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7609A -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7609A
CN115737609A CN202211730036.6A CN202211730036A CN115737609A CN 115737609 A CN115737609 A CN 115737609A CN 202211730036 A CN202211730036 A CN 202211730036A CN 115737609 A CN115737609 A CN 115737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leyaconitine
containing gel
gel plaster
plaster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00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铭涛
董汛
杨和金
孙文强
张天财
丁江生
吴德松
周理强
赵春梅
杨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filed Critical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Priority to CN2022117300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7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7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骨架材料、保湿剂、增黏剂、透皮促渗剂、交联剂、交联调节剂、填充剂和纯化水为原料制成一种凝胶贴膏。本发明的凝胶贴膏中草乌甲素含量低,从而降低了毒副作用发生率,同时本发明的凝胶贴膏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疼痛。

Description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门诊患者疼痛患病率较高,近半数患者存在疼痛。约20%健康体检人群也存在急性疼痛为主的轻中度疼痛。疼痛患病率高发科室以外科为主,其中骨科疼痛患病率在80%以上。骨科主要收治外伤、关节疾病患者等疾病为主,这些疾病多数伴有疼痛症状,严重者可致残。另外较多病例来自术后疼痛患者,研究表明,有手术史患者慢性疼痛患病率高于无手术史患者,其慢性疼痛患病率分别为23.15%、15.54%。这也是外科疼痛患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目前,疼痛患者患病率居高不下,而治疗疼痛的药物种类繁多,单用或联合用药也是各抒己见,疗效不一。
根据《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将骨骼肌肉疼痛按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疼痛治疗,轻度疼痛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治疗,中度疼痛采用NSAIDs或弱阿片类药物治疗,重度疼痛采用阿片类药物+NSAIDs或辅助用药治疗。但阿片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和成瘾性,同时NSAIDs消化道安全性不理想,两者联用安全性风险较大;两种NSAIDs联用则会加重消化道不良反应风险。为此,我们设想用天然药物联用NSAIDs或阿片类药物的方式达到降低其副作用发作风险,提高用于骨科疼痛(关节疼痛)镇痛作用的目的。
草乌甲素是从云南特有植物滇西嘟拉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药物。动物试验和临床应用均表明草乌甲素为一优良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病理性疼痛、腰腿痛、炎性疼痛、癌性疼痛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疼痛,且无成瘾性,于2013年进入了《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草乌甲素的镇痛机制通常认为与阻断神经元上电压依赖型钠离子通道有关。同时,也有报道显示草乌甲素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活化下行疼痛抑制系统或通过抑制突触前递质释放进而抑制脊髓背角c-纤维突触长程增强效应而产生镇痛作用。此外,草乌甲素还可以通过影响脊髓强啡肽的释放,作用于κ-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
洛索洛芬钠为苯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属环氧化酶(COX)抑制剂,与环氧化酶结合,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PG),发挥镇痛、消炎作用。临床上用于骨性关节炎、肌肉疼痛以及创伤引起的肿胀、疼痛等骨骼肌肉疾病,其镇痛效果比酮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强10-20倍,起效迅速,且具有强效、均衡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在骨骼和肌肉中,洛索洛芬钠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一直维持高浓度达24h。洛索洛芬钠作用机理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酮。洛索洛芬钠作为新型NSAIDs,与其他药物不同点它是一个前体药物,本身无活性,主要在肝脏内羰基还原酶的作用下迅速转变成具有强效环氧化酶抑制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反式氢氧化物)而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胃肠道的损害低于NSAIDs。
草乌甲素问世至今已近二十年,国内多家医药公司已生产草乌甲素片、草乌甲素胶囊、草乌甲素注射液等剂型的产品,但应用面一直不广,这与其优良的药效明显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给药方式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乌甲素对粘膜、肌肉等组织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注射和口服的副作用都较大。注射时局部长时间剧烈疼痛;口服时胃肠道副作用较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唇发麻、恶心、呕吐等反应,因此患者对这两种给药方式的顺应性均很差;极大地限制了该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2)草乌甲素为双酯型生物碱,有一定的毒性,治疗窗较窄,生物半衰期较短,约5小时,而其现有制剂均为速释制剂,每天用药1-2次,因此血药浓度的波动必定较大,无法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草乌甲素口服后的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
