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3188A -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3188A
CN115783188A CN202211582891.7A CN202211582891A CN115783188A CN 115783188 A CN115783188 A CN 115783188A CN 202211582891 A CN202211582891 A CN 202211582891A CN 115783188 A CN115783188 A CN 115783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uffer
rod
pla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2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3188B (zh
Inventor
张磊
王俊军
刘超
丁建伟
姜一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828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3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3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3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固定轴,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内壁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外壁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驱动器的外壁安装有电机。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缓冲板可以实现缓冲功能,落水人员撞击缓冲垫,缓冲垫移动带动缓冲杆移动,缓冲杆移动挤压第一弹簧,对落水人员缓冲,防止落水人员受伤,随后缓冲板转动第二弹簧伸长,进行二次缓冲,实现缓冲保护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沟渠大略分成两种。一种是路边随处可见的雨水下水道,雨水下水道的建设大致上已经完成。另一种是将住家以及工厂的废水,以密闭管道的方式,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下水道,在沟渠中发生落水事件时,由于沟渠狭小,不便于使用大型机械,从而会延误救援,这就需要使用到专用的救助装置对落水人员进行救助。
现有的救助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109367647B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收放功能的医疗无人救援转运装置,保护的权项“属于医疗救援自动化装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救援转运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与无人救援车匹配难等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无人救援车、转运单元支撑基板、救援舱体支撑基板、空气弹簧组件、电动缸升降组件、水平移动组件、传送带组件和救援舱组件;转运单元支撑基板安装于无人救援车上,救援舱体支撑基板通过空气弹簧单元与转运单元支撑基板可拆卸连接,电动缸升降组件与援舱体支撑基板和水平移动组件连接;救援舱组件与水平移动组件滑动连接。该装置与无人救援车匹配性高,且能完全自动收放救援舱,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进行完全自主操作,极大提高伤员救援效率”,现有的装置大多采用捞取的办法对落水人员进行救助,但是在捞取过程中会造成落水人员受伤,不够安全;
2、专利文件CN106995045A公开了一种与双体船配套使用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保护的权项“与双体船连接,布置在双体船的后方,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联杆机构和平衡联杆机构;联杆机构上的打捞框在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执行垂直方向的运动,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执行水平方向的运动,在升降驱动机构和联动机构的协同作用下,执行复合运动;并且,在升降机构工作时,平衡联杆机构可保证打捞筐位姿稳定,且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以联合运行,而且不产生侧摆和振动。本发明的水面救援打捞机构,其驱动行程短,四杆运动灵活,打捞深度理想,自动化程度高、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的救援打捞作业方式转变,提高了救援打捞作业效率”,现有的装置大多缺少支撑结构,使用时容易发生倾倒;
3、专利文件CN112177668A公开了一种隧道应急自动救援装置及方法,保护的权项“包括隧道两侧的行车道,两侧的行车道之间通过门闸连通,隧道内设有吊轨,吊轨沿行车道的内侧布置,两条行车道之间通过吊轨连接,在吊轨连接的拐弯处设有换向轨;隧道内设有多个充电站,充电站内设有多个机器人,机器人设在吊轨上移动,充电站与吊轨之间设有换向轨;机器人上设有机械连接的智能搜救装置、自动灭火消防装置以及运载救援担架。能及时对隧道内的人员进行引导疏散,同时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警示后来车辆人员,自动化控制,可及时有效的对隧道内发生的紧急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大大提高救援的效率,避免事故进一步的发酵,保护人身安全,适合推广使用”,现有的装置大多缺少警报功能,不能及时的对工作人员提醒;
