前移动,一方面通过第二支杆127及第三滑块126可用于对第一滑块121支撑,使得第一滑块121运动更加稳定;另一方面,第三滑块126向前移动带动第一导电体129和第二导电体1210相互靠近,当放料辊2的前侧在轴承125内圈安装到位时,第一导电体129正好与第二导电体1210接触导通,从而使得显示灯亮起,提示已经通过移动座14对放料辊2后侧进行支撑,设置显示灯便于操作人员查看;
当需要拆卸薄膜卷时,转动手柄带动竖向螺纹杆1211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块121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可使得第一安装块124向移动座14内侧回收,然后操作水平伸缩杆13,使得水平伸缩杆13向右侧收缩,从而带动移动座14向右移动,使得移动座14上的轴承125位于放料辊2的右前方,不影响操作人员从放料辊2右侧取下薄膜卷。
其中,第一固定块128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的前部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固定块128在移动座14内的前后位置,从而可实现第三滑块126移动不同距离通过显示灯显示;另外,该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控制竖向螺纹杆1211向下移动的距离,下压第一滑块121不同距离,从而实现轴承125向后移动不同距离,以实现将不同长度的放料辊2与轴承125连接。
实施例4,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如图4-5所示,还包括多功能处理装置15,多功能处理装置15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之间,多功能处理装置15包括处理箱151,处理箱151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板材开口,处理箱151位于安装座10的左侧,处理箱151内还设置:
第二输送辊1515,第二输送辊1515的两端分别与处理箱151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
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固定端与处理箱151上端内壁固定连接;
连接座153,连接座153上端与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端(对应图3,为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段的下端头)固定连接;
擦拭板154,擦拭板154下端固定设有擦拭件,擦拭板154上端固定设置两个安装柱1516,两个安装柱1516前后间隔布置,安装柱1516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55,安装柱1516用于安装至连接座153内的安装腔156内;
安装腔156内设置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两组第一限位组件对称位于安装柱1516的前后两侧,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架157和限位杆158,固定架157与安装腔156的前侧内壁或后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8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贯穿固定架157,限位杆158与安装腔156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限位杆158的靠近安装柱1516的一侧设置弧形限位凸起159,弧形限位凸起159用于插入对应的第一弧形凹槽155内;
两个安装柱1516的相互远离的一侧还设置传动球1510,两个安装腔156内分别设置一组辅助组件,两组辅助组件前后对称,两组辅助组件与两个传动球1510一一对应;
辅助组件包括:
移动架1511,移动架1511与安装腔156上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移动架1511与安装腔156前侧或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前后两个移动架151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倾斜面1512,倾斜面1512用于传动球1510接触;
辅助器件1513,辅助器件1513连接在一个移动架1511的远离另一个移动架1511的一侧,安装腔156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连通孔1514,连通孔1514用于供辅助器件1513通过。
可选的,辅助器件1513为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所在处与擦拭板154下端的垂直距离,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所在处与擦拭板154下端的垂直距离,可根据前后侧的两个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大小以判断擦拭板154是否安装倾斜。
其中,擦拭件可为擦拭布;
其中,可选的,辅助器件1513还可为烘干风扇,烘干风扇的出风口朝下,此时擦拭板154上设置通风孔,可通过烘干风扇输出热风烘干擦拭布表面及烘干板材17表面;
其中,板材17通过处理箱151左侧的第一输送辊86输送入处理箱151内的第二输送辊1515上,然后通过处理箱151右侧的第二输送辊1515继续向右输送至丝印台5;
其中,可选的,还可包括两组前后对称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四滑块18,第四滑块18与处理箱151上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固定板21,固定板21固定套接在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段上;第四支杆22,第四支杆22两端分别与第四滑块18及固定板21铰接;水平移动杆19,水平移动杆19一端与第四滑块18固定连接,水平移动杆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位于板材17的前侧或后侧;