而国内洛索洛芬钠主要有普通片剂、普通胶囊等口服制剂,凝胶膏。口服给药,其代谢产物可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可见,技术中存在的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口服用药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大,生物利用度低,治疗窗较窄等问题。如何提高草乌甲素和洛索洛芬钠的药效,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外用治疗关节疼痛效果明确,安全,毒副作用小,且不易复发。
本发明提供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草乌甲素0.0132~0.0525份、洛索洛芬钠0.0132~0.0525份、骨架材料0.1~10份、保湿剂1~40份、增黏剂0.1~10份、透皮促渗剂0.6~1.2份、交联剂0.1~10份、交联调节剂0.1~10份、填充剂0.1~10份、纯化水50~75份。
优选的,所述骨架材料为NP-600、NP-700、NP-800、卡波姆980、卡波姆940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NP-600、NP-700、NP-800为中和的聚丙烯酸钠,购买于亚士兰。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增黏剂为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交联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透皮促渗剂为氮酮、油酸、薄荷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甘羟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交联调节剂为酒石酸、柠檬酸、三乙醇胺、油酸、磷酸、盐酸、乙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为高岭土、氧化锌、微粉硅胶、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原料;
(2)将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增黏剂、交联调节剂和透皮促渗剂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
(3)将骨架材料、交联剂、保湿剂、填充剂用纯化水分散均匀,得到B溶液;
(4)将步骤(2)中的A溶液与步骤(3)中的B溶液在搅拌釜混合均匀,搅拌至膏体物成均一白色,测定pH值为4-5之后,在涂布机上进行涂布,得到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针对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剂量小,药效强,但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肝脏首过效应强的特点,将两者结合,并制成凝胶贴膏。本发明的凝胶贴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以维持相当平稳的血药浓度,显著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在副反应发生时及时中断给药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其次,凝胶贴膏可有效避免首过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再者,凝胶贴膏可以维持长时间释药,减少用药次数,特别适合于骨科疼痛(关节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另外,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针对的疾病多为身体局部部位的疼痛,而凝胶贴膏药可以作为局部给药方式,使药物直达患处,避免全身给药带来的一些毒副作用。
草乌甲素和洛索洛芬钠镇痛机制不同,前者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的合成、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影响脑内5-HT及β-内啡肽水平有关,具有中枢、外周双相镇痛作用;后者通过与环氧化酶结合,掩盖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断该酶催化发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代谢,发挥镇痛、消炎和解热作用,作用部位为末梢神经,具有外周镇痛作用。两者合用,不会争夺作用受体,共同发挥镇痛作用,对于草乌甲素起到增效作用;另一方面,洛索洛芬钠的加入,可以降低草乌甲素的用量,从而减少了因其继发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降低胃肠道溃疡风险,达到减毒的目的。本申请将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合用制备凝胶贴膏,存在“减毒增效”作用,且经皮给药制剂可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本发明制备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特别适用于骨科疼痛(关节疼痛)的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草乌甲素凝胶膏剂的透皮结果;
图2为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凝胶给药后大鼠皮肤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中,草乌甲素(批号:20210901)云南涞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洛索洛芬钠(批号:20210812),云南涞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NP-700,亚士兰(批号861844);NP-800,亚士兰(批号861834);NP-600,亚士兰(批号861825);高岭土(批号:202110343)陕西天正辅料有限公司;PVP-K90(批号:021019005)重庆斯泰克瑞登梅尔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酒石酸(批号:10022018)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甘油(批号:20210202)西安晋湘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甘羟铝(批号:20210305)陕西天正辅料有限公司;其他原料为市场常规购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
