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3487A -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3487A
CN115733487A CN202211567011.9A CN202211567011A CN115733487A CN 115733487 A CN115733487 A CN 115733487A CN 202211567011 A CN202211567011 A CN 202211567011A CN 115733487 A CN115733487 A CN 115733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phi
terminal
output termin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70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岩龙
林凡琪
贾国樑
耿莉
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670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34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3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34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bilization Of Oscillater, Synchronisat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包括参考时钟输入端、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共模电压输入端、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微波信号输出端、射频信号输出端、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低通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差分‑单端缓冲器、÷2分频器、单端缓冲器、采样相位发生器、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及鉴频支路,该合成器具备亚采样锁相环结构带内噪声低优势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小数分频产生的相位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背景技术
频率合成器是射频/微波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中重要功能模块之一,广泛应用于载波信号、时钟信号、频率调制信号和相位调制信号的产生。由于锁相环具有频率追踪特性好、杂散分量小、系统稳定性高等诸多优点,因而频率合成器主要基于锁相环结构实现。
相比于传统基于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结构的锁相环,亚采样锁相环在低频参考时钟的控制下,直接对振荡器的高频输出进行采样,获得相位误差信息,进而通过负反馈控制调节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实现锁相环的功能。由于亚采样锁相环的反馈回路中无分频器,其鉴相器的噪声仅为传统基于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结构的锁相环鉴相器的噪声的1/N2,因而带内噪声显著降低,并且节省了分频的功耗。但是,亚采样锁相环环路中缺少相位调制机制,不能直接用于小数分频比的频率合成。针对这一问题,当今国内外已报道的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字-时间转换器来校准参考信号的边沿,改变采样时间来实现小数分频。然而,数字-时间转换器引入了额外的噪声和非线性失真,恶化了输入参考时钟的相位噪声特性,进而影响整体频率合成器的相位噪声特性。此外,所使用的数字-时间转换器必须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同时达到宽动态范围,满足在集成电路工艺、芯片电源电压、环境温度变化下实现精确小数分频。这种数字-时间转换器的实现非常具有挑战性并且通常需要复杂的后台电路校准,不仅增加了频率合成器的系统复杂度,而且增加了功耗与硬件开销。
尽管基于亚采样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完成了对带内噪声的有效抑制,但对于小数分频亚采样锁相环结构,小数分频引入了额外的量化噪声恶化了频率合成器的整体噪声特性。近十年,国内外研究人员所提出的诸多量化噪声抑制技术,如基于数-模转换器和数字-时间转换器的前馈补偿技术、相位插值技术、基于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滤波预处理方法等。然而,这些技术与基于亚采样锁相环的频率合成器兼容性较差,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该合成器具备亚采样锁相环结构带内噪声低优势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小数分频产生的相位噪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包括参考时钟输入端、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共模电压输入端、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微波信号输出端、射频信号输出端、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低通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差分-单端缓冲器、÷2分频器、单端缓冲器、采样相位发生器、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及鉴频支路;
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及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及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第一负相输入端及第二负相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时钟脉冲输出端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共模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端与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入端及鉴频支路的电流输出端相连接,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与差分-单端缓冲器的差分输入端、÷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及采样相位发生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及第三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与鉴频支路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鉴频支路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单相时钟输入端与鉴频支路的单相时钟输出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矢量输出端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与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标量输出端与鉴频支路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差分-单端缓冲器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输出端相连接,÷2分频器的输出端与单端缓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端缓冲器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时钟脉冲输出端、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及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
参考时钟输入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与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相连接,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与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包括鉴频鉴相器、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电流源及第二电流源;所述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七开关、第八开关、第九开关、第十开关、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
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的一端与第一电流源的输出端及第三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的一端接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源的输出端及第四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及第二电流源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七开关的一端与第九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开关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及第八开关的一端与第十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四开关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第五开关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第五开关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第五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六开关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七开关的另一端及第八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第七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八开关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三输出端相连接,第九开关的另一端及第十开关的另一端接地,第九开关的控制端及第十开关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四输出端相连接,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五输出端与时钟脉冲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时钟脉冲输出端、第一D触发器、第二D触发器、第三D触发器、第四D触发器、第五D触发器、第一延迟模块、第二延迟模块、第三延迟模块、第四延迟模块、第五延迟模块及第六延迟模块;
