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7404A -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7404A
CN115727404A CN202110983829.8A CN202110983829A CN115727404A CN 115727404 A CN115727404 A CN 115727404A CN 202110983829 A CN202110983829 A CN 202110983829A CN 115727404 A CN115727404 A CN 115727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sliding
top plate
bear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38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威
陈亚科
熊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38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7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7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框、导风叶片和驱动装置。出风框上设有出风腔;且出风框具有位于出风腔顶部的顶板。导风叶片的一端吊接于顶板,且导风叶片位于出风腔内部;导风叶片的端部与顶板可转动地配合。驱动装置与导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导风叶片相对顶板转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的出风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空调器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空调器使用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的柜机中,垂直导风叶片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定位的结构,从而通过该定位的结构进行定位,因此,该设置于垂直导风叶片中部位置的定位的结构与支撑筋之间的摩擦较大,由此导致在垂直导风叶片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异响,并且同时产生抖动,导致垂直导风叶片稳定性降低,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框、导风叶片和驱动装置;
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出风腔;且所述出风框具有位于所述出风腔顶部的顶板;
所述导风叶片的一端吊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导风叶片位于所述出风腔内部;所述导风叶片的端部与所述顶板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叶片相对所述顶板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出风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出风结构中,导风叶片通过端部吊接在顶板上的方式可转动地与顶板装配,可以将导风叶片定位的位置设置在顶部,可以防止由于导风叶片的安装误差导致导风叶片扭转而与顶板之间摩擦增大,因此可以在导风叶片相对顶板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异响产生的问题。另外,由于驱动装置在驱动导风叶片转动的情况下,导风叶片吊接在顶板的受力点和导风叶片受到驱动装置的作用点均靠近导风叶片的端部,由此可以确保导风叶片稳定地转动,防止导风叶片出现抖动的问题。综上所述,该出风结构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导风叶片吊接在顶板,且与顶板可转动地配合,可选地,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叶片主体、转动端和滑动结构;所述转动端设置在所述叶片主体的端部,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转动端径向的外侧;
所述叶片主体位于所述出风腔中;
所述转动端穿过所述顶板且与所述顶板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滑动结构吊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滑动结构配置成在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顶板转动的情况下在所述顶板上沿圆形路径滑动。
可选地,所述顶板包括板主体和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上,且所述承载结构围成配合孔;所述转动端与所述配合孔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端穿过所述配合孔,且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远离所述出风腔的一侧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凸设在所述转动端的外侧,且所述滑块搭接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以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合。
为了确保滑块相对于承载结构的滑动稳定性,可选地,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承载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配合面与所述承载结构抵接以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合。
为了确保导风叶片能稳定地相对顶板转动,可选地,所述转动端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转动端的两侧。通过两个滑块分别向转动端相对的两侧提供承载作用力,确保转动端受力均匀,便能确保转动端的转动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承载结构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配合孔连通;所述缺口配置成供所述滑块穿过。滑块可以从缺口处拆出或者装入,可以方便导风叶片的装配。
可选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顶板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伸入所述缺口内部。在限位结构伸入缺口中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滑块在相对承载结构转动的过程中从缺口脱出,由此可以提高导风叶片和顶板滑动配合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板主体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承载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配孔的内周壁上。
