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3012A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3012A
CN115743012A CN202211450783.4A CN202211450783A CN115743012A CN 115743012 A CN115743012 A CN 115743012A CN 202211450783 A CN202211450783 A CN 202211450783A CN 115743012 A CN115743012 A CN 115743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ollision
plate
energy absorption
front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0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迪
仲乐乐
胡月古
潘伟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07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3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3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的两个吸能盒和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的纵梁连接板;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左右延伸的主梁、连接在所述主梁的两端的端梁和与所述端梁滑动连接的滑动梁;其中,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均呈弧形,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朝向所述主梁的后侧弯曲;所述端梁中具有端梁空腔,所述滑动梁间隙配合在所述端梁空腔中;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之间连接有锁止机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通过配置滑动梁,可实现伸缩调节,以满足安装时的空间需要,也有利于提升前防撞梁的溃缩吸能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减少前部碰撞对汽车乘员造成伤害影响,保护驾乘人员安全。在车辆发生前端的碰撞时,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被动形变来进行吸能,从而减少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为一体式结构,在宽度方向的尺寸是固定的,不能伸缩调节。在将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安装到车身底盘上时,所用的空间大,容易发生干涉。在车辆受到左前或右前侧碰时,一体式的前防撞梁溃缩所需的力大,其溃缩吸能性能也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通过配置滑动梁,可实现伸缩调节,以满足安装时的空间需要,也有利于提升前防撞梁的溃缩吸能性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的两个吸能盒和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的纵梁连接板;
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左右延伸的主梁、连接在所述主梁的两端的端梁和与所述端梁滑动连接的滑动梁;
其中,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均呈弧形,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朝向所述主梁的后侧弯曲;
所述端梁中具有端梁空腔,所述滑动梁间隙配合在所述端梁空腔中;
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之间连接有锁止机构;
所述滑动梁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
在所述滑动梁处于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滑动梁的一端从所述端梁空腔中伸出,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通过所述锁止机构锁紧;
在所述滑动梁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滑动梁完全收纳在所述端梁空腔中,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通过所述锁止机构锁紧。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之间装配有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所述锁止机构。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紧螺栓和与所述锁紧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
所述滑动梁朝向所述主梁侧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端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端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每根所述锁紧螺栓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螺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弱化槽。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梁与所述滑动梁之间装配有用于引导所述滑动梁伸缩的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梁空腔的腔壁上的凸轨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梁的外表面上的导向槽;
所述凸轨间隙配合在所述导向槽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梁中具有主梁空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能盒的前端连接有主梁连接板,所述主梁连接板与所述主梁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能盒中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弯折延伸的加强板;
所述吸能盒包括底板、顶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两块侧板;
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的拐角端与所述侧板接触。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梁连接板接触,所述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纵梁连接板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吸能盒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弱化槽;
所述第二弱化槽处于所述加强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拐角端处于一个所述第二弱化槽的前后边缘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通过配置滑动梁,可实现伸缩调节。在安装时,将滑动梁调节至收缩状态,以满足安装时的空间需要。在将纵梁连接板与纵梁连接后,再将滑动梁调节至伸出状态,并可根据车型需要调节长度,以满足防撞要求。滑动梁和端梁都呈弧形并向后弯曲,有利于承受左前或右前的侧碰力,在侧碰发生时,滑动梁会相对于端梁发生溃缩,有利于提升前防撞梁的溃缩吸能性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的爆炸图;
图3为锁紧螺栓上具有第一弱化槽的示意图;
图4为端梁与滑动梁装配后,滑动梁的侧壁紧靠在第一弱化槽的外侧示意图;
图5为滑动梁与端梁之间具有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端梁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凸轨的示意图;
