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6031A -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6031A
CN115736031A CN202211434152.3A CN202211434152A CN115736031A CN 115736031 A CN115736031 A CN 115736031A CN 202211434152 A CN202211434152 A CN 202211434152A CN 115736031 A CN115736031 A CN 115736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ea frying
frying
ventil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41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久彬
张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uf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uf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uf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uf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41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6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6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6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入料机构、主体机构、通风机构、炒茶机构、加热机构、支撑机构以及出料机构,入料管一端以及出料口一端均与炒茶锅侧表面连接,通风管一端与通风栅板一端焊接,炒茶电机安装于出风栅板一端,出风栅板一端设有圆孔,炒茶电机一端设有驱动轴,联轴器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轴连接,炒茶杆一端与通风栅板另一端旋转配合,加热线圈安装于炒茶锅侧表面,加热电源安装于底板上表面,若干支撑块侧表面均与炒茶锅侧表面连接,干燥箱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监测设备内的温度和湿度,使设备可以即时调节炒制温度和炒制转速。

Description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背景技术
有的炒茶机包括一口炒锅,炒锅内设有电机驱动的压板,炒锅的上方设有自动加料装置。炒制茶叶一般需经过杀青、里条、压扁和磨光四个阶段,各个炒制阶段对炒锅的温度和压板的转速均有一定要求。现有炒茶机装置只有一口炒锅,需要根据不同茶叶的炒制阶段,即时调节炒锅的炒制温度和压板转速,无法实现炒茶过程全自动,效率较低;若茶农对上述炒茶阶段参数设置不恰当,也会影响最终的炒茶质量。现有炒茶装置当茶农误按启动按钮后,自动加料装置会向没有达到设定温度的炒锅内投放茶叶,给茶农带来不必要损失。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有效提高炒茶效率和质量,降低茶农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下的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有着无法即时调节炒制温度和炒制转速、容易造成浪费以及茶叶干燥不彻底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解决现有的无法即时调节炒制温度和炒制转速、容易造成浪费以及茶叶干燥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炒茶设备,包括入料机构、主体机构、通风机构、炒茶机构、加热机构、支撑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管,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炒茶锅、通风栅板以及出风栅板,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管,所述炒茶机构包括炒茶电机、联轴器以及炒茶杆,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线圈以及加热电源,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以及底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口以及干燥箱,所述入料管一端以及出料口一端均与炒茶锅侧表面连接,所述通风管一端与通风栅板一端焊接,所述炒茶电机安装于出风栅板一端,所述出风栅板一端设有圆孔,所述炒茶电机一端设有驱动轴,所述联轴器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炒茶杆一端与通风栅板另一端旋转配合,所述加热线圈安装于炒茶锅侧表面,所述加热电源安装于底板上表面,若干所述支撑块侧表面均与炒茶锅侧表面连接,所述干燥箱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入料机构还包括电磁阀门以及开关传感器,所述电磁阀门安装于入料管内部,所述开关传感器安装于电磁阀门一端,所述电磁阀门与开关传感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通过开关传感器控制电磁阀门的开关,电磁阀门的作用是控制茶叶的进料量。
优选地,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炒茶锅侧表面,所述通风栅板另一端与炒茶锅一端连接,所述出风栅板另一端与炒茶锅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时监测设备内的温度和湿度,通风栅板以及出风栅板的作用是排除设备内的水汽。