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框、导风叶片和驱动装置;
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出风腔;且所述出风框具有位于所述出风腔顶部的顶板;
所述导风叶片的一端吊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导风叶片位于所述出风腔内部;所述导风叶片的端部与所述顶板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叶片相对所述顶板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的出风结构,且该空调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提供的出风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结构局部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叶片第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叶片第二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叶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导风叶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出风结构;100-出风框;101-出风腔;110-顶板;111-承载结构;1111-配合孔;1112-缺口;112-板主体;1121-安装结构;1122-装配孔;200-导风叶片;210-转动端;211-传动孔;220-滑动结构;221-滑块;2211-弧形配合面;230-叶片主体;300-盖板;310-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图未示),该空调器可以装入至指定空间中,并且在该空调器运行的状态下,可以配置成向该指定空间提供空气调节作用。空气调节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调节作用、湿度调节作用、新风作用、风速调节作用以及空气中颗粒物清理作用等。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在运行的状态性可以产生气流,该气流被空调器导向至指定空间中,并且该气流可以配置成向指定空间提供空气调节作用。
其中,为了方便空调器将气流导向至指定空间中的预设位置,空调器可以包括出风结构10,该出风结构10可以配置成对空调器产生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实现气流被导向至指定空间中预设位置的目的。当然,空调器还包括形成气流的风机以及对气流进行处理的蒸发器等零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出风结构10包括出风框100、导风叶片200和驱动装置(图未示)。出风框100在安装于空调器上的情况下,出风框100配置成向气流提供导向作用,以将空调器产生的气流导出至指定空间。另外,导风叶片20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框100上,并且导风叶片200可以在出风框100上转动,以向出风框100导出的气流提供流向调节作用,以使得气流能被导向至预设的位置。驱动装置则配置成与导风叶片200传动连接,以向导风叶片200的转动提供动力。
在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200的中部通过出风框100上的定位结构与出风框100可转动地来接,然后驱动装置与导风叶片200的端部传动连接。但是由于导风叶片200的安装误差,可能导致导风叶片200中部与定位结构配合的转动轴与定位结构的同轴度较低,由此使得在驱动装置驱动导风叶片200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导风叶片200与定位结构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出现导风叶片200被扭转的情况,便会导致导风叶片200和定位结构之间出现异响,同时还会造成导风叶片200转动过程中出现抖动的现象,导致导风叶片200的转动不稳定。
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换言之,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2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200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10及采用了该出风结构10的空调器。
其中,在本申请提供的出风结构10中,出风框100上设有出风腔101,该出风腔101配置成供气流导出,以将气流导出至指定空间内部。另外,出风框100具有位于出风腔101顶部的顶板110;需要说明的是,出风腔101的顶部指代的是,在空调器正常放置的情况下,对应于出风框100顶部位置的出风腔101的顶部,换言之,位于出风框100顶部用于围成出风腔101的侧板即为顶板110。导风叶片200的一端吊接于顶板110,且使得导风叶片200位于出风腔101内部;并且,导风叶片200的端部与顶板110可转动地配合。另外,驱动装置与导风叶片200的端部传动连接,以驱动导风叶片200相对顶板110转动。
以上所述,导风叶片200通过端部吊接在顶板110上的方式可转动地与顶板110装配,可以将导风叶片200定位的位置设置在顶部,可以防止由于导风叶片200的安装误差导致导风叶片200扭转而与顶板110之间摩擦增大,因此可以在导风叶片200相对顶板11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异响产生的问题。另外,由于驱动装置在驱动导风叶片200转动的情况下,导风叶片200吊接在顶板110的受力点和导风叶片200受到驱动装置的作用点均靠近导风叶片200的端部,由此可以确保导风叶片200稳定地转动,防止导风叶片200出现抖动的问题。综上所述,该出风结构10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2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200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叶片200吊接在顶板110可以看作是:导风叶片200的端部与顶板110活动连接。其中,顶板110可以向导风叶片200提供上下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以至少防止导风叶片200沿其重力方向脱离顶板110。换言之,在空调器正常放置的情况下,顶板110至少可以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从而限制导风叶片200向下移动脱离顶板110;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0还可以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上的限位作用,从而限制导风叶片200向上移动脱离顶板110;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顶板110可以防止导风叶片200上下窜动,确保导风叶片200的装配稳定性。