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3057A - 喷砂机 - Google Patents

喷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3057A
CN115723057A CN202211431272.8A CN202211431272A CN115723057A CN 115723057 A CN115723057 A CN 115723057A CN 202211431272 A CN202211431272 A CN 202211431272A CN 115723057 A CN115723057 A CN 115723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wheel
unit
box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12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从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Nuofan Technolo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Nuofan Technolo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Nuofan Technolo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Nuofan Technolog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12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3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3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砂顺畅、生产效率高的喷砂机,箱体的前部开设有供不粘锅进出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置有挡板用于显露或遮挡进出口,箱体下部设置有储砂箱,储砂箱与提升机相连,提升机将砂提升到箱体上方的砂罐单元内,砂罐单元通过出砂管与喷枪单元相通,压缩空气将砂罐单元内的砂风送至喷枪单元并对箱体内的不粘锅进行喷砂。上述方案中,箱体下部设置的储砂箱用以储存大量的砂料,但是这里的砂料容易沉淀堆积,因此储砂箱与提升机相连,提升机将砂提升到箱体上方的砂罐单元内,经提升机提升后的砂料是流动的且是均匀的,有效保证了喷砂质量。

Description

喷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砂机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砂机。
背景技术
不粘锅以其不粘的性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了保证不粘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锅胚需要喷涂内漆,内漆包括底漆、中漆、面漆三层,而且在喷涂底漆之前需要进行除尘、预热工序,在喷涂底漆之后要进烘干、冷却工序之后再进行中漆、面漆的喷涂。不粘锅在喷漆之间都要用喷砂机对毛坯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机由于压缩空气混合了磨料使得对工件的表面形成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改善了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从而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同时通过喷砂过程把工件表面的杂质、杂色及氧化层清除掉,使介质表面粗化,消除工件残余应力和提高基材表面硬度的作用。
名称为《一种套锅生产用喷砂机》(授权公告号:CN214869823U)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名称为《一种电饭锅用清洁喷砂机》(申请公布号:CN109333379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都是直接将砂箱中的砂料打入喷枪中对锅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的,但是作为砂箱其中储存大量的砂料,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砂料结块、沉积的现象,如果将砂箱中的砂料直接打入喷枪中会造成砂料不均匀,影响喷砂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堵塞出砂管的现象,造成停机,一旦喷砂机停机,整个生产线上的其它工序,如除尘、预热、烘干、冷却也要停机,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砂顺畅、生产效率高的喷砂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砂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前部开设有供不粘锅进出的进出口,进出口处设置有挡板用于显露或遮挡进出口,箱体下部设置有储砂箱,储砂箱与提升机相连,提升机将砂提升到箱体上方的砂罐单元内,砂罐单元通过出砂管与喷枪单元相通,压缩空气将砂罐单元内的砂风送至喷枪单元并对箱体内的不粘锅进行喷砂。