优选地,所述通风机构还包括固定杆、通风电机以及通风风扇,若干所述固定杆一端均与通风管内部侧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均与通风电机侧表面连接,所述通风电机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通风风扇一端与旋转轴连接,通风电机的作用是带动通风风扇旋转,通风风扇的作用是通入空气排出设备内的水汽。
优选地,所述炒茶机构还包括炒茶叶片,所述炒茶杆另一端与联轴器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炒茶叶片一端均与炒茶杆侧表面焊接,炒茶电机的作用是带动炒茶杆旋转,炒茶杆的作用是带动炒茶叶片旋转,炒茶叶片的作用是旋转炒制茶叶。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电路管以及控制板,两个所述电路管一端均与加热线圈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电路管另一端均与加热电源上表面连接,所述控制板安装于加热电源侧表面,加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加热源,加热线圈的作用是通电加热茶叶。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杆、连接块、称重传感器、减震弹簧、减震器以及支撑柱,若干所述连接杆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块两端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若干连接块一侧表面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于若干连接块下表面,若干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分别与若干称重传感器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弹簧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减震器一端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器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柱一端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均与底板上表面焊接,称重传感器与开关传感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通过称重传感器控制开关传感器运行,称重传感器的作用是称量加入的茶叶重量,减震弹簧以及减震器的作用是减少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
优选地,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推拉屉以及拉手,所述出料口另一端与干燥箱上表面连接,所述推拉屉两侧表面与干燥箱内部两侧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拉手安装于推拉屉一侧表面,干燥箱的作用是使茶叶干燥完全。
一种炒茶设备的炒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板启动预设程序,加热电源提供加热源,使加热线圈通电加热,将炒茶锅内的温度加热至一百八十至二百摄氏度后,通过入料管向炒茶锅内加入茶叶,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入茶叶的重量,达标后将信号传输至开关传感器,开关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磁阀门,使茶叶停止入料;
步骤二:程序控制炒茶电机启动高速模式,炒茶电机带动炒茶杆,炒茶杆带动炒茶叶片旋转炒制茶叶,炒茶叶片对茶叶进行持续的杀青以及初步的里条的工作;
步骤三:通风电机运转,带动通风风扇,将茶叶的水分通过气流从出风栅板带出设备,使茶叶保持干燥,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炒茶锅内湿度,达到指标后,控制板控制炒茶电机降低转速至慢速模式,同时降低加热电源功率,使炒茶锅内温度降低至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摄氏度,使炒茶叶片对茶叶进行温柔地旋转;
步骤四:湿度传感器继续监测炒茶锅内湿度,达到指标后,加热电源以及炒茶电机停止运行,茶叶通过出料口落入干燥箱,干燥箱内设置有干燥包对水分进行最后吸附,使茶叶彻底干燥,同时令茶叶自然冷却,通过拉手拉出推拉屉,得到成品茶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实施监测设备内的温度和湿度,使设备可以即时调节炒制温度和炒制转速。
2、本发明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入茶叶的重量,达标后将信号传输至开关传感器,开关传感器控制关闭电磁阀门,使茶叶及时停止入料,防止造成浪费。
