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7914B -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7914B
CN115737914B CN202211492022.5A CN202211492022A CN115737914B CN 115737914 B CN115737914 B CN 115737914B CN 202211492022 A CN202211492022 A CN 202211492022A CN 115737914 B CN115737914 B CN 115737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polypeptide
naphthalimide
dendrimer
repair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20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37914A (zh
Inventor
顾忠伟
季培红
钟胜男
杨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uz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uz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uz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uz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20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7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7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7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37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7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步骤2,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50℃反应1~32h,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感光材料;所述有机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六氟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通过多肽树枝状分子对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携带以及集聚作用,提高萘酰亚胺化合物在血管壁内的渗透性,更快的进入血管壁,在血管内更快趋向均匀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成形术球囊用于打开动脉壁中的钙化狭窄病变,单纯的球囊扩张后狭窄病变部位再次狭窄的几率非常大。目前,新出现的治疗方式为自然血管支架,即带光敏化合物或药物的球囊扩张导管,与传统药物球囊不同的是,这种类别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球囊部分可以散射可见光,使光敏化合物被激发,从而诱导血管壁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快速结合,原位形成支架,实现血管的愈合与修复。
但是,现有技术中,光敏化合物相对分散,诱导血管壁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结合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多肽树枝状分子改善光敏化合物的分布,提高光敏化合物在血管壁中的渗透性,使其能更快的进入血管壁,在更短的时间内在血管内趋向均匀分布。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2,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50℃反应1~32h,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所述有机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六氟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多肽树枝状分子为精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赖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谷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脯氨酸基树枝状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萘酰亚胺化合物为1,8-萘二甲酰亚胺的衍生物。
可选的,步骤1中,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使用Cbz、Boc和Pbf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不同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1-2,脱去Cbz保护,得到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可选的,步骤2中,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00℃反应4~32h,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可选的,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6,优选1:4。
可选的,步骤2中,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0mol:30~90mL。
可选的,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mol:30~90mL。
可选的,步骤2中,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a、利用二氯甲烷或氯仿萃取;
b、利用硅胶柱层析法或HPLC分离法对萃取出的有机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萘酰亚胺交联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c、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d、旋转蒸发后调节pH至6.5~8,搅拌5~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真空干燥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可选的,步骤c中,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本申请提供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多肽树枝状分子对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携带以及集聚作用,可以提高萘酰亚胺化合物在血管壁内的渗透性,使其能更快的进入血管壁,在更短的时间内在血管内趋向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光动力球囊导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血管修复效果表征中,实验组的组织染色图;
图3为血管修复效果表征中,对照组的组织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发明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2,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50℃反应1~32h,经后处理得到感光材料;