第一延迟模块的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延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延迟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延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延迟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相连接;
第三延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三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延迟模块的输入端及第三输出端相连接;
第四延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四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五延迟模块的输入端及时钟脉冲输出端相连接;
第五延迟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五D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第六延迟模块的输入端及第四输出端相连接;
第六延迟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D触发器、第二D触发器、第三D触发器、第四D触发器及第五D触发器的清零端相连接。
所述采样相位发生器包括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第一正交÷2分频器、第二正交÷2分频器、第三正交÷2分频器、第四正交÷2分频器、第五正交÷2分频器、第六正交÷2分频器、第七正交÷2分频器、多路选择器及双相位同步器;
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经第一差分输入端及第二差分输入端与第一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的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第三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四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的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第五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六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的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第七正交÷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四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多路选择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及第四输入端相连接,第五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多路选择器的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及第八输入端相连接,第六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多路选择器的第九输入端、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及第十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七正交÷2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分别与多路选择器的第十三输入端、第十四输入端、第十五输入端及第十六输入端相连接,多路选择器的矢量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相连接,多路选择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单端输入端及第二单端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及第二差分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及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的第一位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包括正相电压输入端、电流输出端、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三电流源、第四电流源、第五电流源、第六电流源、第七电流源、第八电流源、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及64支路的压控电荷泵阵列;
其中,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构成本模块的偏置电压发生电路,压控电荷泵阵列包括若干支路,各支路均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第二多路选择器、反相器、第一压控电流源、第二压控电流源、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
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正相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第一NMOS管的漏极、第一电流源的输出端、第五NMOS管的漏极及第五NMOS管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第二电流源的输出端、第六NMOS管的漏极及第六NMOS管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流源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第六电流源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负相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第三NMOS管的漏极、第三电流源的输出端、第七NMOS管的漏极及第七NMOS管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三输出端相连接,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第七电流源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负相电压输入端相连接,第四NMOS管的漏极、第四电流源的输出端、第八NMOS管的漏极及第八NMOS管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相连接,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第八电流源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NMOS管的源级、第六NMOS管的源级、第七NMOS管的源级及第八NMOS管的源级与地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多路选择器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二输出端与第一多路选择器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控电流源的控制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三输出端与第二多路选择器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与第二多路选择器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压控电流源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的输出端与地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第二电流源、第三电流源、第四电流源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第五电流源、第六电流源、第七电流源、第八电流源的输出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流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与脉冲电压输入端及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反相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矢量输出端包括若干子输入端,其中,每一个子输入端与对应压控电荷泵支路中第一多路选择器及第二多路选择器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包括标量输出端、第一矢量输出端、第二矢量输出端、小数ΔΣ调制器、累加器、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第一加法器及第二加法器,所述第一矢量输出端为64单元矢量输出端;第二矢量输出端为4单元矢量输出端;标量输出端为3位宽数字输出端;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为25位宽数字输入端;