3、本发明通过设置通风电机带动通风风扇旋转,将茶叶的水分通过气流从出风栅板带出设备,干燥箱内设置有干燥包对茶叶的水分进行最后吸附,使茶叶彻底干燥。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炒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炒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炒茶设备的炒茶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炒茶设备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炒茶设备的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入料机构;110、入料管;120、电磁阀门;130、开关传感器;200、主体机构;210、炒茶锅;220、通风栅板;230、温度传感器;240、湿度传感器;250、出风栅板;300、通风机构;310、通风管;320、固定杆;330、通风电机;340、通风风扇;400、炒茶机构;410、炒茶电机;420、联轴器;430、炒茶杆;440、炒茶叶片;500、加热机构;510、加热线圈;520、电路管;530、加热电源;540、控制板;600、支撑机构;610、支撑块;620、连接杆;630、连接块;640、称重传感器;650、减震弹簧;660、减震器;670、支撑柱;680、底板;700、出料机构;710、出料口;720、干燥箱;730、推拉屉;74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炒茶设备,包括入料机构100、主体机构200、通风机构300、炒茶机构400、加热机构500、支撑机构600以及出料机构700,入料机构100包括入料管110,主体机构200包括炒茶锅210、通风栅板220以及出风栅板250,通风机构300包括通风管310,炒茶机构400包括炒茶电机410、联轴器420以及炒茶杆430,加热机构500包括加热线圈510以及加热电源530,支撑机构600包括支撑块610以及底板680,出料机构700包括出料口710以及干燥箱720,入料管110一端以及出料口710一端均与炒茶锅210侧表面连接,通风管310一端与通风栅板220一端焊接,炒茶电机410安装于出风栅板250一端,出风栅板250一端设有圆孔,炒茶电机410一端设有驱动轴,联轴器420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轴连接,炒茶杆430一端与通风栅板220另一端旋转配合,加热线圈510安装于炒茶锅210侧表面,加热电源530安装于底板680上表面,若干支撑块610侧表面均与炒茶锅210侧表面连接,干燥箱720下表面与底板680上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入料机构100还包括电磁阀门120以及开关传感器130,电磁阀门120安装于入料管110内部,开关传感器130安装于电磁阀门120一端,电磁阀门120与开关传感器13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通过开关传感器130控制电磁阀门120的开关,电磁阀门120的作用是控制茶叶的进料量,其中,开关传感器130的型号为LJ18A3-8-Z/BY。
进一步地,主体机构2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30以及湿度传感器240,温度传感器230以及湿度传感器240均安装于炒茶锅210侧表面,通风栅板220另一端与炒茶锅210一端连接,出风栅板250另一端与炒茶锅210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230以及湿度传感器240的作用是实时监测设备内的温度和湿度,通风栅板220以及出风栅板250的作用是排除设备内的水汽,其中,温度传感器230的型号为BRW600-400A,湿度传感器240的型号为EE210-HT6XPAXDD。
进一步地,通风机构300还包括固定杆320、通风电机330以及通风风扇340,若干固定杆320一端均与通风管310内部侧表面焊接,若干固定杆320另一端均与通风电机330侧表面连接,通风电机330一端设有旋转轴,通风风扇340一端与旋转轴连接,通风电机330的作用是带动通风风扇340旋转,通风风扇340的作用是通入空气排出设备内的水汽,其中,通风电机330的型号为YE2-100。
进一步地,炒茶机构400还包括炒茶叶片440,炒茶杆430另一端与联轴器420一端连接,若干炒茶叶片440一端均与炒茶杆430侧表面焊接,炒茶电机410的作用是带动炒茶杆430旋转,炒茶杆430的作用是带动炒茶叶片440旋转,炒茶叶片440的作用是旋转炒制茶叶,其中,炒茶电机410的型号为BN三相电机。
进一步地,加热机构500还包括电路管520以及控制板540,两个电路管520一端均与加热线圈510侧表面连接,两个电路管520另一端均与加热电源530上表面连接,控制板540安装于加热电源530侧表面,加热电源530的作用是提供加热源,加热线圈510的作用是通电加热茶叶。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600还包括连接杆620、连接块630、称重传感器640、减震弹簧650、减震器660以及支撑柱670,若干连接杆620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块610两端连接,若干连接杆62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连接块630一侧表面旋转配合,若干称重传感器640分别安装于若干连接块630下表面,若干减震弹簧650一端分别与若干称重传感器640下表面连接,若干减震弹簧65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减震器660一端连接,若干减震器66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柱670一端连接,若干支撑柱670另一端均与底板680上表面焊接,称重传感器640与开关传感器13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通过称重传感器640控制开关传感器130运行,称重传感器640的作用是称量加入的茶叶重量,减震弹簧650以及减震器660的作用是减少设备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其中,称重传感器640的型号为YN-301。
进一步地,出料机构700还包括推拉屉730以及拉手740,出料口710另一端与干燥箱720上表面连接,推拉屉730两侧表面与干燥箱720内部两侧表面滑动配合,拉手740安装于推拉屉730一侧表面,干燥箱720的作用是使茶叶干燥完全。
实施例二:
一种炒茶设备的炒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板540启动预设程序,加热电源530提供加热源,使加热线圈510通电加热,将炒茶锅210内的温度加热至一百八十至二百摄氏度后,通过入料管110向炒茶锅210内加入茶叶,称重传感器640实时监测加入茶叶的重量,达标后将信号传输至开关传感器130,开关传感器130控制关闭电磁阀门120,使茶叶停止入料;