有机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溶剂为异丙醇、六氟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萘酰亚胺化合物为光敏材料,本申请将萘酰亚胺化合物与多肽树枝状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将萘酰亚胺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多肽树枝状分子上,基于多肽树枝状分子的规律结构,将萘酰亚胺化合物集聚在多肽树枝状分子上,提高萘酰亚胺化合物的集聚度,提高局部对光的利用效率。
萘酰亚胺化合物修饰的多肽树枝状分子进入生物体后,可以渗透进入血管壁内的细胞外基质中,接近血管内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在光的催化下产生激发态,诱导萘酰亚胺化合物附近的蛋白质发生交联,起到修复血管的功能。
通过多肽树枝状分子对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携带以及集聚作用,可以提高萘酰亚胺化合物在血管壁内的渗透性,使其能更快的进入血管壁,在更短的时间内在血管内趋向均匀分布。
多肽树枝状分子为具有氨基,且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树枝状分子。多肽树枝状分子为精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赖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谷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脯氨酸基树枝状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赖氨酸基树状大分子为:
赖氨酸基树状分子为赖氨酸-精氨酸树枝状分子,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步骤1中,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多肽树枝状分子为赖氨酸-精氨酸树枝状分子时,氨基被保护后的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萘酰亚胺化合物为1,8-萘二甲酰亚胺的衍生物。
1,8-萘二甲酰亚胺的衍生物,包括二聚体、多聚体、同质异构体以及盐形式,例如,1,8-萘二甲酰亚胺二聚体,多肽树枝状分子为赖氨酸-精氨酸树枝状分子,则感光材料的结构式如下:
步骤1中,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使用Cbz、Boc和Pbf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不同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1-2,脱去Cbz保护(在Pd/C的甲醇溶液中脱去Cbz保护),得到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Cbz保护基的结构式为:Boc保护基的结构式为:/>Pbf保护基的结构式为/>
步骤2中,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00℃反应4~32h,经后处理得到感光材料。
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6,优选1:4。
步骤2中,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0mol:30~90mL。
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mol:30~90mL。
步骤2中,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Boc对三聚乙二醇氨基的单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
B、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4-溴-1,8-萘二甲酸酐加入乙醇中形成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加热到30~90℃反应1~18h,得到第一产物;
C、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4-溴-1,8-萘二甲酸酐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和二甲基亚砜(DMSO)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到70~150℃反应1~32h,得到第二产物;
D、第一产物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中脱去Boc的保护,调节pH至6.5~8,搅拌5~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脱保护的第一产物;
E、脱保护的第一产物与第二产物溶解在乙醇中,加热至30~90℃反应1~18h,得到萘酰亚胺化合物。
步骤B~步骤E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步骤B中,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4-溴-1,8-萘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1:1~3,优选1:1~2。
步骤B中,4-溴-1,8-萘二甲酸酐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mol:0.8~1.1L。
步骤B中,反应结束后,用30mL去离子水洗涤并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第一产物。
步骤C中,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4-溴-1,8-萘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1:1。
步骤C中,4-溴-1,8-萘二甲酸酐、N-二异丙基乙胺、二甲基亚砜的用量比为:1mol:2mol:7~8L。
步骤C中,反应结束后,真空干燥得到第二产物。
步骤D中,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至6.5~8。
步骤E中,第二产物和第三产物的摩尔比为1:1。
步骤2中,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a、利用二氯甲烷或氯仿萃取;
b、利用硅胶柱层析法或HPLC分离法对萃取出的有机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萘酰亚胺交联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c、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d、旋转蒸发后调节pH至6.5~8,搅拌5~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真空干燥得到感光材料。
步骤a中,利用二氯甲烷或氯仿萃取时,二氯甲烷或氯仿的用量为15~50mL。
步骤c中,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步骤d中,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至6.5~8。
参见图1所示,一种光动力球囊导管系统,包括:
管体,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
球囊,球囊固定于管体的远端部位;
光纤组件,插设于管体内,且具有延伸至邻近球囊的发光部位;
球囊表面以涂层的方式负载有辅料和光敏剂,光敏剂为修饰有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光敏剂可在光波长400~460nm下活化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它们交联;
辅料包括活性药物以及包裹活性药物的缓释材料,活性药物为紫杉醇、雷帕霉素、佐他莫司、他克莫司、依维莫司、坦罗莫司、唑罗莫司、比奥莫司、多西紫杉醇、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蛋白结合型地塞米松中的至少一种。
球囊200表面以涂层的方式负载有辅料和光敏剂,其中光敏剂可在光波长400~460nm下活化,并使器官和/或组织(例如血管)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原位形成微支架。辅料包括活性药物,活性药物可以为治疗血管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可通过球囊200释放至血管内和/或血管壁上,从而被细胞吸收。