另外,导风叶片200和顶板110的活动连接可以实现导风叶片200相对顶板110转动,其中,导风叶片200的转动中心轴为竖直方向的轴线,从而使得导风叶片200可以在出风腔101中左右摆动,以方便向气流提供流向调节作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导风叶片200包括叶片主体230、转动端210和滑动结构220;转动端210设置在叶片主体230的端部,为了方便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的转动,转动端210设置为圆柱形,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端2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只需能确保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转动即可。另外,滑动结构220设置在转动端210径向的外侧。在导风叶片200与出风框100完成装配的情况下,叶片主体230位于出风腔101中;转动端210穿过顶板110且与顶板110可转动地配合;滑动结构220吊接于顶板110,且滑动结构220配置成在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转动的情况下在顶板110上沿圆形路径滑动。其中,通过滑动结构220与顶板110的配合可以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结构220与顶板110的配合还可以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上的限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导风叶片200相对顶板110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转动,以实现叶片主体230的转动,与此同时,转动端210带动滑动结构220在顶板110上滑动,由于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的活动方式为自转,由此使得滑动结构220相对于顶板110的活动方式为沿圆形路径滑动。
另外,转动端210远离叶片主体230的端部开设有传动孔211,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该传动孔211传动配合,从而方便驱动装置带动转动端210转动,由此实现导风叶片200的转动。可选地,该传动孔211呈棱柱形,由此可以方便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转动端210传动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孔21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孔,例如,椭圆形孔或者异形孔;当然,也可以在圆柱形孔的周壁上开设键槽从而形成传动孔211等。
为了方便与滑动结构220配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10包括板主体112和承载结构111。承载结构111设置在板主体112上,且承载结构111围成配合孔1111;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可转动地配合;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可滑动地连接。换言之,可以通过承载结构111向滑动结构22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从而实现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其中,承载结构111围成配合孔1111也可以看作是在承载结构111的中部开设形成配合孔1111,在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方便设置在转动端210外侧的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承载结构111可以是板主体112的一部分,换言之,可以在板主体112上开设配合孔1111,并且使得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转动配合,此时板主体112上与滑动结构220滑动配合的部分即可以看作是承载结构111。当然,如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结构111也可以是针对滑动结构220设置的与滑动结构220适配的结构。当然,即使承载结构111是针对滑动结构220设置的结构,该承载结构111也可以与板主体11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当然,承载结构111也可以采用焊接、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与板主体112连接。
另外,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端210的外侧与配合孔1111的周壁贴合设置,换言之,在转动端210相对顶板110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端210的外侧相对配合孔1111的内周壁滑动。基于此,可以通过配合孔1111向转动端210提供限位作用,可以防止转动端210在其径向方向上相对顶板110窜动,与此同时,还能确保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稳定地相互配合。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即使配合孔1111的内周壁与转动端210的外侧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此时也可以看作是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转动配合;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驱动装置与导风叶片200的传动配合限制转动端210径向方向的窜动,于此同时也可以确保滑动结构220和承载结构111的配合稳定性。
其中,转动端210穿过配合孔1111,且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滑动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导风叶片200在其重力作用下具有朝向出风腔101移动的趋势,通过承载结构111承载滑动结构220,由此使得承载结构111限制滑动结构220朝向出风腔101移动,便能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以确保导风叶片200稳定地装配在顶板110上。另外,由于滑动结构220可以在承载结构111上滑动,由此实现导风叶片200吊接在顶板110的同时可以相对顶板110转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滑动结构220和承载结构111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滑动结构220为开设在转动端210径向外圆周的滑槽,承载结构111可以伸入滑槽中与滑槽滑动配合,在此情况下,滑槽以及位于滑槽两侧的壁体则可以看作是滑动结构220;此时,承载结构111与滑槽两侧的壁体的配合可以实现向导风叶片200提供向上的限位作用和向下的限位作用。又例如,在承载结构111靠近出风腔101的一侧设置滑轨,滑动结构220与滑轨滑动配合;可以将滑轨设置为圆形,由此可以使得滑动结构220相对承载结构111做圆周运动的目的,此时,滑轨可以向滑动结构220提供向下的限位作用,与此同时,承载结构111还可以向滑动结构220提供向上的限位作用。还例如,在配合孔1111的内周壁上开设滑槽,滑动结构220伸入滑槽中且与滑槽滑动配合,此时滑槽的两个侧壁向滑动结构220提供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承载结构111向滑动结构220提供向上的限位作用和向下的限位作用。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转动端210也可以不穿过配合孔1111。例如,滑动结构220通过设置在承载结构111靠近出风腔101内侧的滑轨与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配合孔1111与转动端210传动连接,此时,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配合孔1111转动配合,当然,此时也可以看作是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转动配合。