小数ΔΣ调制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高3位宽整数控制字输出端与第一加法器的3位宽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低10位宽为小数控制字,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高4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高有效位与累加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低6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低有效位与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累加器的5位宽输出端与第二加法器的5位宽输入端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一位宽输出端与第二加法器的一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最高位与第一加法器的1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低4位与第二矢量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加法器的3位宽输出端与标量输出端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64位宽输出端与第一矢量输出端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在具体操作时,采用基于电流均值的跨导放大器结构,无需数字-时间转换器和相关校准电路,实现小数分频,克服数字-时间转换器恶化输入参考时钟相位噪声特性,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功耗,具有输出相位噪声小、功耗低的优势。另外,采用基于电流均值的空间均值技术,利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克服电压均值型采样/亚采样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的鉴相器单元阵列中电容失配大,恶化输出杂散的问题,此外,用于控制空间均值过程的数据权重均值模块对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单元中压控电荷泵阵列的电流失配进行一阶高通整形,降低由压控电荷泵阵列中电流失配引起的输出杂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基于电流均值的时空均值技术的控制电路主要由数字电路实现,使得本发明对工艺、电压和温度波动引起的误差具有很好的免疫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工艺可重构性且便于自动化设计,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和硬件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采样相位发生器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中鉴频支路的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多模分频器的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中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包括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共模电压输入端VCM、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微波信号输出端ΦPLL,mmW、射频信号输出端ΦPLL,RF、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低通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差分-单端缓冲器、÷2分频器、单端缓冲器、采样相位发生器、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及鉴频支路;
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及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及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分别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第一负相输入端及第二负相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共模电压输入端VCM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端ICP,PLL与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入端ICP及鉴频支路的电流输出端ICP,FLL相连接,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VC与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与差分-单端缓冲器BUF1的差分输入端、÷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及采样相位发生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分别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及第三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鉴频支路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鉴频支路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单相时钟输入端与鉴频支路的单相时钟输出端CLKdigital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091
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092
与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标量输出端Ndiv与鉴频支路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差分-单端缓冲器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输出端ΦPLL,mmW相连接,÷2分频器的输出端与单端缓冲器BUF2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端缓冲器BUF2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端ΦPLL,RF相连接。
参考图2,所述的所述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及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
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R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相连接,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与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相连接。
所述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包括鉴频鉴相器、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一电流源I1及第二电流源I2;所述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包括第三开关SW3、第四开关SW4、第五开关SW5、第六开关SW6、第七开关SW7、第八开关SW8、第九开关SW9、第十开关SW10、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
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分别与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W1的控制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SW2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开关SW1的一端与第一电流源I1的输出端及第三开关SW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W2的一端接地,第二开关SW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源I2的输出端及第四开关SW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I1及第二电流源I2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第三开关SW3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七开关SW7的一端与第九开关SW9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开关SW4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及第八开关SW8的一端与第十开关SW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开关SW3的控制端及第四开关SW4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Φ2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五开关SW5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SW6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相连接,第五开关SW5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SW6的另一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相连接,第五开关SW5的控制端及第六开关SW6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Φ1相连接,第七开关SW7的另一端及第八开关SW8的另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相连接,第七开关SW7的控制端及第八开关SW8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三输出端Φ3相连接,第九开关SW9的另一端及第十开关SW10的另一端接地,第九开关SW9的控制端及第十开关SW10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四输出端Φ4相连接,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五输出端与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相连接。