4、专利文件CN112972110A公开了一种化工园区的应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保护的权项“涉及应急救援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包括防护眼镜主体、头套固定带和外护镜面,防护眼镜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套固定带。本发明专利通过防挂雾清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防护银镜的表面进行自动化的清洁擦拭的同时,完成对导入氧气的制冷处理,从而保证眼镜内部不会因配合面罩过程中在内部呼气温度过高,使得镜片挂雾,且通过防脱落换气处理结构的设计,起到将冷却氧气过滤杀菌后,引导进入眼镜内侧和直接导入人体内部,并利用防脱落支撑架和上下颚护板的配合,形成口内弹性防脱落支撑,保证氧气的持续供给,避免脱落缺氧”,现有的装置大多不能对装置内部润滑,造成零部件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固定轴,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内壁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壁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外壁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弹簧;
所述驱动器的外壁安装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支撑板的内壁安装有分隔板,驱动器的内部顶壁安装有储存箱,驱动器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安装有信号收发模块,驱动器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壁安装有四组滚轮,滚轮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履带。
优选的,所述储存箱的外壁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润滑管。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驱动器的内部,所述驱动器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外壁连接,所述滚轮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外壁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延伸进储存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撞击杆,撞击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三弹簧,固定块的内壁安装有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号轴,一号轴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一线缆,一号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齿轮,固定块的外壁安装有二号轴,且二号轴位于一号轴的下方,二号轴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线缆,二号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驱动器的底部安装有阻挡块,驱动器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部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壁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一端与第二线缆的一端连接,升降杆的顶部与第一线缆的一端连接,升降杆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底部安装有竖板,竖板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块,防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斜杆,分隔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池,支撑板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检测器,检测器的内壁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外壁套装有移动球,检测器的内部底壁安装有触发器,触发器的底部安装有开关,触发器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挤压杆,挤压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一号弹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外壁安装有遮挡板,固定筒的外壁安装有透明板,固定筒的外壁设有发音孔,固定筒的内壁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安装有两组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警示灯,固定筒的内壁安装有两组蜂鸣器。
优选的,该救助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S1、落水人员撞击缓冲垫,缓冲垫移动带动缓冲杆移动,缓冲杆移动挤压第一弹簧,对落水人员缓冲,防止落水人员受伤,随后缓冲板转动第二弹簧伸长,进行二次缓冲,实现缓冲保护功能;
S2、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转动轴下降,随后防滑块与斜杆与地面接触,使得电动伸缩杆对支撑板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装置倾倒,实现支撑功能;
S3、缓冲板转动挤压撞击杆,撞击杆移动带动第三弹簧伸长,使得感应器检测到信号,随后马达工作带动旋转杆转动,同时警示灯亮起,灯光从透明板向外散出,蜂鸣器发出声音警示,实现警示功能;
S4、对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润滑时,将润滑管移动至需要润滑的部位,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将储存箱中的润滑油抽出,随后喷洒到部件表面,实现润滑功能。
优选的,所述在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本装置的两组底座分别放在沟渠的两侧岸上,滚轮转动带动履带转动,从而控制装置移动,当沟渠中有落水人员时,将装置移动至落水人员的下游,对落水人员拦截,电机带动一号轴转动,第一线缆舒张,使得升降杆下降,同时第一齿轮带动二号轴转动,使得活动板转动至竖直位置,落水人员位于活动板与缓冲垫之间时,电机反转,从而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收缩,活动板转动至水平位置,活动板将落水人员提起,同时活动板也可以方便落水人员踩踏,使得落水人员可以浮出水面呼吸,第一线缆继续转动带动活动板与升降杆升高,从而将落水人员移出水面,实现救助功能;