根据病变情况确定活性药物的给药剂量,但实验过程发现按照预定剂量给药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研究发现原因是活性药物从球囊200表面释放至血液中的速度快,且体内游离活性药物的浓度变化趋势不理想,即游离活性药物的浓度下降趋势快于细胞的利用活性药物的速度。进一步的,发现游离活性药物的浓度下降过快的原因为:游离活性药物在波长为400~460nm的光照下易被分解,当活性药物全部释放至血液中,部分游离活性药物不能被细胞及时吸收,则被光照分解导致失效。为解决该技术问题,辅料还包括包裹活性药物的缓释材料,起到保护活性药物的作用,降低活性药物的损耗率,提升活性药物的利用率。
辅料中的缓释材料为虫胶、聚乙二醇、硬脂酸镁、聚维酮、海藻酸、乙基纤维素、瓜尔豆胶、阿拉伯树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谷物淀粉、硬脂酸钙、矿物油、硬脂富马酸钠、苯甲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缓释材料为聚维酮K90。
参见图1所示,管体100可以是多腔管,例如一实施例中,管体100至少具有导丝腔130、灌注腔140和容置腔,其中导丝腔130分别开放于管体100的两端,以供导丝贯穿;灌注腔140一端开放于管体100的近端110,另一端与球囊200的内部连通,通过在灌注腔140灌注流体可以驱动球囊200膨胀。膨胀后,球囊200表面的涂层能够快速释放。光纤组件300插设于容置腔,并且其发光部位321邻近球囊200,该邻近主要强调光纤组件300发射出的光作用于球囊200的距离较小,能够保证光照的范围和强度,使得光敏剂与血管壁的胶原纤维交联形成血管微支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保证球囊200撤出后血管后,血管壁能够保持在扩张状态。
管体100可以包括相互套设的多根管件,各管件内部和/或内外管170件的径向间隙用以分别提供导丝腔130、灌注腔140和容置腔,灌注腔140和容置腔可以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别存在。
例如一实施例中,多根管件中包括内管160和外管170,其中内管160提供导丝腔130,内管160和外管170的间隙提供灌注腔140,容置腔采用独立管件提供或共用内管160和外管170的间隙,其中独立管件位于内管160和外管170的间隙。
容置腔也可以由位于内管160和外管170的径向间隙的延长管提供,延长管的远端120延伸至球囊200内,且固定于内管160的外壁。
管体100和球囊200的材质可以为尼龙(PA)、PEBAX、PEEK、PU、PVC、硅胶等。
光纤组件300包括光发射装置310和光纤体320,光发射装置310相对于管体100外置,光纤体320一端(近端110)与光发射装置310连接,另一端(远端120)插入容置腔,且延伸至邻近球囊200,发光部位321设于该端。
光纤体320为塑料光纤或玻璃光纤,光纤体320的直径为0.1~0.5mm。光纤体320可活动置于管体100内,也可以固定于管体100内,其固定位置可根据管体100的具体结构来调节,固定方式可采用胶粘或焊接。例如容置腔共用内管160和外管170的间隙时,上述光纤体320的远端120可以固定于内管160的外壁或外管170的内壁(见图1)。若容置腔由延长管提供,光纤体320的远端120伸出容置腔的部分固定于内管160的外壁。
通过球囊200导管系统释放光敏剂和活性药物,并且采用具有光防护作用的缓释材料包裹活性药物,以降低体内游离活性药物受光照分解的损失率,提升活性药物的利用率,从而保证活性药物的疗效。
球囊表面在施加涂层之前,可以采用等离子处理或表面涂覆亲水材料。
球囊表面经过等离子处理或表面涂覆亲水材料后,会延缓球囊上药物的释放,涂覆亲水材料的药物释放速度慢于等离子处理的药物释放速度。
球囊表面以涂层的方式负载光敏剂,包括如下步骤:将光敏剂分散或溶解于溶剂中制备成溶液,覆盖在球囊表面。
溶剂为乙醇、乙酸、丙酮、丁基羟基甲苯、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水中的至少一种。
溶剂为乙醇、乙酸和水相混合的溶剂,溶剂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为乙醇:乙酸:水=80~90:19~9:1。
溶剂为乙醇、乙酸和水相混合的溶剂,溶剂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为乙醇:乙酸:水=89:10:1。
溶液中,光敏剂的浓度为6.25~125μM/mL。进一步优选,光敏剂的浓度为12.5~25μM/mL。
溶液中还包含辅料,辅料与光敏剂的质量比为0.3~10,进一步优选,辅料与光敏剂的质量比为1:1。
辅料中,活性药物与缓释材料的质量比为1:1~20。
光敏剂与活性药物的质量比1:0.2~5。
溶液中还包含稳定剂,稳定剂为抗氧化剂、路易斯酸中的至少一种。
抗氧化剂为氨丁三醇、丁基羟基甲苯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与光敏剂的质量比为0.05~1:100。
路易斯酸的阳离子为Na+、K+、Mg+、Ca+中的至少一种。路易斯酸与光敏剂的摩尔比为0.8~3。
覆盖方式包括喷涂和/或浸涂,球囊表面的光敏剂覆盖量为0.0012~37.5μM/mm2。进一步优选,球囊表面的光敏剂覆盖量为0.05μM/mm2
实施例1制备萘酰亚胺化合物
萘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Boc对三聚乙二醇氨基的单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
(2)0.02mol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0.02mol 4-溴-1,8-萘二甲酸酐加入20mL乙醇中形成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加热到80℃反应22h,得到第一产物;
(3)0.02mol单边保护的叔丁基三聚乙二醇氨基和0.02mol 4-溴-1,8-萘二甲酸酐加入0.04mol N,N-二异丙基乙胺和150mL二甲基亚砜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到80℃反应1.5h,得到第二产物;
(4)第一产物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中脱去Boc的保护,调节pH至6.5~8,搅拌5~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脱保护的第一产物;
(5)脱保护的第一产物与第二产物溶解在55mL乙醇中,加热至80℃反应2h,得到萘酰亚胺化合物。
实施例2制备感光材料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发散法制备赖氨酸-精氨酸树状分子,分子结构如下:
(2)使用Cbz、Boc和Pbf对赖氨酸-精氨酸树状分子的不同氨基进行保护,氨基被保护后的分子结构如下所示:
(3)在Pd/c的甲醇溶液中脱去Cbz保护,得到脱Cbz保护的树状分子;
(4)将1mol脱Cbz保护的树状分子和4mol实施例1制备的萘酰亚胺化合物溶解在90mL的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中,加入40mL N,N-二异丙基乙胺(有机碱),加热至80℃,搅拌反应2h;
(5)反应完成后使用30mL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部分使用柱色谱分离(硅胶:200~300目,淋洗液:乙酸乙酯/乙醇=100:1),真空干燥得到Boc和Pbf保护的感光材料;
(6)将Boc和Pbf保护的感光材料加入到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脱保护;
(7)旋转蒸发后滴加饱和碳酸氢钠调节pH=7,搅拌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真空干燥得到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
实施例3在球囊表面制备感光材料涂层
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制备成3.75×10-3μmol/mL的溶液,按照5μg/mm2的喷涂在球囊表面,晾干5h得到含感光材料涂层的球囊导管。
性能标准
1、渗透性表征
实验组:将血管切成2*2cm的片状,使其内表面朝上用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使其保持润湿状态。取1mg/mL的实施例1制备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滴至血管内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后蘸干血管内表面残余液体,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其在血管内的渗透深度。
对照组:将血管切成2*2cm的片状,使其内表面朝上用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使其保持润湿状态。取1mg/mL的实施例1中第三产物滴至血管内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后蘸干血管内表面残余液体,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试其在血管内的渗透深度。