上述方案中,箱体下部设置的储砂箱用以储存大量的砂料,但是这里的砂料容易沉淀堆积,因此储砂箱与提升机相连,提升机将砂提升到箱体上方的砂罐单元内,经提升机提升后的砂料是流动的且是均匀的,有效保证了喷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喷砂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砂机的左视图;
图4为喷砂机的俯视图;
图5为喷砂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喷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9是本发明的前侧观察时的俯视、仰视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后侧观察时的俯视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后侧观察时的机箱内部的俯视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上述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附图,图8-1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7所示,一种喷砂机,包括箱体10,箱体10的前部开设有供不粘锅A进出的进出口11,进出口11处设置有挡板12用于显露或遮挡进出口11,当不粘锅A需要进出的时候,挡板12动作将进出口11显露出来,避免干涉不粘锅A的进出;待不粘锅A在箱体10内进行喷砂操作的时候,挡板12动作将进出口11遮挡起来,这样一方面能够防止砂料飞溅出来污染厂区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小厂房内的噪音;箱体10下部设置有储砂箱20用以储存大量的砂料,但是这里的砂料容易沉淀堆积,因此储砂箱20与提升机30相连,提升机30将砂提升到箱体10上方的砂罐单元40内,经提升机30提升后的砂料是流动的且是均匀的,有效保证了喷砂质量;砂罐单元40通过出砂管41与喷枪单元50相通,压缩空气将砂罐单元40内的砂风送至喷枪单元50并对箱体10内的不粘锅A进行喷砂,此时高流速砂流喷向不粘锅A表面,保证了喷砂的均匀性,以及砂料的良好附着性。
为了进一步减轻储砂箱20内砂料沉淀堆积现象,所述的储砂箱20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储砂箱20内还设置有螺旋输送器21,螺旋输送器21临近储砂箱20箱底布置,且螺旋输送器21的轴芯位于水平面内。通过螺旋输送器21的不断旋转、搅拌,使得储砂箱20内砂料一直处于流动状态,防止砂料沉淀堆积,又实现了将储砂箱20收集的砂料输送至提升机30提升的砂料也比较均匀,无砂料团聚现象。
提升机30的上端凸伸至箱体10上部,在此过程中砂料被混合均匀,且提升机30的上端出砂口通过料斗31与砂罐单元40衔接。
如图7所示,砂罐单元40的工作原理是:高压气体装置将压缩空气注入砂罐内部,并且通过压缩空气在砂罐内建立工作压力,才能将喷料通过出料管经由喷枪喷射出去,然而砂罐在接料时,上罐口是敞开状态,这样砂罐内就无法再建立压力环境了,此时喷砂机就要被迫停机,待砂罐接料完成后,封堵住上罐口后,才能再向砂罐内部注入压缩空气,也就是说在向砂罐内注入砂料的过程中,砂罐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因为没有密封环境,因此无法建立高压环境),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时间浪费,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所述的砂罐单元40包括上下位布置的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所述的出砂管41设置在压力罐42的底部,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内均设置有用于封堵各自上罐口的密封组件44,压力罐42接入压力气体且储砂罐43泄压时,密封组件44密封压力罐42上罐口,储砂罐43接料;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同时接入压力气体时,密封组件44密封储砂罐43上罐口、打开压力罐42上罐口,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的罐腔连通。正常情况下,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之间由密封组件44相互隔绝,压力罐42处于高压环境,而储砂罐43的上罐口敞开与料斗31衔接用于接料,待储砂罐43中接满砂料的时候,密封组件44密封储砂罐43上罐口、打开压力罐42上罐口,储砂罐43和压力罐42相通,储砂罐43中的砂料落入压力罐42中,在此过程中由于储砂罐43上罐口是密封的,因此储砂罐43和压力罐42作为一个整体也是密封的,所以依然能够建立起高压环境,不会影响喷砂工序,整个喷砂机无需停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喷枪单元50包括不粘锅喷涂位的上方和下方的箱体10内分别设置有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