在所述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当装置发生倾斜时,移动球在滑杆上向一侧滑动,移动球与挤压杆接触,挤压杆受到挤压向下移动,一号弹簧伸长,挤压杆撞击开关,使得对应一侧的电动伸缩杆伸长;
在所述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遮挡板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发音孔进入到装置内部,发音孔可以方便蜂鸣器的声音向外散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缓冲板可以实现缓冲功能,落水人员撞击缓冲垫,缓冲垫移动带动缓冲杆移动,缓冲杆移动挤压第一弹簧,对落水人员缓冲,防止落水人员受伤,随后缓冲板转动第二弹簧伸长,进行二次缓冲,实现缓冲保护功能;
2.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可以实现支撑功能,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转动轴下降,随后防滑块与斜杆与地面接触,使得电动伸缩杆对支撑板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装置倾倒,实现支撑功能;
3.本发明通过安装有警示灯和蜂鸣器可以实现警示功能,缓冲板转动挤压撞击杆,撞击杆移动带动第三弹簧伸长,使得感应器检测到信号,随后马达工作带动旋转杆转动,同时警示灯亮起,灯光从透明板向外散出,蜂鸣器发出声音警示,实现警示功能;
4.本发明通过安装有水泵可以实现润滑功能,对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润滑时,将润滑管移动至需要润滑的部位,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进水管将储存箱中的润滑油抽出,随后喷洒到部件表面,实现润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驱动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4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使用流程图。
图中:1、支撑板;101、信号收发模块;102、连接板;103、驱动器;2、底座;201、滚轮;202、履带;3、固定轴;301、缓冲板;302、缓冲槽;303、第一弹簧;304、缓冲杆;305、缓冲垫;306、第二弹簧;4、固定块;401、撞击杆;402、第三弹簧;403、感应器;5、储存箱;501、水泵;502、进水管;6、电机;601、一号轴;602、第一线缆;603、第一齿轮;604、二号轴;605、第二线缆;606、第二齿轮;607、升降杆;608、旋转轴;609、活动板;610、限位杆;611、阻挡块;7、分隔板;701、竖板;702、电动伸缩杆;703、转动轴;704、斜杆;705、电池;706、检测器;707、滑杆;708、移动球;709、开关;710、挤压杆;711、一号弹簧;8、固定板;801、固定筒;802、遮挡板;803、透明板;804、发音孔;805、安装板;806、马达;807、旋转杆;808、警示灯;809、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轴3,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器103,所述驱动器103的内壁安装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的外壁安装有缓冲板301,所述缓冲板301的外壁设有缓冲槽302,所述缓冲槽30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弹簧303,所述第一弹簧303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304,所述缓冲杆304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垫305,所述缓冲板301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弹簧306,所述驱动器103的外壁安装有电机6,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支撑板1的内壁安装有分隔板7,驱动器103的内部顶壁安装有储存箱5,驱动器10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安装有信号收发模块101,驱动器103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02,所述底座2的外壁安装有四组滚轮201,滚轮2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履带202,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延伸进驱动器103的内部,所述驱动器10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连接板102的一端与支撑板1的外壁连接,所述滚轮201均匀分布在底座2的外壁上,所述进水管502的一端延伸进储存箱5的内部,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号轴601,一号轴6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一线缆602,一号轴60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齿轮603,固定块4的外壁安装有二号轴604,且二号轴604位于一号轴601的下方,二号轴604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线缆605,二号轴604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齿轮606,且第一齿轮603与第二齿轮606相互啮合,驱动器103的底部安装有阻挡块611,驱动器103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升降杆607,升降杆607的底部安装有旋转轴608,旋转轴608的外壁安装有活动板609,且活动板609的一端与第二线缆605的一端连接,升降杆607的顶部与第一线缆602的一端连接,升降杆607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杆610。