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在工作时,两路相位输入信号ΦLead和ΦLag经鉴频鉴相器处理后分别控制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输出两路斜坡电压信号,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一输出信号Φ1控制第五开关SW5和第六开关SW6闭合时,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二输出信号Φ2分别控制第三开关SW3和第四开关SW4将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输出的两路斜坡电压信号采样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上,以电荷的形式记录下来,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一输出信号Φ1控制第五开关SW5和第六开关SW6断开时,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三输出信号Φ3分别控制第七开关SW7和第八开关SW8闭合,输出电压信号VLead和VLag,完成下级板采样,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四输出信号Φ4分别控制第九开关SW9和第十开关SW10对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进行复位。
参考图3,所述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包括第一输出端Φ1,第二输出端Φ2、第三输出端Φ3、第四输出端Φ4、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第一D触发器DFF1、第二D触发器DFF2、第三D触发器DFF3、第四D触发器DFF4、第五D触发器DFF5、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第五延迟模块Delay5及第六延迟模块Delay6
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的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的输出端与第一D触发器DFF1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1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1的输出端与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的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Φ1相连接;
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的输出端与第二D触发器DFF2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2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2的输出端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的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Φ2相连接;
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的输出端与第三D触发器DFF3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DFF3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DFF3的输出端与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的输入端及第三输出端Φ3相连接;
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的输出端与第四D触发器DFF4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DFF4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DFF4的输出端与第五延迟模块Delay5的输入端及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相连接;
第五延迟模块Delay5的输出端与第五D触发器DFF5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DFF5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DFF5的输出端与第六延迟模块Delay6的输入端及第四输出端Φ4相连接;
第六延迟模块Delay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D触发器DFF1、第二D触发器DFF2、第三D触发器DFF3、第四D触发器DFF4及第五D触发器DFF5的清零端相连接。
参考图4,所述采样相位发生器包括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多路选择器MUX1及双相位同步器;
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经第一差分输入端ΦVCO+及第二差分输入端ΦVCO-与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第一输出端Φ1,1及第二输出端Φ1,3分别与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第三输出端Φ1,2及第四输出端Φ1,4分别与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第一输出端Φ2,1及第二输出端Φ2,5分别与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第三输出端Φ2,3及第四输出端Φ2,7分别与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第一输出端Φ2,2及第二输出端Φ2,6分别与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第三输出端Φ2,4及第四输出端Φ2,8分别与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的第一输出端Φ3,1、第二输出端Φ3,9、第三输出端Φ3,5及第四输出端Φ3,13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及第四输入端相连接,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的第一输出端Φ3,3、第二输出端Φ3,11、第三输出端Φ3,7及第四输出端Φ3,15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及第八输入端相连接,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的第一输出端Φ3,2、第二输出端Φ3,10、第三输出端Φ3,6及第四输出端Φ3,14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九输入端、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及第十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的第一输出端Φ3,4、第二输出端Φ3,12、第三输出端Φ3,8及第四输出端Φ3,16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十三输入端、第十四输入端、第十五输入端及第十六输入端相连接,多路选择器MUX1的矢量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21
相连接,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一输出端Φopt,1及第二输出端Φopt,2分别与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单端输入端及第二单端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及第二差分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及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22
的第一位NPS,0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相连接。
采样相位发生器中,压控振荡器输出的高频信号经过三级正交÷2分频器分频生成十六路彼此相位差为π/8的八分频信号,四位矢量选相控制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23
通过多路选择器对十六路分频信号进行相位选择,输出信号Φopt,1及Φopt,2经双相位同步器,由压控振荡器输出的高频信号在矢量控制信号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24
的第一位NPS,0控制下进行清抖后输出相位信号ΦLead和ΦLag
参考图5,所述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包括正相电压输入端VCM、电流输出端ICP,PLL、第一电流源I3、第二电流源I4、第三电流源I5、第四电流源I6、第五电流源I7、第六电流源I8、第七电流源I9、第八电流源I10、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及64支路的压控电荷泵阵列;
其中,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构成本模块的偏置电压发生电路,压控电荷泵阵列包括若干支路,各支路均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反相器INV1、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第一开关SW11及第二开关SW12