可选地,为了方便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结构220包括滑块221,滑块221凸设在转动端210的外侧,且滑块221搭接在承载结构111上以与承载结构111可滑动地配合。其中,滑块221搭接在承载结构111上指代的是,滑块221放置在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侧面上,此时承载结构111向滑块221提供向上的承载作用力,与此同时,滑块221可以克服与承载结构111之间的摩擦力相对承载结构111滑动。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结构22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以与承载结构111实现滑动配合。例如,滑动结构220包括连杆和滑轮,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转动端210径向的外侧,滑轮则设置在连杆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滑轮与承载结构111的滚动配合实现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221可以看作从转动端210径向的外侧沿直线凸出设置的块状结构,此时,滑块221靠近承载结构111的侧面与承载结构111接触配合,从而可以实现滑块221搭接在承载结构111上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实现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滑块221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滑块221呈倒L形,换言之,滑块221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转动端210,且大致与转动端210的轴线垂直;第二连接部则连接在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基于此,可以在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设置滑轨,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滑轨的滑动配合实现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块状的滑块221和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平面向接触实现滑动结构220与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此时,也可以将承载结构111看作为板状,滑块221则与板状的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滑动结构220设置为板状,将承载结构111设置为块状,此时,同样可以通过块状的承载结构111与板状的滑动结构220实现滑动配合,且还能实现滑动结构220搭接在承载结构111上。或者,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滑动结构220和承载结构111均设置为板状,此时可以通过承载结构111和滑动结构220的面面接触实现承载结构111和滑动结构220的滑动配合。
可选地,为了在确保滑块221和承载结构111配合稳定性的情况下保证滑块221较容易相对承载结构111滑动,可选地,滑块221靠近承载结构11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配合面2211;弧形配合面2211与承载结构111抵接以与承载结构111可滑动地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该弧形配合面2211为圆柱型曲面,换言之,该弧形配合面2211可以看作是圆柱径向方向外周面的部分;当然,在滑块221设置为圆柱形时,该弧形配合面2211也可以看作是圆柱形结构的外侧完整的曲面。由此,在弧形配合面2211与承载结构111配合的情况下,弧形配合面2211与承载结构111为线接触,不仅可以提高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的配合稳定性,还可以减小滑块221和承载结构11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方便滑动结构220和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弧形配合面2211也可以被配置成球型曲面,此时该弧形配合面2211与承载结构111则表现为点接触;在此基础上,可以在滑块221上设置多个球型的结构,由此使得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多点接触的方式实现滑动配合。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块221也可以通过与承载结构111面面接触的方式实现与承载结构111实现滑动配合;换言之,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配合的一侧为平面。
可选地,请参阅图4,为了提高转动端210的转动稳定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端210上设置有两个滑块221,两个滑块221对称地设置在转动端210的两侧。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221可以从转动端210相对的两侧向转动端210提供承载作用,由此使得转动端210受力均匀,在转动端210转动的过程中,便能确保转动端210的稳定,防止转动端210转动抖动的情况。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块22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例如,滑块221设置为多个,换言之,滑块221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此时多个滑块221通过与承载结构111的多点接触,可以从转动端210的多个位置向转动端210提供承载作用力,同样可以确保转动端210的转动稳定性。其中,在滑块22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任意相邻两个滑块221之间间隔的弧度不超过180°,此时具有两种情况:其一,如图5,其中两个滑块221对称设置在转动端210相对的两侧,与此同时,在两个滑块221之间形成两个弧度为180°的间隔,其余的滑块221均设置在其中一个间隔中;其二,如图6,任意两个相邻滑块221之间间隔的弧度小于180°,由此使得,在转动端210任意一个直径所在直线的两侧均一定设置有滑块221。