NP-7005g,氮酮1.2g,甘油40g,甘羟铝0.3g,酒石酸0.1g,PVPK900.05g,草乌甲素0.0132g,洛索洛芬钠0.0132g,高岭土0.02g,纯化水40g。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原料;
(2)将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PVPK90、酒石酸和氮酮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
(3)将NP-700、甘羟铝、甘油用纯化水分散均匀,得到B溶液;
(4)将步骤(2)中的A溶液与步骤(3)中的B溶液在搅拌釜内反复搅拌,直至膏体物成均一白色,测定pH值为4之后,移入事先准备好的小型实验用涂布机(ZJ-077-B,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内进行涂布、裁切,得到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药物浓度为0.22mg/g。
实施例2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
NP-7005g,氮酮1.2g,甘油40g,甘羟铝0.3g,酒石酸0.1g,PVPK900.05g,草乌甲素0.0264g,洛索洛芬钠0.0264g,高岭土0.02g,纯化水40g。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药物浓度为0.44mg/g。
实施例3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
NP-7005g,氮酮1.2g,甘油40g,甘羟铝0.3g,酒石酸0.1g,PVPK900.05g,草乌甲素0.0525g,洛索洛芬钠0.0525g,高岭土0.02g,纯化水40g。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药物浓度为0.875mg/g。
实施例4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
NP-7005g,氮酮1.2g,甘油40g,甘羟铝0.3g,酒石酸0.1g,PVPK900.05g,草乌甲素0.105g,洛索洛芬钠0.105g,高岭土0.02g,纯化水40g。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
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药物浓度为1.75mg/g。
对比例1
一种空白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
NP-7005g,氮酮1.2g,甘油40g,甘羟铝0.3g,酒石酸0.1g,PVPK900.05g,高岭土0.02g,纯化水40g。
所述空白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原料;
(2)将PVPK90、酒石酸和氮酮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
(3)将NP-700、甘羟铝、甘油用纯化水分散均匀,得到B溶液;
(4)将步骤(2)中的A溶液与步骤(3)中的B溶液在搅拌釜内反复搅拌,直至膏体物成均一白色,测定pH值为4之后,移入事先准备好的小型实验用涂布机(ZJ-077-B,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内进行涂布、裁切,得到所述空白凝胶贴膏。
对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和对比例1制备的空白凝胶贴膏进行以下实验:
1、体外透皮实验
(1)离体鼠皮的处理
取健康的SD大鼠,脱颈椎处死,小心剔干净腹部的毛,剥离皮肤,用刀片小心刮去皮下组织,用异丙醇多次擦拭去除剩余的皮下脂肪和筋膜,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清净后用滤纸吸干水分,-20℃的冰箱中保存。
(2)体外透皮实验
取处理完成的小鼠离体皮肤,滤纸吸净附着的溶液,将1g实施例3制备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膏剂朝下置于处理过的皮肤上,拇指持续按压2min,医用胶带固定,将皮肤夹在Franz扩散池的供体室和接收池之间,盖上固定盖,用夹子固定好避免漏液。在接收池中分别加入(60%乙醇:40生理盐水)接收液,将皮肤角质层侧与接收溶液接触,排尽皮肤下的空气,磁力搅拌速度设定为500r/min,37.0±0.5℃恒温水浴,记录实验开始的时间,分别在1h,2h,4h,6h,8h,12h,24h这7个时间点进行取样,取样针取样0.8mL溶液,取样后立即补充相同体积经预热的新鲜接收液。取样加入新鲜的接收液后,要保证接收池内药物浓度仍能满足“漏槽条件”。取样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从而根据公式(I)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081
公式(I)中Qn为第n个取样点草乌甲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μg.cm-2),Cn为第n个取样点草乌甲素的质量浓度(μg/mL),Ci为第i个取样点样品中草乌甲素的质量浓度(μg/mL),S为扩散池截面积(cm2),V0为接受室体积(mL),V为取样体积(mL)。测试结果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草乌甲素凝胶膏剂24h的累积释放量是208.22μg.cm-2,透皮率是83.4%。将Qn对t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Q n=6.0915t-0.9727,r2=0.9971,说明草乌甲素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释放是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的规律。
2、对小鼠疼痛性扭体反应的影响
(1)分组:
取SPF级KM小鼠72只,全雄性,待动物体重达到18-20g,随机将小鼠称重、标记、分组,分为模型对照组(不给药),空白凝胶贴膏组(对比例1,空白凝胶贴膏)、阳性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109001S)、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低剂量组(实施例1,浓度为0.22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剂量组(实施例2,浓度为0.44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高剂量组(实施例3,浓度为0.875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每组12只,共6个组。
(2)给药:
第1d给药前24h,用8%硫化钠溶液将小鼠腹部脱毛,脱毛面积约3cm×3cm。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腹部脱毛处涂抹相应的空白凝胶贴膏组、阳性对照物和受试物,约0.3g/只,面积大小约2.5cm×2.5cm;药物涂抹完成后,用裁剪为3cm×3cm的纸片覆盖于受试物上,再用医用透气胶带固定给药4h,给药结束后用温水将小鼠腹部的受试物擦拭干净,1d/次,连续给药7d。