曲柄连杆机构53驱动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小角度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分别对不粘锅A的外壁和内壁进行喷砂处理的,当喷涂完内壁后需要喷涂外壁的时候,不需要重新装夹、吸附不粘锅A之后才能够进行不粘锅A外壁的喷砂,避免损伤表面的涂层,影响后续的喷漆效果;同时,一个不粘锅A只要经一次装夹、喷砂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压力罐42打入到出砂管41内的砂料混合物中气体和砂的比例大小(一般只能达到4:1)往往不能达到要求,一般要求气砂比例为4:1或者5:1才能够保证不粘锅A表面的喷砂效果,因此出砂管41上连接有进气接头45,进气接头45通过管路与高压气源相通,对出砂管41内的砂气混合物进行重新配比,使其能够满足喷砂要求。
一般来说,不粘锅A在输送机构上被输送到喷砂机位置处时,先定位,然后机械手再将不粘锅A转移到喷砂机内部的特定位置处,待不粘锅A喷砂完成后,机械手再将不粘锅A从喷砂机内部转移到输送机构上,周而复始。但是这种情况下,不粘锅A表面的砂层并没有完全固化,机械手将不粘锅A从喷砂机内部取出的时候极易损伤表面的涂层,影响后续的喷漆效果;同时,机械手只有在上一个不粘锅A喷砂完成并取出后,才能进行下一个不粘锅A的转位,喷砂机在此过程中处于闲置状态,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以上说明中,箱体10、储砂箱20、提升机30、砂罐单元40及喷枪单元50具有通用性,即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1、2,实施例1、2公开了两种优选的吸附不粘锅A并实施转送的机构。
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1中的吸盘65及其支座66与后述的实施例2中的吸附盘743及其所连的L形架732采用的是相同技术方案,由于其分别装配于实施例1中传动单元60、实施例2中的传送单元70,对其采用了不同的标号,并非限定两者一定是不同的方案。
实施例1
如图6所示,因此箱体10内上部位置设置有传动单元60,所述的传动单元60包括固定在箱体10内的传动架61,传动架61的一端位于箱体10内部、另一端自进出口11凸伸至箱体10外部,传动架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芯位于铅垂向的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传动链/带64套设在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上构成传动配合,用于安装吸盘65的支座66固定在传动链/带64上并随传动链/带64同步动作。这样吸盘65随传动链/带64运动到箱体10外部对输运机构上面的不粘锅A进行吸附,然后不粘锅A随着传动链/带64运动到箱体10内部进行喷砂,喷砂过后不粘锅A随着传动链/带64运动到箱体10外部并再次放到输送机构上,再此过程中不粘锅A一直被吸盘吸附着,没有上、下件的动作,能够有效保护涂层且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方案中的吸盘65需要能够实现自转,具体方案参见实施例2吸附盘743的自转方案。
实施例2
如图8、9所示,箱体10内上部设置有传送单元70,固定台板71上设置立轴72,位于固定台板71下方的立轴72轴端连接有转盘73,转盘73的盘边布置吸附不粘锅A的吸盘单元74,立轴72与动力机构总成75相连;动力机构总成75驱动立轴72转动并带动转盘73转动,转盘73转动时位于箱体10内的吸盘单元74吸附的不粘锅A处在喷涂位、位于箱体10外的吸盘单元74处在吸附或释放不粘锅A的工位。
选用转盘73来固定吸盘单元74并带动转盘73转动实现了不粘锅A转位,无需担心喷涂过程中砂粒飞溅到转动机构中的部件结合处,由此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的卡滞、摩损等严重影响;同时,转盘73为刚性板体,转位平稳且定位精度高,便于准确定位于喷涂位及不粘锅A的释放、吸附位,并且,刚性板体的转盘73在喷涂位其姿态稳定维持,避免了喷涂时沙流的击打造成不粘锅A摆动或晃动的现象;另外,采用动力机构总成75驱动立轴72转动并带动转盘73转动,转盘73的位置转换响应快捷且便于控制,功效显著提高。
如图12所示,动力机构总成75包括位于上部的电机751及其下部的变速器752,变速器752的竖向布置的动力输出轴端与立轴72之间由齿形带753相连,动力机构总成75安装于固定台板71上的支架754上。上述方案中采用的电机751驱动方案,电机751的转角便于精准控制,同时借助于齿形带753传动方案,确保了电机751与转盘73转动的同步性,避免了转盘73转位误差;采用齿形带753与变速器752配合的方案一方面解决了合适的转动转速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将电机751布置于立轴72的靠近机箱10后部空间,这样可以降低机箱10的高度且提高了机箱10空间的利用率。
如图9所示,固定台板71相对侧的两侧有立板711,立板711的上边与箱体10的顶梁相连,横杆712的一端与立板711相连、横杆712的另一端延伸至立轴72上方并与立轴72上端的轴承座721相连。上述方案就是在立轴72上端设置轴承座721里布置轴承,通过横杆712对轴承座721施加约束支撑,确保立轴72的姿态稳定于竖直向。立板711的下边用于连接固定台板71的两相对侧板边将其托吊式固定住,又提供了横杆712的固定作用,另外,立板711还将动力机构总成75、立轴72及齿形带753构成的传动机构围护起来,避免肆意飞溅的沙粒的侵扰。