第一NMOS管M1及第二NMOS管M2的栅极与正相电压输入端VCM相连接,第一NMOS管M1的漏极、第一电流源I3的输出端、第五NMOS管M5的漏极及第五NMOS管M5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UP,0相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漏极、第二电流源I4的输出端、第六NMOS管M6的漏极及第六NMOS管M6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VUP,1相连接,第一NMOS管M1的源极与第五电流源I7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源极与第六电流源I8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栅极与第一负相电压输入端VLead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漏极、第三电流源I5的输出端、第七NMOS管M7的漏极及第七NMOS管M7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三输出端VDN,0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源极与第七电流源I9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栅极与第二负相电压输入端VLag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漏极、第四电流源I6的输出端、第八NMOS管M8的漏极及第八NMOS管M8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VDN,1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源极与第八电流源I10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NMOS管M5的源级、第六NMOS管M6的源级、第七NMOS管M7的源级及第八NMOS管M8的源级与地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一输出端VUP,0与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二输出端VUP,1与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控制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三输出端VDN,0与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VDN,1与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输出端与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W1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输出端与地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SW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I3、第二电流源I4、第三电流源I5、第四电流源I6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第五电流源I7、第六电流源I8、第七电流源I9、第八电流源I10的输出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SW11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W12的另一端与电流输出端ICP,PLL相连接,第一开关SW11的控制端与脉冲电压输入端PULSER及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开关SW12的控制端与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1
包括若干子输入端,其中,每一个子输入端与对应压控电荷泵支路中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及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控制端相连接。
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中,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一输出电压VUP,0和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二输出电压VUP,1由正相输入电压VCM所确定,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三输出电压VDN,0和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四输出电压VDN,1实时跟踪与第一负相输入电压VLead和第二负相输入电压VLag变化,第一负相输入电压VLead和第二负相输入电压VLag与正相输入电压VCM相同时,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中无电流流过,此时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三输出电压VDN,0和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一输出电压VUP,0相同,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四输出电压VDN,1和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二输出电压VUP,1相同,矢量输入信号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2
的每一个子输入信号控制对应电荷泵支路中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选择VUP,0或VUP,1,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选择VDN,0或VDN,1,通过选择进行电流均值,实现实时小数分频,两个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电压分别控制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和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电流,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电流和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电流分别由脉冲控制电压PULSER及其反向电压控制第一开关SW11和第二开关SW12将电流输出至输出电流ICP,PLL
参考图6,所述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包括标量输出端Ndiv、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3
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4
小数ΔΣ调制器、累加器ACC1、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第一加法器ADD1及第二加法器ADD2,所述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5
为64单元矢量输出端;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46
为4单元矢量输出端;标量输出端Ndiv为3位宽数字输出端;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为25位宽数字输入端;
小数ΔΣ调制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高3位宽整数控制字dinte输出端与第一加法器ADD1的3位宽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低10位宽为小数控制字,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高4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高有效位dfrac,MSB与累加器ACC1的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低6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低有效位dfrac,LSB与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累加器ACC1的5位宽输出端与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入端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一位宽输出端Nref与第二加法器ADD2的一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最高位与第一加法器ADD1的1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低4位与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51
相连接,第一加法器ADD1的3位宽输出端与标量输出端Ndiv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64位宽输出端与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BDA0003986442470000152
相连接。
参考图7,所述的鉴频支路包括多模分频器、电流输出端ICP,FLL、单相时钟输出端CLKdigital、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及电荷泵;
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与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多模分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标量输出端Ndiv与多模分频器的分频控制端相连接,多模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Φfdiv与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多模分频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单相时钟输出端CLKdigital相连接,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出端UP及第二输出端DN分别与电荷泵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电荷泵的输出端作为电流输出端ICP,FLL
当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两路输入时钟信号Φref与Φfdiv之间的相位差大于死区范围时,则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处于鉴频鉴相状态,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两路输出端控制电荷泵对低通滤波器进行充电/放电,实现锁相环的频率锁定;当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两路输入时钟信号Φref与Φfdiv之间的相位差小于死区范围时,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停止工作,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的两路输出端保持逻辑低电平,关闭电荷泵,将锁相环交由鉴相支路进行控制并完成相位锁定。
参考图8,所述多模分频器包括多模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Φfdiv、第一控制端Ndiv[0]、第二控制端Ndiv[1]、第三控制端Ndiv[2]、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第二除2/3分频器DIV2及第三除2/3分频器DIV3