(3)模型建立及指标检测
末次给药60min后,每只动物按照10mL/kg的注射体积腹腔注射0.62%冰醋酸,复制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造模10min后,将小鼠置于广口瓶中,观察各组动物造模10min后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统计小鼠扭体次数。
实验结果以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02
表示,n是每组动物数目。实验结果测得值,用Office Excel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01
n=12)结果如表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中**P<0.01。
表1
组别 浓度(mg/g) 扭体次数(次)
模型对照组 - 32.8±7.3
空白凝胶贴膏组 - 25.8±13.5
阳性对照组 - 30.8±13.3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低剂量 0.22 27.0±16.4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剂量 0.44 25.4±12.5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高剂量 0.875 18.3±13.9**
从表1可以看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7d后,空白凝胶贴膏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低剂量组(0.22mg/g)、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剂量组(0.44mg/g)均不能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5);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高剂量组(0.875mg/g)能显著减少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P<0.05)。
可见,在本试验条件和所设计的剂量范围内,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在0.875mg/g的剂量下可显著降低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表明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具有外周镇痛作用。
3、对角叉菜胶致大鼠皮肤炎性肿胀的影响
(1)分组:取72只全雄SPF级SD大鼠,体重200-230g,根据体重进行随机分组,即分为模型对照组(不给药)、空白凝胶贴膏组(对比例1,空白凝胶贴膏)、阳性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109001S)、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低浓度组(实施例2,浓度为0.44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浓度组(实施例3,浓度为0.875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高浓度组(实施例4,浓度为1.75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各组大鼠背部去毛,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将受试物均匀涂抹于左侧去毛处,连续给药7d,1d/次。
(2)指标检测
末次给药后,在背部去毛处中线两侧,每一侧均标记两个点,4个点两两对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于末次给药30min后,左上和左下标记点皮内注射1%角叉菜胶(0.1mL/点,厂家:sigma,生产批号:BCBP8978V)致炎;右上和右下的标记点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点)。致炎30min后,取左上和右上两个标记点的皮肤,用直径为10mm打孔器将大鼠皮肤同部位等面积切下,分别取两片皮肤称重并记录,计算肿胀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左下和右下的皮肤取材固定,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肿胀度=右上皮肤重量-左上皮肤重量。
(3)病理切片染色
将左下和右下的皮肤取材固定,放入10%中性甲醛固定液中,浸泡固定72h。固定后的皮肤组织放入包埋盒,流水冲洗,按表2步骤进行脱水浸蜡包埋制片:
表2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11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21
包埋完成后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厚度为4um),切片于43℃水浴展片,43℃捞片、控片,置于60℃烤片4h,37℃烤片过夜。染色按以下步骤进行:
a脱蜡:把玻片放入二甲苯溶液染缸中溶去石蜡3min,再经第二缸二甲苯溶蜡3min。
b下水:玻片依次放入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再冲水。
c染色:把玻片放入苏木精染液5min至紫红色,再放入自来水冲洗至蓝色,放入盐酸乙醇溶液中进行分化,冲水后再放入稀氨水中进行返蓝,再冲水。
d复染:返蓝冲水结束后,放入伊红染液3min,冲水。
e脱水:依次放入80%乙醇、9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
f透明:放入二甲苯中3min直至透明。
g封片:用玻璃棒滴加一滴中性树胶,用盖玻片封片,自然风干。
染色完成后,将玻片放入病理切片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利用仪器自带软件将图片输出,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以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23
表示,n是每组动物数目。实验结果测得值,用Office Excel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皮肤炎性肿胀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22
n=12)结果如表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中*P<0.05,***P<0.001。
表3
组别 浓度(mg/g) 皮肤肿胀度
模型对照组 - 93.97±26.53
空白凝胶贴膏组 - 115.16±14.63