进一步,所述储存箱5的外壁安装有水泵501,水泵501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502,水泵501的输出端安装有润滑管。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撞击杆401,撞击杆4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三弹簧402,固定块4的内壁安装有感应器403,所述固定板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801,固定筒801的外壁安装有遮挡板802,固定筒801的外壁安装有透明板803,固定筒801的外壁设有发音孔804,固定筒801的内壁安装有安装板805,安装板805的顶部安装有马达806,马达806的输出端安装有两组旋转杆807,旋转杆807的一端安装有警示灯808,固定筒801的内壁安装有两组蜂鸣器809。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7的底部安装有竖板701,竖板70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02,电动伸缩杆702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703,转动轴703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块,防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斜杆704,分隔板7的顶部安装有电池705,支撑板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检测器706,检测器706的内壁安装有滑杆707,滑杆707的外壁套装有移动球708,检测器706的内部底壁安装有触发器,触发器的底部安装有开关709,触发器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挤压杆710,挤压杆710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一号弹簧711。
进一步,该救助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S1、落水人员撞击缓冲垫305,缓冲垫305移动带动缓冲杆304移动,缓冲杆304移动挤压第一弹簧303,对落水人员缓冲,防止落水人员受伤,随后缓冲板301转动第二弹簧306伸长,进行二次缓冲,实现缓冲保护功能;
S2、电动伸缩杆702伸长带动转动轴703下降,随后防滑块与斜杆704与地面接触,使得电动伸缩杆702对支撑板1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装置倾倒,实现支撑功能;
S3、缓冲板301转动挤压撞击杆401,撞击杆401移动带动第三弹簧402伸长,使得感应器403检测到信号,随后马达806工作带动旋转杆807转动,同时警示灯808亮起,灯光从透明板803向外散出,蜂鸣器809发出声音警示,实现警示功能;
S4、对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润滑时,将润滑管移动至需要润滑的部位,启动水泵501,水泵501通过进水管502将储存箱5中的润滑油抽出,随后喷洒到部件表面,实现润滑功能。
进一步,所述在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本装置的两组底座2分别放在沟渠的两侧岸上,滚轮201转动带动履带202转动,从而控制装置移动,当沟渠中有落水人员时,将装置移动至落水人员的下游,对落水人员拦截,电机6带动一号轴601转动,第一线缆602舒张,使得升降杆607下降,同时第一齿轮603带动二号轴604转动,使得活动板609转动至竖直位置,落水人员位于活动板609与缓冲垫305之间时,电机6反转,从而第一线缆602与第二线缆605收缩,活动板609转动至水平位置,活动板609将落水人员提起,同时活动板609也可以方便落水人员踩踏,使得落水人员可以浮出水面呼吸,第一线缆602继续转动带动活动板609与升降杆607升高,从而将落水人员移出水面,实现救助功能;
在所述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当装置发生倾斜时,移动球708在滑杆707上向一侧滑动,移动球708与挤压杆710接触,挤压杆710受到挤压向下移动,一号弹簧711伸长,挤压杆710撞击开关709,使得对应一侧的电动伸缩杆702伸长;
在所述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遮挡板802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发音孔804进入到装置内部,发音孔804可以方便蜂鸣器809的声音向外散发。
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1)

1.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固定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器(103),所述驱动器(103)的内壁安装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的外壁安装有缓冲板(301),所述缓冲板(301)的外壁设有缓冲槽(302),所述缓冲槽(30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弹簧(303),所述第一弹簧(303)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杆(304),所述缓冲杆(304)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垫(305),所述缓冲板(301)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弹簧(306);
所述驱动器(103)的外壁安装有电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支撑板(1)的内壁安装有分隔板(7),驱动器(103)的内部顶壁安装有储存箱(5),驱动器(10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安装有信号收发模块(101),驱动器(103)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板(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外壁安装有四组滚轮(201),滚轮(2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履带(2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5)的外壁安装有水泵(501),水泵(501)的输入端安装有进水管(502),水泵(501)的输出端安装有润滑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延伸进驱动器(103)的内部,所述驱动器(10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连接板(102)的一端与支撑板(1)的外壁连接,所述滚轮(201)均匀分布在底座(2)的外壁上,所述进水管(502)的一端延伸进储存箱(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的外壁贯穿安装有撞击杆(401),撞击杆(4