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控制端Ndiv[0]与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的第二输出端与多模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Φfdiv相连接;
第二控制端Ndiv[1]与第二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二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三除2/3分频器DIV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二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除2/3分频器DIV1的第三输入端及第二单相时钟输出端CLKdigital相连接;
第三控制端Ndiv[2]与第三除2/3分频器DIV3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三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三输入端与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三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除2/3分频器DIV2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接;
通过第一控制端Ndiv[0]、第二控制端Ndiv[1]、第三控制端Ndiv[2]进行控制,对输入信号ΦLag进行分频,产生锁频环的反馈信号Φfdiv和本发明数字电路中的时钟信号CLKdigital,多模分频器的分频比DivN与第一控制端Ndiv[0]、第二控制端Ndiv[1]、第三控制端Ndiv[2]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如下式所示:
DivN=Ndiv[0]×20+Ndiv[1]×21+Ndiv[2]×22
参考图9,所述的带死区的鉴频鉴相器包括第一D触发器DFF6,第二D触发器DFF7,第三D触发器DFF8,第四D触发器DFF9,第一延迟模块Delay7,第二延迟模块Delay8,第三延迟模块Delay9及与门AND1
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与第一D触发器DFF6的时钟输入端及第一延迟模块Delay7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6的数据输入端与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6的输出端与第三D触发器DFF8的数据输入端及与门AND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延迟模块Delay7的输出端与第三D触发器DFF8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
多模分频器的第一输出端Φfdiv与第二D触发器DFF7的时钟输入端及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7的数据输入端与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7的输出端与第四D触发器DFF9的数据输入端及与门AND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输出端与第四D触发器DFF9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
与门AND1的输出端与第二延迟模块Delay8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延迟模块Delay8的输出端与第一D触发器DFF6及第二D触发器DFF7的清零端相连接;
第一D触发器DFF6的时钟Φref及第二D触发器DFF7的时钟信号Φfdiv先对高电平进行采样,二者的输出信号通过与门和延迟单元作用在第一D触发器DFF6及第二D触发器DFF7的清零端,经过延时的时钟在第三D触发器DFF8及第四D触发器DFF9对第一D触发器DFF6及第二D触发器DFF7的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当Φref超前Φfdiv的时间大于第一延迟模块Delay7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延时时间时,输出UP信号为高电平,电荷泵充电支路开启,鉴频支路开始工作,对低通环路滤波器进行充电;当Φref超前Φfdiv的时间小于第一延迟模块Delay7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延时时间时,输出UP信号为低电平,电荷泵关闭,鉴频支路停止工作。同样,当Φref滞后Φfdiv的时间大于第一延迟模块Delay7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延时时间时,输出DN信号为高电平,电荷泵放电支路开启,鉴频支路开始工作,对低通环路滤波器进行放电;当Φref超前Φfdiv的时间小于第一延迟模块Delay7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9的延时时间时,输出DN信号为低电平,电荷泵关闭,鉴频支路停止工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共模电压输入端(VCM)、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微波信号输出端(ΦPLL,mmW)、射频信号输出端(ΦPLL,RF)、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低通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差分-单端缓冲器、÷2分频器、单端缓冲器、采样相位发生器、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及鉴频支路;
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输入端及第二电压输入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及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分别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第一负相输入端及第二负相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共模电压输入端(VCM)相连接,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端(ICP,PLL)与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入端(ICP)及鉴频支路的电流输出端(ICP,FLL)相连接,低通环路滤波器的输出端(VC)与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与差分-单端缓冲器(BUF1)的差分输入端、÷2分频器的差分输入端及采样相位发生器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分别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及第三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鉴频支路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鉴频支路的第二相位信号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单相时钟输入端与鉴频支路的单相时钟输出端(CLKdigital)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11
与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12
与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矢量控制端相连接,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标量输出端(Ndiv)与鉴频支路的标量控制端相连接,差分-单端缓冲器的输出端与微波信号输出端(ΦPLL,mmW)相连接,÷2分频器的输出端与单端缓冲器(BUF2)的输入端相连接,单端缓冲器(BUF2)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端(ΦPLL,RF)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包括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及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
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脉冲信号输出端(PULSER)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相连接,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与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相连接,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与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相连接,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及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位线性斜坡发生器包括鉴频鉴相器、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一电流源(I1)及第二电流源(I2);所述双相位亚采样鉴相器包括第三开关(SW3)、第四开关(SW4)、第五开关(SW5)、第六开关(SW6)、第七开关(SW7)、第八开关(SW8)、第九开关(SW9)、第十开关(SW10)、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
