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3097A -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3097A
CN115783097A CN202211699989.0A CN202211699989A CN115783097A CN 115783097 A CN115783097 A CN 115783097A CN 202211699989 A CN202211699989 A CN 202211699989A CN 115783097 A CN115783097 A CN 115783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or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board
reflector
ambi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9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泽彬
林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ingc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ingc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ingc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ingca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99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30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3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3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内反光镜、左外反光镜以及右外反光镜;将内反光镜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将左外反光镜和右外反光镜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和右外反光镜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在内反光镜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一强光传感器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在左外反光镜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第二强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在右外反光镜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第三强光传感器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根据各自镜片上的实际光照强度分别调整电致变色液体的颜色,从而实现三个镜片的分别调节和准确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目汽车后视镜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在汽车上面有内镜和两个外镜,最开始都是普通的不变色后视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开始采用电致变色玻璃通过内部的控制板采集外部的光信号来控制电压输出给镜片,实现变色功能,再后来外镜靠驾驶员一侧的采用电致变色玻璃,随着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配置率的提高使后视镜成本不断降低,驾驶员的另外一侧后视镜也采用了防眩目玻璃来控制,目前的控制技术是由内部的后视镜采集信号提供电压给内镜,同时也输出给外镜,但是在有些工况下面这种配置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内镜变色的时候,采集的光信号是汽车内后视镜上面的,内镜变色的时候外部的两个后视镜不一定也是需要变色,所以这种是基于控制方便和节省成本的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该控制方式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根据照射在对应反光镜上光线强度调节相应镜片反光效果,防眩目效果好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能电致变色的内反光镜、能电致变色的左外反光镜以及能电致变色的右外反光镜;
二、将内反光镜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
三、将左外反光镜和右外反光镜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和右外反光镜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即完成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反光镜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一强光传感器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与内反光镜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与第一强光传感器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相连接;
在所述左外反光镜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第二强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与左外反光镜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与第二强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相连接;
在所述右外反光镜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第三强光传感器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与右外反光镜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与第三强光传感器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相连接。
作为改进,可优选将第一控制电路板、第二控制电路板和第三控制电路板集成为总控制电路板,所述总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内反光镜的壳体内,所述总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第二强光传感器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第三强光传感器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相接通。
进一步改进,可优选将第一环境光传感器、第二环境光传感器、第三环境光传感器集成为总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设置在内反光镜的壳体上,所述总控制电路板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第二强光传感器、第三强光传感器和总环境光传感器相接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的接地线可优选与连接左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一接地公线。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的接地线可优选与连接右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二接地公线。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强光传感器可优选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凸起上。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凸起的表面可优选设置有两个进光缺口,所述第一强光传感器与进光缺口相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可优选安装在左外反光镜的镜片背面。
作为改进,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可优选安装在右外反光镜的镜片背面。
作为改进,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可优选可脱卸地插接在内反光镜的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内反光镜、左外反光镜以及右外反光镜均有各自的强光传感器,因此能分别检测照射到各自镜片上的光照强度,根据各自镜片上的实际光照强度分别调整电致变色液体的颜色,从而实现三个镜片的分别调节和准确调节;可以将三个反光镜的控制电路板集成为一个,并设置在内反光镜中,由于现有技术中内反光镜的控制电路板上原来就有多余的I/O接口,只需改写原有的程序增加对外反光镜的控制即可,硬件改造成本低,控制结构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正面投影图;
图3是图1中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能电致变色的内反光镜1、能电致变色的左外反光镜2以及能电致变色的右外反光镜3;内反光镜1、左外反光镜2以及右外反光镜3的电致变色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展开描述制作流程。
二、将内反光镜1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
三、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即完成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
在所述内反光镜1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与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通过线路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相连接;
在所述左外反光镜2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21、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与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通过线路与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相连接;
在所述右外反光镜3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31、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与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通过线路与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连接。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二控制电路板21和第三控制电路板31的具体电路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故不再详细描述。由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器件,故不再详细描述。
第一强光传感器12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凸起10上。在所述凸起1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进光缺口,所述第一强光传感器12与进光缺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22安装在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背面。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32安装在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背面。
如图4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能电致变色的内反光镜1、能电致变色的左外反光镜2以及能电致变色的右外反光镜3;
二、将内反光镜1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
三、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即完成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