其中,可选的,还可在每个安装腔156内的两个限位杆158中,一个限位杆158设置电磁铁,另一个电磁铁设置永磁铁;当需要拆卸安装柱1516时,可给电磁铁通电,使得两个限位杆158相互远离,以便于安装柱1516的拆卸;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当需要通过擦拭件对板材17上端进行擦拭时,控制竖直电动伸缩杆152向下伸长(具体为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段向下伸长)带动擦拭件与板材17上端进行接触,在板材17通过第二输送辊1515进行输送的时候,可通过擦擦拭件对板材17上端进行擦拭,擦拭件可用于擦拭灰尘也可用于擦拭水,通过擦拭灰尘或擦拭水,避免灰尘或水影响后续板材17的丝印;且该实施例中,竖直电动伸缩杆152向下伸长时,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段带动固定板21向下移动,固定板21带动两个第四滑块18相互靠近,从而第四滑块18通过水平移动杆19带动两个限位板20相互靠近,可通过限位板20将板材17向中间拨动,防止板材17前后方向出现偏移;
该实施例中,擦拭板154可与连接座153可拆卸连接,当需要连接擦拭板154时,将安装柱1516沿着图5所示位置,向安装腔156插入,安装柱1516上部的未设置第一弧形凹槽155的部分挤压对应的两个弧形限位凸起159相互远离,此时第二弹簧压缩,当第一弧形凹槽155位于弧形限位凸起159处时,弧形限位凸起159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紧在对应的第一弧形凹槽155内,实现对相应的安装柱1516的限位;该实施例可不用辅助工具如螺丝刀即可实现对擦拭板154的安装,安装方便。且在安装柱151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传动球1510与倾斜面1512接触时,传动球1510带动移动架1511移动,使得移动架1511带动辅助器件1513通过连通孔1514后伸出处理箱151外,便于通过辅助器件1513实现对应的辅助功能,当拆卸完安装柱1516后,移动架1511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连通孔1514内部回收,避免辅助器件1513长期暴露容易影响寿命。
实施例5,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底座一1上端还固定连接有多功能防护装置16,多功能防护装置16包括:
防护座161,防护座161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防护座161上端设置安装凹槽162,放料辊2位于安装凹槽162上部;其中,可选的,防护座161前后侧上部可设置供放料辊2插入的插孔;
吸尘装置163,安装在安装凹槽162下端内壁;
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一防护机构、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二防护机构,两组左右对称的第一防护机构与两组第二左右对称的防护机构一一对应;
第一防护机构包括:
配合腔一164,配合腔一164设置在防护座161内,且配合腔一164位于安装凹槽162的左侧或右侧;
支撑板165,支撑板165上端与安装凹槽162上部的左侧内壁或右侧内壁铰接,放料辊2位于两个支撑板165之间;
第一滑杆166,第一滑杆166与配合腔一164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且第一滑杆166的位于安装凹槽162内的一端设置支撑凸起167,两个支撑板165的相互远离的一侧下部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凸起167接触;
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166及配合腔一164内壁固定连接;
第二防护机构包括:
配合腔二168,配合腔二168设置在防护座161内,配合腔二168位于配合腔一164下部;
限位滑动块169,限位滑动块169与配合腔二168内壁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限位滑动块169与配合腔二168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限位滑动块169位于安装凹槽162内的部分的下方设置吸尘装置163,限位滑动块169上端设置插槽1612;
插块1611,插块1611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贯穿配合腔一164和配合腔二168连接的一侧;初始状态下,插块1611下部插在插槽1612内、且第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左右两个限位滑动块169之间存在间隙;
第三支杆1610,第三支杆1610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166下端及插块1611上端铰接。
其中,支撑板165可为弹性板;
其中,也可在安装凹槽162下端设置一个距离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该距离传感器与薄膜卷的垂直距离,该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可通过计算实现得出薄膜卷的厚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初始状态下,插块1611下部插在插槽1612内、且第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左右两个限位滑动块169之间存在间隙;当将薄膜卷安装到放料辊2上之后,薄膜卷的薄膜从放料辊2上方放料,放料过程中,启动吸尘装置163,通过吸尘装置163对放料的薄膜卷进行吸尘,灰尘通过上述间隙进入吸尘装置163;当放料辊2由于意外坠落时,通过支撑板165和第四弹簧可用于对薄膜辊进行支撑及缓冲,实现对放料辊2的坠落防护;以及当放料辊2下落时下压两个支撑板165下部相互远离,从而两个支撑板165挤压两个第一滑杆166相互远离,从而第一滑杆166通过第三支杆1610带动对应的插块1611向上移动,使得插块1611离开插槽1612,两个限位滑动块169在第五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相互靠近,至两个限位滑动块169接触,实现对吸尘装置163的防护,防止放料辊2继续下坠砸坏吸尘装置16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丝印机包括丝印台(5),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8),第一上料机构包括:
底座一(1),底座一(1)上端的后侧连接有竖直支撑板一(9);
放料辊(2),放料辊(2)与竖直支撑板一(9)前侧转动连接;
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的前后两侧,且竖直支撑板五(3)位于竖直支撑板一(9)的右侧;
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第一导料辊(4),第一导料辊(4)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五(3)之间;
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左端分别与底座一(1)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右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丝印台(5)的下部的前后两侧;