固定台板71上布置有立轴护管722,位于立轴护管722上端的立轴72上连接有立轴齿形轮723,齿形带753分别与立轴齿形轮723、变速器齿形轮754啮合配合,立轴护管722与立轴72之间有轴承724。通过立轴护管722内设置的轴承724及轴承座721内设置的轴承,位于上、下轴承之间的立轴齿形轮723对立轴72施加的弯矩作用产生的变形被消弱至最小。
结合图13,所述的转盘73整体呈长方形,两短边侧的角部呈羊角形的角形部731,L形架732的竖架732a连接于角形部731上的与转盘73的长边侧顺齐的侧边上,吸盘单元74连接于L形架732上的向转盘73外侧延伸的横架732b上。转盘73选用长方形板体,其两窄边端用于布置吸盘单元74,转盘73转位时确保可将不粘锅A转送至机箱10内的喷涂位、机箱10外的吸附与释放位,并且借助于L形架732可以将不粘锅A吸附并悬置于合适的位置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固定台板71的周边轮廓位于转盘73的周边轮廓范围内,转盘73遮挡了沙粒向固定台板71飞溅的可能,结合图9。
结合图13,吸盘单元74包括轴座管741,转轴742由上、下间隔布置的轴承745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设置在轴座管741内,位于轴座管741上端外部的转轴742上轴端连接有摩擦轮744,位于轴座管741下端外部的转轴742下轴端连接有吸附盘743,动力驱动摩擦轮744、转轴742及吸附盘743同步转动。摩擦轮744带动转轴742转动,进而带动吸附盘743绕其盘芯即转轴742轴芯转动,相对于随转盘73转动的公转而言,实现了吸附盘743吸附的不粘锅A喷涂时的自转。结合图8中,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喷砂区域设定为能够覆盖不粘锅A半径范围即可,通过不粘锅A的自转,不粘锅A内、外壁面的所有部位均可得到喷涂处理。
参见图13,转轴742为空芯管状,转轴742内管腔的下端连通至吸附盘743吸附凹面处,转轴742的上端密封转动式连接有负压管接头746,负压管接头746与负压源相连。采用市售的负压管接头746,其具备密封式的滑环结构,负压管接头746的动环或动管连通于吸附盘743,负压管接头746的静环或静管与负压源连接即可,这样就可以无虑地实现吸附盘743的自由转动了。
如图8、10、11所示,摩擦带80绕置在轮芯位于铅锤向、轮高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上,摩擦带主动轮81与主动轮电机90相连,转盘73转动至吸盘单元74吸附的不粘锅A处于喷涂位时摩擦轮744与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之间的摩擦带80的外带面配合,摩擦带80驱动摩擦轮744带动不粘锅A转动。绕置在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上的摩擦带80绕行运动时,摩擦轮744随转盘73转动位移时转位至与摩擦带80的外侧带面贴合状态,此时摩擦轮744转动,同时带动吸附盘743转动,由于摩擦轮744只与摩擦带80的外侧带面贴合,也就是摩擦轮744始终位于摩擦带80绕置成的区域外部,所以摩擦轮744不会受限于摩擦带80绕置区域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随转盘73转动位移至机箱10内部或者外部。
优选的方案如图8、10、11所示,所述的摩擦带换向轮82设置两个,摩擦带换向轮82连接于摆臂83的悬置端,摆臂83的另一端转动式连接在摆臂座84上,摆臂83与摆臂座84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驱使摆臂83向张紧摩擦带80的复位张紧位转动,两摩擦带换向轮82位于摩擦轮744转位路径的旁侧且两摩擦带换向轮82复位状态时其间的摩擦带80与摩擦轮744转位路径相交。
在自由状态下即摩擦轮744与摩擦带80非接触的分离状态下,弹性单元提供的弹力驱使两个摩擦带换向轮82、摩擦带主动轮81三者彼此远离的状态,此时三者之间的位置由摩擦带80的带长约束限定,摩擦带80围置的区域为以两个摩擦带换向轮82、摩擦带主动轮81为顶点的三角形,摩擦轮744向两摩擦带换向轮82之间的摩擦带80逐渐靠近时将会先行接触到摩擦带80,摩擦轮744随转盘73继续转动时,两个摩擦轮744将同时抵压摩擦带80,两摩擦带换向轮82受力并迫使摆臂83克服弹性单元的复位弹力作小角度摆动位移,两摩擦带换向轮82之间的摩擦带80呈三段式的折形带形状,如图8、10、11所示的状态,此时摩擦带80提供摩擦力驱动摩擦轮744在喷涂位的自转转动;喷涂完成后摩擦轮744离去,摩擦带80重新复位至三角形的围置区域的状态。
主动轮电机90下部连接有减速器91,减速器91的动力输出轴与摩擦带主动轮81相连,所述的摩擦带主动轮81靠近箱体10的后壁布置,所述的摩擦带换向轮82位于摩擦带主动轮81前方且靠近两侧箱壁处布置。如图所示,按上述方案布置摩擦带80,保证了摩擦带80与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处在沙流喷射区域的避让位置,确保了摩擦系的正常工作。

Claims (17)