阳性对照组 - 32.15±18.70<sup>***</sup>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0.44 95.91±26.49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0.875 84.94±32.94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1.75 60.68±37.32<sup>*</sup>
从图2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凝胶贴膏组大鼠表皮结构完整,皮肤表皮层可见棘层局灶性增厚,真皮浅层炎症细胞严重浸润且向表皮募集。阳性对照组和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1.75mg/g组大鼠表皮结构完整,皮肤皮层未见明显棘层局灶性增厚,真皮浅层仅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0.44mg/g和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0.875mg/g组大鼠表皮结构完整,皮肤表皮层可见棘层局灶性增厚,真皮浅层炎症细胞严重浸润且向表皮募集。
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在1.75mg/g剂量下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皮肤炎性肿胀,表明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4、对碘乙酸钠致大鼠骨关节炎疼痛的影响
(1)动物分组及给药
取SPF级SD大鼠82只,全雄性,待体重达到220-240g,检测大鼠右侧膝关节处的按痛阈值作为基础值,根据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基础值进行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凝胶贴膏组(对比例1,空白凝胶贴膏)、阳性对照组(扶他林,GSK公司,生产批号:MF6E)、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低浓度组(实施例2,浓度为0.44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中浓度组(实施例3,浓度为0.875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高浓度组(实施例4,浓度为1.75mg/g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除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11只大鼠外,其余每组12只大鼠。
给药前,用自制的颈圈固定大鼠头部(以防大鼠舔舐给药部位),各组大鼠分别将相应受试药物涂抹于右侧膝关节周围,4h后用清水清洗残余药物,1次/d,连续给药8d。
(2)模型建立
采用3.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待麻醉成功后,用剃毛器于右侧膝关节去毛,再用75%的乙醇消毒。将大鼠的右膝屈曲90°,在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处进针,注射时手持1mL注射器向内侧呈45°角,沿此穿刺点垂直进针,当有明显的落空感时说明进针成功,即可停止进针,注射浓度为120mg/mL的碘乙酸钠(Sigma公司,生产批号:BCCC1901)溶液,50μL/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50μL的0.9%生理盐水。
用按痛仪痛阈值基础值、造模后给药前、给药第2d、5d、8d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处按痛阈值。痛阈值检测方法如下:将大鼠右侧膝关节伸直位固定于按痛仪的压头下,进行逐步加压,当大鼠因膝关节疼痛出现挣扎鸣叫时停止加压,此时显示的压力值为痛阈值。
实验结果以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41
表示表示,n是每组动物数目。实验结果测得值,用OfficeExcel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对骨关节炎大鼠痛阈值的影响(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42
n=11~12)如表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中##P<0.01,###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表中*P<0.05,**P<0.01,***P<0.001。
表4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43
Figure BDA0004031171270000151
表4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给药前,各组大鼠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值均显著降低(P<0.01,P<0.001),提示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第2d,阳性对照组(扶他林)、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0.44mg/g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0.875mg/g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1.75mg/g组均可显著升高大鼠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值(P<0.05,P<0.01);给药第5d,阳性对照组(扶他林)、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0.875mg/g组、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1.75mg/g组均能显著升高大鼠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值(P<0.05,P<0.01);给药第8d,阳性对照组(扶他林)能显著升高大鼠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值(P<0.05),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各浓度组均不能著升高大鼠右侧膝关节按痛阈值(P>0.05)。