表1
组别 血管外膜观察到药物的时间
实验组 18s
对照组 30s
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感光材料在血管壁中的渗透性更好,能更快的进入血管壁,在更短的时间内在血管内趋向均匀分布。
2、血管修复效果
实验组:取一段血管测量其直径后,将实施例3制备的含智能光感材料涂层的球囊导管推送至血管中,充盈球囊至名义压力扩张血管后打开激光2.5W、1min后撤出球囊。取血管扩张段进行组织染色观察血管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交联情况,交联情况参见图2所示,同时测量扩张段血管的直径变化。
对照组:取一段血管测量其直径后,将含有1,8-萘二甲酰亚胺涂层的球囊导管推送至血管中,充盈球囊至名义压力扩张血管后打开激光2.5W、1min后撤出球囊。取血管扩张段进行组织染色观察血管内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交联情况,交联情况参见图2所示,同时测量扩张段血管的直径变化。
表2
参见图2所示,组织染色分析实验组的血管中膜内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处于交联状态,说明血管保持顺应性,参见图3所示,对照组血管中膜内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大部分断裂,血管顺应性丧失。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2,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50℃反应1~32h,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所述有机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为异丙醇、六氟异丙醇、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树枝状分子为精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赖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谷氨酸基树枝状分子、脯氨酸基树枝状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萘酰亚胺化合物为1,8-萘二甲酰亚胺的衍生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部分氨基进行保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使用Cbz、Boc和Pbf对多肽树枝状分子的不同氨基进行保护;
步骤1-2,脱去Cbz保护,得到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部分氨基被保护的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加入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70~100℃反应4~32h,经后处理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6。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萘酰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4。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碱和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0mol:30~90mL。
9.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肽树枝状分子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4mol:30~90mL。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后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a、利用二氯甲烷或氯仿萃取;
b、利用硅胶柱层析法或HPLC分离法对萃取出的有机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萘酰亚胺交联的多肽树枝状分子;
c、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d、旋转蒸发后调节pH至6.5~8,搅拌5~15min,使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真空干燥得到所述感光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萘酰亚胺交联后的多肽树枝状分子在三氟乙酸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脱去Boc和Pbf的保护。
CN202211492022.5A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37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2022.5A CN115737914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2022.5A CN115737914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7914A CN115737914A (zh) 2023-03-07
CN115737914B true CN115737914B (zh) 2024-02-06

Family

ID=85338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2022.5A Active CN115737914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79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982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杭州矩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载药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球囊导管系统以及血管原位支架生成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115A (ja) * 1994-07-22 1996-01-30 Ajinomoto Co Inc 光増感機能をもつ新規アミノ酸
CN103408493A (zh) * 2013-07-05 2013-11-27 东南大学 一种多臂萘酰亚胺荧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549A (zh) * 2013-09-03 2014-04-23 河南大学 一种萘酰亚胺-氨基酸化合物及其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应用
CN104478857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东南大学 一种2-吡啶乙烯基萘酰亚胺荧光树形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31719A (zh) * 2017-01-12 2017-06-13 东南大学 一种多吡啶萘酰亚胺荧光树形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3830A (zh) * 2018-06-21 2018-11-06 西北工业大学 萘酰亚胺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基因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753829A (zh) * 2018-06-15 2018-11-06 西北工业大学 骨靶向肽与萘酰亚胺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基因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44296A (zh) * 2020-12-31 2021-07-23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血管自生内源性支架的药物洗脱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575A (zh) * 2021-04-26 2021-07-23 福州大学 一种近红外的萘酰亚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4245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河南大学 萘酰亚胺-多胺衍生物联合环孢素a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药物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0156A1 (en) * 2003-02-13 2004-11-18 Schreck Stefan Geor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situ crosslinking of vascular tissue