图7为滑动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向槽的示意图;
图8为装配在一起的纵梁连接板、吸能盒、加强板及主梁连接板沿着垂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装配在一起的纵梁连接板、吸能盒、加强板及主梁连接板沿着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1、连接在前防撞梁1的后侧的两个吸能盒2和连接在吸能盒2的后端的纵梁连接板3。
前防撞梁1包括左右延伸的主梁11、连接在主梁11的两端的端梁12和与端梁12滑动连接的滑动梁13。
其中,端梁12和滑动梁13均呈弧形,端梁12和滑动梁13朝向主梁11的后侧弯曲。
端梁12中具有端梁空腔121,滑动梁13间隙配合在端梁空腔121中。
滑动梁13与端梁12之间连接有锁止机构4。
滑动梁13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
在滑动梁13处于伸出状态时,滑动梁13的一端从端梁空腔121中伸出,滑动梁13与端梁12通过锁止机构4锁紧。
在滑动梁13处于收缩状态时,滑动梁13完全收纳在端梁空腔121中,滑动梁13与端梁12通过锁止机构4锁紧。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前后方向为沿着车辆长度的方向,左右方向为沿着车辆宽度的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1、两个吸能盒2、两块纵梁连接板3和若干锁止机构4。
前防撞梁1包括主梁11、两条弧形的端梁12和两条弧形的滑动梁13。
主梁11为前防撞梁1的主体部分,主梁11沿着左右延伸,其为直线状的横梁。两个吸能盒2连接在主梁11的后侧并左右间隔布置。在碰撞发生时,吸能盒2会发生溃缩,起到吸能保护作用。
每个吸能盒2的后端连接有一块纵梁连接板3,便于与车身的纵梁连接。
在主梁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条端梁12,端梁12可与主梁11一体成型。两条滑动梁13与两条端梁12对应滑动连接。端梁12和滑动梁13都呈圆弧形,端梁12和滑动梁13的形状匹配,端梁12和滑动梁13的圆心角在30°-45°之间。端梁12和滑动梁13都朝向主梁11的后侧弯曲延伸。
端梁12为中空结构,其具有贯通的端梁空腔121。端梁空腔121用于收纳滑动梁13。在滑动梁13与端梁12调节到位后,通过锁止机构4将滑动梁13与端梁12锁止固定。
在需要将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安装到车身的纵梁上时,将滑动梁13完全收纳在端梁空腔121中,然后通过锁止机构4锁紧。此时,滑动梁13处于收缩状态,减小了结构的宽度或横向尺寸,以满足安装时的空间需要,减少与周围零件干涉。锁止机构4可选用锁止螺栓、锁止销、锁止螺钉等。
在将纵梁连接板3与纵梁连接后,再将滑动梁13从端梁空腔121中伸出,伸出长度可根据具体车型的要求来选择,然后通过锁止机构4将滑动梁13与端梁12锁止固定。此时,滑动梁13处于伸出状态,以满足防撞要求。
滑动梁13和端梁12都呈弧形并向后弯曲,有利于承受左前或右前的侧碰力,在侧碰发生时,滑动梁13会相对于端梁12发生溃缩,有利于提升前防撞梁1的溃缩吸能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滑动梁13与端梁12之间装配有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锁止机构4,提升了锁止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锁止机构4包括锁紧螺栓41和与锁紧螺栓41配合的锁紧螺母42。
滑动梁13朝向主梁11侧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
端梁1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22,多个第二通孔122沿着端梁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每根锁紧螺栓41穿过一个第一通孔131和一个第二通孔122,并与锁紧螺母42连接。
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采用锁紧螺栓41和锁紧螺母42组合。在滑动梁13的近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该处所指的近端部是指滑动梁13朝向主梁11的一端。在端梁12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22。
组装时,将锁紧螺栓41穿过第一通孔131,并选择穿过一个第二通孔122,然后与锁紧螺母42连接。如此,可通过选择穿过不同位置的第二通孔122来调节滑动梁13与端梁12的相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锁紧螺栓4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弱化槽411。第一弱化槽411处于锁紧螺栓41的圆周面上。
侧碰发生时,力会通过滑动梁13传递到锁紧螺栓41。锁紧螺栓41受到一定的剪切力后,会从第一弱化槽411处断裂,利于实现滑动梁13相对于端梁12溃缩,滑动梁13与端梁12之间摩擦力以及各自的形变,会相应地吸收碰撞力,实现吸能保护作用。
优选地,如图4所示,锁紧螺栓41上间隔地设置两个第一弱化槽411。组装后,两个第一弱化槽411靠在滑动梁13的侧壁的内侧。侧碰发生时,力会通过滑动梁13直接传递到两个第一弱化槽411,利于促使锁紧螺栓41从第一弱化槽411处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端梁12与滑动梁13之间装配有用于引导滑动梁13伸缩的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端梁空腔121的腔壁上的凸轨123和设置在滑动梁13的外表面上的导向槽132。
凸轨123间隙配合在导向槽132中。
本实施例中,端梁12的内侧与滑动梁13的外表面之间配置有导向机构,以引导滑动梁13伸缩滑动。
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凸轨123和至少一对导向槽132,凸轨123一体设置在端梁空腔121的腔壁上,导向槽132设置在滑动梁13的外表面上。凸轨123和导向槽132都呈相应的弧形,凸轨123间隙配合在导向槽132中。
在侧碰发生时,滑动梁13受碰后,导向槽132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增大了凸轨123与导向槽132之间的摩擦力,以阻尼滑动梁13的溃缩滑动,提升了滑动梁13溃缩时的吸能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梁11中具有主梁空腔,其为管状结构,有助于减轻结构重量。前防撞梁1可采用铝合金防撞梁,采用浇铸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吸能盒2的前端连接有主梁连接板5,主梁连接板5与主梁1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主梁连接板5,增大与主梁11的连接面积,便于焊接,也利于主梁11的受力传递到吸能盒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吸能盒2中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弯折延伸的加强板6。
吸能盒2包括底板21、顶板22及连接在底板21与顶板22之间的两块侧板23。
加强板6连接在底板21和顶板22之间,加强板6的拐角端62与侧板23接触。
本实施例中,在吸能盒2中配置有弯折状的加强板6。吸能盒2为方管,其包括底板21、顶板22和两块侧板23。
加强板6包括多片板材61,相邻的两块板材61可焊接。加强板6也可采用一体浇铸或冲压成型。
任意相邻的两块板材61之间形成有锐角,也即是相邻的两块板材61的连接端为拐角端62,拐角端62的夹角为锐角。
板材61在两块侧板23之间倾斜布置,加强板6整体上从后向前弯折延伸。板材61的顶面与顶板22连接,板材61的底面与底板21连接,有助于提高吸能盒2在纵向上的结构强度。多个拐角端62中的一部分拐角端62朝向一侧的侧板23,并与该侧的侧板23接触;多个拐角端62中的另一部分拐角端62朝向另一侧的侧板23,并与该另一侧的侧板23接触。
如此布置,底板21与顶板22之间由加强板6加强连接,拐角端62与侧板23接触,在吸能盒2受力从前向后变形溃缩时,加强板6也受力变形,提升了吸能效果。并且加强板6也受力变形时,其沿着吸能盒2的宽度方向撑开,使得吸能盒2的横向变形比纵向变形厉害,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在前防撞梁的重力及传递来的碰撞力的作用下,吸能盒2直接上下弯折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加强板6的前端与主梁连接板5接触,加强板6的后端与纵梁连接板3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在吸能盒2溃缩时,加强板6同时变形吸能,加强板6的后端不与纵梁连接板3接触,可减少直接传递给纵梁连接板3的力。由吸能盒2传递给纵梁连接板3的力,已经过吸能盒2的前部变形和加强板6的变形吸能而大大变小。如该部分力还较大,会促使吸能盒2中没有加强板6的部分进一步变形,以起到进一步吸能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在吸能盒2的侧板2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弱化槽24。