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三弹簧(402),固定块(4)的内壁安装有感应器(4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号轴(601),一号轴(60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一线缆(602),一号轴(601)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齿轮(603),固定块(4)的外壁安装有二号轴(604),且二号轴(604)位于一号轴(601)的下方,二号轴(604)的外壁环绕安装有第二线缆(605),二号轴(604)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齿轮(606),且第一齿轮(603)与第二齿轮(606)相互啮合,驱动器(103)的底部安装有阻挡块(611),驱动器(103)的底部贯穿安装有升降杆(607),升降杆(607)的底部安装有旋转轴(608),旋转轴(608)的外壁安装有活动板(609),且活动板(609)的一端与第二线缆(605)的一端连接,升降杆(607)的顶部与第一线缆(602)的一端连接,升降杆(607)的外壁安装有限位杆(6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7)的底部安装有竖板(701),竖板(70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02),电动伸缩杆(702)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703),转动轴(703)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块,防滑块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斜杆(704),分隔板(7)的顶部安装有电池(705),支撑板(1)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检测器(706),检测器(706)的内壁安装有滑杆(707),滑杆(707)的外壁套装有移动球(708),检测器(706)的内部底壁安装有触发器,触发器的底部安装有开关(709),触发器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挤压杆(710),挤压杆(710)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一号弹簧(7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801),固定筒(801)的外壁安装有遮挡板(802),固定筒(801)的外壁安装有透明板(803),固定筒(801)的外壁设有发音孔(804),固定筒(801)的内壁安装有安装板(805),安装板(805)的顶部安装有马达(806),马达(806)的输出端安装有两组旋转杆(807),旋转杆(807)的一端安装有警示灯(808),固定筒(801)的内壁安装有两组蜂鸣器(809)。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救助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S1、落水人员撞击缓冲垫(305),缓冲垫(305)移动带动缓冲杆(304)移动,缓冲杆(304)移动挤压第一弹簧(303),对落水人员缓冲,防止落水人员受伤,随后缓冲板(301)转动第二弹簧(306)伸长,进行二次缓冲,实现缓冲保护功能;
S2、电动伸缩杆(702)伸长带动转动轴(703)下降,随后防滑块与斜杆(704)与地面接触,使得电动伸缩杆(702)对支撑板(1)的一侧进行支撑,防止装置倾倒,实现支撑功能;
S3、缓冲板(301)转动挤压撞击杆(401),撞击杆(401)移动带动第三弹簧(402)伸长,使得感应器(403)检测到信号,随后马达(806)工作带动旋转杆(807)转动,同时警示灯(808)亮起,灯光从透明板(803)向外散出,蜂鸣器(809)发出声音警示,实现警示功能;
S4、对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润滑时,将润滑管移动至需要润滑的部位,启动水泵(501),水泵(501)通过进水管(502)将储存箱(5)中的润滑油抽出,随后喷洒到部件表面,实现润滑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本装置的两组底座(2)分别放在沟渠的两侧岸上,滚轮(201)转动带动履带(202)转动,从而控制装置移动,当沟渠中有落水人员时,将装置移动至落水人员的下游,对落水人员拦截,电机(6)带动一号轴(601)转动,第一线缆(602)舒张,使得升降杆(607)下降,同时第一齿轮(603)带动二号轴(604)转动,使得活动板(609)转动至竖直位置,落水人员位于活动板(609)与缓冲垫(305)之间时,电机(6)反转,从而第一线缆(602)与第二线缆(605)收缩,活动板(609)转动至水平位置,活动板(609)将落水人员提起,同时活动板(609)也可以方便落水人员踩踏,使得落水人员可以浮出水面呼吸,第一线缆(602)继续转动带动活动板(609)与升降杆(607)升高,从而将落水人员移出水面,实现救助功能;
在所述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当装置发生倾斜时,移动球(708)在滑杆(707)上向一侧滑动,移动球(708)与挤压杆(710)接触,挤压杆(710)受到挤压向下移动,一号弹簧(711)伸长,挤压杆(710)撞击开关(709),使得对应一侧的电动伸缩杆(702)伸长;
在所述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遮挡板(802)可以防止雨水通过发音孔(804)进入到装置内部,发音孔(804)可以方便蜂鸣器(809)的声音向外散发。
CN202211582891.7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Active CN115783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2891.7A CN115783188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2891.7A CN115783188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188A true CN115783188A (zh) 2023-03-14
CN115783188B CN115783188B (zh) 2023-05-26

Family

ID=8541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2891.7A Active CN115783188B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3188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25606A (ko) * 2000-09-29 2002-04-04 한상관 수중잠수교 겸용 수중보 조성용 완전 자동보의 구성방법