1.一种喷砂机,包括箱体(10),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前部开设有供不粘锅(A)进出的进出口(11),进出口(11)处设置有挡板(12)用于显露或遮挡进出口(11),箱体(10)下部设置有储砂箱(20),储砂箱(20)与提升机(30)相连,提升机(30)将砂提升到箱体(10)上方的砂罐单元(40)内,砂罐单元(40)通过出砂管(41)与喷枪单元(50)相通,压缩空气将砂罐单元(40)内的砂风送至喷枪单元(50)并对箱体(10)内的不粘锅(A)进行喷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砂箱(20)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储砂箱(20)内还设置有螺旋输送器(21),螺旋输送器(21)临近储砂箱(20)箱底布置,且螺旋输送器(21)的轴芯位于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提升机(30)的上端凸伸至箱体(10)上部,且提升机(30)的上端出砂口通过料斗(31)与砂罐单元(40)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罐单元(40)包括上、下位布置的储砂罐(43)和压力罐(42),所述的出砂管(41)设置在压力罐(42)的底部,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内均设置有用于封堵各自上罐口的密封组件(44);压力罐(42)接入压力气体且储砂罐(43)泄压时,密封组件(44)密封压力罐(42)上罐口,储砂罐(43)接料;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同时接入压力气体时,密封组件(44)密封储砂罐(43)上罐口、打开压力罐(42)上罐口,压力罐(42)和储砂罐(43)的罐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枪单元(50)包括不粘锅喷涂位的上方和下方的箱体(10)内分别设置有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曲柄连杆机构(53)驱动上部喷枪单元(51)和下部喷枪单元(52)小角度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出砂管(41)上连接有进气接头(45),进气接头(45)通过管路与高压气源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箱体(10)内上部位置设置有传动单元(60),所述的传动单元(60)包括固定在箱体(10)内的传动架(61),传动架(61)的一端位于箱体(10)内部、另一端自进出口(11)凸伸至箱体(10)外部,传动架(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轮芯位于铅垂面内的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传动链/带(64)套设在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上构成传动配合,用于安装吸盘(65)的支座(66)固定在传动链/带(64)上并随传动链/带(64)同步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箱体(10)内上部设置有传送单元(70),固定台板(71)上设置立轴(72),位于固定台板(71)下方的立轴(72)轴端连接有转盘(73),转盘(73)的盘边布置吸附不粘锅(A)的吸盘单元(74),立轴(72)与动力机构总成(75)相连;动力机构总成(75)驱动立轴(72)转动并带动转盘(73)转动,转盘(73)转动时位于箱体(10)内的吸盘单元(74)吸附的不粘锅(A)处在喷涂位、位于箱体(10)外的吸盘单元(74)处在吸附或释放不粘锅(A)的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总成(75)包括位于上部的电机(751)及其下部的变速器(752),变速器(752)的竖向布置的动力输出轴端与立轴(72)之间由齿形带(753)相连,动力机构总成(75)安装于固定台板(71)上的支架(75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台板(71)相对侧的两侧有立板(711),立板(711)的上边与箱体(10)的顶梁相连,横杆(712)的一端与立板(711)相连、横杆(712)的另一端延伸至立轴(72)上方并与立轴(72)上端的轴承座(721)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台板(71)上布置有立轴护管(722),位于立轴护管(722)上端的立轴(72)上连接有立轴齿形轮(723),齿形带(753)分别与立轴齿形轮(723)、变速器齿形轮(754)啮合配合,立轴护管(722)与立轴(72)之间有轴承(724)。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73)整体呈长方形,两短边侧的角部呈羊角形的角形部(731),L形架(732)的竖架(732a)连接于角形部(731)上的与转盘(73)的长边侧顺齐的侧边上,吸盘单元(74)连接于L形架(732)上的向转盘(73)外侧延伸的横架(732b)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吸盘单元(74)包括轴座管(741),转轴(742)由上、下间隔布置的轴承(745)轴向限位、周向转动地设置在轴座管(741)内,位于轴座管(741)上端外部的转轴(742)上轴端连接有摩擦轮(744),位于轴座管(741)下端外部的转轴(742)下轴端连接有吸附盘(743),动力驱动摩擦轮(744)、转轴(742)及吸附盘(743)同步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转轴(742)为空芯管状,转轴(742