在本试验条件和所设计的剂量范围内,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在0.44mg/g、0.875mg/g、1.75mg/g的剂量下能显著抑制碘乙酸钠致大鼠骨关节炎疼痛,表明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具有显著的外周镇痛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草乌甲素0.0132~0.0525份、洛索洛芬钠0.0132~0.0525份、骨架材料0.1~10份、保湿剂1~40份、增黏剂0.1~10份、透皮促渗剂0.6~1.2份、交联剂0.1~10份、交联调节剂0.1~10份、填充剂0.1~10份、纯化水5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材料为NP-600、NP-700、NP-800、卡波姆980、卡波姆940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聚乙二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黏剂为明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交联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促渗剂为氮酮、油酸、薄荷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甘羟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调节剂为酒石酸、柠檬酸、三乙醇胺、油酸、磷酸、盐酸、乙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高岭土、氧化锌、微粉硅胶、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原料;
(2)将草乌甲素、洛索洛芬钠、增黏剂、交联调节剂和透皮促渗剂混合均匀,得到A溶液;
(3)将骨架材料、交联剂、保湿剂、填充剂用纯化水分散均匀,得到B溶液;
(4)将步骤(2)中的A溶液与步骤(3)中的B溶液在搅拌釜混合均匀,搅拌至膏体物成均一白色,测定pH值为4-5,在涂布机上进行涂布,得到所述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
CN202211730036.6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37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0036.6A CN115737609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0036.6A CN115737609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7609A true CN11573760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8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0036.6A Pending CN115737609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76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53625B2 (ja) 薬剤/浸透促進組成物に関連する皮膚刺激を低下させる方法
MD960307A (ro) Compoziţii farmaceutice cu conţinut de acid hialuronic, utilizarea compoziţiilor pentru tratamentul bolilor pielii, metodă de tratament al bolilor pielii
CN103211801B (zh) 一种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358A (zh) 止痒祛疤涂膜剂
CN1889965B (zh) 使用生物相容聚合物,制备一种化合物或制造一种医用设备
CN1154484C (zh) 司来吉兰或去甲基司吉兰在生产治疗创伤、烧伤、光照损害的药物中的用途
US20070042976A1 (en) Method of treating cosmetic and dermatologic conditions by a demethylating agent
CN115737609A (zh) 一种含草乌甲素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2518B (zh) 一种含维生素k1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1246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OBINSON et al. Griseofulv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CN114010700A (zh) 一种含有中药有效成分的无创真皮渗透技术透皮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89832B (zh) 右酮洛芬氨丁三醇凝胶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1700B (zh) 5,7,4&#39;-三羟基二氢黄酮或其衍生物用于止痛的用途
CN11427229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各阶梯癌性疼痛的外用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520599C1 (ru) Способ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й биопластики гастродуоденальных язв комплексным биопластическим материалом
CN115364097B (zh) 一种含杂原子环丁烷取代基的吡啶酮衍生物的应用
CN113855676B (zh) Ad16在制备减轻慢性炎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14366732B (zh) 泰妙菌素在制备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5475162B (zh) 4-异丁基-2-吡咯烷酮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一种镇痛药物
EP1455772B1 (en) Medium for radical treatment of tumors, inflammatory processes, fungal infections and other affections of the tissues, diagnostic and prophylactic and method of its implementation
JP7219476B2 (ja) 腱滑膜病変を主体とした疾患の治療薬
Hofmann et al. In vivo autoradiography and planimetry of epidermis in psoriatics under PUVA-therapy
CN1149477A (zh) 治疗鸡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0501A (zh) 顺-13-十八碳烯酸或其盐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受损皮肤和/或黏膜愈合的药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