移动机构(7),移动机构(7)连接在底座一(1)下端连接;
第二上料机构(8)位于底座一(1)和丝印台(5)之间,第二上料机构(8)用于板材(17)上料;
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还包括视觉检测装置,视觉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座(10),安装座(10)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上端;
CCD摄像装置,CCD摄像装置连接在安装座(10)下方;
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
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
显示器和报警器,显示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竖直支撑板四(82)上,显示器、报警器、控制面板(11)、CCD摄像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还包括多功能处理装置(15),多功能处理装置(15)设置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之间,多功能处理装置(15)包括处理箱(151),处理箱(151)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板材开口,处理箱(151)位于安装座(10)的左侧,处理箱(151)内还设置:
第二输送辊(1515),第二输送辊(1515)的两端分别与处理箱(151)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
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固定端与处理箱(151)上端内壁固定连接;
连接座(153),连接座(153)上端与竖直电动伸缩杆(15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擦拭板(154),擦拭板(154)下端固定设有擦拭件,擦拭板(154)上端固定设置两个安装柱(1516),两个安装柱(1516)前后间隔布置,安装柱(1516)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55),安装柱(1516)用于安装至连接座(153)内的安装腔(156)内;
安装腔(156)内设置两组第一限位组件,两组第一限位组件对称位于安装柱(1516)的前后两侧,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架(157)和限位杆(158),固定架(157)与安装腔(156)的前侧内壁或后侧内壁固定连接,限位杆(158)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贯穿固定架(157),限位杆(158)与安装腔(156)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限位杆(158)的靠近安装柱(1516)的一侧设置弧形限位凸起(159),弧形限位凸起(159)用于插入对应的第一弧形凹槽(155)内;
两个安装柱(1516)的相互远离的一侧还设置传动球(1510),两个安装腔(156)内分别设置一组辅助组件,两组辅助组件前后对称,两组辅助组件与两个传动球(1510)一一对应;
辅助组件包括:
移动架(1511),移动架(1511)与安装腔(156)上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移动架(1511)与安装腔(156)前侧或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前后两个移动架(151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倾斜面(1512),倾斜面(1512)用于传动球(1510)接触;
辅助器件(1513),辅助器件(1513)连接在一个移动架(1511)的远离另一个移动架(1511)的一侧,安装腔(156)前侧壁或后侧壁设置连通孔(1514),连通孔(1514)用于供辅助器件(1513)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上料机构(8)包括:
底座二(81),底座二(81)下端支撑于地面,且底座二(81)位于底座一(1)和丝印台(5)之间;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二(81)上端前后两侧;
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输送辊(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上料机构(8)还包括:
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四(82)的右侧,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5)上部的前后两侧连接;
吸风滚轮(84),吸风滚轮(84)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之间;
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的右端分别与丝印台(5)上部的前后两侧可拆卸连接,两组水平连接杆一(6)的右端分别可拆卸的滑动连接在丝印台(5)的下部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风滚轮(84)内部设置空腔,吸风滚轮(84)上设置与对应的空腔连通的吸风孔,吸风滚轮(84)内部空腔均通过连接管与吸风机连接;
第二上料机构(8)还包括:离子风棒(85),离子风棒(85)连接在两个竖直支撑板二(8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7)包括:
竖直伸缩杆一(71),竖直伸缩杆一(71)上端与底座一(1)下端固定连接,竖直伸缩杆一(71)下端连接支撑座(73)上端;
移动轮(72),移动轮(72)连接在底座一(1)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一(1)上端、且位于放料辊(2)前侧还设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
固定座(12),固定座(12)固定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固定座(12)位于放料辊(2)的右侧,且固定座(12)位于竖直支撑板五(3)左侧;
移动座(14),移动座(14)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一(1)上端;