其中,可选地,在数块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的情况下,滑块221也可以采用等间距的分布在转动端210外侧的方式进行滑块221的设置。图5和图6中虚线表示转动端210的直径所在直线。又例如,滑块22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可以通过一个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实现导风叶片200与顶板110的滑动配合,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转动端210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转动端210与配合孔1111的内周壁贴合的方式提高转动端210和顶板110的配合稳定性。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结构111上开设有缺口1112,缺口1112与配合孔1111连通;缺口1112配置成供滑块221穿过。其中,可以将承载结构111看作是沿圆形路径延伸形成的环形,此时承载结构111围成圆形的配合孔1111,以方便配合孔1111与转动端210配合。另外,在承载结构111上开设缺口1112,以使得该缺口1112沿配合孔1111的径向方向与配合孔1111连通。滑块221可以穿过该缺口1112以方便滑块221绕过承载结构111,从而方便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滑动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缺口1112可以沿承载结构111的径向方向贯穿承载结构111,以向滑块221穿过缺口1112提供足够的空间。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缺口1112也可以不贯穿承载结构111,换言之,该缺口1112也可以是开设在配合孔1111周壁上的凹槽。
另外,相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两个滑块221,在承载结构11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缺口1112,使得两个滑块221可以同时穿过两个缺口1112,以方便两个滑块221同时绕过承载结构111与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滑动配合。当然,在滑块22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开设多个缺口1112以对应于多个滑块221。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滑块221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开设两个缺口1112,可以方便导风叶片200在任意情况下均能方便拆卸。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滑动结构220呈板状,而承载结构111呈块状的情况下,滑动结构220可以设置为环形,且在滑动结构220上可以开设缺口1112,以方便滑动结构220绕过承载结构111从而搭接在承载结构111上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滑块221在承载结构111上稳定的滑动,并且为了使得滑块221具有较长的滑动行程以方便控制导风叶片200进行大角度的转动,缺口111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由此使得滑块221在两个缺口1112之间的承载结构111上可以任意的滑动,可以避免滑块221容易从缺口1112脱出的问题。当然,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对驱动装置的控制行程进行设定,使得驱动装置驱动滑块221移动的形成位于两个缺口1112之间,由此便能通过驱动装置确保滑块221稳定地与承载结构111滑动配合。
另外,请参阅图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出风结构10还包括盖板300;盖板30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10;盖板300与顶板110可拆卸地连接,且限位结构310伸入缺口1112内部。其中,该盖板300可以向限位结构310提供承载作用,在盖板300与顶板110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可以确保限位结构310相对于板主体112的稳定性,由此在限位结构310伸入缺口1112内部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滑块221从缺口1112中脱出。其中,该限位结构310可以呈柱状,且该限位结构310的截面与缺口1112的形状相同,以方便限位结构310与缺口1112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10在伸入缺口1112中的情况下,限位结构310也可以与缺口1112的内侧形成间隙,换言之,限位结构310的截面面积小于缺口1112的开口面积,由此可以方便限位结构310穿入缺口1112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限位结构310穿入至缺口1112中的情况下,该限位结构310还可以向滑块221提供限位作用,以限制滑块221的滑动行程。
另外,板主体112上设置有装配孔1122;承载结构111设置在装配孔1122的内周壁上。其中,板主体112上设置有圆柱状的安装结构1121,该装配孔1122开设在安装结构1121内部,并且该装配孔1122的轴线于安装结构1121的轴线相重合。将承载结构111设置在装配孔1122的内周壁中,可以使得承载结构111远离出风腔101的一侧与装配孔1122的内周壁之间围成供滑块221滑动的空间,此时可以通过装配孔1122的周壁相滑块221提供防护作用,同时还能确保滑块221不受其他零件的影响,从而确保滑块221和承载结构111稳定地滑动配合。与此同时,在转动端210的外侧与配合孔1111的周壁形成间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装配孔1122的周壁与滑块221抵持的方式避免转动端210沿其径向方向窜动的情况,从而确保导风叶片200与顶板110配合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出风结构10及空调器中,导风叶片200通过端部吊接在顶板110上的方式可转动地与顶板110装配,可以将导风叶片200定位的位置设置在顶部,可以防止由于导风叶片200的安装误差导致导风叶片200扭转而与顶板110之间摩擦增大,因此可以在导风叶片200相对顶板11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异响产生的问题。另外,由于驱动装置在驱动导风叶片200转动的情况下,导风叶片200吊接在顶板110的受力点和导风叶片200受到驱动装置的作用点均靠近导风叶片200的端部,由此可以确保导风叶片200稳定地转动,防止导风叶片200出现抖动的问题。综上所述,该出风结构10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导风叶片200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异响,以及导风叶片200转动稳定性较低的问题。通过承载结构111上的缺口1112的设置,可以方便导风叶片200与顶板110的拆装,从而提高导风叶片200的拆装效率。另外,还能通过限位结构310的设置,防止滑块221从缺口1112脱出,从而提高滑块221与承载结构111的滑动配合稳定性,便能提高导风叶片200与顶板110的滑动配合稳定性。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出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出风框、导风叶片和驱动装置;