EP1689441A1 (en) * 2003-11-05 2006-08-16 PhotoBioMed Corporation Bonding tissues and cross-linking proteins with naphthalimide compound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115A (ja) * 1994-07-22 1996-01-30 Ajinomoto Co Inc 光増感機能をもつ新規アミノ酸
CN103408493A (zh) * 2013-07-05 2013-11-27 东南大学 一种多臂萘酰亚胺荧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9549A (zh) * 2013-09-03 2014-04-23 河南大学 一种萘酰亚胺-氨基酸化合物及其修饰的量子点的制备、应用
CN104478857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东南大学 一种2-吡啶乙烯基萘酰亚胺荧光树形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31719A (zh) * 2017-01-12 2017-06-13 东南大学 一种多吡啶萘酰亚胺荧光树形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53829A (zh) * 2018-06-15 2018-11-06 西北工业大学 骨靶向肽与萘酰亚胺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基因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753830A (zh) * 2018-06-21 2018-11-06 西北工业大学 萘酰亚胺修饰的树形高分子转基因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144296A (zh) * 2020-12-31 2021-07-23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血管自生内源性支架的药物洗脱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575A (zh) * 2021-04-26 2021-07-23 福州大学 一种近红外的萘酰亚胺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304245A (zh) * 2021-05-31 2021-08-27 河南大学 萘酰亚胺-多胺衍生物联合环孢素a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药物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luorescent BAPAD Dendrimeric Antigens Are Efficiently Internalized by Human Dendritic Cells;Mesa-Antunez Pablo等;POLYMERS;第8卷(第4期);文献号111 *
标记有PAMAAM树枝状萘酰亚胺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孙卫玲;张光华;刘静;王帆;;塑料(第06期);55-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7914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37914B (zh) 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
EP2996735B1 (en)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y of hydrophobic active agents
US20180338766A1 (en) Dev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aneurysm
US11213661B2 (en) Expandable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11246963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hydrophobic active agents
JP2007526911A (ja) 医療装置および治療のためのポリマーno供与体プレドラッグナノファイバコーティング
RU2010107669A (ru) Улучшенные покрытые слоем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го вещества медицинские изделия,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15920139A (zh) 一种光动力球囊导管系统
US20040047891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ntrabody targeted delivery and reloading of therapeutic agents
CN101347642B (zh) 透室壁性心肌血运重建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及制备方法
AU2008202283B2 (en) Coating agent for drug releasing stent,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rug releasing stent coated therewith
WO2005058200A1 (en) Systems for gel-based medical implants
CN105622682B (zh) 一种羧基酞菁锌-阿霉素偶联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501363B (zh) 一种具有光响应降解的阿霉素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WO2018059207A1 (zh) 氨来呫诺的新用途
CN112023125A (zh) 结晶型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载药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制备方法
JP2007528752A (ja) 血液の末梢保護及び治療用装置
CN108721254B (zh) 一种紫杉醇-n-琥珀酰羟乙基壳聚糖高分子药物长效缓释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344627A (ja) 治療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CN101467921B (zh) 药物洗脱支架的生产方法
CN102274553A (zh)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及制备方法
US20230398334A1 (en) Coated balloon catheter for treat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12023124B (zh) 结晶型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3126241A (ja) 感温性高分子被覆層を有する医療用具
CN112175041B (zh) 乙基qrpak修饰的双咔啉并哌嗪二酮,其制备,活性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