在所述内反光镜1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与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通过线路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相连接;在所述左外反光镜2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21、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与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通过线路与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相连接;在所述右外反光镜3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31、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与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通过线路与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连接。将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二控制电路板21和第三控制电路板31集成为总控制电路板4,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设置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内,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接通。
如图5所示,第三种实施例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能电致变色的内反光镜1、能电致变色的左外反光镜2以及能电致变色的右外反光镜3;
二、将内反光镜1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
三、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即完成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
在所述内反光镜1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与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通过线路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相连接;在所述左外反光镜2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21、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与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通过线路与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相连接;在所述右外反光镜3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31、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与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通过线路与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连接。
将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二控制电路板21和第三控制电路板31集成为总控制电路板4,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设置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内,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接通。将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集成为总环境光传感器5,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5设置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上,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第二强光传感器22、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总环境光传感器5相接通。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22的接地线与连接左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一接地公线S1。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32的接地线与连接右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二接地公线S2。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5可脱卸地插接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上。
工作原理:内反光镜、左外反光镜以及右外反光镜均有各自的强光传感器,因此能分别检测照射到各自镜片上的光照强度,根据各自镜片上的实际光照强度分别调整电致变色液体的颜色,从而实现三个镜片的分别调节和准确调节。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能电致变色的内反光镜(1)、能电致变色的左外反光镜(2)以及能电致变色的右外反光镜(3);
二、将内反光镜(1)连接在转动支架上,并将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
三、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支座上,并将左外反光镜(2)和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源相接通,即完成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反光镜(1)上设置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与内反光镜(1)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板(11)通过线路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相连接;
在所述左外反光镜(2)上设置第二控制电路板(21)、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与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板(21)通过线路与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相连接;
在所述右外反光镜(3)上设置第三控制电路板(31)、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与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电路板(31)通过线路与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控制电路板(11)、第二控制电路板(21)和第三控制电路板(31)集成为总控制电路板(4),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设置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内,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和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强光传感器(22)和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环境光传感器(13)、第二环境光传感器(23)、第三环境光传感器(33)集成为总环境光传感器(5),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5)设置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上,所述总控制电路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强光传感器(12)、第二强光传感器(22)、第三强光传感器(32)和总环境光传感器(5)相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22)的接地线与连接左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一接地公线(S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32)的接地线与连接右外反光镜镜片电极与车载电源的负极线集成为第二接地公线(S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光传感器(12)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凸起(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10)的表面设置有两个进光缺口,所述第一强光传感器(12)与进光缺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强光传感器(22)安装在左外反光镜(2)的镜片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强光传感器(32)安装在右外反光镜(3)的镜片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所述的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环境光传感器(5)可脱卸地插接在内反光镜(1)的壳体上。
CN202211699989.0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57830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989.0A CN115783097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989.0A CN115783097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3097A true CN115783097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9989.0A Pending CN115783097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30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9423A (en) Modular variable reflectance mirror assembly
JP5577038B2 (ja) 高輝度ディスプレイを含む車両リアビューアセンブリ
CN106627379A (zh) 汽车变道盲区报警信号控制系统及装置
JPS60212730A (ja) 車輛用防眩ミラ−
KR20040013013A (ko) 자동 다이밍 자동차 밀러
CN115783097A (zh) 一种汽车内外反光镜的制作方法
US20200400281A1 (en) Segmented switchable mirror lamp assembly
CN203450031U (zh) 利用染料液晶光阀制作的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CN108626678B (zh) 一种带有角灯功能的led光源的远近光一体模组
CN105351852A (zh) 车辆转向辅助用灯具
CN103434452A (zh) 利用染料液晶光阀制作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及制作方法
CN116142074A (zh) 一种自动防眩流媒体后视镜
CN100567051C (zh) 车辆用外视镜装置
CN206812894U (zh) 汽车变道盲区报警信号控制装置
CN212243160U (zh) 一种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安装结构
CN215204671U (zh) 一种车用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系统
CN210707151U (zh) 一种防眩目液晶屏
CN110803111B (zh) 一种汽车车载智能外后视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39203A (zh) 一种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安装方法
CN111332202A (zh) 一种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安装结构
CN113587044A (zh) 一种防眩目的智能汽车大灯
CN210478533U (zh) 一种智能防眩目汽车内后视镜
CN205854006U (zh) 一种电子防炫目的汽车内后视镜
JPS61156031A (ja) 車両用防眩型反射鏡
CN220647965U (zh) 一种用于一体式后视镜的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