采样相位发生器的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分别与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W1)的控制端相连接,鉴频鉴相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开关(SW2)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开关(SW1)的一端与第一电流源(I1)的输出端及第三开关(SW3)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SW1)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W2)的一端接地,第二开关(SW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源(I2)的输出端及第四开关(SW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I1)及第二电流源(I2)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第三开关(SW3)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第七开关(SW7)的一端与第九开关(SW9)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开关(SW4)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及第八开关(SW8)的一端与第十开关(SW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开关(SW3)的控制端及第四开关(SW4)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二输出端(Φ2)相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第五开关(SW5)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端(VLead)相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SW6)的一端与双相位亚采样相位-电压转换器的第二电压信号输出端(VLag)相连接,第五开关(SW5)的另一端及第六开关(SW6)的另一端与第一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1)相连接,第五开关(SW5)的控制端及第六开关(SW6)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一输出端(Φ1)相连接,第七开关(SW7)的另一端及第八开关(SW8)的另一端与第二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2)相连接,第七开关(SW7)的控制端及第八开关(SW8)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三输出端(Φ3)相连接,第九开关(SW9)的另一端及第十开关(SW10)的另一端接地,第九开关(SW9)的控制端及第十开关(SW10)的控制端与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四输出端(Φ4)相连接,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的第五输出端与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与控制时钟发生器包括第一输出端(Φ1),第二输出端(Φ2)、第三输出端(Φ3)、第四输出端(Φ4)、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第一D触发器(DFF1)、第二D触发器(DFF2)、第三D触发器(DFF3)、第四D触发器(DFF4)、第五D触发器(DFF5)、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第五延迟模块(Delay5)及第六延迟模块(Delay6);
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的输入端与参考时钟输入端(Φref)相连接,第一延迟模块(Delay1)的输出端与第一D触发器(DFF1)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1)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一D触发器(DFF1)的输出端与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的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Φ1)相连接;
第二延迟模块(Delay2)的输出端与第二D触发器(DFF2)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2)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二D触发器(DFF2)的输出端与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的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Φ2)相连接;
第三延迟模块(Delay3)的输出端与第三D触发器(DFF3)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DFF3)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三D触发器(DFF3)的输出端与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的输入端及第三输出端(Φ3)相连接;
第四延迟模块(Delay4)的输出端与第四D触发器(DFF4)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DFF4)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四D触发器(DFF4)的输出端与第五延迟模块(Delay5)的输入端及时钟脉冲输出端(PULSER)相连接;
第五延迟模块(Delay5)的输出端与第五D触发器(DFF5)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DFF5)的数据输入端与外界的高电平信号端相连接,第五D触发器(DFF5)的输出端与第六延迟模块(Delay6)的输入端及第四输出端(Φ4)相连接;
第六延迟模块(Delay6)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D触发器(DFF1)、第二D触发器(DFF2)、第三D触发器(DFF3)、第四D触发器(DFF4)及第五D触发器(DFF5)的清零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相位发生器包括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多路选择器(MUX1)及双相位同步器;
压控振荡器的差分输出端经第一差分输入端(ΦVCO+)及第二差分输入端(ΦVCO-)与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第一输出端(Φ1,1)及第二输出端(Φ1,3)分别与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一正交÷2分频器(QDIV1)的第三输出端(Φ1,2)及第四输出端(Φ1,4)分别与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第一输出端(Φ2,1)及第二输出端(Φ2,5)分别与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正交÷2分频器(QDIV2)的第三输出端(Φ2,3)及第四输出端(Φ2,7)分别与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第一输出端(Φ2,2)及第二输出端(Φ2,6)分别与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三正交÷2分频器(QDIV3)的第三输出端(Φ2,4)及第四输出端(Φ2,8)分别与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的差分输入端相连接,第四正交÷2分频器(QDIV4)的第一输出端(Φ3,1)、第二输出端(Φ3,9)、第三输出端(Φ3,5)及第四输出端(Φ3,13)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及第四输入端相连接,第五正交÷2分频器(QDIV5)的第一输出端(Φ3,3)、第二输出端(Φ3,11)、第三输出端(Φ3,7)及第四输出端(Φ3,15)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及第八输入端相连接,第六正交÷2分频器(QDIV6)的第一输出端(Φ3,2)、第二输出端(Φ3,10)、第三输出端(Φ3,6)及第四输出端(Φ3,14)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九输入端、第十输入端、第十一输入端及第十二输入端相连接,第七正交÷2分频器(QDIV7)的第一输出端(Φ3,4)、第二输出端(Φ3,12)、第三输出端(Φ3,8)及第四输出端(Φ3,16)分别与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十三输入端、第十四输入端、第十五输入端及第十六输入端相连接,多路选择器(MUX1)的矢量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41
相连接,多路选择器(MUX1)的第一输出端(Φopt,1)及第二输出端(Φopt,2)分别与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单端输入端及第二单端输入端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差分输入端及第二差分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及第二差分信号输入端(ΦVCO-)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控制端与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的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51
的第一位(NPS,0)相连接,双相位同步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相位信号输出端(ΦLead)及第二相位信号输出端(ΦLag)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均值跨导放大器包括正相电压输入端(VCM)、电流输出端(ICP,PLL)、第一电流源(I3)、第二电流源(I4)、第三电流源(I5)、第四电流源(I6)、第五电流源(I7)、第六电流源(I8)、第七电流源(I9)、第八电流源(I10)、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及64支路的压控电荷泵阵列;
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及第八NMOS管(M8)构成偏置电压发生电路,压控电荷泵阵列包括若干支路,各支路均包括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反相器(INV1)、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第一开关(SW11)及第二开关(SW12);