步骤二:程序控制炒茶电机410启动高速模式,炒茶电机410带动炒茶杆430,炒茶杆430带动炒茶叶片440旋转炒制茶叶,炒茶叶片440对茶叶进行持续的杀青以及初步的里条的工作;
步骤三:通风电机330运转,带动通风风扇340,将茶叶的水分通过气流从出风栅板250带出设备,使茶叶保持干燥,湿度传感器240实时监测炒茶锅210内湿度,达到指标后,控制板540控制炒茶电机410降低转速至慢速模式,同时降低加热电源530功率,使炒茶锅210内温度降低至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摄氏度,使炒茶叶片440对茶叶进行温柔地旋转;
步骤四:湿度传感器240继续监测炒茶锅210内湿度,达到指标后,加热电源530以及炒茶电机410停止运行,茶叶通过出料口710落入干燥箱720,干燥箱720内设置有干燥包对水分进行最后吸附,使茶叶彻底干燥,同时令茶叶自然冷却,通过拉手740拉出推拉屉730,得到成品茶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机构(100)、主体机构(200)、通风机构(300)、炒茶机构(400)、加热机构(500)、支撑机构(600)以及出料机构(700),所述入料机构(100)包括入料管(110),所述主体机构(200)包括炒茶锅(210)、通风栅板(220)以及出风栅板(250),所述通风机构(300)包括通风管(310),所述炒茶机构(400)包括炒茶电机(410)、联轴器(420)以及炒茶杆(430),所述加热机构(500)包括加热线圈(510)以及加热电源(530),所述支撑机构(600)包括支撑块(610)以及底板(680),所述出料机构(700)包括出料口(710)以及干燥箱(720),所述入料管(110)一端以及出料口(710)一端均与炒茶锅(210)侧表面连接,所述通风管(310)一端与通风栅板(220)一端焊接,所述炒茶电机(410)安装于出风栅板(250)一端,所述出风栅板(250)一端设有圆孔,所述炒茶电机(410)一端设有驱动轴,所述联轴器(420)一端穿过圆孔与驱动轴连接,所述炒茶杆(430)一端与通风栅板(220)另一端旋转配合,所述加热线圈(510)安装于炒茶锅(210)侧表面,所述加热电源(530)安装于底板(680)上表面,若干所述支撑块(610)侧表面均与炒茶锅(210)侧表面连接,所述干燥箱(720)下表面与底板(680)上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机构(100)还包括电磁阀门(120)以及开关传感器(130),所述电磁阀门(120)安装于入料管(110)内部,所述开关传感器(130)安装于电磁阀门(120)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2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30)以及湿度传感器(240),所述温度传感器(230)以及湿度传感器(240)均安装于炒茶锅(210)侧表面,所述通风栅板(220)另一端与炒茶锅(210)一端连接,所述出风栅板(250)另一端与炒茶锅(210)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300)还包括固定杆(320)、通风电机(330)以及通风风扇(340),若干所述固定杆(320)一端均与通风管(310)内部侧表面焊接,若干所述固定杆(320)另一端均与通风电机(330)侧表面连接,所述通风电机(330)一端设有旋转轴,所述通风风扇(340)一端与旋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机构(400)还包括炒茶叶片(440),所述炒茶杆(430)另一端与联轴器(420)一端连接,若干所述炒茶叶片(440)一端均与炒茶杆(430)侧表面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500)还包括电路管(520)以及控制板(540),两个所述电路管(520)一端均与加热线圈(510)侧表面连接,两个所述电路管(520)另一端均与加热电源(530)上表面连接,所述控制板(540)安装于加热电源(530)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600)还包括连接杆(620)、连接块(630)、称重传感器(640)、减震弹簧(650)、减震器(660)以及支撑柱(670),若干所述连接杆(620)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块(610)两端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62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连接块(630)一侧表面旋转配合,若干所述称重传感器(640)分别安装于若干连接块(630)下表面,若干所述减震弹簧(650)一端分别与若干称重传感器(640)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弹簧(65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减震器(660)一端连接,若干所述减震器(660)另一端分别与若干支撑柱(670)一端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柱(670)另一端均与底板(680)上表面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700)还包括推拉屉(730)以及拉手(740),所述出料口(710)另一端与干燥箱(720)上表面连接,所述推拉屉(730)两侧表面与干燥箱(720)内部两侧表面滑动配合,所述拉手(740)安装于推拉屉(730)一侧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炒茶设备的炒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板(540)启动预设程序,加热电源(530)提供加热源,使加热线圈(510)通电加热,将炒茶锅(210)内的温度加热至一百八十至二百摄氏度后,通过入料管(110)向炒茶锅(210)内加入茶叶,称重传感器(640)实时监测加入茶叶的重量,达标后将信号传输至开关传感器(130),开关传感器(130)控制关闭电磁阀门(120),使茶叶停止入料;