水平伸缩杆(13),水平伸缩杆(13)的固定端与固定座(12)固定连接,水平伸缩杆(13)的伸缩端与移动座(14)固定连接;
移动座(14)内部中空,移动座(14)内部设置:
第一滑块(121),第一滑块(121)与移动座(14)的右侧内壁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21)及移动座(14)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122),第二滑块(122)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22)与第一支杆(123)的下端铰接,第一支杆(123)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1)后部铰接;
第一安装块(124),第一安装块(124)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122)后侧,第一安装块(124)的后侧连接有轴承(125),轴承(125)的轴承内圈用于与放料辊(2)的前侧连接;
第三滑块(126),第三滑块(126)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沿着前后方向滑动连接,第三滑块(126)与第二支杆(127)的下端铰接,第二支杆(127)的上端与第一滑块(121)前部铰接;
移动座(14)上端还螺纹连接有竖向螺纹杆(1211),竖向螺纹杆(1211)上端固定设置有手柄,竖向螺纹杆(1211)位于第一滑块(121)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节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128),第一固定块(128)与移动座(14)下端内壁的前部可拆卸连接,第一固定块(128)上端设置第一导电体(129),第三滑块(126)上端设置第二导电体(1210),第一导电体(129)和第二导电体(1210)接触导通后,使得电源给显示灯供电,显示灯设置在移动座(14)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辅助器件(1513)为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距离传感器所在处与擦拭板(154)下端的垂直距离,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CN202310044823.3A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Active CN115783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823.3A CN115783831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823.3A CN115783831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831A CN115783831A (zh) 2023-03-14
CN115783831B true CN115783831B (zh) 2023-05-02

Family

ID=85429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823.3A Active CN115783831B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3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8526B (zh) * 2023-10-10 2024-05-07 河南鸿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热电致冷芯片一体化机的精准输出丝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27806B2 (ja) * 2001-06-21 2005-03-09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69157A (ja) * 2013-03-04 2014-09-18 Ryobi Mhi Graphic Technology Ltd 印刷機
CN212075789U (zh) * 2020-04-14 2020-12-04 石狮市第六感服装绣花有限公司 一种绣花机收卷装置
CN112123926A (zh) * 2020-09-15 2020-12-25 江苏华德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试卷连续印刷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213830853U (zh) * 2020-09-29 2021-07-30 郑州丝珂瑞科技有限公司 片材丝印机
JP2022104672A (ja) * 2020-12-29 2022-07-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831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3831B (zh) 一种用于丝印机的上料装置
CN100453314C (zh) 数字织物印刷机
CN212686885U (zh) 玻璃印刷设备
CN116794492A (zh) 一种pcba板测试治具
CN212555499U (zh) 一种一体式胶印机的冷却装置
CN112026343A (zh) 一种服装自动化丝网印刷设备
CN216183802U (zh) 丝印网版自动清洗装置及其丝印设备
CN109605946A (zh) 电线印码装置
CN211644016U (zh) 一种转移印花机的原料上料装置
CN214821744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生产的印刷机
CN210287676U (zh) 一种收、放料辊便于安装的提花机
CN114425907A (zh) 一种丝印机
CN210176076U (zh) 一种薄膜片材自动送料机械手上的三轴定位工作平台
CN210807834U (zh) 一种pcba板生产用焊料印刷装置
CN210911663U (zh) 一种可拆卸油墨挤压装置
CN218315744U (zh) 一种伸缩导轮机构、过板装置以及油墨压平机
CN219969218U (zh) 一种圆柱工件用喷码装置
CN111976269A (zh) 自动定位印刷字体装置
CN217778051U (zh) 一种丝印机
CN210908800U (zh) 一种顶升供料机构
CN115056583A (zh) 一种uv平板打印机用的横梁支撑装置
CN216400888U (zh) 一种多色全伺服软管丝印机
CN220661966U (zh) 一种电路板丝印装置
CN214354181U (zh) 一种双喷头3d打印机
CN213482030U (zh) 一种油墨印刷脱色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