)内管腔的下端连通至吸附盘(743)吸附凹面处,转轴(742)的上端密封转动式连接有负压管接头(746),负压管接头(746)与负压源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摩擦带(80)绕置在轮芯位于铅锤向、轮高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上,摩擦带主动轮(81)与主动轮电机(90)相连,转盘(73)转动至吸盘单元(74)吸附的不粘锅(A)处于喷涂位时摩擦轮(744)与摩擦带主动轮(81)、摩擦带换向轮(82)之间的摩擦带(80)的外带面配合,摩擦带(80)驱动摩擦轮(744)带动不粘锅(A)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带换向轮(82)设置两个,摩擦带换向轮(82)连接于摆臂(83)的悬置端,摆臂(83)的另一端转动式连接在摆臂座(84)上,摆臂(83)与摆臂座(84)之间设置有弹性单元驱使摆臂(83)向张紧摩擦带(80)的复位张紧位转动,两摩擦带换向轮(82)位于摩擦轮(744)转位路径的旁侧且两摩擦带换向轮(82)复位状态时其间的摩擦带(80)与摩擦轮(744)转位路径相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砂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轮电机(90)下部连接有减速器(91),减速器(91)的动力输出轴与摩擦带主动轮(81)相连,所述的摩擦带主动轮(81)靠近箱体(10)的后壁布置,所述的摩擦带换向轮(82)位于摩擦带主动轮(81)前方且靠近两侧箱壁处布置。
CN202211431272.8A 2022-11-14 2022-11-14 喷砂机 Pending CN115723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1272.8A CN115723057A (zh) 2022-11-14 2022-11-14 喷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1272.8A CN115723057A (zh) 2022-11-14 2022-11-14 喷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3057A true CN115723057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1272.8A Pending CN115723057A (zh) 2022-11-14 2022-11-14 喷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30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211A (zh) * 2023-03-24 2023-05-23 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炊具自动喷砂生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211A (zh) * 2023-03-24 2023-05-23 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炊具自动喷砂生产系统
CN116141211B (zh) * 2023-03-24 2024-04-02 广东创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炊具自动喷砂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23057A (zh) 喷砂机
JP4790695B2 (ja) ポリッシング装置
CN211361901U (zh) 一种喷砂机
CN205872596U (zh) 带除尘装置的手机真空贴膜机
CN112247805A (zh) 一种阀门加工制造用抛光装置
CN114147629A (zh) 一种转盘式喷砂机
CN110524425B (zh) 一种磨砂玻璃制备磨砂处理工艺
CN116110810B (zh) 一种引线框架粘芯装置
CN217619999U (zh) 铸铁锅坯的表面抛光喷砂处理装置
CN110774140A (zh) 一种适用于平面五金件的打磨抛光设备
CN217019990U (zh) 一种阀体铸造件表面处理装置
CN109732454A (zh) 一种手机玻璃抛光机
CN109333316A (zh) 全自动化抛光生产线
CN113333313A (zh) 具有多种检测机构的水龙头组装测试线
CN209868258U (zh) 一种扫光机
CN218697724U (zh) 喷砂机传动装置
CN215035292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水龙头组装测试线
CN215970106U (zh) 一种显示屏生产用贴膜装置
CN116065161B (zh) 一种铸件表面处理设备
CN116274859B (zh) 一种加工精密铸件用淋砂机以及淋砂方法
US5361548A (en) Multi-station abrading apparatus
CN215065241U (zh) 一种具有多种检测机构的水龙头组装测试线
CN219985127U (zh) 一种底漆喷涂工作台
CN117798786B (zh) 一种铸件表面处理装置
CN220740752U (zh) 旋转式喷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