步骤二:程序控制炒茶电机(410)启动高速模式,炒茶电机(410)带动炒茶杆(430),炒茶杆(430)带动炒茶叶片(440)旋转炒制茶叶,炒茶叶片(440)对茶叶进行持续的杀青以及初步的里条的工作;
步骤三:通风电机(330)运转,带动通风风扇(340),将茶叶的水分通过气流从出风栅板(250)带出设备,使茶叶保持干燥,湿度传感器(240)实时监测炒茶锅(210)内湿度,达到指标后,控制板(540)控制炒茶电机(410)降低转速至慢速模式,同时降低加热电源(530)功率,使炒茶锅(210)内温度降低至一百三十至一百五十摄氏度,使炒茶叶片(440)对茶叶进行温柔地旋转;
步骤四:湿度传感器(240)继续监测炒茶锅(210)内湿度,达到指标后,加热电源(530)以及炒茶电机(410)停止运行,茶叶通过出料口(710)落入干燥箱(720),干燥箱(720)内设置有干燥包对水分进行最后吸附,使茶叶彻底干燥,同时令茶叶自然冷却,通过拉手(740)拉出推拉屉(730),得到成品茶叶。
CN202211434152.3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Pending CN115736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4152.3A CN115736031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4152.3A CN115736031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6031A true CN115736031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4152.3A Pending CN115736031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603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852A (zh) * 2010-12-09 2011-03-23 浙江恒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炒茶机及炒茶工艺
JP2011254803A (ja) * 2010-11-18 2011-12-22 Saga Prefecture 連続炒り葉装置及び釜炒り茶製造設備
CN108606094A (zh) * 2018-07-27 2018-10-02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CN211657306U (zh) * 2019-12-27 2020-10-13 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瓶式炒茶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4803A (ja) * 2010-11-18 2011-12-22 Saga Prefecture 連続炒り葉装置及び釜炒り茶製造設備
CN101986852A (zh) * 2010-12-09 2011-03-23 浙江恒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炒茶机及炒茶工艺
CN108606094A (zh) * 2018-07-27 2018-10-02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CN211657306U (zh) * 2019-12-27 2020-10-13 罗源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瓶式炒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8894A (zh) 自动摊青机
CN208727578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砻谷机
CN209726714U (zh) 一种饲料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1482759U (zh) 一种可以均匀干燥茶叶的茶叶干燥机
CN205912792U (zh) 一种高效的微波茶叶杀青机
CN216204981U (zh) 一种结晶物料高效内部水分去除装置
CN115736031A (zh) 一种炒茶设备及炒茶工艺
CN202738696U (zh) 带有冷却功能的打浆装置
CN213179247U (zh) 一种中药饮片热风循环烘箱
CN216493208U (zh) 一种红茶生产用萎凋装置
CN106376955A (zh) 一种无水处理咖啡鲜果的装置
CN212993675U (zh) 一种养殖场用保温保湿供暖设备
CN210538741U (zh) 一种用于红薯粉条生产的烘干装置
CN210382468U (zh) 一种用于茶叶杀青的自动杀青装置
CN208987674U (zh) 一种竹笋瞬间吹干微波杀菌机
CN209588584U (zh) 一种智能烘干系统
CN209541380U (zh) 一种循环微波干燥灭菌设备
CN202232816U (zh) 自动摊青机
CN208768819U (zh) 一种节能通风烤箱
CN208425471U (zh) 一种葡萄烘干装置
CN110637896A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摊青装置及其摊青工艺
CN216039607U (zh) 一种腌制肉类食品用的发酵室
CN219228899U (zh) 一种有机绿茶加工用高效杀青机
CN218955376U (zh) 一种硅胶干燥剂烘干用的便捷烘干装置
CN211298304U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摊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