第二弱化槽24处于加强板6的前后两端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拐角端62处于一个第二弱化槽24的前后边缘之间。
本实施例中,在侧板23的外表面上配置第二弱化槽24,并使得拐角端62顶在第二弱化槽24的内侧,当加强板6横向变形时,拐角端62会给第二弱化槽24处施压,有利于使得侧板23从第二弱化槽24处变形折弯。
根据需要,可配置多个第二弱化槽24,每个拐角端62顶在一个第二弱化槽24的内侧。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的两个吸能盒和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的纵梁连接板;
所述前防撞梁包括左右延伸的主梁、连接在所述主梁的两端的端梁和与所述端梁滑动连接的滑动梁;
其中,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均呈弧形,所述端梁和所述滑动梁朝向所述主梁的后侧弯曲;
所述端梁中具有端梁空腔,所述滑动梁间隙配合在所述端梁空腔中;
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之间连接有锁止机构;
所述滑动梁具有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
在所述滑动梁处于所述伸出状态时,所述滑动梁的一端从所述端梁空腔中伸出,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通过所述锁止机构锁紧;
在所述滑动梁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滑动梁完全收纳在所述端梁空腔中,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通过所述锁止机构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梁与所述端梁之间装配有两个上下间隔布置的所述锁止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紧螺栓和与所述锁紧螺栓配合的锁紧螺母;
所述滑动梁朝向所述主梁侧的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端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端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每根所述锁紧螺栓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弱化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与所述滑动梁之间装配有用于引导所述滑动梁伸缩的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端梁空腔的腔壁上的凸轨和设置在所述滑动梁的外表面上的导向槽;
所述凸轨间隙配合在所述导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中具有主梁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前端连接有主梁连接板,所述主梁连接板与所述主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中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弯折延伸的加强板;
所述吸能盒包括底板、顶板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两块侧板;
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加强板的拐角端与所述侧板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前端与所述主梁连接板接触,所述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纵梁连接板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盒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弱化槽;
所述第二弱化槽处于所述加强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拐角端处于一个所述第二弱化槽的前后边缘之间。
CN202211450783.4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Pending CN115743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0783.4A CN1157430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0783.4A CN1157430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3012A true CN115743012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0783.4A Pending CN115743012A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30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7993C (en) Crumple element comprising a guiding mechanism
US10086784B2 (en) Bumper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US6371541B1 (e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KR101588752B1 (ko) 스몰 오버랩 충돌대응 차체보강구조
JP2607897Y2 (ja) 安全梁
US7070217B2 (en) Collision energy-absorbing device
JP5121677B2 (ja) 衝撃吸収部材
US8403385B2 (en) Automobile bumper structure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34063U (zh) 车架前横梁总成
CN112389487B (zh) 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JP5020519B2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JP2009154617A (ja) 車両用アンダメンバ構造
CN110949294A (zh) 一种提高小偏置碰防撞性能的铝合金汽车前防撞总成
JP4035292B2 (ja) オフセット衝突性に優れたバンパー補強材
CN21308309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JP5235007B2 (ja) 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CN211617879U (zh) 车身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1809467U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前防撞总成
CN115743012A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11752943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碰撞吸收元件
KR100932673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CN219544705U (zh) 防撞梁、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US11801800B2 (e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motor vehicle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20615741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