JP3111208U (ja) * 2005-03-10 2005-07-14 幸道 菅 小動物救援具
JP2008138489A (ja) * 2006-12-05 2008-06-19 Chubu Bika Kigyo Kk 小動物救護具
DE202009015475U1 (de) * 2009-11-13 2011-03-24 Bielski, Robert, Dipl.-Ing. Vorrichtung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auf Gewässern
CN203960816U (zh) * 2014-06-30 2014-11-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浮力自动控制栅体
CN207176636U (zh) * 2017-08-16 2018-04-03 张京龙 水利沟渠用智能安全防护装置
CN108230622A (zh) * 2017-12-21 2018-06-29 合肥草木皆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边景观防落水的救生装置及其系统
CN208618354U (zh) * 2018-08-03 2019-03-19 北京清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沟安全防护装置
CN109774895A (zh) * 2019-01-21 2019-05-21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及定位功能的渠道和渡槽落水救护装置
CN210117640U (zh) * 2019-05-29 2020-02-28 徐云飞 一种钢构人行悬索式吊桥
CN211228267U (zh) * 2019-11-21 2020-08-11 潘振建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CN113279369A (zh) * 2021-05-26 2021-08-20 李香珍 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
CN113699868A (zh) * 2021-09-08 2021-11-26 高修彦 一种道路桥梁用多功能抗洪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25606A (ko) * 2000-09-29 2002-04-04 한상관 수중잠수교 겸용 수중보 조성용 완전 자동보의 구성방법
JP3111208U (ja) * 2005-03-10 2005-07-14 幸道 菅 小動物救援具
JP2008138489A (ja) * 2006-12-05 2008-06-19 Chubu Bika Kigyo Kk 小動物救護具
DE202009015475U1 (de) * 2009-11-13 2011-03-24 Bielski, Robert, Dipl.-Ing. Vorrichtung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auf Gewässern
CN203960816U (zh) * 2014-06-30 2014-11-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浮力自动控制栅体
CN207176636U (zh) * 2017-08-16 2018-04-03 张京龙 水利沟渠用智能安全防护装置
CN108230622A (zh) * 2017-12-21 2018-06-29 合肥草木皆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边景观防落水的救生装置及其系统
CN208618354U (zh) * 2018-08-03 2019-03-19 北京清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沟安全防护装置
CN109774895A (zh) * 2019-01-21 2019-05-21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及定位功能的渠道和渡槽落水救护装置
CN210117640U (zh) * 2019-05-29 2020-02-28 徐云飞 一种钢构人行悬索式吊桥
CN211228267U (zh) * 2019-11-21 2020-08-11 潘振建 一种公路防撞护栏
CN113279369A (zh) * 2021-05-26 2021-08-20 李香珍 一种加固型水利防护装置
CN113699868A (zh) * 2021-09-08 2021-11-26 高修彦 一种道路桥梁用多功能抗洪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188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5549B (zh) 防爆消防侦察灭火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109303994A (zh) 一种消防侦察灭火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1994844A (zh) 在建筑物外壁架设导轨的升降作业方法和设备
CN203142829U (zh) 多功能液压救援机器人
CN101244320A (zh) 移动式救援索道
CN115400375B (zh) 一种轻小型便携式消防机器人
CN105666501B (zh) 一种救援机器人
CN111441639A (zh) 一种基站通讯信号发射塔
CN214874421U (zh) 一种智能控制排水车
CN208306789U (zh) 一种电力钢管杆塔攀爬机器人
CN115783188A (zh) 一种适用于沟渠救援场景的无人化救助装置
CN102424319A (zh) 风机塔筒垂直升降机
CN209454461U (zh) 一种全地形森林消防侦查机器人
CN208176785U (zh) 一种公路隧道自动灭火机器人
CN208176765U (zh) 一种公路隧道智能灭火系统
CN112221035A (zh) 一种小口径深井救援机器人
CN111634390B (zh) 一种远程操控落水救助器
CN202379551U (zh) 风机塔筒垂直升降机
CN209662469U (zh) 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CN211255177U (zh) 一种市政工程机电设备的抢修装置
CN113172648B (zh) 一种智能自运行清障机器人
CN2346664Y (zh) 无人驾驶越野运载车
CN215886284U (zh) 一种可防工具掉落的高空作业平台
CN114949645B (zh) 一种多层建筑节能型旋转式智能应急系统
CN216883998U (zh) 一种巡检救援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