所述出风框上设有出风腔;且所述出风框具有位于所述出风腔顶部的顶板;所述导风叶片的一端吊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导风叶片位于所述出风腔内部;所述导风叶片的端部与所述顶板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叶片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叶片相对所述顶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叶片主体、转动端和滑动结构;所述转动端设置在所述叶片主体的端部,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转动端径向的外侧;
所述叶片主体位于所述出风腔中;
所述转动端穿过所述顶板且与所述顶板可转动地配合;
所述滑动结构吊接于所述顶板,且所述滑动结构配置成在所述转动端相对所述顶板转动的情况下在所述顶板上沿圆形路径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板主体和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上,且所述承载结构围成配合孔;所述转动端与所述配合孔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端穿过所述配合孔,且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承载结构远离所述出风腔的一侧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凸设在所述转动端的外侧,且所述滑块搭接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以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承载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配合面;所述弧形配合面与所述承载结构抵接以与所述承载结构可滑动地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端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转动端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配合孔连通;所述缺口配置成供所述滑块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顶板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限位结构伸入所述缺口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上设置有装配孔;所述承载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配孔的内周壁上。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CN202110983829.8A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5727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829.8A CN11572740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3829.8A CN11572740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7404A true CN115727404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89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3829.8A Pending CN115727404A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74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144087A (ja) 遠心圧縮機用の回転ベーンディフューザ
US6547520B2 (en) Rotating vane diffuser for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104236040A (zh) 用于蜗壳的挡风装置、蜗壳组件以及空调器
JP6343346B2 (ja) 調整器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遠心圧縮機
CN106286406B (zh) 旋转机械结构及其叶片扩压器
CN111373155B (zh) 紧凑可变几何形状的扩散器机构
KR101871944B1 (ko) 베인 장치
KR200479829Y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이중 댐퍼 조립체 및 이중 댐퍼 조립체를 이용한 서버룸 냉각 시스템
CN215929795U (zh)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KR101960712B1 (ko) 인렛 가이드 베인
TWM529761U (zh) 風扇模組
KR101174438B1 (ko) 터보차져의 가변노즐장치
CN115727404A (zh)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JP2008070050A (ja)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EP3118462B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centrifugal facility having same
CN210688646U (zh) 导风部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0014443U (zh) 用于空调设备的导流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04187793U (zh) 用于蜗壳的挡风装置、蜗壳组件以及空调器
KR101795638B1 (ko) 베인 구동 장치
CN205533382U (zh) 离心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3480434A1 (en) Inlet cartridge for adjusting the cross-section of compressor inlet and compressor
KR20010079467A (ko) 송풍기의 공기조절장치
CN216131148U (zh) 风扇及家用电器
CN212563819U (zh) 一种高速离心风机进口导叶的旋转圈微调装置
KR101815289B1 (ko) 기류전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