第一NMOS管(M1)及第二NMOS管(M2)的栅极与正相电压输入端(VCM)相连接,第一NMOS管(M1)的漏极、第一电流源(I3)的输出端、第五NMOS管(M5)的漏极及第五NMOS管(M5)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一输出端(VUP,0)相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漏极、第二电流源(I4)的输出端、第六NMOS管(M6)的漏极及第六NMOS管(M6)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二输出端(VUP,1)相连接,第一NMOS管(M1)的源极与第五电流源(I7)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源极与第六电流源(I8)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栅极与第一负相电压输入端(VLead)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漏极、第三电流源(I5)的输出端、第七NMOS管(M7)的漏极及第七NMOS管(M7)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三输出端(VDN,0)相连接,第三NMOS管(M3)的源极与第七电流源(I9)的输入端及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栅极与第二负相电压输入端(VLag)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漏极、第四电流源(I6)的输出端、第八NMOS管(M8)的漏极及第八NMOS管(M8)的栅级与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VDN,1)相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源极与第八电流源(I10)的输入端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五NMOS管(M5)的源级、第六NMOS管(M6)的源级、第七NMOS管(M7)的源级及第八NMOS管(M8)的源级与地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一输出端(VUP,0)与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二输出端(VUP,1)与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控制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第三输出端(VDN,0)与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0输入端相连接,偏置电压发生电路的第四输出端(VDN,1)与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1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输出端与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第一压控电流源(VCCS1)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W1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输出端与地相连接,第二压控电流源(VCCS2)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SW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流源(I3)、第二电流源(I4)、第三电流源(I5)、第四电流源(I6)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第五电流源(I7)、第六电流源(I8)、第七电流源(I9)、第八电流源(I10)的输出端与地相连,第一开关(SW11)的另一端及第二开关(SW12)的另一端与电流输出端(ICP,PLL)相连接,第一开关(SW11)的控制端与脉冲电压输入端(PULSER)及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开关(SW12)的控制端与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61
包括若干子输入端,其中,每一个子输入端与对应压控电荷泵支路中第一多路选择器(MUX2)及第二多路选择器(MUX3)的控制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频与均值控制信号发生器包括标量输出端(Ndiv)、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62
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63
小数ΔΣ调制器、累加器(ACC1)、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第一加法器(ADD1)及第二加法器(ADD2);
小数ΔΣ调制器的输入端与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高3位宽整数控制字(dinte)输出端与第一加法器(ADD1)的3位宽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3位宽数字输出端中的低10位宽为小数控制字,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高4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高有效位(dfrac,MSB)与累加器(ACC1)的输入端相连接,小数ΔΣ调制器的10位宽小数控制字的低6位宽为小数控制字的最低有效位(dfrac,LSB)与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累加器(ACC1)的5位宽输出端与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入端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一位宽输出端(Nref)与第二加法器(ADD2)的一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最高位与第一加法器(ADD1)的1位宽输入端相连接,第二加法器(ADD2)的5位宽输出端中的低4位与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71
相连接,第一加法器(ADD1)的3位宽输出端与标量输出端(Ndiv)相连接,数据权重均值模块的64位宽输出端与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72
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73
为64单元矢量输出端;第二矢量输出端
Figure FDA0003986442460000074
为4单元矢量输出端;标量输出端(Ndiv)为3位宽数字输出端;频率合成控制字输入端(N+α)为25位宽数字输入端。
CN202211567011.9A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Pending CN1157334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7011.9A CN115733487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7011.9A CN115733487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3487A true CN11573348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7011.9A Pending CN115733487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34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6932A (zh) * 2024-01-08 2024-02-06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6932A (zh) * 2024-01-08 2024-02-06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526932B (zh) * 2024-01-08 2024-05-10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1159B2 (en) Apparatus for time-to-digital convert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6209093B (zh) 一种全数字小数分频锁相环结构
US8854102B2 (en) Clock generating circuit
US8553827B2 (en) ADC-based mixed-mode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US11817868B2 (en) Apparatus for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with sigma-delta modula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763869B2 (en) Apparatus for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00097150A1 (en) Pll circuit
EP3146632B1 (en) Digital phase lock loop circuit including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ing to reduce aliasing of quantization noise
EP16092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jitter compensation
CN104320137B (zh) 一种锁相环频率合成器
CN101588176A (zh) 具有环路增益校正功能的锁相环频率综合器
KR101611814B1 (ko) 분수 분주형 주파수 합성기의 광범위 멀티-모듈러스 분할기
US11411567B2 (en) Phase interpolation-based fractional-N sampling phase-locked loop
CN115733487A (zh) 一种基于电流均值的小数分频亚采样频率合成器
Elmallah et al. A 1.6 ps peak-INL 5.3 ns range two-step digital-to-time converter in 65nm CMOS
WO2011002944A1 (en) Adc-based mixed-mode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CN113037282B (zh) 一种基于电压均值的小数分频参考采样频率合成器
US10374618B1 (en) Frequency locked loop with multi-bit sampler
KR0149126B1 (ko) 혼합형 주파수 합성기
CN113938131B (zh) 一种实时小数分频的亚采样锁相环
CN114244357A (zh) 用于soc的全数字频率综合器及芯片
CN116827336A (zh) 一种基于电压空间均值的小数分频采样锁相环
Zarkeshvari et al. PLL-based fractional-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CN111800127A (zh) 锁相环电路
Collins et al. Fast frequency calibration of VCO's in phase-locked loo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